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之二-伤寒论辩证广注
卷之二
[卷之二] 纂注伤寒例
(此系仲景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艮者。土木之气。主湿与风。位居东北。不配脏腑。)雨水正月中。指寅(寅为少阳相火之气。主热。配三焦。此直格中之说。愚谓寅为阳木。主风。配胆。位居于东。
以其中有丙火之气。故又主热。)惊蛰二月节。指甲。(甲属木。主风配胆。又兼土化。主湿。)春分二月中。指卯。(卯为阳明燥金之气。配大肠此亦直格中之说。愚谓卯为阴木。主风配肝。位居正东。因其与酉金相冲。故例从阳明。兼主燥气。)清明三月节。指乙。(乙属木。主风配肝。又兼金化。主燥。)谷雨三月中。指辰。(辰为太阳寒水之气配小肠此亦直格中之说。愚谓辰为阳土。主湿。配胃。以其中兼癸水之气。
故又主寒。)(琥)按以上春三月人病伤寒。当由风湿热三气居多。况乎地之初气。厥阴风木。虽起于大寒节。至立春雨水惊蛰。
正当其令。其二之气。少阴君火。又当春厘清明谷雨之时。则是春月之病。虽因于寒。纯是风热其间有病燥者。此系兼化之气。人于二三月时。或有之又人于正月初为湿土之交。二月节。遇湿土之化。三月中。当湿土之令。病湿者亦自不少。可见为风为热。为燥为湿。多由寒气中来。岂得但认以为寒而误治之哉。今夫以一日之间。旦晚每多异气。如能洞悉气宜。则医之为道。庶不远矣。
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巽属木。主风。位居东南。不配脏腑。)小满四月中。指巳。(巳为厥阴风木之气。配包络此直格中之说。愚谓巳为阳火。主热。配小肠。位居于南。以其与亥水相冲。亥中有甲木之气。故亦主风。)芒种五月节。指丙(丙属火。主热。配小肠。又兼水化。主寒。)夏至五月中。指午。(午属火主暑气配心。)小暑六月节指丁。(丁属火。主暑气。配心。又兼木化。主风。)大暑六月中指未。(未为太阴湿土之气。配肺。此亦直格中之说。愚谓未为阴土。主湿配脾。)(琥)按以上夏三月人病伤寒。当由暑热风湿之气居多。惟五月节斗指丙。丙从辛化而生寒。其病者终以寒为标。
热为本。至于地之二气。少阴君火。终于立夏四月节。其时之病。多风热。三之气。太阴湿土。正当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之时。其时之病。多风热暑湿。四之气。少阳相火又起于大暑六月中。故其时之病纯是湿热。但以寒为名也。
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坤属土。主湿气。位居西南不配脏腑)处暑七月中。指申。(申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大热配胆。此直格中之说。愚谓申为阳金。主燥配大肠。位居于西。以其与寅相冲。寅中有丙火之气。故主大热。)白露八月节。指庚(庚属金。主燥气。配大肠)秋分八月中。指酉。(酉为阳明燥金之气。配胃。此亦直格中之说。愚以酉为阴金。主燥。配肺位居正西。)寒露九月节。指辛(辛属金。主燥气。配肺。又兼水化。主寒。)霜降九月中。指戌。(戌为太阳寒水之气。配膀胱。此亦直格中之说。愚以戌为阳土。主湿。配胃。以其与辰相冲。
辰中有癸水之气。故又主寒。)(琥)按以上秋三月人病伤寒。当由燥热湿三气居多。惟九月中寒气已甚。然其病。亦兼燥气与湿。至于地之四气。
少阳相火。正当立秋处暑白露之时。五之气阳明燥金。又当秋分寒露霜降之令。乃知秋病多燥热。如认以为寒误矣。
立冬十月节斗指干(干属金。主燥气。位居西北。不配脏腑。)小雪十月中。指亥(亥为厥阴风木之气。配肝此直格中之说。愚以亥为阳水。主寒。配膀胱。以其中有甲木之气。
故又主风。)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壬属水。主寒气。配膀胱。又兼木化。主风。)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子为少阴君火之气。主暑配肾。此亦直格中之说。愚以子为阴水。主寒配肾。以其冲动午火。
故又主暑气。)小寒十二月节指癸(癸属水主寒气配肾又从火化。故主热。)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丑属土。主湿气。配脾。)(琥)按以上冬三月人病伤寒。当由风寒之气居多。然地之五气。阳明燥金。终于立冬十月节。其病多燥。燥亦风热。从木火也。惟地之终气。太阳寒水。正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之时。其时为正伤寒。然细推小雪十月中。斗指亥其兼气主风。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其化气亦主风。冬至十一月中。其冲气主暑。小寒十二月节。其化气又主热。乃知其时之病。又兼风热。至大寒十二月中。厥阴风木之气复起。况斗柄又指丑。丑为湿土。人病风湿。在所不免以是知冬月之正伤寒。亦不专于寒也。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按以上正文。
今仲景全书中。列于阴阳大论云云前。伤寒准绳中。序之于皆当按斗历占之之下。诸家注伤寒论。遂删此段正文。殊为脱略。愚今纂注之于伤寒例首。从全书也。)(琥)总按上时节气候决病法。此仲景伤寒论一部纲领。以故为例之首。至王叔和反以脉法列于前者。此撰次之僭也。推前人立法之意以伤寒一证。寒邪之气。自外而伤于人。则人在气交之中。同是受寒。当分四时之不同。盖春之寒。
必兼温气而至。夏之寒。必兼暑气而至。秋之寒。必兼燥气而至。长夏四季之寒。必兼湿气而至。惟冬之寒为正寒。正寒之气。其时病者。不能即解。寒不解则热愈深。三时之寒为暴寒。暴寒之气其时病者易于解散。寒易散。故其热有重有轻。
大抵病兼异气。必因乎时。药有异宜。亦因乎时。即如一人。于冬月患病。其初伤大寒之气。既病一二日后。寒气忽解。天道大温。则病患之气。亦随时而异。用药之道。不无少差。所以伤寒之称。一名时气。知时知气。斯医之为道。
可判然于胸中矣。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按内经有阴阳应象大论。其中无春夏秋冬四语。想此是仲景自立之论。而叔和又参以己意之辞。内经本论中语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愚以仲景所云温和者。即是风气。其令为春而主生。云暑热者。即是暑气。其令为夏而主长。云清凉者。即是燥气。其令为秋而主收。云冷冽者。即是寒气。其令为冬而主藏。其不言湿气者。已具于四季之中。而生长收藏之道备焉。故云四时正气之序。此论仲景实本内经之意。所以王氏直序为阴阳大论云云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此承上文而言。冬气冷冽而为寒。则其令主藏。养生君子。亦宜效万物而深藏固密者。居处周密也。处不周密。则触冒严寒之气。所以谓之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春风夏暑秋燥冬寒。此谓四时之气。成注以秋气为湿。误矣。愚以湿气。即具于长夏及四季之中。此言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不独冬时之有伤寒也。)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喻嘉言云。入一毒字。便开过端。殊不知伤寒之人。寒盛于外。热深于内。
发而为斑黄。为吐衄为狐惑。为口舌糜烂。为肺痿呕脓。为发颐肿溃。非毒而何。最。聚也。杀厉者。寒气肃杀暴厉。
谓伤寒之毒。纯是杀厉之气聚成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病。疾之甚也。言有寒疾而甚者。名曰伤寒。所以仲景辨伤寒。凡六经之证。皆曰病也。
下文云。不即病者。言有寒疾而不甚也。王安道以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方其受寒之时。其人不觉有疾。误矣)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内经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又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论皆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推内经之意。以寒自伤于冬至春则寒气转而为温。至夏则温气又转而为暑。所以同是外来之邪。不得仍以正伤寒名之也。且考内经上文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则是冬时所伤寒邪之气。亦必着人肤腠肌肉之间。留连成疾。积久不愈。至春令大温。遂变而成温病。内经中不言留连者。乃省文也。其云至夏变为暑病。此与经旨相悖。更考内经下文云夏伤于暑。秋必疟。是疟者。不即病之暑。其即病者。乃夏时自伤之暑也。引经断论。黄帝岐伯皆云暑自夏伤。至仲景独云暑由寒变。若云可变。将秋时之疟。亦由冬寒变成。有是理乎。所以方中行起而削之。喻嘉言起而非之也。)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夏暑之气。重于春温若人感其气而成病。则不论温暑。各有轻重。不可拘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此承上文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而言。是以辛苦之人。因冬时不能固密。春夏多温热病。且言其病非时行之气。皆由触寒所致。内经未闻有冬伤于寒。夏必病热之语。斯言如出之仲景。为可削矣。)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大寒。补亡论作大凉。金克木也。大凉。外台秘要中作大冷水克火也。秋时大热。火克金也。冬时大温。每与湿气并行。土克水也,凡此者。皆贼邪之气。故云非其时而有其气。非时之气。感受必同。所以一岁之中。凡四时之病。长幼多相似也。愚谓以上时行之气。不过是四时热病。皆伤寒之类。春时应暖而反大寒。人因其暖。不料其寒。则为春伤寒。既伤之后。暖气仍回。同温病也。夏时应热而反大凉。人因其热。
不觉其凉。凉中即有寒气则为夏伤寒。既伤之后。热气仍回。同暑病也。秋时应凉而反大热。人亦因其热。不御其凉。
则为秋伤寒。既伤之后。凉郁其热。同燥病也。冬时应寒而反大温。人又因其温。反忘其寒。则为冬伤寒。既伤之后。
寒包其温。非真寒也。巢元方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幼。率多相似。为天行病。且以春温寒疫之证指之。即天行温疫病。
俗又从疾。通名瘟疫。昔医如朱奉议。孙真人。许学士。庞安时常器之辈。皆相承其说。不觉其非。至吴又可始作温疫论二卷。言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触人。乃名温疫。又喻嘉言复作尚论篇。详论温疫以破大惑。乃知仲景所言。不过四时所行不正之气。即内经云伤寒之类是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四时正气。即上第三节云四时之气也。时行疫气。即上节云时行之气也。成注既言时行之气。又言温与疫者。误也。温即冬时应寒而反大温之温下文云冬温是也。况此节正文无温字。若言是春温。误之误矣。疫即三时反寒反凉之气。下文云寒疫是也。按此温疫。并非大瘟大疫。予于上文已明言之。占测也。候也。成注云占前斗建。审其时候之寒温。察其邪气之轻重。言当按斗柄所指之节气而测候之也之指下文伤寒冬温寒疫等证而言。又按成注云占前斗建可见四时八节决病法。当在阴阳大论之前。)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成注云。此为四时之正气。)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体中寒伤。寒缵论作体虚中寒甚通夫寒为冬月之正气。正气何能伤人。其为寒中者因其人体气先虚故也。中字作伤字解。莫认作中寒之中。盖中寒是冷证。伤寒是热证不可混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
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按此节仲景书系正文成氏例改作注。故诸家纂仲景书者屡屡削之。成注云。此为四时正气。
中而即病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成注云此为时行之气。即前第九节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冬温虽与伤寒异。然亦不过是伤寒之类。寒有寒毒。
则温有温毒。一句便了。其云复有先后更相重沓者。明系叔和杂入之语。故喻嘉言注云。此与仲景之文无涉也。喻氏复云。证如后章其意盖指篇后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为言。此无识之最者也。愚因删去使无增后学之疑。)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诸家本皆无外字。觉辞意不贯。今从准绳伤寒例增入。成注云此为温病也。王宇泰云。此是外邪唤出内邪。乃冬伤于寒所致。)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此亦时行之气即前第九节云。春时反寒夏时反凉者是也。
然不曰春寒夏凉病而曰寒疫者。此是外寒之气。郁其温热故也。按前第九节又云。秋时反热。此与冬温病相似。其不曰秋热病。而亦曰寒疫者。可见秋时之气。亦寒郁其热也。愚以此等病即是伤寒之类。俗云四时伤寒是也。成注云。此是疫气。夫冬温独非疫邪。大抵时行之反气皆是疫。何也。气与时反。人不及备所以病无长幼。率多相似。如徭役之役。
字从者。乃省文也。此非若正气之伤人。必待体虚而后中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成注云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
发病寒热轻重不同。愚按是数者三字。此总结上文伤寒冬温温病寒疫等证之辞。愚又按前第十节云。按斗历而占四时正气为病则是冬月伤寒春月伤风。夏月伤暑与湿。秋月伤燥。皆正气也。正气为病。不但伤寒。兹则但言。伤寒。及时行之气。可见仲景之论。非全书矣。又按本节云寒疫轻重。以三四五六七八月。阳气盛衰立论。其言亦不可拘。即如十月为纯阴。阳气已敛。斯时为寒所折其病竟不发热者邪。倘其人病中寒。或不发热。若是伤寒吾恐其病热。比之五六月时其势更盛。难言轻矣。王宇泰云要在辩其病源寒热温三者之异则用药冷热之品味判然。此指通章之伤寒温病热病而言盖暑病即热病也。)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成注云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共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成注云疑漏或有至而不去一句。愚以至而不去即在应至而不至之中。盖谓新气应至而旧气不去也。夫旧气不去。即是新气应至而不至。是二言何以相别邪。
当如内经云气至而反始明。今即就成注所引金匮中言证之。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其言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者。此为应至而不至也。其言以未得甲子。天得温和者。此为未应至而至也。其言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者。此为至而太过也。其言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者此为至而不去。即至而反是也。金匮中不言反者。以冬至之交。温气尚微寒气得令。故虽少阳始生。当温而寒。难以言反。只得以不去二字代之。终不若反字之义更明。按内经云。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愚谓至而不去。即在来气不及之中。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愚谓至而太过。即在来气有余之中。又云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即太过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
故曰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天之体主动。为阳。地之形主静为阴。虽有动静之分。然阴阳之气。鼓击于四时而不息者。寒热温凉。各正一气也。)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成注云。春暖为夏暑。从生而至长也。秋忿为冬怒。从肃而至杀也)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冬至十一月中。斗建子。阳生于子。冬至之后。一阳之气始生。六阴之气渐敛。成注云于卦为复。言阴气已极。阳气得复也。爻者。交也。乃阴阳之气相交易之义。夏至五月中。斗建午阴生于午夏至之后。一阴之气始生。六阳之气渐敛。成注云。于卦为。言阳气已极。阴气得遇也。内经云。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成注引以相证极是。愚按冬至以前为纯阴。纯阴者。六阴俱升也。然已交子月得中气。一阳之气初升。则一阴之气先降。故不曰六而曰一也午为一阴。言阴气至子月而极。故先降。夏至仿此。)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成注云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曰合。阳退于酉。
秋分八月中斗建酉阴退于卯。春分二月中斗建卯是阴阳相背。故曰离。内经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即离合之义也。愚按上正文云。春秋二分。为阴阳离。成注云。是阴阳相背。故曰离。夫阴阳岂有离背之理。但历家以冬夏二至。为日至南至北。春秋二分。为日离南离北。日循黄道而行。至春秋分。日行中天。缠于赤道。当黄赤二道之交。其时昼夜等分。不寒不暑。阴阳和平。二气相交而各半。言六阴六阳之气。于地之上下。各分其三。而无偏也。若然。则是离字之义当作丽。乃阴阳各施其半。两相附丽之意。此即周子所云阴根阳。阳根阴。五气布四时行之谓欤。)阴阳交易。人变病焉。(天地阴阳之气。既相交错。而春夏秋冬。四时于焉更易。斯人气亦随之而变迁。苟不得其养。
则诸病生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成注引内经云。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
从其根故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婴。加也。又触也。疹与同。疹者。善嗜为病可见小人。不若君子之善于调养。既感外来之邪。兼之饮食不节。而成暴病。夫病既曰暴。须知其触冒四时风寒暑湿当作燥之气。必然毒烈。此即四时之伤寒也。其有病不甚暴。邪气留连。而不愈者。当详取其毒烈之气。留在何经。
而发何病也。)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湿在夏季之月。与暑气同行。按此湿字。当作燥。)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春三月风气用事。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邪有余。来侮脾土。留连至夏暑湿之气相并。当为餐泄之证。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也。夏三月暑气用事。夏伤于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若夏伤暑而汗不出。留连至秋。清凉之气。搏其暑热。当为疟之证。疟者。寒热往来之久疟也。秋三月燥气用事。秋伤于燥。燥亦火之余气。火乘肺金。留连至冬。复与外寒相触。当为咳嗽之证。冬三月寒气用事。冬伤于寒。寒气通于肾。肾失闭藏之令。内郁所伤之寒。久而成热。留连至春。更遇外来之温气。引出内郁之热邪。因而成温病也。是则触冒四时之正气。留连致疾。势所必然。医者所当详审而责治之也。)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根据(外台秘要中作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
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与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此二节于上下文不相贯。外台秘要中系王叔和之论。外台序诸论伤寒凡八家。
以仲景为第一家。则序阴阳大论云云也。其第二家。则序王叔和曰。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云云也。又曰。夫表和里病。下之而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而愈下之则死云云。至安危之变。岂可诡哉。此亦序王叔和之论也。愚按唐时王焘着外台方论。实节取上古诸家之说。其因伤寒例。杂入叔和之语居多。故特序曰王叔和云云也。夫叔和当日。既云搜采仲景旧论真方。其于撰次伤寒论时。何不曰。此系仲景论。此为仲景方也。标题不明间附己意。以致玉石难分。深为可恨。)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此承上文春伤于风之节而言。推仲景之意。以四时之气。皆能伤人。其留连不愈者。已为餐泄疟咳嗽温病矣。其有病暴而不留连者。即为四时伤寒之病。故特举一凡字该之。若但论冬月之伤寒。
则不日凡矣或问于春何以云寒。殊不知春风中。寒气偏多。所以仲景辩太阳病先言中风条也。夏月暑气大行。早晚间时有雷雨阴湿之寒。所以洁古论中暑。为静而得之。其证头疼身热无汗。亦伤寒也。秋月燥气固胜。早晚间每多雾露清凉之气。五行家以秋属金。金体本凉而其气亦同寒也。至冬月寒水用事。不待更解。凡此四时之中。皆有伤寒之病。其实非寒而皆为热。成注引内经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热病也。又引针经云。热多者易已。
是热虽甚。不死也。)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两感病见下文。其义已注前第一卷热论中。)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以上论六经受病。与内经热论中文。大同小异。热论云一日二日。上却云一二日二三日。其论更觉圆活。又热论云脏上却云腑。热论无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三句。上却从而补之。非仲景孰能引经作论。如此其切当邪。第其于每经之首。必先言脉者。此与经旨大悖。夫伤寒以识证为先。而辩脉次之。
识证者何。如病患头项痛。腰脊强。即知其为太阳病也。目疼鼻干。即知其为阳明病也。胸胁痛耳聋。即知其为少阳病也既识其证。则某病见某证。当显某脉。不宜某脉。某脉则吉。某脉则凶。此为最要之诀。今则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夫浮脉。岂可以定太阳病邪抑太阳病。岂止一浮脉邪。愚即就仲景论浮脉一二条言之。有云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呕。宜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又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又云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惟少阳病无浮脉。然其云三阳合病脉必浮大上关上则少阳亦在其中。以是而知阴阳六经。皆有浮脉也。更即就仲景论太阳病脉一二条言之。一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中风。又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又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
脉数急者。为传也。又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又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
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云云。又云。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又云脉紧者为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凡此者。皆太阳之脉也。举一太阳以概其余。是上文言尺寸俱长。俱弦。俱沉细。俱沉。俱微缓。与受病之经。皆不相合。吾恐叔和在当日虽善切脉。苟不问病家所苦。
但据尺寸以测受病之经。不无误矣。识者谓伤寒例中。凡言脉处。皆叔和所增入。即如以平脉辩脉法。反作第一卷。列于伤寒例前。亦此意也。近医程子郊倩。议叔和云。彼见经文上无有脉法。遂恣意杜撰。不知热病之脉。经文已于后篇评热论。补出脉躁疾三字矣。又云热病为阳。其加三阴经以沉微细缓之脉。则是阳病见阴脉者死矣。经文何以云热虽甚不死。此等处关系岂小。且与平脉论自相背谬。喻氏尚论及此。独置而不言。何其恕也。)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成注云。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故其受病。则阴阳两证俱见其传经。
亦阴阳两经俱传也。六日死。义详见前第一卷热论中。愚按上单传之病。先太阴而后少阴。此则先少阴而后太阴何也。
王宇泰云。逆传之说。犹未尽善。盖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脏腑相合。阴道从阳,譬之妯娌。但以夫年为次。不以己齿为序也。)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上注俱见前第一卷热论中。按内经热论。无更不传经。不加异气二句喻嘉言云。八字系叔和增入。推叔和之意。欲为下文更感异气。变为温疟风温温毒温疫等证章本。因添此八个字。大乱仲景原论遗旨。
愚因删之。)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病少瘥。为间。此承上文而言。伤寒过十三日。诸经之病热。犹然不瘥。
其脉尺寸沉陷者。成注云。正气内衰。邪气独胜。故云大危。此一节乃仲景以证合脉脉证相参之大法也。愚按叔和参论仲景伤寒处辄以脉验证。如最前节云。尺寸俱浮。尺寸俱长。俱弦等脉。而云此是太阳阳明少阳等病。又如下节云。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又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等四病。反以脉为主。而病由脉定以至后世之医。每每自矜神诊。专以不问病源为奇。其乖错可胜道哉。纵使叔和精于诊法。不宜作此等论。以误后之学人。)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根据后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
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按仲景言坏病止二条。有太阳病不解之坏病。有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之坏病皆以发汗吐下温针病仍不解。为医所坏。故云坏病。然仲景于两条之下。皆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岂有更感异气。变为温疟风温温毒温疫等病。亦与坏病同一治法者邪。况仲景论中。但言治坏病之法。
无治坏病之方。叔和偏以此四种温病。皆因冬伤于寒所发。且云脉之变证。方治当如其所言。根据坏病之法而治之。庶起叔和于今日。而求仲景治坏病之方。彼将何所指也。又按上四种温病。喻氏尚论篇已辩其妄。且此系叔和杜撰之文。愚因起而删之。免致后学于脉上寻此四病。又欲于仲景坏病条。求治温之方。徒增疑惑耳。)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异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盒饭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上二节喻氏云此巴人下里之音。因从删例。)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温覆而当。则在表之风寒已散。不至传入于里。不须再议汤药。故云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上言非大满。犹生寒热。是表虽解而未尽解也。若但下之。则病不除。愚意云。此是大柴胡汤证。成注云非大满。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不除。犹生寒热。斯言误矣。)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上言四五日不能为祸。因医人于四五日之伤寒。每不敢轻用下药。要之下证悉具。即用下药。实无所害非云证属可下。复可迟至四五日也。愚意云。此是大承气汤证无疑。)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以上系仲景语以下叔和之论居多。)夫阳盛阴虚(外台秘要中作表和里病)汗之则死。下之则愈。(外台作下之而愈汗之则死。)阳虚阴盛。(又作里和表病。)汗之则(又作而)愈下之则死。(按此节。外台中系王叔和之论。考其原论云表里。何等径捷快畅。表病宜汗里病宜下。汗下合法者愈相反者死。自改作阴阳虚盛。致令后人。千言万语。注释不明。识者云。此是成无己以表为阳。以里为阴。改其正文。以见己之善注。然亦无从征也。据坊本云。阳盛阴虚。此是热邪郁于里。乃里实之证。非真阴虚也。
若果阴虚。岂可轻言下乎。阳虚阴盛。此是寒邪束于表。乃表实之证。非真阳虚也。若果阳虚。岂可轻言汗乎。又阳盛。
当作热甚看。里热甚。故宜下。阴盛。当作寒甚看。表寒甚。故宜汗)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神丹甘遂想叔和时汗下之药。世医之所通用。故遂举而作汗下之论耳。
按千金方有神丹丸见发汗第六第一方。)虚实(外台作表里。)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阳盛(外台作表和。)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又作里平。)以亡。(此承上文复申言阳盛之病。里热已极。如误投桂枝汤。乃辛热发表之药。反济其里热之火。其人焉得不毙。然叔和何不曰麻黄下咽。而必曰桂枝也。愚以仲景论桂枝证。皆系发热汗出。其阳明胃家实之证。亦身热汗自出。则是上言阳盛者。乃承气汤证也。当用承气。误投桂枝。此以阳明汗多实热之条。错认作太阳汗出发热之候。所以承气桂枝。彼此多。两相误服也。若麻黄汤。乃太阳经无汗之的药。与阳明然汗出之证。两不相侔。不待智者。自能分辩。曷由而致误也。又阴盛之病。表寒外束。发热如火。医人反认以为里实热甚。误投承气。焉得不亡。成注引金匮云。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是以阴盛为里寒之阴证。误矣。)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外台作表里。)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
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
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上二节。辞义冗杂。大半可删。)凡发汗温暖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
一日一夜。当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此一节辞义。仲景已明注在桂枝汤下。不宜于例中言之。)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
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根据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
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
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按上言时气病。即四时伤寒。皆是热病。热病属火。仲景用水法者。以水寒能胜火热。故也。)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更平声厥。其也。凡得病之人。其脉动数者。或浮大者。服汤药后。其人脉更迟。或减小。又人于初病时。则躁乱。服汤药后得安静。凡此者。皆是向愈之证)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人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按上云温病。即内经云热病。皆系伤寒之类刺热病之法。详素问刺热论。又灵枢热病论中。愚以二篇经义。悉心参阅。合成刺热病法。在后第十四卷中。凡治伤寒家。不可不知此法。盖以热邪之气。注入经络。一时汤药不能取效。非针则无以泄其热。况仲景亦有刺风池风府期门等法。学医者所当究心。上言刺法。略举其端。令人无可下手处。此必是仲景刺热遗论。叔和偶撰入此。)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患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患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患脉一至。名曰六损(愚按伤寒。系热病。热病缘何有损脉。此明系叔和增入。删之可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考素问刺志论云。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推内经之意。以人形气盛者。身宜常温。而今反寒者。盖得之伤寒也。此伤寒。必是初起之寒。乃太阳病。未发热之时也。否则身寒二字。不可为准。抑人形气虚者。身宜常清。而今反热者。盖得之伤暑也。此伤暑。必是受夏月清凉之气。其人反无汗而身发热也。否则身热二字。亦不可为准。愚按此二句辞义。与上下文不相贯。叔和竟自我作古。以气字改脉字。
成注亦随文作解云。伤寒者。脉盛而身寒。伤暑者。脉虚而身热。自改脉字后。则撰者注者。遂相习于非。而违经作解。
使后之学人。察脉辩证。每见脉盛者。身未必寒而多热。脉虚者。身未必热而反凉。至有以身寒之中寒。为伤寒。身热之伤寒。为伤暑。世医执此二语。其错误将无穷矣。况伤寒暑病。仲景于伤寒例前。言之已明。何得更入死脉类中。徒起疑端耳。)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汗出后宜解。不解者。脉仍盛也。)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是为正气已虚。不胜邪热故也。)脉至乍疏乍数者。死(成注云。此天真营卫之气。断绝也。)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成注云。此为紧急而不软。是中无胃气。故不出其日而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身不热。手足不温也。)脉沉细者。(不浮大也。)不过一日。死矣。(是为脉证相反。故死。)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此指前七节之脉而言。以其中有不言是何病之脉。故复从而申明之也。或云。此总结伤寒例通篇之意。成氏无注。诚为缺义。)(琥)按上仲景伤寒例。其中杂入叔和之论颇多。金时成无己随文混注。不为分别。至明万历间歙人方中行。着伤寒条辩。以其例非仲景书而削之。近今时有西昌喻嘉言云。此例乃叔和所作。遂从而驳正其失。复有程子郊倩。更起而骂之。其毁讪前人。失之太过。愚家有宋板伤寒论。其例首。有四时八节气候决病法。此实出仲景手述。非叔和所能道及。今读方喻程三家之书。知尊仲景矣。独略仲景决病法而不载。何昧昧也。愚以伤寒例。原系仲景之书。其中有与内经相悖处。大都是叔和所撰。然叔和之言。亦有可采处。学人须悉心体认。则前人之得失迥然。自出。予非故为是毁誉之端也。所可笑者。今医活人之技。万分不及古人。而指摘古人更甚。噫抑何不自量之甚欤。
[卷之二] 附昔贤伤寒例
华元化云。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
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
则可下也。若热毒在胃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便入胃。则烂胃也。然热入胃病。要当复下去之。不得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致此为病。三死一生。此辈皆多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剧者。黑斑出。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
(琥)按伤寒之邪。自外而着于经络。入于胃腑。故始得在皮。继在肤。继在肌。更进而在胸。在腹以入于胃。入胃不解。则热不得泄。胃烂而死者多矣。据元化此论。虽不言阴阳六经。然其意实与仲景例相合。其言在皮肤。在肌者。
此即仲景三阳经。未入于腑之病也。其言在胸腹。与入胃者。此即仲景三阴经。已入于腑之病也。摩膏法。惜今不传。
针法及吐法。伤寒科又不讲。俗医所议者。止汗下与和解。三法而已汗下。得宜犹可以为上工。至有汗下和解。错治不效。轻投温补。以治中寒法治伤寒。其为害人。不知几许。盍于上例一致思之。
或问云。元化摩膏火灸法。此以热药治寒证也。子何以伤寒为热病邪。予答云。经言发表不远热。仲景治太阳病一二日。用麻黄桂枝二汤以发之。亦甘温辛热之剂。至邪已入里。叔和即相戒云。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明乎此。则治伤寒之法。可无误矣。
巢元方云。伤寒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
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
当吐之。则愈。病五日以上。气深。(千金作沉)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在脏脏字。当作腑字解。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而已。其义相通。或疑骨节烦疼。当是太阳表证未罢。恐不宜下。殊不知上云腹胀。此为胃腑实热已极。热气自内蒸发于外。所以骨节烦疼。巢氏用下法。至当无疑。)(琥)按上巢氏治伤寒。不过用汗吐下三法。乃知其病。总系实热之证。与仲景汗下例。同出一义刘守真云。伤寒表证。当汗而不可下。里证。当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里。则当和解。不可发汗。吐下。在上则通之。在下则泄之。
伤寒无汗。表病里和者。则麻黄汤汗之。或天水散之类。亦佳。表不解。半入于里。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汤和解之。或天水。凉膈散。甚良。表里热势俱甚者。大柴胡汤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气汤下之。表热多。里热少者。天水一。凉膈半和解之。里热多。表热少。未可下者。凉膈天水。一半调之。势更甚者。小承气汤下之。表证解。但有里证者。大承气汤下之。凡此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气汤下之。发汗不解。下后。前后别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调之。以退其热。两感仿此而已。伤风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汤解肌。半在表。半在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里者。大承气汤下之。
(琥)按上守真氏论治伤寒法。所取仲景汗下和解之方。自麻黄桂枝二汤外。不过是大小柴胡。大小承气。及白虎汤。又复自制天水散。凉膈散。三一承气汤。大都是甘寒苦寒辛凉之剂。此以伤寒之病。表里俱热。以寒治热。固其宜也。但上文云。伤寒表证无汗。用麻黄汤之时。复云。或天水散之类亦佳。斯言不可为例。夫天水散。乃甘寒之药。纵用葱豉之苦辛。煎汤调服。但能清阳明气分肌肉间热。何能散太阳经皮表之寒气邪。经云发表不远热。麻桂之辛热。亦伤寒初起时必用之药。若谓寒气所郁。发热过甚。竟以滑石一味为君。而欲清之。遂谓表病之能愈。吾不信矣。至于邪已入里。热势甚。而用三一承气。或表里俱热。而用天水凉膈。斯为治热病之要法。学人所当参合而用其方也。
张子和云。凡人冒风时气温病伤寒三日以里。头痛身热恶寒。可用通圣散。益元散。入生姜豉葱。煎一大碗。去滓。
稍热先以多一半投之。良久。用钗子于咽喉中。探引吐了。次用少半。亦稍热投之。更用葱醋酸辣汤投之。衣被盖覆。
汗出则愈矣。如遇世乱。内经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火气太盛。肺金受邪。上应荧惑。大而明现。用辛凉之剂解之。
则万举万全也。若遇治世人安。可用升麻汤。葛根汤。败毒散。辛温之剂解之。亦加葱根白豆豉。上涌而表汗。内经曰。
因其轻而扬之。扬者。发扬也。谓吐汗。以发扬寒热之邪也。(世乱者。谓疫气传染。人病卒暴而死之时也。治世人安。
谓人病不卒暴而痊安者多。)又云。伤寒温疫。时气冒风。中暑。俱四时不正之气也。人若初感之。皆头痛恶寒身热。及寒热往来。腰脊强。是太阳经受病也。内经曰。可先治内。而后治外。先用生姜葱白豆豉。煎双解散。上涌。及汗出则解。如不解者。至五六日或不大便。喘满谵语。实热两手脉沉。可用调胃大小承气汤下之。此先治外。而后治内也。(先治内后治外。谓先涌之。
是治内。吐时汗出。即是治外。先治外后治内。谓汗后不解方。用下药。)伤寒七八日。发黄有斑。潮热腹满者。或痰实作止。虽诸承气汤下过者。仲景云。寸口脉浮滑者。可用瓜蒂散吐之。
启玄子云。上盛不已。吐而夺之是也。
(琥)按上吐汗之法。极是但云。投以葱醋酸辣汤。不可为。则虽经云酸者。令人上涌。然其性能收敛。外寒汤中之醋。不宜用也。又上云温疫时气冒风中暑。总以伤寒贯之。可见热病所该者。广其名虽异。而治法颇同矣。
王海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木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伤寒之源如此。春为温病。夏为热病长夏为大热病。其变亦随乎时而已。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琥)按上海藏之论。是三秋时无伤寒矣。盖古人言不尽意。上文既云变随乎时。则秋令多燥热秋之伤寒。当为燥热病。至深秋时。则同正伤寒矣。至于治法。则随其邪之浅深。热之轻重。或汗或吐或和解及下。在学人通变用之而已。
陶节云。伤寒者冬月寒邪。伤于足太阳经。实时病者。为正伤寒。其证便有头疼发热恶寒。脉浮紧而无汗治。宜发表。自然热退身凉。若传阳明经。便有目痛鼻干不眠。脉微洪之证。治宜解肌。若传至少阳经。便有胸胁痛而耳聋。
寒热呕而口苦。脉弦数。之证。治宜和解表里。若表证皆除。传进三阴。反见怕热。揭去衣被。燥渴谵语。潮热斑黄往乱。大便不通脉沉实而有力。治宜急下。大便通而其热愈矣。若伤风者。初起头疼发热恶寒。脉浮缓。自汗。鼻塞声重。
此名伤风。亦是太阳病起。若传至各经。根据前伤寒条下治之。其春夏秋三时。虽有恶寒身热微头疼。即为感冒。非时暴寒之轻。非比冬时正伤寒为重也。
(琥)按上节论伤寒三阳经证。传入三阴。大便不通。治宜急下。据仲景法。凡云急下者。皆用大承气汤。夫三阴有太少。厥之不同。而治法总以一汤下之者。何也。盖仲景云。三阴证。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其时病患肠胃实热已极。阴经近里。热气蒸郁三阴之经。当见腹满嗌干。口舌燥渴。烦满囊缩等证。但用承气汤。下其肠胃中之实。而阴经之热自解。所以阴经有三。用药治之。止一法也。至于仲景论太阳中风。(中与伤同一义)与伤寒无异。但以脉缓自汗为别。陶氏云鼻塞声重。此即丹溪所云伤风属肺。戴院使云。新咳嗽者是也。其证饮食如故。大小便如常。乃另是一种病。乌得入于太阳经例。见证不明。徒遗世诮。
(琥)总按上昔贤论伤寒例。大都宗内经热病之旨。且其义与仲景伤寒例。互相发明。故其治法。或汗或吐或下或和解或针刺。无殊疗也。读仲景书者。可不玩索而旁通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任越庵
清·朱世杰
(南朝宋)範燁 編繏,(唐)李賢 等注
宋·元好问
(清)章学诚
(元)周達觀
春秋齐·晏婴
清·骆如龙
梁·任昉
圆仁
纳兰性德
孔丘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后秦释)僧肇注
唐·温大雅
邗上蒙人
董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