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之三-伤寒论辩证广注
卷之三
[卷之三]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此系仲景原文)(王安道云。仲景之书。叔和所增入者。辩脉平脉。与可汗可下等诸篇而已。其六经篇。非叔和所能赞辞也。缘注太阳上编。仍遵仲景之旧云尔。)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言太阳之为病。是总下文中风伤寒而立论也。按黄仲理云。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风寒。寒字上又增一风字。乃知恶寒二字。不但指伤寒而言。连中风之候。亦在其中。太阳之经主表。故成注云。此是太阳表病。)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即上文云。脉浮。头项强痛是也。篇中凡言太阳病。皆仿此。夫太阳表病。有营卫之分。成注云。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为阳邪。故病即发热。汗出恶风者。人受风邪所伤。
则皮腠疏。气不能卫固其外故也。方氏条辩云。风性柔和。故脉见缓。或云。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下文云紧脉。亦当仿此。愚以上言中风。非东垣所云。中腑。中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中不直云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风伤卫之证。上文已言之矣。此特举寒伤营之证而发明之。经云。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仲景云。或未发热者。成注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
伤寒恶寒。势所必至体痛者。寒伤营。营主血。血为寒气所凝。故作痛呕逆者。胃口亦受寒气所郁。而作呕也。脉经云。
寸口为阳。尺中为阴。伤寒之脉。尺与寸俱紧者。成注云。寒性劲急故也。愚按此条论。于未发热下。当增无汗二字。
然云恶寒体痛。则无汗之意。即在其中。又按体痛。尚论篇误注作体重。且云仲景恐人见恶寒体重呕逆。又未发热。误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故早揭此语于辩证之先。独不思仲景论太阳病。开口便云头项强痛。何至与阴经错误。喻氏之言。
何懵懂之至邪。)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此言伤寒。乃兼上中风之证而言。
下言二三日。伤寒亦仿此。脉静者。谓浮紧者不甚紧。浮缓者不甚缓也。以外来风寒之邪。约略言之。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成注云。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颇欲吐者。言不但干呕作逆。直欲大吐。乃病进之兆也。躁烦者。
热郁之极。脉数者。一息五六至之谓。急疾也。言太阳病。欲传入阳明。不惟脉紧者。数而急疾。即缓脉。亦变而为数且疾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条辩云上言不传。乃是太阳病向愈之候。此言不传。当兼太阳病不解之候。成注亦云。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此是不解之意。)(附后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条是阳明病温。而亦列于太阳篇者。以初病起。即头项强痛故也。然此条既系温病。不可与风寒同治。因另立治温法。在后第十三卷中。)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彼下者。
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小便不利四字。当在若被下者四字之上。否则既云不利。又曰失溲悖矣。此即上条温病。误发其汗。变作风温是为一逆。复误下。
或误火。是为再逆。程氏后条辩云。凡风温身重多眠。语言难出。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发黄惊痫等。此皆温病中之坏病。亦宜入治温论。正文与注。详见后第十三卷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凡病有身发热。而外作恶寒之状者。此风寒之邪。伤于阳经而发。乃伤寒病也。有身无热。而外作恶寒之状者。
此风寒之邪。直中阴经而发。为中寒病也。阳数奇。故愈。约以七日。七者。少阳之数也。阴数偶。故愈。约以六日。
六者。老阴之数也。成注以火成数七。水成数六。为解亦通。愚按条辩云。无热恶寒者。乃伤寒或未发热之时。尚论篇云。寒邪初受。未郁成热。要之此言。终是太阳病。仲景云一二日发者。乌得云。病发于阴。若以寒伤营。营为阴作解。
牵强极矣。张氏缵论云。此条以有热无热证。阳病阴病之大端。乃阴阳寒热关头。学人所当体认。上论宜入前第二卷伤寒例中)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欲作再经准绳作欲再传经。犹言再传一经也。太阳者。巨阳也。内经云。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行其经尽者。谓寒邪之行。只在太阳一经。至七日。则太阳之邪。不外泄。即内入。故曰尽也。凡诸经之邪。必至七日。为行经尽。而自愈之时。如阳明病身热。二日受者。八日愈少阳病耳聋。三日受者。九日愈。皆七日以上也。欲作再经者。谓太阳病邪之初。郁热不散。欲再传经。当是阳明受之。非若成注云。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不愈。则太阳之邪。
再传入阳明也。仲景立此条。是设一截病法云。太阳病愈。必至七日以上。太阳病传。止在二三日间医者。宜及此时。
针足阳明。迎而夺之。以泄其热。则病邪之气已衰。纵使有经而不至于传。则其病自愈。条辩云夺其传路而遏之。遏之之意。犹未善解。针足阳明穴。详后第十四卷。刺热法中。愚按成氏此条注谬甚。尚论篇承其谬云。太阳之邪。传至厥阴。六经尽矣。至七日当愈设不愈。则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岂非谬中之谬邪。考马玄台内经注云。自太阳至厥阴。犹人由户升堂入室。厥阴复出传于太阳。奈有少阴太阴少阳阳明以隔之。岂有遽出而传太阳之理。此斥再传之非。
实为千载定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太阳者。盛阳也。成注云。巳午未。太阳气王。故乘其时而病解。后条辩云。太阳病欲解。必藉令未土。土者。阴阳之冲气也。缘病之发也。非虚发。必阴阳之乖气。有乘吾之经气者。病之解也。不徒解必阴阳之冲气。有王吾之经气者。愚谓四时之气。如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皆遇土令而后得解。六经之解。各以三时太阳从巳至未。未。土也。阳明从申至戌。戌。土也。少阳从寅至辰。辰。亦土也。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三阴之解。亦以土也。此为至当不易之理。成注总解云。阳行速。阴行缓。阳生于昼。阴生于夜。三阳经解时。
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三阴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按此论亦有理。)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成注云。中风家。发汗解后。未全快畅。此即是不了了。必俟十二日。六经行尽之时。余邪悉去。不治自愈。)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身大热者。
足太阳病已。发热之时也。欲得近衣。是表恶风寒也。热在皮肤。是寒郁而肌表蒸热也。寒在骨髓。是风寒之气。束人肌骨间也。凡人病外伤风寒。则遍身骨节入髓疼痛。而作恶寒之状。扪其皮肤。则大热烙手。此系太阳表证。故列入太阳上编。身大寒者。谓病传三阴。邪已入腑。表无热也。不欲近衣。是内热发烦躁也。寒在皮肤。谓内热亢甚。肌表反作冷也。热在骨髓。是为郁热在里。深入脏腑间也。凡人病外伤风寒。表之不散。传入于府。胃腑实热。久不得泄。扬手掷足。大作烦躁之状。扪其肢体间。厥逆冰手。此非太阳病例。仲景举此对代而言之耳。愚以病患身热欲得近衣者。
仲景法。宜用麻黄汤以汗之。身寒不欲近衣者。宜用大柴胡汤。或三承气汤以下之。按成注以皮肤骨髓。有浅深内外表里之分。后条辩不察其误。谓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是沉阴内锢。而虚阳外浮。皮肤表热是假。骨髓里寒是真。
悖谬极矣。身寒不欲近衣。注与上同义。兹不尽述。或云。此条非仲景论。系叔和所增入者。详其文义。与阳盛阴虚。
汗之则死云云。又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云云。同此危疑之辞。以惊惑人耳。例宜从删。)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历举上十二条。但论太阳中风伤寒温病等脉证。此条特举治法而申言之也。中风脉缓。阳浮阴弱者。脉缓之义也。
诊脉之法。有浮中沉三候。浮取之为阳。沉取之为阴。阳以候卫。阴以候营。阳脉浮。则卫气虚。而皮腠空疏。风易透之。风性本热。故不待闭郁而热自发也。阴脉弱。则营血虚而津液漏泄。热复蒸之。热气迫血。故不待覆盖而汗自出也。
成注云。啬啬者。不足也。恶寒之貌。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盖人病外感之证。未有恶风而不兼恶寒。恶寒而不兼恶风者不可拘拘于伤风但恶风也。翕翕者。言如合羽所覆。热发在表故也。鼻鸣者。肺开窍于鼻。又主皮毛。皮毛失护。风热壅而气喘作声也。干呕者。诸阳受气于胸中。太阳之真气不能外布。故胸中逆塞而欲作呕也。与桂枝汤者。成注云。和营卫而散风邪也。愚按成氏注太阳中风云。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营虚。又引经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其言强实者。乃风邪之气入于卫中。既强且实也。如卫中之气果系强实。何由而外恶风寒邪。予故于阳脉浮下。
竟注作卫气虚也。营血果系虚弱矣。然此不过因其自汗出。汗为血液。故曰虚耳。如营中之血果虚。则仲景与桂枝汤后。
不当复云温覆。以出其汗矣。大抵外感之病以驱邪为主。风寒之邪入于营卫。营卫中真气总系虚弱。但一时为邪所入。
必先用发散药。攻去其邪待邪气去尽。方可以虚弱立论。成注所言不甚明畅。因多削去。以方喻程三家之注。及鄙意以补之。)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小促。言催促煮药之人也。宋版作少从容。此系传写之误。)成氏明理论云。经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云云。盖桂枝汤本专主太阳中风。
其于腠理致密。营卫邪实。津液禁固。寒邪所胜者。则桂枝汤不能发散。必也皮肤疏凑。又自汗。风邪干于卫气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为轻。以发汗为重。是以发汗吐下后。身疼不休者。津液内耗也。虽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须桂枝汤少和之也。桂味辛热。用之为君。桂犹圭也。宣导诸药。为之先聘。是谓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用以为使也。姜枣之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麻黄汤不用姜枣者。谓专于发汗。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
琥按上成论如此明畅。则仲景立桂枝汤方。似乎一味不可。增损。宜乎后人用之。无不效矣。予每见今医执此方。
而准投于冬月太阳病一二日有汗之伤风。及服之。非徒无益。反有害者。何也。愚以太阳伤风证。未必尽人皆真正营弱者。内台方议云。使其人禀质素壮。气血有余。壮热不止。脉却阳浮而阴盛。其外证仍自汗恶风。本方中当用赤芍药。
以泻营中之邪实也。世传仲景桂枝汤方内用白芍药者。乃补营兼实卫之剂。在病患必体虚不任风寒。其脉浮缓微弱。其热翕翕然不甚。其汗时出。无有止时。方可竟投桂枝。否则风邪始盛于表。而用白芍药之酸以收之。大枣炙甘草之甘温以补之。吾恐虽有桂枝之辛热。生姜之辛温。其风寒之邪。何能尽由此二味而发散邪。当日仲景设立此方。必为正气虚而表邪微者用耳。今之治伤寒者。必欲祖而行之。其误多矣。
琥又按中风发热。甚至鼻鸣干呕者。此邪热也。邪热之气。不能杀谷。言不能胜谷气也。仲景于桂枝汤方后云。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必其人外虽病头项强痛。发热自汗恶风寒。内则饮食如故。胸膈未尝痞满。故令其热稀粥。且禁其勿食肉面等物也。予每见今人病风寒。必先挟食者多。故非惟不敢热稀粥。并不敢投桂枝汤。恐炙甘草大枣之甘温。反作胀满故也。后学如读书不明理。见证审脉不亲切。执一桂枝汤方。以治太阳中风证。差错不少。慎之慎之。琥又按仲景于桂枝汤方下云。温覆令微汗若一服汗出。不必尽剂。若不汗。更作服。又不汗。服至汗出。则此是发汗药也。成氏明理论又引经云。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又似止汗之药。何也。愚谓太阳伤风。乃表虚为风寒所袭。其自汗必有时而出。有时又止。出不能透。所以发热不休。仲景用桂枝汤者。以辛甘发散肌表之风邪。使邪去则表密而汗自止。热自休。乃发中有止之义。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此言太阳病同是头痛发热。只要认其证。必汗出恶风。乃为中风。方可投桂枝汤也。)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kt音殊。ktkt者。鸟飞羽短伸颈之貌。太阳病项背强矣。复ktkt然颈不得舒。颈之经属阳明。项背与颈ktkt然其状当无汗矣。今反汗出恶风。仲景法。太阳病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今因其ktkt然。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成氏不解此义。而云药味与桂枝汤同。且疑其有麻黄。为误甚矣。愚按此条。当是太阳阳明中风证。上桂枝句云云。当作桂枝汤加葛根主之。
其义始明。)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加葛根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粥。余如桂枝汤法。
琥按上方。乃桂枝汤中。加葛根一味药也。夫桂枝汤。仲景用以治太阳中风。汗出恶风之证。今者项背强。
又复ktkt然而颈拘缩。夫ktkt者。本为寒甚。寒甚者。当无汗。今则反汗出而恶风。此系太阳伤风证。因多ktkt然拘缩之状。故于桂枝汤中。加葛根为君。以祛风邪。解肌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此条是误下。未至大坏之证。成注云太阳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阳邪乘虚入里。气当下陷。今者虽下而不至大坏。里气未虚。仍然上冲。是犹之前条桂枝汤证。风壅气逆。欲作干呕之状也。故云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里气虚馁。阳邪入里。不复在表。故云不可与桂枝汤方也。按条辩及尚论篇注云。可与桂枝汤方。用前下药法。合表里而两解之。如桂枝加大黄汤之类是也。此言于义未合。学人宜从成注为是。)(附后例)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条是坏病。正文与注。见后第十二卷救逆论中。仲景论于此条之下。接桂枝本为解肌云云。愚考桂枝证有杂入太阳中篇。麻黄青龙汤内者。因采附于下。以便学人记习。要于仲景原文。不敢前后倒乱也。)(附例)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外证未解。谓头痛项强恶寒等证犹在也。脉浮弱者。
即阳浮阴弱之谓。辩证据脉。则不论日久。犹当以微汗解肌。故云宜桂枝汤也。)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人汤主之。(下后气夺于下。呼吸不续而喘者。是为虚喘。今曰微喘。
此虽因误下。里气未夺。反上逆。而与表邪交错于胸中。故与桂枝汤以解表。加浓朴杏人。以下胸中之逆气也。尚论篇以喘为真气亏乏。复加浓朴杏人。以泄气利喘。误矣。杏人之人。与仁同。外台千金皆从人。)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外证未解者。谓表证未全解也。王宇泰云。
但有一毫头痛恶寒。即为在表。表证未解。虽有可下之证。不可下也。下之为逆。逆者。为病在外。而反攻其内。于治法为不顺也。若下之而外证仍未解者。仍当解外。故云宜桂枝汤主之也。)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是粗工死守汗下之法。不知脉理故也。汗后脉浮者。为不愈以脉浮为邪在外。医人反下其内故令病不愈也。今止据脉浮知邪在外。不论既汗且下。须当以桂枝汤解其外邪。则自愈。愚按上文云先发汗当是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先用麻黄汤以发之。紧脉去而浮脉存。汗虽出而表不解。所以不论误下。但据脉浮。当须改用桂枝汤以解其肌也。)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
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此明中风病。所以卫受风邪。营反汗出之理。病常自汗出者。谓时时汗自出也。伤寒无汗为营气伤。今既有汗。则营气无伤而得和矣。营气虽和于内。而外不与卫气相谐。以卫中有客邪之气。所以不共营气和谐故尔。营行脉中。为卫之守。卫行脉外。为营之护。未有卫病而营不病者。故汗亦营中之液。非但卫疏而后出也。病虽常汗。治当复发其汗。使卫中客邪之气去。斯营与卫自相和谐。则愈故云宜桂枝汤。)病患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藏无他病者。谓里和能食。二便如常也。时发热。自汗出者。谓有时发热。有时不甚热。有时汗出。有时汗不出也。卫气不和。即前条云。不共营气和谐之意。故自汗时出。而久不得愈先其时者。谓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以透发其汗。则愈。苟失其时。
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六七日不大便。明系在里有热。故虽头痛。必是阳明热蒸。此可与承气汤。若其人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
仍在表也。虽不大便六七日。当须发其汗。以解其在表之热。若头痛不已者。为风寒之邪上壅。热甚于经。势必至衄。
须乘其未衄之时。宜用桂枝汤以汗解之。或问此条。乃伤寒头痛有热。当须发汗。何以不用麻黄汤。予曰。若麻黄汤证。
当见身疼痛矣。且也。麻黄汤证。表热显然。虽不大便六七日。何至欲与承气汤。大抵桂枝证。有与承气证相似者。故仲景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也。二药错误。立至死亡。所以验小便实为仲景妙法。)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伤寒发汗者。谓太阳伤寒。服麻黄汤。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复烦者。身复发烦热也。脉浮数者。脉转浮数也。尚论篇云。此明系汗后表疏。邪风袭入所致。虽仲景法。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然此条病。已曾用过麻黄汤发汗矣。故当更方以发其汗。宜桂枝汤以主之也。)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营弱卫强者。即前太阳中风桂枝汤说注云。卫实而营虚之意。后条辩云。何以云弱。正气夺则虚。故云弱也。何以云强。邪气盛则实。故云强也。营中之阴既正虚而不守。卫外之阳复邪实而失护。故使汗出而发热也。欲救卫间之邪风者。成注云。与桂枝汤。以解散风邪调和营卫。)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肌者。肤肉之间也。风邪伤卫。
卫行脉外。正当肤肉之间。方用桂枝汤以救解之。若其人脉浮而紧。发热汗不出者。此系太阳伤寒。寒伤营。乃麻黄汤证。桂枝汤中有芍药。收敛寒邪。是药与病相反。不可与也。医者常须识认此证。勿令病家错误服之。)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成注云。酒客内热。其于无病时。热气熏蒸肤腠间。固多汗矣。及其病风寒之邪。脉必浮缓。而汗出可知。医人不可据脉验证。执一桂枝汤与之。其得汤。必作呕而吐出。何也。以酒客既伤于酒。又挟外邪胸中。必满而逆。若食甘则愈满。故不喜也。即一酒客病。则凡太阳中风而挟食者。桂枝亦在所当禁可类推矣。)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佳。(佳坊本作仁此云喘家者。乃太阳中风证。自汗而增喘也。喘为风甚气壅。故作桂枝汤。必加浓朴杏人。以泄利逆气。)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桂枝之性本热。服汤之人。如系酒客之类。得之而吐者。以其人胸膈中素有湿热。更服桂枝汤。则两热相搏。郁蒸既久。津液销败而为脓血。此为肺胃受伤。盖风寒之来。先伤肺。服汤之误。复败胃故也。愚按此条证。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服类要芍药地黄汤。郭白云云。见脓血而后可服。)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此条乃风寒之邪。始从太阳。直中少阴其人肌表空疏。卫外之阳本虚。无热可郁。误投麻黄汤。大发其汗。成注云。亡阳脱液。系真寒之证。
正文与注并汤详见中寒论中。)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此条太阳病。与上条太阳病。同是真寒之证。医人不察。漫以桂枝加大黄汤。或以调胃承气汤下之后。成注云阳气已虚。故见脉促胸满。微恶寒。此亦真寒证。正文与注并汤详见中寒论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者。盖言太阳经头项强痛。发热恶寒之证。虽日久而犹在也。但其时热多寒少。
渐渐变乱。故云如疟状也。赵嗣真云。此是首一节。为自初至今之证。下文皆拟病防变之辞。当分作三截看。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者。言风寒之邪。不传于里。里气和而不作热也。一日二三度发者。言寒热如疟之来而频数。邪气浅而欲衰。
脉亦微缓。此是向愈之证。不须治也。若其人脉气微矣。则知里热不甚。又复恶寒。此恶寒者。乃四肢及肌表间微觉怕冷。盖病已八九日。非比初时发热恶寒之甚。则知表邪亦微。此为阴阳俱虚。表里无证。故知不可更发汗。及更吐下也。
此段论。仲景本无方治。活人释疑云。宜温之。缵论云。宜小建中汤。加黄不在温经之例。若其人面反有热色者。乃阳邪之气外薄。故面作赤色。虽八九日而表证尚在。未欲解也。阴寒之邪。束其阳热。以故不得小汗。营卫不和。身必作痒。成注云。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以除表邪。)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人(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双人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琥按上方。乃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而病仍在太阳。因作如疟等状。内台方议云。如疟状者。乃先发表不尽。风寒之邪。留滞于经。不能即出。故面反有热色。身必作痒。用麻黄桂枝之复方减其剂。以取小汗。是总风寒而两解之也。
或问伤寒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则是病患前已作呕过矣。方其呕时。焉知非少阳柴胡证。
纵其人尚有太阳头项强痛之候。焉知其不与少阳合病邪。若然则吾子于何证辩之。予曰于寒热时辩之。少阳之寒热。必先寒而后热。或热已而复寒。方其寒之来也。必手足厥冷。面色青白。背上粟起。大作战栗。及其热之来也。必头面手足四肢胸背蒸蒸然无处非热。或微汗出。甚则欲揭去衣被。热来则寒往。热往则寒又来。此方是少阳经病。今则于发热之时随则恶寒。又热多于寒。其寒不甚。其人面上于恶寒时。反作赤热之色。故知其为太阳病无疑。尚论篇以寒热往来作注。大谬之极。医人倘遇此证。于方药中宜权变取用。亦不可拘拘然但执一麻桂各半汤以投之也。
(附后例)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服桂枝汤。反增烦热。此系风邪甚。
而汤药之力不能以即解也。故宜另用刺法。刺法与穴图俱见后第十四卷中。)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汤汗大出者。此出汗不得其法。所以中风之脉。本浮缓而反得洪大。可见病不除而风热愈盛。必再与桂枝汤如前法服之。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则病自瘥也。若其人病不瘥。其形如疟者。大都是热多寒少之证。以其脉见洪大故也。日再发者。邪气浅而欲散之候。愚按此条。是外寒束其风热。乃营卫俱伤之证。但风邪多而寒气少耳。法当微发其汗。汗出必解。故成注云。与桂枝二麻黄一汤。以解散营卫之邪。)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二麻黄一汤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与前方药味相同。但分两各别耳)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人(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琥按上方。乃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其形如疟之证。内台方议云。是原发汗不尽。余邪在经所致。然既大汗出。矣。何以犹有余邪。盖取汗之法。不可令如水流漓。是不惟中风之候不除。更袭以外寒之气。故以桂枝汤为主。
略加麻黄杏人。以散轻寒也。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桂枝汤从今从俗。成注云。大汗出脉洪大不渴邪气犹在表也。可更与桂枝汤。兹则更增。大烦渴不解。是为风寒之邪。尽郁而为燥热。热邪传里。表里皆热。故改用白虎汤。以解表里之烦热。更加人参以生津止渴也。方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愚按此条。当是太阳证罢。转属阳明之证。
因上条大汗出后。脉洪大。虽与桂枝汤。已有传入阳明之势。此增烦渴。的系白虎证。而非太阳病矣。其不入阳明篇者。
以其服桂枝汤后之变证。且与上条脉证相同。但加烦渴。用药霄壤。前贤着书。欲使后学悉心体认。即此二条中。一为详辩。则用药制方之道。实非苟焉而已。)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发汗之发一作更。太阳病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前已注明。但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以面有热色。身必发痒。脉犹微缓而未弱也。故云宜小汗之。此则微而更加弱焉。故云。不可发汗此无阳也句。成注缺解。尚论篇云。无阳二字。乃仲景亡津液之通称。盖无当作亡。惟亡阳。
故脉微弱而不可发汗。然病犹在太阳。发热恶寒之证不除。仍当取桂枝之二以散风邪。越婢之一以治郁热。越婢云者。
取石膏之辛凉。以化胃家之郁热。则热化津生而脾气发越。得以行其胃液。故外台方以婢改名脾也。)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钱切)大枣(四枚擘)麻黄(十八铢去节)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
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成注云。胃为十二经之主。脾治水谷为卑藏。若婢。内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是汤。所以谓之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外台方一名越脾汤。即此义也。
内台方议问云。汤名越婢。其义何取。答曰。婢。即脾也。岁久传写之误。经注虽云脾为卑藏。卑者若婢。此非成无己之语。乃后人穿凿强注之耳。所谓越婢汤者。以石膏麻黄甘草。发越脾之正气。以通行津液。且散虚邪之留。滞于经而不去者。此因脉微弱无阳。而不敢大汗者之所设也。琥按上条论既云。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而汤中复用麻黄。殊觉不解。又按内台方议云。此方即上麻黄桂枝之合方。减杏人加石膏。谓杏人能发汗。石膏能去虚热。愚谓彼议石膏之去热。故加之犹可。议杏人之发汗故去之。则非夫麻黄之发汗。岂不更甚于杏人。而独留之乎。吾恐即用二分之桂枝。
终是发汗之剂。若云和解。吾不信矣。或云石膏解肌。又能制麻黄而发越脾气。且不使之汗出。亦非正解。愚反复思之。
而知不可发汗四字。当是不可大发汗。因其人脉微弱无阳。而津液少耳。此方比上小发汗之方更轻。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头痛项强。发热无汗此因误服桂枝。而在表之寒。犹未解也。心下满痛。小便不利。此复因误下。而寒邪入里。水停心下。不可认作结胸证也。斯时而欲发表。则表无寒邪可发。故不惟不用麻黄汤。止用桂枝汤。而亦去桂也。斯时而欲下里。则里无实热可下。故不用陷胸承气。止加茯苓白术。以利小便燥停饮也。成注云。与桂枝汤以解外。夫桂枝汤既去桂矣。
复云。解外。误甚误甚。愚以或下之三字。当在发热无汗之下。既下之后。则头痛发热之候。必去表而入于里矣。此条病愚于初时观之。满拟再汗再下。及细思之。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此为停饮之证无疑。故张兼善云。此非桂枝证。
乃属饮家也。夫头项强痛。既经汗下而不解。心下满而微痛。小便不利。此为水饮内蓄。邪不在表。故云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若得小便利。水饮行。腹满减而热自除。则头项强痛悉愈矣。内台方议问云。心下满微痛。此乃结胸欲成。何缘作停饮治之。答曰余证皆似结胸。但取小便不利者。知非结胸。乃停饮也。故此条证。仲景止作停饮治之。)
[卷之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琥按上汤后云。小便利。则愈。乃知其为停饮之证无疑。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此条系真寒证。误与桂枝汤。攻其表而损其阳。阴阳气血俱虚。故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气。更作芍药甘草汤。以益其阴血。少与调胃承气汤者。此反治法也。以四逆汤主之。此为正治之法。
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甘草干姜汤方芍药甘草汤方(俱见中寒论中)调胃承气方(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四逆汤方(见中寒论中)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
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
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此条亦系真寒证。以其证。似阳旦。故误与桂枝汤。阳旦者。即桂枝汤之别名也。咽中干。烦躁谵语烦乱。乃阴极似阳之证。故以附子干姜等汤剂治之。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曾公亮
唐·李义府
(明)李渔
清·刘沅
西蜀·魏尧
唐·怀素
唐·张又新
宋·包拯
清·郑方坤
清·黄叔璥
唐·梅彪
(宋)钱塘陈思
宋·行霆
元·曾世荣
李弥逊
隋·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