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医方集解-未知
医方集解目录:
简介
自序
凡例
补养之剂第一
发表之剂第二
涌吐之剂第三
攻里之剂第四
表里之剂第五
和解之剂第六
理气之剂第七
理血之剂第八
祛风之剂第九
祛寒之剂第十
清暑之剂第十一
利湿之剂第十二
润燥之剂第十三
泻火之剂第十四
除痰之剂第十五
消导之剂第十六
收涩之剂第十七
杀虫之剂第十八
明目之剂第十九
痈疡之剂第二十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杀虫之剂第十八
关尹子曰∶人之一身,内包蛲蛔,外蒸虮虱,万物有根据人身以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又能变生诸虫,不可名状,如发症、鳖瘕、劳瘵、传尸之类,至于杀身灭门。虫之为患,若斯其酷也。是以先贤以法杀之,苟人不能杀虫,则虫必且杀人矣。
[杀虫之剂第十八] 乌梅丸
(仲景)治伤寒厥阴证,寒厥吐蛔(伤寒脏厥者死。脏厥者,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发躁,无暂安时也。蛔厥者,蛔上入膈则烦,须臾复止,得食则呕而又烦,蛔闻食臭复出也。此为脏寒,当乌梅(三百个)细辛
...更多
明目之剂第十九
目之在人,特五官之一耳,而古人立有专科,盖以余窍各主一脏,或兼二脏,目虽为肝窍,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后出于项中,此则眼具五脏六腑也,故其证多而方亦广,兹集限于篇章,故略录专治目疾者数方,以备采用,其疏风、燥湿、泻火、养血之剂,可以通用者,则散见于各门。目有五轮∶白睛为气轮,属肺金,故独坚;青睛为风轮,属肝木,内包膏汁,涵养瞳神;目角大小皆为血轮,大属心君火,大赤者为实火,小属心包相火,小赤者为虚火;两脾为肉轮,属脾土,土藏万物,故包四轮,开动为阳,为应用;闭静为阴,则睡矣
...更多
痈疡之剂第二十
朱丹溪曰∶痈疽皆因阴阳相滞而生。盖气、阳也,血、阴也,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相并周郁,滞,《为解
[痈疡之剂第二十] 真人活命饮
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未消者。
金银花(三钱)陈皮(去白)当归(酒洗,钱半)防风(七分)白芷甘草节贝母天大片,锉,蛤忌酸物、铁器酸性收敛,凡药多忌铁此足阳明、厥阴药也。金银花散热解毒,痈疽圣药,故以为君;花粉清痰降火,白芷除湿祛甘草化毒和中,故以
...更多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行经、妊娠则不可以例治。故取胎产经带数方,以备采用。诸方男女可通用者,兹不重出。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表实六合汤
(海藏)治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紧,太阳经病。
四物汤(四两,每味一两)麻黄细辛(五钱。)此足太阳药也。凡妇人伤寒,六经治例皆同,有怀妊者,则以安胎为主,药中有犯胎者,表,四物四两,加桂枝、地骨皮各七钱,名表虚六合汤∶治妊娠伤寒,表虚自汗,身热
...更多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人之以疾病死而得终其天年者,虽不幸犹幸也。乃有暴横之遭,大如缢溺砒蛊蛇犬之伤,小如而救活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暴死
凡人涎潮于心,卒然倒仆,急扶入暖室,扶策正坐,用火炭沃醋,使醋气冲入病患鼻中,良及两凡人卒然昏倒,身冷无痰,此名气厥(亦名中气。若身温有痰者,则名中风),但扶正坐,凡冬月中寒卒倒,身强口噤,手足厥冷,如无医药,当浓煎姜汤灌之。
冻死有气者,以灰炒热盛囊中,熨其心头,冷
...更多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人之有生,备五官百骸之躯,具圣知中和之德,所系非细也。不加葆摄,恣其戕伤,使中道未病聊谨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上古天真论
《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保生之法,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
...更多
上一页
1
2
3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文康
明·徐仲由
明·智旭
(唐)魏徵 等編
明·王世贞
李伯元
(宋)宋祁
清·刘兆麒
梁启超
清·周颐
元·李翀
明·陈邦瞻
(唐)杜牧著
清·闵一得
(宋)朱熹 吕祖謙
宋·吉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