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卷七] 太阴经证治十条

  仲景曰。脉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庞氏云。宜大承气汤下之。雍谓更当详证而后可下。此即仲景辨太阴之说也。未可遽下。

  又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雍曰。若太阴本证。脏寒自利不渴。当根据仲景温之以四逆辈。若本太阳病。因误下腹痛。转属太阴者。根据仲景用桂枝加芍药汤。以太阳误下。表证未解也。

  又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又曰。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又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又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又曰。伤寒三日。太阳脉弱。至四日。太阴脉大。庞氏云。脉大而胸满多痰者。可吐之。无此证者。宜汗之。雍曰。吐用瓜蒂散。汗用桂枝汤。仍须脉浮。则可汗也。

  又曰。伤寒脉浮而缓。(庞氏云亦大之类)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庞氏云。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以五苓散加茵陈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庞氏云。可类要四味桔皮汤。

  又曰。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又曰。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校正云。下利者。先煎芍药二沸。雍曰。以脉弱。故知胃气弱也。

  [卷七] 少阴经证治四十七条

  仲景曰。脉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庞氏云。宜大承气汤。雍曰未可也。更宜详余证。可下则下之。

  又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又曰。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常氏云。可四逆汤、甘草干姜汤。(金匮方)又曰。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常氏云。可猪肤汤。雍曰。少阴有伏气。病亦如伤寒。法先咽痛。次必下利。与前证相似。古人谓之肾伤寒。其病轻。不传经。

  治法不可同。咽痛则半夏桂枝甘草汤。下利用四逆汤。二三日即愈。

  又曰。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常氏云。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以救火逆。猪苓汤、五苓散以通小便。

  又曰。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又曰。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雍曰。可附子汤。

  又曰。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又曰。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常氏云。可当归四逆汤。

  又曰。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常氏云。

  吴茱萸汤。雍曰。凡少阴病。烦躁者。不可下。先服吴茱萸汤。以烦躁非实热。且手足多逆冷也。

  又曰。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又曰。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又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

  灸少阴七壮。常氏云。少阴。太溪穴也。庞氏云。言发热者。谓其身发热也。太溪穴。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又曰。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常氏云。可桃仁承气汤、芍药地黄汤。(未见方)又曰。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

  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常氏云。可芍药地黄汤。雍曰。仍灸太溪。三阴交。及涌泉穴。

  又曰。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雍曰。灸太溪等穴。仍服四逆汤。

  又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庞氏云。烦躁者。内烦躁也。与吴茱萸汤。正宜细审其生死也。

  又曰。凡少阴四逆者。宜温之。

  雍曰。此正仲景吴茱萸汤证。不当不治。仍灸太溪。

  又曰。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庞氏云。此当是少阳冒昧。汗然出。脉匀小浮者。少阴无眩冒之证。雍日。千金翼作少阴。

  又曰。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千金翼同。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庞氏详定云。吐利烦躁者死。雍曰。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已见前证。不应重出。此正谓不烦而躁。属利证也。更宜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仍灸太溪穴。

  又曰。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又曰。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又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庞氏曰。少阴病脉沉。不知何沉也。且沉紧发汗则动经。沉数为病在里。不可发汗。此脉或沉而濡。或沉而微。是表中寒而里不消。脉应里而发在表。故以细辛之药温散而取汗也。

  又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庞氏曰。谓初得病二三日。常见少阴证无阳者。须发小汗也。

  又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常氏云。当灸膈俞关元穴。背俞第三行。雍曰。此有漏字。当是灸膈俞及关元穴也。膈俞是背俞第二行穴。

  又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常云。刺幽门交信。雍曰。

  宜灸。

  又曰。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雍曰。凡少阴病。四逆而烦躁者。未问其余证。先宜服吴茱萸汤。四逆而无烦躁证者。先宜服四逆汤。四逆下利脉不出者。先宜服通脉四逆汤。此三者。治少阴证大要药也。

  又曰。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庞氏云。半夏散亦主之。

  又曰。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

  微续者生。

  又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雍曰。真武汤不愈者。小青龙汤。

  又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又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又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一法用大柴胡)雍曰。惟口干燥一证见热。更当细详其余证。方敢用。

  又曰。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又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又曰。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脉经云。灸厥阴可五十壮。常氏云。可灸大冲穴。雍曰。仍灸太溪。

  问曰。自利者。三阴证也。仲景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渴者属少阴。何也。雍曰。太阴。脾之经也。其脉布胃中。与胃为表里。脾本恶湿。加以胃中寒。故不渴也。少阴。肾之经也。肾属水。故恶燥。经中有邪。则肾当大燥。于是引饮自救。故渴也。是以太阴无渴证。少阴有渴证也。

  [卷七] 厥阴经证治六十三条

  仲景曰。脉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庞氏曰。脉微缓者。囊不缩。若外证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尺寸俱沉短者。囊必缩。宜承气汤下之。雍曰。厥阴见沉短。短。命脉。下证未具。更宜详下证中。下证全则可下。

  又曰。三阴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雍曰。三阴可下。三阳可汗。此言其大略也。阳之中自有可汗不可汗证。阴之中自有可下不可下证。故阴阳之中。又当各详其可汗可下而施行之。

  又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庞氏云。可乌梅丸。常氏以有余证。故曰可乌梅丸、四逆汤。雍曰。无厥证者。不用四逆。消渴下利。饥不欲食。宜理中汤。下利甚者。去白术。加附子。气上如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吐蛔。服乌梅丸。兼理中丸。

  又曰。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又曰。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又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又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常氏曰。可当归四逆汤。

  又曰。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常氏云。可白头翁汤。雍曰。白头翁治热利。此当更审证冷热用之。

  又曰。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

  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常氏曰。可服千金漏芦汤。

  又曰。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又曰。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常氏云。喉痹。可桔梗汤。便脓血。可桃花汤。

  又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

  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雍曰。仲景言厥应下之者。谓有当下之厥而误汗也。非谓皆可下也。故仲景又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然厥病至于发痈疽。便脓血。

  应下者。不必拘此。

  又曰。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庞氏续云。若六日厥者。必发热愈甚。仍下利也。雍曰。此恐论中语。而诸书皆不见。若六日厥。则知阳气有余。故知热愈甚也。

  又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庞氏曰。凡厥。通用四逆汤。谓其脉浮迟。或微。或细。或沉。皆属里有寒也。雍曰。世之论厥者。皆不达其源。厥者。逆也。凡逆皆为厥。伤寒所论。盖手足厥逆之一证也。凡阴阳正气偏胜而厥者。一寒不复可热。一热不复可寒。伤寒之厥。非本阴阳偏胜。暂为毒瓦斯所苦而然。毒瓦斯并于阴。则阴盛而阳衰。阴经不能容其毒。必溢于阳。故为寒厥。毒瓦斯并于阳。则阳盛而阴衰。阳经不能容其毒。必溢于阴。

  故为热厥。其手足逆冷。或有温时。手足虽逆冷。而手足掌心必暖。

  庞氏谓非正厥。皆寒气之轻者也。故可消息汗下。或者以此便为热厥。非也。热厥之热。与寒厥之寒一也。伤寒厥阴。止论寒厥。唯有轻重之异。无热厥也。其谓寒热相胜复五日六日之言。谓发热五日复寒。厥深重者。后发热亦深重。其寒厥轻微者。其后发热亦轻微。此仲景论文本意。误读者谓手足寒厥深者。其内蓄热亦深。寒厥微者。

  其内蓄热亦微。大非也。然则热厥之证何如。曰。手足如炭火炮烙。

  或如入汤中是也。曰。伤寒有此证乎。曰。虽未之见。以理推之。阳毒恐有此证。人见之。未悟其为热厥也。曰。寒热二厥之论。始于何时。

  曰。始于素问。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故阳气胜。则足下热。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也。曰。经又言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一证。岂寒热并厥乎。曰。此为风痹淫烁。阴阳二经俱不足。邪气乘虚而入。舍于二经之间。往来寒热。正气不能与之争。邪气日进。正气日衰。所以不出三年死。非厥也。

  又问曰。厥病发痈脓。便脓血。何也。雍曰。毒瓦斯随三阴经走下。

  不复可止。非发脓痈便脓血。则无自而出。故其毒下于表者。则发痈脓。下于里者。则便脓血。以是知厥亦有可下逐之理。免发痈脓便脓血也。便脓血则喉不痹者。以毒下也。应下之而反汗。则口伤烂赤者。以毒下而复上也。曰。厥阴论寒厥。而此皆热厥。何也。素问曰。

  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寒极则生热。是为热厥也。

  庞氏曰。手足厥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亦不可汗。有须下证者。

  谓手足虽厥冷。或有温时。手足虽逆冷。而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也。故可消息汗下。

  庞氏又曰。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者。当用绵衣包手足令暖温。必大汗而解。

  庞氏曰。有不因大汗下。而两手忽无脉。谓之双伏。或一手无脉。谓之单伏。或利止。如此必有正汗。急用四逆辈温之。得有汗便安。脉终不出者死。

  仲景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此为脏厥。非蛔厥也。庞氏曰。四逆辈冷服之。常氏云。可当归四逆汤。

  又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又曰。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庞氏曰宜干姜甘草汤)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雍曰。热不除而便血。可犀角地黄汤。

  又曰。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庞云。宜灸关元。

  又曰。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常氏云。可桃花汤。

  又曰。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

  阳气退。故为进也。常氏云。可四逆汤。待其热退寒存。厥不复热。始可用之。雍曰。寒多热少。便宜四逆汤少与之。

  又曰。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常氏云。可灸太冲穴。

  又曰。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又曰。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又曰。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雍曰。汗出不止者死。先服防风牡蛎汤以止汗。次服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得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汤以和之。

  又曰。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常氏云。可当归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

  又曰。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常氏云。四逆散。

  又曰。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常氏云。灸太冲穴。

  又曰。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又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又曰。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又曰。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又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又曰。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雍曰。治厥。四逆汤。

  又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雍曰。服汤已。脉终不至。泄利不止。宜服通脉四逆汤。

  又曰。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常氏云。可四逆汤散。

  又曰。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雍曰。窃疑此汤性寒。又干姜黄连相反。若更呕吐者。当服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及吴茱萸汤。

  又曰。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又曰。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雍曰。

  紧为有寒。须温之。宜四逆汤。

  又曰。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常氏云。当灸气海关元二穴。庞氏云。凡厥通用四逆汤。谓其脉浮迟。或微。或细。或沉。皆里有寒也。

  又曰。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常氏云。可桃花汤。

  又曰。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雍曰。宜通脉四逆汤。

  又曰。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

  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又曰。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雍曰。不解。宜通脉四逆汤少与之。其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正通脉四逆证也。

  又曰。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常氏云。可黄芩汤。

  又曰。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雍曰。宜通脉四逆汤。

  又曰。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又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又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又曰。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又曰。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又曰。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又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又曰。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又曰。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又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又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又曰。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

  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常氏云。可吴茱萸汤。

  又曰。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常氏云。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调胃承气汤。雍曰。哕者胃中有寒。不宜更服调胃承气汤。先宜服半夏生姜汤。腹满如故。后部不利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庞氏曰。三阳皆有合病。凡十四证。唯三阴无合病。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