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八章·疟痢论治-儿科要略
第八章·疟痢论治
[第八章·疟痢论治] 第一节·疟痢概说
寒热交作,起迄有时谓之疟。赤白利下,里急后重谓之痢。疟疾有似乎寒热,然寒热之止作无定,内伤外感,并皆有之,与疟疾之由寒而热,一日一作,二日一作,或三日一作者迥不相同也。痢疾有似乎泄泻,然泄之或多或少,或清或稀,皆有臭秽污水杂出其间,与痢疾之粘液似冻,类脓非脓,类血非血,赤白相间,欲下不下,里急后重者,迥不相同也。此二证者,虽四季皆有,而独盛于夏秋,则以夏秋之天时,转变靡常,时令之偏胜,酿时邪亦最盛,而人当此期,正精神疲惫,肠胃薄弱之际,卫气最易失守,故时邪得而乘之也。二证之起因,虽皆由时邪,然因所感之不同,及受处之各异,证状遂为悬殊,疟疾所感为风气之邪,受处为营卫之间,故其病为阴阳交并,寒热交争;痢疾所感为湿气之邪,受处为肠腑之间,故其病为传化失职,郁蒸滞下。不仅此也,同一疟证,因身体不同居处不同感受之深浅不同,而疟遂有多端,病浅者发于三阳,病深者发于三阴,久疟则成疟母而不时发作;同一痢证,因身体不同、居处不同、感受之深浅不同,而痢遂有多端,病浅者赤白滞下,病深者发热不休,久痢则成休息而不时发作。凡疟、痢之经久,邪动则病,邪伏则已,正气不能伸张,病邪留舍不去,于是疟、痢两证,遂为四季皆有之病矣。又疟之为病,可藉饮食物及蚊虫为传染,痢之为病,可藉饮食物及粪便为传染,甚者则感其气息而亦病,沿门阖境,谓之疫疟、疫痢焉。其病成人患之,已觉亏乏,小儿感染,倍觉困顿。兹因其证虽不同,而其起伏之处,颇有似之者,故同类而共论之。
[第八章·疟痢论治] 第二节·疟疾述要
甲、概况疟疾一证,通常皆寒热交作,起迄有时。亦有名之为疟者,则夜发曰,昼发曰疟也。其病有寒多热少者,有热多寒少者,有但寒而热甚微者,有但热而寒甚微者,其间虽有寒热多少之不同,隐显之各异,然为寒热交作而起迄有时则一也,故均属于疟。疟之一日一作者为轻,间日一作者为重,三日而作一次者是为最深,多由久疟失治所致。又疟疾之寒热多少不平者亦为较重,疟之热势不清者亦为较重,疟之由重而渐轻,大率为寒热由不平而渐平均,由期长而渐缩短,反之则为病方增也。疟疾之起源,虽由时令之偏,然感之而足以致病者,必其身体有预伏之因,交相为疟以成功,或预伏暑邪,成为暑疟,或预伏湿邪,成为湿疟,或预伏风邪,成为风疟,或预伏寒邪,成为寒疟;而积痰积食,亦多能致疟。伏邪重者疟亦重,伏邪轻者疟亦轻,故秋深之疟,恒较夏日为重,以伏邪重,故一发则缠绵而不易愈也。又疟疾之轻重,更须视脾胃之强弱,脾胃强则卫气振作而能鼓邪以外出,脾胃弱则卫气不振而使病邪得久留,故疟疾之易愈与否,又常视脾胃之强弱与否以为断也。此病当发作之时,为病邪乘机以外出,故治疟得当者,当使其每发一次,则病邪减退一次,庶几渐发渐轻而易愈,否则截疟过早,则有闭塞邪气之患,截疟过迟,则有元气衰惫之虑,是不可不慎之于始也。
乙、治法疟疾之治法,初起常为疏导开泄,而疏导开泄之中,则宜分别其暑湿风寒之因,辨其热重寒重之状,对证以下药。大率因暑而发者,但热而少寒,体若燔炭,烦渴而呕,便艰或傍流,治宜清凉之剂。有汗者人参白虎汤加减,无汗者香薷饮加减。通治宜杏仁、滑石、淡竹叶、花粉、麦冬、知母、川贝、陈皮、甘草;湿重痰多,宜以二陈汤出入为法;热重烦躁,宜加淡豆豉、石膏之属。因湿而发者,多身体沉重,小便不利,呕逆胀满,舌腻或糙,治宜解表除湿,湿重而痰多热少者,用胃苓汤加羌活、柴胡、紫苏之类;湿渐化热者,用四苓散加减;湿已化热者,用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薄荷等轻清之剂,湿重化热者则从热治。因风而发者,多烦躁头疼,恶风自汗,或先热而后寒,治宜解表泄风,用半夏、柴胡、羌活、紫苏、川芎、细辛、白芷、槟榔、生姜之属,若唇舌干燥口渴,不宜过用燥剂者,用桂枝汤加桑叶、银花之类和之;因寒而发者,但寒无热,或寒多热微,头项腰背疼痛,治宜辛温解散,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寒盛而痰多者加常山、草果、槟榔、浓朴之属。虚者数发后即用附子理中汤。
至于治疟总法,有疟疾第一方、疟疾第二方、疟疾第三方,可以量证酌用。通治之方又有二陈汤与平胃散,因疟不离乎痰湿,故以治痰治湿为主也。又有小柴胡汤,因疟不离乎少阳,故治从少阳和之也。然平胃偏燥,热甚者宜加黄芩、黄连、青皮之属;小柴胡汤有补,初病者宜去人参、甘草、大枣之属。而黄芩、黄连不宜于寒证,附子、干姜不宜于热证,初起必宜发表,久疟宜顾脾胃,此皆不可不知者也。又凡疟之一日一作者,因其暑湿风寒,酌用疏导开泄之剂,数服可愈;疟之间日一作者,开泄之后,宜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之类扶其正气,则庶可有济;疟之三日一作者,谓之三阴疟,必须补气养血,外贴三阴疟疾膏,疟乃可止,疟愈之后,仍须用八珍汤或人参养荣汤出入以为培补,否则难免有复发之虑也。又疟疾经久,结为瘕,在于胁际者谓之疟母,治宜疟母丸,或鳖甲煎丸以化之。脾虚不任攻伐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鳖甲。总之疟之热重而实至于便结谵语者,亦可用硝、黄攻下,疟之虚而寒热微微往来者,亦可用参、峻补,固非仅疏导开泄之法,一成到底而不变者也。余如热多寒少之疟亦名瘅疟,热高而不觉其寒者,亦名温疟,但寒少热者,亦名牝疟,脾虚而呕吐痰水者,亦名痰疟,腹大而疼,饥不欲食者亦名食疟,立名虽异,而治法固不脱乎上述以为之变化也。又小儿初次患疟,谓之胎疟,既不可截疟过早,更不可迁延过久,必须培养尽善,庶免脾胃受伤,腹胀肌瘦,浸假入于怯损之途也。
附方
(一)人参白虎汤治热渴。
人参知母石膏天花粉葛根麦冬竹叶粳米壮实之人,或邪盛之人,疟初起不宜补者去人参;略有恶寒而汗者加桂枝;腹胀大便不通,谵语闷乱者,酌加大黄、黄芩。
(二)香薷饮治夏秋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暑热乘之,阳气为阴邪所遏,致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引饮,腹中不和,心腹疼痛,吐泻者。
香薷(三钱)浓朴(一钱)白扁豆(钱半)甘草(炙,一钱)清水煎服。
此方为暑泻要药。寒热交作,加陈皮、茯苓各二钱,青皮、淡芩各一钱。病发前二小时服,无汗热服,有汗冷服。
(三)二陈汤见第一章第四节。
(四)胃苓汤见第七章第三节。
(五)四苓散见第七章第四节。
(六)桂枝汤见第四章第四节。
(七)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及伤寒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心下烦。
柴胡桂枝黄芩干姜牡蛎甘草栝蒌根便溏去栝蒌根、淡芩,加白扁豆。
(八)附子理中汤见第五章第四节。
(九)疟疾第一方治疟。平胃消痰,理气除湿。
陈皮半夏白茯苓威灵仙(各一钱)柴胡黄芩制苍术浓朴(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甘草(炙,三分)加生姜三片,井水河水各半煎服。头痛加白芷一钱,二三服后,再服第二方。
(十)疟疾第二方治疟。补泻互用,虚实参半。
生首乌(三钱)陈皮柴胡白茯苓黄芩(各八分)白术(炒)当归威灵仙(各一钱)知母鳖甲(醋炙酥,研为粉。各二钱)甘草(炙,三分)加生姜三片,井水河水各半煎服。
(十一)疟疾第三方治疟疾之因于虚者,使元气充实,愈后不发。
人参白术(炒。各一钱)黄(炙)当归(各一钱二分)陈皮柴胡(各八分)甘草(炙,三分)升麻(四分)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清水煎服。便坚加首乌二钱,炒知母二钱。
(十二)平胃散见第六章第三节。
(十三)小柴胡汤见第三章第七节。
(十四)四君子汤见第三章第五节。
(十五)补中益气汤见第四章第四节。
(十六)三阴疟疾膏外用。治三阴疟疾,寒热不止。
麝香(一分五厘)冰片(一钱)附子(生漂晒干,二钱)白胡椒肉桂(各钱半)公丁香(一钱)研为极细末,用膏药一张,上药末一分,于发日五更空腹未发之时,烘热贴于脐上,手揉百转,睡去片时,方可食物。忌食生、冷、油腻、蛋、面、菱、芋、鱼腥发物。
(十七)八珍汤调和荣卫,滋养血气,治阴虚内热,脾胃亏损,肌肉消瘦。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加生姜、大枣。
(十八)人参养荣汤升阳,滋阴。治脾肺俱虚,发热恶寒,肢体瘦倦,食少作泻,发黄,或溃疡气血亏弱,寒热不退,肢体瘦倦,面黄,食少气短,疮口不敛,及病后咳嗽自汗,潮热,口干食少,心虚惊悸,下利等证。
人参陈皮黄(炙)桂心当归(酒拌)白术甘草(炙。各一钱)白芍(酒洗,一钱五分)熟地(酒拌)五味子(炒杵)茯苓(各七分五厘)远志(五分)加生姜、大枣,清水煎服。
(十九)疟母丸治疟痞结于左胁硬痛者。
鳖甲(醋炙,三两)青皮(炒)桃仁(炒)神曲(炒)麦芽(炒。各一两)三棱(醋煮)蓬莪术(醋煮)海珠粉(醋煮。各五钱)香附(醋煮,二两)红花(三钱)共研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二十)鳖甲煎丸治疟母。
鳖甲(炙,一两二钱)鼠妇(熬)黄芩(各三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去毛)浓朴紫葳半夏阿胶芍药丹皮虫(熬。各五分)葶苈(炒)人参(各一分)乌扇(烧)瞿麦蜂窠(炙,各四分)赤硝(一钱二分)桃仁(二分)如法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一日三次,忌食生、冷、鸡蛋、豆、麦等物。
(二十一)金鸡纳霜治一切疟疾,久疟不止,及三阴疟疾。
[第八章·疟痢论治] 第三节·痢疾述要
甲、概况痢疾亦称滞下,以大便下粘液之物,里急后重,滞而不畅也。下赤色者,谓之赤痢,下白色者,谓之白痢,赤白兼下者,谓之赤白痢。通常下痢,大都赤白兼有,下纯白或纯赤者则较少也。痢疾之轻者,粪中杂痢,次数不多,滞急之状,亦不甚剧;痢疾之重者,纯痢无粪,日夜临圊常数十百次,欲下则滞痛甚剧而终于所下无几。又痢疾之轻者,常发于秋初,痢疾之重者,多发于秋深,然痢疾之重轻,犹未可全恃乎此以为断也。痢疾之出入,恒在发热之甚否,其有初起发热而入后渐减渐无者。纵腹痛滞下,次数极多,证状虽剧,必有可愈之道。若身热渐发渐高,旋退而又增,纵腹痛尚缓,次数尚少,证状虽差,必有危险之虞,此昔人所以有热不休死不治之说也。又痢疾之不能饮食者谓之噤口痢,亦属重证,偏实者为肠胃灼热所致,偏虚者为津液枯涸所致。久痢不止而不食者,常为不治。痢之时止时作者谓之休息痢,虽非危证,然常经年累月而不愈,多由初起失于通利,致湿热之邪留舍不去所致,若不谨慎调摄,恐其永成痼疾,皆不可以不慎也。痢疾之起源,虽由时令之偏,口腹感染所致,然必肠中传化失职,湿热内伏先为其因,以致时邪乘之,津液受伤,遂变化为痢,成此奔迫下注之状。所以腹痛滞下者,以湿邪胶结,气不足以引之外达,气欲行而难行故痛,湿欲去而又留故滞也。大抵湿热之邪伤其气分者,则腐化而为白痢,湿热之邪伤其血分者,则下溃而为赤痢,气血俱伤者,赤白皆齐下。然肠中迂回细小之地,病则气血未有不并伤者,故患痢者亦以赤白兼下为多。休息痢疾,则以瘀热留伏于膜油隐匿之地,蒸腐日久,不复能分赤白,故多见似冻之浊物,泄下后则外结灰色之衣而已。此外有肠中发赤发肿,以致溃烂脓血者,谓之脓血痢,亦有仅见纯血者,谓之纯血痢。然脓与血不必仅见于痢疾,如肠痈、肠风及泄泻等证中,亦多有之,固不可混统指为痢疾,以致临证贻误也。
乙、治法痢疾初起,概忌止涩而宜通利。盖痢为肠腑之病,湿热之邪,非通利不能引之外出也。惟通利之法,约有数端,热重者通之以苦降,湿重者通之以分利,滞甚者通之以攻下,而初起尚有粪便未尽化痢者,则宜以消食行滞之法为之治,更不必先用苦降也。至于痢疾经久,确为滑脱不禁,无滞下急痛之实象而有肠腹痛之虚象者,乃可以言止涩。故通因通用之法,治痢之新病而实者也,塞因塞用之法,治痢之久病而虚者也。治赤痢宜和血,治白痢宜调气,赤白痢下,和血调气。通治方有芍药汤,赤白皆治,气血并顾,为痢疾初起之主方。惟痢疾初起,尚在似痢非痢之间者,可用神曲、焦楂肉、焦麦芽、槟榔、陈皮、枳壳之类以消食行滞,不必作痢治,而胃气一醒,腑气一通,痢疾竟有消灭于无形者。若滞下甚急,身热亦壮,来势颇盛者,则不能不专作痢治矣。凡痢之热重积多,滞下不畅者宜木香槟榔丸;痢之湿与热俱重,须祛湿行滞并行者,宜枳术导滞丸;痢之热甚渴甚后重滞下者,宜白头翁汤;白痢之偏于热者,宜芍药汤加杏仁、桔梗;偏于湿者宜胃苓汤加木香、砂仁;偏于虚寒者宜二陈汤加炮姜、焦术、浓朴、木香、砂仁;日久下痢清白,手足厥冷,腹痛不已者,宜附子理中汤;气虚滑脱不禁者,宜用人参、黄以补气,御米壳以固肠;由白痢而变赤白者宜戊已丸;赤痢之偏于热者,宜白头翁汤加黄芩炭、槐花炭;偏于湿者,宜苍术地榆汤;偏于虚寒,服凉药而下愈甚者,宜四君子汤加木香、肉豆蔻、炮姜炭、地榆炭;赤痢久而不止,虚而欲脱者,宜八珍汤加黄、升麻之类;手足厥冷,脉渐微细者,宜附子理中汤;休息痢疾,通治方宜驻车丸;气虚者加补中益气汤;单方用龙眼肉一枚包苦参子七粒,日日吞之,颇为有效。凡休息痢之积滞未清者,宜香连丸加白术、枳实等以消其滞,积滞已清者,宜人参黄加椿根白皮、御米壳之类以塞其脱。由下痢而转下脓血者,宜阿胶梅连丸、黄连阿胶汤;虚者宜纯阳真人养脏汤;纯血痢之稠浓鲜红而多者属热,宜用黄连、槐角、淡芩、白芍、生地、犀角之类;稀淡色瘀而少者属寒,宜黄土汤。至时时便血,随感随发,血清而色鲜,下则四射如溅者,是为肠风便血;下脓血而腹皮肿胀,按之则痛转侧不便者,是为肠痈。此均非痢疾而有似于痢,临证时不可不细辨之。总之治痢之大要∶一曰初起忌温补而宜通利,盖通利则肠中胶结之邪热可去,而温补则使热愈盛使气愈滞,必至变坏;二曰宜通利而不宜急下,盖邪热胶结,类乎沟渠之壅塞,惟宜磨凿疏通,庶可逐渐打开,若急下则徒损胃气,无济于事也;三曰不可妄用发表,盖痢疾邪在于肠,非发表所能开泄,即有身寒发热者,乃内毒熏蒸,自内达外,固非表邪使然也;四曰不可过于分利,盖分利乃止泻之法而非治痢之道,过于分利,湿邪虽去而津液受伤,必致缠绵不已也。至于小儿患痢,尤多过贪口腹,及恣食瓜果生冷,积滞不行而致,若用止涩之法,最足贻误大事。此皆不可不知者也。
附方
(一)芍药汤治痢下脓血,及后重窘痛。
白芍(炒,二两)当归尾黄连(炒)黄芩(炒。各五钱)槟榔木香甘草(炙。各三钱)每服五钱,清水煎服。
(二)木香槟榔丸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槟壳枳壳(麸炒)青皮陈皮蓬莪术(煨切)黄连(同吴茱萸炒。各一两)黄柏(酒炒)香附(醋炒)大黄(酒蒸。各三两)牵牛头末(四两)研为细末,朴硝泡水和丸,如豌豆大。
(三)枳术导滞丸治脾胃困于湿热,不得运化,胸闷腹痛,积滞泄泻。
枳实(五钱)白术(土炒)黄芩(酒炒)茯苓黄连(姜汁炒。各三钱)泽泻(二钱)神曲(五钱)大黄(一两)共研细末为丸。
(四)白头翁汤治厥阴热利,下重及下利,脉沉弦,渴欲饮水者。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五)胃苓汤见第七章第三节。
(六)二陈汤见第六章第三节。
(七)附子理中汤见第五章第四节。
(八)戊己丸治脾胃受湿,下痢赤白,腹痛,米谷不化。
川黄连吴茱萸白芍药(各等分)研末和丸。
(九)苍术地榆汤治脾经受湿下血。
苍术地榆(十)四君子汤见第三章第五节。
(十一)八珍汤见本章第二节。
(十二)驻车丸治阴虚发热,下利脓血,及休息痢。
阿胶(捣碎,蛤粉炒成珠为末,以醋熬成膏,十五两)黄连(一斤十四两)当归(十五两)干姜(十两)研为末,捣筛,醋煮阿胶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余丸。
(十三)补中益气汤见第四章第四节。
(十四)香连丸见第四章第一节。
(十五)阿胶梅连丸治阴虚下痢,至夜发热。
阿胶黄连(各三两)乌梅肉黄柏(炒黑)赤芍当归(炒)赤苓(各一两五钱)干姜(一两)研为细末,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余丸。
(十六)黄连阿胶汤治久痢不止。
黄连(炒)阿胶(炒)党参白术茯苓(各一钱)干姜(炒)甘草(灸。
各五分)木香(七分)乌梅(三个)加生姜、大枣,清水煎,食前服。
(十七)纯阳真人养脏汤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或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痛,及脱肛坠下,酒毒湿毒便血。
人参白术当归白芍木香(各一两六钱)甘草肉桂(各八钱)肉豆蔻(五钱)御米壳(三两六钱)诃子肉(一两二钱)每服四钱,清水煎服。
(十八)黄土汤治吐血衄血,先便后血,及妇人血崩,产后下痢。
灶中黄土甘草(炙)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十九)痢疾初起方(自制)治肠胃积滞,湿热熏蒸,身热,赤白痢下,腹痛滞急。
川朴黄芩(炒)白芍郁金槟榔青皮神曲银花加左金丸。清水煎服,咳嗽不爽,兼须开肺者加桔梗、前胡赤多于白者加当归炭、槐花炭、淡芩、银花俱炒炭用;口渴甚者去川朴、加芦根、藕汁;小便少者,加赤苓、泽泻。
(二十)痢疾热重方(自制)治痢疾身热不退,腹痛滞急,恶心拒食。
黄连竹沥制半夏白芍石莲肉粉菖蒲羚羊角枳实淡芩炭银花炭花槟榔鲜佩兰服药后动恶心者,细呷玫瑰花露一杯以定之。
(二十一)陈莱菔菜莱菔菜经风霜雨雪后,晒干收藏,小儿患痢疾,可取用数钱,加生姜一二片煎汤服,有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倪士毅
后汉·支娄迦谶
清·朱彝尊
朱庸斋
汉·张陵
宋·张根
(唐)陈子昂撰
三国·刘徽
(宋)李纲
清·汪道鼎
唐·贾公彦
清·高鼓峰
宋·耿南仲
坐花散人
清·荻岸散人
(南朝齐)萧子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