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白话魏书-北齐·魏收
白话魏书目录:
《魏书》简介
序纪
太祖道武帝纪
太宗明元帝纪
世祖太武帝纪
高宗文成帝纪
显祖献文帝纪
高祖孝文帝纪
世宗宣武帝纪
肃宗孝明帝纪
敬宗孝庄帝纪
孝静帝纪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元叉传
元孝友传
元澄传
废太子元恂传
穆崇传
王建传(附王斤传)
安同传
安颉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忠传
崔逞传
封回传
封轨传
公孙表传
张济传
李先传
贾秀传
王洛儿传
崔浩传
李顺传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楚之传
司马悦传
刁雍传
李韶传
李神俊传
陆俟传
陆睿传
源贺传
源怀传
源子恭传
郦范传
毛..之传
刘休宾传
刘文晔传
房法寿传
房伯玉传
房景先传
伊..传
苟颓传
薛虎子传
宇文福传
费穆传
韦珍传
苏湛传
裴宣传
李讠斤传
卢渊传
卢昶传
高允传
尉元传
慕容白曜传
皮豹子传
吕罗汉传
胡叟传
阚[马因]传
刘[日丙]传
李孝伯传
李冲传
游雅传
游明根传
游肇传
刘芳传
郑羲传
高..传
崔挺传
杨播传
杨椿传
刘昶传
萧宝夤传
韩麒麟传
韩显宗传
李彪传
王肃传
宋弁传
郭祚传
邢峦传
李平传
崔光传
甄琛传
崔休传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傅永传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
裴叔业传
夏侯道迁传
李元护传
席法友传
江悦之传
李苗传
奚康生传
杨大眼传
崔延伯传
..朱荣传
..朱兆传
..朱世隆传
..朱天光传
张烈传
宋翻传
辛雄传
辛纂传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
高道穆传
孙绍传
张普惠传
成淹传(附成霄传)
范绍传
董绍传
鹿..传
张熠传
朱瑞传
叱列延庆传
斛斯椿传
贾显度传
樊子鹄传
贺拔胜传
侯莫陈悦传
侯渊传
綦俊传
山伟传
李琰之传
祖莹传
常景传
冯熙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胡国珍传
陈奇传
刘献之传
孙惠蔚传
董征传
刁冲传
李业兴传
温子升传
赵琰传
王崇传
朱长生传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
李洪之传
郦道元传
眭夸传
冯亮传
李谧传
殷绍传
江式传
徐謇传
王显传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
姚氏妇杨氏传
苟金龙妻刘氏传
王睿传
赵..传
茹皓传
侯刚传
宗爱传
赵黑传(附赵炽传)
刘腾传
刘聪传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
慕容垂传
苻坚传
姚兴传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桓玄传
冯文通传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
萧衍传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高句丽传
勿吉传
蠕蠕传
高车传
自序
敬宗孝庄帝纪
孝庄皇帝,名子攸,彭城王元勰第三子,母亲名叫李妃。肃宗初年,因为元勰有鲁阳保护皇帝的功劳,被封为武城县开国公。孝庄帝幼年在宫内陪肃宗读书,长大以后,风神秀慧,姿仪伟岸。朝廷拜他为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任给事黄门侍郎,深为肃宗所看重亲近。后来迁升散骑常侍、御史中尉。孝昌二年(526)八月,封为长乐王。转任侍中、中军将军。孝昌三年(527)十月,因为其兄彭城王元劭的事,转任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其实就是贬黜。
到了武泰元年(528)春二月,肃宗驾崩,大都督尔朱荣准备率大军进京,谋划废立皇
...更多
孝静帝纪
孝静皇帝,名善见,清河文宣王元..的世子,母亲胡妃。永熙三年(534),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八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帝元修既已西入潼关,齐献武王高欢迎请不到元修,便与百官商议,拥立元善见为肃宗孝明帝元诩的皇位继承人,元善见时年十一岁。
冬,十月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永熙三年为天平元年。二十一日,任命太师、赵郡王元谌为大司马,任命司空、咸阳王元坦为太尉,任命开府仪同三司高盛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高昂为司空。二十三日,祭祀太庙。
孝静帝下诏说:“安于
...更多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父亲冯朗,先后出任秦、雍二州刺史,被封为西城郡公。母亲王氏,乐浪人。冯氏生于长安,出生之时,天空有奇异的光芒出现。冯朗犯罪被杀后,冯氏被选入宫中。世组太武帝拓跋焘后宫中的左昭仪,是冯氏的姑母,像母亲一样地抚养教育她。十四岁时,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冯氏被选为贵人,后来被立为皇后。高宗驾崩,按照先例,在他逝世三天之后,将其所用过的衣物器具一律焚毁,文武百官及后妃宫女,都围在火堆四周痛哭流涕,冯皇后突然哀嚎着冲入火中,被左右及时救出,很久才苏醒过来。
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尊冯皇
...更多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母亲皇甫氏生她的那天,天上红光四射。京兆山北县,有个叫赵胡的人,善于卜卦相面,胡国珍请他来给女儿相面。赵胡说:“您的女儿,是大富大贵之相,将成为天下之母,生出天下之主。这件事,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了。”胡氏的姑母是位尼姑,善于宣讲佛教经义,世宗宣武帝元恪即位之初,被召入宫中讲授佛经教义。过了几年,这位姑母授意左右的人称赞胡氏的姿色品行,宣武帝元恪听到了,便将胡氏召入后宫,封为承华世妇。当时后宫之中,因为太子的生母将被处死的旧有制度,人人都争先恐后地祈祷,祝自己生王、生公主,没人愿意生太子
...更多
元叉传
元叉,是江阳王元继的长子,字伯俊,小名夜叉。世宗宣武帝元恪时,官拜员外郎。宣武胡太后临朝摄政时,因为元叉是她的妹夫,便提升他当了通直散骑侍郎。元叉的妻子也被封为新平郡君,后改封冯翊郡君,官拜女侍中。元叉倚仗着胡太后的宠爱,权势越来越大,不久又任散骑常侍、光禄少卿,兼尝食典御,后又升任光禄卿。元叉的女儿夭折时,胡太后下诏说:“元叉的长女,年龄将满十五岁,却突然夭亡,我心中充满哀痛思念之情,可追封她为乡主。”不久元叉升任侍中,其他官职不变,加授领军将军的职位。元叉既在门下省任要职,又总管京城的禁卫军,深受胡太后的信任和器重。
...更多
元孝友传
元..的弟弟孝友,年轻时就很有声望,后袭封为淮阳王,官至沧州刺史。为政温和,好施小恩小惠,为官不清廉,但并不存心侵犯百姓的利益,所以百姓们也就对此听之任之。孝静帝曾在华林园宴请齐文襄王高澄,作陪的元孝友因为喝醉了酒而自吹自擂,并夸口说孝静帝也曾赞许他很能干。孝静帝听了觉得好笑,讽刺道:“朕倒是常常耳闻你自称为官清廉。”文襄王高澄说道:“临淮王这样做的本意,是想掩盖自己的罪过。”于是,君臣相视大笑,孝静帝并未怪罪元孝友的酒后胡言。
元孝友很有政治眼光,他曾在奏表中说道:“法令规定:一百户为党族,二十户为一闾
...更多
元澄传
拓跋云的长子元澄,字道镇,从小爱好学习。任城王拓跋云死后,元澄在居丧期间以孝闻名。继承王位后,被加封为征北大将军。高祖孝文帝元宏时,柔然国进犯边境,任命元澄为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率军征讨。柔然退走,又因氐羌反叛,任命元澄为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冯太后接见元澄,对他进行了一番严厉的训诫,当着他的面对中书令李冲说:“这小伙子意气风发,神态、谈吐优雅,一定会成为宗室的领袖。此行一定要让他使我称心如意。你记着,我对别人从不妄加评论。”梁州氐族酋长杨仲显、婆罗、杨卜兄弟及符叱盘等人,自以为盘踞在边远险峻之地,世代占
...更多
废太子元恂传
孝文帝元宏有七个儿子。林皇后生废太子元恂。文昭皇后高氏生宣武帝元恪、广平文穆王元怀。袁贵人生京兆王元愉。罗夫人生清河文献王元怿、汝南文宣王元悦。郑充华生皇子元..,元..早夭,未及封王。
废太子庶人元恂,字元道。出生之后母亲林皇后就去世了,由祖母文明太后冯氏抚养照顾,常将他带在身边。四岁时,冯太后亲自给他起名为恂,字元道,于是大赦天下。太和十七年(493)七月五日,孝文帝立元恂为皇太子。在祖庙为元恂举行加冠典礼时,孝文帝元宏驾临光极殿东堂,召元恂入见,就加冠典礼的意义对他进行教导。太和二十年(496),改
...更多
穆崇传
穆崇,平城人。他的祖先在神元帝、桓帝、穆帝时效力于拓跋氏。穆崇机敏果断,善于逢迎,年少时以盗窃为业。太祖道武帝拓跋皀流落独孤部时,穆崇常常往来供给他生活的必需品,尽心尽力无人能比。后来刘显阴谋叛乱,平文帝拓跋郁律的外孙梁眷得知后,暗中派遣穆崇密报拓跋皀。梁眷对穆崇说:“刘显如果得知此事而拷问你,大丈夫当舍身取义,虽刀割剑剐,也不要泄露。”于是将爱妻及所乘良马托付给穆崇,说:“事情泄露,我就靠这来洗刷自己了。”穆崇将刘显的阴谋密报拓跋皀后,拓跋皀逃奔贺兰部,刘显果然怀疑是梁眷泄露了他的阴谋,打算囚禁梁眷。穆崇故意放风说:“梁眷不顾恩
...更多
王建传(附王斤传)
王建,广宁人。他的祖姑母是平文皇后,生下昭成皇帝。他的伯祖父王丰,凭皇帝舅父的身份而尊贵。王丰之子王支,娶了昭成皇帝之女为妻,受到非常优厚的待遇。王建年轻时也娶了一位公主。登国初年(386),王建任外朝大人,与和跋等十三人交替掌管各种事务,参与计议谋划。太祖亲临濡源,派王建出使慕容垂,王建言辞态度十分高亢,慕容垂对他的气魄深为赞许。王建回朝后任左大夫。王建之兄王回,他的几个儿子都不遵守法制,王建把他们的情况全都上告于朝廷,于是王回父子都被诛杀。王建就是如此的严谨刚直。王建随从太祖征伐各国,打败二十多个部落,太祖因其有功赐给他奴婢数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慧光释
(唐)李百藥
清·李西沤
宋·陈舜俞
(宋)王观
唐·道氤
宋·施护
(漢)劉向
(唐)李百药
元·戴起宗
(清)罗惇曧
宋·杨至质
明·钱椿年
晋·马隆
清·王浚卿
(清)丘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