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台湾文献丛刊064 台湾诗乘-未知
台湾文献丛刊064 台湾诗乘目录:
書籍簡介
蘇序
自序
題詞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書籍簡介
本書(二冊二六二面一五七、二○○字)分六卷,連橫撰。作者字武公,號雅堂、別號雅棠、又號劍花;臺南人。清光緒四年,生於臺南馬兵營。年十八,遽遭割臺之痛,始學詩以述家國淒涼之感。並以時蒐集臺灣民主國文告,預儲撰史材料。日俄戰後,憤清政不修,至廈門創「福建日日新報」,鼓吹排滿。嗣報館被封,回臺主「臺南新報」漢文部。越三年,移居臺中,入「臺灣新聞」,開始撰作「臺灣通史」;因與林朝崧、賴紹堯輩創櫟社,以道德文章相切劘。民國初建,有遠遊大陸之行。至三年,返臺。自此即潛心述作,越五年而「通史」以成。旋移居臺北,集古今作家之詩,刺其有繫臺灣者編而
...更多
蘇序
連子既成「臺灣通史」之三年,益以其間撰為「臺灣詩乘」一書。書成,屬序於余。余惟詩之存亡,豈不重視其人哉?遜清三百年間,前後稱詩者眾矣。自漁洋、秋谷、愚山、初白諸子以來,各家流派,雖互有得失,然風騷壇坫,迭為主盟;獨臺灣以邊陲僻處,遠介東堧,卒未獲左旗右鼓,馳騁中原,以爭黃池一日之長。間有寓賢、名宦如沈斯庵、唐薇卿輩所謂「福臺新詠」、「斐亭詩畸」者,曾幾何時而聲銷采匿,幾幾乎與太液之波、昆明之灰同歸闠寂也。蓋風氣之所塞、壤地之所囿、才力之所絀,實無人焉為之表彰而羽儀之。詩之亡,匪自今日始也。
連子以抑塞磊落
...更多
自序
「臺灣通史」既刊之後,乃集古今之詩,刺其有繫臺灣者編而次之,名曰「詩乘」。子輿有言,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是詩則史也,史則詩也。余撰此編,亦本斯意。
夫臺灣固無史也,又無詩也。臺為海上荒土,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長育子姓,艱難締造之功多,而優遊歌舞之事少;我臺灣之無詩者,時也,亦勢也。明社既屋,漢族流離,瞻顧神州,黯然無色,而我延平郡王以一成一旅,志切中興,我先民之奔走疏附者漸忠勵義,共麾天戈,同仇敵愾之心堅,而扢雅揚風之意薄;我臺灣之無詩者,時也,亦勢也。清人奄有,文事漸興,士趣科名,家傳制
...更多
題詞
遺山野史少陵詩,今日於君並見之。千古才人一枝筆,相憐傳世總傷時。
難得知書有細君,十年相伴助文情。從來修史無茲福,半臂虛誇宋子京。
掌故搜羅三百年,幾多佳句集毫顛。任公尚有游臺稿,好採遺珠續後編。
鹿耳鯤身壯海東,延平劍氣尚磨空。不須更寫滄桑感,還我河山指顧中。
民國三十三年十一月,吳興陳其采題。
...更多
卷一
臺灣為海上荒土,我延平郡王入而拓之,以保存漢族;宏功偉績,震曜坤輿,具載「臺灣通史」。聞王克臺後,頗事吟詠,而不留隻字。豈當玄黃之際,王之子孫閟而不發歟?余從各處搜羅,僅得一首,為登峴石山;是為北征之時,師次京口所作。詩曰:『黃葉古祠裏,秋風寒殿開。沉沉松柏老,瞑暝鳥飛回。碑碣空埋地,庭階盡雜苔。此地到人少,塵世轉堪哀』!
延平郡王之詩,既載之矣,嗣有友人傳示一首,為王手書,現存平戶某所;惜不知其題目,似為遊覽之作。詩曰:『破屋荒畦趁水灣,行人漸少鳥聲閒。偶迷沙路曾來處,始踏苔巖常望山。樵
...更多
卷二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之役,南路營守備馬定國戰沒;事載「臺灣通史」。吳縣徐佩雲茂才有詩詠之,曰馬將軍歌。歌曰:『朝呼鴨,暮呼鴨。鴨妖興,賊擐甲。臺灣城中將軍守,臺灣城頭墜天狗。海水起立飛妖氛,將軍開城麾三軍;跳刀走戟何紛紛,十盪十決奔如雲。何時城頭鼓聲死,守陴之軍為賊使。將軍守土關存亡,轉戰已無麾下士。白首親兵刁大成,短衣匹馬相隨行。賊人注矢弦不鳴,環呼將軍是好人,我輩戒勿戕其生。將軍聞言忽嗔喝:「賊不殺我我豈活」?急麾大成速突圍,他日呼兒收我骨。拔刀自剄血灑空,以血塗玦玦盡紅。手付大成成泣受,身僵直立橫屍中。賊人咋指盡羅拜,是將軍者真
...更多
卷三
林爽文之役,用兵兩載,諸將無功。高宗震怒,以大學士嘉勇侯福康安為大將軍,領侍衛內大臣海蘭察為參贊帥師入臺,連戰皆捷,南北蕩平。命於臺灣府治建功臣祠,賦詩刻石,以志其事。碑高一丈有二尺,闊四尺,御書漢、滿兩文,上覆以亭。旁有八碑,均刻御制之文。今祠已被毀,碑亦移徙,風雨飄搖,漸就磨滅。詩曰:『三月成功速且奇,紀勳合與建生祠。乘茲琬琰忠明著,消彼萑苻志默移。臺地恆期樂民業,海灣不復動王師。曰為曰毀似殊致,崇實斥虛政在茲』。
當康安凱旋之時,適駕幸熱河,賜宴賦詩,刻石文廟,以告成功。其辭古茂,已載「通史」;而詩
...更多
卷四
澎湖為海中群島,地瘠民貧,故其人習儉耐勞,頗有唐魏遺風。余讀陳刺史廷憲澎湖雜詩,亦可以知其概。廷憲不知何許人,嘉慶八年任澎湖通判,廳誌稱其能詩,為錄於下:
『為避塵埃到海濱,海中依舊有黃塵。風波滿眼纔登岸,又打驚沙亂打人』。
『陰雲忽起颶風生,雪嶺銀峰頃刻成。不獨船中人膽落,山頭閒看心也驚』。
『偃草吹花臭味同,從來未識鯉魚風。罏煙忽變薰蕕氣,疑是龍涎落鼎中』。
『潤下因何自上來,空中真有撒鹽才。庖人若解為霖味,清水調羹只用梅』
...更多
卷五
牡丹之役既平,沈文肅公奏建延平郡王祠,殿宇巍峨,中外瞻仰。文肅自撰一聯懸於殿上。文曰:『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運,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此外佳聯尚多,題詠亦夥。余記何敬臣大令有秋日謁延平郡王祠八首,亦可誦也。
『海外孤忠泣鬼神,丹心為國竟忘身。大星遽隕年難假,天意偏摧社稷臣』。
『錚錚骨氣壓群雄,傳砲羊山鬥老龍。宿志未償嗟毀墓,至今人說海澄公』。
『三百年來養士優,陸沈薊北感神州。傳家忠孝原無恨,生子還須勝仲
...更多
卷六
甲午之役,清師敗績,命北洋大臣李鴻章赴日講和,約割臺灣,並賠軍費二萬萬兩。臺人大憤,奔走相告。時陳仲英觀察文騄為兵備道,賦示諸將四首,以勵士氣。詩曰:
『上相東行一葉舟,五更笳鼓起舵樓。大名已自垂千載,此錯何堪鑄九州。玉帛先將迎婦雁,河山權作犒師牛。有誰哭向蒼天問,萬里孤臣海盡頭』。
『萬年王跡起遼東,朱鳥祥開一粒紅。宗祖艱難曾卜洛,臣工計策祇和戎。東鄰地竟汶陽返,西帝圖翻督亢窮。旰食宵衣頻北顧,涓埃誰為答宸衷』。
『鄭氏歸仁二百年,王師渡海掃鋒煙。廛無
...更多
1
2
可能你会感兴趣
谢朓
(南朝梁)刘勰 著;詹锳 义证
清·冒广生
宋·黄庭坚
宋·法天
明·缪希雍
(清)如莲居士
庄周
明·王世贞
(北宋)蔡襄
彩云曲(近人)恩施樊增祥云门
宋·贾似道
元魏·般若流支
晋-干宝
唐·张果
崔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