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弁言-台湾文献丛刊060 台湾外记
弁言
這本臺灣外記是根據下列七個本子合校而成的:
(一)臺灣外志抄本(甲),四部十卷,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攝影)。
(二)臺灣外志抄本(乙),五十卷一百回,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攝影)。
(三)臺灣外記,求無不獲齋刊木活字本,三十卷,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四)臺灣外記,求無不獲齋刊大型本,三十卷,省立臺北圖書館藏。
(五)臺灣外記,求無不獲齋刊小型本,十卷,省立臺北圖書館藏。
(六)臺灣外紀,上海進步書局石印筆記小說大觀本,三十卷,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七)臺灣外記,上海均益圖書公司鉛印國學叢書本,上下兩卷,省立臺北圖書館藏。
我也參考了黃典權先生以求無不獲齋大型本、小型本互校的新刊本。但最近世界書局出版的,只是進步書局石印本的影印本;廈門會文堂石印本臺灣外誌,曾蒙楊雲萍先生借閱,是一個改編得很多的異本,沒有利用。香港某君藏有舊抄本「臺灣外志」,八十七回,共八冊,無撰人姓氏,亦無序,全記劉進忠事。第一回:「劉伯祿上京尋友,沈千歲保舉出仕」;第八十七回;「劉青天上京終計,建豐順潮郡太平」;四十七年秋,余曾在友人饒選堂教授寓邸獲睹原本。饒教授考證豐順置縣在乾隆三年,斷其書作於乾隆以後;與江日昇臺灣外記實非一書,故亦未比勘。
關於臺灣外記的版本,我曾寫了一篇「臺灣外志抄本和臺灣外記若干版本的研究」,發表於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八期。我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能找到兩種臺灣外志抄本,又能攝影回來,都是房兆楹先生協助成功的。我很感激!
在傳教、教書、研究之餘,從事此書校訂,耗時一年以上;增補八千餘字,改正三千餘字。但可能是異本的如臺灣紀事本末、臺灣野記、海濱紀略、臺海外史等,仍在懸目以求;希望海內外愛好臺灣文獻之士,繼續惠我以寶貴的意見或稀見的版本。
四十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方豪傑人謹識。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普济
宋·李遵勖
清·李卫
宋·曾恬
晋·卫铄
咸淳玉峰续志
李之仪
宋·陈朴
宋·杨绘
谢会心
明·郑心材
(清)韩菼 编
(清)赵吉士
清·锡山
姜子牙
清·池仲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