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附錄-遼海叢書
附錄
黃華山主王庭筠傳
書目
○黃華山主王庭筠傳
遼陽金毓黻撰
王庭筠字子端熊岳人黃華山主其自號也家牒稱為漢太原王烈之後烈於漢末徙居遼東子孫遂居於是其十七代孫文林仕高麗為西部將歿於王事又傳八世曰樂德入於渤海以孝聞遼太祖平渤海封其子圖欲為東丹王都遼陽樂德之曾孫繼遠仕為翰林學士因遷家於遼陽東丹王甘露五年修遼陽城名曰南京命繼遠撰大東丹國新建南京碑銘立於宮門之南繼遠孫咸飭仕遼官中作使聖宗太平九年避渤海人大延琳之難自遼陽挈家遷漁陽其孫叔寧歷官六宅使恩州刺史遷居中京大定府一稱白霫是也叔寧子永壽遷家韓州又於天祚帝天慶中遷居辰州之熊岳遂奠居焉永壽子政當遼季世浮沈鄉里高永昌據遼東知政才略欲用之政度其無成辭謝不就永昌敗渤海人爭縛永昌以為功政獨逡巡引退金吳王闍母聞而異之言於太祖授盧州渤海軍謀克從破白霫下燕雲及金兵伐宋滑州降留政為安撫使前此數州既降復殺守將反為宋守及是人以為政憂政曰苟利國家雖死何避宋王宗望壯之曰身歿王事利及子孫汝言是也政從數騎入州是時民多以饑為盜坐繫政皆釋之發倉廩以振貧乏於是州民皆悅不復叛傍郡聞之亦多降者宋王召政至轅門撫背曰吾以汝為死矣乃復成功耶慰諭者久之天會四年為燕京都麴院同監未幾除同知金勝軍節度使事改權侍衞親軍都指揮使兼掌軍資是時軍旅始定筦庫紀綱未立掌吏皆因緣為姦政獨明會計嚴扃鐍金帛山積而出納無錙銖之失吳王戲之曰汝為官久矣而貧不加富何也對曰政以揚 【 揚:楊】 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貧吳王笑曰前言戲之耳以黃金百兩銀五百兩及所乘馬遺之六年授左監門將軍歷安州刺史檀州軍州事戶吏房主事十三年正月太宗崩政以檢校右散騎常侍為高麗報哀使天眷元年遷保靜軍節度使致仕卒年六十六政既仕金嘗遵其俗易名曰南撒里生子三遵仁遵義遵古遵古字元仲登金正隆五年進士第大定十三年官汾州觀察判官入為太子司經復出為同知博州防禦使事澄州刺史文行兼備潛心伊洛之學其言行皆可紀述章宗隨其父居東宮日遵古以司經侍講讀迨章宗踐祚遵古應詔有昔人君子之目子孫因以昔人名所居之山君子名其泉其居汾州嘗因祈雨有應為昌寧公廟撰記及居博州兼提舉廟學學宮之工未竟商於州守葺而完之撰廟學碑陰記以紀其事其為政能緣飭 【 飭:飾】 以儒雅北方稱為遼東夫子歷亭孫鐸性敏好學遵古一見器之期以公輔後果如所言承安二年六月授翰林直學士秩中大夫未幾卒娶太師南陽郡王張浩女生子四庭筠則其第三子也庭筠之長兄庭玉字子溫官內鄉令累同知遼州軍州事卒次兄庭堅字子貞有時名能詩嘗詠野菊庭筠亦有詩送其歸遼陽弟庭掞字子文庭筠生未朞視書識十七字六歲聞父兄誦書能通大義七歲學詩十一歲賦全題讀書五行俱下日記五千餘言涿郡王翛風岸孤峻少所許可一見庭筠許以國士少曾隨父任居於汾州登大定十六年進士第釋褐承事郎授恩州軍事判官臨政有聲郡民鄒四者謀為不軌事覺逮捕千餘人中朝遣大理司直王仲翰治其獄而四獨竄匿不能得庭筠以計獲四分別詿誤坐預謀者僅十二人人稱其平恕再調館陶主簿庭筠蚤有重名士夫想望風采謂當一日九遷乃限於常選簿書期會隨俗俯仰殊不自聊已而以罣誤去職遂卜居彰德周覽山川以謂西山橫截千里隱然如臥龍起硔硲天平黃華至魯般門龍之首脊肋尾皆具而黃華蔚然涵濃秀之氣山有慈明覺仁二寺上下相去不半里所西抵鏡臺直鷄翅洪之懸流幽林穹谷萬景坌集一水一石皆崑閬間物顧視塵世殆不可一日居也乃置家相下買田隆慮借二寺為棲息之地時往嘯詠若將終身因以黃華山主自號山居前後十年悉力經史無所不窺旁及釋老所詣益博而名益重明昌元年有薦庭筠可用者三月章宗諭學士院曰王庭筠所撰文句太長朕不喜此亦恐四方傚之又謂平章張汝霖曰庭筠文藝頗佳然語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難改也四月召庭筠試館職中選御史臺言庭筠在館陶嘗獲咎不當以館閣處之遂罷是年十二月章宗與宰執語及學士歎其乏材參政完顏守貞曰王庭筠其人也三年召為書畫局都監命與祕書郎張汝方品第內府法書名畫為五百五十卷又集士大夫家藏前賢墨蹟古法帖摹刻之號雪溪堂帖十卷汝方者太師浩之子平章事汝霖之弟庭筠之舅氏也俄授翰林應奉文字五年八月章宗顧謂宰執曰應奉王庭筠朕欲以詔誥委之其人才亦豈易得近党懷英作長白山冊文殊不工聞文士多妬庭筠不論其文顧以行止為訾大抵讀書人多口頰或相黨昔東漢之士與宦官分朋固無足怪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馬光王安石均為儒者而互相排毀何耶遂遷庭筠為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六年庭筠薦趙秉文應奉翰林同知制誥是冬秉文上書論胥持國當罷宗室守貞可大用章宗召問言頗差異於是命知大興府事完顏???等鞫之秉文乃曰初欲上書嘗與王庭筠等私議乃下庭筠獄承安元年坐薦秉文削秩出為鄭州防禦判官時人頗不直秉文為之語曰古有朱雲今有秉文朱雲攀檻秉文攀人二年庭筠繼丁內外艱哀毀骨立幾不起四年起復應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復翰林修撰扈從秋山應制賦詩三十餘首章宗嘉之二年十月二日卒年五十有二章宗素知其貧詔有司賻錢八十萬以給喪事求生平詩文藏之祕閣又以御製詩賜其家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復以才選直禁林首尾十年今茲云亡玉堂東觀無復斯人矣庭筠以名家子儀觀秀偉風流蘊藉冠冕一時善談笑俯仰可觀外視若簡貴人初不敢與之接一見之後和氣津津溢於顏間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極口稱道他日雖百負之不恨也從游者如韓溫甫路元亨張進卿李公度其薦引者如趙秉文馮璧李純甫皆一時名士世以知人許之為文能道所欲言如文殊院斲琴飛來積雪賦及蜀先主廟碑記等辭理兼備為人傳誦暮年詩律深嚴七言長篇尤以險韻為工方之少作如出兩手朝使至河湟者多言夏人問庭筠及趙秉文起居狀其為四方所重如此著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卷書法學黃魯直米元章論者謂元章得其氣而魯直得其韻氣之勝者失之奮迅韻之勝者流為柔媚而庭筠則得於氣韻之間世以為然與趙渢趙秉文俱以書名家嘗草書遊黃華山詩人爭摹刻見之者疑為神仙之筆焉畫品甚高山水有入品之妙墨竹殆天機所到每作一幅必以千文為號不肯輕以予人妻張氐亦浩女孫生三子萬安萬孫萬吉皆蚤卒女三人長曰從淨幼為女官於父歿後以能詩見召次曰琳秀入侍掖庭季女名不詳諸子既喪乃以弟庭掞之次子萬慶為之後萬慶一名曼慶字禧伯以蔭補官宣宗時咸平王澮年六十有賢名宣宗聞之遣萬慶往授遼東宣撫使澮不拜天興二年七月右丞相樞密使完顏賽不行尚書省事於徐州萬慶官行省左右司郎中賽不以州乏糧遣萬慶會徐宿靈壁兵取源州令元帥郭恩統之未幾敗還金亡不仕居於燕張本有九日月中對菊同禧伯賦六絕句亦在燕都作也萬慶詩筆字畫能世其家晚號澹游時論金人字畫以其父子為最方於宋之二米元人王惲嘗稱京師好事屏圍幀軸無非澹游詩翰乃知老成雖遠典型盡見於是又云公之老筆尤瀟灑可愛豈神完守固氣自清明雖耄而不衰者耶庭筠又有猶子明伯蓋以字行失其名幼歲學書以工見稱倜儻無機膂力過人亦能詩死於鄭州年未四十又有姪孫顯卿元初官中書省典史餘無所見
論曰金代大定明昌之世遼陽張浩一門最為貴顯父子先後執政昆弟子姓咸膺金紫而庭筠之父遵古以浩壻入侍東宮洊升翰林直學士庭筠亦以外家之故數入翰林駸駸大用則其地勢使然非一朝一夕之故矣雖然庭筠之遠祖繼遠早以文學顯於東丹歷遼及金簪纓不絕而其祖政又以循良著聞於金初若乃遵古之表以文行庭筠之譽擅三絕萬慶之工於詩翰父子祖孫三世濟美求之今昔實所罕覯重以遼東世族遺澤孔長是非仰炳前徽卓然自樹不克致此謂曰悉由憑藉夫豈其然抑又聞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欲自致於不朽惟文章為無窮若彼張氏父子得君甚專位極人臣可謂盛矣而其流風遺韻可為法於後世者固無得而稱焉王氏之門文采風流照映一世後人得其一鱗一爪猶為之珍重寶惜俛仰低徊其足以致不朽而垂無窮者豈止壽考榮樂之比哉熊岳多佳山水庭筠曾為之圖用示不忘故邱元遺山作詩詠之人才之孕育由於山川之效靈觀於此而益信矣余以金史本傳次庭筠事及其家世不若元氏墓碑之審爰采諸書重撰此傳寧詳勿略題曰黃華山主王庭筠傳而不及其祖父兄弟子姪者名從主人故也世之覽者或有取焉
○黃華集引書目
金史 【 元修】 中州集 【 金元好問】
中州樂府 【 金元好問】 歸潛志 【 金劉祁】
滹南集 【 金王若虛】 滏水集 【 金趙秉文】
遺山集 【 金元好問】 湛然居士集 【 元耶律楚材】
河汾諸老詩集 【 元房祺】 陵川集 【 元郝經】
秋澗大全集 【 元王惲】 中堂記事 【 元王惲 在秋澗大全集內下同】
玉堂嘉話 【 元王惲】 牧庵集 【 元姚燧】
雙溪醉隱集 【 元耶律鑄】 清容居士集 【 元袁桷】
倪雲林詩集 【 元倪瓚】 宋學士全集 【 明宋濂】
匏翁家藏集 【 明吳寬】 懷麓堂集 【 明李東陽】
弇州山人續稿 【 明王世貞】 續夷堅志 【 金元好問】
圖繪寶鑑 【 元夏文彥】 南村輟耕錄 【 元陶宗儀】
書史會要 【 元陶宗儀】 畫史會要 【 明朱謀堊】
六研齋筆記 【 又三筆 明李日華】 元牘記 【 明盛時泰】
山堂肆考 【 明彭太翼】 石墨鐫華 【 明趙崡】
畫禪室隨筆 【 明董其昌】 徐霞客遊記 【 朋徐宏祖】
居易錄 【 清王士禎】 日下舊聞考 【 清朱彝尊】
庚子銷夏記 【 清孫承澤】 金史詳校 【 清施國祁】
元遺山詩箋注 【 清施國祁】 佩文齋書畫譜 【 清代官修】
式古堂書畫彙考 【 清卞永譽】 河朔訪古新錄 【 顧燮光】
河朔金石待訪目 【 顧燮光】 全金詩 【 清郭元釪】
金文雅 【 清莊仲方】 金文最 【 清張金吾】
潛研堂金石文跋尾 【 清錢大昕】 金石萃編 【 清王昶】
寰宇訪碑錄 【 清孫星衎】 高麗史 【 朝鮮鄭麟趾】
續通志金石略 光緒畿輔通志
乾隆山東通志 山左金石志
山東通志金石記 【 一名山左金石記】 雍正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金石記 【 一名山右金石記】 道光河南通志
乾隆續河南通志 光緒續雲南通志稿
乾隆彰德府志 乾隆林縣志
道光濟南府志 乾隆沂州府志
康熙開封府志 嘉慶密縣志
乾隆汾州府志 康熙汾陽縣志
乾隆蒲州府志 乾隆臨晉縣志
光緒虞鄉縣志 三希堂法帖
玉虹□真帖
引目終
附錄:
王庭筠字子端河東人生未期視書識十七字七嵗學詩十一嵗賦全題稍長涿郡王翛一見期以國士登大定十六年進士第調恩州軍事判官臨政即有聲郡民鄒四者謀為不軌事覺逮捕千餘人而鄒四竄匿不能得朝廷遣大理司直王仲軻治其獄庭筠以計獲鄒四分别詿誤坐預謀者十二人而已再調館陶主簿明昌元年三月章宗諭旨學士院曰王庭筠所試文句太長朕不喜此亦恐四方傚之又謂平章張汝霖曰王庭筠文藝頗佳然語句不健其人才髙亦不難改也四月召庭筠試館職中選御史臺言庭筠在館陶甞犯贓罪不當以館閣處之遂罷乃卜居彰德買田隆慮讀書黄華山寺因以自號是年十二月上因語及學士嘆其乏材參政守貞曰王庭筠其人也三年召為應奉翰林文字命與秘書郎張汝方品第法書名畫遂分入品者為五百五十卷五年八月上顧謂宰執曰應奉王庭筠朕欲以詔誥委之其人才亦豈易得近党懐英作長白山冊文殊不工聞文人多妬庭筠者不論其文顧以行止為訾大抵讀書人多口頰或相黨昔東漢之士與宦官分朋固無足恠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馬光王安石均為儒者而互相排毀何耶遂遷庭筠為翰林修撰承安元年正月坐趙秉文上書事削一官杖六十解職語在秉文傳二年降授鄭州防禦判官四年起為應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復為翰林修撰扈從秋山應制賦詩三十餘首上甚嘉之明年卒年四十有七上素知其貧詔有司賻錢八十萬以給喪事求生平詩文藏之秘閣又以御製詩賜其家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又以才選直禁林者首尾十年今兹云亡玉堂東觀無復斯人矣庭筠儀觀秀偉善談笑外若簡貴人初不敢與接既見和氣溢於顔間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極口稱道他日雖百負不恨也從游者如韓溫甫路元亨張進卿李公度其薦引者如趙秉文馮璧李純甫皆一時名士世以知人許之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詩律深嚴七言長篇尤工險韻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卷書法學米元章與趙渢趙秉文俱以名家庭筠尤善山水墨竹云子曼慶亦能詩并書仕至行省右司郎中自號澹游云
贊曰韓昉吴激楚材而晉用之亦足為一代之文矣蔡珪馬定國之該博胡礪楊伯仁之敏贍鄭子聃麻九疇之英儁王鬱宋九嘉之邁往三李卓犖純甫知道汾任氣獻能尤以純孝見稱王庭筠党懐英元好問自足知名異代王競劉從益王若虚之吏治文不掩其所長蔡松年在文藝中爵位之最重者道金人言利興黨獄殺田瑴文不能掩其所短者歟事繼母有至行其死家無餘資有足取云(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金史卷一百二十六)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陆心源
唐·郑綮
宋·刘过
汉·杨雄
清·莫友芝
(清)宜兴陈维崧其年
清·金文锦
张衡
清·孙奇逢
清·刘廷槐
清·杨夔生
清·张振鉴
宋·周敦颐
明·邵经邦
汉·扬雄
明·徐复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