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理卷第九
9.1 抱朴子曰:騄駬之骋逸迹, 由造父之御也;禹稷之序百揆, 遭唐虞之主也. 故能不劳而千里至, 揖让而颂声作. 若乃臧否之乘驌騻, 殷辛之临三仁, 欲长驱轻骛, 则辔急辕逼, 欲尽规竭忠, 则祸如发机. 所以车倾於险途, 国覆而不振也. 故良骏败於拙御, 智士踬於暗世. 仲尼不能止鲁侯之出, 晏婴不能遏崔杼之乱. 其才则是, 主则非也.
9.2 夫君犹器也, 臣犹物也, 器小物大, 不能相受矣. 髫孺背千金而逐蛱蜨, 越人弃八珍而甘蛙黾, 即患不赏好, 又病不识恶矣. 夫不用, 则虽珍而不贵矣;莫与, 则伤...更多
务正卷第十
10.1 抱朴子曰:南溟引朝宗以成不测之深, 玄圃崇本石以致极天之峻. 大夏凌霄, 赖群橑之积;轮曲辕直, 无可阙之物. 故元凯之佐登, 而格天之化洽;折冲之才周, 则逐鹿之奸寝. 舜禹所以有天下而不与, 卫灵所以虽骄恣而不危也. 10.2 众力并, 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 则庶绩不足康也. 故繁足者死而不弊, 多士者乱而不亡. 然剑戟不长於缝缉, 锥钻不可以击断, 牛马不能吠守, 鸡犬不任驾乘. 役其所长, 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 则世无弃材矣....更多
贵贤卷第十一
11.1 抱朴子曰:舍轻艘而涉无涯者, 不见其必济也;无良辅而羡隆平者, 未闻其有成也. 鸿鸾之凌虚者, 六翮之力也;渊虬之天飞者, 云雾之偕也. 故招贤用者, 人主之要务也;立功立事者, 髦俊之所思也. 若乃乐治定而忽智士者, 何异欲致远途而弃骐騄哉!
11.2 夫拔丘园之否滞, 举遗漏之幽人, 职尽其才, 禄称其功者, 君所以待贤者也;勤夙夜之在公, 竭心力於百揆, 进善退恶, 知无不为者, 臣所以报知己也. 世有隐逸之民, 而无独立之主者, 士可以喜遁而无忧, 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 是以傅说吕尚不汲汲於闻...更多
任能卷第十二
12.1 或曰:“尾大於身者, 不可掉;臣贤於君者, 不可任. 故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 才非匹而安仗之者见轻.”
12.2 抱朴子曰:“诡哉, 言乎! 昔者荆子总角而摄相事, 实赖二十五老, 臻乎惠康. 子贱起家而治大邦, 实由胜己者多, 而招其弘益. 齐桓杀兄而立, 鸟兽其行, 被发彝酒, 妇闾三百, 委政仲父, 遂为霸宗;夷吾既终, 祸乱亟起. 鲁用季子二十余年, 内无秕政, 外无侵削;人之亡没, 殄瘁响集. 岂非才所不逮, 其功如彼;自任其事, 其祸如此乎! ”
12.3 “汉高决...更多
钦士卷第十三
13.1 抱朴子曰:由余在戎, 而秦穆惟忧. 楚杀得臣, 而晋文乃喜. 乐毅出而燕坏, 种蠡入而越霸. 破国亡家, 失士者也. 岂徒有之者重, 无之者轻而已哉! 柳惠之墓, 犹挫元寇之锐, 况於坐之於朝廷乎? 干木之隐, 犹退践境之攻, 况於置之於端右乎? 郅都之象, 使劲虏振慑. 孔明之尸, 犹令大国寝锋. 以此御侮, 则地必不侵矣;以此率师, 则主必不辱矣.
13.2 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 扬滞羽於瘁林, 飞翘车於河梁, 辟四门而不倦, 不吝金璧, 不远千里, 不惮屈己, 不耻卑辞, 而以...更多
用刑卷第十四
14.1 抱朴子曰:莫不贵仁, 而无能纯仁以致治也;莫不贱刑, 而无能废刑以整民也. 或云:“明後御世, 风向草偃. 道洽化醇, 安所用刑? ”余乃论之曰:“夫德教者, 黼黻之祭服也;刑罚者, 捍刃之甲胄也. 若德教治狡暴, 犹以黼黻御剡锋也;以刑罚施平世, 是以甲升庙堂也. 故仁者养物之器, 刑者惩非之具, 我欲利之, 而彼欲害之, 加仁无悛, 非刑不止. 刑为仁佐, 於是可知也.
14.2 譬存玄胎息, 呼吸吐纳, 含景内视, 熊经鸟伸者, 长生之术也. 然艰而且迟, 为者鲜成, 能得之者, 万而一焉. 病...更多
审举卷第十五
15.1 抱朴子曰:华霍所以能崇极天之峻者, 由乎其下之厚也;唐虞所以能臻巍巍之功者, 实赖股肱之良也. 虽有孙阳之手, 而无骐骥之足, 则不得致千里矣. 虽有稽古之才, 而无宣力之佐, 则莫缘凝庶绩矣. 人君虽明并日月, 神鉴未兆, 然万机不可以独统, 曲碎不可以亲总, 必假目以遐览, 借耳以广听, 诚须有司, 是康是赞.
15.2 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 以举才为首务, 施玉帛於丘园, 驰翘车於岩薮, 劳於求人, 逸於用能, 上自槐棘, 降逮皂隶, 论道经国, 莫不任职. 恭己无为, 而治平刑措;而化洽无外, 万邦咸宁....更多
交际卷第十六
16.1 抱朴子曰:余以朋友之交, 不宜浮杂. 面而不心, 扬雄攸讥. 故虽位显名美, 门齐年敌, 而趋舍异规, 业尚乖互者, 未尝结焉. 或有矜其先达, 步高视远, 或遗忽陵迟之旧好, 或简弃後门之类味, 或取人以官而不论德, 其不遭知己, 零沦丘园者, 虽才深智远, 操清节高者, 不可也;其进趋偶合, 位显官通者, 虽面墙庸琐, 必及也. 如此之徒, 虽能令壤虫云飞, 斥鷃戾天, 手捉刀尺, 口为祸福, 得之则排冰吐华, 失之则当春凋悴, 余代其口止叔口止脊, 耻与共世.
16.2 穷之与达, 不能求也. 然而轻薄之人...更多
备阙卷第十七
17.1 抱朴子曰:騕褭能奋兰筋以绝景, 而不能履冰以乘深;猛虎能似雷霆以博噬, 而不能踊云雾以凌虚. 鸿鶤不能振翅於笼罩之中, 轻鹞不能电击於几筵之下. 物既然矣, 人亦如之. 故能调和阴阳者, 未必能兼百行修简书也;能敷五迈九者, 不必能全小洁经曲碎也.
17.2 惠子, 上相之标也, 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阳侯;汉高, 神武之杰也, 而不能治产业端检括;淮阴, 良将之元也, 而不能修农商免饥寒;周勃, 社稷之鲠也, 而不能答钱谷责狱辞. 若以所短弃所长, 则逸侪拔萃之才不用矣;责具体而论细礼, 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 ...更多
擢才卷第十八
18.1 抱朴子曰:华章藻蔚, 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 非浅短所识. 夫瞻视不能接物, 则兖龙与素褐同价矣;聪鉴不足相涉, 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 眼不见, 则美不入神焉;莫之与, 则伤之者至焉. 且夫爱憎好恶, 古今不均, 时移俗易, 物同价异. 譬之夏後之璜, 曩直连城, 鬻之於今, 贱於铜铁. 故昔以隐居求志为高士, 今以山林之儒为不肖. 故圣世之良榦, 乃暗俗之罪人也;往者之介洁, 乃末叶之羸劣也.
18.2 弘伟之士, 履道之生, 其崇信匪徒重仞之墙, 其渊泽不唯吕梁之深也, 故短近不能赏, 而浅促不能测焉. 因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