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七-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七
宋紀九
〔昭陽大荒落(癸巳),一年。〕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
元嘉三十年(癸巳、四五三)
1春,正月,戊寅,以南譙王義宣為司徒、揚州刺史。
〔用義宣刺揚州,至是始出命。〕
2蕭道成等帥氐羌攻魏武都,魏高平鎮將苟莫于將突騎二千救之。
〔帥,讀曰率。將,即騎奇計翻。〕
道成等引還南鄭。
〔南鄭,宋梁、南秦二州刺史治所。兵志所謂「知難而退」蕭道成有焉。〕
3壬午,以征北將軍始興王濬為荊州刺史。帝怒未,解故濬久留京口;既除荊州,入朝。
〔朝,直遙翻。〕
4戊子,詔江州刺史武裬王駿統諸軍討西陽蠻,軍于五洲。
〔水經註:江水東逕江夏軑縣故縣故弦國也。城在山之陽,南對五洲。江中有五洲相接,故以為名,其地當在今黃州江州之間。孟康曰:軑,音古曰:軑,又音徒系翻。〕
5嚴道育之亡命也,
〔道育亡命事始上卷上年。〕
上分遣使者搜捕甚急。
〔使,疏吏翻。〕
道育變服為尼匿於屇宮,又隨始興王濬至京口,或出止民張吘家。
〔吘,疑古翻。〕
濬入朝,復載還東宮,
〔復,扶又翻。〕
欲與俱往江陵。丁巳,上臨軒,濬入受拜。
〔受拜荊州刺史之命。〕
是日,有告道育在張吘家者,上遣掩捕,得其二婢,云道育隨征北還都。
〔濬為征北將軍,故稱之。〕
上謂濬與太子劭已斥遣道育,而聞其猶與往來,惆悵惋駭,
〔惆,丑鳩翻。惋,烏貫翻。〕
乃命京口送二婢,須至檢覆,乃治劭、濬之罪。
〔言待二婢至,檢覈覆審其事,乃罪二子也。治,直之翻。〕
潘淑妃抱濬泣曰:「汝南祝詛事發,
〔事見上卷上年。祝,讀與菷同,職翻。〕
猶冀能刻意思愆;何意更藏嚴道育!上怒甚,我叩頭乞恩不能解,今何用生為!可送藥來,當先自取盡,
〔謂欲先自殺也。〕
不忍見汝禍敗也。」濬奮衣起曰:「天下事尋自當判,願小寬慮,必不上累!」
〔累,力瑞翻。判,決也欲決意為商臣之事也。濬辭氣凶悖如此,而以以濬言白上,何也﹖婦人之仁,知愛子而欲掩覆之,不佑其變俞激也。〕
6己未,魏京兆王杜元寶坐謀反誅;建寧王崇及其子濟南王麗皆為元所引,賜死。
〔史言魏難未已。濟,子禮翻。〕
7帝欲廢太子劭賜始興王濬恐,先與侍中王僧綽謀之;使僧綽尋漢魏以來廢太子、諸王典故,
〔典,經常之籍也。故,舊事也。〕
送尚書僕射徐湛之及吏部尚書江湛。
〔送典故與二人也。〕
武陵王駿素無寵,故屢出外藩,不得留建康;
〔駿自彭城還,復出刺江州。〕
南平王鑠、建平王宏皆為帝所愛。鑠妃,江湛之妹;隨王誕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勸帝立鑠,湛之意欲立誕。
〔史言江、徐各私其和以亂國殺身。〕
僧綽曰:「建立之事,仰由聖懷。臣謂唯宜速斷,不可稽緩。『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按漢書齊相召平所引道家之言。斷,丁亂翻;下同。〕
願以義割恩,略小不忍;
〔論語,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不爾,便應坦懷如初,
〔謂坦懷待之,如父子天性之初也。〕
無煩疑論。事機雖密,易致宣廣,不可使難生慮表,取笑千載。」
〔易,以豉翻。難,乃旦翻。載,祖亥翻。言禍難生於思慮之外,將取笑於後世也。〕
帝曰:「卿可謂能斷大事。然此事至重,不可不慇懃三思。且彭城始亡,
〔彭城王義康死見上卷二十八年。三,息暫翻,又音如字。〕
人將謂我無復慈受之道。」
〔復,扶弔翻。〕
僧綽曰:「臣恐千載之後,言陛下惟能裁弟,不能裁兒。」帝默然。江湛同侍坐,
〔坐,徂臥翻。〕
出閣,謂僧綽曰:「節向言將不太傷切直!」僧綽曰:「弟亦恨君不直!」
〔僧綽年少於湛,故自稱為弟。〕
鑠自壽陽入朝,既至,失旨。帝欲立宏,嫌其非次,
〔建平王宏之齒未也,於兄弟長幼之序為非次。〕
是以議之不決。每夜與湛之屏人語,或連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燭,繞壁檢行,慮有竊聽者。
〔以,必郢翻。帝自以為謀莫密於此矣。〕
帝以謀告潘涼妃,淑妃以告濬,
〔左氏傳有言: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宋文帝處此事,其識略又在吳孫亮之下。〕
督馳報劭。劭及密與腹心隧主陳叔兒、齋帥張超之等謀為逆。
〔齋帥主齋內仗衛,又掌湯沐、燈燭、汛掃、鋪設。帥,所類翻。〕
初,帝以宗室強盛,慮有內難,
〔慮諸弟為難 也。難,乃旦翻。〕
特加鈿宮兵,使與羽林相若,
〔事見一百二十三卷十六年。〕
至有實甲萬人。
〔考異曰:宋元凶劭傳云:「二十八年,彗星入太微,掃帝座。二 十九年十一月,霖雨連雪,太陽罕曜。三十年正月,風霰且雷。上憂有竊發,輒加劭兵眾,東宮實甲萬人。」按二十九年,劭、濬巫蠱事已發,豈有因十二月及明年 正月災異而更加劭兵!今從宋略。〕
劭性黠而刪猛,
〔黠,下八翻,桀也,彗也。〕
帝深倚之。及將作亂,每夜饗將士,或親自行酒。王僧綽密以啟聞。
〔王僧綽又啟聞此事,劭之逆狀彰灼無可疑者,而帝猶豫不斷,殆天奪之鑒也。將,即亮翻。〕
會嚴道育婢將至,癸亥夜,
〔考異曰:劭傳云「二十一日夜」。按長曆,是月甲辰朔。宋略云「癸亥夜」,乃二十日也。今從之。〕
君詐為帝詔云:「魯秀謀反,汝可平明守闕,帥眾入。」
〔帥,讀曰率。〕
因使張超之等集素所畜養兵士二千餘人,皆被甲;
〔畜,許六翻。被,皮義翻。〕
召內外幢隧主副,豫加部勒,云有所討。
〔幢,傳江翻。〕
夜,呼前中庶子右軍長史蕭斌、
〔蕭斌前嘗為太子中庶子,而此時則為右軍長史也。斌,音彬。〕
左衛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積弩將軍王正見
〔晉武帝泰始四年罷振威、揚威護軍,置左右積弩將軍。宋、齊之制,東宮亦置左右積弩將軍。〕
並入宮。劭流涕謂曰:「主上信讒,將見罪廢。內省無過,不能受枉。
〔省,所景翻。〕
明旦當行大事,
〔左傳:楚潘崇謂商臣曰:「能行大事乎﹖」對曰:「能。」遂以宮甲圍其父成王而弒之。〕
望相與戮力。」因起,徧拜之,眾驚愕,莫敢對。淑、
【章:十二行本「淑」上有「久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斌皆曰:「自古無此。願加善思。」
〔善思,猶今人言好思量也。〕
劭怒,變色。斌懼,與眾俱曰:「當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謂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嘗患風,或是疾動耳。」
〔言病風喪心,或致有是言。〕
劭愈怒,因眄淑曰:「事當克不﹖」
〔眄,眠見翻,目偏合而斜視也。不,讀曰否。〕
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恐既克之後,不為天地所容,大禍亦旋至耳。
〔旋,還反也,疾也。〕
假有此謀,猶將可息。」左右引淑出,曰:「此何事,而云可罷乎!」淑還省,
〔還左衛率省也。〕
繞牀行,至四更乃寢。
〔更,工衡翻。〕
甲子,宮門未開,劭以朱衣加戎服上,乘畫輪車,
〔朱衣,太子入朝之服。晉志曰:畫輪車,駕牛,以綵漆畫輪轂,故名曰畫輪車。上起四夾杖,左右開四望,綠油幢,朱絲絡,其上形制事事如輦,其下猶如犢車耳。太子法駕亦謂之鷥路,非法駕則乘畫輪車,兩箱裏飾以金錦、黃金,塗五朿。〕
與蕭斌共載,衛從如常入朝之儀。
〔從,才用翻。朝,直遙翻。〕
呼袁淑甚急,淑眠不起,劭停車奉化門
〔奉化門,東宮西門。〕
催之相續。淑徐起,至車後;劭使登車,又辭不上,
〔上,時掌翻。〕
劭命左右殺之。守門開,
〔停留以攸門開曰守。〕
從萬春門入。
〔萬春門,臺城東門。〕
舊制,東宮隊不得入城。
〔言不得入臺城也。〕
劭以偽詔示門衛曰:「受敕,有所收討。」令後隊速來。張超之等數十人馳入雲龍門及齋閣,拔刀徑上合殿。〕李延壽曰:晉世諸帝多處內房,朝宴所臨,東、西二堂而已。孝武末年,清暑方構,永初受命,無所改作,所居惟稱西殿,不製嘉名,文帝因之,亦有合殿之稱。〕帝其夜與徐湛之屏人語至旦,燭猶未滅,門階戶席直衛兵尚寢未起。帝見超之人,舉几捍之,五指落,遂弒之。
〔年四十七。〕
湛之驚起,趣北戶,未及開,兵人殺之。
〔趣,七喻翻。〕
劭進至合殿中閤,聞帝已殂,出坐東堂。蕭斌執刀侍直,呼中書舍人顧嘏,嘏震懼,不時出,既至,問曰:「欲共見廢,何不早敨﹖」嘏未及答,即於前斬之。江湛直上省,
〔侍中省有上省、下省,上省在禁中。湛時為侍中,入直上省。〕
聞諠譟聲,歎曰:「不用王僧綽言,以至於此!」乃匿傍小屋中,劭遣兵就殺之。宿衛舊將羅訓、徐罕皆望風屈附。
〔南史卜天與傳作「徐牢」。將,即亮翻。〕
左細仗主、廣威將軍吳興卜天與
〔宋宿衛之官,有細鎧主、細鎧將、細仗主等。〕
不暇被甲,
〔被,皮義翻。〕
執刀持弓,疾呼左右出戰。徐罕曰:「殿下入,汝欲何為!」天與罵曰:「殿下常來,云何於今斷臂而死。隊將張泓之、 朱道欽、陳漢與天與俱戰死。
〔斷,丁管翻。將,即亮翻。〕
左衛將軍尹弘惶怖通啟,求受處分。
〔怖,普布翻。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劭使人從東閤入,
〔東閤,東閤明也。〕
殺潘淑妃及太祖親信左右數十人,
〔劭尊帝廟號中宗;孝武帝即位,改廟號曰太祖。〕
急召始興王濬使帥眾屯中堂。
濬時在西州,
〔濬自京口入朝,蹔居西州。帥,讀曰率。〕
府舍人朱法瑜
〔府舍人者,濬府之舍人也。自晉以來,諸王府舍人十人。〕
奔告濬曰:「臺內喧譟,宮門皆閉,道上傳太子反,未測禍變所至。」濬陽驚曰:「今當柰何﹖」法瑜勸入據石頭。濬未得劭信,不知事之濟不,
〔濟不,讀曰否。〕
騷擾不知所為。將軍王慶曰:「今宮內有變,未知主上安危,凡在臣子,當投袂赴難,
〔難,乃旦翻。〕
憑城自守,非臣節也。」濬不聽,乃從南門出,徑向石頭,文武從者千餘人。時南平王鑠戌石頭,兵士亦千餘人。
〔從,刀用翻。史言濬、鑠之眾足以討除逆亂。〕
俄而劭遣張超之馳 馬召濬,濬屏人問狀,
〔屏,必逞翻。〕
即戎服乘馬而去。朱法瑜固止濬,濬不從;出中門,王慶又諫曰:「太子反逆,天下怨憤。明公但當堅閉城門,坐食積粟,
〔石頭倉城有積粟。〕
不過三日,凶黨自離。公情事始此,今豈宜去!」濬曰:「皇太子令,敢有復言者斬!
〔復,扶又翻。〕
既入,見劭,劭
【章:十二行本 「劭」下有「謂濬」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曰:「潘淑妃遂為亂兵所害。」濬曰:「此是下情,由來所願。」
〔梟食母,破獍食父,若濬者,兼梟獍之心以為心。〕
劭詐以太祖詔召大將軍義恭、尚書令何尚之入,拘於內;
〔內,謂臺內。〕
并召百官,至者纔數十人。劭遽即位,下詔曰:「徐湛之、江湛弒逆無狀,吾勒兵入殿,已無所及,號惋崩衂,
〔號,戶刀翻。惋,烏貫翻。衂,女六翻。〕
肝心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改元太初。」
即位畢,亟稱疾還永福省,
〔永福省,太子所居也,在禁中。〕
不敢臨喪;以自刃自守,夜則列嬁以防左右。以蕭斌為尚書僕射、領軍將軍,以何尚之為司空,前右衛率檀和之戌石頭,征虜將軍營道侯義綦鎮京口。義綦,義慶之弟也。
〔義慶,長沙王道憐第二子,嗣臨川王道規國。〕
乙丑,悉收先給諸處兵還武庫,殺江、徐親黨尚書左丞荀赤松、右丞臧凝之等。凝之,燾之孫也。以殷仲素為黃門侍郎,王正見為左軍將軍,張超之、陳叔兒皆拜官、賞賜有差﹖輔國將軍魯秀在建康,劭謂秀曰:「徐湛之常欲相危,
〔事見上卷二十八年。〕
我已為卿除之矣。」
〔為,于偽翻。〕
使秀與屯騎校尉龐秀之對掌軍隧。
〔騎,奇計翻。校戶教翻。軍隊,軍主、隊主所統之兵。〕
劭不知王僧綽之謀,以僧綽為吏部尚書,
〔王僧綽於此時不受官,繼之以死,則人臣之節盡矣。〕
司徒左長史何偃為侍中。
武陵駿屯五洲,沈慶之自巴水來,咨受軍略。
〔水經:巴水出廬江雩婁縣之巴山,南歷蠻中,又南流注于江;今謂之巴河,在蘄州界;源出皮石山。去年,帝使沈慶之討蠻,是年,使武陵王駿統討蠻諸軍,故慶之來詣駿咨受軍略,謂用兵之策略也。〕
三月,乙亥,典籤董元嗣
〔武陵王鎮彭城,董元嗣已為府典籤。〕
自建康至五洲,具言太子殺逆,
〔殺,讀曰弒。〕
【章:十二行本正作「弒」;孔本同;張校同。】
駿使元嗣以告僚佐。
〔宣劭以豉翻。〕
東宮同惡,不過三十人;
〔謂張超之、陳叔兒等〕
此外屈逼,
〔謂魯秀、龐秀之等。〕
必不為用。今輔順討逆,
〔順謂武陵王逆謂劭也。〕
不憂不濟也。」
〔沈慶之以此言作諸人義勇之氣。〕
8壬午,魏主尊保太后為皇太后,
〔尊保太后見上卷上年。以乳母為母,非禮也。〕
追贈祖考,官爵兄弟,皆如外戚。
〔史言魏主寵秩私昵之過。〕
9太子劭分浙東五郡為會州,
〔以會稽名州也。會,古外翻。〕
省揚州,立司隸校尉,
〔浙東五郡本屬揚州,分為會州,又改揚州為司隸校尉以統京畿,欲倣魏、晉都洛舊制。〕
以其妃父殷沖為司隸校尉。沖,融之曾孫也。
〔殷融見九十四卷晉成帝咸和三年。〕
以大將軍義恭為太保,荊
【嚴:「荊」改「揚」。】
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太尉,始興王濬為驃騎將軍,
〔騕,匹妙翻。騎,奇計翻。〕
雍州刺史臧質為丹楊尹,
〔雍,於用翻。〕
會稽太守隨王誕為會州刺史。
〔欲就會稽用誕統浙東五郡。〕
劭料檢文帝巾箱
〔料音聊。巾箱所以藏要密文書,便於尋閱。〕
及江湛家書疏,得王僧綽所啟饗士并前代故事,
〔即所上廢太子諸王典故。疏,所去翻。〕
申申,收僧綽,殺之。僧綽弟僧虔為司徒左西屬,
〔左西屬,左西曹屬也。舊制,司徒府有東西曹,曹有掾,有屬。宋於西曹又分左、右。〕
所親咸勸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國以忠貞,撫我以慈愛,今日之事, 苦不見及耳;若得同歸九泉,猶羽化也。」
〔羽化,猶言登仙,神仙家所謂飛昇也。〕
劭因誣北第諸王侯,云與僧綽謀反,
〔諸王侯列第於臺城北,故曰北第。此皆 穆、武子孫也。〕
殺長沙悼王瑾、瑾弟
【章:十二行本「弟」下有「楷」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臨川哀王熚、
〔臨川王義慶本長沙王道憐之子,嗣臨川王道規,今熚又以長沙王瑾弟嗣義慶。瑾,渠吝翻。〕
桂陽孝侯覬、新渝懷侯玠,
〔覬,音冀。「親渝」當作「新喻」。考異曰:劭傳作「球」,今從長沙王道憐傳。〕
皆劭所惡也。
〔惡,烏路翻。〕
瑾,義欣之子;
〔義欣,長沙王道憐之子。〕
熚,義慶之子;覬、玠,義慶之弟子也。
劭密與沈慶之手書,今殺武陵王駿。慶之求見王,王懼,辭以疾。慶之突入,以劭書示王,王泣求入內與母訣,
〔武陵王母路淑媛。〕
慶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今日之事,惟力是視;殿下何見疑之深!」王起再拜曰:「家國安危,皆在將軍。」慶之即命內外勒兵。庥主簿顏竣曰:
〔竣,七倫翻。〕
「今四方未知義師之舉,劭據有天府,
〔天府謂建康。〕
若首尾不相應,
〔首,謂武陵已倡義於九江;尾,謂諸方征鎮。〕
此危道也。宜待諸鎮協謀,然後舉事。」慶之厲聲曰:「今舉大事,而黃頭小兒皆得參預,
〔男女始生為黃頭小兒。言其如嬰兒,未有知識也。〕
何得不敗!宜斬以徇!」王令竣拜謝慶之,慶之曰:「君但當知筆札事耳!」於是專委慶之處分。旬日之間,內外整辦,,人以為神兵。
〔宋帝紀曰:三月乙未,建牙王軍門。是時多不悉舊儀,有一翁班白,自稱少從武帝征伐,頗悉其事;因使指麾,事畢忽失所在。余謂沈慶之甚練軍事,西征北伐,久在兵間,安有不悉舊儀之理!或者舉義欴時,託武帝神靈以昭神人之助順,啟諸方赴義之心也。通鑑不語怪,故不書。處,昌呂翻。分,扶間翻。〕
竣,延之之子也。
〔顏延之與謝靈運俱以文義著稱;靈運死,延之獨擅名於時,時在建康。〕
庚寅,武陵王戒嚴誓眾。以沈慶之領司馬;襄陽太守柳元景、隨郡太守宗愨為諮義參軍,領中兵;江夏內史朱脩之行平東將軍;記室參軍顏竣為諮議參軍,領錄事兼總內外;
〔柳元景、宗愨以諮議參軍領中兵參軍,以前驅之任命二人也。顏竣本記室參軍,陞諮議,領錄事參軍,以總錄軍府之任命竣也。記室參軍掌牋記。夏,戶雅翻。〕
諮議參軍劉延孫為長史、尋陽太守,行留府事。延孫,道產之子也。
〔劉道產鎮襄陽有政績,見一百二十四卷十九年。〕
南譙王義宣及臧質皆不受劭命,與司州刺史魯爽同舉兵以應駿。質、爽俱詣江陵見義宣,
〔司、雍皆受督於義宣,故俱詣之。〕
且遣使勸進於王。
〔使,疏吏翻。〕
辛卯,臧質子敦等在建康者聞質舉兵,皆逃亡。
〔考異曰:宋略:「庚申,武陵王戒嚴。辛亥,臧敷逃。」按長曆,是月甲戌朔,無庚申、辛亥。又宋略上有甲申,下有癸巳,此必庚寅、辛卯字誤也。宋書「敷「作「敦」,今從之。〕
劭欲相慰悅,下詔曰:「臧質,國戚勳臣,
〔臧質,高祖敨皇后之姪,故曰國戚;有邊功,故曰動臣。〕
方翼贊京輦,
〔謂用為丹楊尹也。〕
而子弟波迸,良可怪歎。
〔迸,北諍翻。〕
可遣宣譬令還,咸復本位。」劭尋錄得敦,
〔毛,,晃曰:錄,收拾也。〕
使大將軍義恭行訓杖三十,
〔以外戚子弟,行杖以訓敕之,故曰訓杖。〕
厚給賜之。
10癸巳,劭葬太祖于長寧陵,
〔據齊書豫章王嶷傳,長寧陵隧道出嶷第前路,則陵近臺城矣。〕
諡曰景皇帝廟號中宗。
〔史不用劭所上諡號,而用孝武帝所改諡號,正劭弒逆之罪,絕之也。〕
劭以兗、冀二州刺史蕭思話為徐、兗二州刺史,起張永為青州刺史。思話自歷城引部曲還平城,起兵以應尋陽;
〔濟南郡東平陵縣有平陸城。余謂「平城」當作「彭城」。還,從宣翻,又如字。〕
建武將軍垣護之在歷城,亦帥所領赴之。
〔帥,讀曰率;下同。〕
南譙王義宣版張永為冀州刺史。永遣司馬崔勳之等將兵赴義宣。
〔將,即亮翻。〕
義宣慮蕭思話與永不釋前憾,
〔思話繫張永於獄,事見上卷上年。〕
自為書與思話,使長史張暢為書與永,
〔張暢,永之群從也,故義宣使之為書。〕
勸使相與坦懷。
隨王誕將受劭命,
〔受會州刺鬥之命。〕
參軍事沈正說司馬顧琛曰:
〔說,輸芮翻。〕
國家此禍,開闢朱聞。今以江東驍銳之眾,
〔此江東,謂浙江之東也。驍,堅堯翻。〕
唱大義於天下,其誰不響應!豈可使殿下北面兇逆,受其偽寵乎!」琛曰:「江東忘戢日久,雖後應之,不為晚也。」正曰:「天下未嘗有無父無君之國,寧可自安讎恥而責義於餘方乎!今正以弒朔冤酷,義不共戴天,
〔禮記曰:父母之讎,不共戴天。〕
舉兵之日,豈求必全邪!馮衍有言:『大漢之貴臣,將不如荊、齊之賤士乎!』
〔此蓋馮衍責田邑之言。荊、齊之賤士,謂申包胥赴秦求敦以存荊,王孫賈殺淖齒以存齊也。〕
況殿下義兼臣子,事實國家者哉!」琛乃與正共入說誕,誕從之。
〔說,輸芮翻。〕
正,田子之兄子也。
〔沈田子從武帝入關有功,後殺王鎮惡受誅。〕
劭自謂素習武事,語朝士曰:「卿等但助我理文書,勿措意戎旅;若有寇難,
〔語,牛倨翻。朝,直遙翻。難,乃旦翻。〕
吾自當之;但恐賊虜不敢動耳。」及聞四方兵起,始憂懼,戒嚴,悉召下番將吏,
〔宿衛分上下番,便休迭代。今悉召下番將吏以自備,更不分番。〕
遷淮南
【章:十二行本「南」下有「岸」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
居民於北岸,
〔秦淮南岸當新亭、石頭來路,北縣即臺城。遷淮南居民於北岸,欲阻淮以自固。〕
盡聚諸王及大臣於城內,
〔防其出奔也。〕
移江夏王義恭處尚書下舍,分義恭諸子處侍中下省。
〔處,昌呂翻。據南史,侍中下省在神虎門外。〕
夏,四月,癸卯朔,柳元景統寧朔將車薛安都等十二軍發湓口,
〔湓,音湓。〕
司空中兵參軍徐遺寇以荊州之眾繼之。
〔南譙王義宣既進位司空,以徐遺寇為中兵參軍。〕
丁未,武陵王發尋陽,沈慶之總中軍以從。
〔從,才用翻。〕
劭立妃殷奼為皇后。
庚戌,武陵王檄書至建康,劭以示太常顏延之曰:「彼誰筆也﹖」延之曰:「竣之筆也。」劭曰:「言辭何至於是!」延之曰:「竣尚王顧老臣,安能顧陛下!」劭怒稍解。悉拘武陵王子於侍中下省,南譙王義宣子於太倉空舍。劭欲盡殺三鎮士民家口。
〔三鎮,謂雍、荊、江。〕
江夏王義恭、何尚之皆曰:「凡舉大事者不顧家;且多是驅逼,今忽誅其室累,正足堅彼意耳。」
〔累,力瑞翻。〕
劭以為然,乃下書一無所問。
劭疑朝廷舊臣皆不為己用,乃厚撫魯秀及右軍參軍王羅漢,悉以軍事委之;
〔二人皆驍勇善戰,故厚撫之,委以軍事,冀得其力。〕
以蕭斌為謀主,殷沖掌文符。蕭斌勸劭勒水軍自上決戰,不爾則保據梁山。
〔上,時掌翻。今太平州當塗縣西南三十里有天門山,亦曰蛾眉山。兩山夾大江對峙,東曰博望山,西曰梁山。〕
江夏王義恭以南軍倉猝,船舫陋小,不利水戰,
〔江水東流至武昌以下,漸漸向北流。蓋南紀諸山所迫,坡陀之勢,漸使之然也。至于江寧,江流愈北。建康當下流都會,望尋陽、武昌恉直南,望歷陽、壽陽皆直西,故建康謂歷陽、皖城以西皆曰江西,而江西亦謂建康為江東。建康謂采石為南,州京口為北府,皆地勢然也。江夏王義恭在建康,以義師為南軍,即此義。舫,甫妄翻。〕
乃進策曰:「賤駿小年未習軍旅,遠來疲弊,宜以逸徒之。今遠出梁山,則京都空弱,木軍乘虛,或能為患。
〔東軍,謂會稽隨王誕之兵也。〕
若分力兩赴,則兵散勢離,不如養銳待期,坐而觀釁。割棄南岸,柵斷石頭,此先朝舊法,
〔釁,許靳翻。斷,丁管翻。朝,直遙翻。先朝舊法,謂晉明帝拒王含及武帝拒盧循時用兵之法。〕
不憂賊不破也。」劭善之。斌厲色曰:「南串郎二十年少,能建始此大事,豈復可量!
〔時武陵王駿為南中郎將、江州刺史,故稱之。武陵王時年二十四。少,詩照翻。復,扶又翻。量,音良。〕
三方同惡,勢據上流;
〔三方,謂荊、雍、江。〕
沈慶之甚練軍事,柳元景、宗愨屢嘗立功,
〔沈慶之常與蕭斌同在碻磝;柳元景討蠻,出關、陝皆有功;宗愨有平林邑之功,又有討蠻之功;故斌皆憚之。〕
形勢如此,實非小敵。唯宜及人情未離,尚可決力一戰;端坐臺城,何由得久!今生、相咸無戰意,豈非天也!
〔弒逆事起,蕭斌以宮僚之舊,逼於兇威,遂為同惡。其心凓負天地,無所自容,唯欲幸一戰之勝,相與苟活。今劭不肯逆戰,斌知必敗,故歸之天。相,息亮翻。〕
劭不聽。或勸劭保石頭城。劭曰:「昔人所以固石頭城者,俟諸侯勤王耳。我若守此,誰當見救!唯應力戰決之;不然,不克。」日日自出行軍,慰勞將士,
〔行,下孟翻。勞,力到翻。〕
親督都水治船艦。
〔都水,漢官,處處有之;前漢屬水衡都尉,後漢屬少府,其後分屬郡國;晉屬大司農。治,直之翻。〕
壬子,焚淮南岸室屋、淮內船舫,悉驅民家渡水北。
〔秦淮水之北也。〕
立子偉之為皇太子。以始興王濬妃父褚湛之為丹楊尹。湛之,裕之之兄子也。
〔褚裕之見一百十卷晉安帝義熙六年。〕
濬為侍中、中書監司徒、錄尚書六條事,加南平王鑠開府儀同三司,以南兗州刺史建平王宏為江州刺史。
〔欲以代武陵王。〕
太尉司馬龐秀之自石頭先眾南奔,人情由是大震。
〔劭委龐秀之以掌軍隊,秀之先奔南軍,故人情大脤。先,息薦翻。〕
以營道侯義綦為湘州刺史,檀和之為雍州刺史。
〔欲以代臧質。雍,於用翻。〕
癸丑,武陵王軍于鵲頭。
〔鵲頭在宣城郡界。左傳:楚以諸侯伐吳,吳敗之于鵲岸。唐志:宣州南陵縣有鵲頭鎮兵,蓋其地在鵲洲之頭。〕
宣城太守王僧達得武陵王檄,未知所從。客說之曰:「方今釁逆滔天,
〔說,輸芮翻。釁,許覲翻。〕
古今未有。為君計,莫若承義師之檄,移告傍郡。苟在有心,誰不響應!
〔謂凡有人心者,皆若響之應聲。〕
此上策也。如其不能可躬帥向義之徒,
〔帥,讀曰率。〕
詳擇水陵之便,致身南歸,亦其次也。」僧達乃自候道南奔,
〔候道,伺候邊上警急之道也。今沿路列置烽臺者即候道。〕
逢武陵王於鵲頭。王即以為長史。僧達,弘之子也。
〔王弘歷事武文,位任隆重。〕
王初發尋陽,沈慶之謂人曰:「王僧達必來赴義。」人問其故。慶之曰:「吾見其在先帝前議論開張,意向明決;以此言之,其至必也。」
〔王氏江南冠族,僧達又名公之子也。沈慶之於建義之初,欲致之以為民望耳。〕
柳元景以舟艦不堅,憚於水戰,乃倍道兼行,丙辰,至江寧步上,
〔江寧縣臨江渚,晉咸和之後,以江外無事,於南浦置江寧縣。宋白曰:江寧縣本秣陵之地,晉置江寧縣,在今縣南七十里,故城存焉。隋開皇十年,移於冶城。按宋白所謂今縣,乃天祐十四年楊氏所置縣也。艦,戶黯翻。上,時掌翻。〕
使薛安都帥鐵騎曜兵於淮上,
〔秦淮之上也。〕
移書朝士,為陳逆順。
〔朝,直遙翻。為,于偽翻。觀柳元景用兵方略,固有必勝之理矣。〕
劭加吳興太守汝南周嶠冠軍將軍。隨王誕檄亦至,嶠素恇怯,回惑不知所從;;
〔冠,古玩翻。恇,去王翻。〕
府司馬丘珍孫殺之,舉郡應誕。
戊午,武陵王至南洲,降者相屬;
〔南洲,屬姑孰。降,戶江翻;下同。屬,之欲翻。〕
己未,軍于溧洲。
〔溧,音栗。〕
王自發尋陽,有疾不能見將佐,唯顏竣出入臥內,
〔在室在舟,凡寢臥之所皆謂之臥內。將,即亮翻。〕
擁王於膝,親視起居。疾屢危篤,不任咨稟,竣皆專決。
〔言病甚不能決事,風內外咨稟,竣皆專決。任音主。〕
軍政之外,間以文教書檄,應接遐邇,
〔間,古莧翻。〕
昏曉臨哭,若出一人。
〔臨,力鴆翻。〕
如是累旬,自舟中甲士亦不知王之危疾也。
〔按是月丁未,王發尋陽,己未至溧洲,十三日耳,丙寅至江寧,方二十日;今曰累旬,當是以至江寧為限耳。〕
癸亥,柳元景潛至新亭,依山為壘。
〔考異曰:宋略云:「壬戌,元景次新林,依山為壘。」按本紀:「癸亥,元景至新亭。」元景傳:「元景至新亭經日劭乃水陸出軍。」今從之。〕
新降者皆勸元景速進,元景曰:「不然。理順難恃,同惡相濟,輕進無防,實啟寇心。」
〔兵法所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柳元景以之。〕
元景營未立,劭龍驤將軍詹叔兒覘知之,
〔驤,思將翻。〕
勸劭出戰,劭不許。甲子,劭使蕭斌統步軍,褚湛之統水軍,與魯秀、王羅漢、劉簡之精兵合萬人,
〔史言唯魯秀、王羅漢、劉簡之所部之兵精耳。〕
攻新亭壘,劭自登朱雀門督戰。元景宿令軍中曰:鼓繁氣易衰,叫數力易竭;
〔宿令者,先未戰之日而令之也。易,以豉翻。數,所角翻。〕
但銜枚疾戰,一聽吾鼓聲。」劭將士懷劭重賞,皆殊死戰。元景水陵受敵,意氣彌強,麾下勇士,悉遣出鬬,左右唯留數人宣傳。
〔宣傳號令也。〕
劭兵勢垂克,魯秀擊退豉,劭眾遽止。
〔師之耳目在於旗鼓,鼓疾所以進眾,鼓徐所以退眾,魯秀誤鳴退鼓,天使之也。〕
元景乃開壘鼓譟以乘之,劭眾大潰,墜淮死者甚多。劭更帥餘眾,自來攻壘,
〔帥,讀曰率。〕
元景復大破之,所殺傷過於前戰,士卒爭赴死馬澗,澗為之溢;
〔死者塞澗,故澗水溢。復,扶又翻。為,于偽翻。〕
劭手斬退者,不能禁。劉簡之死,蕭斌被創,
〔被,皮義翻。創,初良翻。〕
劭僅以身免,走還宮。魯秀、褚湛之、檀和之皆南奔。
丙寅,武陵王至江寧。丁卯,江夏王義恭單騎南奔;
〔夏,戶雅翻。騎奇翻。〕
劭殺義恭十二子。
劭、濬憂迫無計,以輦迎蔣侯神像置宮中,稽顙乞恩,拜為大司馬,封鍾山王;
〔蔣侯,蔣子文也;廟食鍾山。吳孫氏以其祖諱鍾,改曰蔣山。稽,音啟。〕
拜蘇侯神為驃騎將軍。
〔據齊書崔祖思傳,蘇侯神即蘇峻。驃,匹妙翻。騎,奇計翻。〕
以濬為南徐州刺史,與南平王鑠並錄當書事。
戊辰,武陵王軍于新亭,大將軍義恭上表勸進。散騎侍郎徐爰在殿中誑劭,云自追義恭,遂歸武陵王。
〔因出追義恭,遂得歸順。散,悉亶翻。誑,居況翻。〕
時 王軍府草郃,不曉朝章;爰素所諳練。
〔諳,烏含翻。〕
乃以爰兼太常丞,撰即位儀注。己巳,王即皇帝位,大赦。文武賜爵一等,從軍者二等。
〔謂從軍自尋陽至 新亭,進爵二等以優之。〕
改諡大行皇帝曰文,廟號太祖。以大將軍義恭為太尉、錄尚書六條事、南徐州刺史。是日,劭亦臨軒拜太子偉之。大赦,「唯劉駿、義恭、義宣、誕不在原例。」
〔此劭所下赦文所該也。〕
庚子,似南譙王義宣為中書監、丞相、錄尚書六條事、揚州刺史,隨王誕為衛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臧質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
〔騎,奇計翻;下同。〕
沈慶之為領軍將軍,蕭思話為尚事左僕射。壬申,以王僧達為右僕射,柳元景為侍中、左衛將軍,宗愨為右衛將軍,張暢為吏部尚書,劉延孫、顏竣並為侍中。
五月,癸酉朔,臧質以雍州兵二萬至新亭。
〔雍,於用翻。〕
豫州刺史劉遵考遣其將夏侯獻之帥步騎五千軍于瓜步。
〔將,即亮翻。帥,讀曰率。〕
先是,芯祖遣寧朔將軍顧彬之將兵東入,受隨王誕節度。
〔孝武帝廟號世祖。時初即位,而遂以廟號書之,蓋因舊史耳。先悉薦翻。〕
誕遣參軍利季之將兵與彬之俱向建康,誕自頓西陵,為之後繼。
〔西陵,今紹興府蕭山縣西興鎮是也。其地西臨浙江,吳越王錢鏐以陵非吉語,改曰西興。將,音即亮翻。〕
劭遣殿將軍燕欽等拒之,相遇於曲阿奔牛塘,
〔今常州武進縣有奔牛鎮及奔牛堰,故老相傳,云古有金牛奔此,因以名之。〕
欽等大敗。劭於是緣淮樹柵以自守,又決破崗、方山埭以絕東軍。
〔破崗在晉陵郡延陵縣西北亦有埭。埭,昔代。〕
時男丁既盡,召婦女供役。
甲成,魯秀等募勇士攻大航,克之。
〔大航,即朱雀航。航,戶剛翻。考異曰:元凶傳云「其月三日」。按未略,甲戌乃二日也。〕
王羅漢聞官軍已渡,即放仗降,緣渚幢隊以次奔散,
〔渚,謂秦淮渚也。時劭兵緣渚備守以禦義師,即秦淮北岸也。幢隊,幢隊主副 所領兵也。降,戶江翻。〕
器仗鼓蓋,充塞路衢。
〔塞,悉則翻。〕
是夜,劭閉守六日門,
〔臺城六明,大司馬門、東華門、西華門、萬春門、太陽、承明門也。〕
於門內鑿塹立柵;城中沸亂,
〔塹,七豔翻。〕
丹楊尹尹弘私文武將吏爭踰城出降。
〔降,戶江翻;下同。〕
劭燒輦及兗冕服于宮庭。蕭斌宣令所統,使皆解甲,自 石頭戴白幡來降;詔斬斌於武軍門。濬勸劭載寶貨逃入海,劭以人情離散,不果行。
乙亥,輔國將軍朱脩之克東府,丙子,諸軍克臺城,各由諸門入會于殿庭,獲王正見,斬之。張超之走至合殿御床之所為軍士所殺,刳腸割心,諸將臠其肉,生噉之。
〔噉徒覽翻,又徒濫翻。〕
建平等七王號哭俱出。
〔七王,建平王宏及東海王禕、義陽王昶、武昌王渾、湘東王彧、建安王休仁;餘一人當是休祐,但未封。劭蓋拘七王於宮中,故號哭俱出。號,戶高翻。〕
劭穿西垣,入武庫井中,隊副高禽執之。劭曰:「天子何在﹖」禽曰:「近在新亭。」至殿前,臧質見之慟哭,劭曰:「天地所不覆載,丈人何為見哭﹖」
〔覆敷又翻。臧質,武敬皇后之姪,故劭呼為丈人。〕
又謂質曰:「劭可啟得遠徙不﹖」
〔不,讀曰否,〕
質曰:「主上近在航南,
〔航南,謂大航之南。〕
自當有處分。」
〔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縛劭於馬上,防送軍門。時不見傳國璽,
〔璽,斯氏翻。〕
以問劭,劭曰:「在嚴道育處。」就取,得之。斬劭及四子於牙下。濬帥左右數十人挾南平王鑠南走,
〔帥,讀曰率。〕
遇江夏王義恭於越城。濬下馬曰:「南中郎令何所作﹖」義恭曰:「下已君臨萬國。」又曰:「虎頭來得無晚乎﹖」義恭曰:「殊當恨晚。」又曰:「故當不死邪﹖」義恭曰:「可詣行闕請罪。」
〔天子出行幸,所居之謂之行宮;豹尾之內同之禁中;旌門之外謂之行闕。〕
又曰:「未審能賜一職自效不﹖」
〔不,讀曰否。史言劭、濬狂愚望生。〕
義恭又曰:「此未可量。」
〔量,音良。〕
勒與俱歸,於道斬之,及其三子。劭、濬父子首並梟於大航,
〔梟,堅堯翻。〕
暴尸於市。劭妃殷氏及劭、濬諸女、妾媵,恉賜死於獄。
〔媵,以證翻。〕
汙瀦劭所居齋。
〔古者,臣弒君,子弒父,殺無赦;壞其室,汙其宮而瀦焉。鄭玄曰:瀦,都也。南方人謂都為瀦,釋停水曰瀦。〕
殷氏且死,謂獄丞江恪曰:「汝家骨肉相殘,何以枉殺無罪人﹖」恪曰:「受拜皇后,非罪而何﹖」殷氏曰:「此權時耳,當以鵙鵡為后。」褚湛之之南奔也,濬即與褚妃離絕,故免於誅。
〔史言褚妃得免死之由。〕
嚴道育、王鸚鵡並都街鞭殺,焚尸,揚灰於江。殷沖、尹弘、王羅漢及淮南太守沈璞皆伏誅。
〔璞累為濬參佐,守于湖不迎義師,故誅。〕
庚辰,解嚴。辛巳,帝如東府,百官請罪,詔釋之甲申,尊帝母路淑媛為皇太后。
〔淑媛,魏文帝所制。晉武帝采漢、魏之制,淑妃、淑媛、淑儀、脩華、脩儀、脩容、婕好、容華、充華,為九嬪,位視九卿。媛,于眷翻。〕
太后,丹楊人也。乙酉,立妃王氏為皇后。后父偃,導之玄孫也。
〔王導,木晉元臣,子孫為江左衣冠甲族。〕
成子,以柳元景為雍州刺史。
〔雍,於用翻。〕
辛卯,追贈袁淑為太尉,諆忠憲公;徐湛之為司空,諆忠烈公;江湛為開府儀同三司,諆忠簡公;王僧綽為金紫光祿大夫,諆簡侯。
〔旌其死難也。〕
壬辰,以太尉義恭為揚、南徐二州刺史,進位太傅,領大司馬。
初,劭以尚書令何尚之為司空,領尚書令,子征北長史偃為侍中,父子並居權要。及劭敗,尚之左右皆散,自洗閤。
〔舊制,三公聽事置黃閤。五代志曰:三公府三門,當中開黃閤,設內屏。〕
殷沖等既誅,人為之寒心。
〔為,于偽翻。〕
帝以尚之、偃素有令譽,且居劭朝用智將迎,時有全脫,
〔所謂全脫者,活三鎮十一民家口。朝,直遙翻。〕
故特免之;復以尚之為尚書令,偃為大司馬刁史,位遇無改。
甲午帝謁初寧、長寧陵。追贈卜天與益州刺史,謚壯侯,
〔旌死節也。〕
與袁淑等四家,長給稟祿。
〔卜天與、袁淑、徐湛之、江湛四家。稟,筆錦翻,賜穀也,供給也;又力錦翻,廩食也。〕
張泓之等各贈郡守。
〔旌其戰死也。〕
戊戌,以南平王鑠為司空,建平王宏為尚書左僕射,蕭思話為中書令、丹楊尹。六月,丙午,帝還宮。
〔還自謁陵也。〕
12初,帝之討西陽絩也,
〔屯五州時。〕
臧質使柳元景將兵會之。及質起兵,欲奉南譙王義宣為主,潛使元景帥所領西還,
〔帥,讀曰率。還,從宣翻。〕
元景即以質書呈帝,語其信曰:
〔語,牛倨翻。信,使也。〕
「臧冠軍當是未知殿下義舉耳。
〔臧質以冠軍將軍鎮襄陽,冠,古玩翻。〕
方應伐道,不容西還。」質以此恨之。及元景為雍州,
〔雍,於用翻。〕
質慮其為荊、江後患,建議元景當為爪牙,不宜遠出。帝重違其言,成申,以元景為護軍將軍,領石頭戌事。
13己酉,以司州刺史魯爽為南豫州刺史。庚戌,以衛軍司馬徐遺寶為兗州刺史。
〔為魯爽、徐遺寶與臧質同反張本。〕
14庚申,詔有司論功行賞,封頻竣等為公、侯。
〔竣,七偷翻。〕
15辛未,徙南譙王義宣為南郡王,隨王誕為竟陵王,立義宣次子宜陽侯愷為南譙王。
16閏,壬申,以領軍將軍沈慶之為南兗州刺史,鎮盱眙。
〔盱眙,音吁怡。〕
癸酉,以柳元景為領軍將軍。
18丞相義宣固辭內任及子愷王爵。甲午,更以義宣為荊、湘二州刺史,
〔沈約曰:晉懷帝分荊州立湘州,成帝咸和三年省,安帝義熙八年復立,十二年又省,宋武永初三年又立,文帝元嘉八年省,十七年又立,二十九年又省,孝武帝孝建元年又立。今按是年四月,元凶劭以營道侯義綦為湘州刺史,蓋以義宣以荊州舉義,欲分其軍府耳。帝既即位,遂以義宣為荊、湘二州刺史湘州之立寔在是年也。更,工衡翻。〕
愷為宜陽縣王,將佐以下並加賞秩。
〔將,即亮翻。〕
以竟陵王誕為揚州刺史。
19秋,七月,辛酉
【章:十二行本「酉」作「丑」;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朔,日有食之。甲寅,詔求直言。辛酉,詔省細作并尚方彫文塗飾;貴戚競利,悉皆禁絕。
〔宋有細作署令,大明四年改為左右御府令。〕
中軍錄事參軍周朗上疏,以為:「毒之在體,必割其緩處。歷下、泗間,不足戌守。
〔歷下,謂歷城;泗間,謂彭城湖陸。〕
議者必以為胡衰不足避,
〔當時議者,蓋以魏連有內難,遂謂之衰。〕
而不知我之病甚於胡矣。
〔兵甲饋餫之,費虛內以給外,則吾國之病甚於胡運之衰。〕
今空守孤城,徒費財役。使虜但發輕騎三千,更互出入,
〔騎,奇計翻。更,工衡翻。〕
春來犯麥,秋至侵禾,水陸漕輸,居然復絕;
〔虜騎至則江南之人不敢至彭、泗,水陵漕輸絕矣。復,扶又翻。〕
於賊不勞而邊已困,不至二年,卒散民盡,可蹻足而待也。
〔蹻,巨驕翻。〕
今人知不以羊追狼、蟹捕鼠,而令重車弱卒與肥馬悍胡相逐,其不能濟固宜矣。
〔言不濟事也。悍,下罕翻,又侯旰翻。〕
又,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漢氏節其臣則可矣,薄其子則亂也。
〔短喪自漢景帝始,詳見十五卷漢文帝後七年。〕
凡法有變於古而刻於情,則莫能順焉;至乎敗於禮而安於身,必遽而奉之。今陛下以大孝始基,宜反斯謬。
〔言帝既能討元凶劭之罪,當行三年之喪,以反短喪之謬。〕
又,舉天下以奉一君,何患不給﹖一體炫金,不及百兩,
〔炫,胡練翻;炫金,今之銷金是也。〕
一歲美衣,不過數襲;而必收寶連櫝,集服累笥,目豈常視,身未時親,是櫝帶寶、笥著衣也,
〔著,陟略翻。〕
何糜蠹之劇,惑鄙之甚邪!且細作始并,以為儉節;而市造華怪,即傳於民。如此,則遷也,非罷也。
〔此等語切中當時之病。凡欲言時政,若此可也;否則,迎合以徼利祿耳。〕
凡厥庶民,制度日侈,見車馬不辨貴賤,視冠服不知尊卑。尚方今造一物,小民明已頼睨;
〔明,謂來旦也。頼,與睥同,匹詣翻。〕
宮中朝製一衣,庶家晚已裁學。侈麗之源,實先宮閫。
〔嗚呼!我宋之將亡,甚習俗如此,吾是以悲二宋之一轍也,嗚呼!先,悉薦翻。〕
又,設官者宜官稱事立,人稱官置。
〔稱,尺證翻。〕
王侯識未堪務,不應強仕。
〔此強仕,謂強之使仕也。強,其兩翻。〕
且帝子未官,人誰謂賤﹖但宜詳置賓友,茂擇正人,亦何必列長史、參軍、別駕從為,然後為貴哉。
〔此言亦深切宋藩王出鎮之弊。〕
又,俗好以毀沈人,不察其所以致毀;
〔好,呼到翻。沈,持林翻;沈,言沒人之實也。〕
以譽進人,不察其所以致譽。
〔譽,音余;下同。〕
役徒皆鄙,則宜擢其毀者;譽黨悉庸,則宜退其譽者。如此,則毀譽不妄,善惡分矣。
〔論語:子頁問孔子曰:「鄉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周朗之言,正得此意。蓋晉、未以來,諸州中正品人定人物,高下其手,毀譽之失實也久矣。〕
凡無世不有言事,無時不有下令。然升平不至,昏危相繼,何哉﹖設令之本非實故也。」
〔朗指帝求言非實。〕
書奏,忤旨,自解去職。朗,嶠之弟也。
〔周嶠為丘珍孫所殺,事見上。忤,五故翻。〕
侍中謝莊上言:「詔云:『貴戚競利,悉皆禁絕。』此實允愜民聽。若有犯違,則應依制裁糾;若廢法申恩便為明詔既下而聲實乖爽也。
〔爽,差也。〕
臣愚謂大臣在祿位者,尤不宜與民爭利。不審可得在此詔不﹖」
〔不,讀曰否。〕
莊,弘微之子也。〕謝弘微進用於元嘉之初。
上多变易太祖之制,郡县以三周为满,宋之善政,于是乎衰。
〔元嘉之制,守宰以六期為斷。然自時厥後,率以三周為滿,而又有數更數易,不及三周者。〕
20乙丑,魏濮陽王閭若文、征西大將軍永昌王仁皆坐謀叛,仁賜死長安,若文伏誅。
21南平穆王鑠素負才能,意常輕上;又為太子劭所任,出降最晚。
〔鑠為始興王濬所挾而走,遇江夏王義恭乃降,非本心也。降,戶江翻。〕
上潛使人毒之,己巳,鑠卒,贈司徒,以商臣之諡諡之。
〔楚世子商臣弒君父而自立,卒後諡日穆。〕
22南海太守蕭簡據廣州反。簡,斌之弟也。
〔蕭斌以逆黨誅,其弟懼連坐而反。〕
詔新南海太守南昌鄧琬、
〔考異曰:蕭簡傳作「劉玩」,今從本紀。〕
始興太守沈法系討之。法系,慶之之從弟也。
〔從,才用翻。〕
簡誑其眾曰:「臺軍是賊劭所遣。」眾信之,為之固守。
〔誑,居況翻。為,于偽翻。〕
琬先至,止為一攻道;法系至,曰:「宜四面並攻;若守一道,何時可拔!」琬不從。法系曰:「更相申五十日。」
〔申,容也。又,緩為之期曰申。〕
日盡又不克,乃從之。從道俱攻,一日即破之。九月,丁卯,斬簡,廣州平。法系封府庫府琬而還。
〔史言沈氏兄弟皆能宣力於一時。還,從宣翻,又如字。〕
23冬,十一月,丙午,以左軍將軍魯秀為司州刺史。
〔為魯秀從臧質等稱兵張本。〕
24辛酉,魏主如信都、中山。
25十二月,癸未,以將置東宮,省太子率更令等官,中廣子等各減舊員之半。
〔懲元凶劭之禍也。晉制:東宮中庶子四人,中舍人四人,庶子四人,舍人十六人洗馬八人。更,工衡翻。〕
26甲午,魏主還平城。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张元济
宋·钱俨
唐·无能子
台湾采访册
清·曹廷杰
清·云间天赘生
明·释智旭
(清)王闿运
宋·陈伯葵
明·朱柏庐
(唐)李白著
宋·赵佶
明·张位
南北朝·贾思勰
宋·张伯端
明·乔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