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十五-水经注疏
卷十五
○洛水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
(守敬按:县详《丹水》篇。)
ん举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
(守敬按:见上雒县下。)
《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
(守敬按:《海内东经》文,今本《经》无上字,盖脱。)
又曰:ん举之山,洛水出焉。
(守敬按:《中次四经》文。今洛水出雒南肥、县西冢领山。)
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
(全云:丹水亦出冢领,而不入洛。守敬按:《西山经》,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竹山之阳,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盖二水同出一山,一北注渭,一东南注洛也 勃氏於《渭水》篇载竹水,而此载丹水,乃本《山海经》。全误认为《丹水》篇之丹水,故谓不入洛耳。水在今雒南县西北。)
洛水又东,尸水注之。
(朱此八字讹作《经》,尸讹作户,下同。《笺》曰:谢骈,户一作尸。戴改尸,全、赵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尸。)
水北出尸山,
(朱出下衍发字,戴删出字,赵删发字。)
南流入洛。
(守敬按:《山海经·中次五经》,尸水出尸山,南流注于洛水。在今雒南县西北。)
洛水又东得乳水,
(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别出良馀山,南流注于洛。
(朱流讹作南。《笺》曰:孙云,按《山海经》,良馀之山,乳水出於其阳而东南流注於洛。赵、戴改流。守敬按:亦见《中次五经》,水在今雒南县西北。)
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蛊尾之山,东南流入洛。
(东蛊作虫,《笺》曰:《山海经》云,蛊尾之山龙馀之水出焉,东南流,注於洛。此虫字似讹。赵、戴改蛊。赵水出上增《山海经》曰四字。守敬按:此处不必增,详下,水在今雒南县西北。)
洛水又东,至阳虚山,
(会贞按:《隋志》,洛南有阳灵山,灵乃虚之误。山在今雒南县北洛水北。)
合玄扈之水。
(朱《笺》曰:宋本合下有于字。赵依增云:《山海经》曰,雒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道元盖钞变其词。守敬按:赵无下《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云云十五字,故以为道元抄变其词。然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二语,则《注》下文明引之,此但先提阳虚山三字于前耳。)
《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
(朱无此十五字,赵同,戴增。守敬按:因下有又曰之文,故赵于上水出蛊尾句首,增《山海经》曰四字,戴则增此十五字。据篇首引《山海经》两条,接叙丹水、尸水、乳水、龙馀之水、玄扈水,皆本《山海经》,不处处明提,以省烦文。此《山海经》曰四字,是总承前文,下又曰二字,亦是遥承前文。)
是也。
(守敬按:玩此是也二字,明明接引《山海经》之文,不然则是也二字无根,戴补最是,故王梓材据戴改全,而董沛又复以全疵王,非也。)
又曰:自鹿蹄之山,
(守敬按:山详《河水注》。)
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ん举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
(守敬按:以上三条并见《中次四经》。)
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
(会贞按:《隋志》,洛南有玄扈山。《通典》同。《环宇记》,山在县西北一百里,《黄帝录》云,帝在玄扈山上,有凤衔图至前,帝拜受。《明志》,雒南西北有玄扈山,玄扈水出焉,北入于洛。《雒南县志》谓山在洛水南,水今名黑潭子,东北入洛,误。《山海经》称洛水东北注玄扈水,则玄扈山、水当在洛水之北矣。)
其水迳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
(朱又字讹在曰字下,全、赵、戴乙。)
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
(守敬按:《中次五经》文。)
是为洛?也。《河图·玉版》
(守敬按:《中次五经》郭《注》,引《河图》,无玉版二字,以後文《河图·视萌篇》例之,《玉版》当是《河图》篇名。)
曰:仓颉为帝南巡,
(朱《笺》曰:宋本作随帝,《山海经》注引《河图》,但作为帝,盖为黄帝代巡也。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为。)
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
(守敬按:郭《注》巡下有狩字,洛?下无之水二字,末句作出此水中也。)
洛水又东,
(朱无洛水二字,《笺》曰:宋本有洛水二字。戴、赵增。全增同,又据《环宇记》於水下增北迳文邑四字。守敬按:非也。《经》下文云,东北过于父邑之南。《注》谓一合?当作全。?坞故于父邑,则在今宜阳县西。而《初学记》八,引《水经注》曰,洛水东北过文邑,在洛南县。是既以《经》为《注》,又以于父邑为文邑,又以为在洛南县,种种差误。《环宇记》於洛南县下,引注《水经》曰,洛水北过文邑,盖沿《初学记》之误。乃全氏认为《注》之佚文,改过作迳,补入于此,则更误矣。)
历清池山傍,
(戴删傍字。会贞按:今雒南县南十里有龙山《一统志》疑即清池山,似远。据《注》称历山傍,山当滨洛也。)
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
(会贞按:今中干山在雒南县南五十里,即武里山,县河之源出其北麓,即武里水也。)
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门水出焉。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门水详《河水注》,或谓即今之宏农河也。但宏农河出处与洛隔山,不与洛通。故《一统志》谓门水今无可考。据图有文峪河自北南流入洛,而源与宏农河源近,岂郦氏时认文峪河自洛枝分逆流,与宏农河为一水乎?)
《尔雅》
(《释水》。)
所谓洛别为波也。
(全云:波水见《谷水注》,道元以门水当之,恐非。王伯厚亦云。)
洛水又东,要水入焉。不南出三要山,
(会贞按:今山在雒南县东南一百里,故县川出此,盖即要水矣。)
东北迳拒阳城西,
(守敬按:晋初置拒阳县,寻省,後魏复置,属上洛郡,在今雒南县东南。)
而东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
(朱舆讹作兴,下同。赵据《汉志》改,戴改同。会贞按:山当在今卢氏县西南。)
俗谓之备水也。东北迳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东北流注于洛。
(孙星衍曰:此即俗称八里乾闸水也。)
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
(会贞按:《禹贡》,导洛自熊耳,即导山之熊耳。《汉志》卢氏下,熊耳山在东。上雒下,《禹贡》雒水出冢领山,熊耳获舆山在东北。是《汉志》不以为洛出熊耳矣。其称熊耳、获舆者,盖获舆与熊耳相连,与称桐柏、大复山同。《水经》,洛水出京兆上洛县ん举山 勃《注》释《经》,而仍不违《汉志》。其引《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ん举世闻名之山,洛水出焉。所以释《经》出ん举山之文也。而先引《汉志》洛出冢领山,意以ん举即冢领也。此又云,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禹贡》云云,《博物志》云云,所以释《汉志》熊耳、获舆山之文也。胡渭疑ん举世闻名是获舆之误,盖字形相近,一望而知。段玉裁亦云,获舆即ん举,声之转。是ん举、获舆不可分为二,审矣。《禹贡锥指》,此山自上洛以至卢氏县,亘二百馀里,总属《禹贡》之熊耳,其说是也。《山海经》、《水经》谓之ん举,《汉志》谓之获舆,又谓之冢领,所谓连麓而异名称,皆一山也。郭注《山海经》云,熊耳在上洛南。《括地志》,熊耳在上洛西十里。《元和志》,熊耳在卢氏县南五十里,皆随後世指名耳。)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迳坞渠关北。
(朱此七字讹作《经》,坞讹作阳,下同。戴改《注》,改坞,全、赵改《注》同,仍阳。守敬按:仍阳,非也,见下。)
坞渠水
(朱笺曰:谢云,阳一作坞。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坞。考本篇後文有坞水,又有金门坞、一全坞、云中坞、合水坞、零鸟坞、百谷坞、白马坞、袁公坞、盘谷坞,是洛水左右,以坞名者甚多,坞渠当因之立称,与《谷水》篇之阳渠无涉。《环宇记》朱阳县,後周天象二年,移县於今卢氏县西南?焉渠谷,?焉、坞形近,尤此本作坞之切证。)
出南坞渠山,
(赵、戴改出南作南出。守敬按:《注》有两例,南出、出南皆可,说见《浊漳》篇,不必改。孙星衍曰,坞渠疑即蔓渠山,此《注》谓坞渠即荀渠而以为熊耳之殊称,而《伊水注》引《山海经》伊水出蔓渠山,又引《地理志》出熊耳山,是亦谓蔓渠即熊耳矣。然则此山虽东去伊水之源尚远,实皆熊耳之所绵亘也。)
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
(《中次四经》。)
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
(会贞按:《中次四经》文,《续汉志》注引《山海经》作浮豪,作西北流,与此同。今本《山海经》作浮濠,作而西流。)
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
(会贞按:《北次三经》,太行山,其首曰归山。)
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门也。
(朱《笺》曰:《河图括地象》云,熊耳为地门,其精上为毕附耳星也。?按见《御览》四十二。?)
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迳坞渠城古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
(会贞按:二水俱在今卢氏县西。)
洛水又东,迳卢氏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全、赵改同。守敬按:汉县属弘农郡,後汉、魏因,晋属上洛郡。《隋志》,卢氏,後魏置汉安郡,而《地形志》县属金门郡,无汉安郡,但金门郡,天平初置,盖本为汉安,後改置金门,则郦氏时县属汉安郡,在今卢氏县东。)
《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
(今本《竹书》周贞定王十三年。)
晋韩龙取卢氏城,
(朱作晋韩龙氏城,《笺》曰:《竹书》云,晋韩庞取卢氏城。全、赵改龙作庞,戴不改而均增取卢二字。全又引沈炳异曰:今本《竹书》作取秦武城,亦见《史记》。会贞按:沈说是也。《史记·秦本纪》,康公二年,秦伐晋,取武城。共公二十一年,晋取武城。《六国表》,秦共公二十一年,当晋出公十九年,则作取秦武城适合。此条盖後人以误本《竹书》羼入,今本《竹书》不误,则已经校者订正。郝懿行不加详考,乃反欲据郦《注》改《竹书》,疏矣。)
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
(会贞按:《元和志》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于此。在今卢氏县西北。)
东南流,迳卢氏城东,而流注于洛水。
(赵据孙潜校,东而二字互移。戴叠东字,改而作南。会贞按:当仍原文。)
又东,翼合三川,
(朱翼上衍龙字,赵据孙潜校删,全、戴删同。)
并出县之南山,东北注洛。《开山图》曰: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
(会贞按:《御览》一百五十九,《环宇记》卢氏县下,引《开山图》同。)
亦通谓之石城山。
(会贞按:石城山详《河水注》四。)
山在宜阳山西南,
(会贞按:宜阳山详後。)
千名之山,咸处其内,陵阜原隰,
(朱讹作险,赵改??,全、戴改隰。)
易以度身者也。
(守敬按:上言卢氏川水北出卢氏山,则卢氏山在洛水北,而接叙洛水翼合之三川在洛水南,此段复详叙卢氏山,文义不相属,且通谓之石城山,石城山亦在洛水北,此段当是上水北出卢氏山下之文,传抄者参错也。)
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
洛水又东,迳高门城南,
(孙星衍云:在今卢氏县东。守敬按:《新唐志》长,水县西有高门关。《一统志》称旧志,高门关在永宁县西百二十里,即古高门城。孙氏谓在卢氏县东,意度耳。)
即《宋书》所谓後军外兵
(守敬按:《柳元景传》,外兵下有参军二字。《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文亦有。)
庞季明
(《通鉴》明作萌。《魏书·世祖纪》正平二年称庞萌。)
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洛水东与高门水合。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北山,
(会贞按:水在今永宁县西。)
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流,迳石勒城北,
(会贞按:《永宁县志》石勒城在县,西长渊乡冯西堡。)
又东迳高门城北,东入高门水,乱流南注洛。
洛水又东,松阳溪水注之。
(朱此十字讹作《经》,又阳讹作杨,下同。戴改《注》,改阳,全、赵同。会贞按:明抄本作阳。)
水出松阳山,
(会贞按:《隋志》,长泉县有松阳山。《金志》长水县有松阳水。而《新唐志》云,长水西有松阳故关。《方舆纪要》,关在永宁县西六十里。胡渭谓关当与溪相近。据《注》山水在洛水南,则在今永宁西南。)
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迳黄亭南,又东,合黄城溪水。
(赵据《禹贡锥指》改城作亭,戴改同。会贞按:胡氏但因上称黄亭,下称黄亭溪水,改此城作亭,非别有所本,然《注》往往亭城通称,不必改。)
水出鹈鹕山,
(守敬按:《新唐志》,长水县有鹈鹕故关,即置於鹈鹕山谷,山在今永宁县西八十里,此水出鹈鹕山,乃不名鹈鹕水,而下鹈鹕水,又不出鹈鹕山,不知何以歧出。)
山有二峰,
(朱无山字,赵、戴增。)
峻极于天,高崖云举,
(朱举作峰,《笺》曰:当作举。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举。亢石无阶,援徒丧其捷巧,鼯族谢(朱作穷,《笺》曰:宋本作谢。全、赵、戴改。)
其轻工,及其长霄冒颠,
(朱作颠,《笺》曰:一作领。赵仍,戴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领。)
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
(朱《笺》曰:宋本作方可。戴、赵仍作乃。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乃。)
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谓之黄亭溪水,又东南,入于洛水。
(朱又作而,《笺》曰:宋本作又。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而,《大典》本作又。)
洛水又东,得荀公溪口,
(朱溪讹作汉,《笺》曰:孙云,汉口当作涧口。赵餐改溪口,云:溪与汉近。戴改同。)
水出南山荀公涧,
(朱无公字,赵、戴增。守敬按:《方舆纪要》谓涧水在永宁县东南,非也。下檀山尚在县西,此涧不得在东南明甚。《一统志》言在西南,是矣。)
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
(守敬按:《宋书·柳元景传》作苟公谷。)
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
洛水又东,迳檀山南,
(会贞按:《隋志》,长泉县有檀山《金志》,长水县有檀山。《明一统志》作天坛山,一名坛屋山,在永宁县西四十五里。)
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
(详《宋书·武帝纪》。)
命参军戴延之
(朱军讹作将。赵改云,《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从公为持节都督,增参军为六人。延之时从宋武帝西入长安,正居此职,作《西征记》也。延之名祚,见《隋书·经藉志》。全、戴改军同。)
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逆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
(竟不达其源也。(会贞按:《御览》七百七十引戴延之《西征记》,檀山凡去洛阳,水道五百三十里,由新安、渑池、宜阳、三乐。三乐男女老幼,未尝见舡,既闻晋使溯流,皆相引蚁聚川侧,俯仰顾笑。)
洛水又东,库谷水注之。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自宜阳南山,
(朱作宜阳山南,全、赵、戴同。会贞按:下称洛水左合宜阳北山水,知此当作宜阳南山,今订。)
三川并发,合为一溪,
(会贞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
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得鹈鹕水口,水发北鹈鹕涧,
(赵、戴乙发北作北发。会贞按:发北与出北同,不必乙,说见《浊漳水》篇。水在今永宁县西。)
东南流,入于洛。洛水又迳仆谷亭北,
(守敬按:下侯谷水当迳此亭,亭自以水得名,而下作侯谷,此作仆谷,侯仆形近,必有一误。)
左合北水,水出北山,
(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
东南流,注於洛。
洛水又东,侯谷水出南山,
(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
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迳龙骧城北。
(守敬按:《永宁县志》,城在今县西南四十里。)
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
(守敬按:详《宋书·王镇恶传》。)
陆径所由,
(戴改径作行。)
故城得其名。
洛水又东,左合宜阳北山水。水自北溪,
(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
南流注洛。
洛水又东,广由涧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
(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
北流迳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右得直谷水,水出南山,
(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
北迳屯城西,
(守敬按:城在今永宁县西南。)
北流注于洛水也。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
城西有坞不,
(朱脱有字,戴、赵增。)
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
(会贞按:汉黾池县详《谷水注》。建安中移治此,即《经》之蠡城。《魏志·贾逵传》,逵除渑池令,时县寄治蠡城,是也。魏、晋并属弘农郡。後魏曰南渑池。天平初属金门郡,则郦氏时仍属弘农郡。《环宇记》称《四夷郡国县道记》,蠡城在福昌县西六十五里。故胡三省以为城在宜阳之西,乃胡渭谓在渑池县西四十里,孙星衍从之,失考甚矣。)
南对金门坞,
(会贞按:金门坞在洛水南,详下。)
水南五里,
(会贞按:此水谓城西坞水也。)
旧宜阳县治也。
(会贞按:宜阳县详後,此旧县治,未识何代之制?)
洛水右会金门溪水,水南出金门山,
(孙星衍云:金门山见《山海经》,在今宜阳县西六十里。守敬按:《隋志》宜阳县有金门山。唐改宜阳为福昌。《後汉书·陈俊传》注,福昌西南有金门水,则山水当在今宜阳境。然《方舆纪要》谓金门山在永宁县西南三十里。《一统志》亦谓金门溪水在永宁南,盖後世度属永宁矣。)
北迳金门坞西,
(会贞按:《御览》四十二引戴氏《西征记》,宜阳县地名金门坞。在今永宁县东南。)
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合款水,有二源并发,
(朱不叠水字,赵增,戴改有字作其水二字。)
两川迳引,
(朱两作而,《笺》曰:宋本作两,赵、戴改。)
谓之大款水也。
(守敬按:盖即今大宋川,在永宁县东北二十里,源出横塘山)
合而东南,入于洛。
洛水又东,黍良谷水入焉。
(朱良作艮,赵据《禹贡锥指》心,戴改同。)
不南出金门山。
(朱无水字,赵同,戴增。会贞按:水在今永宁县东南。)
《开山图》曰:山出多重,固在韩。
(赵、戴并删出字。会贞按:此条有讹文。《续汉志》宜阳《注》,有金门山,山竹为律管。《通典》,福昌县有金门山,其竹可为律管。《御览》四十二、八百七十一引《物理论》,宜阳金门山,竹为律管。《环宇记》陕县下,金门山有竹,可为律管。《事类赋注》二十四引梅?字疑误?子曰,宜阳金门山,竹为管律。是故书雅记,载金门山,皆指竹为律管言。?《御览》四十二引阮籍《宜阳记》,金山之竹,堪为笙管。《环宇记》河南郡下,引《九州要记》,金门之竹,可以为笙管。乃律管之变文。?此多从两夕,与竹从两个形近。重与管,固与可,在与为,韩与律亦形近。其言竹可为律管无疑。窃意当作山出竹,可为律管。赵、戴反以出字为衍而删之。试问山多重固在韩,究作何解乎?)
建武二年,强弩大将军陈俊
(朱大作偏。赵云:按《後汉书·陈俊传》,建武二年秋,大司马吴汉,承制拜俊为强弩大将军。《注》云偏将军,盖误也。戴依改作大。)
转击金门、白马,
(朱击讹作声,《笺》曰:当作击。赵、戴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击。)
皆破之,
(会贞按:见《後汉书》俊本传。)
即此也。而东北流,注於洛。洛水又东,左合北溪,
(守敬按:溪在今永宁县东。)
南流入于洛也。
又东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
(赵云:《环宇记》引此作文邑,误。守敬按:乐史为《初学记》所误,详前。)
太阴谷水,南出太阴溪,
(守敬按:《隋志》,宜阳县有太阴山。即太阴谷水所出也,水在今永宁县东。)
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白马溪水出宜阳山,
(朱东下有合字,赵、戴同。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无合字,吴本剜增,各本之由不知郦氏之例也,说见《河水注》三塞水下,今删。又戴出下臆增水字,亦删。此水在洛水南,所谓出宜阳山者,出宜阳之南山也。《後汉书·陈俊传》注,福昌县西南有白马水。在今永宁县东。)
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
(朱东下有又字,《笺》曰:克家云,疑作又东。赵仍改,戴删又字。守敬按:戴是也。)
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
(守敬按:此水在洛水北,所谓出宜阳山者,出宜阳之北山也。《金志》,且阳有昌水。《明志》,宜阳西有昌谷水。今昌谷水,源出渑池县界。)
而东南流,迳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
(守敬按:《魏志·王昶传》,文帝时为洛阳典农,《毋邱俭传》为洛阳典农,又《高柔传》有宜阳典农,无都字。)
後改为郡。
(守敬按:《魏志·少帝纪》,咸熙元年,罢屯田官,诸典农皆为太守。《晋书·魏舒传》,魏时为宜阳太守,是此典农改为郡之证。《晋志》无宜阳郡,盖晋初即废,故称为故郡,在今宜阳县西。至後魏孝昌初,复置宜阳郡,当治宜阳县,非故郡城矣。)
其水又南,注于洛。
(朱南作东,《笺》曰:旧本作南。赵改东南,戴改南。)
洛水又东,迳一全坞南,
(朱全讹作合,赵、戴同。守敬扫:《魏志·杜恕传》注引杜氏《新书》,恕去官,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堑垒之固,小大家焉。《晋书·魏该传》亦作一泉坞,泉、全音同,足见此《注》四合字皆当作全。《通典》、《元和志》作一金坞,则全、金形近致讹也。今订。在今宜阳县西六十里。)
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
(守敬按:《元和志》箱作面,箱、面同。)
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全固,
(戴删固上合字。守敬按:《通鉴》晋永嘉五年,《注》引此作即为全固。则胡氏所见犹是善本。细玩此《注》,一全之义自明。戴氏不知合为讹字而删之,疏矣。)
一全之名,起于是矣。刘曜之将攻河南也,晋将军魏该奔于此,
(守敬按:详《晋书·魏该传》。)
故于父邑也。
(守敬按:此释《经》之于父邑。)
洛水又东,合杜阳涧水,
(朱阳作杨,下同。赵据《禹贡锥指》改,戴改同。水出西北杜阳溪,(朱无水字,《笺》曰:脱水字。赵、戴增。守敬按:《金志》,永宁县有杜阳水。今曰渡羊河,出永宁县东北。)
东南迳一全坞东,与?谷水合,
(守敬按:水在今宜阳县西。)
乱流东南入洛。
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
(朱洛水又东渠谷六字讹作《经》,《笺》曰:谢云,渠谷上下疑有阙。戴改六字作《注》,全、赵同。赵云:按无阙文也,六字是《注》混作《经》。守敬按:《中次八经》有女几之山。宜阳县详下。《晋书·张轨传》,少隐於宜阳女几山。《元和志》山在福昌县西南三十四里。在今宜阳县西南八十五里,今渠谷水出流漕村石崖下。)
水北流,迳云中坞,
(守敬按:坞在今宜阳县西南。)
左上迢?层峻,
(朱左讹作在,全、赵、戴改。)
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渠谷水又东北,入洛水。
(朱无渠谷二字,赵同,全、戴增。)
臧荥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情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
(守敬按:《御览》五百二引王隐《晋书》略同。)
馀按孙绰之叙《高士传》
(守敬按:《隋志》,《至人高士传赞》二卷,晋廷尉卿孙绰撰。)
言在苏门山,
(守敬按:《通典》,汲郡卫县西北有苏门山,孙登隐处。山详《清水注》百门陂下。)
又别作《登传》
(守敬按:《御览》五百二引王隐《晋书》叙孙登事,末《注》云,《孙登别传》又载。)
孙盛《魏春秋》
(守敬按:《隋志》,《魏氏春秋》二十卷,孙盛撰。)
亦言在苏门山,又不列姓名。
(守敬按:《魏志·阮籍》附《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云,籍少时游苏门山,山有隐者,莫知姓名,籍对之长啸。)
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论》,言吾不知其人。
(守敬按:《大人先生传》见《阮嗣宗集》,《晋书》亦作传,郦氏引传作论。)
既
(朱作即,《笺》曰:一作既。赵、戴改。)
神游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孙星衍云:按《山海经》,熊耳山在ん举山东六百五十里,则此熊耳是也。《尚书》,导雒自熊耳,孔《传》,在宜阳之西。然则道元之说,未可据也。守敬按:孙氏谓此熊耳,即《山海经》之熊耳者,以去ん举山里数较远耳。然《山海经》里数原难定,孔《传》以此说《禹贡》,自是谬误 勃氏言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同,是孔氏之说,道元已驳之矣。孙氏素不信孔《传》,何以又据之驳道元也?《元和志》,熊耳山在永宁县东北四十五里,後汉世祖破赤眉处。《禹贡》,导洛自熊耳,在商州上洛县界,与此别也。亦从郦《注》。山在今宜阳县西,接永宁县界。)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
(守敬按:详《後汉书·刘盆子传》。)
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黾池矣。
(戴改黾作渑。会贞按:《汉志》,宜阳在黾池,在乃有之误。此《注》叙黾池,与宜阳故城近,当即《汉志》所指之池。《通鉴》,唐贞观十八年畋于渑池之天池。胡氏引《注》文。然此池在今宜阳县,西去唐渑池县远,天池或谷水发源之池也。)
又东南迳宜阳县故城西,谓之西度水。
(会贞按:《明一统志》云,有宜水在宜阳县西五十里,名西渡。)
又东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迳宜阳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曰:寡人欲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朽矣!
(守敬按:《秦本纪》朽作恨。)
茂请约魏以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城。
(守敬按:自秦武王以下,《史记·甘茂传》文)
故韩地也,後乃县之。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不言县宜阳。故《元和志》谓汉以为县。然《甘茂传》言,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则韩已为县,秦当因之。汉县属弘农郡。後汉、魏、晋因,後魏为宜阳郡治。《括地志》,故韩城,一名宜阳城,在福昌县东十四里。用胡渭不考唐之福昌非今宜阳,而谓宜阳城在今县东北十四里。孙星衍又谓在今县北十四里,并非。在今县西五十里。)
汉哀帝封息夫躬为侯国。
(全云:本传及《表》是封宜陵,属杜衍,杜衍,南阳之属县也。善长误以为宜阳。守敬按:道元所见《汉书》必作宜阳,故有此说。)
城之西门,赤眉樊崇与盆子及大将军等,奉玺绶剑璧处,世祖不即见。明日,陈兵于洛水,见盆子等,谓盆子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叹曰:卿庸中??。铁中铮铮也。
(守敬按:详《後汉书·刘盆子传》。《传》作亻庸中皎皎,又《後汉纪》作庸中佼佼,并在铁中铮铮句下。)
洛水又东,与厌染之水合,
(朱染作梁,赵据《山海经》改,戴改同。)
水出县北傅山大陂。
(朱作传山,《笺》曰:传一作傅。赵改云:《山海经》正作傅,戴改同。)
山无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东南注,世谓之五延水。又东南流,迳宜阳县故城东,东南流,注于洛。
(会贞按:《中次六经》长石山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厌染之水,出于其阳。水在今宜阳县西,旧志称横流涧水,在韩城东西两关间,疑即此水。)
洛水又东南,黄中涧水出北阜,二源奇发,总成一川,
(会贞按:水在今宜县县西,有黄涧村。)
东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禄泉水注之,
(朱无水字,赵、戴增。)
其水北出近溪。
(朱作近出北溪,赵近字与北字互易,云:下水东出近川,是其词例也。戴乙同。会贞按:水在今宜阳县西。)
洛水又东,共水入焉。水北出长石之山,山无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
(会贞按:数语,《中次六经》文。《新唐志》、《金志》并云新安县有长石山,在今宜阳县西。)
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
(会贞按:《左传·昭二十三年》,王子朝入于尹,义刘子从尹道伐尹。杜《注》谓尹为尹氏之邑,盖即此尹谷、尹溪之地。)
东南注之。共水又西南,与左涧水会,
(朱共水又西南与讹作其水右与西南,赵同,戴改。)
水东出近川,西流注于共水。共水又南,与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东南注蓁水,
(守敬按:《周书·高琳传》,魏孝武西迁,从入关,至溱水。溱、蓁音同,即此水也。)
西南流,与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谓之石头泉,
(朱脱之字,戴、赵增。)
而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黑涧水南出陆浑西山,
(会贞按:陆浑西山即陆浑山,详《伊水注》。《通鉴》,隋大业元年,营显仁宫,南接皂涧。胡《注》即此黑涧。《宜阳县志》谓在县东十里,误。孙星衍谓在县东北六十里,尤误。《一统志》云,在县西南,是也。)
历于黑涧,西北入洛。
洛水又东,临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
(会贞按:水在今宜阳县西。)
东南与长涧水会,
(朱与下衍湖字,赵、戴删。)
水出北山,南入临亭水,又东南,历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又东北出散关南。
洛水东,迳九曲南,
(孙星衍云:今宜阳县东三十里,有九曲城。守敬按:孙氏本《禹贡锥指》。考《括地志》,九曲城在寿安县西北五里。唐寿安县即今宜阳县治,则城在宜阳县西北,不在县东。观下文石墨山在宜阳县西南,则九曲不在宜阳东,审矣。)
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
(五)
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
(会贞按:《御览工》五三引,无此字。)
洛水又东,与豪水会,水出新安县密山,
(守敬按:县详《谷水》篇。《山海经·中次六经》,豪水出密山,今山在今新安县南十五里。)
南流,历九曲东,而南流,入于洛。
(全云:吴任臣《山海经》注,断神水又东北,迳神迹亭东,又北,谓之豪水。云出《水经》,未详。守敬按:吴氏所引见《肥水注》,全偶忘耳,与此豪水无涉。)
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守敬按:,隋志》,兴泰县有石墨山。《元和志》,山在寿安县西南三里,山石如墨,可以书字。孙星衍引《元和志》,谓在福昌县西南三里,误也。在今宜阳县西南二里。)
洛水又东,枝渎左出焉。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枝渎出处,当在今宜阳县东北。)
东出关,
(会贞按:接叙枝渎,关谓散关,详後。)
绝惠水。
(会贞按:惠水详後。)
又迳清女冢南,冢在北山上。
(冢在今洛阳县西南。)
《耆旧传》云:斯女清贞秀古,迹表来今矣。枝渎又东,
(朱枝讹作故,下同。全、赵、戴改。)
迳周山,
(会贞按:下引《皇览》山在河南城西南。《环宇记》河南县下,周山今在苑中,当县之西。《周地记》,周山下有周谷,本周之采地。《明一统志》谓山在洛阳县南十五里。)
上有周灵王冢。《皇览》曰: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盖以王生而神,故谥曰灵。其冢,人祠之不绝。又东北,迳柏亭南。《皇览》曰:周山在柏亭西,
(会贞按:亭在今洛阳县西南。)
指谓斯亭也。
(朱指作柏,赵、戴改北。守敬按:《史记·周本纪·集解》引《皇览》曰,灵王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盖以灵王生而有髭而神,故谥灵王,其冢,民祀之不绝。《续汉志》注引《皇览》略同。此《注》因分叙枝渎迳周山、柏亭,分为两条引之,本作柏亭西,不作西北。戴、赵改非。盖柏乃指之误,属下句读。《沔水注》黑山下,引诸葛亮《笺》云,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指谓斯水也。即其词例,今订。)
又东北,迳三王陵,
(守敬按:在今洛阳西南十里。《通鉴》,唐武德元年,赵公世民设三伏於三王陵,即此。)
东北出焉。
(全于东北上增谷水二字,赵从之,云:此文当与《谷水篇注》参证。守敬按:此自言洛水枝渎出焉,为後文洛水枝渎入谷张本,与谷水何涉?《谷水注》亦但言洛水枝流入谷,所云谷水之右有石碛,北出为湖沟,非谓谷水从此出也。戴知此为洛水枝渎而删焉字,亦非。此著一焉,正以结上文,以便下文重提叙三王陵故事,若删焉,下接三王陵无谓矣。)
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
(朱征讹作经,《笺》曰:当作征。戴、赵改。)
定当为敬。
(朱《笺》曰:潘岳《西征赋》云,咨景,悼以迄訇,政凌迟而弥季。崔时所传,或作定悼,故云定当作景,传写者又误以景作敬耳。敬王名訇,安得叠言之理乎?守敬按:崔浩注《西征赋》已见《河水》篇。孙志祖《文选考异》曰,按赋文不及定王,疑定字误,本云訇当为敬,景、悼皆举谥,不应訇独称名也。朱?存谓孙说是。《玉篇》,訇亦作丐,与{宀丐}字篆形相似,故致误。)
子朝作难,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纪》曰:景王葬于翟泉,
(朱翟作瞿,《笺》曰:一作翟。全、赵、戴改。)
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
(守敬按:翟泉详《谷水注》洛阳城并引皇甫谧说。)
而复传言在此,所未详也。又悼、敬二王,稽诸史传,复无葬处。今陵东有石碑,录赧王以上世王名号,考之碑记,周墓明矣。枝渎东北历蒯乡,
(朱作制乡,赵、戴同。会贞按:制乡乃蒯乡之误。《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尹辛攻蒯。杜《注》,河南县西南蒯乡是也。《括地志》,蒯亭在河南县西四十里苑中。此《注》所叙,正指其地,则当作蒯乡无疑,今订。在今洛阳县西。)
迳河南县王城西,
(守敬按:《谷水注》两称河南王城,此县字当是衍文。)
历郏辱阝陌。杜预《释地》曰:县西有郏辱阝陌,谓此也。
(郏辱阝详《谷水注》。《说文》,郏辱阝,河南县,直城门官陌地也。《续汉志》河南,《注》引《帝王世纪》,城西有郏辱阝陌,与杜说同。陌在今洛阳县西北。)
枝渎又北入谷,
(守敬按:《谷水注》,洛水枝流入焉,是也。)
盖经始周启,渎久废不修矣。
(守敬皖:叙枝渎止此。)
洛水自枝渎,又东出关,惠水右注之,世谓之八关水。戴延之《西征记》谓之馀关泽,即《经》所谓散关 驳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
(会贞按:杨仆家僮筑塞,详《谷水注》。)
惠水出白石山之阳,
(会贞按:山在今新安县南五里。)
东南流,与瞻水合,水东出娄涿之山,
(贞按:《中次六经》,瞻水出娄涿山之阳,今曰镂脚山,在新安县东南二十里。)
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东南,谢水
(朱《笺》曰:孙云,《山海经》作氵射水,《注》云,音谢。)
北出瞻诸之山。
(会贞按:《中次六经》,氵射水出瞻诸之山。山在今新安县东南五十二里。)
东南流,又有交触之水,
(全云:《山海经。作交觞。)
北出?山,
(会贞按:《中次六经》,交觞水出?山之阳。毕沅谓《隋志》新安有魏山,魏、?同音。不知《隋志》之魏山,乃《河水注》之?鬼山,非此也。今曰谷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
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迳关城北,
(朱城北作北城,赵同,戴乙。)
二十里者也。
(戴云:按此有脱误。)
其城西阻塞垣,东枕惠水。
(朱讹作抗,赵、戴改。)
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五营士屯都亭,
(朱脱将字,赵据《後汉书·何进传》增率字,全、戴从之。守敬按:《初学记》八引此作将五营士,《元和志》同。今增将字。)
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に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
(朱落小字,赵据《後汉书·灵帝纪》校增,戴增同。守敬按:函谷关详《谷水注》。广城即《续汉志》新城县广成聚,《汝水注》之广城泽,其地也。伊阙详《伊水注》。大谷关,《元和志》在颖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在今洛阳县东南大谷口,接登封县界。に辕阙,《续汉志》在缑氏县,《括地志》,在缑氏县东南四十里,在今偃师县东南五十五里,东接巩县,南接登封县界。旋门、小平津、孟津,并详《河水注》。)
都尉官治此,
(守敬按:《後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未实指八关。袁宏《後汉纪》,自函谷、伊阙、大谷、に辕、盟津,皆置都尉,亦不备载八关。章怀云,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に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盖本他家《後汉书》。)
函谷为之首,在八关之限,
(孙星衍曰:八关在今新安县东北。守敬按:《通典》寿安下,後汉八关城在县东北,函谷关都尉所理。《元和志》,八关故城在寿安县东北三十里。唐寿安即今宜阳县治,孙氏谓在新安东北,非也。)
故世人总其统目,有八关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于洛水。《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阳,而南流注于洛。
(守敬按:《中次六经》文。)
谓是水也。
洛水又与虢水会,水出扶猪之山,
(朱作林楮之山,《笺》曰:宋本作林褚。孙云,《山海经》曰,扶猪之山,虢水出焉。戴改作扶猪。守敬按:在今宜阳县东北。)
北流注于洛水,其南则鹿蹄之山也,
(戴其改之。守敬按:非也。《中次四经》,鹿蹄山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则鹿蹄在扶猪之东,非南也。此其南盖其东之误。山互详《甘水》篇。)
世谓之纵山,非也。
(朱《笺》曰:宋本作非山,全、赵、戴改也作山。会贞按:《甘水》篇先叙甘水发于鹿蹄山,东北流,又北屈,乃叙非山水出非山,东流入甘水,则鹿蹄山、非山为二。如此言鹿蹄山世谓之非山,是自相矛盾矣。寻此《注》叙甘水发于鹿蹄山,北流注洛,皆与彼篇详略互见。彼篇云,鹿蹄山俗谓之纵山。疑此带驳一句,作世谓之纵山,非也。当脱纵山二字,今订。)
其山阴则峻绝百仞,阳则原阜隆平。甘水发于东麓,北流注于洛水也。
(孙星衍云:今宜阳县东南有鹿蹄山,一名非山,甘水出焉。西有宜水,又有昌谷山,与甘水俱流入洛。守敬按:孙氏谓鹿蹄山一名非山,为此《注》误文所惑。若甘水北流入洛,在今洛阳西南,而宜水、昌谷水俱於宜阳东南入洛,与甘水北流不合。又宜水即西渡水,昌谷水即昌涧,水《注》上文已叙,无庸赘言。且宜阳入洛之水甚多,何以独举二水,直率笔也。)
又东北过河南县南。
(守敬按:县详《谷水注》。)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
(守敬按:原书作土中,孔晁《注》,於天下土为中,则作中土为是。《类聚》六十三引《周书》亦作土中。)
南系于洛水,北因於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守敬按:《逸周书·作洛解》,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甸方六百里,国西土为方千里,本系一条,此与下分为二条引之。又复引南系于洛水三句,似不合。吕东莱曰,孔子序《洛诰》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大臣所居治事之地,周人朝夕受之,习见既久,遂独指以为成周矣。是《周书》孔晁《注》谓成周但为王城者,误也 勃氏盖有见于此,故于河南、洛阳两县,分引其说,以示王城、成周二而一,一而二之意。郏山详见《谷水注》芒阜。)
《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
(守敬按;《御览》一百五十八、《环宇记》河南府下,并引《孝经援神契》曰作于是遂筑洛邑。)
《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敬王二十八年。)
洛绝于周。魏襄王九年,
(今本《竹书》周隐王五年。)
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国志》所谓甘城也。
(会贞按:《续汉志》,河南有甘城,详《甘水篇》。)
《地记》
(守敬按:《地说》,郑康成屡引之 勃氏於《沔水》、《江水》篇亦采其文,所著地名,多不经见,此五零陪尾亦然,盖纬书也。)
曰:洛水东北过五零陪尾北,
(朱《笺》曰:旧本作倍。守敬按:明抄本作陪。五零陪尾无考。)
与涧?合。是二水东入千金渠,故渎存焉。
(会贞按:《洛诰》称,我卜涧水东,?水西,惟洛食。则涧水在王城西入洛,?水在王城东入洛,至西汉犹然。《班志》新安下云,涧水在东,南入雒,涧水与谷水合流。黾池下云,谷水至谷城入雒。谷成下云,?水东南入雒,其明徵也。则胡渭谓周灵王时谷、洛斗,壅谷入?,未足据。《水经》,涧水出新安县东南入洛,然谓谷水东过河南县北,东南入洛,涧谷下流,必会?水,又谓?水与千金渠合,又东过洛阳县及偃师县,东入洛,则曹魏涧、谷、?诸水东入千金渠,非复故渎审矣 勃氏云,汉王梁之为河南,将引谷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称《洛阳记》曰,千金?曷,旧偃谷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金?曷。所云旧堰谷水,即指王梁也。是谷水之引,後汉启其端,曹魏竟其功。《一统志》谓涧水既合于谷,不知何时又东合于?,未详考耳。历晋至後魏,水并行千金渠之道,郦氏各篇所叙是也。隋大业初,改建东都,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涧、谷仍复故渎,?亦当於此时复故渎,即今日涧、谷与?入洛之道也。)
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
洛阳,周公所营洛邑也。故《洛诰》
(《同书》,)
曰:我卜?水东,亦惟洛食。
(守敬按:见《周书》。)
其城方七百二十丈,
(守敬按:《逸周书》方下有千字,此脱。此作七百,与《逸周书》同。王念孙曰,《艺文类聚·居处部》、《初学记·居处部》、《太平御览·居处部》,《玉海》百七十三引《周书》,皆作六百。今考《河南志》引《周书》亦作六百。沈炳异径改七百作六百。)
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凑,方六百里,
(守敬按:《逸周书》方上有制郊甸三字,此脱。)
因西为千里。
(赵西下增方八百里四字,云:《汉书·地理志》,初,雒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师古曰,宗周,镐京也,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雒邑,成周也,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据朱一新校补百字。?方千里也。故《诗》云,邦畿千里。戴增八百里三字。守敬按:王念孙曰,今本《逸周书》作国西土为方千里,误也,当以此作因为是。上《注》云,因连接也,谓连宗周为方千里也。《御览·州郡部》引《逸周书》亦作因。据王说则此只当从《逸周书》增土字、方字,作因西土为方千里,不必别增字也。)
《春秋·
(《左传》。)
昭公三十二年》,
(朱讹作二十三年,全、赵、戴改。)
晋合诸侯大夫
(朱合讹作令,《笺》曰:宋本作合。戴、赵改。)
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马迁自序云:朱脱司马二字,赵、戴增。)太史公留滞周南。挚仲治曰:
(守敬按:《隋志》,《三辅决录》七卷,赵岐撰,挚虞注。仲治,挚虞字。)
古之周南,今之洛阳。
(守敬按:《集解》徐广引挚说,《续汉志》注亦引。)
汉高祖始欲都之,感娄敬之言,不日而驾行矣。
(守敬按:见《史记·高祖纪》及《刘敬传》。)
属光武中兴,宸居洛邑,
(朱《笺》曰:宸,一本作定。赵云:按宸居犹言皇居也,改作定,非。守敬按:《後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十月入洛阳,遂定都焉。当以作定为是。)
逮于魏、晋,咸两宅焉。故《魏略》
(守敬按:魏鱼豢有《典略》、《魏略》二书。《隋志》只载《典略》,不载《魏略》。《旧唐志》载《魏略》三十八卷。)
曰:汉火行忌水,
(朱火讹作大,《笺》曰:当作火。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火。)
故去其水而加佳。魏为土德,土,水之牡也。
(朱牡作母,《笺》云:孙云,当作牡。戴、赵改。)
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
(赵云:按师古曰,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後改为雒字也。守敬按:《魏志·文帝纪》注、《初学记》六并引《魏略》此说。《周礼·天官·释文》,亦谓後汉改雒。故唐李涪云,不当以汉不经之忌为法,宜依古去佳。乃宋王观国《学林》,谓雒字非光武以後改,以豢说为非。明杨慎、周婴及近儒段玉裁、王念孙等,并沿其说。然鱼豢、张华去汉未远,必有所据。且豢本魏诏,岂当时盈庭尽属冒昧乎?)
《长沙耆旧传》云:
(守敬按:《隋志》,《长沙耆旧传赞》三卷,晋临川王郎中刘或撰。)
祝良,字召卿,
(朱召讹作石。赵据黄本改。《後汉书·顺帝纪》,祝良为和真太守。章怀《注》曰,良字劭卿,长沙临湘人。又《庞参传》章怀《注》引谢承《书》云,祝良,字召卿。戴作召同。)
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午朱作午,赵同,戴作中。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中,然《御览》五百二十九引原书作日中。《注》必是至日中,传钞漏日字。)紫云沓起,
(戴改沓作水。守敬按:《御览》十一、二百六十八、五百二十九引原书并作沓,戴改非也。)
甘雨登降。人为歌曰:天久不雨,?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沱雨下。
(朱作下雨。守敬按:《御览》五百二十九引作雨下。全云:下有脱文。)
县则司州及河南尹治,
(朱句首有四字讹作则县司三字,赵同。全前校云:则上有脱文,七校本增城内二字。会贞按:非也。乃则县二字倒置,司下脱州字耳。秦置县,为三川郡治。前汉为河南郡治,後汉、魏、晋为河南尹治。宋曰河南郡,後魏复曰河南尹。《地形志》,天平初置洛阳郡,则郦氏後事矣。治在今洛阳县东北二十里洛阳城,详《谷水注》,河南尹亦互见彼《注》。)
司隶,周官也。
(赵云:按《续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本《注》曰,孝武初置。刘昭《补注》引荀绰《晋百官表》注曰,司隶校尉,周官也。征和中,依周置司隶。周无司隶,岂即司寇乎?守敬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司隶校尉,周官,武帝征和四年初置。师古曰,以掌徒隶而巡察,故曰司隶。介召南曰,刘昭注《後志》云,岂即司寇乎?按周司寇不名司隶,且秦、汉以廷尉更司寇名矣。此说非也。盖《周礼》秋官之属,有司隶,中士二人。郑《注》,隶,给劳辱之役者,汉始置司隶,亦使将徒,治道沟渠之事,後稍尊之,使主官府及近郡。此表所谓周官也。)
汉武帝使领徒隶,董督京畿,
(守敬按:《书钞》六十一引《环济要略》云,司隶主徒隶,董领京师,察按公卿以下。会贞按:武帝置司隶校尉于长安,後汉建都,移治此。)
後世因名司州焉。
(朱脱後世二字,全据沈炳异本增,赵增同,戴增後字。守敬按:《晋志》,魏氏受禅,置司州。《环宇记》引《十三州志》,京师之州,司隶校尉掌焉,故曰司州。《通鉴》晋太康元年,以司隶部置司州。《宋志》,武帝北平关洛,河南底定,置司州,治虎牢。《地形志》,太宗置洛州,太和十七年改为司州,天平初复,为洛州。)
《地记》《
(守敬按:《地记》当作《地说》。)
曰: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
(守敬按:中提山无考。)
东流会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
(朱《笺》曰:黄帝得图书事见《帝王世纪》。会贞按:《初学记》六引《帝王世纪》此条,与《注》全同。《御览》十六亦引,惟末句少视萌篇三字。)
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浮邱同游伊洛之浦,
(朱与字讹在道字上,全、赵、戴移。《笺》曰:王子晋、浮邱事见《列仙传》。守敬按:《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邱公接以上嵩高山。浦作间。《类聚》七、《初学记》六、《草堂诗笺》引并作间,则此浦当间之误。)
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
(朱含作舍,之下有儒字。《笺》曰:舍始当作含始,儒字衍。《帝王世纪》?按见《初学记》六。?曰,汉高帝母曰含始,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而生帝也。全、赵、戴改舍作含,删儒字。)
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
(会贞按:《楚辞》,迎宓妃於伊洛。王逸曰,宓妃,神女,盖伊、洛水之精。)
洛水又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
(孙星衍云:见《山海经》。会贞按:《中次七经》,合水出半石山之阴。《环宇记》,山在缑氏县南十五里。《金志》偃师有半石山。在今偃师县西南三十五里。)
北迳合水坞,
(朱合作今,《笺《曰;疑作合。赵、戴改。会贞按:坞,在今偃师县西南。)
而东北流,注于公路涧,但世俗音讹,号之曰光禄涧,非也。上有袁术固,四周绝涧,迢递
(赵作?。)
百仞,广四五里,有一水,渊而不流,故溪涧即其名也。
(朱《笺》曰:《後汉书》,袁术,字公路,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守敬按:魏肃宗《纪》武秦元年,群盗烧劫公路涧以南。《通典》,缑氏西南公路涧上有袁术固。《元和志》,袁术固,一名袁公坞,在缑氏县西南十五里。《宋武北征记》曰,少室山西有袁术固,可容十万众,一夫守隘,万夫莫当。在今偃师县西南。)
合水北与刘水合,水出半石东山,
(守敬按:山在今偃师县南。)
西北流,迳刘聚,
(朱迳讹作于,戴改,赵存于字,上增注字。守敬按:赵非也。)
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刘子国,
(会贞按:《汉志》缑氏,刘聚,周大夫刘子邑。《左传·隐十一年》,杜《注》,邬、刘二邑在河南缑氏县。?句。?西南有邬聚,西北有刘亭。是在西南者邬聚也,刘聚则在西北 勃氏当本杜说,则此南为北之误。在今偃师县西南。)
故谓之刘涧。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过偃师县南。
洛水又东迳计素渚,
(会贞按:《初学记》八引戴延之《西征记》,次前至黄马坂,去计素绪十里。绪乃渚之误。即此渚也。但黄马坂去渚甚远,十上有脱文。)
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
(朱又下作一东字,赵增作东迳,戴改东作直。会贞按:《大典》本作真,明抄本作贞,并与直形近,乃直之误,故戴订作直。县详《谷水注》。)
与缑氏分水。
(缑氏县详下。)
又东,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
(守敬按:《中次七经》,少室之山,休水出焉。山详《颖水注》,水在今偃师县东南六十里。)
西流迳穴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
(朱无水字,《笺》曰:宋本有水字。全、赵、戴增。)
水出少室北溪,
(守敬按:水在今偃师县东南。)
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会南溪水,水发大穴南山,
(朱不重水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水在今偃师县东南。)
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潜流地下,其故渎北屈出峡,谓之大穴口。
(守敬按:上穴山在休水北,大穴南山在休水南,此复云,休水潜流地下,出峡谓之大穴口,是亦穴山矣。盖此地之山多穴,故《注》三言之。)
北历覆斧堆东,
(守敬按:堆即缑领,互见下。)
盖以物象受名矣。又东届零星坞,
(会贞按:《环宇记》缑氏县下云,灵皇坞,一名延寿城。卢氏《嵩山记》,此坞有道士浮邱公,接太子晋登仙之所也。延寿城见下。)
水流潜通,
(朱《笺》曰:谢云,流字似衍。守敬按:流字非衍,谢说非也。)
重源又发,侧缑氏原,
(全、赵移侧字於缑氏原下。)
《开山图》谓之缑氏山也,
(会贞按:《隋志》、《通典》七并云,缑氏县有缑氏山。《元和志》,山在县东南二十九里。在今偃师县南四十里。)
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晋控鹤斯阜,
(赵据孙潜校改鹤作鹄,戴作鹄。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鹄,然《列仙传》作鹤,《御览》五十六引此同。则郦氏原作鹤,其作鹄者,传抄之异也。说见《赣水》篇。)
灵王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
(守敬按:《列仙传》,王子晋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巅,,望之不得到,拱手谢时人而去其家得遗屣。(守敬按:《御览》五十六引此家作处。)
俗亦谓之为抚父堆,
(守敬按:《环宇记》称卢氏《嵩山记》,覆斧堆亦名赴父堆,即缑领也。)
堆上有子晋祠。
(守敬按:《列仙传》,立祠于缑氏山下,旧志,?仙太子庙在县南缑氏山,有碑,唐武後撰并书。)
或言在九山,
(九山详下。)
非此,世代已远,莫能辨之。刘向《列仙传》云:
(朱无列字,《笺》曰;疑脱列字。赵、戴增。)
世有箫管之声焉。
(会贞按:今本《列仙传》脱此文。)
休水又迳延寿城南,
(守敬按:《汉志》,缑氏县有延寿城。《续汉志》注引《搜神记》曰,县有延寿城。)
缑氏县治,
(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属河南郡。《地形志》,太和十七年并洛阳,则郦氏时无此县,故城在今偃师县南四十五里,非今县南二十里之城也。至天平初,复置县於洛阳城中,属洛阳郡,在郦氏後。)
故滑费,春秋滑国所都也。
(会贞按:《春秋·庄十六年》之滑,《左传·成十三年》称费滑,杜《注》,滑国都费,河南缑氏县。)
王莽更名中亭,即缑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谓之仙人观。
(会贞按:《史记·封禅书》,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缑氏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以观迹,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也。此祠岂即武帝时所起欤?《汉志》,缑氏县有仙人祠。《地形志》,缑氏县有缑氏城。)
休水又西转北屈,迳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
(朱元讹作光,脱袤字。赵据《晋书》改增,戴改、增同。守敬按:《晋书·郑袤传》,字林叔,荥阳开封人,封密陵侯,拜司空,谥曰元。)
文缺不可复识。又有《晋城门校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晋泰始六年立。
(朱泰讹作皇。沈炳异曰:晋无皇始之年。赵云:案晋武帝改元泰始,无皇始之号,捷始是秦王符健、魏主?纪年,盖道元误记也。戴改泰。守敬按:郑仲林,《晋书》无传,昌原,亦无此县名。据称仲林当是郑袤之兄。)
休水又北流,注于洛水。洛水又东,迳百谷坞北。
(守敬按:《晋书》、《宋书》作柏谷坞。《通鉴》同。《通典》、《元和志》、《环宇记》并同。唐少林寺碑亦然。此作百,古字通。与《清水》篇之百门一例。在今偃师县东南十五里。)
戴延之《西征记》曰:坞在川南,因原为坞,
(朱原作而,《笺》曰:宋本作高。戴、赵改高。守敬按:《通鉴》晋义熙十二年,《注》引此亦作高。然考《环宇记》引戴延之《西征记》,坞在川南,因原为坞,又云,坞西有二寺,亦原上,承因原为说,则作而作高,皆原之误,今订。)
高一十馀丈。
(守敬按:《环宇记》引原书作高数丈,《通鉴》晋义熙十二年《注》引此,与今本合。)
刘武王西入长安,舟师所保也。
(朱保作堡,赵同,戴改。会贞按:《元和志》钩钅巢故垒,在缑氏县东北七里。《宋书》,司马休之从宋公西征,营于柏谷坞西,即此垒,相连如锁,因以为名。)
洛水又北,阳渠水注之。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阳渠水详《谷水注》。)
《竹书纪年》,晋襄公六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襄王三十年。)
洛绝于氵向,
(戴改作?。会贞按:原书作氵向。)
即此处也。
(会贞按:《注》称洛绝于氵向,在此处,似无着。郝懿行言氵向指阳渠,亦因《注》叙阳渠水注洛,接引《竹书》本以为说。但阳渠何以谓之氵向?殊不可解。岂为渠字之脱烂,郦氏所见《竹书》本作渠与?守敬按:此有错简。《注》後叙?水亦名石泉水,当即此氵向水,字书无氵向字,全改?,是也。但未移於彼耳。《注》引《竹书》当与之相比。)
洛水又北,迳偃师城东,东北历?中,
(孙星衍云:《左传·昭二十三年》正月,郊、?溃。杜《注》,河巩县西南,有地名?中。会贞按:亦在今巩县西南。)
水南谓之南?,
(朱此下衍中水之南?五字,全、赵、戴删。)
亦曰上?也。迳訾城西,司马彪所谓訾聚也。
(守敬按:《续汉志》,巩有东訾聚,今名訾城。此脱东字。訾有二,西訾在洛,东訾在巩,见《路史》,而杜预、刘昭皆误以二訾为一。此訾在今巩县西南四十里。)
而?水注之。水出北山?溪,其水南流,世谓之温泉水,
(朱?泉水讹作水泉,赵、戴乙。会贞按:《括地志》,温泉水即?源,出巩县西南四十里。在今偃师县东北,与巩县接界。)
水侧有僵人穴,
(朱僵讹作重,《笺》曰:一作童。赵改僵,云:《渭水注》有僵人穴,亦其类也。且道元引《西征记》,而又自为之说,朱氏岂不审耶?戴改同。)
穴中有僵尸。戴延之从刘武王《西征记》曰:有此尸,尸今犹在。夫物无不化之理,魄无不迁之道,
(朱魄作魂,全、赵同,戴改。)
而此尸无神识,事同木偶之状,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迁矣。
(朱速讹作连,《笺》曰:宋本作速费,犹《檀弓》死欲速朽之意。赵、戴改。)
?水又东南,于訾城西北,东入洛水。故京相?曰:今巩洛渡北,有?谷水,东入洛,
(会贞按:《环宇记》引京说,《续汉志》云,巩有?谷水。)
谓之下?,故有上?、下?之名;亦谓之北,于是有南?、北?之称矣。又有?城,盖周大夫?费之旧邑。
(朱ツ作ツ,《笺》曰:当作?。《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王室乱,王如平时,次于皇,??伐皇,大败。赵、戴改?,下同。守敬按:《春秋释例》作ツ,?兮、?通,?兮与ツ形尤近,则《注》本作?兮也。《括地志》,故?城在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与?溪相近。唐巩县,即今县治。)
洛水又东,迳訾城北,又东,罗水注之。
(朱此十四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方匕罗川,
(朱无水字,全、赵、戴增。会贞按:浮戏山,世谓之方山,见《河水注》,亦见《洧水注》。罗水以今巩县西南,源出登封县界。)
西北流,蒲池水注之,水出南蒲陂,
(朱无水字,蒲讹作浦。《笺》曰:疑脱水字。赵增水字,依上改蒲。戴增、改同,又乙出南作南出。会贞按:不必乙,见《浊漳》篇,陂在今巩县西南。)
西北流,合罗水,谓之长罗川,
(朱讹作长川罗。赵乙云:《河南郡志》,长罗川在巩县西南。全、戴乙同。守敬按;《地形志》,巩县城有长罗川。《明志》亦云,巩县西南有长罗川。)
亦曰罗中也。盖?兮子?罗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
(朱?兮作ツ,《笺》曰:ツ当作?,《左传·昭二十三年》,王子朝入于王城,?罗纳诸庄宫。杜《注》,?罗,周大夫??之子也。守敬按:当作?,详上。)
罗水又西北,白马溪水注之。不出崧山北麓,
(戴崧改嵩,与下合。守敬按:黄本作崧,嵩同,郦氏好奇,盖故意错出,不必改也。)
迳白马坞东,
(守敬按:坞在今巩县西南。)
而北入罗水。西北流,白桐涧水注之。
(朱桐讹作相,下同,赵据孙潜校改,戴改同。)
水出崧麓桐溪,北流迳九山东,
(守敬按:《隋志》,巩县有九山。《环宇记》,九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宋巩县即今县治。)
又北,九山溪水入焉,
(朱山下有东字,赵据孙潜校删,戴删同。)
水出百称山东谷。
(守敬按:水在今巩县西南。)
其山孤峰秀出,?焦?分立。仲长统曰:昔密有卜成者,
(朱成作城,赵据孙潜校改,戴改同。守敬按:《环宇记》引此作成。《後汉书·方术传》,上成公者,宓县人也。上为卜之误,宓为之这误。)
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
(守敬按:明抄本境作乡,《环宇记》引此同。盖传抄之误。)
谓是山也。山际有九山庙,
(守敬按:《御览》引《阳城记》,际作阴。《环宇记》引此,仍作际。《地形志》巩县有九山祠。)
庙前有碑云:九山显灵府君者,
(朱无山字、府字,《笺》曰:宋本有府字。赵增山字、府字,戴增府字。守敬按:《环宇记》引此,称九山府君。)
太华之元子,阳九列名,号曰九山府君也。南据嵩岳,北带洛ㄛ。晋元康二年九月,太岁庚午,
(《笺》曰:谢云,一作太岁在戍。?韦按:《世谱》,晋元康二年,太岁在壬子,而用《历经》推之,是年九月乙亥朔,无庚午日也。戴改庚午作在戍。会贞按:《环宇记》引此,元康作永康。《御览》引《阳城记》同。然考《惠帝纪》永康二年四月,改为永宁,此言九月,不得仍称永康。且太岁为辛酉,非庚午。而元康二年,太岁为壬子,非庚午,并不合。惟宁康二年为甲戍,与谢云一作太岁在戍合,岂永康、元康皆宁康之误欤?)
帝遣殿中中郎将关内侯樊广、缑氏令王与、主簿傅演,
(朱脱主簿二字,傅讹作传。《笺》曰:宋本作缑氏令王与主簿傅演。戴、赵增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主簿二字。)
奉宣诏命,兴立庙殿焉。又有《百虫将军显灵碑》。碑云:将军。姓伊氏,讳益,字ㄨ岂攵,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者也。
(朱《笺》曰:《史记·秦本纪》云,颛顼之裔孙大业,生大费,佐舜调驯鸟兽,是为伯翳。《索隐》云,伯翳即《尚书》之伯益。《列女传》,皋子五岁而赞禹,曹大家《注》,皋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此碑谓益字聩岂,帝高阳之第二子,与《史记》异。《左传》所记聩岂、庭坚并高阳氏之子。杜元凯《左传》注又云,皋陶,字庭坚,则父子同在八恺之中,不应并时而举也。守敬按;以伯益为ㄨ岂攵,又加以百虫将军之号,俚俗妄谈。而罗泌《路史》信之,是谓无识。朱氏已辨其非。近梁玉绳《史记志疑》辨之尤详审。又按:《左传》晋人以魏献子为将军,《国语》郑人以詹伯为将军,将军之号,起于《春秋》,不应三代上已有之。《後汉书·南蛮传》吴将军之号,亦非典要也。
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堂庙。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赞示後贤矣。(赵云:沈氏曰,惠帝纪年,先永平,後永康,如何後建庙,先立石?若云元魏之永平,相去又远,後有永康、永宁、永兴三元,皆以永纪,莫能定也。)
其水东北流,入白桐涧,又北迳袁公坞东,盖公路始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
(守敬按:前袁术固,《元和志》谓一名袁公坞,与此名同耳,非一地也。此在巩县西南。)
北流注于罗水。罗水又西北,迳袁公坞北,又西北,迳潘岳父子墓前。
(朱作子父,全、赵、戴乙。守敬按:《文选·潘岳〈西征赋注〉引》注《河南郡国图经》,岳父冢在巩县西南三十五里。)
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
(守敬按:《文选·潘安仁〈怀旧赋〉》注引臧荣绪《晋书》称,岳父芘,琅琊内史。《晋书·岳传》亦云,父芘,琅琊内史。并与此作茈,作太守异。考《世说·仇隙》篇《注》引王隐《晋书》,岳父文德,为琅琊太守。文德盖岳父字。《山海经》劳山多茈草,《注》,一名茈戾,中染紫也。则茈与文义相应,此作茈是也。王隐作太守,又与此合。据《晋书·职官志》,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则内史、太守可通称。)
碑石破落,文字缺败。《岳碑》题云:《给事黄门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孙秀之难,阖门受过。故门生感覆醢以增恸,乃树碑以记事。太常潘尼之辞也。
(朱《笺》曰:《晋书》,孙秀为小吏,给事潘岳。岳恶其狡黠,数挞辱之。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ぁ为乱,诛之,夷三族。会贞按;尼,岳从子。字正叔。《晋书》附《岳传》。)
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也。
(会贞按:隋大业十三年,李密自罗品袭兴洛仓,即罗水入洛之口。)
又东北过巩县东,又北入于河。
洛水又东,明乐泉水注之。
(朱无水字,戴、赵增。)
水出南原下,
(会贞按:《通鉴》,隋大业二年置洛口仓於巩东南原上,非此水所出之地。据杜预说,明溪泉在巩县西南,则更远在今县之西南也。)
五泉并导,
(朱五作三,赵据下世谓之五道泉改,官刻戴本作三,此刊板之误,孔刻戴本作五,不误。)
故世谓之五道泉,即古明溪泉也。《春秋·
(《经》。)
昭公二十二年》,师次于明溪者也。
(守敬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庚戍,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于缑氏,于溪泉。不作明溪。杜《注》,巩县西南有明溪泉。司马彪亦云:巩有明溪泉 勃氏谓此水即古明溪泉,而引《春秋》作明溪,盖本杜及司马说,钞变经文也。)
洛水又东,迳巩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属河南郡,後魏天平初,属成皋郡,在郦氏後。《地形志》,巩有巩城,故城在今县西南三十里。《元和志》,县本与成皋中分洛水,西则巩,东则成皋,後魏并焉。盖後魏已移县於今治矣。)
东周所居也。
(守敬按:《史记·周本纪》,周惠公封其少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本周之畿内巩伯国也。
(守敬按:《括地志》引郭缘生《述征记》,巩县本周巩伯邑。)
《春秋左传》
(昭二十五年。)
所谓尹文父
(朱公作父,《笺》曰;一作公。戴仍,赵改。守敬按:《左传·昭二十五年》作公。)
涉于巩,即于此也。
洛水又东,浊水注之,即古湟水也,
(戴以湟为讹,改作黄。守敬按:《春秋·昭二十二年》,王猛居于皇。《左传》言次于皇,又言伐皇,是本作皇。《续汉志》,巩县有湟水。刘《注》引《左传》王子猛居于湟。则此作湟所本也。下文又引《春秋》作次于黄,乃本京相?等黄亭之说也,皇、湟、黄,古通。?《帝尧碑》及《灵台碑阳》,黄并作皇。?足见郦氏、搜采之博。戴以湟为讹,改作黄,陋矣。)
水出南原。
(守敬按,下云即此亭也,则必先谷黄亭而後引东说以证之,此句当作水出南原黄亭下,方合。今有干石河,在恐县西二十里,源出青龙山,盖即此水。)
京相?曰:訾城
(城详前。)
北三里有黄亭。《续汉志》,巩有黄亭。杜《注》,巩县西南有黄亭。亦在今县西南。)即此亭也。
(朱即讹作陌,《笺》曰:宋本作即。全、赵、戴改。)
《春秋》所谓次于黄者也。
(详上。)
少水又东北,?水发南溪石泉,
(朱?讹作洞,下同,赵、戴改。会贞按:《通鉴》隋义宁元年,《注》引此作?。施廷枢曰,务光投?水,即此处。)
世亦名之为石泉水也。
(朱脱水字,赵、戴增。会贞按:《通鉴》隋义宁元年,刘长恭陈于石子河西。胡《注》谓即石泉水。今石子河在巩县东南二十里。)
京相?曰:巩东地名坎??,在?水东,疑即此水也。又迳盘谷坞东,
(会贞按:坞在今巩县东南。)
世又名之曰盘谷水。
(朱盘讹作盐,戴、赵改。)
司马彪《郡国志》:巩有坎??聚。《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
(会贞按:)
服虔亦以为巩东邑名也。
(朱无服虔二字,赵据黄本增,戴增。守敬按:明抄本有服虔二字。)
今考厥文,若状焉而不能精辨耳。
(守敬按:杜《注》亦云,周地在巩县东。与京同 勃意盖专主地名之说,而不从聚邑之说耳。)
《晋太康地记》、《晋书地道记》并言在巩西,非也。)守敬按:《续汉志》注引《晋地道记》在县南,南西形近,未知谁误,然作西与东相反固非,作南亦与东戾,仍非也。)其水又北入洛。洛水又东北流入于河。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山海经》曰:洛水成皋
(会贞按:成皋县详《河水》篇。)
西入河,是也。
(赵云:按《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道元盖钞变其词。会贞按:《海内东经》文。)
谓之洛?,
(会贞按;《禹贡》,东过洛?。孔《传》,洛?,洛入河处。《左传·昭元年》杜《注》,在河南巩县南。水曲流为?。县南为县东之误。言东可以该东北,观《水经》称洛水东北过巩县东,又北入河。则洛?在巩县之东北,亦在今巩县东北。洛?互见《河水注》五。)
即什谷也。故张仪说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谓此川也。《史记音义》曰:巩县有?谷水者也。
(朱《笺》曰:《史记·张仪传》,塞斜谷之口,徐广《音义》,斜,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守敬按:《续汉志》注引《史记》亦作什谷。《索隐》本同,云,寻、什声相近。又《新序·善谋》篇作什谷,足证朱所见本《史记》及徐广《音义》,斜并什之误。《明志》,巩县南有?水,会洛入河,亦曰?口。《一统志》,洛河旧有巩县入河,宋元丰五年,张从惠建议,起巩县沙谷至河阴县,穿渠五十二里,引洛水入汴以通漕,谓之新洛口。今东至汜水县满家沟入河。)
黄帝东巡河过洛,
(会贞按:《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引《尚书中候》作黄帝东巡至洛。《路史》、《黄帝纪》引作黄帝巡洛,皆节引。)
修坛沈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赤文绿字。
(朱绿讹作篆,赵改云:篆起周宣,盖是绿字之误。戴改同。会贞按;《类聚》九十八引《尚书中候》,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曰,威赤文像字,以授轩辕。《御览》七十九引同。又《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分引作河出《龙图》,赤文绿字,以授轩辕;《龟书》威赤文绿字,以授轩辕。)
尧帝又修坛河洛,
(朱修作循,赵据《路史》改,戴改同。会贞按:《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注、《初学记》六、《御览》八十并引《尚书中候》帝尧修坛河洛。)
择良议沈,
(戴议作即。守敬按:《类聚》九十八、九十九、《初学记》一、《御览》八及八百七十二、八百九十三并引《尚书中候》尧沈璧于河,此承上黄帝沈璧,钞变原文,谓尧择良日,议沈璧于河也。《河水注》有修坛河洛,择良议沈之文,与此同。《路史》亦作议。戴作即,乃从《大典》。《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注,《帝王世纪》曰,尧与群臣沈璧于河,乃为《握河纪》,即今《尚书中候》是也。则自此至以授之尧。乃《握河纪》之文也。)
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逝,赤文绿色,广袤九尺,负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什政之度,
(全、赵、戴改什作七,守敬按:非也详下。)
帝王录记兴亡之数,以授之尧。
(朱脱尧字,赵、戴增。守敬按:《类聚》十一引《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记兴亡之数。又九十九引云,尧时,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上,甲似龟,广袤九尺,圆理平上,五色,文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纪之数。又《御览》八十引云,荣光起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止霁,吐甲图而?带。互有详略,而皆与此有异同,郦氏虽抄变其词,而亦有夺误。迥风逝,当从《御览》逝作摇。《初学记》一、《御览》八引《中候》并作摇,可证。《类聚》、《御览》赤文上并有龙马衔甲句,又《文选·赭白马赋》注引《中候》亦有,而此无之,意不明了,盖脱。负理,当以《类聚》作圆理为是,理不得言负也。什政,《论语》疏引郑玄称《中候》作斗政,与《类聚》两引同,则什为斗之误无疑。赵、戴据《书·舜典》作七,失於不考。)
又东沈书于日稷,赤光起,玄龟负书,背甲赤文成字,
(守敬按:《御览》八十引《中候·运行》曰,帝尧刻璧,率群臣东沈於雒。书曰,天子臣放勋,德薄施行不元。又引《帝王世纪》,尧刻璧为书沈洛,言天命当传舜之意,今《中候·运衡》之篇是也。则此自东沈书至遂禅于舜,皆《运衡》之文也。《初学记》六引《尚书中候》,尧率群臣,东沈璧於洛,退候至于下稷,赤光起,玄龟负书出,赤文成字。《初学记》六、三十又引,及《类聚》九十九、《後汉书·方术传序》注、《御览》九百三十一引略同。)
遂禅于舜。
(守敬按:此下《笺》引《尚书中候》自黄帝东巡河云云,遂禅於舜,细核之,见於《御览》者文多异,且不尽见《御览》。又以尧事入黄帝事中,尤为参错,今逐条证以各书所引原文於前而辨《笺》语之误於此。)
舜又习尧礼,
(朱礼作祀,赵据下习礼尧坛改,戴改同。)
沈书于日稷,赤光起,玄龟负书,
(朱作位,《笺》曰:疑作负。戴、赵改。)
至于稷下,荣光休至,黄龙卷甲,舒图坛畔,
(朱舒作书,《笺》曰:宋本作舒。赵、戴改。)
赤文绿错,
(会贞按:《後汉书·方术传序》注引《尚书中候》,舜礼坛于河畔,沈璧礼毕,至於下昃,黄龙负卷舒图,出水坛畔。又《类聚》九十八引云,舜沈璧于河,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水坛畔。又《御览》八十一引《尚书中候·考河命》曰,舜至于下稷,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水坛畔,赤水绿错。又《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引作,舜沈钟管,龙负卷舒图,赤文绿字。合观之,是《考河命》之文,叙舜沈璧于河,而皆无玄龟负书事。稷下当从《御览》作下稷。宋均《注》,稷读曰侧,下侧,日西这时。)
以授舜。舜以禅禹。殷汤东观于洛,习礼尧坛,降璧三沈,荣光不起,黄鱼双跃,出济于坛,黑乌以浴,随鱼亦上,
(赵作止。)
化为黑玉赤勒之书,黑龟赤文之题也。汤以伐桀。
(朱《笺》曰:《尚书中候》作降三分,沈璧退立,荣光不起,黄鱼双跃,出济于坛,黑乌以雄,随鱼亦上。会贞按:《笺》所载此条,引见《御览》八十三,降三分上,言天乙在毫,东观乎洛,随鱼亦止,下有化为黑玉,赤勒曰,玄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等句。《类聚》十二引略同,而作降三分璧,据郑玄《注》,谓以厚三分之璧玉沈雒水。《类聚》亦脱沈字,则此降璧三沈为降三分沈璧之误,无疑,当从《御览》。又沈璧于河,黑龟出赤文题,《类聚》九十九、《初学记》三十、《御览》九百三十一引《尚书中候》,皆误以为尧事,此属之汤,是也。)
故《春秋说题辞》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
(朱讹作河以道坤出天苞,洛以流巛吐地符。全氏引原文以表异,而未改正,又曰:巛即古坤字。守敬按:此原文见《诗·文王叙·正义》,毫无疑义,朱本之误显然,今订正。)
王者沈礼焉。《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夏帝芬十六年。)
曰: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盖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须于洛?,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
(会贞按:见《史记·夏本纪》,《史记》政作国,无为羿所逐句,此兼采孔《传》文。《续汉志》注引《帝王世纪》,夏太康五弟,须于洛?,在巩县东北三十里。)
○伊水
伊水出南阳鲁阳县西蔓渠山。
(朱脱鲁阳二字。赵云:当作南阳鲁阳县。《元和志》引此文作南阳鲁县,盖亦脱阳字。《汉志》南阳郡鲁阳县下云,古鲁县。《续志》云,鲁阳有鲁山。刘昭《补注》引前志曰,古鲁县,以相证。《春秋分记》曰,在夏为鲁县,刘累迁于鲁,汉为鲁阳。是也。说者谓《地理志》,伊水出宏农卢氏熊耳山,与《水经》何以有异?不知南阳有三熊耳,卢氏之外,宜阳、陕俱有之。作《水经》者恐其混而无别,乃据《山海经》云,蔓渠之山,伊水出焉,以立文,又恐蔓渠之名不显,人或疑之,故云,南阳鲁阳县西也。卢氏熊耳山在鲁阳县之西,县西北九十里有歇马岭,道出卢氏,惟举此为名,始无游移矣。不然,《淮南子》以为伊水出上魏山,而《括地志》又有出峦山,一名闷顿岭,《元和志》则有出鸾掌山之别,此《水经》之所以精?,而取校古书之所以可贵也。世本《水经注》乃云,出南阳县西,试思两汉南阳郡治宛,隋人始废南阳郡,改宛县曰南阳县。至今因之。在汉、魏、六朝无有是名也。以胡东樵、吴任臣之好辨,悉心研究,《禹贡锥指》,《山海经补注》皆不能指其缺失,信乎读书之难也。全、戴并增鲁阳二字。守敬按:阎若琚曰,伊水出卢氏县东峦山,一名闷顿岭,?钱坫云,蔓渠即闷顿,声相近。?在今县东南百六十里,非今县西南五十里之熊耳山也。又曰,《卢氏县志》云,熊耳虽称有伊源之名,而无流衍之迹。阎氏盖专主《括地志》,不知古熊耳盘基甚广,即闷顿亦熊耳,胡东樵之言与《注》合,不可易也。观《通鉴》周安王十五年,齐中兴元年《注》引《水经》作荀渠山,明以蔓渠即荀渠。《洛水注》谓荀渠为熊耳之殊称,可知蔓渠即熊耳之殊称矣。又按:全校本,旧本作伊水出南阳县西,按南阳郡名,非县也。《元和志》引此文作南阳之鲁阳西。赵一清本从之。不知自秦以来无鲁县,鲁县之名但见於《左氏》耳。予参考之,乃南阳之鲁阳也。今按戴本及一清子载元所刻,俱依全校,增鲁阳矣。查赵书原钞本,固依《元和志》作南阳鲁县也。守敬按:此说乃董沛校语,或疑赵氏是初本《元和志》,厥後觉其误而详说。之馀谓不然。程公说《春秋分纪》惟梁氏所藏宋版为海内孤本,故梁氏兄弟得引之於此,足见卢抱经之说为有徵也。)
《山海经》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
(守敬按:《?形训》文无山字,高《注》,上魏,山名,此兼采高说。)
《地理志》曰:出熊耳山。
(守敬按:见卢氏县下。)
即麓大同,陵峦互别耳。伊水自熊耳东北,
(朱无伊字,赵、戴增。)
迳鸾川亭北。{艹奸}水出{艹奸}山,
(守敬按:《中次二经》{艹奸}山,{艹奸}水出焉。当在今嵩县西。)
北流,际其城东,而北知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鸾水,
(会贞按:《注》鸾水为世俗之名,至後又以水目山。《元和志》因有出鸾掌山之说。)
{艹奸}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又东为渊潭,潭浑若沸,亦不测其深浅也。伊水又东北,迳东亭城南。
(会贞按:《地形志》有东亭县,属宜阳郡。据《隋志》东魏置县,盖即置于此城也,在今嵩县西南九十里。)
又屈迳其亭东,东北流者也。
(朱无北字,《笺》曰:宋本作东北流。戴、赵增北字。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有北字。)
东北过郭落山。
(守敬按:郭落山无考,郦《注》已不能详其处。)
阳水出阳山阳溪,
(守敬按:《中次二经》,阳山,阳水出焉。陆浑县有阳山,在今嵩县西南。)
世人谓之太
(赵作大。)
阳谷,水亦取名焉。东流入伊水。
(朱《笺》曰:孙云,《山海经》作北流。)
伊水又东北,鲜水入焉,水出鲜山,
(守敬按:《中次二经》,鲜山,鲜水出焉。在今崧县西南。)
北流注于伊。
伊水又与蛮水合,不出卢氏县之蛮谷,
(会贞按:《周书·魏玄传》,保定元年,移镇蛮谷,即此,今蛮谷岭在嵩县西东流,入于伊。
又东北过陆浑县南。
《山海经》曰:氵庸々之水,出于?山,南流注于伊水。(守敬按:《中次四经》文。)
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
(守敬按:《隋志》,陆浑县有王母涧。《环宇记》,王母涧在伊阳县西南六里,误。宋伊阳即今崧县治,伊水东北流,先纳王母涧,後历三涂山。三涂山在嵩县西南十里,则王母涧不得止在西南六里也。)
涧北山上有王母祠,
(守敬按:盖即下所云,女几山上有西王母祠也。)
故世因以名溪。东流注于伊水,即氵庸々之水也。
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
(会贞按:《禹贡锥指》,俗呼为水门。)
崖上有坞,伊水迳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杜预《释地》曰:山在县南。
(按《左传·昭四年》杜《注》,三涂在陆浑县南。《释例》则云陆浑县南山名,此称杜预《释地》,是引《释例》文,盖钞变其辞。)
阚る《十三州志》云:山在东南。今是山在陆浑故城东南八十许里。
(会贞按:伊水东北流,《注》先叙三涂山,後叙陆浑故城,知山在陆浑之西南 勃氏特云今在者,表与杜说异,与阚说尤异也。此东南为西南之误,无疑。又《通典》,三涂山在陆浑县西。《元和志》,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唐陆浑县在故城西南,尤山在故城西南之确证,在今嵩县西南十里。)
《周书》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
(朱无此二十七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汉志》注,臣瓒引《周书·度邑》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也,南望过于三涂,北詹望于有河。《史记·周本纪·集解》,徐广引《周书·度邑》同。今本《周书》作北望过于狱鄙,误。戴氏补此为下《周书》南望之文张本,极是。王梓材录之以补全本亦是。而董沛校刻全书,反谓失全本之旧,亻真矣。)
《春秋·左传·昭公四年》,司马侯曰;四岳、
(守敬按:东岳,泰山,详《汶水》篇。西岳,华山,详《河水》、《渭水》二《注》。南岳,衡山,详《湘水注》。北岳,恒山,详《氵寇水》篇。)
三涂、阳城、
(守敬按:阳城山详《洧水》篇,亦见《颖水》篇。)
太室、
(守敬按:太室山详《颖水》篇。)
荆山、
(守敬按:荆山详《沮水》、《漳水》二篇。)
中南,
(守敬按:中南详《渭水》篇,)
九州之险也。服虔曰:三涂、大行、
(守敬按:大行详《沁水》篇。)
に辕、
(地敬按:に辕详《洛水》篇八关。)
崤黾,
(戴黾作渑。守敬按:崤黾详《谷水》篇。)
非南望也。
(守敬按:大行在洛邑北,に辕在东南,淆黾在西,故云非南望。)
京相?著《春秋土地名》
(朱?下衍之字,脱土字,赵、戴删、增。会贞按:之乃土之误,又倒错於?字下耳。)
亦云山名也。以服氏之言云,)戴改言云二字作说字。)涂,道也,准《周书》南望之文,或言宜为に辕、大谷、伊阙,
(朱或讹作服,谷讹作道,戴、赵改。守敬按:大谷佯《洛水》篇八关,伊阙详後文)
皆为。非也。《春秋》晋伐陆浑,请有事于三涂,知是山明矣。
(守敬按:杜氏《释例》,或曰,三涂,伊关、大谷、に辕,三道也。《传》曰,晋将伐陆浑而先有事于洛与三涂,先祭山川也。谓三道者,非也。此郦氏所本。而李贻德《左传贾服注辑述》历举大行、に辕、崤黾之险,谓司马侯数九州之险,岂得遗此三者,以伊阙一山当之?故知三涂犹上文称四狱,当是此三道也,则又主服说。)
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机山之南七溪,
(朱机讹作桃,《笺》曰:宋本作机。赵依改云,女几,仙人姓名。《太霄经》云,朱中尝以《素书》倚酒于女几家,几盗写学其术。女几,陈市酒妇也。《环宇记》陕县女几山,《九州要纪》云,富禄县有女几,年八十,居陈留,沽酒,得道後,飞?于此山。盖山因人得名,後人加木作机,非也。全改机,戴改几。守敬按:几、机通,《家语》俯察机筵,是也。女几山互详《洛水》篇,水在今嵩县西。)
山上有西王母祠。
(会贞按:赵以山字上属,非也。《环宇记》,女几庙在伊阳县西三十里。盖西王母祠又有女几庙之名。)
东南流注于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机山之东谷,
(朱机讹作杭,《笺》曰:宋本作机,赵改机,戴改几。水在今嵩县西。)
东迳故亭南,
(守敬按:亭在今嵩县西北。)
东流,入於伊水。
伊水又东北迳伏流岭东,岭上昆仑,民犹祈焉。刘澄之《永初记》
(守敬按:《隋志》,《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齐都官尚书刘澄之撰。)
称:陆浑县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县南崖口北三十里许,西则非也。)守敬按:上称三涂山在陆浑故城西南,此又言崖口在县南,盖南可以该西南也。《地形志》,伊阳郡治伏流城。《元和志》,陆浑县伏流城即今县理。城,东魏武定二年所筑,以城北焦涧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因以为名。今伏流岭在嵩县东北。)北与温泉水合,水出新城县
(守敬按:县详後文。)
之狼睾山西南阜下,
(朱睾作?,山下衍之字,赵亦作?,戴改皋,并删之字。守敬按:当作睾,睾皋同。山即《山海经》之放皋山。《环宇记》,明皋山即放皋山,在梁县南六十里。《一统志》谓狼皋山在汝州西南六十里。然此《注》云,温泉水出新城县狼皋山西,下又云明水出梁县西狼皋山,西北流,康水亦出狼皋山,东北流。《汝水注》又云,汝水自狼皋山东出峡,则山甚大。古时分属新城、梁二县,温泉水出山西,为新城境,明水、康水出山北,汝水历山南,则梁县境也。)
西南流,会于伊水。伊水又东北,迳伏睹领,
(守敬按:领当在今嵩县东北。)
左纳焦涧水,水西出鹿鹘山,
(朱?讹作。赵戴改。(守敬按:今曰樊水,出嵩县北六十里之露宝山,露宝与鹿?音近。)
东流迳孤山南,
(朱脱迳字,孤讹作狐。《笺》曰:宋本作孤。赵、戴增改。)
其山介立丰上,
(朱介讹作分,《笺》曰:一作介。赵、戴改。)
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即刘中书澄之所谓县有孤山者也。
(守敬按:《隋志》,陆浑有方山,又有孤山,分孤山、方山为二,与此异。《新唐志》,伊阙县有陆浑山,一名方山。《元和志》,陆浑山俗名方山,在伊阙县西五十五里。以陆浑为方山,与此更异。当以《注》文为是,後起之名,彼此错出,皆不足据。山在今嵩县北四十里。)
东历伏睹岭,南东流注于伊。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
(守敬按:山当在今嵩县西北,今有顺阳水,出宜阳县南五十里鱼儿泉,《一统志》疑即涓水,非也。)
即陆浑山者也。
(全校云:山字衍文,者当作都。赵、戴依删、改。会贞按:上言陆浑西山,谓陆浑县西之山,此句正言山即古之陆浑山,故下举郭文、胡昭二人居陆浑山为证。此条专就山为说。至下叙陆浑县,方指《春秋》迁陆浑戎事,词旨分明,毫不相混,乃全误以为陆浑都,赵、戴贸然从之,疏矣。)
寻郭文之故居,访胡昭之遗像,世去不停,莫识所在。
(朱《笺》曰:《晋书》,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父母服毕,辞家游名山。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馀姚大辟山中而居焉。《魏志》,胡昭,字孔明,颖川人,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闾里敬而爱之。寇贼到陆浑南长乐亭,自相约誓,言胡居士,贤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一川赖昭,咸无怵惕。会贞按:《晋书》未明言文居陆浑山,据《御览》五百十引虞般佑《高士传》,郭文举,河内轵县人,年十三,有怀隐志,每行山林,旬日志归。父母丧终,辞家不娶,入陆浑嵩山少室,乃隐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可补《晋书》之缺略。)
其水有二源俱导,而东注虢略,
(朱虢讹作号,下同,《笺》曰:当作虢。赵、戴改。)
在陆浑县西九十里也。司马彪《郡国志》曰:县西虢略地,
(朱地讹作池,赵、戴改地。会贞按:《郡国志》,西下有有字。今增。)
《春秋》所谓东尽虢略者也。)朱尽下有于字,赵据何焯校删,戴删同。守敬按:《左传·僖十五年》,晋赂秦东尽虢略。杜《注》,从河南而东尽虢界也。虢都上阳,见《河水注》四。《元丰九域志》,自河南府西南抵虢州界,三百二十五里,稍南,抵邓州界,六百里,皆高山深林,古虢略也。是虢略地甚广阔,此《注》但就一处言之耳。)北水东流,合侯涧水,水出西北侯溪,
(朱水作涧,脱西北二字。赵改水,据黄本增二字。戴改增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西北二字。水当在今宜阳县西南。)
东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迳陆浑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属宏农郡,魏属河南尹,晋属河南郡。东魏武定二年以此为北陆浑,属新城郡,则郦氏後事。城在今嵩县东北五十里。)
平王东迁,辛有适伊川,见有被发而祭于野者,
(朱无者字,《笺》曰:脱者字。赵、戴增。)
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朱秦讹作春,赵、戴改。守敬按:《左传·僖二十二年》文。)
故县氏之也。涓水东南流,右合南水。
(朱右作左。会贞按:下言南水左会北水,则南水在北水之右,此左合为右合之误,今订。)
水出西山七谷,亦谓之七谷水,阻涧东逝,
(朱阻作祖,全、赵、戴改。)
历其县南。又东南,左全会北水,乱流左合禅渚水。
(朱水讹作渚,赵同,戴改。)
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
(赵渚改陂。守敬按:古为禅渚,世称慎望陂,故郦氏参错书之,赵改非。水在今,嵩县东北。)
渚在原上,
(朱在作左,赵、戴改。)
陂方十里,佳饶鱼苇,
(朱作蕈,《笺》曰:一作苇。赵、戴改苇。)
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纯《注》云:禅一音暖,
(朱一字讹在禅字上,《笺》曰:郭景纯云,?单音填。赵乙一禅作禅一,云:道元引郭《注》,禅一音暖,足正世本之误,戴乙同。)
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
(守敬按:以上并郭《注》,稍变其文。)
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
(朱涓下有阳字,下同,赵因,戴删。)
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萝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 撤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
(朱长而讹作而长,全、赵、戴乙。)
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朱《笺》曰:伊尹母化为空桑事,见《吕氏春秋·本味》篇。)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
(守敬按:今曰马回水,出嵩县东北青岭。新城县详下。)
东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宋均碑南。
(戴改宋作宗。守敬按:後汉宗均,字叔痒,南阳安众人。《一汉书》讹宗为宋,辨见惠栋《後汉书补注》。又有注《纬书》之宋均《隋志》称为魏博士。此为河南新城人,与後汉初之宗均,时代、籍贯不同,而与注《辞纬书》之宋均时代相近。或在魏为博士,至晋为征南将军乎?戴氏何所据而改为宗均耶?)
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东流入于伊。
又有明水,出梁县
(县详《汝水注》。)
西狼皋山,
(朱皋讹作?,赵改睾,戴改皋。山详前。)
俗谓之石涧水也。
(守敬按:《地形志》,汝北郡南汝原有石涧水,在今伊阳县北。)
西北流迳杨亮垒南,
(守敬按:此当是亮为姚襄将时所筑,在今伊阳县东北。)
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
(守敬按:水在今伊阳县北。)
东北流,迳范坞北,与明水合。
(朱此下有北汶二字,《笺》曰:孙云,汶字疑误。赵改汶作《注》,戴删二字。)
又西南流,入于伊。
(朱无又字,全、赵同,戴增。《山海经》曰:放皋之山,(朱《笺》曰:旧本作放睾,郭景纯注《山海经》放皋山云,放或作效,又作牧。守敬按:据此《注》又作狼皋,《环宇记》又作明皋山,见前。)
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
(守敬按:《中次七经》文。)
是也。
伊水又与大戟水会。水出梁县西,
(朱无水字,梁讹作渠,《笺》曰:一作梁。赵、戴改梁,戴出上增水字。守敬按:水在今伊阳县北。)
有二源:朱有上有水字,赵同,戴删。)北水出广成泽,西南迳杨志坞北,
(朱作出广城西南,赵、戴改删。守敬扫:《地形志》,汝北郡移治杨志坞。《北齐书·斛律金传》,于宜阳筑杨志戍,盖因旧坞筑之。当在今伊阳县北。)
与南水合。水源南出广成泽,西流,迳陆浑县。
(朱讹作西流陆浑。赵据孙潜校,流下增迳字,浑下增县南二字。戴增同。会贞按:孙说亦未尽合。陆浑县在伊水之西,大戟水在伊水之东,西流但迳县境耳,不能迳其南,只合增迳字、县字。)
《河南十二县境簿》
(朱脱境字,赵、戴增。守敬按:无撰人名,卷亡,《隋志》不著录。《初学记》、《文选》注、《环宇记》全书并引之。考《晋志》,河南郡统县十二,则为晋人之书。)
曰:广成泽在新城县界黄阜,西北流,屈而东迳杨志坞南,
(朱脱志字,赵、戴增。)
又北屈迳其坞东,又迳坞北,同注老倒涧,俗谓之老倒涧水,西流入于伊。伊水又北迳新城东,与吴涧水会。水出县之西山,东流,南屈迳其县故城西,又东转,迳其县南,故蛮子国也,县有曼阝聚,今名蛮中,是也。
(守敬按:《续汉志》,县有曼阝聚,古曼阝氏,今名蛮中。互详《汝水》篇。)
汉惠帝四年置县。
(会贞按:《汉志》文。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後魏属河南郡。天平中为新城郡治,则郦氏後事。在今洛阳县南七十五里。)
其水又东北流,注于伊水。
伊水又北,迳当阶城西,
(朱讹作又迳西北当阶西,《笺》曰:阶下脱城字。赵移西北於迳字上,增城字,戴改。守敬按:城在今洛阳县南。)
大狂水入焉。
(孙星衍云:狂,枉也,水独西流失其性,故为枉。)
水东出阳城县
(守敬按:县详《颖水注》。)
之大苦山。
(朱作大苦口,《笺》曰:当作大苦山。赵改大苦口。戴改大苦山。守敬按:苦,苦古字。水出今登封县西南山。《一统志》以县东南之大熊山当此山,非也。)
《山海经》曰:大苦之山,多???孚之玉,
(守敬按:原书作?雩。)
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
(赵据原书增注於伊水四字。)
其中多三足龟,人食之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守敬按:《中次七经》文。)
狂水又西,迳纶氏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志》作纶,《续志》则作轮,汉县属颍川郡,後汉、魏因。《元和志》,晋省。在今登封县西南七十里。)
《竹书纪年》曰;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
(守敬按:今本《纪年》载此条於周显王三十五年,《注》云,不知何年,附此。雷学淇谓当在今王三十五年。)
右与倚薄山水合。
(朱右作左。会贞按:当作右,盖狂水西流,倚薄山水自北南注,在狂水之右,不在左也,今订。)
水北出倚薄之山,
(会贞按:《新唐志》,颍阳县有倚箔七《元和志》,颍阳县倚箔山,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钟孔,隋时充贡。《环宇记》,倚箔山在县北十五里。箔、薄通。山在今登封县西。)
南迳黄城西,
(朱《笺》曰:旧本作城黄。会贞按:旧本误,上文有黄阜,此有黄城,皆以黄受名。城在今登封县西南。)
又南迳纶氏县故城东,
(朱无县字,赵、戴增。)
而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西,八风溪水注之。
(朱西八讹作东入,《笺》曰:宋本作西八。赵、戴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西八。)
水北出八风山,
(守敬按:《漯水注》称洛阳八风谷之黑石,又称八风谷之缁石,则石为有名。而此叙八风山,不言出石,略也。山在今登封县西。)
南流,迳纶氏县故城西,
(朱无县故二字,全、赵、戴增。)
西南流,入于狂水。
(守敬按:《环宇记》颍阳县下云,八风溪水,南流合三交水。此岸有沙,细润可以澡濯。隋代常进,後吕杂以香药,以当豆屑,号曰玉女沙。此《注》谓八风溪水入狂不,狂水纳三交水,盖狂水与八风溪水合流,兼禅八风溪之目,本互受通称之例也。)
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三源,
(朱三讹作二。赵据下世有三交之名,改作三,戴改同。)
各导一溪,并出山南流合舍,
(《笺》曰:宋本作并出山南合流,衍一舍字。赵云:按非也,于文并出山句,南流合舍句,宋本之妄不待言。戴同朱。守敬按:《大典》本、黄本作南流合舍。)
故世有三交之名也。
(守敬按:三交水在今登封县西。赵云,按《环宇记》颍阳县下,引《水经注》云,三交水石上菖蒲,一寸九节,为药最妙,服久化仙。校勘云,案《水经·伊水注》有三交水,不见石葛蒲事,恐近世《水经》本有脱遗耳。戴据增石上以下十六字。)
其水西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西,迳缶高山北,
(守敬按:山当在今洛阳县东南。)
西南与湮水合,水出东北湮谷,
(守敬按:谷在今登封县西。)
西南流,迳武林亭东北,
(会贞按:亭在今登封县西。《隋志》嵩阳下,开皇六年,改堙阳县曰武林。《新唐志》颍阳下,载初元年,析河南等县,置武林县,皆取此亭为名也。在今登封县西。)
又屈迳其亭南,其水又西南,迳湮阳亭东,盖藉水以名亭也。又东南流,入于狂。狂水又西,迳湮阳城南,
(会贞按:上言湮水西南迳湮阳亭东,入于狂,此接言狂水西迳湮阳城南,则湮阳城与湮阳亭为一。《地形志》,太和十三年置堙阳县,至天平初,属中川郡。堙、湮形近致误。在今登封县西。)
又西,迳当阶城南,而西流,注于伊。
伊水又北,土沟水
(朱土作上,《笺》曰:古本上沟一作土沟。戴、赵改土。会贞按:明抄本作土沟。)
出玄望山西,
(朱讹作西山,《笺》曰:一作山西。戴、赵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山西。水在今洛阳县西南。)
东迳玄望山南,又东,迳新城县故城北,东流注于伊水。伊水又北,板桥水入焉,水出西山,
(会贞按:水在今洛阳县西南。)
东流入于伊水。
伊水又北,会厌涧水。水出西山,
(会贞按:水在今洛阳县西南。)
东流迳?阝垂亭南,
(朱《笺》曰:孙云,?阝音审。)
《春秋左传·文公十七年》,秋,周甘蜀?败戎于?阝垂者也。服虔曰:
(?阝垂在高都南。(守敬扫:即下高都城,非京相?所言之高都县也。)
杜预《释地》曰:河南新城县北,有?阝垂亭。
(守敬按:今本杜《注》无?阝字,盖传钞者脱之。《续汉志》注引亦无?阝字,又後人据误本杜《注》删之。日本卷子本《左传》注作?阝垂亭,与此合,足正今本杜《注》及《续汉志》注之讹。)
司马彪《郡国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里,遗基犹在。
(朱《笺》曰:谢云,在下一有焉字。戴改犹在作存焉。会贞按:亭在今洛阳县南。)
京相?曰:旧说言?阝垂在高都南,今上党有高都县。
(守敬按:县详《沁水注》。)
馀谓京论疏远,未足以证,无如虔说之旨密矣。
(朱如虔作知群,《笺》曰:知群字误,当作如虔。赵、戴依改。戴旨作指。)
其水又东注于伊水。
伊水又北,迳高都城东。徐广《史记音义》曰:今河南新城县有高都城。
(会贞按:《周本纪集解》引徐说,城在今洛阳县南。)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与郑高都利者也。
(守敬按:今本《竹书》在周显王十五年,《竹书》无利字,疑衍。)
又来儒之水,
(朱作来需,《笺》曰:旧本作来儒,《山海经》作来需。赵作需,戴改儒。守敬按:《中次七经》,来需之水,出半石山之阳,西流注于伊水。明抄本作儒。《通鉴》魏嘉平元年《注》,梁大同三年《注》,引此并同。)
出于半石之山,
(守敬按:山见前《洛水》篇,水在今偃师县西南。)
西南流,迳斌轮城北,西历艾涧,
(朱作芰涧,《笺》曰;一作艾涧,赵仍,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艾涧。)
以其水西流,
(朱水字讹在以其上,赵同,戴改。)
又谓之小狂水也。
(守敬按:小狂水西流,与大狂水同,《注》对大狂水言,故云又谓之小狂水。)
其水又西南,迳大石岭南,
(守敬按:《通鉴》梁大同三年,初,魏孝武帝西迁,散骑常侍裴宽帅家属逃于大石岭,即此。)
《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
(守敬按:《後汉书·马融传》,《广成颂》金山石林,章怀《注》,石林,大石山也,一名万安山,在河南郡境。《簿》云,洛阳县南大石山,有祠名大石祠,山高二百丈。)
山下有《大石岭碑》。河南隐士通明以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
(守敬按:此山堂盖即大石祠。)
文字浅鄙,殆不可寻。魏文帝猎于此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
(会贞按:《魏志·孙礼传》,文帝作明帝,超作趋,投作斫,则此有误。)
山在洛阳南。
(守敬按:已见上。又《环宇记》引魏武《乐府·南山篇》南上大石山,亦在洛阳南之证。《元和志》,颍阳县西北四十五里。《环宇记》,在洛阳县东南四十五里。在今洛阳县东南,接登封县界。)
而刘澄之言在洛东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
(守敬按:《魏志·明帝纪》,葬高平陵。《御览》三百三十七引习凿齿《汉晋春秋》,曹芳谒曹睿墓於大石山。《通鉴》魏嘉平元年,《注》引孙盛曰,高平陵去洛城九十里。)
王隐《晋书》曰:惠帝使校尉陈总仲元诣洛南山请雨,
(朱南讹作阳,赵、戴同。会贞按:明抄本、黄本并作南,今订。)
总尽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山也。
(会贞按:《御览》五十一引王隐《晋书》,陈总迁殿中侍御史,诏遣诣南山请雨。总先除小石祠,惟存大石一所而祈之。上文曰,峨峨大石,佐岳通理,含滋吐润,惠我四海。《环宇记》洛阳县下引《九州要记》,晋惠帝于此山请雨,七日大霖。)
来儒之水,又西南迳赤眉城南,
(会贞按:城当在今洛阳县东南。)
又西至高都城东,西入伊水,谓之曲水也。
又东北过伊阙中。
伊水迳前亭西。《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朱作三十二年,《笺》曰:孙云,《左传》是二十二年。赵、戴改。)
晋箕遗、乐徵、右行诡济师,取前城者也。
(朱诡作跪,《笺》曰:《左传》作诡,赵、戴改。)
京相?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满外前亭矣。
(会贞按:《续汉志》雒阳有前亭,《注》引杜预曰,县西南有泉亭。而僖十一年杜《注》云,今伊阙北有泉亭,非也。此《注》先叙伊水迳前亭西,後叙伊水北入伊阙,则亭在伊阙南。《洛阳县志》,今龙门南五里有城址。)
服虔曰:前读为泉。
(朱读讹作渎,《笺》曰:宋本作读。全、赵、戴改读。)
周地也。
(会贞按:杜《注》,子朝所得邑。)
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
(守敬按:《括地志》、《御览》一百五十八并引此《注》,昔大禹以下五字,作疏龙门以通不。《括地志》于郦语後接云,按今洛南犹谓之龙门也。似此《注》原有龙门二字。)
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也,
(朱也作焉,赵同,戴改。)
昭公二十六年,赵鞅使女宽守阙塞是也。
(守敬按:杜预以阙塞为洛阳西南伊阙口。《通典》,河南有阙塞山,俗曰龙门。在今洛阳县西南三十里。)
陆机云:
(守敬按:《隋志》,陆机《洛阳记》一卷。)
洛有四关,
(朱关作阙,守敬按:《初学记》七引《洛阳记》,汉洛阳四关,东成皋关,南伊阙关,北孟津关,西函谷关,是机说本作四关,此作四阙,盖涉上文而误,今订。)
斯其一焉。东严西岭,并镌石开轩,高甍架峰。
(守敬按:後魏景明初,诏大长秋卿白整於洛南伊阙山为高祖及文昭高後,营石窟二所,永平中,中尹刘腾复为世宗造石窟一。即《注》所指也。)
西侧灵岩下,泉流东注,入于伊水。傅毅《反都赋》曰: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也。
(守敬按:傅毅见《後汉书·文苑传》。《反都赋》今不传,仅见此二句。)
阙左壁有石铭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
(守敬按:《元和志》伊阳县下,作大水出,高四丈五尺。)
齐此已下。
(守敬按:此四字疑有讹。)
盖记水之涨减也。
(朱灭讹作灭,赵、戴改。右壁又有石铭云:朱右讹作石,赵、戴改。)
永康五年,
(赵云:扫晋惠帝永康纪元仅一年,即改元为永宁,此当是元康之误耳。)
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轨,部督邮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监作掾董猗、李褒,斩岸开石,平通伊阙。石文尚存也。
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
伊水自阙东北流,枝津右出焉,
(朱枝讹作之,《笺》曰:克家云,当作枝。赵、戴改。)
东北引溉,东会合水,同注公路涧,
(会贞按:合水注公路涧,详《洛水注》。)
入于洛。今无水。《战国策》
(《周策》。)
曰:东周欲为田,
(守敬按:原书田作稻,守敬按:当是稻田,各脱一字。)
西周不下水。苏子见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民皆种麦,无
(朱本脱此二字。)
他种。欲害之,
(朱讹作欲食之,《笺》曰:《战国策》云,民皆种麦,若欲害之,不如下水以病之。赵改食作贫,云:《战国策》作贫。守敬按:今本《战国策》作害,与《笺》同。)
不如下水以病之。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是东周受命于君矣。
(朱脱命字,《笺》曰:《战国策》云,是东周受命于君矣。赵、戴增。)
西周遂下水。
(守敬按:钞变《周策》文,今《策》无末句。)
即是水之故渠也。
(孙星衍云:此在偃师。会贞按:当在今洛阳、偃师二县地。)
伊水又东北,枝渠左出焉。
(会贞按:此枝渠在今洛阳县东南。)
水积成湖,北流注于洛。今无水。
(朱无讹作伊,《笺》曰:今当作合。赵谓今字不误,改伊作无,全、戴改同。)
伊水又东北,至洛阳县南,迳圜丘东,大魏郊天之所,
(守敬按:《三国·魏志·明帝纪》,景初元年冬,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後魏书·孝文帝纪》,太和十九年十一月,行幸委粟山,议定圜丘。《宣武帝纪》,景明二年十一月,改筑圜丘於伊水之阳。《环宇记》,委粟山在洛阳县东南三十五里。是後魏迁洛时所筑圜丘,与曹魏为一地,盖近洛水。至後改筑,则南近伊水矣。此《注》但言大魏郊天之所,不言委粟山,亦不及曹魏先营圜丘事,当就改筑者为说也。)
准汉故事建之。
(守敬按:谓仿汉制也。《汉书·郊祀志》曰:(赵、戴汉上增後字。守敬按:当增续字,郊当作祭。)
建武二年,初制郊兆于洛阳城南七里。
(守敬按:在今洛阳县东。)
为圜坛
(赵作?。)
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坛上为五帝位。其外为?,重营皆紫,以像紫宫。
(朱像下无紫字,《笺》曰:脱紫字。《史记·天官书》云,医卫十二曰紫宫。赵、戴增紫字。)
按礼:天子大裘而冕,祭昊天
(朱《笺》曰:昊一作?,赵仍,戴改?。)
上帝于此。
(守敬按;《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
今衮冕也,坛?无复紫矣。
伊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广志》
(守敬按:《广志》撰人阙,卷亡。《隋书》不著录,古类书多引之。)
曰:
(朱《笺》曰:谢云:《广志》以上疑有脱落。赵云:按无阙文也,盖其体例如此,不得以人鱼事与上文义不属,疑之。)
鲵鱼声如小儿啼,
(朱脱啼字,赵增云:小儿下,《尔雅·释鱼注》有啼字,《史记·始皇本纪·正义》同。戴并增同。守敬按:《御览》九百三十八引《广志》无啼字。)
有四足,形如鳢,
(赵云:鳢谓鲮鳢也。《本草》陶隐居云,鲮鳢形似鳖而短小,又似鲤鱼,有四足。《山海经》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此与《沔水注》中卢疏水之水虎颇相类。道元又以人鱼释之,详见下。全、戴增鲮字。守敬按:《史记·正义》、《御览》九百三十八引《广志》,并无鲮字。)
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马迁谓之人鱼,
(朱《笺》曰:《山海经》,厌染之水,出傅山之阳,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不云伊水,岂古今相沿,并厌染之水名伊水乎?赵云:案厌染之水,见《洛水注》,朱氏只知人鱼字出厌染之水,而不悟伊水亦有马腹之文也。)
故其著
(朱作著其,朱《笺》曰:一作其著。全、赵、戴改。)
《史记》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
(守敬按:《始皇本纪》文。)
徐广曰:人鱼似鲇而四足,
(守敬按:《集解》引徐说。)
即鲵鱼也。
○?水
?水出河南谷城县
(守敬按:县详《谷水》篇。)
北山。
(孙星衍云:《淮南子》作厘水,是此俗加水耳。守敬按:?字两见《禹贡》、《史》,《汉》并作?。《说文》无此字,未必不是脱漏。《淮南》省作厘耳,岂得据以证?为俗字?钱坫谓?、廛古字通,是矣。)
县北有潜亭,
(戴改潜作{З曰}。)
?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
(守敬按:《汉志》谷成县,《禹贡》?不出{З曰}亭北,此言水出其北,本《汉志》。《类聚》九引戴延之《西征记》,梓泽去洛城六十里,梓泽,金谷也。《初学记》八引刘澄之《永初山川记》,梓泽,地名,去王城二十四里。《御览》七十二引《舆地志》,梓泽在王城西北三十里,与金谷相近。故《晋书·石崇传》云,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勃氏於《谷水注》叙金谷水出太白原东南,历金谷,不言梓泽,而此言?水出梓泽中,盖详於此而略于彼也。参观诸说,知金谷水历梓泽东境、?水则出梓泽西境耳。今?水出孟津县西六十里谷城山。)
泽北对原阜,即裴氏墓茔所在,碑阙存焉。其水历泽东南流,
(朱讹作南,赵据黄本改,戴作流。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流。)
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З曰}亭之处也。
(朱{З曰}讹作旧。赵改云:当作{З曰}亭。《郡国志》,谷城,?不出。刘昭《补注》引《博物记》,出潜亭山。《汉志》作{З曰}亭。师古曰:{З曰}音潜,从水,後人所加耳。戴改{З曰}。守敬按:《文选·西征赋》注引此作旧,则讹误已久,李氏尚未能正之。钱坫云,{З曰}、潜古字通。)
即潘安仁《征赋》所谓越街邮者也。
(守敬按:赋见《文选》,越作过,街邮,见《汉书·五行志》。)
东与千金渠合。
(会贞按:《谷水》篇,魏时始有千金渠,此亦《经》作于魏人之证。)
《周书》曰:我卜?水西,
(守敬按:《洛诰》文。)
谓斯水也,
(赵斯作是。)
东南流。水西南有帛仲理墓,墓前有碑,
(守敬按:据《环宇记》引《郡国志》,墓前尚有祠堂。)
题云: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护,益州巴郡人。
(守敬按:《神仙传》,帛和,字仲理,辽东人,与此异。此扩疑获之误,获、和音同近。)
晋永宁二年十一月立。?水又东南流注于谷,
(会贞按:?水旧自此入洛,即《洛水注》所谓?水故渎也。互详彼篇。)
谷水自千金?曷东注,谓之千金渠也。
(会贞按:千金堰见《谷水》篇,谷水历?曷东注,谓之千金渠,语亦见彼篇。自?曷以下至入洛,?水与谷水同流,因详《谷水》中,故《注》此二句,就谷水轻轻叙过,而下过洛阳、偃师至入洛,并不著一字。)
又东过洛阳县南,又东过偃师县,又东入于洛。
○涧水
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
《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
(守敬按:惠水详《洛水》篇,已引《中次六经》文。此特因涧水亦出白石山,而带引《山海经》文耳。)
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
(朱《笺》曰:《山海经》作南流注于洛,西北流注于谷。会贞按:《经》作而南流注于洛,《洛水注》叙惠水,引《山海经》同。则此东南为而南流之误。《谷水注》叙涧水,引《山海经》作北流注于谷,与此同,并与《山海经》作西北流异,则未知谁脱、谁衍?准以地势,似《注》文为是。)
世谓是山曰广阳山,
(会贞按:《谷水注》,广阳川水出广阳北山,其地在谷水北,乃别一广阳也。)
水曰赤岸水,
(会贞按:《吴越春秋》四,禹周行寓内,南逾赤岸,《注》引此赤岸水,非也。《魏志·陈思王植传》,臣昔从先皇帝南极赤岸,盖即《吴越春秋》之赤岸,其地远在南方,不得以此赤岸水当之。)
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出新安县东南,东入洛,
(戴改出作在,删入上东字,以合今本《汉志》。赵同。会贞按:县详《谷水》篇。)
是为密矣。
(会贞按:《经》言涧水出白石山,盖本《山海经》,故《注》先引《山海经》出白石之阴以释之。《经》言山在新安县南,而实在县东南。《地理志》言水出县东南,尤合,故复引之,称以为密。至东入洛三字,只带引之,与《山海经》言注谷水殊。注谷亦谓合谷以入洛。《谷水》篇叙涧水注于谷云,自下通谓涧水为谷水之兼称,是也。水在今新安县南。)
东北流历函谷
(会贞按:函谷关详《谷水》篇。)
东坂东,谓之八特坂。
(会贞按:《十六国春秋》,刘曜光初九年,前军将军刘黑击石虎将石聪於八特坂,即此。今曰八陡山,在新安县东八里。)
《山海经》曰:北流注于谷。
(守敬按:此覆述《山海经》文,正以起下文挚仲治之说,故又云,以《山海经》推较里数不殊,非复也,详下。)
挚仲治《三辅决录》注云: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涧、谷二水之交,
(朱依吴本作谷涧。《笺》曰:古本作共居涧谷二水之交。《御览》引此同。赵作涧谷。守敬按:明抄本作涧谷。《御览》四百九十六引《三辅决录》作涧、谷三水之交,而《御览》六十二引此仍作涧、谷二水之交 勃氏钞变其辞。)
作五门客舍,因以为名。今在河南西四十里。以《山海经》推校,里数不殊。仲治所记,水会尚有故居处,斯则涧水也。即《周书》
(《洛诰》。)
所谓我卜涧水东者是也。
(朱东下有言水二字,《笺》曰:《御览》引此无言水二字。赵移是字於水上。守敬按:《洛诰》文。)
东南入于洛。
孔安国
(《禹贡·传》。)
曰:涧水出渑池山。
(赵作黾,下同。守敬按:今本《禹贡·传》作沔,误。)
今新安县西北有一水,北出渑池界,东南流,迳新安县而东南流入于谷水。安国所言,当斯水也。
(守敬按:此即《谷水》篇所云,溪水北出黾池山,东南流注于谷,疑孔安国所谓涧水也。)
然谷水出渑池,
(守敬按:亦详《谷水》篇。)
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
(守敬按:此又因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而疑安国所谓涧水出渑池山者,或即指谷水言也。)
并未之详耳。
(朱之详讹作详之,赵同,全、戴乙。)
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
(会贞按:《山海经》,少山出瞻诸山阴。世谓之慈涧。亦详《谷水注》。谷水东流,道元叙入谷之水,先少水,後孝水,则少水在孝水之西,上孝水东,东当西之误。)
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
(守敬按:水当在今新安县东北。)
谓之为涧水。水西北出离山,东南流,
(朱此下衍注于离山涧水也,又东南流十一字,赵止删离山二字,戴并删。)
历郏山
(守敬按:郏山详见《谷水注》芒阜。)
于谷城东,
(守敬按:谷城县详《谷水》篇。)
而南流注于谷。旧与谷水乱流,
(朱此下衍流同二字,《笺》曰:一作同流。全、赵删流字,戴并删。)
南入于洛。
(会贞按:《汉志》,谷水至谷城入洛,即此所云涧水旧与谷水乱流入洛之道,亦即《洛水注》所谓涧水故渎也,互详彼篇。)
今谷水东入千金渠,涧水与之俱东入洛矣。
(守敬按:涧水与谷水合流,此《经》於出白石山下,即言东南入洛,以过谷城河南见於《谷水经》,谷水之道,即涧水之道也。《注》特提明涧、谷合流以豁目,因详《谷水》中,此不实疏,与《?水注》同。)
或以是水并为周公之所相卜也。吕忱曰:今河南使水,
(赵使改死,云:即死谷也,见《谷水》篇。戴改同。孙星衍云:吕君云,河南死水。死,古文伊字,即谓伊水耳 勃君求一水以当之,非也。会贞按:黄省曾本亦作使,郦氏谓是水为周公之所相卜,是指离山之涧水,非谓谷水。赵、戴误会郦旨,以死改使。孙氏又以死解伊,岐之又岐矣。守敬按:郦氏因涧水故渎,故历引诸水以证之。其引吕忱使水,赵云使当作死,以使、死音同之故。渊如以伊水当之则形声皆不近,是为妄说。)
疑其是即此水也,
(戴删是字。)
然意所未详,故并书存之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晋·马隆
李斯
柳永
清·游戏主人
明·韩邦靖
清·弘璧
清·王泰林
守朴翁
明·冯元成
(東漢)劉珍等 吳樹平校注
宋·吕本中
(宋)唐庚
明·周琦
明·俞彦
(清)诵清堂主人
金·李东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