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二十二-水经注疏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氵┆水 潧水
渠
(沙水 朱无渠沙水三字,戴增,赵作渠水,无沙字。)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
(守敬按:见《史记·始皇纪》,郡治阳翟,见後。)
盖水以著称者也。
(守敬按:《释名》颍川,因颍水为名也。)
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
(守敬按:《汉志》颍川郡,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考《史记·高祖纪》五年,立韩王信为韩王,都杨翟,六年,从太原。《信传》同。此二年为五年之误,无疑。)
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乾山。
(守敬按:《山海经》文见《海内东经》。《淮南》、《类聚》八引《博物志》,并云出少室。《地形志》阳城郡,阳城有少室山。《元和志》,少室山在告成县西北五十里。在登封县西十里,颍水源出焉。《地理志》文见阳城县下。《续汉志》刘《注》引《地道记》亦云出阳乾山。《说文》及杜氏《释例》、《山海经》郭《注》作出乾山,脱阳字,《环宇记》引《说文》,《左传·宣十年·正义》引《释例》,并有阳字,则郭《注》亦当本有阳字。《元和志》,阳乾山在颍阳县东二十五里,颍水一源出此。是少室、阳乾并有颍源,《经》、《志》举少室尚未备,故郦氏援《山海经》以明《经》之所自出,称《地理志》以补《经》之所未及,下即就当时之水,分出於阳乾、少室者,一一实指之。)
今颍水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
(守敬按:合以为三源之西源。《括地志》,颍水出嵩阳县东南三十里阳乾山,俗名颍山,泉源出山之东谷,其侧有古人居处,俗名颍墟,故老人云,是颍考叔故居,即郦元所谓颍谷也。今颍河出登封县西南。)
《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
(守敬按:见《左传·隐元年》。)
其水东北流。中水导源少室通阜,
(守敬按:此水在三源之口,为出少室之西源。今水出登封县西。)
东南流,迳负黍亭东。
(守敬按:《续汉志》,阳城有负黍聚,即此。《左传》杜《注》,阳城西南有负黍亭,与下京说合,在今登封县西南。)
《春秋·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
(守敬按:见《左传》。)
冯敬通《显志赋》曰:求善卷之之所在,
(守敬按:冯衍,字敬通。赋载《後汉书》本《传》,在作存,误,当以此正之。)
遇许由于负黍。京相?曰:负黍在颍川阳城县西南二十七里。
(会贞按:《史记·周本纪》、《郑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并云,负黍亭在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秦本纪·正义》同。《韩世家·正义》引《古今地名》,在阳城县西三十七里。俱作三十,足徵此二为三之误,惟五七错出,未知孰是。)
世谓之黄城也。
(会贞按:景日??《说嵩》七,今其地有聚落,曰黄城沟。)
亦或谓是水为〈氵隱〉水,
(会贞按:见《〈氵隱〉水》篇。)
东与右水合。
(会贞按:此处当增又东流三字,方合。)
左水出少室南溪,
(守敬按:左水为三源之东源,亦出少室之东源,今水出登封县西。乃《明一统志》载颍水三源,以出阳乾者为左源,出少室山为中源,出少室南溪者为右源。《方舆纪要》沿之,与此适相反矣。)
东合颍水,
(守敬按:三源於此合为一水。)
故作者互举二山,言水所发也。
(朱互讹作乃,山讹作三,赵同。《笺》曰:宋本乃作于,戴改互、改山。守敬按:明钞本作互举二山。此东上文,二山谓少室及阳乾也,以二山为水所发,见非仅少室之源也。)
《吕氏春秋》曰:卞随耻受汤让,自投此水而死。张显《逸民传》、嵇叔夜日《高士传》并言,投?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
(朱《笺》曰:《吕览》作颍水,《庄子》作稠水,司马《注》本作?水,云?水在颍阳。?韦按:颍、?古字通用,故《礼》[A14C]衣一作纟?,是其例也。稠、洞二字皆误耳。守敬按:吕说见《离俗览》。《隋志》,《逸民传》七卷,张显撰。两《唐志》作《逸人传》三卷。《御览》五百九引嵇康《高士传》又作桐水,《庄子》司马《注》见《释文》云,本或作桐水。《文选·长笛赋》注引《庄子》作桐,《史记·伯夷传·索隐》作桐,桐亦?之误。)
东南过其县南。
(朱东上衍又字,全、赵同,戴删云,又字,後人所加。)
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导源?高县东北,太室东溪。
(朱、赵?作崇。《笺》曰:一作嵩。赵云:按《汉书·地理志》,?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师古曰,?,古崇字。全、戴改?。守敬按:《说文击传》引《国语》韦《解》,崇与嵩古字通。《初学记》五引戴延之《西征记》,嵩高山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中山经》郭《注》,泰室山即嵩高山。《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嵩高。《地理志》属颍川,後汉省县入阳城,故《续汉志》阳城有嵩高山。《地形志》同。《元和志》,山在登封县北八里。?高故城即今登封县治,山在县北。《通典》,登封有五渡水。今水出登封县北嵩山东谷。)
县,汉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谓之崧阳城。
(守敬按:《尔雅》山大而高,崧。《释文》崧,又作嵩。《初学记》五引《释名》,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魏书、出帝纪》永熙二年,车驾狩于嵩阳,即崧阳也。盖地有嵩阳之称,俗因以名城,又变嵩作崧耳。)
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预而迭相灌澍,?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
(守敬按:梁中大通元年,陈庆之自河阳败还,尔朱荣追之,会嵩高水涨,庆之军士死散略尽。据《通鉴》在夏闰六月,可为此春夏雨泛云云之证。《元和志》,鄂领坂在缑氏县东南三十七里。《通典》,登封有?领故关。鄂、?音同,然则?领在今偃师之东南,登封之北。此《注》?流殆谓?领之流乎?乃《方舆纪要》以登封东南之箕山,当?领失之。)
?旱辍津,
(朱?讹作汤,《笺》曰:宋本作阳。戴赵改?。)
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
(朱餐讹作食,赵同,戴改。)
无取澡盥其中,苟不如法,必数日不豫,是以行者惮之。山下大潭周数里,
(朱潭作泽,赵同,戴改。守敬按:明钞本作潭,《名胜志》同。《说嵩》十,今沙屯石铺,但细流轧轧。)
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余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缁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朱幽作山,《笺》曰:当作幽。赵、戴改。)
其水东南迳阳城西,
(朱南迳讹作流南,赵改南作迳,戴改南迳。)
石溜萦委,溯者五涉,故亦谓之五渡水。
(守敬按:旧志缘溪有五渡村。)
东南流入颍水。
(守敬按:《明史·地理志》,五渡水入颍,亦曰三交水。今水自登封县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颍。)
颍水迳其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後汉属河南尹,魏、晋因,後废。後魏复置,为阳城郡治,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
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
(守敬按:《史记·夏本纪》,禹辟商均於阳城。益辟启,居箕山之阳。《孟子》阳作阴。张守节云:阴即阳城也。箕山见下。)
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
(守敬按:《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漉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注》,郑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疏》,颍川郡阳城县是周公度景之处,古迹犹存。《元和志》,测景台在告成县城内西北隅,高一丈。唐告成即旧阳城县治。)
汉成帝永始元年封赵临为侯国也。赵云:沈氏曰,本表封成阳,不封阳城。成阳属汝南,不属颍川。会贞按:赵临,飞燕父,封见《汉书·恩泽侯表》。郦氏沿荀悦《汉纪》之误。)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
(守敬按:《吕氏春秋》?《慎行论》?,尧属天下于许由,由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皇甫谧《高士传》,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余里。尧因就封其墓,号曰箕山公神。《地形志》,阳城郡康城有箕山,阳城有许由墓。盖後魏分阳城置康城,故山与墓两县互见也。《隋志》,阳城有箕山。《元和志》,许由山在告成县西十三里。《九域志》,登封有箕山。山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里,古许由冢在山上。)
故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有许由墓焉。
(朱其作之,赵同,戴改。守敬按:此《史记·伯夷传》文,作箕。)
山下有牵牛墟。
(会贞按:《名胜志》称山上有牵牛墟,上为下之误。)
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
(朱《笺》曰:《高士传》,尧召许由为九州长,由洗耳於颍水滨。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之,知其故。曰,子君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乃浮游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又曰,巢父一作樊父。赵云:按《困学纪闻》云,《古今人表》,许繇、巢父为二入。谯周《古史考》,许由夏常居巢,故一号巢父,则巢、许为一人。应休琏又谓之山父。会贞按:《事类赋注》七引《逸事传》,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竖,字仲父?原误文。?方饮牛,乃驱而还,耻令牛饮其洗耳之下流。此又以洗耳为巢父,而以还牛为樊仲父,即朱所谓樊父者也。《後汉纪》,顺帝永建四年,载樊仲父。)
石上犊迹存焉。又有许由庙,
(会贞按:《汉书·鲍宣传》颜《注》引张宴曰,阳城有许由祠。《唐书·隐逸传》田游严,入箕山,居许由祠旁。《说嵩》十三,祠,明知县侯泰重建。是世世奉祀不绝,今土人称许真人祠,误甚。)
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
(守敬按:《後汉书·邓骘传》,宠迁颍川太守,治理有声。元初五年,《嵩狱太室石阙铭》称颍川太守朱宠,此碑当亦元初时立。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颍水迳其北,东与龙渊水合,其水导源龙渊,东南流迳阳城北,又东南入于颍。
(会贞按:今有水出登封县东北之黑龙潭,东南流至县东南入颍,即此水也。)
颍水又东,平洛溪水注之。水发玉女台下平洛涧,世谓之平洛水。
(会贞按:石淙水即平洛水。唐薛曜《宴石淙诗·序》作平乐,乐,洛通。水出今登封县东北。)
吕忱所谓勺水出阳城山,
(会贞按:明钞本、黄本作汋水,考《集韵》,汐,水名,出阳城山。一曰,海潮汐池也。据一曰之文,足徵字确作汐。然则吕忱当本作汐。郦书作汋者,汐、勺形近致讹,勺又汋之省耳。阳城山见《洧水》篇)
盖斯水也。又东南流注于颍。
(会贞按:水自今登封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入颍。)
颍水又东出阳城关,
(赵删城字,云:《後汉书·光武帝纪》注,阳阙,聚名。下亦云阳关聚,戴删同。守敬按:《地形志》阳城郡康城县有阳城关,与此同,则城字非衍,不谓赵误以为即阳关聚而删之,致戴为所惑,刻全书者亦沿其讹。在今登封县东南。)
历康城南,
(赵康下增亭字。会贞按:明钞本作康城。《环宇记》,康城,《洛阳记》云,夏少康故邑也。接引此作康城。《名胜志》同。《晋书·石勒载记》,石生陷攻康城。《地形志》,阳翟县有康城,至孝昌中,因置康城县,属阳城郡。是康城无称康亭城者,赵臆增,失之。《括地志》,故康城在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在今禹州西北三十里。)
魏明帝封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康乡侯,
(守敬按:见《三国·魏志》,本传言转右仆射,在封侯後。)
此即臻封邑也。
又东南过阳翟县北。
颍水东南流迳阳关聚,
(守敬按:《後汉书·光武帝纪》,王莽遣王寻等将兵百万,到颍川,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注》,聚名也。在阳翟县西北。在今禹州西北。)
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颍水又迳上棘城西,又屈迳其城南。
(守敬按:《左传》杜《注》但言将涉颍,於水边权筑小城。《环宇记》阳翟载上棘城。《一统志》在今禹州西北,与《注》合。又《方舆纪要》在州南。盖以《左传》先言城上棘,後言涉颍,城当在颍之南,故以为在州南也。)
《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城上棘以涉颍者也。县西有故堰,
(会贞按:在今禹州西。)
堰石崩褫,颓基尚存,旧遏颍水枝流所出也。其故渎东南迳三封山北,
(会贞按:《环宇记》系三封山於阳翟。《金史·地理志》阳翟有三封山。《一统志》,上有三峰,亦名三峰山。在今禹州西南二十里。)
今无水。渠中又有泉流出焉,时人谓之隅水,
(会贞按:《名且志》,三封山峰领泉出,时人谓之隅水。《一统志》,山有二泉分流,疑即此水。)
东迳三封山东,东南历大陵西。《归藏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
(朱《归藏易》作连山亦,筮下有亭字,享作亨。《笺》曰:亭下脱一启字。戴、赵依增启字,改亨为享。守敬按:《书钞》八十二、《初学记》二十四、《御览》八十二并引《归藏易》曰,夏後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孙诒让《札┢》据之,谓此连山亦当作《归藏易》,亭字涉享字而衍。其记甚审,并足见戴赵增非而改是,今订。《史记》桀囚汤於夏台,即钧台。《续汉志》,阳翟有钧台。《元和志》,钧台在阳翟县南十五里。在今禹州南。)
《春秋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乡,
(会贞按:此昭四年文,乡作享。)
是也。杜预曰: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
(会贞按:杜《注》作有钧台陂,《释例》同。《史记·楚世家·集解》、《续汉志》刘《注》引杜亦同。此盖郦氏截云陂字,於下另叙。《汉志》颜《注》引孟康云在南同。《帝王世纪》作在西,西为南之误。)
其水又东南流,水积为陂,陂方十里,俗谓之钧台陂,
(朱钧字讹在下句指字下,戴移,赵增均字,仍下均字。会贞按:戴是也。《环宇记》引《晋地道记》,钧台下有陂,俗谓之钧台陂。)
盖陂指台取名也。
(朱《笺》曰:旧本无陂字。赵删。)
又西南流迳夏亭城西,
(会贞按:城已见《汝水》篇。)
又屈而东南,为郏之靡陂。
(赵改靡作摩。守敬按:《魏志》作摩,《汝水注》亦作摩。考《左传·成二年》靡笄,《释文》靡又音摩。此作靡,殆郦氏好奇,因摩、靡音同,变作靡乎?注叙?水至此止。观《汝水》篇言百尺沟水,北通颍水於襄场面县,知?水之道,皆颍水枝流之故道也。郏之摩陂。详见彼篇。)
颍水自?曷东迳阳翟县故城北,
(朱脱县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为颍川郡治,[见下]。後汉因。)
魏属河南尹,晋因,後魏兴和元年属阳翟郡,在郦氏後。则郦氏时仍属河南郡。《地形志》,阳翟有阳翟城,今禹州治。)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守敬按:《汉志》,阳翟,夏禹国。《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禹受封为夏伯,今河南阳翟是也。乃应劭误以为夏禹都,故师古驳之。《地形志》,阳翟有禹山祠。)
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营洛邑。
(守敬按,此钞略《史记·周本纪》文。)
徐广曰:河南阳城,阳翟则夏地也。
(守敬按:《集解》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後居阳翟。此钞变其辞。河南上当有夏居二字,阳城见上。)
《春秋经》书,秋,郑伯突入于栎。《左传》曰:
(戴删曰字。)
桓公十五年,
(守敬按:此五字当移於上句《春秋》下。)
突杀檀柏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郑守栎大夫,
(守敬按:此句杜《注》同。)
栎,郑之大都。
(守敬按:此句《郑世家·集解》引,省之字,杜《注》作郑别都。)
宋忠曰:今阳翟也。
(守敬按:《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宋衷说,即宋忠也。)
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徒都之。
(守敬按:此《汉志》阳翟下文。考《史记·韩世家》,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哀侯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是景侯时阳翟但属郑,哀侯以前都平阳,至二年方徙郑,安得有景侯自新郑徙阳翟之事?王先谦曰:哀侯之後有懿侯、昭侯,更後则称王,或懿、昭尝徙都,班氏书之,字误为景耳。郦《注》则承用《志》文也。按高诱《吕览》注有景侯徙阳翟之说,则诱已为《汉志》所惑。)
王隐曰:阳翟,本栎也。
(朱脱阳字,戴、赵增。守敬按:《路史·国名纪》五引王隐云,栎,翟也。接云,今许之阳翟。是《路史》所见王书亦脱阳字,故以今许之阳翟释之。乃黄?以今许句为王语,失之。(故颍川郡治也。(守敬按:阎若琚曰,《汉志》颍川郡先书阳翟县,县,古为韩都,今为郡治。又曰,秦之颍川郡即治阳翟。)
城西有《郭奉孝碑》。
(守敬按:《三国·魏志·郭嘉传》,字奉孝,阳翟人。太祖辟为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下碑同。)
侧水有《九山祠碑》
(朱《笺》曰:侧水当作水侧,赵云:按侧水谓临侧水际也,字不误。守敬按:《地形志》,阳翟有九山祠,《隋志》同。《一统志》,山在禹州西南二十五里。依《注》叙城西有《郭奉孝碑》,後接叙此山,并云北枕川流,当在今州西颍水南。《洛水》篇九山溪水下言,有九山庙及碑,此复有《九山祠碑》,盖前人已不能定,而两地分见。彼篇引仲长统谓密县卜成游九山,此地去密县尤近也。)
业柏犹茂,北枕川流也。
又东南过颍阳县西,
(会贞按:今颍河过许州之东,则在古颍阳县及临颍县之东,与《经》所云过颍阳县西,过颍阴县南者不合。惟《方舆纪要》谓过许州城东者为氵┆水,而以过临颍县西之渚河为颍水,颇与《经》、《注》合。但今渚河之源,与颍水上流不相接,而过许州城东之水,则自许州西北入东南,与颍水为一水,当是禹州之东。後世颍水改流,东合氵┆水。古则南下过临颍西也。《一统志》不据地名考之,而谓渚河与颍水判不相涉,疏矣。)
又东南过颍阴县西南。
应劭曰:县在颍水之阳,故邑氏之。
(守敬按:《汉志》颍阳下颜《注》但引应说,颍水出阳城,删此文。汉县属颍川郡,後废。《地形志》,襄城郡襄城有颍阳城,在今许州西南。)
按《东观汉记》,汉封车骑将军马防为侯国。防,城门校尉,位在九卿上,绝席。
(朱《笺》曰:《後汉书》,马援次子马防,贵宠最盛,与九卿绝席,封颍阳侯。)
颍水又南迳颍乡城西。
(守敬按:《地形志》,襄城郡繁昌有颍乡城。在今许州西南。)
颍阴县故城在东北,
(守敬按:县见《氵┆水》篇。)
旧许昌典农都尉治也。
(会贞按:许昌县见《洧水》篇。《三国·魏志·武帝纪》,建安元年,用棘只、韩浩等议,始兴屯田。裴《注》引《魏书》,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建安二十三年,有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考典农中有郎将、有都尉,此则都尉治也。)
後改为县,魏明帝封侍中辛毗为国侯也。
(会贞按:《魏志·陈群传》,初封昌武亭侯,文帝践阼,进爵颍乡候,明帝即位,进封颍阴侯。是群由亭侯进封乡侯,再由乡侯进封县侯。《辛毗传》初封广平亭侯,明帝即位,进封颍乡侯,则毗继群後,亦由亭侯进封乡侯。足徵颍乡是乡名,非县史。且各地志亦不言魏有颍乡县,此後改为县四字,当是後人因《魏志·三少帝纪》咸熙元年言以都尉皆为令长,而妄加之。)
颍水又东南迳柏祠曲东,
(会贞按:当在今襄城县东北,)
历罡
(朱历罡下接台北陂至会淮也《注》文,又接《经》文又东南至慎县至水受大氵崇《注》文。会淮也下《笺》曰:自台北陂以下,原错在东南过临颍县《注》後,今据《宋本》改正。赵云:按黄省曾本之错误不待言。彼文历罡之下,以台临水方百步至水受大氵崇《经》、《注》共二十三行,计三百九十二字接入邱城南之上,是文当移接後又东迳公路台北之下,陂水南流积为江陂之上,明白易晓。朱氏误割台北陂至水受大氵崇《经》、《注》一百七十二字于此,遂至迷瞀几不复可辨。孙潜依柳佥钞本,又为改正,方还旧观矣。又云:历罡下当接後邱城南至所未详。全、戴同。)
丘城南,故汾丘城也。
(守敬按:《地形志》颍川郡,临颍有葛丘,临颍与襄城接,未知即罡丘否?《战国·楚策》,楚北有汾陉之塞,此言故汾丘城指杜说,在襄城县东北,即今县东北。)
《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子庚治兵于汾。司马彪曰:襄城县有汾丘。
(守敬按:县见《汝水》篇。)
杜预曰:在襄城县之东北也。
(守敬按:《左传》杜《注》,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
迳繁昌故县北,
(守敬按:魏置县属颍川郡,晋属襄城郡,後魏因。《地形志》,繁昌有繁昌城,在今临颍县西北三十里。)
曲蠡之繁阳亭也。
(守敬按:本《帝王世纪》,见下。)
《魏书·国志》曰:文帝以汉献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坛受禅于是地,
(朱脱坛受二字,戴、赵增。守敬按:《文帝纪》裴《注》引《献帝传》,魏王登坛受禅。)
改元黄初,其年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
(守敬按:《续汉志》刘《注》,文帝继王位,南巡在颍阴,引《帝王世纪》登禅于曲蠡之繁阳亭,为县曰繁昌。登下亦当在坛受二字。)
城内有三台,时人谓之繁昌坛。坛前有二碑。
(守敬按:《续汉志》刘《注》引《北征记》,城在许之南七十里。东有台,高七丈,方五十步。台南有坛,高二丈,方三十步,即受终之坛也。《环宇记》临颍县白台,《水经注》,繁昌城内有三台,此其一也。二碑一曰《上尊号》,一曰《受禅表》。翁方纲云,碑今并在许州南三十里樊城镇,汉献帝庙中。)
昔魏文帝受禅于此,
(朱脱受字,戴赵、增。会贞按:《宝刻业编》引此有受字。)
自坛而降,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会贞按:《文帝纪》裴《注》引《魏氏春秋》,帝升坛礼毕,顾谓群臣曰,舜、禹云云。)
故其石铭曰:遂于繁昌筑灵坛也。
(朱坛讹作台,戴改,赵据黄本改,会贞按:明钞本作坛,此《受禅表》文作坛,《旧五代史·张宪传》,魏繁阳之坛,到今犹有兆象。)
于後其碑六字生金,
(会贞按:《御览》五百八十九引王肃奉诏为瑞表曰,太和六年,上将幸许昌,过繁昌,诏问《受禅碑》生黄金白玉应瑞否?肃奏以始改之元年,嘉瑞见乎践祚之坛,宜矣。)
论者以为司马金行,故曹氏六世,迁魏而事晋也。
颍水又东南流,迳青陵亭城北。
(会贞按:《通鉴》唐元年和十二年,季光颜讨吴元济渡〈氵殷〉水,围青陵,以绝郾城归路。胡《注》,青陵在郾城西南。《方舆纪要》,青陵城在郾城县西南三十里。唐淮西叛将所置。似非此《注》之青陵城。《一统志》又云,在郾城西北五十里。盖即以兹城当之。)
北对青陵陂,
(会贞按:《地形志》,繁昌有阳城陂,疑阳为陵之误。即青陵城北之陂也,当在今临颍县西。)
陂纵广二十里,颍水迳其北,枝入为陂。
(会贞按:此颍水枝流,当在今临颍县西北。)
陂西则漷水注之,水出襄城县之邑城下,
(朱襄讹作褒,戴、赵改。会贞按:城当今襄城县东。)
东流注于陂。
(会贞按:《一统志》,漷水在临颍县西。盖旧自今襄城县东,东南流至临颍西入陂。)
陂水又东,入临颍县之狼陂。
(会贞按:此别一狼陂,非《氵┆水》篇之狼陂也。《春秋地名考略》以之当《春秋》之狼涧,误矣。当在今临颍县西南。)
颍水又东南流而历临颍县也。
(赵云:《名胜志》引《水经注》,颍水又东迳豢龙城,即古豢龙氏之邑也。城西有拒陵冈。今本无之。一清按:《环宇记》云,豢龙城在临颍县西四十里,《北周书·泉企传》,拒阳人杜窟,即拒陵也。古阳、陵字每互用。《方舆纪要》,许州临颍县有大陵城,引《注》文正同。大陵见上阳翟县及《氵┆水注》中。)
又东南过临颍县南,又东南过汝南〈氵隱〉强县北,洧水从河南密县东流注之。
(会贞按:东流当作东南流。)
临颍,旧县也。
(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後汉、魏、晋、後魏因。在今临县颍县西北十五里。)
颍水自县西,
(戴、赵西下增注字。会贞按:颍水至临颍东南流,不得言西注,此当改作迳为合。)
小〈氵隱〉水出焉。
(朱脱焉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会贞按:此即《〈氵隱〉水》篇所谓更南迳临颍县西北,小〈氵隱〉水出焉者也。《通鉴》唐贞元十五年胡《注》引此作小〈氵隱〉水注之,误。水从此出,非於此入也。)
《尔雅》曰:颍别为沙。
(守敬按:此《释水》文,无别字,郦以意增。郦引《尔雅》於此,是小〈氵隱〉水即沙水矣。)
郭景纯曰: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也。
(守敬按:郭《注》总释自河出为氵?等十句,此当省皆字。)
亦犹江别为沱也。
(守敬按:江为沱,亦《尔雅》文,郭《注》,《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此郦举最著者以证之。)
颍水又东南迳泽城北,
(赵改泽作Э,下泽字改同。戴改此泽作皋。守敬按:《说文》,C38,大白也。古文以为泽字。段氏云,泽当作皋。桂氏亦云,泽当为皋,隶体皋作皋,故误为泽。《史记·封禅书》泽山,《集解》徐广曰,泽,一作皋。梁玉绳《志疑》曰:泽与皋古通。《诗》九皋《传》,皋,泽也。,列女传》,皋陶之皋作Э。《颜氏家训·书证》篇所云皋分泽片耳,或以泽为皋之误,不然也。观郦氏字似名乖之说,则不以泽为是矣。皋一作Э。《列子·天瑞》篇Э如,《释文》音皋。故全、赵改Э。《正字通》谓C39讹从血,犹皋讹从半,凡经传子史作Э、皋者,皆讹文敢。)
即古城皋皋矣。
(戴乙城皋作皋城,赵乙同。守敬按:非也。《春秋》杜《注》,繁昌县东南有城皋亭,是郦所本。赵氏此条无考证,必仍原文。自戴氏因上称皋城,乙此作皋城,而刻赵书者从之,此赵身後袭戴之确证。《续汉志》刘《注》以城皋亭系於襄城下,误。在今临颍县南。)
《春秋经》书:公及诸侯盟于皋鼬者也。
(守敬按:见定四年。)
皋、泽
(全、赵作Э。)
字相似,名与字乖耳。
颍水又东迳〈氵隱〉阳城南,
(守敬按:《地形志》临颍有殷汤城,〈氵殷〉与〈氵隱〉同,殷为〈氵殷〉之省,汤为阳之误,即此城也。当在今临颍县江。〈氵隱〉阳互见《〈氵隱〉水》篇。)
《竹书纪年》曰:孙何取〈氵隱〉阳,
(守敬按:今本《纪年》在周显王二十三年,此事於史无考。)
〈氵隱〉强城在东北,颍水不得迳其北了。
(赵无也字。守敬按:〈氵隱〉强县见《〈氵隱〉水》篇,此驳《经》过〈氵隱〉强县北之说,言〈氵隱〉强城在〈氵隱〉阳城东北,颍水尚未迳〈氵隱〉阳城南,自不得迳〈氵隱〉强县北也。)
颍水又东南,氵┆水入焉,非洧水也。
(守敬按:《氵┆水》篇见後。此驳《经》洧水流《注》之说,言於此入颍者氵┆水,非洧水。洧水入颍尚在下。)
又东过西华县北,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後汉、魏因,晋省,旋复,属颍川郡,宋属陈郡,齐、後魏因。《地形志》,西华治西华城,在今西华县南。)
王莽更名之曰华望也,
(朱也上衍县字,戴、赵删。)
有东故言西矣。
(朱矣作也,戴、赵改。守敬按:东华城见《渠水》篇。)
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中,封邓晨为侯国。
(守敬按:《後汉书·邓晨传》,建武十九年封。)
汉济北戴封,字平仲,为西华令,遇天旱,慨治功无感,
(会贞按:《初学记》二、《御览》十一、《事类赋注》三引谢承《後汉书》此句,并作祷请无获,范《书》本传同。)
乃积柴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远近欢服。
(朱讹作伏,赵同,戴改。会贞按:《初学记》、《御览》、《事类赋注》引谢承并作服,范《书》本传同。)
永元十三年,徵太常焉。
(朱焉作也,赵据《名胜志》改,戴改同,会贞按:范《书》本传作十二年。)
县北有习阳城,
(会贞按:《地形志》,长平有习阳城,在今西华县西南十里,俗名石羊集,互见《洧水》篇。)
颍水迳其南,
(朱作经其南也,戴、赵改经作迳,戴又删也字。)
《经》所谓洧水流注之也。
(会贞按:《洧水》篇,洧水迳习阳城西,西南折入颍。颍水迳习阳城南,正洧水入颍水之处,在洧水入颍之东,足见《经》所谓洧水流注者,当在此不在彼也。)
又南过女阳县北
(朱女作汝,全云:汝,古皆作女,道元以为方俗之音,非也。但不知汉人何以独用古字于女阳、女阴,而其余则否?赵、戴改女。守敬按:《前汉志》作女,续汉以下各志并作汝。汉县属汝南郡,後汉、魏、晋因,东晋为汝阳郡治,宋、齐、後魏因,在今商水县西北。)
县故城南有汝水枝流,故县得厥称矣。
(会贞按:汝水枝流详下。水北曰阳,城南有汝水,则县在水北,适符女阳之名。)
阚る曰:本汝水别流,其後枯竭,号曰死汝水,故其字无水。余按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未必一如阚氏之说,以穷通损字也。颍水又东,〈氵隱〉水注之,
(会贞按:大〈氵隱〉水即〈氵隱〉水,见後《〈氵隱〉水》篇,互见《汝水》篇。)
又东南迳博阳县故城东,
(朱脱故字,戴、赵增。守敬按:《通鉴》魏正元年二年胡《注》,引此有故字。汉县属汝南郡,後汉废。《注》言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环宇记》,在宛邱县西南四十里,在今商水县东北四十里。)
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汉宣帝封邴吉为侯国,
(守敬按:《史记》作邴,《汉书》作丙。《恩泽侯表》,吉,宣帝元康三年封,在南顿。博阳盖析南顿置。)
王莽更名乐嘉。
(赵云:按《汉志》作乐家。会贞按:《续汉志》无乐嘉县,诸地志亦不言後世置乐嘉县,而《魏志·三少帝纪》正元二年春,破扬州刺史文钦於乐嘉。王基、母丘俭、邓艾等《传》并言乐嘉。《吴志·孙峻传》同。干宝、孙盛、习凿齿诸《传》亦同,见《魏志·王粲传》注,盖因王莽乐嘉之名,艳传人口,相沿称之,故此《注》犹目为乐嘉县,非郦氏时果有此县也。《汉志》独作乐家。王念孙谓嘉字于义为长。然嘉、家古通,故《汉书·人表》嘉父,钱大昕谓即《诗·节南山》之家佼。)
又东南过南顿县北,〈氵隱〉水从西来流注之。
〈氵隱〉水于乐嘉县入颍,不至于顿。
(会贞按:注上言大〈氵隱〉水《注》颍水以应《〈氵隱〉水》篇,此方就《经》文驳之。乐嘉在〈氵隱〉水南,与〈氵隱〉水入颍处近,颍又在乐嘉南,去〈氵隱〉水入颍处远,故云於乐嘉入颍,不至於顿。然作《经》时无乐嘉县,故指南顿言之,郦氏则就乐嘉言之也。)
顿,故顿子国也,周之同姓。
(守敬按:《汉志》南顿下,故顿子国,姬姓。)
《春秋·僖公二十五年》,楚伐陈,
(守敬按:《春秋》伐作围,此郦氏以意改。)
纳顿子于顿是也,俗谓之颍阴城,非也。
(守敬按:《地形志》南顿郡,南顿有颍阴城。《括地志》,颍阴故城在南顿县西北。《一统志》引作西北十三里,当作三十里。《五宇记》,颍阴城在南顿县西三十里。称阚る《十三州志》故顿子城在颍水南,故谓之颍阴城。西下当有北字。据下文南顿城在颍南三十余里,则顿在南顿北三十余里,西北与北,三十与三十余,尚为近之。)
颍水又东南迳陈县南,
(会贞按:县见《渠水》篇。)
又东南左会交口者也。
(会贞按:交口见《渠水》篇。)
又东南至新阳县北,蒗荡渠水,
(戴荡作{艹砀},下同。)
从西北来注之。
(会贞按:《汉志》狼汤渠至陈入颍。此言颍水至新阳,蒗荡渠水来注,与《汉志》合。而《渠水》篇云,过山桑、龙亢,义成南入淮,则以沙水为渠水之下流也。)
《经》云蒗荡渠者,百尺沟之别名也。
(戴别名误作名别。会贞按:百尺沟见《渠水》篇。)
南合交口,
(戴南上增颍水二字。会贞按:非也。盖《注》上云,颍水左会交口,何得又云颍水南合交口?此明明紧承蒗荡渠言南合交口也。戴观《注》不审,故误增。)
新沟自是东出。
(会贞按:新沟自是东出,即下所云新沟首受交口也。此虚言,下方实叙。)
颍上有堰,谓之新阳堰,俗谓之山阳?曷,非也。
(会贞按:新阳堰即古百尺堰,俗讹为山阳堰,故郦驳之,详见《渠水》篇。)
新沟自颍北东出,县在水北,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说。)
今县故城在东,明颍水不出其北,盖《经》误耳。
(守敬按:新阳故城见下,新沟自颍东出迳城南,则县在颍水东,颍水乃迳县西。《经》谓至县北,故郦氏斥其误。)
颍水自堰东南流,
(朱堰字讹在东字下,戴、赵乙。守敬按:明钞本作自堰东南流。)
迳项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魏初属汝阴郡,後属陈郡,晋因。?《晋志》属梁国,误。《宋志》引《太康地志》,属陈郡。?宋为陈郡治,齐因,後魏改置秣陵县,为丹阳郡治,在今项城县东北。)
《春秋·僖公十七年》,鲁灭项是矣。
(守敬按:《经》书灭项,《公》、《谷》以为齐灭,此从《左传》。杜《注》项国。今汝阴项县。)
颍水又东,右合谷水,水土承平乡诸陂,
(会贞按:《地形志》,秣陵有次水。次与谷形近,疑谷之误。魏有平乡县,在今项城县西北七十里。谷水承平乡诸陂,则出今项城县西北。今曰C40河,出县西北境平香店,正在其西。《方舆纪要》称,志云,谷水出商水县西召陵冈,或谓之谷水,非也。)
东北迳南顿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魏、晋因,後为南顿郡治。宋、齐、後魏因。《地形志》,南顿有南顿城,在今项城县北五十里。)
侧城东注。《春秋左传》所谓顿迫于陈而奔楚,
(守敬按:此僖二十五年杜《注》文,《左传》二字,盖记忆之误。)
自顿徙南,故曰南顿也。今其城在顿南三十余里。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曰,顿迫于陈,其後地徙,故号南顿,故城尚在。盖郦所本。《元和志》,楚令尹子玉所筑。)
又东迳项城中,楚襄王所郭,以为别都。
(守敬按:《元和志》,楚襄王徙都陈,以项为别都,此城即楚筑。)
都内西南小城,项县故城也,
(守敬按:《环宇记》,项国城在项城县东北一里。国城在东北,是县城在西南矣。(旧颍州治。(会贞按:《地形志》有颍州,孝昌四年置,领汝阴、弋阳等郡,郑州下,天平初置颍州,治长社城,皆在郦氏後,且不在项县,是後魏此地无颍州。王先谦以为後魏颍州治固非,且旧亦无此州。各本作颍,并误。明钞本作颍,是也。预与豫同,此谓曹魏之豫州。《魏志·贾逵传》,逵为豫州刺史,时州军在项,则州治项审矣。故郦氏据以为说。下即承此言之,直称刺史贾逵,不复举州名也。)
谷水迳小城北,又东迳刺史贾逵祠北。
(戴、赵刺上增魏豫州三字。会贞按:不必增,说见上。守敬按:《魏地·贾逵传》,逵薨,豫州吏民追思之,为刻石立祠。《太平广记》二百九十二引《贾逵碑》曰,逵在豫郡其家迎丧去,去後恒见形於项城,吏民以为恋慕彼境,因以立庙。)
王隐言祠在城北,
(守敬按:毕沅辑《地道记》,失采此条。)
非也,庙在小城东。
(守敬按:因庙在小城东,故谷水东流,先迳小城北,後迳祠北。)
昔王凌为宣王司马懿
(赵云:按三字,《注》中《注》。)
所执,庙而欢曰:贾梁道
(朱《笺》曰:当作梁道。赵云:按《注》中季梁作季良,袁良作袁梁,颇多互借,此亦其一也。守敬按:赵说极是,而依《笺》改,戴亦改,何也?)
王凌,魏之忠臣,惟汝有灵知之。遂仰鸩而死。
(朱《笺》曰:干宝《晋纪》凌到项,见贾逵祠,呼曰,贾梁道,王凌固忠於魏之社稷者,唯汝有神,知之。其年八月,宣王有疾,梦凌、逵为厉遂薨。守敬按:干说引《魏志·凌传》注,《传》但云,凌至项,饮药死。)
庙前有碑,
(守敬按:《环宇记》,《贾逵碑》在项城县东南二里,梁国刘举等所立。《宝刻业编》引《访碑录》,《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君之碑》,篆额在项城县本庙内,盖後入移置,今佚。)
碑石金生。
(赵作生金。)
干宝曰:黄金可采,为晋中兴之瑞。
(守敬按:《事类赋注》九引王隐《晋书》,永嘉初,陈国项县,贾逵石碑中生金,人盗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之瑞。与干说合。又《宋书·五行志》二,晋永嘉元年,贾逵石碑生金可采,此金不从革而为变,五月,汲桑作乱,群寇飚起,与干主大异。)
谷水又东流,出城东注颍。
(会贞按:今氵?可自项城县西北,东南流至沈邱县,入汾河,与古异。古则东至项城县东北,入今沙河。)
颍水又东,
(朱无又字,赵同,戴增。)
侧颍有公路城,
(赵以颍字为衍而删之,守敬按:非也。《续汉志》刘《注》引《地道记》,项有公路城,袁术所筑。《元和志》,公路故城在项城县东四里。在今基城县东北。)
袁术所筑也,故世因以术字名城矣。
(守敬按:《魏志·袁术传》,字公路。)
颍水又东,迳临颍城北,
(守敬按:此临颍城,非颍川之临颍县也。当是古有於此临颍川筑城者,因以名之。但郦氏亦未详耳。汪士铎以与前临颍县复,疑为误,过矣,当在今光邱县东北。)
城临水,阙南面。
又东迳云阳二城间,
(守敬按:二城在今沈邱县东北。)
南北翼水,并非所具。
又东迳邱头。
(守敬按:《元和志》,武邱本名邱头,在项城县东南四十里。《环宇记》同。又云,在沈邱县东六十里。在今沈邱县东北。)
邱头南枕水
(朱脱南字,戴增,赵据吴本增,守敬按:明钞本、黄本并有南字。《通鉴》魏嘉平三年《注》引此同。)
《魏书·郡国志》
(守敬按:王沈有《魏书》,岂郦所引乎?然《齐书·礼志》言,王沈《魏书》无志。则此当指陈寿《三国志》。观《渠水注》亦载宣王事,称《魏书·国志》,则郡字是衍文。惟《凌传》但云,宣王军到邱头,凌面缚水次,不云改号武邱,或郦氏记忆之误耶?)
曰:宣王军次邱头,王凌面缚水次,故号武邱矣。
(赵云:《厄林》曰,司马懿虽尝讨王凌至邱头,而武邱之名,至司马昭克诸葛诞始改,本《注》误。守敬按:改邱头为武邱,见《魏志·少帝纪》,以为司马昭克诸葛诞事。而《通典》、《元和志》、《舆地广记》皆谓是司马懿克王凌所改,与此地。《通鉴》魏嘉平三年,甘露二年胡《注》,则分载之。《方舆纪要》亦两存之。《环宇记》又与司马师克母邱俭及昭克诸葛诞并存。《名胜志》且以克王凌与诸葛诞并存,几莫衷一是,要以克诞为得其实。)
颍水又东南流,
(朱脱流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守敬按:黄本有流字。)
于故城北,细水注之。
(赵云:按细水,《说文》作氵囟,从水,囟声。)
水上承阳都陂,
(朱讹作陵,《笺》曰:宋本作阪。赵并以为非,改作陂。戴改同。会贞按:明钞本作陂,阳都陂见《渠水》篇。《说文》,洶水出新妻阝。今曰茨河,出鹿邑县南。)
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迳新阳县故城北,又东南迳宋公县故城北。
(赵删公字,云:《郡国志》,宋,公国,盖以为宋是公国耳,与他县云侯国例合。师古曰,封于新妻阝,号为宋国。《後汉书·郭宪传》云,汝南宋人,可证也。戴删同。守敬按:《史记·魏世家·集解》作宋公县,则宋有宋公县之称,郦盖沿之。汉县曰新妻阝,属汝南郡。後汉曰宋,仍属汝南郡,魏属谯郡,晋属汝阴郡,宋属西汝阴郡,齐因,後魏属汝阴郡。在今太和县北七十里。)
县即所谓妻阝邱者也,
(朱脱即所谓三字,全增,戴、赵增同。)
秦伐魏取妻阝邱,谓是邑矣。
(守敬按:《汉志》新妻阝、颜《注》引应劭曰,秦伐魏,取妻阝邱。汉兴为新妻阝。是郦所本,然实误也。《史记·魏世家》,安?王十一年,秦拔妻阝邱,《集解》,徐广曰,一作邢邱。证以《秦本纪》昭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邱,适合。则作妻阝邱非。又魏策苏秦说魏南有新妻阝,亦非汉改是名也。)
汉成帝绥和元年,诏封殷後于沛,以存三统。
(守敬按:见《汉书·成帝纪》,惟不言沛,此兼采《恩泽侯表》。乃王先谦驳《表》,谓封在新妻阝县,属汝南,非沛也。是以成帝初封即在新妻阝,岂未检司马彪章帝徙宋公於此之文耶?)
平帝元始四年,改曰宋公。
(守敬按:见《平帝纪》。)
章帝建初四年,徙邑于此,故号新妻阝为宋公国也,
(守敬按:二语见《续汉志》,应劭曰,章帝封殷後,更名宋。)
王莽之新延矣。细水又南迳细阳县,新沟水注之。
(朱脱水字,赵、戴增。地敬按:《九域志》万寿有斤沟镇,取此沟为名,斤、新音近。)
新沟首受交口,
(朱沟上有新字,赵沟下增水字,戴删新字。)
东北迳新阳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魏县属汝南郡,後汉、魏因,晋初省。在今太和县西北六十里。)
汉高帝六年,封吕清为侯国,
(赵据《史表》改清作青,守敬按:《汉书·功臣表》作青,此从《史表》,惟《索隐》本作青,与《汉表》合。《汉表》新阳作阳信,信、新通,但文误倒。)
王莽更名曰新明也。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
(守敬按:已引见上。)
今无水,故渠旧道而已。东入泽渚而散流入细。
(会贞按:新沟在今太和县西北。)
细水又东南迳细阳县故城南,
(朱脱县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後汉因,魏省,在今太和县东。)
王莽更之曰乐庆也。世祖建武中,封岑彭子遵为侯国。
(守敬按:见《後汉书·岑彭传》。)
细水又
(朱作之,《笺》曰:宋本作又。戴、赵改。守敬按:明钞本作又。)
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
(会贞按:塘当在今太和县东南。)
公私引裂,
(朱引讹作列,《笺》曰:宋本作弘。戴、赵改引。会贞按:明钞本作引。《涑水注》,土人乡俗,引裂沃麻同。)
以供田溉。又东南流屈而西南入颍。
(会贞按:今茨河,自鹿邑县南,东南流,迳太和县,至阜阳县北入颍。)
《地理志》曰:细水出细阳县南入颍。
(赵云:按今《汉志》无是文。师古曰,居细水之阳,故曰细阳。细水出新妻阝。)
颍水又东南流,迳胡城东,故胡子国也。
(守敬按:《汉志》,女阴故胡国。《史记·陈杞世家·索隐》引系胡归姓。《地形志》西恒农,陈留二郡有胡城县,取此城为名,下引杜预,汝阴城西北有胡城。《环宇记》在汝阴县西北二里,在今阜阳县西北二里。)
《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胡,以胡子豹归,
(守敬按:此《经》文,楚上当有《经》书二字。)
是也。杜预《释地》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也。
(朱北讹作地,戴、赵改。守敬按:此《释例》小国地内文,无有字,昭四年《注》,有有字。)
颍水又东南,汝水枝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
(戴作洛。守敬按:奇?城本书屡见,皆作?,独官刻戴本,此处作洛,误。孔刻戴本仍作?。《元和志》、《环宇记》、《名胜志》并作岐额。)
城东三十里,世谓之大〈氵隱〉水也。
(会贞按:汝水别渎,世谓之大〈氵隱〉水,见《汝水》及《〈氵隱〉水》篇。《汝水》篇云,汝水东南迳奇?城西北,汶水出焉,世亦谓之大氵〈氵隱〉水。《〈氵隱〉水》篇云汝水于奇?城西别东派,时人谓之大〈氵隱〉水是也。《〈氵隱〉水》篇又云:东北流,枝渎右出世谓之死汝,即此所言汝水枝津,承汝水虽渎,盖肃静水别渎,分汝水於奇?城西,汝水枝津又分汝水别渎於奇?城东也。考《元和志》,小汝水在南顿县西南四十里,迳项城县西南,去县五十里,又迳沈邱县北。诊其川流,当即今之汾河,但汾河出今通商水县西,不与郾城县之沙河通流,则上源有堙塞矣。)
东南迳召陵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志》作召,晋、宋、齐、後魏志作邵。汉县属汝南郡,後汉因,魏属颍川郡,晋因,宋为颍川郡治,齐、後魏仍属颍川郡。《地形志》,邵陵有邵陵城。今郾城县东四十五里。)
《春秋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师于召陵,责楚贡不入,即此处也。
(守敬按:杜《注》,召陵,颍川县也。)
城内有大井,径数丈,水至清深。
(守敬按:《释名》,井,清也。《广雅》,深也。此则清深有异於常,故著之。)
阚る曰:召者,高也。
(孙星衍曰:《说文》,邵,高也。守敬按:《说文》邵训高,从C41与从阝之字异。)
其地丘墟,井深数十丈,故以名焉。又东南迳征羌县,
(守敬按:後汉县属汝南,後省。後魏复置,属汝阳。在今郾城县东南七十五里。)
故召陵县之安陵乡,安陵亭也。世祖建武十一年,以封中郎将来歙。歙以征定西羌功,故更名征羌也。
(赵云:按《後汉书·来歙传》以歙有平羌陇之功,故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征羌国焉。《汉志》汝南郡无此县名。《续志》云,汝南郡,召陵县有安陵乡,征羌侯国有安陵亭,与郦《注》合。本传之云所未详也。守敬按:惠栎云,当乡县,或乡名,衍县字。余谓当与安形近,为安之误无疑。当乡县宜作安陵乡。盖安陵乡有安陵亭,或分乡之半为征羌县,故召陵仍有安陵乡,而征羌有安陵亭也。)
阚る引《战国策》,以为秦昭王欲易地,谓此也。
(赵云:按《地理志》亻焉陵,李奇曰,六国为安陵。在颍川,不在汝南。戴此下增非字。守敬按:秦欲以地易安陵,见《魏策》。《续汉志》?焉陵下不言安陵,征羌下言有安陵亭,乃与李奇立异。刘昭於鄢陵引李奇,於征羌引《博物记》故安陵君,盖两存之。《史记·魏世家·集解》、《正义》,各主一说。郦氏《洧水》篇从李奇,此载阚语,乃广异闻。如《江水》篇云,轶县,故弦国。又於西阳引《地道记》,以为弦子国。《沔水》篇云,竟陵,古郑国,又於郧乡引李奇,以为郧子国,与此正同。戴、赵似未达郦意。)
汝水别渎又东迳公路台北,
(朱无台北二字,《笺》曰:此下原本错写入东南过颍阳县《注》中,今据宋本改正。赵云:按公路下,吴本有台北二字,朱氏错割入前历罡之下,今移接于此。全、戴移同。会贞按:《笺》谓据宋本改正,指台临水以下言也。《环宇记》,公路台在项城县东四里,与《元和志》言公路城同,乃公路城之误。城见上,此台在今商水县西南。)
台临水方百步,
(赵无方字。)
袁术所筑也。汝水别沟
(赵改作渎。会贞按:上文水上承汝水别渎,乃汝水枝津所出之渎。至叙汝水枝津,曰汝水别渎,曰汝水别沟,曰别汝,曰枝汝,乃郦氏好奇,故意错出,以出变化,无一复者。其犹枝津曰汝水别渎,与枝津所出云汝水别渎混,是为偶疏。全、赵何又改别沟为别渎耶?)
又东迳西门城,即南利也。
(守敬按:《风俗通》九,汝南汝阳西门亭云云,《搜神记》十六称後汉时,汝南西门亭,即西门城也。《括地志》,南利城在上蔡县东北八十五里。在今商水县南。)
汉宣帝
(朱汉下有书字,戴、赵删。)
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侯国。
(朱厉字讹在王字下,国讹作也。《笺》曰:谢云,昌下一有宝字,一作实。?韦按,《汉书·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七月,封广陵厉王子昌为南利侯。克家云,当作为侯国也。戴、赵乙作厉王,改也作国。会贞按:表作昌,是也。昌下有宝字者,沿《武五子传》宝昌之误,而又倒错。作实者,又宝之误也。王先谦《补注》甚核。)
县北三十里有孰城,号曰北利。
(守敬按:《初学记》八引《十三州志》北利城在上蔡,在今商水县西南。)
故渎出于二利之间,间关女阳之县,
(朱脱一间字,赵校增,戴增同。)
世名之
(赵有白字。)
死女。
(会贞按:本阚る说,见前。)
县取水名,故曰女阳也。又东迳南顿县故城南,
(朱无南字,克家曰,疑脱一字。戴、赵增北字。会贞按:上文谷水在汝水别沟之北,尚迳南顿故城南,汝水别沟安得迳南顿北耶?则此乃脱南字耳,今订。)
又东南迳?阳城北,
(会贞按:?阳县见《汝水》篇。)
又东迳氏阝乡城北,
(会贞按:《蜀志·後主传》建兴十一年,诸葛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氏阝阁。《洧水注》谓汶仓城为洧水之氏阝阁,此邸乡城盖即氏阝阁城。《环宇记》,?专城在沈邱县东北四十五里,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种稻,以备东南。筑城围仓廪。疑即此城也。当在今沈邱县西南。)
又东迳固始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曰C1,属汝南郡。後汉改固始,仍属汝南郡。魏因,晋属汝阴郡,後省,寻复置,属新蔡郡,宋因,齐属西汝阴郡。後魏复属新蔡。在今沈邱县东南三址里。)
《地理志》,县,故寝也,寝丘在南,故籍丘名县矣。
(全云:按《汉志》,汝南郡有C1县,应劭以为C1邱。淮阳国有固始县,颜师古又以为C1邱。故刘奉世疑之曰,既别有固始,则此C1疑更一地。子谓非也。淮阳之固始,与C1本一地而分为二县。汉王追项羽至固陵。晋灼曰,既固始也。师古曰,後改为固始耳。《地理志》属淮阳,《续志》光武改C1为固始,而淮阳之固始则并省陈之阳夏,故阳夏有固陵聚。刘昭《补注》引晋灼云,汝南固始县以实之,则二县本相接也,又何疑乎C1之更是一地乎?但今《汉志》则无固始,故C1之文,未知所据也。守敬按:《汉志》固始县属淮阳国,C1县属汝南郡,明系二县,自不得於《地理志》求固始故C1之文。考《郡国志》,固始,故寝也,光武中兴更名,有寝丘。盖後汉改寝为固始,而西汉之固始遂废。此《注》因叙固始故城追溯固始之先,当引《郡国志》县故寝也,下即实言寝之得名,王莽之更名以释之。後人因莽曰闺治,为《汉志》文,改《郡国志》为《地理志》。不思《地理志》并无固始故寝之文,当直改《地理志》为《郡国志》,以断葛藤。《元和志》,寝丘故城在汝阴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即楚寝丘之地。《环宇记》沈邱在沈邱县南百步,《春秋》或作寝邱,因邱立县。)
王莽更名之曰闰治。
(朱脱闰字,赵据《汉志》增,戴增同。)
孙叔敖以土浸薄,取而为封,故能绵嗣。
(守敬按:《韩子·喻老》言,楚庄王赏叔敖,叔敖请汉间沙石之地,九世而祀不绝。而《列子·说符》、《吕子·异宝》、《淮南子·人间训》,并谓叔敖死後,封其子於寝丘。《史记·滑稽传》同。)
城北犹有《叔敖碑》
(守敬按:此碑未详何代立,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
建武二年,司空李通,又慕叔敖受邑,故光武以嘉之,更名固始。
(守敬按:范《书·李通传》,但言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此本他家《後汉书》。)
别汝又东迳蔡冈北,
(守敬按:冈当在今阜阳县西。)
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後稷之胄。冢有石阙,阙前有二碑,
(守敬按:此二碑郦氏已言字沦碎不可复识,故欧、赵皆不著录。)
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
(守敬按:城已见上。)
而东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
(会贞按:今汾河自商水县西,东南迳项城县、沈邱县,为氵过河。又东南迳太和县,至阜阳县北入颍。)
颍水又东迳女阴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後汉因,魏至後魏并为汝阴郡治,即今阜阳县治。)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高祖六年,封夏侯婴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汝坟也。县在汝水之阴,故以汝水纳称。
(会贞按:水南曰阴。上叙枝汝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是水迳县北,是县在水之南,故曰女阴。)
城西有一城,故陶丘乡也,
(朱乡讹作县,戴、赵改。守敬按:明钞本、黄本并作乡。《续汉志》刘《注》引《地道记》,汝阴有陶丘乡,《诗》所谓汝坟。)
女阴郡治。
(朱治讹作汝,戴、赵改。戴治城外连读,误。全、赵以城外二字下属。全云:《晋志》,汝阴郡,魏置,首汝阴县。《後魏志》汝阴郡,晋武帝置,治社亭城。守敬按《元和志》,魏黄初三年置汝阴郡。《晋志》,魏置,後废,泰始二年复置。《宋志》,晋武帝分汝南立,成帝咸康二年并新蔡,後复立。按宋曰汝阴,齐曰西汝阴,後魏复曰汝阴,并指此。)
城外东北隅,有旧台,翼城若丘,俗谓之女郎台,虽经颓毁,犹自广崇,上有一井。
(守敬按:《环宇记》,女郎台在汝阴县西北一里。古老云,昔胡子之女,嫁鲁昭侯为夫人,筑台宾之,俗谓之女郎台,台上有井。)
疑故陶丘乡,所未详。
(守敬按:上文已云:故陶丘乡,此又云,疑故陶丘乡,恐有误。戴云,按历冈丘城南,丘字起至此,朱谋?韦本讹在後水受大氵崇陂氵崇字下,原本不误。赵云,所未详之後,当接又东南至慎县《经》文,至水受大氵崇《注》文,朱氏误割,黄本错简,今改。)
又东南至慎县,东南入于淮。
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
(会贞按:次塘本细水所淮,故言承次塘细陂也。二水均自今太和县江南,南流至阜阳县东南入颍。)
颍水又东南,江陂水注之。
(朱《笺》曰:江,宋本作流。赵云:按卞文云,陂水南流,积为江陂,江亦陂名,改作流字,非。守敬按:黄本作江。)
水受大氵崇陂
(朱作大崇,《笺》曰:旧本作氵崇。戴改。赵据《方舆纪要》寿州改。会贞按:明抄本、黄本并作氵崇,大氵崇陂见《淮水》篇夏肥水下。戴云,按《经》文又东南至此句氵崇字止,朱谋?韦本讹在後会淮也後。赵云,水受大崇,下接陂陂水南流,至盖颍水之会淮也,朱氏误割黄本,错简,今改正。)
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南迳慎城西,侧城南流入于颍。
(会贞按:《九域志》,颍上有江陂塘。在今颍上县西北,今有江口河,出阜阳县芦C2南,至颍上县西北江口镇入颍。)
颍水又迳慎阳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後汉、魏因,晋属汝阴郡,後废。在今颍上县西北四十里。)
县故楚邑
(守敬按:《晋志》,慎故楚邑,盖本此。)
白公所居以拒吴。
(守敬按:因《左传》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而云然。白公事详《汝水》篇。)
《春秋左传·哀公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王莽之慎治也。世祖建琥中,封刘阳为侯国。
(守敬按:《後书·宗室三侯传》,建武二年封。)
颍水又东南迳蜩??郭东,俗谓之郑城矣。
(赵云:按《功臣侯表》,宣帝神爵三年,封郑吉为安远侯。《表》云慎县,知此城为吉封邑也。守敬按:俗以姓名城。《通鉴》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郑城,即此。《旧唐志》,隋置颍上县治於古郑城。在今颍上县南。)
又东南入于淮。
(会贞按:今颍河自登封县南,迳禹州北,皆故道。古自禹州之东南下,即今渚河。南东南迳临颍县,至西华县西南。今於禹州之东,夺氵┆水之流,迳长葛县,又东南迳许州,至西华县西南,会渚河以下为改道,曰沙河。东南迳商水县、淮宁县、沈邱县、太和县、阜阳县,至颍上县东南入淮。)
《春秋·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
(守敬按:此《左传》文。杜《注》,颍水之尾,在下蔡西。《淮水》篇谓之颍口。)
盖颍水之会淮也。
(戴云:按,水受大氵崇陂陂字起,至此,朱谋?韦本讹在前历冈邱城南冈字下。而陂字之上,冈字之下,又误截迳公路台北句台北二字,杂入其间。朱氏以为据宋本,实前後舛谬。惟《永乐大典》内,此水叙次不紊。赵云:台北二字,系汝水别渎又东迳公路下文,朱氏误割黄本,错简于此,今移接于彼陂字上,接下水受大崇至盖颍水之会淮也。《颍水注》尽此。)
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
(会贞按:《元和志》,马领山在密县南十五里,洧水所出。《环宇记》同。《一统志》亦云,山在县南。证以《注》叙马领坞下泉流入洧後,洧水东流合绥水、襄荷水,沥滴泉水,承云二水、微水,方迳县城,则作西南为合也。)
水出山下。
(会贞按:《嵩高志》,洧出马领山之施村南溪。)
亦言出颍川阳城山,
(赵云:按此地班固说。守敬按:《说文》同。《续汉志》颍川,阳城,洧水出,亦谓出阳城山也。(一二?)
山在阳城县之东北,
(守敬按:《左传·昭四年》阳城杜《注》,在阳城县东北。《释例》水名内称,出密县西北阳城山。密县之西北,即阳城之东北也。《元和志》,山在告成县东北三十八里。《一统志》,在登封县东北。《方舆纪要》,今颍水出登封县阳城山。)
盖马领之统目焉。
(守敬按:《方舆纪要》,阳城山俗名车领山,亦名马领山,盖本此。)
洧水东南流,
(朱洧讹作清,戴、赵改。)
迳一故台南,
(守敬按:台在今密县西北。)
俗谓之阳子台。
(会贞按:《说嵩》十作娘子台,又俗传之谬也。)
又东迳马领坞北,
(会贞按:此《经》之马领山也,因筑坞而谓之马领坞。郦氏不举著名之山,而举後起之坞,是其好奇处。)
坞在山上,
(朱脱坞字,戴、赵增。)
坞下泉流北注,亦谓洧别源也,
(会贞按:此承上水出山下实叙,即《经》所谓洧水出马领山也。郦氏因出阳城之源较远,故以为正源,而谓此为别源。)
而入于洧水。
(会贞按:水自今密县西南,北流至县,西北入洧。)
洧水东流,绥水会焉,水出方山绥溪,即《山海经》所谓浮戏之山也。
(守敬按:浮戏之山,见《中次七经》,为汜水所出,北流注河。《河水》篇载之云,浮戏山,世谓之方山。此绥水亦出方山,盖汜水出山北,绥水出山南也。山在今汜水县南,即密县之西北。今密县西有十河口,源出县西北,山涧皆淮斯口,南流入洧。《一统志》疑即此水也。)
东南流,迳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
(守敬按:《名胜志》引《城冢记》,伯雅墓在绥溪侧。在今密县西北。)
茔域四周,
(朱脱域字,戴、赵增。守敬按:《易水》篇有四周茔域之文。)
垒石为垣,隅河相降,列于绥水之阴。庚门,
(会贞按:庚金属西主,丑土属中央,此庚门及下丑地,以支干代,与《鲍邱》、《谷水》等篇以卦代同,皆郦氏好奇之故。)
表二石阙,夹对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
(会贞按:《宋书·礼志》二汉以後,天下送死奢侈靡,多作石室、石兽。此见於汉者也。)
列植三碑。碑云:德字伯雅,河南密人也。
(朱南讹作内,戴、赵改。)
碑侧树两石人,有数石柱及诸石兽矣。
(戴云近刻脱矣字,守敬按:各本皆有。)
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
(朱域讹作城,《笺》曰:疑作域。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域。)
沼在丑地,皆蟾?诸吐水,
(守敬按:《城冢记》作蟾蜍。《集韵》,蜍或作?诸。)
石隍承溜。池之南又建石楼。石庙前又翼列诸兽。但物谢时沦,凋毁殆尽。夫富而非义,
(朱夫讹作矣,赵据《隶释》改,戴改同。)
比之浮云,况复此乎?王孙,士安斯为达矣。
(守敬按:杨王孙裸葬,皇甫谧字士安,以??裹尸,详《汉书》、《晋书》本传。又《齐书·沈ら士传》谓杨王孙、皇甫谧深达生死。《梁书·顾宪之传》、《魏书·程骏传》、《礼志》三,亦皆并举王孙、士安,盖以二人同尚俭素,故後世多连称之。郦氏亦然。)
绥水又东南流,迳上郭亭南,
(会瞳按:,开封府志》即今之上郭图。)
东南注洧。
洧水又东,襄荷水注之。水出北山子节溪,亦谓之子节水,东南流注于洧。
(朱脱注字,戴、赵增。会贞按:今密县有青山河,源出县北八里青屏山,南流经西门外。《一统志》疑即子节水。但《县志》谓者山河合十河口入洧,则下流会绥水与古异,盖水道有变迁矣。
洧水又江会沥滴泉,水出深溪之侧,(会贞按:《环宇记》引此作沥滴同,近世地志多作滴沥。《史胜志》滴沥。《名胜志》滴沥泉出密县南深溪之侧。《一统志》谓在县东五里。)
泉流丈余,悬水散注。
(会贞按:《开封府志》,石涧水出,滴沥如雨,书夜不息。)
故世士以滴沥称,
(守敬按:《环宇记》引此,无士字。)
南流入洧水也。
(会贞按:在今密县东南入洧。)
东南过其县南。
(朱东上衍又字,赵。戴删云:又字,後人所加。)
洧水又东南流
(朱讹作流南,戴、赵乙。会贞按:明抄本作南流。)
与承云二水合,俱出承云山,二源双导,东南流注于洧。
(守敬按:《地形志》,密县有承云山。山在今县东北,今有蛟河,源出县东北十五里,双沟南流,至县东南入洧。《一统志》似以之当承云水,但止一水,与《注》言二水异也。)
世谓之东、西承云水。
洧水又东,微水注之。水出微山,东北流入于洧。
(守敬按:今曰艾坪河,出密县西南二十里,东北流至县东南入洧。)
洧水又东迳密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後魏因。《地形志》,密县治密城。在今密县东南三十里。)
《春秋》谓之新城。
(守敬按:僖六年,《经》书围新城。杜《注》,新城,郑新密。今荥阳密县。)
《左传·僖公六年》,会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不时城也。
(赵依《左传》改以劂为郑所以,而谓此《注》为误。全、戴改同。守敬按:杜《注》,郑以非时兴土功,齐桓声其罪以告诸侯。似作以郑不时城也为合。今本《左传》作郑所以不时城也,或传钞之误,当以此正之。戴、赵反依改何耶?)
今县城东门南侧,有汉密令卓茂祠。
(守敬按:《後汉书·王涣传》,桓帝毁诸旁祀,诏密县存卓茂庙。《地形志》,密有卓茂冢、祠。据《注》,祠在故县东门外。今祠有二:一在密县治东北,一在县东南大?鬼镇东。)
茂字子康,南阳宛人,温仁宽雅,恭而有礼。
(守敬按:二语见《後汉纪》,仁误作而,当以此正之。)
人有认其马者,茂与之,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遂挽车而去。後马主得马,谢而还之。任汉黄门郎,迁密令,举善而教,口无恶言,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蝗不入境,百姓为之立祠,享祀不辍矣。
(守敬按:范《书·卓茂传》,稍有异同,又不言百姓立祠,此盖本他家《後汉书》。)
洧水又左会?巢泉水,水出玉亭西,北流注于洧。
(会贞按:左会当水作右会。洧水东流,若是左会,则系南流注洧,不得云北流注洧矣。《金史·地理志》密县有锁水镇,取此水为名。《县志》,泉在大?鬼镇西南八里,不流亦不涸。与《注》叙述异,在今密县东南。)
洧水
(朱无洧字,赵改上水字,作洧,下属,戴增洧字。)
又东南与马关水合,水出玉亭下,东北流历马关,谓之马关水。又东北注于洧。
(会贞按:不在今密县东南五十里,源出七敏山,东北流入洧。)
洧水又东合武定水,水出北武定冈,
(戴、赵乙出北作北出。会贞按:此不当乙,《注》本有两例,详见《浊漳水》篇。武定冈当在今密县东北。)
西南流,又屈而东南流,迳零鸟坞西,
(守敬按:零鸟义无所取。《洛水》篇有零星坞,此鸟疑星之误。)
侧坞东南流。坞侧有水,悬流赴壑,一匹有余,
(守敬按:《说文》,匹,四丈也。)
直注涧下,沦积成渊。嬉游者瞩望,奇为佳观。俗人睹此水挂于坞侧,遂目之为零鸟水。
(守敬按:《唐志》密县,武德中置零水县,取此水为名。)
东南流入于洧。
(会贞按:水盖自今密县东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洧。)
洧水又东,与虎牍山水合。水发南山虎牍溪,东北流入洧。
(会贞按:水在今密县东南。)
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冈,东南流迳皇台冈下。
(守敬按:《地形志》,黄台县有黄台冈。即《氵┆水》篇所谓皇台七女冈也。在今禹州东北。北黄台冈在今密县东,中隔洧水,判然各别,《一统志》混而一之,疏矣。)
又历冈东,东南流注于洧。
(守敬按:不水自今密县东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洧。)
洧水又东南流,潧水注之。
(守敬按:《潧水》篇见後。《注》叙潧水於此注洧,是也。《经》谓洧水东过郑县南,潧水方注洧,与潧。《水经》误同,故郦俱驳之。)
洧水又东南迳会阝城南,
(守敬按:《毛诗·释文》,桧,本又作郐。《左传·僖三十三年》杜《注》,郐城在荥阳密阳东北。《括地志》,在新郑东北二十二里。《元和志》,在新郑东北三十二里,二志东北疑西北之误,在今密县东北五十里。)
《世本》曰: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
(赵方下无氏字。)
谓之女聩,
(朱作渍,《笺》曰:今据《民本》云,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谓之女?贵,生子六人。《大戴礼·帝系》篇作女聩,宋本《水经注》作女聩,戴、赵改聩。守敬按:《汉书·人表》作溃《御览》三百六十一引《风俗通》亦作溃,当从朱《笺》宋本。)
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破其右胁,三人出焉。
(守敬按:《世本》至此。《御览》三百七十一引之,即朱《笺》所据也。)
其四曰求言,
(戴以求为讹,改作莱。守敬按:《史记·楚世家·索隐》引《世本》及宋忠《注》,并作求。《郑语》韦《注》、《诗谱·正义》亦作求。其作莱者,惟见《大戴礼·帝系》篇,戴据孤证而改群书,翻斥其讹,何耶?)
是为郐人,
(朱作是谓之郐,赵改云:《史记·索隐》引《世本》曰,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也。戴改同。)
郐人者,郑是也。
(赵云:按《史记·世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人。《集解》引《世本》曰:会人者,郑是也,郑字误,当作郐。《毛诗·正义》,案《世本》会人,即桧之祖也,守敬按:《集解》引《世本》作会人,《索隐》引作郐人,观称会人即桧之祖,知《世本》原作是为会人,会人者,郐是也。裴る所见本当然。自传钞变会人为郐人,校者见郐是也。郐字,与上复,改作郑。郦氏及小司马所见本同。久之,後人又据以改《集解》之郐作郑耳。赵主似为有见,但辞未达意,今为申明之。又按:非也,会人即郐人,故《集解》引《世本》作会人者郑是也,《索隐》引作郐人者郑是也。赵未见及,乃谓郑当作郐,则是叠床架屋矣,有是理乎?郐为郑所灭,故曰郑是也。)
郑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难,予安逃死乎?史伯曰:虢、郐,公之民,迁之可也。郑氏东迁,虢、郐献十邑焉。
(守敬按:此钞略《史记、郑世家》文,十邑详下。)
刘桢云:
(守敬按:《隋志》,《毛诗义问》十卷,魏太子文学刘桢撰。两《唐志》卷同,今佚。)
郐在豫州外方之北,
(守敬按:外方即《书崇高》,见《颍水》篇。)
北邻于虢,
(守敬按:虢凶《济水》一。)
都荥之南,
(朱都荥讹作郐荥。全云:郐当作都,郐之国都民。守敬按:荥泽见《济水》一。)
左注右洛,居两水之间,
(朱居下有阳郑二字。全云:考潧洧之交,并无阳水,但有阴水耳。《左传》阴阪、阴口是也,古文阳从阳,阴从阴,字近致讹。戴删二字。)
食溱、洧焉。
(守敬按:溱即本书之潧水,此条与《诗谱》略同,盖本郑氏。)
徐广曰:郐在密县,
(守敬按:《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徐说。)
?云姓矣,
(守敬按:见《郑语》。)
不得在外方之北也。
(守敬按:外方在密县西,郐在密县,则在外方之东,以为在北,误。刘氏承用郑主,未遑深考,故郦驳之。)
洧水又东迳阴坂北,
(守敬按:在今新郑县西。)
水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左传·襄公九年》,晋伐郑,济于阴坂,次于阴口而还,是也。杜预曰:阴坂,洧津也。
(杜《注》)
服虔曰:水南曰阴。
(朱作登南,《笺》曰:登当作参。赵云:按参南何以曰阴乎?全氏云:是水南之误,并改登为水。戴改同。守敬按:李贻德《贾服注辑述》失采此条。《说文》,阴,水之南也。)
口者,水口也。参、阴声相近,盖传呼之谬耳。又晋居商参之分,
(戴删商字。)
实沈之土。
(朱作上,《笺》曰:孙云,当作土,戴、赵改土。)
郑处大辰之野,
(朱大辰讹作辰火,赵同,戴改。)
阏伯之地。军师所次,故济得其名也。
(全云:按商参,孙汝澄云,当作觜参。何焯曰,非也。参当作{晶今}。《说文》,{晶今},商星也。非二十八宿之参。《唐韵》读作所今切。予谓义门以《说文》立异,而不细读此《注》,夫商星之{晶今},何以亦为实沈之主乎?且{晶今}为晋分,见于何书?况善长引服氏语,谓参阴声相近,今改而为所今切,几何不千里而遥也?然则尚不如孙说之近是矣。且善长此数语,本属传会,以晋为实沈之土,而军师所次,即以名其水口,固未必然。若郑何尝是阏伯之土乎?此不足深辨者也。)
又东过郑县南,
(守敬按:两《汉志》并作新郑,而《浍水经》亦云出郑县,岂三国时省新字乎?然考《魏略》,杨沛为新郑长。又《左传·隐十年》杜《注》,称河南新郑,晋初仍作新郑。疑此《洧》、《潧》二篇《经》文,并脱新字。)
潧水从西北来注之。
(朱潧作曾阝,《笺》曰:宋本作潧,即郑《诗》溱字。戴、赵改潧。会贞按,明抄本作潧。)
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
(朱脱县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省。《地形志》,苑陵有新郑城。在今新郑县西北。《经》言洧水过县南。又《括地志》,洧水在古新郑城南,似《注》文中字当作南。然下言自城西北入,而东南流迳城南,则是先自西北入城中,又自西南东迳城南也。《注》前後相应,与《经》亦合。)
《左传·襄公元年》,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是也。《竹书经年》:晋文侯二年,周宣王子多父伐曾阝。
(朱周讹作同,宣讹作惠,《笺》曰:一无惠字。赵并沿朱之讹,戴但改同为周。宋敬按:雷文淇《竹书纪年校订》云,《水经注》周宣多误作同惠,或更脱惠字。《史通·杂说》篇又误宣作厉,云,《纪年》出於晋代,谓郑桓公厉王之子,与经典所载乖刺。按刘氏所谓经典,即《世本》、《史记》等书及汉、晋人传注,皆以郑桓为厉王子。而《竹书》独以为宣王子,故曰乖刺。若《竹书》本是厉王,何乖刺之有乎?《春秋外传》、《国语》,郑出自宣王。宣公十二年《左传》,徼福于厉、宣,盖《外传》是明言所出,《内传》是称其祖父之辞,犹书之命晋,称文武也。故杜《注》亦云,周厉王、宣王,郑之所自出。是汉、晋之际,亦有知郑为宣王之後者已。同、周,惠、宣,形近致误。以郦氏、刘氏二书证之,为周、宣无疑。今张本《纪年》同作周,浦氏《史通通释》惠作宣。)
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
(赵云:按《汉志》河南郡新郑县,应劭引《国语》曰,周幽王败,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洛邑,遂伐虢、侩而并其地,而邑于此。京兆尹郑县,应劭曰,宣王母弟友所封也。其子与平王东迁,更称新郑。《史记·郑世家》,桓公初封于郑。《索隐》引《系本》云,桓公居?或林,徙拾。宋忠曰,?或林与拾,皆旧地名。是封桓公乃名为郑耳。然则居劂父之邱者,是桓公之子武公,而误以为桓公者,盖《竹书》之谬。道元于《渭水》篇详辨之。守敬按:徐文靖又以《纪年》为是,谓《史记·郑世家》桓公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与《纪年》合。韦昭注《国语》,其时未见《竹书》,故以取十邑为武公也。)
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守敬按:《御览》百五十五引《世纪》叙历代之都,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此钞变其辞。)
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
(守敬按:因先封西都畿内之郑,故称郑氏。自郑东徙此,而施旧号於新邑,谓之新郑。)
城内有遗祠,名曰章乘,是也。
洧水又东为洧渊水。《春秋传》曰: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
(守敬按:此《左传·昭十九年》文。杜《注》但云,时门,郑城门。顾栋高云,洧水在郑城南,知是城南门也。)
即此潭也。
(朱即作则,赵同,戴改。)
今洧水自郑城西北入,崦东南流,迳郑城南,城之南门内,旧外蛇与内蛇斗,内蛇死。六年,大夫傅瑕杀郑子纳厉公,
(朱纳作入,赵同,戴改。守敬按:见《左传·庄十四年》。)
是其徵也。
(朱讹作自是徵也,赵同,戴改。)
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
(会贞按:《地形志》长社有望马台,马为母之误,当以此正之。《环宇记》谓望母台在管城县,当在今新郑县南。)
庄姜恶公寤生,与段京居。
(守敬按:京见《济水》一索水下。)
段不弟,姜氏无训。庄公居夫人于城颍。
(守敬按:孔颍达曰,即临颍县。临颍见《颍水》篇。)
誓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故成台以望母,
(朱成作城,《笺》曰:疑作成。戴、赵改。)
用伸在心之思,感考叔之言,忻大隧之赋,泄泄之慈有嘉,融融之孝得常矣。
(守敬按:此条约《左传·隐元年》文,以明筑台之事。)
洧水又江与黄水合》所谓潧水,非也。
(守敬按:潧水注洧在前。至此入洧者黄水,而《经》误指为潧水,故郦正之。)
黄水出太山南黄泉,
(会贞按:《济水》篇,黄水出京县黄堆山,北流之水也。此南流之水,当亦出黄堆山,故有黄水之名。郦云:出太山,盖即麓大同,陵峦稍别耳。今曰自然山,在新郑县西北二十五里,黄水河所出也。)
东南流迳华城西。
(守敬按:华城,古华国,一名华阳城。《括地志》,故华阳城在管城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谓在新郑县东南三十里,当在县东北。)
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
(朱《笺》曰:《郑语》,史伯谓郑桓公曰,鄢、蔽、补、丹,依、?柔、历、莘,君之土也。似非华字。赵云:按《史记·郑世家》,虢、郐果献十邑。《注》云,虞翻曰,十邑谓虢、郐、鄢、蔽、补、丹、依、?柔、历、华也。《索隐》引《国语》亦是华字。《困学纪闻》,《郑语》依?柔历莘,引《史记·郑世家》注及《水经注》,俱作华字,以证今本之失。盖宋本原有作莘字者,厚齐故特纠正之。何焯曰,明道二年《国语》本,前华後河,正作华字。守敬按:明道本《国语》作华,是也。而宋公序本作莘,误。朱氏所见,盖此误本。张文虎反据之以《史记》之华为讹,疏矣。)
韦昭曰:华、国名矣。
(守敬按:韦《注》说。)
《史记》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五万。
(会贞按:此《白起传》文。三十三年,当依《传》作三十四年。《传》十三万,当依此作十五万。《六国表》作三十四年,作十五万。又《魏世家》系此事於安?王四年,当秦昭王三十四年,云,杀十五万人,皆可证。《秦本纪》作十五万,是也,而谓在三十三年,亦误。又但言客卿胡伤攻魏,不言白起,略也。)
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
(会贞按:今本《郡国志》密县下,不载华阳亭。考《史记·秦本纪·集解》引司马说,《周本纪·索隐》《正义》、《穰侯传·正义》引同。《韩世家·正义》引亭作山,《通鉴》周赧王四十二年,《注》引亦作山。据嵇叔夜事,则作亭是,作山非也。)
嵇叔夜常采药于山泽,
(守敬按:常当作尝。)
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
(朱《笺》曰:《灵异志》,嵇中散尝西南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投宿。一更中,操琴,闻空中称善。中散呼与相见,乃出见形,以手持其头、共论音声,因授以《广陵散》。)
黄水东南流,又与一水合。
(朱一讹作上,赵同,戴改。)
水出华城南冈,
(朱讹作水躇?塘中,赵同,戴改。守敬按:戴改是也。《渠水》篇,七虎涧水出华城南岗,一源两派,西人黄涯沟,东为七虎溪,与此叙述同。所云西入黄崖沟,即此出华城南冈西流之水,西南注于黄水者也。在今新郑县北。)
一源两分,泉流派别,东为七虎涧水,西流即是水也。其水西南流注于黄水,黄即《春秋》之所谓黄崖也。
(守敬按:《左传·襄二十八年》,公如楚,过郑,伯有劳于黄崖。《释例》郑地内,黄水之崖。)
故杜预云:苑陵县西有黄水者也。
(朱《笺》曰:当作宛陵。赵云:按《通鉴释文辨误》云,魏大都督宇文贵进据颍川,东魏行台任祥退保宛陵。史?曰,宛陵,宣城邑,彭泽聚在西。按史?参取《汉书·地理志》、《晋书·地理志》以为释,殊不知《地理志》汉河南郡又有苑陵县,晋属荥阳郡,後魏属陈留郡,天平以後属广武郡,任祥所退保者也。详考诸志,宣城之宛陵,与任祥所保之苑陵字有苑、宛之异,传写者误以苑为宛,史?遂误释为宣城之宛陵,所谓差之毫?,缪以千里也。朱氏之误,殆与史?同。《渠水注》又改为菀,菀音郁,更为非矣。守敬按:此杜《注》文。苑陵县详《渠水》篇役水下。《汉志》苑陵,《续汉志》作苑陵。《汉王元宾碑》同。《五经文字》云,苑,菀并於阮反,《说文》独以上字为苑囿字,今则通用之。又《史》、《汉·樊会传》并作宛陵。《後汉书·法雄传》同。惠栎云,宛与菀古字通。是苑、菀、宛一也,惟不可以宣城之县当此县耳。)
又东南流,水侧有二台,
(朱有也字,赵同,戴删。)
谓之积粟台,
(守敬按:台当在今新郑县西北。)
台东即二水之会也。
(守敬按:谓黄水与捕章水交会之处也。故接言捕章水注之,若出华城南冈之水,则早注黄水矣。《名胜志》指为二水之一,未审。)
捕章山水注之,
(赵据《河南部志》改章作獐,下同。戴改同。守敬按:章、獐古通。《考工记》,画缋之事山以章,注,读作獐,是也。戴奈何轻改之?)
水出东捕章山,
(戴、赵改出东作东出,会贞按:《注》本有两例,不必改,说见《浊漳水》篇。今新郑县北二十里有抱獐山,即捕章山,其水出此山,即以为名。此水自今县北,西至县西北,入黄水河。)
西流注于黄水。黄水又南至郑城北,东转于城东北,与黄沟合。水出捕獐山,东南流至郑城东,北入黄水。
(会贞按:水自今新郑县北,东南流至县东北入黄水河。)
黄水又东南,迳龙渊泉东南,)戴以泉字为衍而删之。会贞按:非也。《渠水》篇称苑陵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即此,泉字非衍,奈何删之?)七里沟水注之,水出?巢侯亭东南平地,
(戴?巢作隙。守敬按:?巢为?巢之误,说见《渠水》篇役水下。亭在今新郑县北,水出亭东南,则出县东北。)
东注,又屈而南流,迳升城东,
(守敬按:城当在今新郑县东北。)
又南历烛城西,
(朱又下衍其字,赵同,戴删。守敬按:城当在今洧川县西北。)
即郑大夫烛之武邑也。
(会贞按:烛之武见《左传·僖三十年》。《注》不言七里涧水所入,有脱文,此下当增入黄水三字。水自今新郑县东北,南流入黄河水。)
又南流注于洧水也。
(会贞按:今黄水河自新郑县西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双泊河。)
又东南过长社县北。
洧水东南流,南濮、北濮二水入焉。
(守敬按:二水自氵┆水出,见彼篇,在今长葛县西北。)
濮音仆。
(朱无此三字,赵同。戴增云:此《注》中之小《注》。会贞按:明钞本有此三字。)
洧水又东南与龙渊水合,水出长社县西北。
(守敬按:水出今长葛县西北。)
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水灭则津渠辍流。
(朱减论作灭,津讹作律,《笺》曰:宋本灭作减,律当作津。戴、赵改。守敬按:明钞本作减。《方舆纪要》长葛县载此水,引《环宇记》曰:即狼沟也,《左传》谓之狼渊。狼渊见《氵┆水》篇,非此也。)
其渎中泌泉,南注东转为渊,渌水平潭,
(戴改渌作绿。会贞按:《名胜志》引此作渌。)
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石乘空矣,
(会贞按:《夷水》篇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与此同。)
所谓渊无潜鳞也。又东迳长社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後汉、魏、晋同,後魏为颍川郡治,见下。在今长葛县西一里。)
郑之长葛邑也。
(守敬按:《括地志》,郑之葛邑也。)
《春秋·隐公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是也。後社树暴长,故曰长社。
(守敬按:此应劭引,说见《汉志》颜《注》,作更名长社,则故为改之误。後《後汉书·皇後纪》引《前书音义》作故,亦误。《续汉志》刘《注》引《地道记》汉改名,可证。)
魏颍川郡治也。
(守敬按:《地形志》颍川郡先书长社。)
余以景明中,出宰兹郡,
(守敬按:《北史》本传但言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不言为颍川太守,略也。)
于南城西侧,修立客馆。版筑既兴,于土下得一树根,
(朱上讹作上,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作土。)
甚壮大,疑是故社怪长暴茂者也。稽之故说,县无龙渊水名,盖出近世矣。京相?《春秋土地名》曰:长社北界有禀水。
(守敬按:马国韩辑京书,系此条於至于禀延下。黄?辑本失采。)
但是水导干隍渐之中,非北界之所谓。又按京、杜地名,并云:
(朱杜讹作社。赵改云:京相?《春秋土地名》及社预《春秋释地》也。戴改同。守敬按:杜书称《释例土地名》。)
长社县北有长葛乡。
(守敬按:《释例》作有长葛城,隐五年《注》同。此乡当城之误。又《续汉志》、《地形志》并云,长社有长葛城。《括地志》在长葛县北十三里。唐长葛县,即今县治。)
斯乃县徙于南矣。然则是水即禀水也。其水又东南迳棘城北,
(守敬按:城在今长葛县东。)
《左传》所谓楚子伐郑,救齐,次于棘泽者也。
(守敬按:此襄二十四文。)
禀水又东,左注洧水。
(会贞按:水自今长葛县西北,东南流,又东至县东北,入今双泊河。)
洧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也。其枝水东北注沙,
(朱北讹作南,赵据吴本改。会贞按:黄本作北。此即《渠水》篇所谓康沟水首受洧水於长社县东者也。)
一水
(会贞按:此洧水正流。)
东迳许昌县,
(守敬按:汉县曰许,属颍川郡,後汉、魏改许昌,仍属颍川郡,晋为颍川郡治。後魏天平初为许昌郡治,在郦氏後。则郦氏时仍为颍川郡治。《地形志》,许昌治许昌城。在今许州东北四十里。)
故许男国也。姜姓,四岳之後矣。
(守敬按:此《汉志》文。许,姜姓,亦见《阴沟水》篇引《世本》杜预《世族谱》,尧四狱伯夷之後。)
《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见许男于洧上者也。汉章帝建初四年,封马光为侯国。
(朱封上衍更字,赵同,戴删。守敬按:光,马援子,事见《後汉书·援传》。传先作许阳侯,衍阳字,後作许侯是也。《和帝纪》作许侯。)
《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
(守敬按:《魏志·文帝纪》注载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称《佐助期》作许昌,随以李云二事证之,云,许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许。又称《易运期谶》曰,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并释言午、许字、两日、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亦《佐助期》作许昌之切证。故《宋书·符端志》引同。戴不加详考,臆删昌字,与下句亦不相应。)
及魏承汉历,遂改名许昌也。
(守敬按:《魏志·文帝纪》黄初二年改。又《续汉志》注献帝徙都,改许昌。《左传·隐十一年》疏,魏武作相改,异。盖汉末已有许昌之目,不然,《佐助期》何以言许昌也。)
城内有景福殿基,
(守敬按:《元和志》,景福殿基址在许昌故城内西南隅。《西溪业语》,许昌节度使小厅,是故魏景福殿。)
魏明帝太和中造,准价八百余万。
(守敬按:《魏志·明帝纪》太和六年起景福殿。《文选·景福殿赋注》引《洛阳宫殿簿》殿七间。《环宇记》,赀费直八百余万,既成、命朝士为赋。)
洧水又东入汶仓城内,俗以是水为汶水,故有汶仓之名,非也,
(会贞按:《魏志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晋书·东海王越传》、《石勒载记》并作洧仓。此是俗称,故郦驳之。《方舆纪要》,东汉建安中,棘只建议屯田,募人屯许下,得谷百万斛,此其仓城也。在今许州东北。)
盖洧水之氏阝阁耳。)会贞按:《河水》五,《淇水》、《浊漳水》、《赣水》等篇并言氏阝阁。此以洧水之氏阝阁释汶仓,是氏阝阁即仓之殊目矣。)
洧水又东迳鄢陵县故城南。
(朱作隐陵,下同。赵隐改亻焉云:《汉书·五行志》作?焉陵,《地理志》作亻焉陵。戴改鄢陵。守敬按:《汉志》作亻焉,《续汉》、《晋》、《隋》、《宋志》作?焉。《後魏志》作鄢。梁玉绳曰:〈氵隱〉、?焉、鄢形声并近。《晋安帝纪》有义兴太守魏隐,而孙恩传作亻焉,《谢琰传》作鄢。汉县属颍川郡,後汉、魏、晋因,後魏天平初属许昌郡,在郦氏後。则郦氏时仍属颍川郡。《地形志》,鄢陵有鄢陵城,在今县西北十八里。)
李奇曰:六国为安陵也。
(孙星衍曰;:鄢、安声相近。)
昔秦求易地,唐且受使于此。
(赵云:《春秋分记》曰,鄢,亦曰?焉陵。成十六年,晋败楚于鄢陵,即此。六国时曰安陵。两汉、晋为鄢陵县,俱属颍川郡。按《後汉志》曰,春秋时曰鄢,《注》曰,克段于鄢、晋败楚於鄢陵。《释例》亦然。知其为郑之鄢无疑。惟是汉陈留郡有曰亻焉,王莽所易为顺通,在东汉属梁国者是也。[一八]应劭于《前汉志》,误以陈留之亻焉为克段之鄢,《水经》据以为正,谓克段于鄢,其地在汉陈留。杜预误作颍川鄢陵,盖从应劭《注》耳。此自应误,何得云杜误乎?一清按:今本《水经注》,浚仪渠其一者,东南过陈县也,下及雎水躇?郡,亻焉县,卷中俱无克段之文。克齐所引岂无明据耶?盖是书多缺失耳。《环宇记》,鄢城在宋州柘城县北二十九里。春秋时,实陈株野也。郑伯克段之鄢,在颍川,不在陈留也。[一九]守敬按:郦氏叙易地事,於鄢陵专宗李奇,而亦不驳征羌之说,盖其慎也。详见《颍水》篇。《地形志》,鄢陵有唐且冢。)
汉高帝十二年,封都尉朱濞为侯国。
(朱,朱作诸,《笺》曰:孙云,按《史记年表》,朱濞封鄢陵侯。赵仍,戴改。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作朱,《汉书·功臣表》同。)
王莽更名左亭。
洧水又东,鄢陵陂水注之,水出鄢陵南陂东,西南流注于洧水也。
(会贞按:水在今鄢陵县西。)
又东南过新汲县东北。
洧水自鄢陵东迳桐邱南,
(会贞按:下引《左传》之桐邱,谓即桐邱城,此先叙洧水东迳桐邱,是桐邱在西,桐邱城在东,故叙城西有西面桐邱之说也。《名胜志》引《陈留风俗传》,扶沟县有桐丘。)
俗谓之天井陵,又曰冈,
(会贞按:《一统志》谓之天井冈,沿俗称。)
非也。
洧水又屈而南流,
(朱此下衍流字,全、赵删,戴误衍其字。)
水上有梁,谓之桐门桥,
(朱《笺》曰:脱一盖字。)
藉桐邱以取称,亦言取桐门亭而著目焉。
(朱无著字,赵同,戴增。)
然不知亭之所在,未之详也。
洧水又东南迳桐邱城,
(会贞按:下言城南即长堤,为洧水之北防,则水迳城南。下引杜在许昌东北。在今扶沟县西二十里。)
《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人将奔桐邱,即此城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颍川许昌城东北。
(会贞按:杜氏《释例》作许昌县,是年《注》同。此城为县之误,县见上。)
京相?曰:郑地也。
(朱脱此三字,戴增,赵据黄本增。会贞按:明抄本有此三字。)
今图无,
(朱《笺》:克家云,疑作国。赵改国。会贞按:国字无著,作图是,观此足知郦氏皆据图以为书也。)
而城见存,西南去许昌故城可三十五里。
(会贞按:实指西南去许昌里数,见杜说许昌东北之确。此盖郦氏宰颍川郡时,以目验得之。)
俗名之曰堤,其城南即长堤,
(会贞按:《一统志》此故堤在鄢陵县北。)
固洧水之北防也。
(朱固讹作因,全校改,戴、赵改同。)
西南桐邱,其城邪长而不方,盖凭邱之称,即城之名矣。
洧水又东迳新汲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後汉、魏、晋因,後魏天平初属许昌郡,在郦氏後。则郦氏时仍属颍川郡。《地形志》,新汲有新汲城,在今扶沟县西南二十里。)
汉宣帝神雀二年,置于许之汲乡曲洧城,以河内有汲县,故加新也。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阚る云,本汲乡也,宣帝神爵三年置,以河内云云。《左传·成十七年》杜《注》,县治曲洧城,此兼采之,三年,与此二年异。朱此下有汉章帝建初四年封执金吾马光为侯国十六字,赵同,云,沈氏曰,按《後汉书》本传,马光无新汲之封,而建初四年所封,即许昌也,已见上文。此盖复出之错简。戴删。会贞按:当作即许也,不当有昌字。)
城有洧水南堤上。
(会贞按:杜《注》,临洧水。)
又东洧水右迤为?陂。
(会贞按:《一统志》:护陵陂在扶沟县西南二十里,即?陂。?陂水详下。)
洧水又迳匡城地,
(守敬按:匡城在今扶沟县西南,互详《渠水》篇蔡泽陂水下。)
扶沟之匡亭也。
(守敬按:两《汉志》扶沟不载匡亭,盖脱。)
又东,洧水左迤为鸭子陂,
(朱有也字。戴、赵删。会贞按:《地形志》,新汲有鸭子陂。《一统志》称《旧志》鸭冈陂在扶沟县南三十五里,即鸭子陂。陂详下。)
谓之大穴口也。
(会贞按:此陂水上流自洧出之口,即下所云,甲庚沟水上承洧水于大穴口也。)
又东南过茅城邑之东北。
(守敬按:马宗琏《左传补注》以此茅城当僖二十四年邢茅之茅,在今扶沟县西南。)
洧水自大穴口
(戴、赵穴口上增大字。)
东南迳洧阳城,西南迳茅城,东北又南,左合甲庚沟。
(朱脱甲字,庚讹作庚,下同。赵增改云:下言,馀波南入甲庚沟。此脱甲字,庾当作庚,亦见《渠水注》,戴同。)
沟水上承洧水于大穴口,东北枝分,东迳洧阳故城南,
(守敬按:城在今扶沟县南。)
俗谓之复阳城,非也。
(会贞按:《地形志》鄢陵有张扬城,复与张形近致致码,扬又阳之变文也。《周书·赵刚传》亦作复阳城。)
盖洧复字类音读变。汉建安中封司空祭酒郭奉孝为侯国。
(会贞按:见《魏志·郭嘉传》,作司空军祭酒。考《魏志·武帝纪》建安三年,初置军师祭酒。陈寿盖避讳,省师字,此又有脱文。)
其水又东南为鸭子陂,陂广一十五里,馀波
(朱《笺》曰:克家云,波当作陂。赵云:按波字不误。《氵反水经》云,馀波南入雎阳城中,获水《注》云,水上承安陂馀波,北迳阿育王寺侧,盖其词例也。惟波流所C4,乃能入沟注洧,若陂是定体,何以能入与注乎?守敬按:馀波,本《禹贡》,)
南入甲庚沟,西注洧,
(朱洧讹作又,《笺》曰:当作洧。赵、戴改。会贞按:明抄本作洧。)
东北泻沙。
(会贞按:此即《渠水》篇所谓沙水枝渎,西南达洧,谓之甲庚沟也。泻沙非此水入沙,乃泄沙水之流耳。)
洧水又南迳一故城西,世谓之思乡城,
(守敬按:《地形志》,襄邑治思都城,都为乡之误,当以此正之。在今西华县北二十里。)
西去洧水十五里。
(朱无水字,赵同,戴增。)
洧水又右合?陂水,水上承洧水于新汲县,
(朱脱水字、于字,汲讹作陂。《笺》曰:波,宋本作汲。赵、戴增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汲。)
南迳新汲县故城东,
(朱脱县字,戴、赵增。)
又南积而为陂。陂之西北即长舍城,
(全云:长舍即长社之变。戴以舍为讹,改作社。会贞按:《地形志》新汲有长合城,舍与合形近致误。然中徵此《注》本作舍,不作社,戴改失之。在今扶沟县西南。)
陂水东翼洧堤,西面茅邑,自城北门列筑堤道,迄于此冈,
(会贞按:上堤在陂东,此则彼西之堤也。)
世尚谓之茅冈,即《经》所谓茅城邑也。
(朱茅城邑讹作茅邑地。戴、赵改。)
陂水北出,
(会贞按:《注》叙各水自北而南,前言鸭子陂馀波南入甲庚沟,西注洧,东北泻沙。此亦当是陂水南出,东入洧津,西北纳异流,若作北出,与水道不合。且洧、氵┆中隔此陂,陂水何能东入、西北纳乎?是北为南之误,无疑。)
东入洧津,西北纳氵┆流。
(朱讹作西纳北异流。戴同,但云按此句有脱误。赵改作西北纳异流,云谓氵┆水也。)
又东过习阳城西,折入于颍。
洧水又东南迳辰亭东,
(守敬按:《续汉志》长平有辰亭。京相?说同。?见下。?杜预谓在长平东南,而郦驳之以为在西北,此所叙是也。当在今西华县西北。《环宇记》,在宛邱县西南四十里。《一统志》,辰亭亦曰辰陵亭,在淮宁县西六十里,则仍以杜说为据。)
俗谓之田城,非也。盖田、辰声相近,
(守敬按:《史记·田齐世家·索隐》,陈、田二字声相近。辰与陈声亦近,故谓田、辰声相近也。)
城亭音韵联故也。
(守敬按:郦氏全书,往往城亭错出,盖置於城,城亭一也,故可通称。此但就音韵为说耳。)
《经》书:鲁宣公十一年,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也。
(守敬按:《经》书上当有春秋二字。)
京相?曰:颍川长平有故辰亭。
(守敬按:长平县见下。)
杜预曰:长平县东南有辰亭。
(守敬按:杜《注》、《释例》并同。)
今此城在长平城西北,长平城在东南,或杜氏之谬,
(守敬按:惠栎引作不谬,非也。如是不谬,何以下文又疑长平东南之新亭台是杜所谓辰亭乎?)
《传》书之误耳。长平东南涝陂
(朱涝讹作淋,戴、赵同。会贞按:此即涝陂。涝陂见下文及《渠水》篇,淋乃涝字之脱烂,今订。)
北畔,有一阜,东西减里,
(朱减作减。赵改云:当从水作减。戴改同。)
南北五十许步,俗谓之新亭台。又疑是杜氏所谓辰亭,
(守敬按:因新亭台在长平东南,与杜言东南同,故疑是杜所谓辰亭。)
而未之详也。
洧水又南迳长平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後汉属陈,魏因,晋属颍川郡,宋、齐、。後魏仍属陈。《地形志》,长平有长平城。在今西华县东北十八里。)
王莽之长正也。
洧水又南分为二水,枝水东出,
(戴以水字为讹,改作分。会贞按:《环宇记》引此作支水。戴乃臆改。不思上句既言分为二水,此不得又言枝分也。)
谓之五梁沟,
(守敬按:《环宇记》宛邱县五梁沟,引《图经》云,西南十里,从西华县界洧水出,东流入谷水。古老传云,此沟有五桥渡,因名焉。据下文五梁沟注涝陂,据《渠水》篇涝陂水东流谓之谷水,又东迳陈城南。乐史系五梁沟於宛邱,乃就下流合谷水言之。其分流处,当在今西华县西。)
迳习阳城北,
(会贞按:城已见《颍水》篇。)
又东迳赭邱邱南,
(守敬按:《左传·昭二十一年》杜《注》,赭邱,宋地。当在今西华县北。)
邱上有故城。《郡国志》曰:长平故属汝南县,有赭邱城,即此城也。又东迳长平城南,东注涝陂。
(守敬按:沟水自今西华县西,东流至淮宁县西,入涝陂。陂详《渠水》篇。)
洧水南出,谓之溪笼水,故水会有笼口之名矣。
(守敬按:言水会则是洧水入颍水之口,非如上大穴为水出之口也。)
洧水又东迳习阳城西,
(朱洧讹作河,戴、赵改。)
西南折入颍。
(守敬按:今洧水自登封县东南流,迳密县,为双洎河。又迳新郑县、长葛县,至洧川县西南,皆故道,此下双洎河东北迳洧川县南,又东南迳鄢陵县、扶沟县北,合贾鲁河。以上文及《渠水》篇考之,乃洧水枝津及染泽陂、蔡泽陂水之道。陈澧以之当洧水,非也。古洧水东南当迳今许州东东鄢陵县、扶乐观县南,已湮。又南今贾鲁河,南迳西华县,盖其故道,又至县西南入沙河,亦湮矣。)
《地理志》曰:洧水东南至长平县入颍者也。
(守敬按:阳城县下文。)
氵┆水出河南密县大?鬼山。
(守敬按:《汉志》,河南郡密有大?鬼山,氵┆水所出,为《经》所本。?鬼一作隗,《说文》与此文同,字作隗。大?鬼山见《中山经》。《地形志》,密有大龟山。龟、?鬼音近,即此山。《一统志》分为二山,失之。《元和志》,大?鬼山在密县东南五十里。唐密县即今县治。又《明一统志》,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开封府旧志》,在禹州北四十里,盖地均相接也。)
大?鬼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之上,
(朱堤下无之字,戴同,赵增。守敬按:《环宇记》引此有之字。《御览》四十二引《阳城记》,本此为主,亦有之字。)
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
(戴改黄作华。守敬按:《环宇记》引此作黄,据抱朴子本作黄。戴臆改,失之。)
即是山也。
(朱《笺》曰:《抱朴子》云,黄帝北到洪堤,上具茨,见大?鬼君黄盖童子,受《神芝图》。?会贞按:王应麟曰,《黄帝内传》,王母授《神芝图》十二卷。?守敬按:《庄子·徐无鬼》篇,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释文》引司马彪云,今名泰隗山。《元和志》,大?鬼山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於具茨之山,故亦谓大隗山。)
氵┆水出其阿
(朱氵┆七十一引此同。)
流而为陂,
(朱作而流,戴、赵乙。)
俗谓之玉女池。
(守敬按:《玉海》百七十一,泰山顶有玉女池,其泉清Г甘美,此池盖同。)
东迳陉山北,
(守敬按:《续汉志》,密县有陉山。《括地志》,陉山在新郑县西南三十里。唐新郑即今县治。)
《史记》魏襄王六年,败楚于陉山者也。
(守敬按:《魏世家·集解》,徐广曰,在密县。是郦所据。)
山上有郑祭仲冢。冢西有子产墓,
(守敬按:《晋书·杜预传》载预《遗令》曰,山上有冢,问耕夫,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之冢。则惟一冢,预以目验,说自可信。此言有祭仲、子产二冢,岂後人傅会为之耶?抑传闻失实耶?然观《金楼子》二,杜元凯求葬於祭仲冢边,知久传二冢相近矣。《史记·循吏传·集解》引《皇览》,子产冢在河南新郑,城外大冢是。《地形志》,密县有子产墓。《括地志》,在新郑县西南三十五里。)
累石为方坟,
(守敬按:此即预《遗令》所云,集洧水自然之石以为冢藏者也。)
坟东有庙,
(守敬按:《晋书·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讨矩,矩令郭诵祷子产祠。《地形志》,苑陵有子产祠,康城有子产庙,盖在二县之界。今在长葛县西陉山上。)
并东北向郑城。杜元凯言不忘本。
(守敬按:此预《遗令》文,《传》郑上有新字,《续汉志》注引同。)
际庙旧有一枯柏树,其尘根故株之上,多生稚柏,
(戴柏下增成林二字,守敬按:尘根故株之上,乃成林耶?戴增大谬。《御览》九百五十四引,亦无此二字,可证。)
列秀青青,望之,其奇可嘉矣。
氵┆水又东南迳长社县故城西北,
(朱作长社林城,《笺》曰:当作长社故城。戴删林字,云:即上成林二字讹在此。赵林改故,上又增县字。守敬按:同县有《洧水》篇。)
南濮、北濮二水出焉。刘澄之著《永初记》云:《水经》,濮水源出大?鬼山,东北流注泗。卫灵闻音于水上。殊为乖矣。余按《水经》为氵┆水,不为濮也。
(守敬按:刘氏以氵┆水为濮水,误,言注泗水亦误。)
是水首受氵┆水,
(朱氵┆讹作溪,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氵┆。)
川渠双引,俱东注洧。
(朱洧论作有,赵同戴改。守敬按:二水入洧,互见《洧水》篇。)
洧与之过沙,枝流派乱,
(朱派作脉。赵改云:当作派。戴改同。会贞按:汪士铎谓过字当作注,非也。细释文意,知多颠倒错乱。过即氵过水。据《洧水》篇,洧水枝水东北流注沙,《渠水》篇沙水与康沟即洧枝合,後分为氵过水,即此所谓洧之枝流与过、沙派乱也。《渠水》篇末又云,沙水分为二水,即《春秋》所谓夷、濮之水。即此下所谓互得通称也。故下随举《春秋》之夷、濮以明之。)
互得通称。
(朱互讹作牙,《笺》曰:当作互。戴、赵改。)
是以《春秋·昭公九年》,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
(会贞按:此《左传》文。)
京相?曰:以夷之濮西田益也。杜预亦言,以夷田在濮水西者与城父人。
(会贞按:此杜《注》文,《释例》,夷濮本陈地。)
服虔曰:濮,水名也。
(会贞按:李德贻辑服《注》,失采此条,以上详见《淮水》篇夏肥水下。)
且字类音同,津澜邈别,不得为北濮上源。师氏传音于其上矣。
(会贞按: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投濮水死。後、卫灵闻新声於水上,见《济水》篇闪濮下。乃刘氏误以此濮水当之。郦氏明濮注洧,洧枝流与过、沙乱流,亦得称濮,并引《春秋》事者,见此濮水之下流,即夷之濮水,与师氏传音之濮水,涉不相涉也。)
氵┆水又南迳钟亭西,
(会贞按:《元和志》,故钟城在尉氏县西三十五里,魏太传钟繇故里。《环宇记》在尉氏县西北三十里。引《续述征记》,钟城,魏太传钟繇故里。繇长社人,故里何得在尉氏,当是郭氏因传闻之异,叙述偶差,而李吉甫乐史误沿之。考汉、魏之长社县,隋以後为长葛。证以《环宇记》钟繇台在长葛县西十里繇故宅中,则钟城在长葛无疑。《注》往往城亭互称,是钟城即此钟亭矣,在今长葛县西北。)
又东南迳皇亭西,
(朱作又南迳皇帝,《笺》曰:孙云,按下文当作皇台。戴依改。南上增东字,台下增西字。赵据黄本改皇亭。会贞按:明抄本作东南迳皇亭,则赵改皇亭是。戴增东字有据,朱不知帝为亭之讹,西字或依上下文臆增耳。)
又东南迳关亭西,
(会贞按:亭当在今长葛县西南。)
又东南迳宛亭西,郑大夫宛射犬之故邑也。
(会贞按:宛射犬见《左传·襄二十四年》,亭亦当在今长葛县西南。)
氵┆水又南分为二水,
(朱脱为字,戴、赵增。会贞按:当分於今长葛县西南。)
一水
(会贞按:此一水为枝渠,)
南出迳胡城东,
(会贞按:城亦当在今长葛县西南。)
故颍阴县之狐人亭也。
(守敬按:《续汉志》,颍阴有狐宗乡,或曰古狐人亭。此《注》以胡城为狐人亭,以下胡泉城为狐宗乡,分狐宗、狐人为二,与《续汉志》异。岂郦氏所见《志》文,或曰作又有乎?《左传·定六年》之狐人,近儒多以此狐人亭当之。)
其水南结为陂,谓之胡城陂。
(守敬按:陂以城为名,在城东南,亦当在今长葛县西南。)
氵┆水自枝渠东迳曲强城东,
(朱脱城字,戴、赵增。)
皇陂水注之。水出西北皇台七女冈北,
(会贞按:《地形志》,黄台县有黄台冈,黄、皇古通。黄台冈盖即黄台。七女冈,《环宇记》黄台在阳翟县东北四里,七女冈在县东北三十里。此皇陂水出冈北,下言皇陂即浊泽,当在今长葛县西。《一统志》以《长葛志》无此泽名,临颍古迹载及之,以为在临颍县西北,似误。)
皇陂即古长社县之浊泽也。
(会贞按:《续汉志》,长社有蜀津,蜀、浊字通,津当依此作泽。县见《洧水》篇。)
《史记》魏惠王元年,韩懿侯与赵成侯合军伐魏,战于浊泽是也。
(赵云:《方舆纪要》浊泽,《括地志》云,出解县东北平地,即涿水,涿者浊。《史记》赵成侯六年伐魏,取涿泽。《魏世家》魏惠王元年,韩懿侯、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是时,魏都安邑,或以为河南之浊泽,误也。一清按:《史记、韩世家》注云,徐广曰,长社有浊泽,郦说盖有所据。会贞按:《魏世家·集解》正引徐说,《韩世家》不载此事。而《集解》於宣惠王十六年浊泽,引徐说,即赵所称。盖长社本有浊泽,故《续汉志》著之,徐广因之。郦氏未遑深考,亦贸然从之。就是时魏都安邑言,自以《括地志》解县之水为是。)
其陂
(朱陂下有水字,赵同,云:《环宇记》尉氏县下引《水经注》,魏惠王元年,韩懿侯会伐魏于?泽陂,北对鸡鸣城。一清按:其陂水下疑有脱误。戴删水字。)
北对鸡鸣城,
(会贞按:《环宇记》引此《注》,谓鸡鸣城在尉氏县西超大型十里,误。《地形志》,长社有鸡鸣城。《御览》百九十三引《郡国志》阳翟有鸡鸣城,俱与《注》合,在今禹州东北。)
即长社县之浊城也。
(朱长讹作是,戴、赵改。会贞按:《续汉志》,长社有蜀城,即浊城。)
陂水东南流迳明泉城北,
(朱东作又,《笺》曰:旧本作东南流,吴本改作又南流。戴、赵改东。会贞按:明抄本、黄本并作东。陂水初流,不得言又。城当在今长葛县西南。)
故颍阴县之狐宗乡也。又东合狐城陂水,
(戴、赵改狐作胡,以与上合。会贞按:胡、狐通。《Г水》篇大胡山又作大狐,故此变胡城作狐城,而下以皇、黄通,又变皇陂水作黄水,皆郦氏好奇,故意错出,以示变化。戴、赵似未达郦意。)
水上承陂水,
(赵陂上增皇字,戴增同,删水字。会贞按:此紧接上句东合狐城陂水,溯水之源,当作承狐城陂,《注》省称承陂水,戴、赵仍改作承皇陂,不知上皇陂水承皇陂,此明为狐城陂水,安得谓亦承皇陂耶?未细绎《注》文耳。)
而东南流注于黄水,谓之合作口。而东迳曲强城北,东流入氵┆水。
(会贞按:水自今长葛县西,东南流至县西南入氵┆。)
时人谓之敕水,非也。敕、氵┆音相类,故字从声变耳。)赵云:按《说文》,氵┆水出河南密县大隗山,南入颍,从水,异声,与职切,与《水经》合。又有氵翼水出河南密县,东入颍,从水,翼声,与职功。氵┆、氵翼音同而字相近,其源委又同,岂即一水而重出者与?惟其为与职切,故一敕音相类,若读作异,相去远矣。守敬按:《淮南·本纪训》淌游氵翼氵或,高《注》,氵翼读燕人强春言敕之敕。《览冥训》,潦水旬月不雨过天青,则涸而柘,泽受氵翼而无源者,高注,氵翼读燕人强春言敕之敕同·《元和志》长社下,氵翼水俗名敕水,源出大?鬼山。《环宇记》文同作氵┆水,足徵氵┆、氵翼一也。)
氵┆水又迳东西二武亭间,
(朱讹作又东迳武亭间。赵以下言两城相对,改作又迳东西二武亭间。戴依改,但省二字。守敬按:有二字,是也。《地形志》,颍阴有东西二武城,可证。在今许州西北。)
两城相对,疑是古之岸门,
(朱岸作岑,下同。赵、戴改。赵是作即。)
史迁所谓走犀首于岸门者也。徐广曰:颍阴有岸亭,未知是否?
(赵云:沈氏曰,《续志》,颍阴县有岸亭。《史记·魏工家》哀王五年,走犀首张岸门。徐广曰,颍阴有岸亭。张守节曰,《括地志》云,岸门在长社县西北二十八里,今名西武亭。然则岑字误也。《索隐》引刘昭曰,河东皮氏县有岸头亭。盖为谬矣。一清按:《汉书·卫青传》,张次公封岸头侯。晋灼曰:河东皮氏亭也。顾景范曰,岸头亭在河津县南,古岸门也。《史记》秦孝公二十四年,与晋战于岸门,虏其将魏错。又惠文王後十一年,败韩于岸门,斩首十万。《魏世家》,哀王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于岸门。今河津,汉皮氏县地,与曲沃近。河东亦有岸门,因致斯误。守敬按:《史记·魏世家》走犀首岸门。《索隐》引刘氏云,河东皮氏县有岸头亭。考《汉表》岸头在皮氏。《史记·卫青传》张次公封岸头侯。《索隐》引晋灼云,河东皮氏县之亭名也。樗里子取曲沃,走犀首于岸门,是岸门必与曲沃近。此岸门在河东皮氏,无可疑者。郦氏未觉《汉表》之岸头在皮氏,又未检及晋灼之说,但据徐广云,颍阴有岸亭,亦疑地望不合,故云未知是否?按岸门本有二,司马彪、徐广、刘昭并云,在颍阴。《括地志》,在长社西北十八里,即颍阴地,是颍阴之岸亭,必非无徵。考《韩策》,秦、韩战于浊泽,原《注》,长社浊漳。《策》云又云,秦与韩氏战于岸门,原《注》,《後志》颍阴有岸亭。《史记·韩世家》宣惠王十九年,秦大破我岸门,文本《韩策·集解》引徐广曰颍阴有岸亭浊泽既在长社,岸门又为韩地,是徐广《音义》本指韩之岸门,与走犀首之岸门无涉。?《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後十一年,败韩岸门,犀首走。韩为魏字之误。?而《魏世家》旧解,但引徐说。贻误後来。又按《索隐》所引刘氏,当是刘宝《汉书驳议》文,见颜师古《汉书序例》。又或是刘伯庄,唐初人,《索隐》屡引之。而沈炳巽臆定为刘昭。不考《续汉志》颍阴下,刘昭《注》亦引徐广颍阴岸亭,并无河东皮氏之说。)
氵┆水又南迳射犬城东,即郑公孙射犬城也,盖俗谬耳。
(会贞按:如《注》文,不谬,何以言俗谬?知今本非原文。考《环宇记》,犬城,郑公孙射犬城,当本郦书。盖俗以射犬城为犬城,《注》从俗书作迳犬城东,随实指为射犬城而斥其谬。上射字是後人所加。即今许州城。)
冫┆水又南,迳颍阴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後汉、晋因,後魏省,至元象七年复,仍属颍川郡,在郦氏後,在今许州东。)
魏明帝封司空陈群为侯国。
(守敬按:见《魏志·陈群传》,为司空在封侯後。)
其水自城西分为二,枝津东南出,又东迳许昌城南,东流入?陂水。
(朱作俱水城西又东迳许昌城南。《笺》曰:俱,宋本作其。赵改其水,下增自字。戴改同,删城西二字,又东下增南字。会贞按:此处脱文甚多,戴、赵未见及,小小改增删节,均未合。盖上文叙氵┆水正流,此乃叙枝津,当作其水自城分为二,枝津东南出方接。又东迳许昌城南句下,又当有东流入*18517陂水句。枝津东入?陂水,即《洧水》篇所云,?陂水西北纳氵┆流者也。下又东南云云,方叙正流。今订增,於此下并增氵┆水二字,始合。许昌县见《洧水》篇。)
氵┆水又东南,
(朱无氵┆水二字,戴、赵同。今增,说见上。)
与宣梁陂水合,
(朱《笺》曰:孙云,旧作宣帝陂,误。)
陂水上承狼陂,
(朱无水字,戴同,赵增。)
于颍阴城西南,
(守敬按:《左传》杜《注》,颍阴县西有狼陂。《释例》作西南。《环宇记》狼沟在长社县,盖即指承狼陂之宣梁陂水也,在今许州西南。)
陂南北二十里,东西十里。《春秋左传》曰:楚子伐郑,师于狼渊是也。
(朱脱渊字,戴增。赵云:《左传》作狼渊,事在文公九年。)
其水东南入许昌县,迳巨陵城北,
(朱巨作臣,《笺》曰:一作巨陵。戴改,赵据《春秋分记》引京相?《土地名》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巨陵。《地形志》临颍有王陵城王为巨之误,当以此正之,下引京,在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在今临颍县北。)
郑地也。《春秋左氏传·庄公十四年》,郑厉公获傅瑕于大陵。京相?曰:颍川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有故巨陵亭,古大陵也。
(守敬按:《左传》,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郑都在栎东北,巨陵则在东南,自栎侵郑,非其途便,故杜《注》但云,大陵,郑地。不敢实指。京氏则以巨陵当之。《风俗通》七,太傅汝南陈蕃去光禄动,还到临颍巨陵亭云云即此,临颍县见《颍水》篇。)
其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宣梁陂也。
(守敬按《地形志》许昌有西梁城,西、宣音近,即宣梁也。城盖取陂为名,当在今许州南。)
陂水又东南入氵┆水。
(守敬按:水自今许州西南,东南流至州东南,入氵┆。)
氵┆水又西南流迳陶城西,
(会贞按:《隋志》〈氵隱〉强下,开皇十六年置陶城县,盖因旧名。《元和志》,故陶城在鄢陵县南五十里,相传晋陶侃征杜韬所筑。《环宇记》,在长社县西南,称侃筑同。不知侃征杜韬在江南,与此地风马牛不相及。《一统志》在鄢陵县南。)
又东南迳陶陂东。
(会贞按:此即《〈氵隱〉水》篇之陶枢陂,在今临颍县东。)
东南入于颍。
(会贞按:旧图失绘,氵┆水上源,流迳长葛县以下之道,又为改流之颍水所夺,故《水道提纲》误以为颍水。准今图,水出新郑县西南大?鬼山,东南迳长葛县西,又东南入许州。据《元和志》、《环宇记》氵┆水经长社县西,是迳今许州西。《名胜志》、《方舆纪要》则谓在许州北二里,是迳州东,今从之。又东南至临颍县东入渚河,渚河即故颍水也。)
潧水出郑县西北平地。
(全云:按溱水,《说文》以出桂阳县临武者当之。而《水经注·汝水》篇亦有出平舆之溱水。若其出郑县者,《说文》以为潧水,其音如秦,其字不作溱也。不知何时,盖《毛诗》、《左传》《国语》、《孟子》、《史》、《汉》诸书之潧,胥改为溱,犹幸《水经》存其旧,稍留说文之学。会贞按:钱坫云,溱,《说文》作潧,《水经》同。惟《诗》、《春秋内餐传》作溱,古溱,潧字音声毕异,无通用这例。或水有二名,故《诗》以溱与人字相协为韵。若以潧协人,则失之远矣。是谓潧、溱判然各别,与全同。今考《礼运》夏则居?曾巢,字从曾。《淮南·原道训》木处榛巢,字从秦。王念孙谓凡秦声、曾声之字,古或相通,若洧之溱。《说文》作潧,是也。似较全、钱二说为允。《集韵》平声上十九臻,潧字《注》正云,通作溱。)
潧水出郐城西北溪络坞下。
(朱西北讹作北西,《笺》曰:当作西北。络,《御览》引此作洛。全、赵、戴改作西北。守敬按:李刻《御览》六十二引作络,盖校者改。《环宇记》引作络。《名胜志》、《方舆纪要》亦作络。据《魏志·曹仁传》作溪洛山,盖因山作坞,即取山为名也。郐城已见《洧水》篇,今溱水出密县东北。)
东南流迳贾复城西。
(守敬按:城在今密县东北。)
东南流左合泌水,水出贾复城东,南流注于潧。
(会贞按:《名胜志》谓《唐史》元和十年,节度使李光颜及吴元济战於临颍,大败之泌水上,即此泌水,非也。此水去临颍甚远,在今密县东北。)
潧水又南,右会承云山水,水出西北承云山,
(朱作左会,戴、赵同。会贞按:当作右。承云山见《洧水》篇,据彼篇出承云山之东、西。承云水入洧後,又有武定水、赤涧水,东南入洧,而後潧水注洧,则承云山在潧水之西,此承云山水出承云山东南注洧,自在潧水之右,则作左会,误也,今订。)
东南历浑子冈东注,
(朱子作于,《笺》曰:《宋本》作子。戴、赵改。守敬按:明钞本作浑子冈。)
世谓冈峡为五鸣口,东南流注于潧。
(会贞按:水在今密县东北。)
潧水又东南流,历下田川,迳郐城西,谓之为抑泉水也。故史伯答桓公曰: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若克虢、郐,君之土也。如前华後河,
(朱华讹作莘,戴改。赵云:《国语》,若前华後河。韦昭解华,华国也。道元《注》洧水,能引韦氏之说,则此莘字是後人传写之误无疑。)
右洛左济,
(朱讹作左洛右济,戴,赵改。)
主??鬼而食潧洧,
(朱?讹作丕,《笺》曰:《郑语》作主(??鬼而食溱洧,韦昭云,??鬼,山名。在密县。戴、赵改?。)
修典刑以守之,
(朱修作循。赵云:《国语》作修。戴改。)
可以少固,
(守敬按:自史伯以下,《郑语》文。)
即谓此矣。
潧水又南,悬流奔壑,崩注丈馀,其下积水成潭,广四十许步,渊深难测。又南注于洧,
(全云:按潧水不得入洧,道元已详辨之,则此《注》注洧水之说,疑衍文。守敬按:全说大谬。郦谓潧水在郑城西即注於洧,不得过郑城东始入於洧。《洧水》篇叙潧水入洧,亦在郑城之上,亦辨《经》文过郑县南潧水注之之误,而以黄水释之,与《注》此正合。全氏谓潧水不得入洧,将谓潧水潜入地中乎?不意全氏有此呓语!会贞按:此南注於洧,正言潧水注洧。《洧水》篇洧水又东南流,潧水注之,与此相应。至下乃辨经过郑县入洧之误,非谓潧水在注洧也。全氏观《注》不审,妄下雌黄,可怪巳!今溱水自密县东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洧。)
《诗》所谓溱与洧者也,
(守敬按:《郑风·溱洧》篇文。)
世亦谓之为郐水也。
(朱亦讹作所,戴改。赵据孙潜校改,云:《春秋分记》曰,郑之溱水,故侩国居之,亦曰侩水,是也。守敬按:明抄本作亦。《通典》、《九域志》并言密县有郐水。)
东过其县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水。
自郐、潧东南,更无别渎,
(守敬按:此郦氏以目验之。)
不得迳新郑而会洧也。郑城东入洧者,黄崖水也。
(守敬按:黄崖水见《洧水》篇。)
盖《经》误证耳。
(赵云:按此条又不错,则知上《注》必无注洧之说。守敬按:黄水入洧,在潧水之下数十里,《经》误以为黄水之道为潧水之道,故郦驳之,观此可见《注》言注洧之是,赵乃谓足徵无注洧之说,盖亦惑於全氏之妄谈也。)
渠水出荥阳北河,
(守敬按:此蒗荡渠也。《汉志》云:荥阳有狼汤渠。《河水》、《颍水》、《阴沟水经》并称蒗荡渠,此立篇反略蒗荡字,殊不可解,疑《经》本有蒗荡二字,而传钞脱之。不然,《经》不言渠水出荥阳北河,而言渠出荥阳北河,语意未足,故知上有脱文也。互见《淮水》篇。《注》不及蒗荡,郦氏所见,当巳是脱误之本,《通鉴》秦始皇二十二年,《注》引此渠下有水字,盖胡氏增。《汉志》云,首受?,此以为出荥阳北河,即《河水经》云,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者也。盖济本自河出,济、渠二水,互受通称。就济水之言,谓之渠受济可,就渠水言,谓之渠出河亦可也。荥阳县见《济水》篇。)
东南过中牟县之北。
《风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
(守敬按:此《释山》篇文,本《说文》。)
渠水自河与?乱流,
(朱?讹作沛,下同。《笺》曰:当作?。赵改?,戴改济。)
东迳荥泽北,
(朱脱迳字,又作荥,赵增改,东下落迳字。荥泽之荥,当从水。守敬按:《济水经》与河合流,东过荥阳县北,东出过荥泽北。渠水出荥阳北河。渠水之道,即济水之道,故谓自河与济乱流,东迳荥泽北也。自河出处,在今荥泽县之西北,详《济水》篇,荥泽亦详彼篇。)
东南分?,
(守敬按:此即《济水》篇所云,历长城东南流蒗荡渠出焉者也。当分济於今郑州东北。)
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
(守敬按:《尔雅》十薮,郑有圃田。《周礼·职方氏》,豫州薮曰圃田。《汉志》中牟,圃田泽在西。《续汉志》,中牟有圃田泽。《元物志》,在中牟县西北七里,又云,在管城县东三里。管城亦汉中牟地也,在今中牟县西,县详後沫水下。)
与阳武分水。
(守敬按:阳武县见《济水》篇。阳武在渠水北,中牟在渠水南,二县以水为界,故云分水。)
泽多麻黄草。
(守敬按:《本草经》,麻黄一名龙沙。)
故《述征记》曰:践县境便睹斯卉,穷则知逾界。今虽不能,然谅亦非谬。《诗》所谓东有圃草也。
(会贞按:《小雅·车攻》篇文,《文选·东都赋》注、《後汉书·班固传》注并引《韩诗》东有圃草。《毛诗》作甫草。圃、甫古字通。)
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
(赵以具圃为讹,改作具囿。戴改同。守敬按:《左传·僖三十三年》文,本作具圃。故杜《注》云,原圃、具圃皆囿名。今本《左传》作囿,乃传钞之误。《御览》七十二作囿,亦误。高诱《吕览》注、《初学记》八并作具圃,可证。庐氏《钟山札记》亦辨之。戴、赵不详考,遂改作囿,疏矣。《元和志》,圃田泽一名原圃,秦穆公时都雍,具圃当与雍近。)
泽在中牟县西,
(守敬按:本《汉志》见上。)
西限长城,
(守敬按:长城见《济水》篇。)
东极官渡,
(守敬按:官渡见後文。)
北佩渠水,
(守敬按:上言水历泽北,是泽在水南,北带渠水矣。)
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
(朱作二百,赵同,全改一百,戴改二十。会贞按:黄本作二百,明抄本作二十。阎若琚曰,中牟县西北七里,有圃田泽。范守已据《穆天子传》,以为自洧川之北,直抵中牟之西,东连尉氏,西接新郑,周回三百馀里,总谓之圃田。中牟得其地什之四,洧川、尉氏各什之三,是也。据此似《注》二百字不误。然自来称此泽,惟范氏广言之耳。考《元和志》《环宇记》文与此略同,并言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刘伯庄叙述更详,亦言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足证此二百当作二十,故《御览》七十二引此作二十,至全作二百则无据也。)
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津流迳通,
(朱重一津字。戴、赵删,迳并改径。守敬按:《名胜志》无下津字。)
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
(朱渐并作斩,《笺》曰:《御览》引此文,作大渐、小渐,赵云:按今《御览》正作斩字,全、戴改渐。守敬按:《元和志》作斩,《环宇记》作渐,《名胜志》同。)
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散哧、禺中,
(朱禺作禹,《笺》曰:《御览》作禺。全赵、戴改。守敬按:《名胜志》作禺。)
羊圈、
(朱阳讹作牟,《笺》曰:《御览》作羊。戴、赵改。守敬按:《名胜志》作羊。)
大鹄、小鹄、
(朱脱小鹄二字,《笺》曰:《御览》有。戴、赵增。)
龙泽、密罗、
(朱作鬯罢,《笺》曰:《御览》作密罗。戴、赵改。)
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小缩、伯邱、大盖、牛眠、
(朱《笺》曰:《御览》眠作眼。戴改。守敬按:引见《御览》七十二,南海李氏刻本,作大斩、小斩,密罗作鬯罢,与《笺》不相应,盖又校者依郦书改。《春秋地名考略》引刘伯庄,有云西限长城,东极官渡,高者可田,洼者成淮,上承管城县界曹家陂,又溢而北流,为二十四陂,今为泽者八,若东泽、西泽之类为陂者二?《方舆纪要》作三。?十六,若大为、小灰之类,其实一圃田泽耳。与《注》有异同,盖郦氏後之变迁矣。)
等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故《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
(赵云:《御览》误也。)
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
(守敬按:今本纪年甫田、甫水,甫俱作圃。徐文靖以大乐观在尉氏县西南十五里,东北合康沟者当此沟,似未确。)
又有一渎,自酸棘受河,导自濮渎,
(朱濮讹作汉,赵同,戴改。会贞按:明抄本》作濮。即《济水》篇之别濮水故渎也。别濮水受河于酸棘,此水从濮出,故谓自酸棘受河导自濮渎也。酸棘县详彼篇。)
历酸棘,迳阳武县南出。
(会贞按:阳武县详《济水》篇。)
世谓之十字沟而属于渠。
(会贞按:水自今延津县西南流,至今阳武县西南入渠。)
或谓是渎为梁惠之年所开,
(朱梁作渠。《笺》曰:当作梁。戴、赵改。)
而不能详也。斯浦乃水泽之所钟,为郑隰之渊薮矣。渠水右合五池沟。
(朱水讹作又,戴、赵改下。赵流下增入字,戴增注字。会贞按:当改流为注较合。沟在今中牟县西,已涸。)
谓之五池口。
(守敬按:《方舆纪要》,宋张洎曰,莨宕渠自荥阳五池口出,注为鸿沟,是也。)
魏嘉平三年,
(朱讹作二年。赵改云:按《三国志》,司马懿取王凌在嘉平三年。戴改同。)
司马懿帅中军讨庆尉王凌于寿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
(守敬按:见《魏志·三少帝纪》、《王凌传》及《晋书·宣帝纪》。)
今其地为五池乡矣。
渠水又东,不家沟水注之,
(朱渠下无水字,《笺》曰:宋本作十家沟,下同。赵增水字,云:按《环宇记》,郑水一名不家沟。不,姓也。《晋书·束?传》有不准。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或云,与丕,平字通。《春秋传》之平郑,亦作丕,盖其地有不姓人居之,故即姓以名沟也。朱《笺》所引宋本,非矣。渠下增水字。全、戴增同。守敬按:《名胜志》引杨侃《东京赋》注作浮家沟,谓为九沟之一。)
水出京县东南梅山北溪。
(朱无水字,戴、赵增。地贞按。《续汉志》,密县有梅山。《注》下引杜预在密东北,此言出京县东南。京县详《济水》篇。京之东南,即密之东北。《元和志》,山在管城县西南三十里。今水曰东京河,出郑州西南三十里梅山。)
《春秋·襄公十作年》,楚?子冯、公子格
(朱脱楚字,戴、赵增。)
率锐师侵费,右回梅山。
(守敬按:此《左传》文,《传》作浸费滑。又成十三年,殄灭我费滑,杜《注》,滑国都於费。是费、滑本一地,此截去滑字,岂以为两地耶?然《洛水》篇休水下又明载之。)
杜预曰:在密东北,
(守敬按:杜《注》作东北,是也。《续汉志》注作西北,误。)
即是山也。其水自溪东北流,迳管城西,
(守敬按:《汉志》中牟有管叔邑。王念孙谓当作有管城,故管城叔邑。《续汉志》中牟有管城下,引杜《注》在京县东北。故《地形志》中牟有管城,又云,京县有管城,二县地相接也。《括地志》,管城县外城,古管国城也。即今郑州治。)
故管国也。周武王以封管叔矣,
(朱无王字,赵同,戴增。守敬按:见《史记·周本纪·管蔡世家》)
成王幼弱,周公摄政,管叔流言曰:公将不和于孺子。公赋《鸱?》以伐之,
(守敬按:见《书·金滕》篇,又见《史记·鲁世家》。《鸱?》,《豳风》篇名。)
即东山之师是也。
(朱师作诗,赵同,戴改。守敬按:《豳风·东山》篇《诗·序》周公东征也,云云。)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师救郑,楚次管以待之。杜预曰:京县东北有管城者是也。俗谓之为管水。
(会贞按:《隋志》管城有郑水。《环宇记》,郑水一名不家水,是俗传展转改易,既以不家水为管水,又变管水为郑水矣。(又东北分为二水;(朱又字讹在上句俗字下,赵据孙潜校移,戴移同。会贞按:《环宇记》引此,作又东北分为二水。)
一水
(会贞按:此枝津。)
东北流,注黄雀沟,
(会贞按:黄雀沟见《济水》一黄水下。)
谓之黄渊,
(会贞按:黄渊互见《济水》篇。)
渊同一百步。其一水
(会贞按:《此正流。)
东越长城东北流,水积为渊,
(会贞按:渊在今郑州东北。)
南北二里,东西百步,谓之百尺水。北入圃田泽,分为二水。一水
(会贞按:此正流。)
东北迳东武强城北。
(会贞按:下引薛瓒城在阳武。《续汉志》注同。《括地志》,在管城县东北三十一里。《元和志》,在县东三十一里。在今郑州东北。)
《汉书·曹参传》称:
(朱讹作靳,《笺》曰:《汉书》作称。赵删云:按《汉书》无此字,盖是衍文。全、戴删同。会贞按:此称字《注》中自当有之,但不当言《汉志》作称耳。《笺》所云《汉书》或系宋本二字,乃涉笔之误。径将靳字削去,殊为武断。今从《笺》作称。)
击羽婴于昆阳,追至页,
(朱作业,《笺》曰:《汉书》作页。戴、赵改。会贞按:昆阳见《汝水》篇昆水下,页见《汝水》篇体水下。)
还攻武强,因至荥阳。
(会贞按:荥阳见《济水》一《索水》下。)
薛瓒云:按武强城在阳武县,
(会贞按:《史记·曹相国世家·集解》引瓒说同。《汉书·参传》颜《注》,武疆城在阳武,乃袭说。)
即斯城也。汉高帝六年,封骑将庄不识为侯国。
(会贞按:此从《史记·功臣表》,《汉表》作严不职,避讳,改庄作严,职、识古通。《录释·樊毅修华狱庙碑》以职方为识方,可证。)
又东北流左注于渠,为不家水口也。
(会贞按:今东京河自郑州西南,东北流入贾鲁河。旧不家水下流,当自州东北,至今中牟县西北入渠,已湮。)
一水
(会贞按:此枝津。)
东流,又屈渠而南转,东南注白沟也。
(会贞按:白沟见下。)
水又东,清池水注之,
(守敬按:《唐志》武德四年置清池县,取此水为名。)
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
(朱水上有清池二字,赵同,戴删。会贞按:通例不当有清池二字。《一统志》,中牟县西南有小清河,即古清池水,源出新郑县佛潭。)
东北流迳清阳亭南,
(守敬按:下引杜预亭在中牟县西,亦在今中牟县西。)
东流,即故清人城也。《诗》所谓清人在彭,
(守敬按:《郑风·清人》篇文。)
彭为高克邑也。
(守敬按:郑《笺》,彭者,高克所帅众之邑也。)
故杜预《春秋释地》云:中牟县西有清阳亭
(守敬按:《春秋释例》郑地内文。)
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
(赵清下增池字。会贞按:郦氏好奇,往往名称错出,故自此以下四称清水,後又称清沟水。赵於此增池字,岂未检下文耶?)
至清口泽,
(会贞按:此清口泽即下所指清口水。《御览》百七十七引戴延之《西征记》,官渡台去清口驿六十里。驿为泽之误。《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清口泽为八泽之一。当在今中牟县西北。)
七虎涧水注之,水出华城南冈,
(朱华讹作毕,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华。互见《洧水》篇,在今新郑县北。)
一源两派,津川趣别,西入黄崖沟,
(全改崖作雀,云:此即《济水注》之黄雀沟,郑国别有黄崖沟,非此沟也。赵、戴改同。会贞按:《洧水》篇叙黄水,谓黄为《春秋》之黄崖,即此所入之水。若《济水》篇之黄雀沟,不得与此通也。全说谬,戴、赵并依改,脉水之功疏矣。)
东为七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
(会贞按:因水出华城南,故又以华为名。)
又东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
(会贞按:华阳城即华城,见《洧水》篇黄水下。)
而东流,俗名曰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
(会贞按:水在今新郑县东北。)
华水又东迳?城北,即北林亭也。
(会贞按:即杜预所云林亭,下言亭南去新郑故城四十许里,在今新郑县北。)
《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子家赋《鸿雁》者也。
(朱?下有林字,戴、赵同。会贞按:此《左传·十三年》文,但作?,无林字。则林字乃涉下而衍,今删。)
《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
(会贞按:亦《左传》文。)
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曰:今荥阳苑陵县
(《笺》曰:苑,当作菀下同。赵云:按此是《世本》、《郡国志》误文,朱氏据之,非矣。详见《洧水》篇。守敬按:苑字非误,说见《洧水》篇)
有故林乡,在新郑北,故曰北林也。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
(朱东上衍北字,赵乙,戴删。会贞按:戴删是也。东如北,西如北,《注》有此释例。《氵寇水》篇尤屡见,赵不察耳。)
苑陵故城
(朱脱陵字,戴赵增。会贞按:苑陵县详後役水下。)
东南五十许里,
(朱《笺》曰:谢云,东上当有在字。戴、赵增。会贞按:戴、赵从谢说增在字,非也。考杜预云,苑陵县东南有林乡,然是此《注》正谓林乡在苑陵故城东南五十许里,以上文在字贯二句。必欲增在字,当增於苑陵之上,今增於苑陵故城下,是以宛陵在新郑西南五十许里矣。方位既舛,於郦旨亦达。)
不得在新郑北也。考京、服之说,并为疏矣。
(会贞按:郦氏但驳京氏谓林乡在新郑东北,与北不合。至服氏言北林在郑南,尤与北相反,其误不待辨,故云并为疏矣。)
杜预云: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
(会贞按:宣元年杜《注》文。)
今是亭南去新郑县故城四十许里。
(朱脱县也,戴、赵增。)
盖以南有林乡亭,
(会贞按:即上林乡故城。)
故杜预据是为北林,最为密矣。又以林乡为?,
(会贞按:谓杜以林乡释?林也。)
亦或疑焉。诸侯会?,楚遇于此,宁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处也?
(会贞按:郦意以?林,北林为一,如谓诸侯伐郑,会在南,楚救郑反遇於北,与情事不合。足见郦说之是。守敬按:文十三年?,杜《注》郑地。宣元年?林《注》,苑陵县东南有林乡北林《注》,中牟县西有有林亭。是以三者各为一地。郦谓?城即北林亭,是合?,北林而一之。既推杜以林亭释北林为密,又疑杜以林乡释裴林为非,谓诸侯所会之处,即楚所遇之处,不得舍郑北之林亭,而别指此南之林乡为所会之处,是又合?林、北林而一之。如郦说则?,?林、北林,通为一地矣。而《续汉志》云,苑陵有?林,刘《注》引杜预有林乡,则又与杜合。)
积古之传,
(朱《笺》曰:克家云,疑作稽古。赵云:按积古犹《诗》言振古,积字不误。会贞按:河水四,曲沃城下有积古之传语,即其辞例。)
事或不谬矣。又东北迳鹿台南冈,
(会贞按:冈当在今中牟县西南。)
北出为七虎涧,东流,期水注之,水出期城西南平地,
(朱作西北,戴、赵同。会贞按:下言迳期城西,则此当作水出期城西南,若是出城西北,则东北流,又北流,不能迳城西矣。西北为西南之误无疑。考黄本正作西南,今订。)
世号龙渊水。东北流,又北迳期城西,又北与七虎涧合,
(会贞按:水当在今中牟县西南。)
谓之虎溪水,乱流东注,迳期城北,东会清口水。司马彪《郡国志》曰:中牟有清口水,
(守敬按:中牟县详後《沫水》下。)
即是水也。清水又东北,白沟水注之。水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
(守敬按:山已见上。)
而东迳靖城南,
(守敬按:城在今郑州东南。)
与南水合。南水出太山,
(朱讹作水南出,合太山,《笺》曰:宋本作南水屈合太水。赵依改,戴又改南水,删合字。守敬按:山在今郑州南四十里。)
西北流至靖城南,左注北水,即承水也。《山海经》曰:承水出太山之阴,东北流注于役水者也。
(守敬按:《中次七经》文,下同。)
世亦谓之靖涧水也。
(朱亦讹作所,赵删。戴改亦,删也字。守敬按:郭《注》文,下同。)
又东北流,太水注之。水出太山东平地。《山海经》曰:太水出于太山之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
(守敬按:《山海经》承水,太水皆注役水,役水注河。《郦》注则太水注承水,承水注清水,清水枝津注役水,役水注渠水,详略不同也。)
世谓之礼水也。
(朱礼作澧,《笺》曰:旧本作礼。戴、赵改。守敬按:明钞本作礼。)
东北迳武陵县城西,
(守敬按:城在今郑州东北。)
东北流注于承水。
(守敬按:《一统志》引旧《志》七里河在郑州东南七里,有三源,一出梅山,一出太山,一出州南站马屯,至州东南七里合流,经水磨村,俗名磨河。所云三源,盖即此上所叙三水。今磨河但图二源,略也。戴重承二水字。)
又东北入黄瓮涧,北迳中阳城西。
(守敬按:《地形志》中牟有中汤城,汤为阳之误。当以此正之。当在今中牟县西。)
城内有旧台甚秀。台侧有陂池,池水清深。涧水又东,屈迳其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在周显王十五年。)
郑?侯来朝中阳者也。其水东北流为白沟,又东北迳伯禽城北,
(朱东北作北东,戴、赵乙。守敬按:城当在今中牟县西。)
盖伯禽之鲁往迳所由也。
(守敬按:此自周至鲁必由之道。《渭水注》有往迳所由之文同。)
屈而南流,东注于清水,即潘岳《都乡碑》所谓自中牟故县以西,西至于清沟,
(朱脱乡字,戴、赵校增,会贞按:《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青阳沟为九沟之一。据上文此水流迳清阳亭,故清沟又有清阳沟之名。)
指是水也。乱流东迳中牟宰鲁恭祠南。
(守敬按:《宋史,真宗纪》,景德中,幸西京,经汉司徒鲁恭庙,赠太师。今鲁公祠在中牟县三异坊。)
汉和帝时,右扶风鲁恭,字仲康,以太尉掾迁中牟令。政专德化,不任刑罚,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实,使部掾肥亲按行之。恭随亲行阡陌,坐桑树下,雉止其旁。有小儿。亲曰:儿何不击雉?曰:将雏。亲起曰:虫不入境,一异;化及鸟兽,二异;竖子怀仁,三异。久留非优贤,
(守敬按:《後汉纪》作久留但扰贤,此非优为但扰之误。)
请还。是年,嘉禾生县庭。安美其治,以状上之。徵博士、待中,车驾每出,恭常陪乘。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
(守敬按:此条《後汉纪》文,《後汉书·恭传》,小有异同。)
故能遗爱自古,祠飨来今矣。)飨,戴、赵改飨作享。)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
(朱脱亭字,全据沈炳巽校增,戴、赵增同。)
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
(朱南地名讹作二水沙名。赵改沙水二名,云:详见本卷。戴改。守敬按:阳武县见《济水》篇。)
今有亭,
(赵云:按《汉书·张良传》注引服虔曰,博浪,河南阳武南地名,今有亭。《史记·索隐》,服虔云,博浪,地名,在阳武南。而《晋志》卷县下云,有博浪长沙。道元既以博浪为泽水所钟,又是长沙,故云,沙水二名。但所引服说,全与《史》、《汉》注异,未知所据。守敬按:《注》引服说,明是传钞之误。戴直依原文改,以断葛滕,是也。会贞按:服虔所云博浪亭,至郦氏时已无此名,因以沈清亭当之。终不敢臆断,故云未详。而《史记·索隐》云,浚仪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殆後人复取旧名为名欤?《元和志》,博浪沙阳武县东南五里。《环宇记》,博浪沙亭在县东南五里。唐、宋阳武县即今县治。)
所未详也。历傅浪泽,
(守敬按:《史记·始皇纪》作博狼沙,《正义》狼音浪。故《留侯世家》作浪,《汉书·张良传》仍依《始皇纪》作狼。《地理志》同。此则从《世家》作浪。惟沙作泽,则郦氏变文书之。)
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
(守敬按:见《留侯世家》。)
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役水。朱役作没,赵改,戴改清。守敬按:赵改是也。役、没形近致误。下文清水枝津自沈城东派注于役,即此所谓枝津东注役水也。戴作注清水,则下文不可读矣。)清水自枝流北注渠,
(会贞按:今小清河自新郑县东北流,至中牟县西。《一统志》谓入丈八沟,据此注则入八丈沟者,枝津也,正流旧北入渠。)
谓之清沟口。
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
(守敬按:《史记·项羽纪·正义》引张华云,渠水分为二渠,一渠东经阳武县南,为官渡水。《後汉书·献帝纪》注引裴松之《北征记》,中牟台下临汴水,是为官渡。袁绍、曹操垒尚存。《类聚》六十二引《戴延之西征记》,官渡台去清口泽六十里,魏武所造也。)
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
(朱无之字,戴、赵增。守敬按:《後汉书·袁绍传》注、《名胜志》引此,并有之字。《通典》,牟北十二里有中牟台。在今中牟县东北。)
建安五年,太祖营官渡,袁绍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
(守敬按:《魏志》堆作?追,俗字。《书钞》,百五十七引阮修《患雨赋》景元二年,余耕阳武之野,在乎沙堆,汴水之阳。即此沙堆也。)
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相御,合战不利。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以逼垒。公亦起高台以悍之,
(守敬按:建安以下见《魏志·武帝纪》。)
即中牟台也。今台北土山犹在
(守敬按:《九域志》,延津有士山。延津即中牟之东北也。)
山之东悉绍旧营,遗基并存。
(朱基讹作台,赵据《通鉴地理通释》改,戴改同。守敬按:《後汉书·袁绍传》注亦作基)
渠水又东迳田丰祠北。
(守敬按:祠当在今中牟县东北。)
袁本初惭不纳其言,害之。
(守敬按:《魏志·袁绍传》,绍将攻各许,丰曰,曹公善战,不如以久持之。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及军败,绍曰,吾不用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时人嘉其诚谋,无辜见戮,故立祠于是,用表袁氏覆灭之宜矣。
(守敬按:此推立祠之由。)
又东,役水注之。水出苑陵县西,?巢侯亭东,
(戴?巢作隙,下同。)
世谓此亭为却城,
(赵却改郄,下同。)
非也,盖?巢、却
(朱《笺》曰:疑作郄。)
声相近耳。
(沈氏曰:《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之师,次于琐。杜《注》,苑陵县西有琐侯亭。《续志》苑陵县有琐侯亭。若?巢是隙字,不与琐通。考字书?巢与?巢通,或是?巢字之误文。守敬按:沈氏谓?巢为?巢之误,是也。惟郦氏所见杜《注》,已是作?巢之误本,故言?巢、却?从阝音隙,又作郄。?声相近,若?巢却则声不近也。亭互见《洧水》篇黄水下。)
中平陂,
(赵云:按中平陂上有脱文。)
世名之泥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经》曰:役山,役水所出,北流注于河。
(守按按:《中次七经》文。毕氏云,役山当即今中牟县北牟山,与《注》所叙役水导源之地异。)
疑是水也。东北流迳苑陵县故城北,东北流迳焦城东,
(朱北流作流北,戴、赵乙。守敬按:二句连言东北流,不合。此东上当有又字。城在今中牟县西南五十里,今有焦城寺。)
阳邱亭西,
(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东北。)
世谓之焦沟水。
(朱世讹作也。戴、赵改。)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伐郑,
(朱无师伐二字,《笺》曰:率当作伐。赵据孙潜校增云:今本《竹书》无此二字,盖以意增。戴增同。守敬按:今本《竹书》在周显王十四年,但云伐郑,无率师二字。)
围焦城,不克,即此城也。俗谓之驿城,非也。役水自阳邱亭东流,迳山氏城北,
(戴改氏作民,下同。会贞按:《书钞》引阚る《十三州志》,山民城北为榆渊。故戴据改两氏字作民。然考《竹书》作山氏。《环宇记》、《名胜志》尉氏县下,并称古山氏城,则氏字是也,在今尉氏县西北。)
为高榆渊。
(会贞按:《史记·楚世家》,悼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索隐》,此榆关当大梁之西。关盖取渊为名。又《方舆纪要》,榆关在汝州,大梁,或曰即梁县。盖因楚境不至大梁也。然则榆关、榆渊非一地矣。)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显王十四年。)
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了。又东北为酢沟,
(会贞按:酢沟详下。)
又东北,鲁沟水出焉。
(会贞按:此鲁沟水详後新沟水下,在渠水西,与後沙水东之鲁沟水异也。)
役水又东北,泥沟水出焉。
(会贞按:役水世名泥泉,此水自役水出,故亦有泥沟之目。泥沟水即汜水,详後。)
又东北为八丈沟,
(会贞按:《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丈八沟为九沟之一,盖俗传误倒。)
又东,清水枝津注之,水自沈城东派,注于役水。
(会贞按;沈城即前沈清亭也,水在今中牟县北。)
又东迳曹公垒南,
(会贞按:曹太祖垒见上。)
东与沫水合。《山海经》云:沫山,
(朱脱二字,全、戴增,赵增沫作末。守敬按:《中次七经》文。山、水均作末。郭《注》,《水经》作沫。六字当是後人所加。毕氏云:山在今中牟县。)
沫水所出,北流注于役。今是水出中牟城西南,疑即沫水也。东北流迳中牟县故城西,
(朱城下脱一字,赵据孙潜校增南字,戴增西字。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後魏天平初为广武郡治,在郦氏後,则郦氏时仍属荥阳郡,在今中牟县东六里。)
昔赵献侯自耿都此。班固云:赵自邯郸徙焉。
(守敬按:《汉志》中牟县下云,赵献侯自耿徙此,邯郸下云,赵敬侯自中牟徙此。无自邯郸徙中牟之说。此注颠倒错误,当作班固云:赵献侯自耿都此,敬侯自此徙邯郸焉。方合。)
赵襄子时,佛?以中牟叛,置鼎于庭,不与已者烹之,田英将褰裳赴鼎处也。
(朱《笺》曰:《说苑》云,佛?以中牟畔,曰:与我者受邑,不与我者烹之。城北馀子田基独後至,曰,义者,轩冕在前,非义弗乘。祛衣将入鼎,佛?屦起而生之。赵简子屠中牟。论有功者,用田基为首。基曰,廉士不耻人,我如受功,则中牟之士终身惭矣。负其母南徙于楚。《新序》作田卑。会贞按:见《说苑·立节》,《新序·义勇》。)
薛赞注《汉书》云:中牟在春秋之时,为郑之疆也。
(朱疆作堰。赵改云:《史记·赵世家·集解》引瓒说,作是郑之疆内也。《左传·定九年·正义》亦同。此堰字是疆之讹。戴仍作堰。守敬按:全、赵疆,是也。戴氏何以不从?)
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赵自漳北,不及此也。《春秋传》曰:卫侯如晋,过中牟。非卫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在漯水之上矣。
(朱漯作湿,下同。赵改湿,上改北,云:湿,古漯字。《春秋分记》云,定九年,晋车千乘在中牟晋地也,在河北。《赵世家》曰,献侯即位,治中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河南。臣瓒曰,此中牟在漯水之上。又《史记》注引《汲郡古文》上作北。戴改漯。守敬按:以上并瓒说,《史记·集解》全引之。)
按《春秋》,齐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圃
(朱讹作固,赵同,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圃。)
亡在中牟,曰:卫虽小,其君在,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遇必败之,及败齐师。
(守敬按:《左传·定九年》文。)
服虔不列中牟据。杜预曰:今荥阳中有牟,回远,疑为非也。
(守敬按:杜《注》文。)
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疆里流移,
(朱流讹作留,赵同,戴改。)
宁可一也?兵车所指,迳纡难知。自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
(守敬按:此语已见《河水》五。)
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
(守敬按:赵地南至浮水,见《汉水》末,浮水详《河水》五。)
匪直专漳也。
(朱漳作张,《笺》曰:旧本作漳,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黄本作漳。)
赵自西取後止中牟。齐师伐其东鄙,于宜无嫌,而瓒径指漯水,
(朱径作迳,无指字。全迳上增但字。赵增同。戴改迳作径,增指字。)
空言中牟所在,非论证也。
(全云:有河南之中牟,有河北之中牟。张守节以邺西牟山为赵中牟者近之。《管子》所谓筑五鹿、中牟、邺者,三城相接也。然则非得荥阳有之矣。赵云:按《春秋·定九年·传》,晋车千乘在中牟。杜预曰,今荥阳有中牟县,回远,疑非也。孔颍达《正义》曰,此中牟在晋境内也。《赵世家》云,献侯即位,治中牟。《汉书·地理志》云,河南郡有中牟县,赵献侯自耿徙此。又云,三家分晋,河南之中牟,魏分也。杜言今荥阳有中牟县,谓此河南之中牟也。晋世分河南为荥阳郡,中牟属焉。此地乃在河南,计非晋境。故云回远疑非也。又三家分晋,中牟属魏,则非赵得都之。赵献侯治中牟,亦非河南之中牟也。此言晋车在中牟。哀五年,赵鞅伐卫,围中牟。《论语》佛?为中牟宰,与赵献侯所都,或别是一地,必非河南中牟。当于河北别有中牟,但不复知其处耳。《方舆纪要》,中牟城在汤阴县西五十里,此即河北之中牟也。守敬按:《春秋》、《战国》但有河北之中牟属赵。河南之中牟属郑,始见於汉。班缀赵事,盖未深考。瓒历历驳诘,甚叹。杜注《左传》,亦以荥阳之中牟回远为非,郦明引之,乃反曲为解释,强护班氏,妄斥瓒说,申不知有河北之中牟也。全、赵指证河北之中牟,而於郦《注》存而不论,兹特揭之。)
汉高帝十二年,
(朱作十一年,戴、赵同。守敬按:《表》在十二年,今订。)
封单父圣为侯国。
(赵云:按《汉表》作单右车,此从《史表》。守敬按:《史记志疑》,《汉表》作单右车,《索隐》引《汉表》作单父左车,盖单父复姓,圣其名,左车其字,故《水经注》亦作单父圣,今本《汉表》误也。)
沫水又东北,注于役水。
(会贞按:水自中牟县西,东北流,至县东北,入役。)
昔魏太祖之背董卓也,间行出中牟,为亭长所录。
(守敬按:见《汉志·武帝纪》。)
郭长公《世语》云:
(朱无云字,赵同,戴增。守敬按:《隋志》,魏晋《世语》十卷,晋襄阳令郭颁撰。)
为县所拘,
(赵云:按九字《注》中《注》。)
功曹请释焉。
(守敬按:《魏志》注引《世语》较详。)
役水又东北迳中牟泽,
(守敬按:泽当在今中牟县东北,互见後汜水下。)
即郑太叔攻萑蒲
(朱《笺》曰:《左传》作萑苻。戴、赵改萑蒲。守敬按:《左传·释文》苻音蒲。《校勘记》,《石经》初刻作萑蒲,後改作?苻。惠栋云,《韩非子·内储说》引此事作?。《诗·小弁》萑苇C5淠。《韩诗外传》作?,古字通。戴、赵以似未见及。杜《注》,萑苻,泽名。郦氏以中牟泽当之。)
之盗于是泽也。
(守敬按:《左传·昭二十年》,郑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多益,取人於萑苻之泽。太叔悔之,兴徙兵从攻萑苻之盗,尽杀之。)
其水东流,北屈注渠。
(朱屈讹作徙,戴改,赵据吴本改。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作屈。《一统志》,古役河在新郑县,北流迳中牟县南,今湮。据《注》,古役河下流当至今中牟县东北入渠。)
《续述征记》
(朱讹作《水征绩记》,《笺》曰:征当作伍。伍绩之有《述征记》。戴改作《续述征记》,赵改同。会贞按:明抄本作述,绩作续,则戴订是也。)
所谓自酱魁城到酢沟十里者也。
(朱无也字,戴、赵增。会贞按:上言役水又东北为酢沟,又东北为八丈沟,流注渠,盖亦通名酢沟,故于此引郭说证之。《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醋沟为九沟之一郭相承之变也。酱魁城无考,就郭氏西行言之,在酢沟之东,当在今祥符县西北。)
渠水又东流而左会渊水,
(朱水讹作流,戴,赵改。)
其水上承圣女陂,
(会贞按:《地形志》,浚仪有圣女渊。)
陂周二百馀步,水无耗竭,湛然清满,而南流注于渠。
(会贞按:水当在今祥符县西北。)
渠水又东南而注大梁也。
又东至浚仪县。
渠水东南迳西赤城北,
(朱脱渠字。赵据孙潜校增,删西字。戴增、删同。会贞按:增渠字是,删西字非也。考《环宇记》,赤城在浚仪县西南一十五里,引《水经注》蒗荡渠东南迳赤城,至浚仪。《方舆纪要》,赤冈在开封东北十二里。《水经注》渠水东南迳赤城北,即赤冈也。虽并指为此《注》之赤城,而顾氏所言在开封之东北,乐氏所言在开封之西,实为两地。据下文戴延之误以为西北之大梁亭,则此赤城确在古浚仪之西北。因知在开封东北者,为《济水》篇之赤亭,在开封西者,为此篇之赤城。以在赤亭西,故称西赤城也。?《注》例亭城通称。?若谓此即彼篇之赤亭,则渠水当迳其南,何能迳其北耶?)
戴延之所谓西北有大梁亭,非也。
(守敬按:本赤西城,而延之以为大梁亭,故斥其非。)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作穰疵。戴改。守敬按:《吕氏春秋·无义篇》,卫鞅以其私属与母归魏,襄疵不受。当即《竹书》在周显王二十六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朱疵讹作直,《笺》曰:今《竹书》之穰疵。)
郑师败逋,即此城也。
(守敬按:此引《竹书》似无者。徐文靖云,郦《注》赤城,疑是{艹赤}城。《说郛·嫩真子》云:汉太守{艹赤}々,乃赫赫也。)
左则故渎出焉。秦始皇二十二年,
(朱十下脱二字,戴、赵同。守敬按:《秦始皇本纪》在二十二年,今增。)
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
(守敬按:《始皇本纪》作引河沟灌大梁。《魏世家·太史公赞》同。则水上似当有河字,然非也。渠水源於河水,故称河沟,郦氏叙渠水,故删河字。《项羽本纪·正义》引张华曰,始皇凿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不知鸿沟为东西之别,尚在其下流。且魏襄王时已有鸿沟之目,非起始皇也。《元和志》,枯遮梁沟,秦王贲引水灌大梁城於此沟。)
又东迳大梁城南,
(守敬按:《汉志》,浚仪故大梁。《秦策》顷襄王二十年章高《注》,今浚仪西大梁城。《地形志》,梁州治大梁城,在今祥符县西北。)
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
(守敬按:《睢水》篇载高阳亭,郦氏谓故乡聚名,此言《春秋》之阳武高阳乡,则乡名旧矣。《後汉书》陈蕃、《魏志》常林并封高阳乡侯,则自春秋至竞,魏,乡名犹相沿未改也。)
于战国为大梁,
(守敬按:《秦策》,秦昭王举甲兵而攻魏,杜大梁之门。)
周梁伯之故居矣。
(朱讹作之居也。赵据《名胜志》也改矣。戴改同,增故字。守敬按:《御览》三百五十四引《陈留风俗传》,浚仪,周时梁伯所居。此误沿《陈留传》说,辨见下。)
梁伯好土功,大其城,号曰新里。民疲而溃,秦遂取焉。
(守敬按:见《左传·僖十八年,十九年》,疲作罢。)
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
(守敬按:《汉志》浚仪。颜《注》引应劭曰,魏惠王自安邑徙此,号曰梁。《通典》,今汴州西古场面,战国魏惠王所筑。安邑见《涑水》篇。)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显王四年。)
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是也。
(赵云:《日知录》曰,《左传·桓九年》,梁伯伐曲沃。《注》,梁国在冯翊夏阳县。却芮曰,梁近秦而幸焉是也。《汉书·地理志》,冯翊夏阳,故少梁与。《水经注》乃误以少梁为大梁,而不知大梁不近秦也。原《注》,《後汉志》河南尹,梁故国,伯医後。《注》引《博物记》,梁伯好土功,今梁多有城,亦误。全氏曰,少梁,《左传·文十年》,晋所取秦邑也。《汉志》河南郡梁县,臣瓒曰,此梁,周之小邑,见于春秋。盖即指楚人侵梁及霍之梁,在战国为南梁,盖大梁在浚仪,少梁在夏阳,南梁在水之傍,三梁不可混也。守敬按:《史记志疑》曰,徐广引《纪年》,徙大梁在九年,《索隐》谓《纪年》误。然《商君传·索隐》谓二十九年徙,亦误。依史在三十一年,是也。今本《纪年》在六年,与《汉书·高帝纪》臣瓒《注》,及《水经注》所引同,尤非。)
秦灭魏以为县。
(守敬按:疑是新里县,见下。)
汉文帝封孝王于梁,
(守敬按:《史记·诸侯王表》文帝十二年封。《汉表》在十年,误。《文三王传》云,十二年,可证。)
孝王以土地下泾,
(朱讹作湿,戴,赵改。)
东都睢阳,又改曰梁。
(守敬按:《史》、《汉》各家《注》,不言孝王封梁,初在大梁,此别有所居。《括地志》,汉文帝封子武於大梁,以其卑泾,东徙睢阳,乃筑蓼堤,至宋州三百里。睢阳见《睢水》篇。)
自是置县,
(守敬按:《环宇记》,汉武帝元年,废新里城而立浚仪县。《方舆纪要》,新里城在开封府西南,秦旧邑也。汉武元年,废新里而立浚仪县。然则上所云秦灭魏以为县者,盖新里县,此置县,乃浚仪县民。汉县属陈留郡,魏、晋属陈留,後废。後魏复置,为陈留郡治,在今祥符县西北。)
以大梁城广,居其东城夷门之东。
(守敬按:《史记·魏公子传》,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问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方舆纪要》引《括地志》,今大梁城北门是也。《通鉴》周赧王五十七年《注》,亦云盖大梁城北门。)
夷门即侯羸抱关处也。
(守敬按:《史记·魏公子传》,侯羸为大梁夷门监者。又云,羸乃夷门抱关者也。羸为公子画策,夺晋鄙军,救赵,却秦。)
《续述征记》以此城为师旷城,
(朱记下有曰字,赵据《名胜志》删,戴删同。)
言:郭缘生曾游此邑,
(守敬按:《隋志》,《续述征记》郭缘生撰。自述其事,当衍郭字,然不如将郭缘生三字移於《续述征记》,尤合也。)
践夷门,升吹台,终古之迹,缅焉尽在。余谓此乃梁氏之台门,魏惠之朝居,
(朱《笺》曰:旧本作即居,疑当作所居。赵云:按朝居犹皇居也。戴改作都居。)
非吹台也,当是误证耳。
(守敬按:师旷城及吹台详下。郭氏因认大梁城为师旷城,误,而言吹台亦误,郦氏故先於此驳之。)
《西征记》论仪封人即此县,又非也。
(会贞按:论下疑脱语字。《续汉志》浚仪,刘《注》引晋《地道记》,仪封人,此县也。《西征记》所本。考《一统志》仪城在兰阳县北。《环宇记》仪城在东明县西北二十里,《论语》仪封人请见,郑《注》,仪盖卫邑也。《释地续》,仪邑城乃卫西南境,距其国五百馀里。旧《志》,今县北有仪封乡。是仪封人之仪,非浚仪审矣。郦氏驳之,是也。)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
(朱北作此,《笺》曰:此一作北。赵改北,云:按《舆地广记》、《玉海》引此文,并作此,明北字是後人所改,然而宋本误也。戴改同。)
以行圃田之水。
(守敬按:今本《纪年》在周显王二十九年。)
《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
(守敬按:《环宇记》引《舆地志》夷门之下,新里之东,浚水之北,象而仪之,以为邑名。比《风俗传》为详。但谓浚水之北,与传北有浚水异,疑彼北为南之误。)
余谓故汴沙为阴沟矣。
(朱沙作涉,《笺》曰:当作沙。戴、赵改。赵从全,沙下增为字。戴增同,汴作氵反,下同。守敬按:汴、沙、阴沟,乃浚水旧目,余当作即。汴、沙、阴沟三者,考其源,则皆出渠水,别其流,则各有主名。沙下增一为字,何义?)
浚之故曰浚,其犹《春秋》之浚洙乎?
(朱《笺》曰:一作《春秋》之浚洙乎浚仪水。戴、赵增。守敬按:浚洙见《经·庄九年》,杜《注》,洙水在鲁城北。《洙水》篇见後。)
汉氏之浚仪水。
(朱脱浚字,《笺》曰:一作浚仪水。戴、赵增。会贞按:汉明帝时,王景作浚仪渠,详见《济水》一。《名胜志》引《舆地志》,浚仪者,县有浚仪渠也。赵云:按此下有错简,孙潜依柳佥钞本改正。浚仪水下,接後三十二页九行无佗也,至三十三页十一行,所谓东沁者也。下接此页五行又东北迳中牟县地,至三十二页九行楚东有沙水谓此水也止。本条浚仪县《注》尽此。次行接三十三页十二行又屈南至扶沟县北《经》文。《玉海》二十一卷浚仪渠下,引《水经注》云,浚仪县,《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此郛,以行圃田之水。《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续述征记》曰,汴沙到浚仪而分,汴东注,沙南流。虽于字句有芟节,然《续述征记》之文,次于《陈留风俗传》之下,足证柳本较朱《笺》为长。又柳本于又东北迳中牟县南上,有其水二字,盖谓汜水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秦军汜南。杜预曰,此东汜也,在荥阳中牟县,孔颍达《正义》引《释土地名》曰此东汜民,荥阳中牟县南汜泽是也。今以牟年县南之文,接在所谓东汜之下,以其水二字贯之,益见柳本之善。《注》末云,楚东有沙水,与下扶沟县《注》,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文义尤顺也。《方舆纪要》云,汜水在中牟县南,东北入官渡水。杜预曰,此为东汜水。《左传》秦军汜南,盖此水之南也。又云,官渡水在中牟县北,中牟台下。其说亦与郦《注》合。)
无他也,皆变名矣。
(赵云:按顾景范曰,《诗》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志》云,今祥符县西三十里有寒泉陂,即《诗》所称。浚水为汴所夺,故汴水经大梁北,亦兼浚水之名。盖不始於汉氏也。浚城寒泉冈,亦见《瓠子注》。守敬按:以上数行,文义断续,终恐有讹。)
其国多池沼,时池中出神剑,到今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之剑也。
(会贞按:此《陈留风俗传》文,引见《御览》三百五十四钅句镶下,两剑字俱作钅句。)
渠水又北屈,分为二水。《续述征记》曰:汴沙到浚仪而分也。汴东注,沙南流。
(会贞按:《地形志》浚仪下,泺水在大梁城东分为蔡渠。泺与渠形近,当渠之误。蔡即沙也。所云大梁城东,即此北屈之地。魏收盖以渠水为汴渠,谓沙是汴所分。郦氏则以渠水为沙水,谓汴是沙所分。故证以《续述征记》汴、沙到浚仪而分,言汴别东注,沙乃南流也。《氵反水》篇见後。)
其水更南流,
(赵更改东。)
迳梁王吹台东。
(会贞按:《地形志》,浚仪有雉台,雉当吹之误。《元和志》,梁王吹台在开封县东南六里。《环宇记》,在县南五里。在今祥符县东南。)
《陈留风俗传》曰:县在仓颉、师旷城,
(会贞按:《开封府志》仓王城在府城北,仓颉所筑。)
上有列仟之吹台,
(会贞按:《类聚》六十二引《陈留风俗传》同。《御览》一百八十七引《郡国志》吹台,苍颉师子野所造。)
北有牧泽,
(会贞按:《御览》引《郡国志》作西有牧泽,证以下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则作西是也。《一统志》,凝碧池在祥符县江南平台侧,唐牧泽也。宋真宗时凿为池,今淤。所云唐牧泽,殆即此牧泽故地欤?)
中出兰蒲,
(戴中上增泽字。)
上多俊髦,
(赵上改土,全改同。会贞按:《御览》一百八十三引《郡国志》汴州下有土多髦俊之文,此似当作士,然句与上下词意不贯,疑尚有脱误。)
衿带牧泽,方一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即谓此矣。梁王增筑以为吹台,
(会贞按:此承上吹台言,因梁王增筑,故又谓之梁王吹台。)
城隍夷灭,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矣,其台方一百许步,即阮嗣宗《咏怀诗》所谓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会贞按:见本集。)
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
(赵作隳。)
故基,遂成二层。
(会贞按:《通鉴》晋光熙元年,并州饥馑,州将田甄,甄弟兰、任祉、祁济等及吏民万馀人,悉随东燕王腾,就谷冀州,号为乞活。胡三省曰,是後流徙逐粮乾,亦曰乞活。《元和志》宁陵县下,乞活魁遣陈川据陈留、浚仪,此盖指川事言也。)
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馀,世谓之乞活台,又谓之婆台城。
(戴以婆为讹,改作繁。赵云:按《文昌杂录》,繁台,梁孝王按歌吹之台,後有繁氏居其侧,里人呼为繁台。繁,婆音相近,即婆台也。《日知录》,建昭三年七月戊辰,卫尉李延寿为御史大夫,一姓繁。师古曰,繁,音蒲元反。《陈汤传》,御史大夫繁延寿,师古曰,繁,音蒲胡反。《萧望之传》,师古音婆。《谷永传》,师古音蒲河反。蒲元则音盘,蒲胡则音蒲,蒲河则音婆,三音互见,并未归一。然繁字似有婆音。《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繁氏音步何反。《仪礼·乡射礼》注,今文皮树为繁竖,皮古音婆。《史记·张丞相列传》丞相司直繁君,《索隐》,繁音婆。《文选·乡射礼》注,今文皮树为繁竖,皮古音婆。《史记·张丞相列传》丞相司直繁君,《索隐》,繁音婆。《文选》繁休伯,吕音步何反。则繁之音婆久矣。会贞按:《通鉴》,唐中和四年,後汉天福十二年,并称繁台。《元和志》、《环宇记》及各书同。此作婆台,盖郦氏好奇,因繁,婆音同,变文书之,乃戴以婆为讹,未达郦意。)
渠水于此,
(朱渠讹作梁,戴、赵改。)
有阴沟、鸿沟之称焉。
(守敬按:《阴沟水》篇,梁沟既开,蒗荡渠故渎实兼阴沟之称。)
项羽与汉高分王,指是水以为东西之别。
(守敬按:《史记·项羽本纪》羽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
苏秦
(朱苏上有故字,赵同,戴删。)
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是也。
(守敬按:《魏策志》。)
故尉氏县有波乡,波亭,鸿沟乡,鸿沟亭,
(朱波乡下衍亭字,戴、赵删。)
皆藉水以立称也。今萧县西亦有鸿沟亭,
(守敬按:《左传·昭八年》杜《注》,鸿作红,无沟字,《获水》篇引同,萧县见彼篇。)
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
(守敬按:《左传·昭二十一年》杜《注》文。睢阳县见《睢水》篇。)
先後谈者,亦指此以为楚、汉之分王,非也。
(守敬按:《获水》篇亦以萧县之沟,世谓之洪沟者,非楚汉分也。)
盖《春秋》之所谓红泽者也。
(赵云按善长之辨非楚、汉分画之鸿沟,是矣。其言《春秋》之红泽,则非也。说见《获水注》中。守敬按:《经·昭八年》,?于红。不作红泽。)
渠水右与汜水合,水上承役水于苑陵县,
(朱苑作宛,下同。戴、赵改。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後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在郦氏後。则郦氏时仍属荥阳郡。在今新郑县东北。郦氏因役水出苑陵县,故言汜水上承役水於苑陵。准以地望,实承役水於中牟县地也。下鲁沟水同。)
县故郑都民。
(守敬按:《环宇记》尉氏县下,引《续述征记》成皋东南一百三十里有苑陵城,郑国之所都,其城今见在新郑。《括地志》,本郑旧县也。县为都之误。)
王莽之左亭县也。役水枝津东派为汜水者也,而世俗谓之泥沟水也。
(朱泥作汜,《笺》曰:旧本作泥。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黄本并作泥。此即前所云,役水又东北泥沟水出焉者也,戴、赵作泥,与前应。《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泥沟为九沟之一。)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
(守敬按:《元和志》函陵在新郑县北十三里。唐新郑即今县治。)
秦军汜南,所谓东汜者也。
(守敬按:杜《注》,此东汜也,在荥阳中牟县地。又南汜见《汝水》篇,襄城县下。朱自无他也至此,讹在後楚东有沙水谓此水也之下。戴、赵改。)
其水又东北迳中牟县南,
(朱无其水二字,赵据柳佥本校增。戴增同。守敬按:县详前沫水下。)
又东北迳中牟泽,
(赵云:按《汉志》河南郡中牟县下云,圃田泽在西,豫州薮,即是泽也。会贞按:赵氏以《汉志》圃田泽系於中牟县下,谓圃田泽即中牟泽,似是。但杜《注》萑苻,泽名,不言圃田泽。此《注》叙沫水自中牟南注役水,役水又东北迳中牟泽,汜水东北迳中牟南,又东北迳中牟泽,则中牟泽在中牟东,亦不以县西之圃田泽为一泽也。)
与渊水合,水出中牟县故城北,
(朱脱故字,戴增。)
城有层台。按郭长公《世语》
(朱作郭公,《笺》曰:当作郭颁。赵依改,戴改郭长公。)
及干宝《晋记》并言:中牟县故魏任城王台下池中,
(守敬按:《魏志·任成王彰传》,建安末,封鄢陵侯。黄初中,立为任城王。子楷徙封中牟,复改封任城。是彰与楷俱封任城,而封中牟者楷。裴《注》引《魏略》,文帝立彰为中牟王,盖误。惟谓汉时以鄢陵?脊簿,使治中牟,则可信。此台池云云,乃纪彰治中牟时事也。)
有汉时铁锥,
(守敬按:《御览》七百六十三引此语,锥作椎,《酉阳杂俎》十载此事亦作锥,《御览》一百七十八引《郡国志》作钟,误。)
长六尺,入地三尺,头西南指不可动,至月朔自正,
(朱至月作止月,《笺》曰:止一作至。赵改至,戴改正。守敬按:明抄本作正月,然至字是,谓每至月朔自正也,作正月者非。)
以为晋氏中兴之瑞,
(朱瑞讹作端,戴、赵改。守敬按:《御览》一百七十八引《郡国志》作瑞。)
而今不知所在。或言在中阳城池台,
(会贞按:句有脱文。中阳城内有旧台,台侧有陂池,见前承水下。)
未知焉是?渊水自池西出,屈迳其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汜。
(会贞按:水在今中牟县江。)
汜水又东迳大梁亭南,
(会贞按:即上大梁城。)
又东迳梁台南,
(会贞按:即上梁王吹台。)
东注渠。
(会贞按:《一统志》,东溯水在中牟县南,东流入祥符县,久湮。)
渠水又东南流迳开封县,睢、涣二水出焉。
(会贞按:《睢水》篇见後。涣水见《淮水》篇,对下右言,一水皆左出也。)
右则新沟
(赵有水字。)
注之。其水出逢池,
(赵云:按《汉志》河南郡开封县下云,逢池在东北。或曰,宋之逢泽也。臣瓒曰,《汲郡古文》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今浚仪有逢陂忌泽是也。守敬按:《类聚》九引《续述征记》,大梁西南七十里尉氏县,有逢池,乃别一池。《括地志》,在浚仪县东南十四里。《元和志》、《环宇记》并云,在开封县东北十四里。盖据旧县言,在今祥符县南二十里。)
池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别为鲁沟水,
(守敬按:鲁沟水承役水於中牟县南,说见上汜水下。)
东南流迳开封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後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後魏孝昌中属陈留郡,至天平初为开封郡治,在郦氏後。《地形志》,开封有开封城。在今祥符县南五十里。)
汉高帝十一年,封陶舍为侯国也。
(守敬按:见《史》、《汉·功臣表》,)
《陈留志》称:阮简,
(朱简讹作兰,《笺》曰:一作简。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简。《御览》七百五十三引《陈留志》作简。)
字茂宏,为开封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数,
(守敬按:《御览》七百五十三引《陈留志》无急字。一百五十八引《陈留风俗传》则无数字,《环宇记》引,亦无数字。)
简
(朱作阮,赵同。《笺》曰:一作简,下同,戴改简。守敬按明抄本作简。)
方围綦长啸。吏云:劫急。简曰:局上有劫亦甚急。
(守敬按:《三国·吴志·韦曜传》,曜论博弈曰,以劫杀为名。)
其耽乐如是。
(守敬按:《御览》引《陈留志》,耽乐作高率。)
故《语林》
(守敬按:《世说·轻诋》篇《注》,晋隆安中,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隋地》小说家《燕丹子》下,梁有《语林》十卷,裴启撰,亡。)
曰: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或亦谓之为手谈,又谓之为棋圣。
(守敬按:《类聚》七十四引《语林》,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世说·巧艺》篇同。刘《注》引《语林》王以围棋为手谈,异,盖误。《御览》七百五十三引《语林》上句,《续博物志》九全引三句,并与此同。王中郎,王武子济也。《抱朴子》,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有棋圣之名。)
鲁沟南际富城,东南入百尺陂,
(守敬按:城当在今祥符县南。)
即古之逢泽也。徐广《史记音义》曰:秦孝公会诸侯于泽,汲郡墓《竹书纪年》作逢泽,
(朱作徐广《史记音义》曰,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陂陂。赵删下陂字,云:按《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年,会诸侯逢泽。徐广曰,开封东北有逢泽,不如郦所云。全改孝公二字,作使公子少官率师七字,删下陂字同。又於作下增秦考公会诸侯于七字。戴改、增同,惟删上句于字及两陂字。会贞按:赵明知此文之误,而不能理之。全、戴任意改增,亦为多事。皆由未考《六国表》及《集解》也。《表》称,秦孝公二十年,会诸侯于泽。《集解》徐广曰,《纪年》作逢泽。是郦所本。盖变通引之,则朱惟孝公句衍逢字及两陂字耳。今订。)
斯其处也。故应德琏
(守敬按:应?,字德琏,《三国·魏志》附《王粲传》。)
《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逢泽。
(守敬按:严可均辑《全後汉文》采《赋》语,止郦引。)
其水东北流为新沟。新沟又东北流,迳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
(守敬按:牛首乡在今陈留县,此城在下车牛城之西北,当在今县西。)
又东北注渠,
(朱讹作梁,《笺》曰:一作渠。戴、赵改。守敬按:鲁沟水自今中牟县,流入祥符县。旧志开封府城南有伯俞河,东流,一名东沟河,即逢池。东沟盖新沟之就名,为池水之下流矣。)
即沙水也,音蔡,
(守敬按:《说文》,谭长说,沙或从小。桂馥云,《水经注》音蔡,蔡当作察。读声近,似是。然孔氏读为蔡。《地形志》,许昌郡扶沟有蔡河。又陈留郡东燕有蔡水。《隋志》浚仪有蔡水。《元和志》、《环宇记》、《九域志》太康、苍丘等县下,或称蔡水,或称蔡河,并作蔡。故《通鉴》魏文帝黄初五年,亲御龙舟,循沙颍。胡《注》引《水经》云,蔡河自陈留浚仪东南流而入于颍,颍水出颍川阳城县少室山,东南流至新阳,与蔡河合,亦变沙作蔡。)
许慎正作沙音,言水散石也。从水少,水少沙见矣。
(朱水少沙见脱少字,赵同。戴增。)
楚东有沙水。
(守敬按:此句亦《说文》语,赵以上二十字为《注》中《注》,作小字,以此句作大字,未检《说文》耳。考《左传·昭二十七年》之沙?,京相?云,楚东地,即《说文》所指。郦氏於篇末引之,此则沙水之上流,尚非楚境也。)
谓此水也。
又屈南至扶沟县北。
(朱脱县字,戴、赵增。会贞按:黄本有县字。据《注》不得在扶沟县北便分为二水,则《经》此句下当有分为二三字,又当有其一东南流五字,虚提一句暂止。方接其一者云云,叙本水。证以《济水经》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东北流入钜野泽。《沔水经》之东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东北流,其一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可见《济水》所云,其一水东南流,指菏水,详本篇下文。《沔水经》所云,其一东北流,指中江,详《江水》篇,今佚。此其一东南流指涡水,详《阴沟水》篇。)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
(戴以渠为讹,改作沟。守敬按:《汉志》陈留县载鲁渠水,是郦所本,下乃变称鲁沟耳。戴依下改渠作沟,失考。)
亦谓之宋沟也。又迳陈留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为陈留郡治,後汉因,魏为陈留国治。《晋志》,脱此县,《环宇记》,西晋末废。《地形志》,开封有陈留城。即今陈留县治。)
孟康曰:留,郑邑也,後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孟康同。《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引亦同。又颜《注》引臣瓒曰,宋亦有留,彰城留是也。留属陈,故称陈留。而以瓒说为是。)
鲁沟水又东南迳围县故城北。
(朱无水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後汉属陈留郡,魏晋因,後废。後魏复置,圉城,属阳夏郡,在今杞县南五十里。)
县苦楚难,修其干戈,以圉其患,故曰圉也。
(守敬按:此《风俗传》文,引见《环宇记》雍邱县下,《周书·谥法》注,圉,御也。)
或曰,边陲之号矣。
(守敬按:《左传·隐十一年》杜《注》,圉,边陲也。《汉书·王莽传》颜《注》引苏林曰,陈留圉县,莽改曰益岁。今本《汉志》脱莽曰之文。郦氏不言莽改,则所见《汉志》已是脱误之本。)
历万人散,
(守敬按:《陈留志》作万人聚,见下是也。此作散,以形近致误。旧志在札县西十五里,王莽将王邑破翟义谥此,高二丈馀,俗呼为烽火台。《一统志》谓当在县南圉镇。)
王莽之篡也,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莽,莽遣奋威将军孙建,
(会贞按:《汉书》作奋武,其奋威将军,则窦兄也。此威为武之误。)
击之于圉北,义师大败,
(守敬按:翟义,《汉书》、《通鉴》同,《莽传》作破义於圉,此北字别有所据,附其父《方进传》,此钞略《传》文,《传》作破义於围城。)
尸积万数,血流溢道,号其处为万人散,百姓哀而祠之。
(赵云:按《郡国志》,圉有高阳亭。刘《注》引《陈留志》,万人聚,王邑破翟义积尸处。前书今高阳。文颖曰,高阳,聚邑名。)
又历鲁沟亭,
(守敬按:亭当在今札县东南。)
又东南至阳夏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後汉属陈国,魏属梁国,晋因,後魏省,後复置,属阳夏郡。《地形志》,阳夏治阳夏城。今太康县治。)
汉高祖六年,封陈?为侯国。
(守敬按:见《史记·功臣表》。)
鲁沟水
(朱无水字,戴同,赵增。)
又南入涡,
(赵云:按《汉志》陈留县,鲁渠水,首受狼荡渠,东至阳夏,入涡。正《国语》所谓商鲁之沟。守敬按:此《注》从《汉志》作涡。《阴沟》篇《经》、《注》从《尔雅》、《说文》作氵过。赵氏言正《国语》所谓商鲁之沟,非了。《国语》,夫差将北会黄池,掘沟于商鲁之间,圪属之。沂,西属于济。《泗水》篇详释之。水自今陈留县西,东南流迳札县,至太康县西入涡。《一统志》陈州府言今涸。据《注》已云无水,则绝流久矣。《金史·地理志》泰康有鲁沟,盖道古。)
今无水也。沙水又东南迳斗城西,
(守敬按:《环宇记》,斗城在陈留县南三十五里。今为斗桥集。)
《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殡伯有尸,其臣葬之于是城也。
(戴删城字。守敬按:《左传》,伯在汰侈,驷带率国人伐之,伯有死於羊肆。子产衤遂之,敛而殡诸伯有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亭东,
(守敬按:《注》叙沙水东南流,先迳牛首乡,继迳斗城,方迳牛首亭,亭与乡非一地。然实亦乡境。《环宇记》,牛首城在陈留县西南十一里。《春秋地名考略》,今陈留县西南牛首乡,有牛首城。《金史·地理志》,通许有牛首城。《一统志》,在通许县西北。又《续汉志》鲁国有牛首亭,乃别一亭。刘《注》亦引《左传》,宋伐郑取牛首为证,误甚。)
《左传·桓公十四年》,宋人与诸侯伐郑东郊,取牛首者也,俗谓之车牛城矣。
(守敬按:此城在上牛建城之东南。)
沙水又东南,八里沟水出焉。
(朱无水字,戴、赵增。守敬按:八里沟水详下。)
又东南,迳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
(会贞按:《礼·檀弓下》,卫柳庄死,献公与之邑裘氏。此盖《春秋》卫境也。《庄子·列御寇》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环宇记》,裘氏城在陈留县南六二里。《城冢记》,秦时故县也。《九域志》,咸平有裘亭。《金史·地理志》,通许有裘亭。在今通许县东。)
又迳澹台子羽冢东,
(会贞按《环宇记》,澹台子羽墓在陈留县南六十里。在今通许县东。《名胜志》,子羽,郑行人。以为澹台者误,近志皆从之。)
与八里沟合。按《陈留风俗传》曰;陈留县裘氏乡有澹台子羽冢,又有子羽祠,民祈祷焉。
(朱脱民字,戴、赵增。会贞按:《名胜志》引有民字,惟误祈为所。)
京相?曰:今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县人也。
(会贞按:杜氏《释例》鲁地内言,南武城有子羽冢,同。《史记·仲尼弟子传》,子羽,武城人。《正义》,子羽墓在兖州邹城县。武城在今费县西南九十里,与邹县地相接也。又《环宇记》,澹台墓在吴县地十八里平城。盖因子羽南游至江而傅会之。)
未知孰是?因其方志所叙,就记缠络焉。沟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迳牛首亭南,与百尺陂水合。
(守敬按:百尺陂见上。)
其水自陂,南迳开封城东三里冈,左
(会贞按:《史记·范雎传》,王稽谓雎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地。《正义》据《括地志》作三亭冈,谓冈误为南。《御览》一百五十八引《史记》此事,《注》云,三亭今属浚仪,此冈在开封城东,地望正合,疑三里冈为三亭冈之误。惟《括地志》谓在尉氏县西地三十七里。《环宇记》、《名胜志》同,与此所指之地微异。)
屈而西南流转,注八里沟。
(会贞按:水在今祥符、通许之间。)
又南得野兔水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
(守敬按:《环宇记》,菟氏城在尉氏县西北四十里。陂取城为名,在今尉氏县西北。)
郑地也。
(守敬按:《左传》杜《注》文。)
《春秋传》云:郑伯劳屈生于兔氏者也。
(朱无者字,戴、赵增。守敬按:《左传·昭五年》,楚屈生如晋逆女,过郑。郑伯劳于菟氏。菟、兔通。)
陂水东北入八里沟,
(守敬按:水在今尉氏县北。)
八里沟水又南迳石仓城西,
(朱石讹作右。赵改云:《环宇记》陈留县下,石仓城在县西南七十里。《城冢记》,郑庄公理开封东南,筑此城,积仓粟,因名盛仓城。盛与石音相近,故号石仓城。戴改石同。守敬按:今通许县西八里有上仓城。。又南迳兔氏亭东,又南迳邵亭西,(赵邵改召,下赠?字,戴改增同。守敬按:此邵亭自在扶沟,与後之召陵亭非一地,盖此亭於八里沟水叙之,彼亭於康沟南水叙之,其中为康沟水,不言迳此亭,亦不言迳彼亭,知两亭相去颇远也。)
东入沙水。
(守敬按:水当在今通许县南。)
沙水南迳扶沟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後汉属陈留郡,魏属陈留国,晋省,後复。後魏天平初属许昌,在郦氏後。《地形志》,有沟条扶沟城。在今扶沟县东北二十里。)
县即颍川之谷平乡也。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焉。
(守敬按:三语,《陈留风俗传》文,引见《环宇记》。惟有扶亭作小扶亭,误。《通鉴》汉建武元年《注》,亦沿其误。扶亭指下大、小扶城。县东之康沟为洧水枝水,则所谓洧水沟也。)
建武元年,汉光武封平狄将军朱鲔为侯国。
(守敬按:见《後汉书·岑彭传》。)
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
(会贞按:《地形志》,扶沟有康沟水。)
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
(会贞按:此即《洧水》篇所云,枝水东北流注沙者也。县见彼篇。)
东北迳向冈西,
(会贞按:向冈见下。)
即郑之向乡也。
(守敬按;《续汉志》,长社有向乡。《释例》郑地内,长社东北有向乡。在今洧川县,见下向城。)
後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则北注,水耗则辍流。又有长明沟水注之,
(赵有改西,守敬按:非也。水东北流,作西适相反。)
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
(守敬按:《环宇记》,长明沟在尉氏县西南四十五里。?《九域志》、《金史·地理志》并言尉氏有长明沟?。源出许州长葛县界,《注》言出苑陵西北,则出今新郑县东北。苑陵县详上役水下。)
县有二城,此则西城也。
(守敬按:《地形志》,苑陵有苑陵城,此县有二城之证。《环宇记》,苑陵故城在新郑县东北三十里。汉县,晋末省,後魏於故城东北五里改置苑陵县。在东北者为新城,此西城乃故城也。)
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也。
(守敬按:《续汉志》苑陵有制泽下列引预,泽在苑陵东,在今新郑县东北。)
京相?曰:郑地。杜预曰:泽在荥阳苑陵县东,
(朱在作即,戴、赵改。守敬按:钞变《左传》杜《注》文。)
即《春秋》之制田也。
(守敬按:《左传·成十六年》,诸侯之师次于郑西,迁于制田。)
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渊水流陵邱亭西,
(戴改渊水作泉水。守敬按:亭在新郑县东北。)
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城西北平地。
(朱城西讹作西城,戴、赵乙。)
泉涌南流,迳陵邱亭西,西南注龙渊水。
(守敬按:水在今新郑县东北。)
龙渊水又东南迳凡阳亭西,
(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东北。)
而南入白雁陂。陂在长社县东北,
(朱脱县字,戴、赵增。会贞按:《地形志》,长社有白雁陵,陵为陂之误,当以此正之。今曰杨家陂,在洧川县西北三里,从广百馀顷。)
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
(守敬按:林乡见前华水下。)
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
(赵云:按今《续志》无是文,刘《注》于苑陵县下,引杜预曰,县东南有林乡。守敬按:《续汉志》菀陵有?林,盖刘、郦所见本异。刘作有林乡亭也。)
白雁陂又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东转北屈。
(会贞按:上先提明长明沟水注洧枝水,此方实叙长明沟,北屈下当有与洧枝水会一句,乃与上相应。知长明沟与洧枝水会在此者,缘上言长明沟水注洧枝水在向冈西,此北屈下,必与洧枝水会,乃东迳向城向冈北也。)
又东迳向城北,
(守敬按:《地形志》,鄢陵有向城。《环宇记》,在尉氏县西南四十里在今洧川县南,俗名上城。)
城侧向冈,赵侧下增有字,戴增同。守敬按:城侧向冈,谓城倚向冈也,不当增有字。冈取城为名。)《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又东右为染泽陂,
(朱染泽作染二;《笺》曰:疑作染工。宋本作染泽。赵改染工。戴作染泽。会贞按:明抄本作然泽,虽误然,足徵泽字是,作二、作工皆非。《地形志》,鄢陵有深陂,盖梁泽陂之脱讹。当在今尉氏县西南。)
而东注于蔡泽陂。
(守敬按:陂详下。《地形志》,鄢陵有蔡泽陂。《隋志》开皇中,置蔡陂县,取此陂为名。今尉氏县西南四十里有大陂,当即蔡泽失名耳。)
长明沟水又东迳尉氏县故城南。
(朱无水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陈留郡,後汉因。魏属陈留国,晋属陈留郡,後魏天平初属开封,在郦氏後。《地形志》,尉氏治尉氏城。即今县治。)
圈称云:尉氏,郑国之东鄙。弊狱官名也。郑大夫尉氏之邑。
(朱《笺》曰:弊狱谓断狱也,见《周礼·秋官》注。应劭曰,古狱官曰尉氏,郑之别邑也。守敬按:据下文引栾盈语,则弊狱官名也五字,当在尉氏之邑下,则道元不为误证矣。)
故栾盈曰:盈将归死于尉氏也。
(全云:栾孺子所对,周尉氏之官也。善长以此证郑尉氏之邑,则误矣。会贞按:盈语见《左传·襄二十一年》。道元之意,不过证尉氏为狱官,岂以栾盈为归死於郑之尉氏耶?全说非。)
沟渎自是三分,北分为康沟,东迳平陆县故城北。
(守敬按:城在今尉氏县东北三址五里,县说见下。)
高後元年,封楚元王子礼为侯国。
(全云:按本《表》是景帝所封。《索隐》云,属西河。又云,东平陆,在东平。胡三省曰,东平近楚为得之。守敬按:王先谦以此平陆为是。)
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
(守敬按:《史表》,此侯国三千二百六十七户。三千盖二千之误。)
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又有陵树亭,
(会贞按:《地形志》,尉氏有陵,有亭,有为树之误。当以此正之。)
汉建安中,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侯。
(会贞按:上言又有陵树亭,接引攸事以证之,则此乡为亭之误。《魏志》本传正作封陵树亭侯。)
故《陈留风俗传》曰:陵树乡,故平陆县也。
(赵云:按《汉志》陈留郡无平陆县也。刘昭《续志》注于尉氏县下,引《陈留志》有陵树乡,则东京废省之说,有如郦言,抑或班固之失记耳。会贞按:全氏《汉志稽疑》又以陈留无平陆,谓或是莽所置县,而东京省之,不可以证《汉表》。)
北有大泽,名曰长乐厩。
(赵云:按刘昭《注》尉氏县下引《陈留志》,北有大泽,泽有天子苑,秦有乐厩。汉诸帝以驯养猛兽。然则厩非泽名,善长误矣。会贞按:善长何至以厩为泽,此有误字,作泽有长乐厩,则无疑矣。)
康沟水
(朱无水字,戴同,赵增,下同。)
又东迳扶沟县之白亭北,
(朱抚讹作城,《笺》曰:宋本作扶。戴、赵改。守敬按:《地形志》,扶沟有白亭城。《括地志》,扶沟县北四十五里北又有白亭。即今扶沟县北。)
《陈留风俗传》曰:扶沟县帛乡帛亭,
(守敬按:《环宇记》亦引帛、白音同。)
名在七乡十二亭中。康沟水又东迳少曲亭。
(守敬按:《战国·燕策》,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曰而断太行。河北之少曲也,此则河南之少曲也。亭在今尉氏县东。)
《陈留风俗传》曰: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之为小城也。
(戴删为字。)
又东南迳扶沟县故城东,而东南注沙水。
(会贞按:水自今新郑县东北,东流迳洧川县、尉氏县,又东南至扶沟县东入沙。)
沙水又南会南水,其水南流,又分为二水。一水
(守敬按:此即下所云校渎。)
南迳关亭东,
(朱迳讹作合,赵同,戴改。守敬按:亭当在今尉氏县南。)
又东南流与左水合。其水
(守敬按:此正流。)
自枝渎南迳召陵亭西,疑即扶沟之亭也。
(会贞按:上文作邵亭,此作召陵亭,郦氏所见图籍,盖两文错出,而邵读曰召,浑若一亭,故疑之。此亭当在今尉氏县东南。)
而东南合右水,
(朱右讹作石,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右。)
世以是水与鄢陵陂水双导,
(朱作隐陵,《笺》曰:当作鄢陵。《前汉·地志》,颍川郡有亻焉陵县。《後汉·郡国志》作?焉陵。赵改亻焉,戴改鄢,下同。会贞按:鄢陵陂水见《洧水》篇,出鄢陵南陂东,西南流注洧水,与此水东南流相违反,且与此水中隔蔡泽陂水,寻双导之文,惟蔡泽陂水为合。则此鄢陵陂水,当蔡泽陂水之误。又按,双导盖即指上左右水,与鄢陵陂水五字,当作自鄢陵三字。)
亦谓之双沟。又东南入沙水。
(会贞按:水自今尉氏县江南流,至扶沟县东入沙。)
沙水南与蔡泽陂水合,水出鄢陵城西北。
(守敬按:鄢陵见《洧水》篇。)
《春秋·成公十六年》,晋、楚相遇于鄢陵,吕?射中共王目,王召养由基,使射杀之。亦子反醉酒自毙处也。
(守敬按:并见《左传》。)
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陂水东迳匡城北,
(守敬按:此匡城已见《洧水》篇。)
城在新汲县之东北,
(守敬按:《左传·文元年》杜《注》文,县见《洧水》篇。)
即扶沟之匡亭也,
(守敬按:《洧水》篇云,扶沟之匡亭也。)
亭在匡城乡。《春秋·文公元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
(守敬按:《左传》文。)
即此邑也。今陈留、长垣县南有匡城,即平邱之匡亭也。
(守敬按:此匡城见《济水》二濮水下。长垣县,两汉、魏、晋属陈留,後魏属东郡,此今字当衍,或又字之误。二语本《续汉志》为说,南字亦当衍,如参以僖十五年杜《注》则当作西南。《续汉志》长垣有匡城,又平邱有匡,证以此《注》下脱订字。故刘昭云匡人之亭。盖长垣、平邱地相接,匡在两县间,故司马彪分为二,郦氏合为一也。)
襄邑又有承匡城,
(守敬按:承匡城见《阴沟水》篇谷水下,又见《淮水》篇涣水下。)
然匡居陈、卫之间,亦往往有异邑矣。
(守敬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卫,将适陈,过匡云云,居陈、卫句,就孔子事言。扶沟之匡,郑地也,长垣之匡,卫地也,襄邑之承匡,宋地也,孔子遇难之匡,则以卫地为是,详《济水》二。)
陂水又东南至扶沟城北,又东南入沙水。
(会贞按:水自今尉氏县西南,东南流迳鄢陵县,至扶沟县东入沙。)
沙水又南迳小扶城西,
(会贞按:《地形志》,阳夏有大小扶沟。以此《注》证之,当作大小扶城。《注》叙沙水南迳小扶城西,又东南迳大扶城西,则小扶在大扶之北。大扶在太康县西北,小扶当更在西北。《陈州府志》谓在太康县西三十里,非也。)
而东南流也。
(朱作而流也,赵而改南,戴而下增东南二字。)
城即扶沟县之平周亭,东汉和帝永元中,封陈敬王子恭为侯国。
(朱讹作顺帝永平中,作王孙子恭,《笺》曰:永平一作永元。赵改顺作和,改平作元,改恭作参,删孙字,云:按《後汉书·陈敬王羡传》,永元十二年,封敬王子思王钧六弟为侯。《注》云,伏侯《古今注》,番为阳都乡侯,千秋为新平侯,参为周亭侯,寿为乐阳亭侯。宝为博平侯,旦为高亭侯。周亭侯即平周亭侯也。名参,不名恭。永元,和帝年号,非顺帝,孙字衍文。戴改删同,会贞按:恭、参形近错出,究难定为孰是。)
沙水又东南迳大扶城西,城即扶乐故城也。
(朱讹作扶乡故县也,赵同,戴改。守敬按:《环宇记》引此《注》作即扶乐故城也。後汉置县,属陈国,後废。《乐氏》谓扶乐城在太康县西北四十里,城亦称大扶城。故《陈州府志》谓大扶城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城北二里有《袁梁碑》,
(戴改梁作良,下同。)
云:梁,陈国扶乐人。
(朱脱国字,赵据《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增,戴增同。赵云:洪氏适曰,碑在开封之扶沟。袁君名良,历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史、广陵太守、议郎、符节令,国三老、梁相,以顺帝永建六年卒,其孙卫尉滂立此石。滂以光和年为相,其作九乡,当在灵帝之初。《水经》云,扶沟有《袁梁碑》者,误也。一清按:袁君名良,碑字足据,无可疑者。郦《注》作梁,良、梁音同互用。《左传》季梁,《?水注》作季良,亦其类也。会贞按:《天下碑录》,《良碑》在太康县圉城镇西南三十里,扶乐城石{?十}庙。又云,在县西北三十里阳夏乡墓下,今佚。)
後汉世祖建武十七年,更封刘隆为扶乐侯,
(守敬按:《後汉书·刘隆传》,封扶乐乡侯,後因立县也。)
即此城也。涡水于是分焉,不得在扶沟北便分为二水也。
(会贞按:《阴沟永》篇,氵过水受沙水于扶沟县,即此分出之地准以地望,当在扶沟县东。《经》言北,误也。故郦氏驳之。)
其一者,东南过陈县北。
(朱北讹作也,《笺》曰:克家云,也疑作北。赵仍,戴改。)
沙水又东南迳东华城西,
(会贞按:《颍水》篇西华县下,有东故言西矣,指此东华也。乃《名胜地》据误本《水经注》涝陂在陈城西北,南暨华城,皆曰陂矣。释之曰,东华也。顾祖禹亦为所惑,言华城在荦城南,谓之东华城,谬甚。此城当在今太康县之西南,淮宁县之西北。)
又东南,沙水枝渎西南达洧,谓之甲庚沟,
(朱庚讹作更,《笺》曰:宋本作庚。戴、赵改。会贞按:此即《洧水》篇所云甲庚沟西注洧,东北泻沙者也。)
今无水。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陂,云邓艾所开也。
(守敬按:《魏志·邓艾传》,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言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正始二年,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艾所建也。《方舆纪要》,广漕渠在陈州南,就下流言也。如《注》所指,在今淮宁县西北。)
虽水流废兴,沟渎尚夥。昔贾逵为魏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里馀,亦所谓贾侯渠也。
(守敬按:三语见《魏志·贾逵传》,里馀作馀里。《晋书·食货志》载逵事同。《方舆纪要》,或谓之淮阳渠。《一统志》,在淮宁县西北。)
而川渠迳复,交错畛陌,无以辨之。
(守敬按:《方舆纪要》,二渠今皆湮。)
沙水又东迳长平县故城北,
(守敬按:县见《洧水》篇。)
又东南迳陈城北,
(守敬按:陈县,汉为淮阳国治,後汉为陈国治,魏、晋为陈郡治,宋省,今淮宁县。)
故陈国也。
(守敬按:《汉志》,陈,故国,舜後,胡公所封。)
伏羲、神农并都之。
(守敬按:《左传·昭十七年》,陈,太?皋之虚。《潜夫论·五德志》,伏羲都陈。《初学记》九、《御览》七十八、一百五十五引《皇王世纪》,神农都陈。)
城东北三十许里,犹有羲城实中。
(朱城讹作神,《笺》曰:谢兆申云,当作城。全云:非也。神即祠也。戴改城。守敬按:《名胜志》引此作城。考郦书屡言某城实中,若祠不可以言实中也。全不察耳。又《环宇记》八卦坛在宛邱县北一里,即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之坛。)
舜後妫满,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器用,妻以元女太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
(守敬按:此钞变《左传·襄二十五年》子产语。子产称,虞阏父为周陶正,是就阏父言。郦氏参以《史记·陈世家》,作舜後妫满,则就满言也。据杜《注》,满为阏父之子。)
太姬好祭祀,故《诗》所谓坎其击鼓,宛邱之下。
(守敬按:此《汉志》文。《诗》辞见《陈风·宛邱》篇。)
宛邱在陈城南道东。
(守敬按:《尔雅》,陈有宛邱。在今淮宁县东南。)
王隐云:渐欲平,今不知所在矣。
(守敬按:据王说则颓圮殆尽,据郦说则指点多疑。而《元和志》云,在宛邱县南三里,《环宇记》云,高二丈,殆後人求宛邱不得,漫指一丘以当之耳。)
楚讨陈,杀夏徵舒于栗门,以为夏州後。
(赵云:按此下有缺文。盖叙楚庄王因申叔时之言而复封陈也。然云楚讨陈以为夏州,则尚有不合者。《左氏传》曰,因县陈,又曰,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孔氏《正义》曰,谓之夏州者,讨夏氏,乡取一人以归楚,而成一州,故谓之夏州。盖未当以陈为夏州也。守敬按:楚讨陈在《左传·宣十一年》。《史记·苏秦传》秦说楚威王,东有夏州。裴る据车胤撰《桓温集》云,夏口城上数里有洲,名夏洲。)
城之东门内有池,
(守敬按:《诗·正义》以池系门言之,则池近在门外,乃想像之辞。缘未考郦《注》,故不知确在门内也。《元和志》,东门池在陈州城东门内,道南。《环宇记》,在宛邱县城东北角。在今陈州府城内东北隅。)
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步,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
(守敬按:《御览》一百五十九引此,鱼草作诸草。《环宇记》作草木,均非。《诗地理考》二引作鱼草。)
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
(守敬按:见《陈风·东门之池》篇。)
城内有《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
(守敬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文字剥缺。
(朱缺作落,赵同、戴改。会贞按:明抄本、黄本作缺,《录释》载此文同。)
不可悉识。其略曰:惟兹陈国,故曰淮阳郡,云云:
(赵云:按《汉志》淮阳是国名,不知此碑何以有郡称也?守敬按:碑盖就後汉言。《续汉志》,高帝置为淮阳,章和二年改陈国。考前汉四改淮阳国为郡,至宣帝元康三年,卒为国。据《後汉书·明帝八王传》,章和二年,始改淮阳国为陈国,此当衍郡字,其文四字句也。)
王君清惠著闻
(朱无王君二字,戴同。赵增云:清上,《隶释》校补王字,又落君字。此即上《汉陈相王君造四县邸阁之碑》也。会贞按:明抄本、吴本,清上有王字,乃脱编之幸存者,朱氏不察上王君之文而删之,疏矣。)
为百姓畏爱,求贤养士,千有馀人,赐与田宅。吏舍,自损俸钱,助之成邸。五官掾西华陈骐等二百五人,以延熹二年云云,故其颂曰,修德立功,四县回附。
(朱回作内,《笺》曰:旧本作回,疑当作向,吴改作内。戴、赵改同。守敬按:明抄本作回。)
今碑之左右,遗墉尚存,其础犹在。时人不复寻其碑证,云孔子庙学,非也。後楚襄王为秦所灭,徙都于此。
(守敬按:《史记·楚世家》,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拔郢,襄王兵散,东北保於陈城。《元和志》、《环宇记》并言陈州城,襄王所筑。襄王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此。此作灭,形近致误。)
文颍曰西楚矣,
(会贞按:文颍以陈为西楚,从《史记·货殖传》。《淮水》篇详引之,又互见《获水》篇。)
三楚斯其一焉。城南郭里,又有一城,名曰淮阳城,子产所置也。汉高祖十一年,以为淮阳国。
(守敬按:《环宇记》引《晋地道记》,陈城西南角有淮阳城,汉淮阳国城也。为《注》所本。子产何以置成於陈国?此有脱误,考《史记·诸侯王表》,高祖十一年,封子友为淮阳王。此当作汉皇子友所置也。高祖十一年,以为淮阳国。)
王莽更名新平,
(戴名下增郡为二字。会贞按:戴因下句称县曰,增与下句对,以示区别。其实《汉志》原文紧承高祖句,意自分明,不烦增也,观此,凡戴所增改,不必尽出古本也。)
县曰陈陵,
(朱讹作陵陈,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陈陵,与《汉志》合。)
故豫州治。
(守敬按:《宋志》,晋平吴後,豫州治陈国。)
王隐《晋书地道记》云:城北有故沙,名之为死沙。而今水流津通,漕运所由矣。
(会贞按:《魏书·食货志》,自徐、扬内附之後,经略江淮,有司请於水运之次,随便置仓,乃於陈郡,大梁等处,各立邸阁。每军国有须,应机漕引。此则陈郡漕运之道也。)
沙水又东南而南屈,迳陈城东,谓之百尺沟。
(守敬按:《晋书·宣帝纪》,魏正始四年广开淮阳,百尺二渠。《食货志》亦载之云,上引河流,下通淮颍。百尺渠即此百尺沟也。百尺沟互见《颍水》篇。)
又南分为二水,
(朱为作於,《笺》曰:宋本作为。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为。)
沙水出焉。
(戴沙水改新沟水,赵改新水。会贞按:新沟水亦本作为。详《颍水》篇,其出在百尺沟入颍处,即下所云新水首受颍于百尺沟,非即百尺沟也,戴、赵改,失之。此句指沙水正流,下文沙水自百尺沟云云,正接此句。)
沟水
(会贞按:此下叙百尺沟。)
东南流,谷水注之,水源上承涝陂。
(会贞按:陂在今淮宁县西北,据《洧水》篇。上为洧水枝津之委,观此,则下又为谷水之源也。)
陂在陈城西北,南暨牵城,
(朱牵讹作华。赵据《环宇记》引此改云:下柽即牵也,华字误。戴改同。会贞按:牵城详下。)
皆为陂矣。陂水东流,谓之谷水,东迳涝城北,
(赵改涝作牵。会贞按:《方舆纪要》,牵城亦曰涝城,本此。)
王隐曰:牵北有谷水,是也,牵即柽矣。
(会贞按:《左传》杜《注》文,见下。)
《经》书公会齐、宋于柽者也。
(会贞按:见《春秋·僖元年·经》,上当有春秋二字。)
杜预曰:柽即牵也,在陈县西北为非,
(会贞按:《经》作柽,《左传》作牵。故杜云,牵即柽屯。此颠倒引之。杜说至西北止,下则郦氏驳语。)
柽,小城也,在陈郡西南。
(会贞按:杜言陈县,此言陈郡,乃郦氏好奇,故意错出耳。然实魏、晋故郡,当时无此郡也。《方舆纪要》,城在陈州西北。《一统志》,在淮宁县西北。)
谷水又东流迳陈城南,
(戴删流字。)
又东南流入于沙水枝津,
(朱讹作入于沙水,赵同。戴作入于新沟水。会贞按:沙水字是,惟衍一沙字,又脱枝津二字耳。下文明水上承沙水枝津,即承此水也。今订。旧《志》有七里河,自陈州西北,上承诸陂,微有水道,明时疏此水,经州南东入蔡河,盖即谷水也。)
又东南流注于颍,
(戴删流字。)
谓之交口,
(守敬按:《浊漳水》篇,清漳入浊漳谓之交漳口,白马河入衡水,谓之交津口,与此交口同。盖言两水合流。相交也。)
水次大堰有,即古百尺堰也。
(守敬按:《通典》,宛邱有百尺堰。《元和志》,百尺堰在汝阴西北一百里。在项城东北三十五里。盖在三县接界处,即今淮宁、阜阳、项城三县之交也。)
《魏书》《国志》曰:司马宣王讨太尉王凌,大军掩至百尺?曷,
(朱脱掩字,赵据《三国志·王凌传》增,戴增同。守敬按:《通鉴》魏嘉平三年,《注》引此有掩字,又《凌传》无?曷字,《通鉴》因之亦无?曷字,岂郦氏以意增乎?故胡三省不敢言引此,节去?曷字,而《元和志》、《环宇记》作百尺堰,并以此为据。又疑《凌传》脱?曷字。郦书凡堰、?曷通称。)
即此?曷也。今俗呼之为山阳堰,非也。盖新水首受颍水于百尺沟,
(朱此下有王莽名郡为新平七字。赵云:按此文与上复出。戴删。会贞按:据《颍水》篇,此处当有东北迳新阳县六字,辞意方明了。)
故堰兼有新阳之名也,以是推之,悟故俗谓之非矣。
(守敬按:《颍水》篇已斥俗以新阳堰为山阳堰之非,兹复详言之,乃彼此互见之例,非复也。)
又东南至汝南新阳县北。
沙水自百尺沟,东迳宁平县之故城南。
(守敬按:前汉县属淮阳国,後汉属陈国,後废。在今鹿邑县西南五十里。)
《晋阳秋》称:晋太传东海王越之东奔也,石勒追之,焚尸于此。数十万众,敛手受害。勒纵骑围射,尸积如山。
(守敬按:《晋书·东海王越传》略同。)
王夷甫死焉。
(守敬按:《世说·轻诋》篇《注》引《晋阳秋》,夷甫将为石勒所杀,谓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虚,不至於此。《晋书·王衍传》,勒使人排墙填杀之。)
余谓後者所以智胜群情,辨者所以文身祛惑,夷甫虽体荷俊令,口擅雌黄,汗辱君亲,获罪羯勒,
(守敬按:《晋书·载记》,勒,上党武乡羯人。)
史官方之华、王,
(朱讹作举正,《笺》曰:一作华正。赵改华王,云:谓华歆、王朗。戴改同。)
谅为褒矣。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
(朱脱陂字,戴、赵增。守敬按:《地形志》,谷阳有阳都陂,在今鹿邑县南四十里。)
明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枝津,
(朱无承字,枝讹作之。《笺》曰:宋本有承字。戴、赵增承改枝。会贞按:明抄本作枝。《九域志》,鹿邑有明水。《金·地理志》同。沙水枝津指百尺沟,沟水本沙水分出之水也。)
东出迳汝南郡之宜禄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汝南郡,後汉因,後废,在今沈邱县北。)
王莽之赏都亭也。明水又东北流注于陂,
(会贞按:水自今淮宁县东南,东北流至鹿邑县南,入陂。)
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
(会贞按:细水详《颍水》篇,此只提明一句。)
又东迳新阳县北,
(守敬按:此接上阳都陂句,叙沙水以释《经》至新阳县北之文。县详《颍水》篇。)
又东,高陂水东出焉。
(守敬按:高陂水东出,即《淮水》篇所谓夏肥水,上承沙水,东为高陂者也。)
沙水又东,分为二水,即《春秋。所谓夷濮之水也。
(赵云:按《春秋》无夷濮之水之名。杜预曰,此时改城父为夷。又云,夷田在濮水西。道元所引,前後殆自相伐也。守敬按:见《左传·昭九年》,详《淮水》篇夏肥水下。)
枝津北迳谯县故城西,
(朱讹作南,《笺》曰:宋本作西。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西。此叙沙水东分二水之一,即《阴沟水》篇所谓沙水自南枝分,北迳谯城西者也。县详彼篇。)
侧城入涡。
(守敬按:水自今毫州西南,东北流,至州东北入涡。)
沙水东南迳城父县西南,
(守敬按:此又叙沙水东分二水之一,乃沙水正流也。县详《淮水》篇夏肥水下。)
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也。
(赵章改漳,云:漳水,即漳头水,互见《阴沟水》篇。戴删也字。守敬按:此枝津亦注涡,即《阴沟水》篇所谓沙水枝津,上承沙水於思善县,世谓之漳水者也。)
一水东注,
(守敬按:此又接上叙沙水正流。)
即濮水也。
(朱濮讹作注。赵据《春秋分记》改云:即《春秋传》注所谓夷田在濮水西者是也。戴改同。)
俗谓之父水也,
(朱父讹作欠。赵改云:《环宇记》城父县下云,父水在县东四里,受漳水,南流经县入蒙。《水经》云,沙水支分东注。戴改艾。守敬按:《九域志》作欠水,与此同。又《地形志》秣陵下作次,与欠形近,则欠字似是。然《环宇记》本郦说作父,父水因城父得名,较合。故赵从之。戴作艾,则父之讹也。《金史·地理志》作殳,亦父之讹。此沙水正流,乃《乐史》引《注》,误指为支分东注,致赵氏亦为所惑。此上数行,细钅咸密缕,非悉心剖别,不易解也。互见下。)
东迳城父县之故城南,东流注也。
(朱东字讹在南字上,也讹作之。赵同,戴乙,改。会贞按:李兆洛《凤台县志》,此《注》当有讹脱。《淮水》篇,夏肥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右出东南流迳城父县故城南。濮水即沙水之兼称,得夏肥之通目矣。则此枝津濮水,即指夏肥水,东迳城父县故城南之文,亦彼此相应。第不当云东注,又不当云俗谓之欠水。今考《注》不误。夏肥水自沙出,前文云,又东,高陂水东出焉,指夏肥水出言也。此上但以沙水分出之章水为枝津,至一水东注以下,皆叙沙水正流,与夏肥无涉。乃李氏据《淮水注》以此为枝津濮水,指夏肥。不知彼《注》言,夷田在濮水西,意以沙水即濮水,夏肥自沙水出,亦即濮水也。又沙水迳城父故城南,夏肥在沙水南,亦得言迳城父故城南。《注》中如此者甚多,不得执为一水之证。李《志》甚精核,其疏明郦《注》者不少,此条误认沙水正流为枝津,与《乐史》同,故驳《注》文,一往皆谬。兹特辨之,免贻误後人。)
又东南过山桑县北。
山桑故城在涡水北,沙水不得迳其北明矣,《经》言过北,误也。
(会贞按:《阴沟水》篇,北肥水迳山桑县故城南,北肥水之南为涡水,涡水之南为沙水,是沙水於山桑,是沙水於山桑,北隔涡水,并隔北肥,足见《经》言过北之非,故郦氏辨其误。)
又东南过龙亢县南。
(会贞按:县详《阴沟水》篇。)
沙水迳故城北,
(朱脱迳字,戴、赵增。会贞按:故城盖指龙亢,然涡水在沙水之北,尚迳龙亢故城南,沙水安得迳其北耶?则此当从《经》作南,又或别一故城,非县治也。)
又东南迳白鹿城北而东注也。
(会贞按:城当在今怀述县西。)
又东南过义城县西,
(戴改城作成,下同。守敬按:不必改,见下。)
南入于淮。义城县故属沛,後隶九江,
(守敬按:两《汉》、《晋志》作成,《後魏志》作城,成、城通。郦氏往往从当时之制。汉县属沛郡,後汉蜀九江郡,魏因,晋属淮南郡,後省,後魏复置属临淮郡,在今怀远县东北十五里。)
沙水东流注于淮,谓之沙?。京相?曰:楚东地也。
(守敬按:《说文》所谓楚东沙水,盖亦指此。《注》上文引许说,此引杜说,盖故以示博。)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而还。
(守敬按:《左传》吴伐楚,围潜,楚救潜。左司马沈尹戍济师,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云云。)
杜预曰:沙,水名也。
(守敬按:杜《注》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史达祖
(宋)文莹
(宋)曾巩撰
(清)梁廷楠
唐·还阳子
宋·余洞真
清·连横
元·胡炳文
明·郑心材
宋·熊蕃
清·吴砚丞
清·区金策
李廷机
明·陈沂
明·吴麟徵
张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