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二十三-水经注疏
卷二十三
○阴沟水 氵反水 获水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
(戴改荡作{艹砀},下同。会贞按:《通鉴》魏黄初六年,晋泰始六年《注》,引此并作荡。惟晋大兴三年《注》引作{艹砀},误。《汉志》无阴沟水,但载扶沟之《涡水》。《水经》则以阴沟为氵过水之上源。据《说文》氵反水受浚仪阴沟。《水经》本之,亦言氵反水出阴沟于浚仪。则阴沟水甚著。《经》言出阳武县蒗荡渠,似指当时水道。自郦氏悉心参稽,乃知就梁沟既开后言,而真源实自大河出也。阳武县详《济水注》一南济下。)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
(朱于字讹在大河上,戴、赵移改。守敬按:古大河经今原武县西北。卷县城在原武县西北七里。阴沟出卷县而东南迳县故城地,则出今原武之西。)
故渎东南迳卷县故城南,又东迳蒙城北。
(会贞按:城当在今原武县西南。)
《史记》:秦庄襄王元年,蒙骜击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
(守敬按:《六国表》文。《韩世家》亦云,秦拔成皋、荥阳,而《秦本纪》云,韩献成皋、巩,恐误。郦以《六国表》,不从《秦本纪》为有识矣。)
疑即骜所筑也,于事未详。
(守敬按:蒙城即在荥阳之东北,故疑是骜所筑。然骜挟战必胜之势,似不必筑城以自阻。郦氏所为转言未详也。)
故渎东分为二,
(守敬按:分於今原武县西北。)
世谓之阴沟水。
(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以无水字。)
京相?以为出河之济,又非所究。
(守敬按:《济水》一引京相?言。济水自荥泽北流,与出河之济会,而实指之曰,出河之济,即阴沟之上源也。盖谓京所称出河之济非济,乃阴沟之上源。故此於阴沟云,京以为出河之济非所究。须两篇参观乃明。)
俱东绝济隧,
(朱隧作队,戴、赵改。守敬按:黄本作队,队隧通。济隧详《济水注》一,俱绝於今原武县西北。)
右渎东南迳阳池城北,
(朱渎讹沟,南讹西。戴、赵改,又改池作武。会贞按:明抄本作渎。《元和志》、《环宇记》原武县下,并作阳池城。云《竹书纪年》梁惠王十五年,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即此。则《注》作阳池不误。戴、赵不加详考,凭臆改作阳武,疏矣。今原武县治。)
又东南绝长城,
(朱无又字,戴同,赵增。守敬按:长城详《济水注》一北济下。右渎绝於今原武县东北。)
迳安亭北,
(守敬按《史记·秦本经》昭襄王二十四年,取魏安城。《魏世家》昭王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六国表》亦载之。《集解》引《地理志》,汝南有安城县,《正义》引《括地志》,安城故城在汝陵县南七十一里。亦指故汝南之安城。考史接言秦兵到大梁,去。安城在大梁南四五百里,既非秦注大梁所经,且是时汝南地属楚亦非魏有也。此安亭在大梁西,亭、城可通称为魏之安城无疑。郦氏不引史文,是为疏略。据《魏世家》使道安城云云,《正义》引《括地志》,故安城在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里。指此,即今原武县东南。)
又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
(守敬按:左渎绝於今原武县西北。)
迳垣雍城南。
(守敬按:《续汉志》,卷县有垣雍城,或曰,古衡雍。《左传》杜《注》,衡雍今荥阳卷县。《释例》,县所治垣雍城。是垣雍即衡雍,故郦氏叙垣雍城而引《左传》及《吕氏春秋》所云衡?以证之,又引《郡国志》及《史记》之垣雍也。互详《济水》一济隧下。)
昔晋文公战胜于楚,周襄王劳之于此。
(守敬按:《春秋·僖二十八年》,晋楚战于城濮楚师败续。杜《注》,襄王闻晋战胜,自往劳之。)
故《春秋》书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守敬按:《左传·僖二十八年》文。故《春秋》书四字,当作《左传》二字。《传》,?作雍。《括地志》,故王宫在荥泽县西北十五里王宫城中。《元和志》作十五里。张守节云,城内东北隅有践士台,东去衡雍三十余里。在今荥泽县西北。)
《吕氏春秋》曰:尊天子于衡?者也。
(守敬按:《简选》篇文。?亦作雍。)
《郡国志》曰:卷县有垣?城。即《史记》所记
(赵所谓。)
韩献秦垣雍
(四?)
是也。ㄊ鼐窗矗骸肚乇炯汀氛严逋跛氖?四晔隆#┯侄?煽?馔つ希?ㄊ鼐窗矗和さ痹诮裨?湎囟?薄#┯侄?汕逖敉つ希?ㄊ鼐窗矗和ひ嗟痹诮裨?湎囟?薄#┯侄?嫌忆拢?ㄊ鼐窗矗旱焙响督裱粑湎匚鞅薄#┯侄?襄煞馇鹣兀?ㄊ鼐窗矗合叵辍都盟?芬槐奔孟拢?豕到裣匚鳌#┚?娩拢?ㄊ鼐窗矗翰⒕?薄⒛隙?ⅰ#┒?现链罅海?陷醯辞?#ㄊ鼐窗矗捍罅杭跋麓罅撼牵?辍肚??菲?#┝汗导瓤??醯辞?输率导嬉豕怠⒖R侵?疲?试瞥鲅粑湟印#ㄖ於镒魑溲簦?滞岩幼帧4鳌⒄砸摇⒃觥J鼐窗矗呵赝蹶诙瞎是?????铣觯?怨啻罅海?街?汗担??肚??菲?[?俏搅汗的撕笫乐??溃?┹醯辞?输挛?豕抵?实馈[浚仪水见《渠水》篇。?故以为出阳武也。)东南迳大梁城北,
(朱脱东南二字,赵同,戴增。)
右屈与梁沟合,
(朱右讹作左,沟字讹在屈字下。)
戴、赵移沟,惟均仍左之误。守敬按:梁沟在地,阴沟在北,阴沟与梁沟合是右屈,非左也,今订。)俱东南流,同受鸿沟沙水之目。
(守敬按:《渠水》篇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此云同受鸿沟、沙水之目,沙水即渠水,盖阴沟、鸿沟、沙水得通称也。)
其川流之会,左渎东导者,即氵反水也。
(守敬按:《氵反水》篇见后。)
盖津源之变名矣。故《经》云:阴沟出蒗荡渠也。
(朱渠作者,《笺》曰:一作渠。戴改渠,赵者上增渠字。)
东南至沛为氵过水。
阴沟始乱蒗{艹砀},终别于沙而氵过水出焉。氵过水受沙
(朱无水字,《笺》曰:谢云,一作受沙水。戴、赵增水字。)
于扶沟县。
(会贞按:《渠水》篇,沙水又东南迳大扶城西,涡水于是分焉。即此所谓氵过水出焉者也。故《隋志》谓扶乐有涡水,大扶之西,即扶沟县,氵过水受沙水在扶沟之东。)
许慎又曰:氵过水首受淮阳扶沟县蒗{艹砀}渠,不得至沛方为氵过水也。
(朱此二十五字讹在后老子生于曲氵过间下,氵过水又屈东迳相县故城南上。赵引全校云:疑是此处错简。戴移。守敬按:《汉志》淮阳国扶沟,涡水首受狼汤渠,是许所本。此水东南流,东北去沛县数百里,不得至。故郦氏辨《经》之误,如以为指沛郡言,亦与《说文》戾也。)
《尔雅》曰:氵过为洵。
(守敬按:《释水》文。)
郭景纯曰:大水溢为小水也。
(朱溢下有出别二字,赵同。戴改溢改?,删二字。守敬按:郭《注》作溢出别为小水之名,黄本但作溢,无二字。郦引郭说而未标明何水。考《九域志》卫县,有洵水,盖指下氵过水迳苦县西南所分之枝流。)
吕忱曰:洵,氵过水也。
(守敬按:《说文》,洵,氵过水中也。中字误,或谓当作出,盖郦氏所见本已误,故舍之而引《字林》欤?然《尔雅》本谓水自氵过出乾为洵,非谓氵过即洵也。此引《字林》,恐亦有脱误。)
氵过水迳大扶城西
(守敬按:城详《渠水》篇。)
城之东北,悉诸袁旧墓,
(会贞按:《三国·袁涣传》,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官至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父滂,子侃,从弟霸,霸弟徽,徽弟敏,并附《涣传》。裴《注》引《袁氏世纪》,涣有四字,侃、寓、奥、准。又引荀绰《九州记》,袁氏子孙世有名位,贵达至今。)
碑宇倾低,
(朱宇讹字,赵据《隶释》校改。戴改同。)
羊、虎碎折,惟司徒滂、
(会贞按:《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光禄甥动袁滂为司徒。)
蜀郡太守腾、博平令光碑字所存惟此,
(会贞按:此三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似并佚。然《天下碑录》云,《汉袁腾碑》在太康县。腾,贡之中子也。则宋时《腾碑》尚存矣,今亦佚。)
自馀殆不可寻。
(会贞按:《天下碑录》有魏御史大夫袁涣碑,在太康县,殆郦氏偶遗欤?至城北二里有袁梁碑,《渠水》篇载之,则别一地也。)
冫过水又东南迳阳夏县西,
(会贞按:县详《渠水》篇鲁沟水下。《元和志》、《环宇记》并言,涡水经太康县北,太康即古阳夏县治,此西疑北之误。)
又东迳邈城北,
(会贞按:城当在今太康县东南。)
城实中而西有?巢郭。
(戴改?巢作隙。守敬按:当作琐,?巢与琐通。)
氵过水又东迳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乡也。
(守敬按:《续汉志》已吾有大棘乡,此言故鄢之大棘乡者,下文叙已吾县,引《陈留风俗传》,以大棘乡自鄢隶之,是大棘先属鄢,后属已吾也。《春秋》杜《注》,大棘在襄邑县南。至晋又属襄邑。《括地志》,大棘故城在宁陵县西七十里。《环宇记》,在柘城县西北三十里,以后转属宁陵,复属柘城矣。在今柘城县西北。)
《春秋·宣公二年》,宋华元及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获华元。
(守敬按:《释例》系大棘於宋地内。)
《左传》曰:华元杀羊食士,不及其御,将战,羊斟曰:
(朱食士下作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赵同,戴谓是后人据《左传》之文所改。应作不及其御云云。守敬按:戴与明抄本同。)
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遂御入郑,故见获焉。
(守敬按:钞变《传》文。)
后其地为楚庄所并。
(朱无庄字,赵同。戴有。守敬按:明抄本、黄本有庄字。《春秋·宣元年》,楚子侵宋;十四年,楚子围宋。据《史记·楚世家》,在庄一王六年,一在二十年,此地未知何年所并?)
故圈称曰:大棘,楚地,
(朱楚讹作也,全校讹,戴、赵改同。)
有楚太子建之坟,
(守敬按:太子建为郑所杀,何以有坟在此?)
及伍员钓台,池沼具存。氵过水又东迳安平县故城北。
(守敬按:安平县未详,盖旋置旋废,故地志不载。郦氏好奇,则因见於《陈留风俗传》而叙之。《名胜志》以为汉县,盖就圈称汉人为说也。今有安平集,在鹿邑县西北七十里。)
《陈留风俗传》曰:大棘乡,故安平县也。士人敦?,易以统御。氵过水又东迳鹿邑城北,
(守敬按:《左传》杜《注》,陈国武平县西南有鹿邑。《释例》陈地内作鹿邑亭。《元和志》,鹿邑故城在鹿邑县西十三里。《环宇记》,鸣鹿台在县城内。城在今鹿邑县西六十里。)
世谓之虎乡城,非也。
(守敬按:《元和志》,俗名互乡城。又虎乡之讹,《鹿邑县志》今又讹为护厢集。)
《春秋》之鸣鹿矣。
(守敬按:《左传·成十六年》,晋知武子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
杜预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城南十里,有《晋中散大夫胡均碑》,元康八年立。
(守敬按:胡钧,《晋书》无传。此碑,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
氵过水之北有《汉温令许续碑》。续字嗣公,陈国人也,举贤良,拜议郎,迁温令。延熹中立。
(守敬按:许续《后汉书》无传。《隶释》作许续,误。以续与嗣公义合也。故《名胜志》亦作续。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氵过水又东迳武平县故城北。
(朱脱北字,戴、赵增。守敬按:后汉县属陈国。魏、晋属陈郡,后省。后魏复置,属陈留郡。《地形志》武平有武平城,在今鹿邑县西四十里。)
城之西南七里许,有《汉尚书令虞诩碑》。
(朱脱令字。赵增云:《隶释》校。《后汉书》本传,水和初,迁尚书令。戴增同。守敬按:黄本有令字。诩墓在今鹿邑县西北四十七里。)
碑题云:《虞君之碑》,讳诩,字定安,虞仲之后。
(朱虞作康,脱之字,《笺》曰:康一作虞。赵据《后汉书》本传《注》引此改增,戴改增同。)
为朝歌令,武都太守。文字多缺,不复可寻。
(守敬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按范晔
(赵改氏。)
《汉书》:诩字升方,陈国武平人。祖为县狱吏,
(守敬按:本传县作郡。)
治存宽恕,尝曰于公为里门,
(守敬按:本传为上有高字。)
子为丞相,
(守敬按:《汉书·于定国传》,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平,其闾门坏,父老共治之。于公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
吾虽不及于公,子孙未必不为九卿,
(朱《笺》曰:宋本作亦不失为九卿。赵不改未,云:按《后汉书》本传,作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隶释》引此云,子孙未必不为九卿,戴作不。)
故字诩曰升卿,安定盖其幼字也。
(守敬按:本传《注》引此作别字,此幼为别之误。《名胜志》亦误。)
魏武王初封于此,终以武平华夏矣。
(守敬按:《魏志·武帝纪》,建安元年,封武平侯。二十五年,崩,谥曰武王。以武平华夏,乃总括纪文。)
氵过水又东迳广乡城北。
(守敬按:城在今鹿邑县西。)
圈称曰:襄邑有蛇丘亭,故广乡矣,
(朱脱广字,戴、赵增。)
改曰广世。后汉顺帝阳嘉四年,封侍中挚填为侯国,
(守敬按:垫填,范《书》不载,当在谢,薛、司马等书中。)
即广乡也。氵过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
(守敬按:分於今鹿邑县东南,县见下。)
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
(朱讹作注于东北,赵同,戴乙。守敬按:赖城即下赖乡城。谷水见下,水在今鹿邑县东南。)
谓死氵过也。
(赵谓改为。)
氵过水又南东屈,
(戴、赵改南东作东南。守敬按:非也。惟南流东屈,乃能迳苦城南,若东流南屈,何得云迳城南耶?)
迳苦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魏属谯郡,晋属梁国,成康三年,改为谷阳,属陈郡。宋因。后魏属陈留。《地形志》,谷阳有苦城。在今鹿邑县东十里。)
《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
(守敬按:《续汉志》,苦,春秋时曰相。考春秋之相,不见《经》、《传》。司马彪当据边韶《老子碑》,见下。)
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赖乡;南自南门,越水直指故台,西面南门,列道径趣广乡道西门驰道。西届武平北门驰道,暨于北台。氵过水又东北屈,
(朱东下有而字,戴、赵删。)
至赖乡,
(朱赖讹作颡,《笺》曰:当作赖。戴、赵改,又乡下增西字。会贞按:非也。下言谷水迳赖乡城南,东入氵过水。则氵过水当迳赖乡南,而东北屈,至其东。不得云至赖乡西也,以增东字为合。赖乡详见下赖乡城。)
谷水注之。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
(守敬按:《环宇记》宁陵县下,乞活陈川遣将魏硕於谷水南营。晋豫州刺史祖逖遣护卫策追战,大破之。即此水也。又《隋志》圉城有谷水。襄邑县详《淮水》篇涣水下,与宁陵、圉城北相接。古涣水迳县东,谷水於此出焉。即今睢州之东也。)
东迳承匡城东。
(守敬按:《续汉志》襄邑有承匡城。下引京说在西三十里。《汉志》颜《注》引圈称同,《元和志》、《环琮记》亦同,在今睢州西,互见《淮水》篇涣水下。)
《春秋经》书:夏,叔彭生
(戴叔下增仲字。赵云:有谓叔下脱仲字者,非。《释文》,仲衍字,《石经》亦无。)
会晋却缺于承匡。《左传》曰:谋诸侯之从楚者。
(朱者讹作也。赵引全云:《传》文是谋诸侯之从楚者,今钞变作也字,则其义乖矣。戴改者。守敬按:文十一年文。)
京相?曰:今陈留襄邑西三十里有故承匡城。谷水又东南迳已吾县故城西,
(守敬按:后汉县属陈留郡,魏因,晋初省。后魏复置,属马头郡,在今宁陵县西南四十里。)
《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也,
(赵作地。会贞按:《通鉴》晋永嘉五年,《注》引《陈留风俗传》作地,盖胡氏改。)
杂以陈、楚之地,故梁国宁陵县之徙种龙乡也。
(会贞按:《文选·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亭》》注引《陈留风俗传》,无徙字,《初学记》二十六引同。又云,今其都印文曰种龙。?《名胜志》亦无徙字。?足徵此徙字衍。《环宇记》引作种于乡,虽误,然亦可见本无徙字。《通鉴》注引有徙字,盖沿郦书而未遑深考。宁陵县详《睢水》篇。)
以成哀之世,户至八九千,冠带之徒,
(朱《笺》曰:徒,旧本作徙。赵云:按徒,众也,字不误。)
求置县矣。
(会贞按:此求置县而未立。)
永元十一年,陈王削地,
(朱《笺》曰:《后汉书》,陈王钧坐杀人事,削西华、项、新阳三县。)
以大棘乡、直阳乡,
(会贞按:《地形志》,襄邑有直阳城。)
十二年,自鄢隶之,
(朱无十二年三字,郦作隐。赵据黄本增三字,改隐作亻焉云:《汉书》陈留郡有亻焉县,戴增同,亻焉作鄢。会贞按:《通鉴》注引有十二年三字。《环宇记》引作永元二年置已吾县,乃脱十字。朱无此三字,盖以文意不调而删之。若以三字移於句首以字上则合矣。鄢县详《睢水》篇。)
命以嘉名曰已吾,犹有陈、楚之俗焉。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县东。
(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后汉、魏属陈郡,晋省。今柘城县治。)
《地理志》淮阳之属县也。城内有柘令许君《清德颂》,石碎字紊,惟此文见碑。
(会贞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城西南里许有《汉阳翟令许叔台碑》,
(朱翟讹作种。赵种字、台字互移,云:《汉志》,广平国有阳台县。许叔台当作许叔种,字倒互耳。戴移同。会贞按:《天下碑录》,《汉阳翟令许叔台碑》在柘城县西南,光和中立则台字不误,惟种当作翟耳。乃赵不知有讹文,率下意互移,戴从之。失考甚矣。今佚。阳翟见《颍水》篇。)
光和中立。又有《汉故乐成陵令太尉掾许婴碑》,
(会贞按:《天下碑录》,《汉乐陵令太尉掾许婴碑》在柘城县西南,今佚。乐成陵见《浊漳水》篇。)
婴字虞卿,司隶校尉之子,建宁元年立。
(朱作六年,《笺》曰:一作元年。赵改云:按建宁止于五年,元年为是。戴改同。)
馀碑文字碎灭,不复可观,
(赵作睹。)
当以司隶诸碑也。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渐土},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
(守敬按:《史记·老子传》之厉乡,《正义》厉音赖,即此乡也。《续汉志》,苦县有赖乡。《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在今鹿邑县东十里。)
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
(朱北讹作比,赵、戴改。)
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水。
(会贞按:水自今睢州东,东南流经宁陵县,柘城县、至鹿邑县东,东北入氵过。)
氵过水又北迳老子庙东。
(守敬按:《类聚》六十四引《赖乡记》,老子祠在赖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老子平生时教化学仙处。汉桓帝修建屋宇宙老子庙。又七十九引皇甫谧《高士传》,桓帝诏陈相立祠。《地形志》,谷阳有老子庙。《元和志》,玄元皇帝祠在真源县东十四里。在今鹿邑县东。)
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
(朱脱遣字,中官讹作尼宫,《笺》曰:宋本作遣宦臣。赵依孙潜校改遣宦官。戴改遣中官。)
命陈相边韶撰碑。
(戴撰下增文字,以碑字下属,赵云:《隶释》,《老子铭》篆额在毫州苦县。苦属陈国。故其文陈相边韶所作。碑云,延熹八年八月,帝梦老子,尊而祀之。《帝纪》,此年春、冬,两遣中常侍至苦祠老子。《水经》载《蒙城王子乔碑》,亦云,延熹八年八月,帝遣使致祠。国相王璋乃铭纪遗烈。盖威宗方修神仙之事,故一时郡国竞作碑表。此石立于延熹无疑。杜子美云,苦县光和尚骨立,误也。一清按:《注》无立碑年月。《碑》云,延熹八年八月甲子日是也。守敬按:碑立於八月,而《桓帝纪》系管霸祠老子於下一月,当误,否则遣霸八月事。郦氏明言有二碑,光和所立,当是蔡邕所撰,别为一碑,而《注》不与边韶并叙。又世传《邕集》非完本,遣碑文不载,故今韶撰之碑犹可考见,而邕撰之碑竟成俄空,为可惜也。韶见《后汉书·文苑传》。)
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经
(全、赵作迳。)
谯所勒。
(守敬按:《类聚》六十二引《赖乡记》,老子庙前有两石阙,大阙高九尺八寸,下三重石?庶,阙边各有子阙。《环宇记》,阙各高一丈七尺,魏黄初三年文帝所立,其阙有铭,是钟繇书。谯县见下。)
阙北东侧有孔子庙,庙前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
(守敬按:《魏志·仓慈传》注引《孔氏谱》,汉桓帝立老子庙於苦县之赖乡,画孔子像於壁。孔畴为陈相,立孔子碑於像前。《孔氏谱》但言有孔子像,不言有孔子庙,与此《注》异。疑本无孔子庙,畴因有孔子像,遂於像前立碑。《孔氏谱》为得其实。《注》两庙字并当像字之误。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北则老君庙,
(守敬按:即老子庙,老子又有老君之《后汉书·孔融传》,融对李膺曰,先君孔子与君之先人李老君相师之先人,是也。至宋劝呔上老君之号。)
庙东院中有九井焉。
(守敬按:《续汉志》注引伏滔《北征记》,老子庙中有九井,水相通。《初学记》七引《赖乡记》,庙中有九井,汲一井,馀井水皆动。并引刘义庆《幽明录》,能洁齐入祠者,井水温清,随人意念。)
又北氵过水之侧,又有李母庙。
(朱李下衍老字,《笺》曰:克家曰,旧本作李母前庙,疑当作李老君母庙。戴、赵删老字。会贞按:《初学记》二十四引《赖乡记》,老子祠北二里李夫人祠,是老子所生旧宅。)
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
(会贞按:《环宇记》,李母坟在真源县东十三里。在今鹿邑县东。)
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氵过间。
(赵云:一清按:《晋书地道记》云,曲仁里,老子里也。会贞按:《御览》三百六十一引崔玄山《赖乡记》,李母祠门左,有碑,文曰,《老子圣母李夫人碑》。老子者,道君也,乘白鹿,下托於李母胞中,产於赖乡曲仁里。又《御览》一节引王阜《老子圣母碑》文一段。《环宇记》称,碑,汉桓帝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建。乃严可均辑《后汉文》,采碑文,误以王阜为成都人,永平中为重泉令,元和中迁益州太守,失考甚矣。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朱此下有许慎又云氵过水首受淮阳扶沟县蒗{艹砀}渠,不得至沛,方为氵过水也二十五字。全云:此二十五字疑是《注》首扶沟县下之错简,今次于此,是不比也。戴移前扶沟县下。)
氵过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
(守敬按:《一统志》,秦时故县,非汉沛郡治之相县。《环宇记》,相县在濑水东。在今鹿邑县东十五里。)
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
(朱文讹作又,赵同,戴改。)
老子,楚相县人也。
(会贞按:《史记》,楚苦县人。阎若琚曰,若属陈,其时楚未灭陈。皇甫谧《高士传》云,陈人。《释文叙录》、《西阳杂俎》并不误。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会贞按:苦县故城见上。)
在赖乡之东。
(朱赖下衍游字,赵同,戴删。)
氵过水处其阳。
(守敬按:文载《隶释》三。)
疑即此城也。
(朱疑讹作然,戴、赵改。)
自是无郭以应之。氵过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沛郡,后汉因,后为谯郡治,魏、晋因,后废。宋曰小黄为陈留郡治,齐、后魏因。今毫州治。《春秋左传·僖二十三年》,楚成得臣帅师伐陈,遂取谯,城顺而还。是也。(朱讹作二十二年,戴同,赵改二十三年。守敬按:《左传》在二十三年,谯作焦。杜《注》,焦,今谯县也。顿国,今汝阴南顿县。)
王莽之延成亭也。魏立谯郡,
(守敬按:《晋志》豫州下,魏武分沛立谯郡。《元和志》、《环宇记》并云,黄初元年置。《宋志》引何《志》,魏明帝分立,而引王粲诗,既入谯郡界,云云,谓粲是建安中亡,知非明帝置,则以魏琥置为是。)
沇州治。
(守敬按:沇州即兖州,后汉兖州治山阳,魏、晋治廪邱,后魏治瑕邱。而谯城则为后汉豫州治。《地形志》,南兖州正光中置,治谯城。然则此当云皇魏南兖州治,以别於曹魏之立郡。)
沙水自南枝分,北迳谯城西,而北注氵过。
(守敬按:沙水枝津详《渠水》篇。)
氵过水四周城侧,城南有曹嵩冢,
(会贞按:《环宇记》,曹嵩墓在沂水县南一百二十五里。《魏志》,太祖父嵩,避地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遂葬於此,谯城南之冢,盖后改葬乎?《地形志》,小黄有曹嵩墓,在今毫州南,下曹氏诸冢当同。)
冢北有碑,
(守敬按:《魏志》,嵩官至太尉。下各碑皆书碑题,独嵩碑不书,恐有脱文。此碑皆不著录,盖已佚。)
碑北有庙堂,馀基尚存,柱础仍在。庙北有二石阙双峙,高一丈六尺,榱栌及柱,皆雕镂云矩,
(朱讹作炬,《笺》曰:当作烟。赵云:按炬,火炬也,字不误。戴作矩,云:朱说,非也。考《漯水注》亦云,柱侧悉镂云矩。会贞按:明抄本作矩。《谷水注亦有云矩之文。)
上{?孚}ぜ已碎。阙北有圭碑,题云:《汉故中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
(会贞按:此魏武之祖《曹腾碑》。《隶续》云,《曹腾碑》文无存者。《集古录》、《金石录》所载《曹腾碑》,维建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云云,据《隶释》乃碑阴文非碑也。洪氏称,笺额今独存,云《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曹侯碑》,《水经》误多四字。考《魏志》及裴《注》引《续汉书》,长乐太仆并作大长秋。碑今佚。又按《地形志》小黄有曹腾墓。此《注》所叙曹氏诸碑,皆是冢碑。下文言马鹿拙,不匹光武隧道象马,当亦是冢碑,而《注》不叙腾冢,知有脱文。)
碑阴又刊诏策,
(朱诏讹作右,赵据何焯校改诏。戴改同。会贞按:《隶释》引此作诏。碑阴,载《隶释》。洪适曰,《后汉书》本传,腾自安帝时为黄门,从官,后以定策立威宗,与州辅等七人皆封侯,至大长秋。此碑前一篇,建和元年七月已亡,就国。策书乃梁太后临朝时也。后一篇则褒赠制书。《传》云,奉事四帝,而《水经》有据,则其亡在威宗时。《汉隶字原》,碑阴,延熹三年立,与郦《注》合。《隶韵》以为建和元年,是误策书之年,即立碑之年矣。今佚。)
二碑文同。夹碑东西,列对两石马,高八尺五寸,石作鹿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马也。
(会贞按:光武葬临平亭南,见《河水注》五,不详隧道象马。)
有腾兄冢。
(朱作有史腾冢,《笺》曰:旧本作腾兄冢,按同马彪《续汉书》,曹节四字,长伯兴,次仲兴,次叔兴,腾字季兴,所谓腾兄则伯、仲与叔也。腾更无弟。吴本作兄腾,似误。又腾少徐黄门从官,自小黄门迁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送三十馀年,亦未尝为颍川太守也。戴、赵作腾兄,云:按《隶释》载此文,正作有腾兄冢。伯、叔、季腾最知名,馀则有字而无名。《三国志·魏书·曹仁传》,仁,太祖从弟。裴《注》引《魏书》仁祖褒,颍川太守,斯其人也。朱氏乃以腾未尝为颍川太守,哓哓不置,真痴人说梦也。会贞按:据《仁传》,褒与腾为兄弟行,但非亲兄,不得直称腾兄,岂郦氏记忆之误乎?否则腾兄二字,为曹褒之误也。)
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卒,而不刊树碑岁月。
(会贞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下二碑同。)
坟北有其元子炽冢,
(会贞按:《魏志·曹仁传》,文帝即位,追赐仁父炽谥曰陈穆侯,置守冢十家。)
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历太中大夫、司马、长史、待中、
(朱侍上衍引字,赵据《隶释》校删,戴删同。)
迁长水,
(会贞按:《仁传》注引《魏书》父炽,侍中、长水校尉。)
年三十九卒,熹平六年造。炽弟胤冢。冢东有碑,题云:《汉谒者曹君之碑》,熹平六年立。
(会贞按:胤之仕履不见于史,惟此碑题,稍存官衔耳。)
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
(守敬按:《魏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载公《令》:孤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环宇记》ガ县下引《魏略》,太祖於谯东十五里泽中,筑精舍,谓之谯东。在今毫州东。)
《魏书》曰:太祖作议郎,告疾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
(朱无春夏二字,赵据《三国志》注校增,戴增同。守敬按:《御览》四百六十八引王沈《魏书》,无春夏二字,盖据脱误之本,与郦氏同。《元和志》亦有春夏二字,可证。)
秋冬射猎,以自娱乐。
(守敬按:《魏志·武帝纪》,拜议郎,后又拜骑都尉,迁济南相,乃徵为东郡太守,不就,始称疾归乡里,而不言筑室事,此条《魏书》文引见裴《注》,互有详略。)
文帝以汉中平四年生于此,
(守敬按:《魏志·文帝纪》中平四年冬,生於谯。)
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
(守敬按:《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较详,此钞略其辞。)
即是处也。后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坛前树碑,碑题云:《大飨之碑》。
(守敬按:《魏志·文帝纪》延康元年,南征,军次於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於邑东。《环宇记》,《五飨碑》在魏文庙前。昔文帝幸谯,父老立碑於故宅,题曰,《大飨之碑》。钟繇篆额,曹子建文,梁鹄书,时称为《三绝碑》,载《隶释》。洪适曰:碑字有不明者。唐大中年,毫守李暨再刻。在今毫州东,已佚。)
碑之东北,氵过水南有谯定王司马士会冢。
(守敬按:《晋书·谯王逊传》,子定王随立,薨,以此云士会证之其即定王随无疑。盖随字士会,又以字行,故此称士会乎?而《传》不言士会。《惠帝纪》太安元年,亦但言安东将军谯王随薨,不如碑南石榜叙官位文,此可辅《晋书》之阙。)
冢前有碑,晋永嘉三年立。
(会贞按:此碑文及下柱文,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
碑南二百许步,有两石柱,高丈馀,半下为束竹交文,作制工巧。
(朱讹作乃士,《笺》曰:当云工巧。戴改极工,赵改工巧。守敬按:乃与巧、士与工,形近,当工巧之误,而又倒错也。)
石榜云:晋故使持、散骑常侍、都督杨州,
(戴、赵改杨作扬。守敬按:黄本、吴本并作杨。杨、扬古通。)
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氵过水又东迳朱龟墓北,
(守敬按:墓在今毫州东。)
江南流。冢南枕道有碑,
(朱重冢南二字,戴、赵删。守敬按:《金石录》引此,不重冢南二字。)
碑题云:《汉故幽州刺史朱君之碑》。龟字伯灵,
(朱伯讹作汨,《笺》曰:当作伯。戴、赵改。)
光和六年卒官,故吏别驾从事史右北平,无终年化
(朱《笺》曰:当作牟化,即造碑故吏姓名也。赵云:按《隶释》引此作年化,年亦姓也。戴作年同。守敬按:《隶释》作牟。明抄本原作牟,则年字非也。)
中平二年造。
(守敬按:《集古录》,《汉朱龟碑》在毫州界中,后余守毫州,徙置州学中。碑载《隶释》云,君讳龟,字伯灵。又云,拜幽州刺史,年六十四,以光和六年,盖谓卒官也。又云,故吏牟化等立碑,其别驾从事史右北平无终十字,中平二年造五字,不载,当在碑阴。碑已佚,今有残碑重刻本。)
碑阴刊故吏姓名,悉蓟、涿及上谷、北平等人。
(守敬按:《金石录》,碑阴文字残缺。初余读郦氏注《水经》云,朱龟碑阴故吏姓名,多上谷、北平人,知此碑有阴,因托人就毫社模得之。北平作代郡,异。然代亦属幽州,碑阴当有代郡人也。《隶释》但言有阴,不载其文,盖以残缺故。)
氵过水东南迳层邱北,
(守敬按:邱在今毫州东南。)
邱阜独秀,巍然介立,故壁垒所在也。氵过水又东南,迳城父县故城北,
(朱脱北字,戴、赵增。守敬按:县详《淮水》篇夏肥水下。)
沙水枝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县,
(守敬按:此言沙水枝津注氵过在城父城北。《渠水》篇言枝津出沙,在城父西南,源委似不出城父一县。考城父南与思善县接壤,城父之西南,即思善之西北。故此又谓承沙水於思善县。县详《淮水》篇夏肥水下。)
世谓之漳水,
(戴改漳作章,下同,云:考章水又见《渠水注》内,亦无水旁。守敬按:郦氏往往故意错出,今仍之。《毫州志》,清油湖在州东南百馀里,西接明河、油河之水,北流为章水。)
故有漳头之名也。东北流迳城父县故城西,
(朱脱县字,赵、戴增父。)
侧城东北流入于氵过。
(守敬按:水东北流,於今毫州东南入氵过。)
氵过水又东迳下城父北。
(守敬按:《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索隐》引顾氏,在城父县东,在今蒙城县西八十里。)
《郡国志》曰:山桑县有下城父聚者也。
(守敬按:县详后北肥水下。)
氵过水又屈迳其聚东郎山西,
(守敬按:《环宇记》,狼山在蒙城县西北二十八里,有二山。南北相对。《九域志》、《金史·地理志》并言,蒙城有狼山。狼、郎音同。在今蒙城县西北十八里。)
又东南屈,迳郎山南,山东有垂惠聚,
(守敬按:《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三年,盖延拔睢阳,获刘永。永将苏茂等立永子纡为梁王,四年,遣马武等围纡於垂惠。章怀《注》,垂惠,聚名,在山桑县西北,一名礼城。在今蒙城县西北二十里。)
世谓之礼城。袁山松《郡国志》曰:山桑县有垂惠聚,
(守敬按:《续汉志》已有此文,郦氏因上引彪说,而此改引山松说,盖故以示博。)
即此城也。氵过水又东南迳氵过阳城北,会贞按:《方舆纪要》,氵过阳自东晋以后为城守处。盖南北之重镇也,故济、梁与魏相争相夺,史不绝书。今蒙城县治。)临侧氵过水,
(朱《笺》曰:临侧当作侧临。戴云:按《注》内言临侧者不一,朱说非也。)
魏太和中为南兖州治,
(朱脱南兖二字。赵云:按《环宇记》后魏孝文帝置涡州,理山桑县,其地后入于梁,复入魏,改为谯州,改谯县为涡阳县。州治上疑落涡字,全、戴改,增氵过字。会贞按:非也。考《魏书·孟表传》,表仕萧鸾为马头太守,太和十八年,据郡归诚,除南兖州刺吏,领马头太守,镇涡阳。又《齐书·裴叔业传》,永泰元年,叔业领孙令终等围涡阳,虏南兖州所镇伪刺史孟表固守。即魏太和二十二年。是太和中置南兖州於此,以表为刺史,毫无疑义。而《元和志》、《环宇记》云,孝文置涡州,盖在太和末。《方舆纪要》则谓景明中改置涡州涡阳郡。《一统志》同。乃全、戴惑於赵说增作涡州,又并不知盖表为孟表之误,疏矣。今订。守敬按:《元和志》、《环宇记》云魏涡州理山桑城。据《渠水》篇及下文,山桑县在氵过水北。若州理山桑城,则氵过水不得迳其北矣。岂指隋之山桑言乎?)
以孟表为刺史,后罢州立郡,
(朱《笺》曰:旧本作罢州立碑,吴本改为立郡。赵云:按《魏书·地形志》谯州下,景明中,置涡阳郡,此即所谓罢州立郡者也。)
衿带遏
(赵作?曷。)
戍。氵过水又东南迳龙亢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沛郡,后汉属沛国,魏属谯郡,晋因,后废。后魏武定六年复置,为龙亢郡治,在郦氏后,在今怀远县西北七十五里。)
汉建武十三年,世祖封传昌为侯国。
(赵云:沈氏曰,按本传,昌由昆阳徙芜湖,不闻为龙亢也。)
故语曰:沛国龙亢至山桑者也。
(赵云:《厄林》曰:阚る《十三州志》,山桑县人,俗贪伪,好持马鞭行邑。故语曰,沛国龙亢至山桑,诈托旅使若奔丧,道过寇抄,遂失资粮。郦氏取其一语,殊为不备。)
氵过水又曲而南流,出石梁,
(会贞按:梁在今怀远县西北。)
梁石崩褫,夹岸积石,高二丈,水历其间。又东南流迳荆山北,
(朱无北字,赵同,戴增。守敬按:《淮水》篇言,淮出于荆山之左,扬涛北注。又言,淮水于荆山北,氵过水东南注之。是氵过水迳山北矣。山详彼篇。)
而东流注也。
又东南至下邳淮陵县入于淮。
(守敬按:《通鉴》魏黄初六年,《注》引《水经》作淮阴,误。晋泰始六年《注》引作淮陵。)
氵过水又东,左合北肥水,肥水
(戴肥上增北字。)
出山桑县西北泽薮,
(会贞按:今曰东淝河,出宿州西南龙山湖。《环宇记》谓此肥水在城父县西,则以夏肥水当之,非也。)
东南流,左右翼佩,数源异出同归,
(会贞按:《淇水注》泉源水下,引犍为舍人曰,水异躇?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北肥亦然,故《注》说同。)
盖微脉涓注耳。
(会贞按:《环宇记》引此作涓脉所注,乃以意改。)
东南流迳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
(守敬按:《地形志》,涡阳有北平城。《环宇记》,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五十二里。在今蒙城县北。)
昔文钦之封山桑侯,
(守敬按:文钦,《魏志》附《母邱俭传》注引钦降吴,表谨上还所受魏使持节前将军山桑侯印绶。此钦封之据。然考《后汉书·王常传》,常已先封山桑侯矣。)
疑食邑于此。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义士门生沛国萧刘定兴立。
(朱士讹作北。赵改,称:赵琦美云,《隶释》引此文作义士,按义士犹今云信士。宋避太宗讳,改义为信,至今因之。又朱《笺》曰:谢云,萧下颖有县字。赵增县字。守敬按:此碑及阴,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北肥水又东迳山桑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沛郡,后汉属汝南郡,魏属谯郡,晋因,后废。在今蒙城县北三十七里。)
俗谓之都亭城,
(戴删城字。守敬按:《注》称某城亭,某城亭者甚多,不当删也。)
非也。今城内东侧,犹有山亭桀立,陵阜高峻,
(守敬按:《环宇记》,今城内有亭基,陵阜高峻。盖亭已无存,而故址岿然在望也。)
非洪台所拟。
(守敬按:扬子云《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救北极之?尊?尊,此谓比洪台尤高也。)
《十三州志》所谓山生于邑其亭有桑,
(朱亭作庭,赵同,戴改。守敬按:《环宇记》引《十三州记》作亭。)
因以氏县者也。郭城东有《文穆冢碑》,三世二千石,穆郡户曹史,徵试博士、太常丞,以明气侯,擢拜侍中、右中郎将,迁九江、彭城、陈留三郡,
(朱讹作四部。赵部改郡,云:按所历止三郡,四字疑误,抑或脱失一郡也。戴改三郡。守敬按:古三、四皆积画成字,最易混淆,往错出,此九江、彭城、陈留止三郡,则作三决矣。赵疑四字误,是也。乃又言或脱失一郡,何无定见耶?)
光和中卒。故吏涿郡太守彭城吕虔等立。
(守敬按:曹魏之吕虔任城人,为泰山太守,非此吕虔也。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北肥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瑕陂。
(守敬按:陂在瑕城之西。)
陂水又东南迳瑕城南。
(守敬按:城在今蒙城县东北。)
《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师还及瑕,
(守敬按:晋、楚鄢陵之战,楚败后事。)
即此城也。故京相?曰:瑕,楚地。
(守敬按:杜《注》同。)
北肥水又东南迳向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沛郡,后汉属沛国。据京说,盖魏、晋之间省。在今怀远县西北。)
《地理志》曰:故向国也。《世本》曰: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守敬按:《汉志》,向故国。又云,姜姓,炎帝后。据《左传·隐二年·正义》,引《世本》,向,姜姓。桓五年《正义》引《世本》,州,姜姓。《周语》,刘、许、申、吕由太姜。韦《注》,四国皆姜姓。依《世本》为说。)
京相?曰:向,沛国县,今并属谯国龙亢也。杜预曰:龙亢县东有向城,
(守敬按:《释例》小国地内文。隐二年《注》作东南,《续汉志》注引《地道记》亦作东南。隐二年,莒人入向。《汉志》引其文於此。杜氏本以为说。而顾炎武辨其误,谓惟《齐乘》言沂州百里,向城镇近之。郦氏不载入向事,但引京、杜说,盖先得顾氏之意矣。)
汉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富波侯王霸为侯国,
(守敬按:见《后汉书·王霸传》。)
即此城也,俗谓之圆城,非。又东南迳义城南,
(戴城改成。守敬按:不必改。见《渠水》篇。)
世谓之楮城,非。
(赵云:按《水经·渠水》篇,又东南过义成县西南,入于淮。此《注》云,氵过水受沙水东南流迳荆山,左合北肥水,又东注于淮。今凤阳府怀远县东北十五里有涡口城,又东北四十五里,有向城,即氵过水入淮之处,与《汉志》合。故道元以《经》言下鄢淮陵入淮为非。此义城即沛郡之义成县。胡渭云:义成故城,今名拖城。顾祖禹云:涡口城今讹为{艹拖}城。涡、楮音韵联,而《注》又有楮城之目,殆字形之变耳。)
又东入于氵过,氵过水又东注于淮。《经》言下邳淮陵入淮。误矣。
(守敬按:汉淮陵县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国,魏属下邳郡,晋复属临淮郡,永嘉后废。在今盱眙县西八十里,云氵过水入淮处,远,帮郦氏辨《经》之误。)
氵反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
(会贞按:《春秋》之必阝水,必阝音下。京相?曰,在敖北,见《济水注》。《汉志》,系下卞水於荥阳,均氵反水之上流,与济及蒗荡等水同流,故郦氏不详叙。《说文》氵反水受陈留浚仪阴沟,则指氵反水分流处言,而《水经》从之。氵反,《后汉书·明帝纪》作汴,盖后人避反字,变从卞,而至今相沿不改矣。浚仪县详《渠水》篇。)
阴沟即蒗荡渠也。
(守敬按:《水经》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阴沟之道,即蒗荡渠之道也。)
亦言氵反受旃然水,
(守敬按:《济水注》一索水下,叙《旃然水》云,济渠水断,氵反沟惟承此始,故云氵反受旃然。)
又支并丹、沁乱流,
(朱沁讹作泌,赵、戴改。守敬按:《御览》六十三引此作沁,《沁水》篇叙丹水注沁,又云,沁水於武德县南积为陂,东南入河,亦兼丹水之目,此所谓丹、沁乱流也。)
于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氵反,故氵反兼丹水之称。
(守敬按:《获水注》引《纪年》言丹水,以为氵反水之变名,是丹水绝河合氵反,?以水兼称丹水矣。)
河?水断,
(朱?讹沛,赵改,戴改济。守敬按:《御览》引此作?。)
氵反承水旃然而东,自王贲灌大梁,水出县南,而不迳其北,
(守敬按:王贲引水灌大梁,谓之梁沟,东迳大梁城南,详见《渠水注》。)
夏水洪泛则是渎津通,故渠即阴沟也。
(守敬按:是渎在县北,即《渠水注》左出之故渎也。)
于大梁北又曰浚水矣。
(守敬按:《阴沟水注》,梁沟既开,蒗荡渠故渎,实兼阴沟、浚仪之称。浚仪即浚水。)
故圈称著《陈留风俗传》曰:浚水迳其北者也。
(守敬按:《渠水注》引《陈留风俗传》,县北有浚水。)
又东,氵反水出焉。
(守敬按:《渠水注》引《续述征记》氵反、沙到浚仪而分,氵反东注,沙南流。氵反东注即此所谓氵反水出焉者也。水出今祥符县东北。)
故《经》云:氵反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也。
(赵云:按《禹贡锥指》曰,浮于淮、泗,达于河。苏氏《传》曰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世谓隋阳帝始通汴入泗。禹时无此水道,以疑《禹贡》之言。按《汉书》项羽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文颍《注》云,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衡,与济、汝、淮、泗会,即今官渡水也。魏武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乃楚汉分裂之处。盖自秦、汉以来有之,安知非禹迹耶?《禹贡》九州之末,皆记入河水道,而淮,泗独不能入河,帝都所在,理不应尔,意其必开此道以通之。其后或为鸿沟,或为官渡,或为汴,上下百馀里间,不可必然皆引河水而注之淮、泗也。故王浚伐吴,杜预与之书曰,足下径取秣陵,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浚舟师之盛,古今绝伦,而自泗、汴溯河,可以班师,则汴水之大小当不灭于今。又足以见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阳帝创开也。吴王夫差阙沟通水,与晋会于黄池,而江始有入淮之道,禹时则无之。故《禹贡》曰,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明非自通入淮,则江无入淮之道。今直云浮于淮、泗,达于河,不言自海,则鸿沟、官渡汴水之类,自禹以来有之,明矣。按苏氏因说者有谓河当作菏,而以为不必然,故废此论。阎百诗曰,《禹贡》济入于河,南溢而为荥,而陶邱,而菏,而汶,而海,此禹时之济渎发源注海也。《史主·河渠书》,禹功施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此禹后代人于荥泽之北,引河东南流,故《水经》谓河水东过荥阳县,蒗荡渠出焉者,是亦引济水分流。故《汉志》谓荥阳县有蒗荡渠,首受?,东南流者,是又自是之后,代有疏睿,枝津别渎,不可胜数,则郦《注》所谓荥、波、河、济往复迳通者也。虽然,其来古矣。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则战国前有之。晋、楚之战,楚军于必阝,必阝即氵反水,则春秋前有之。《尔雅》,水自河出为氵?。氵?本氵反水,则《尔雅》前有之。然莫不善于道元之言,曰,大禹塞荥泽。荥泽,莽时方柘,岂禹塞之乎?又曰,昔禹塞其淫水,而于荥阳下引河。荥阳河非禹引,而谓禹之时已有乎?余是以断自《河渠书》,参以荥阳下引河不见《禹贡》之书,为出禹以后。颇自幸其考订比苏氏差详矣。按《河渠书》有自是之后四字,百诗据此判鸿沟非禹迹,真老吏断狱手。而愚更有进者,谓由泗入菏,由菏入济是矣,而自陶丘以西,舍鸿沟无达河之道也,焉得不指为禹迹乎?谓荥阳下引河出禹以后,是矣,而由济达河,莫知其所经,不显示以一涂,终何以破获千古之疑乎?是当于注、漯之间求之。盖兖、青、徐、杨之贡道,皆由济入漯以达河,而宋儒谓济,漯二水无相通之处,则浮济者溯陶丘而西且北,势不得不出于荥阳,此苏氏所以近理,而人不敢深折其非也。诚知经所谓浮于济者,乃至菏会汶之济,而非陶丘、荥泽之济,则济之所以通河者漯也,非鸿沟、官渡、汴水也,而纷纭之说,不攻自破矣。又曰,黄文叔云,蒗荡出河,断非禹迹。禹之行河,本以河湍悍难行平地,故酾二渠以引河而载之高地,二渠非得已也。后世不职圣人之意,妄凿河为渎,或不须地?力,或附属不理,故其势易决。盖非独蒗荡也,其下濮水通河,而酸棘决,瓠水通河而瓠子决,汴渠亦屡决。至王景治汴,凿山开涧,十里置水门,使更相回注,紊乱渠胍,而禹迹益坏矣,且所为通淮、泗者,以舟楫之利也。菏已通矣,而何更用通蒗荡哉?其曰禹塞淫水而凿之者,春秋、战国之世,商桷功利,而忽远图,并植私欲,而不顾大经。策谋之士,托其名于禹而世不之察也。《河渠书》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其在春秋、战国之际,明矣。伟哉此论,善发《禹贡》之蕴,并可以证徐州达于河之误。)
氵反水东迳仓垣城南,即大梁之仓垣亭也。
(朱梁下有县字。赵虽未改大梁作浚仪,但云,按《汉志》浚仪县下云,故大梁。《续志》亦云,浚仪本大梁,是未尝以大梁名县也。全、戴改浚仪通。守敬按:删县字即得。《通鉴》,晋永嘉三年诏将军王堪等讨石勒,勒拒之,至黎阳,堪退保仓垣,即此。《地形志》,浚仪有仓垣城。《元和志》,长垣故城一名仓垣城,在开封县北二十里。《环宇记》,在县在东北二十里,在今祥符县东北。《方舆纪要》与陈留西南之石仓城混为一城,非也。城互见《济水注》一南济下。)
城临氵反水
(守敬按:《初学记》八引《西征记》城南临汴渠,《环宇记》引《舆地志》同。)
陈留相毕邈治此。
(守敬按:毕邈,见《晋书·苟?传》称从事中郎,不言为陈留相,略也。)
征东将军苟?之西也,
(朱苟讹荀,赵据《晋书·列传》改,戴作苟。守敬按:明抄本作苟。)
邈走归京。?使司马东莱王赞代据仓垣,断留运漕
(守敬按:《?传》,?奉诏讨东海王越,卷甲长驱,次于仓垣。?使王赞据仓垣断留运漕,盖在此时。及京师陷,?与赞仍屯仓垣,又考《石勒载记》勒围陈留太守王赞于仓垣,则赞据仓垣时,以司马转为陈留太守也。)
氵反水又东迳陈留县之钅并乡亭北。
(守敬按:亭当在今陈留县北,县详《渠水》篇。)
《陈留风俗传》所谓县有钅并乡亭
(守敬按:《睢水注》言县有钅并亭。钅并乡。)
即斯亭也。氵反水又迳小黄县故城南。
(守敬按:县详《济水注》一南济下。)
《社仙传》称灵寿光
(守敬按:《后汉书·方术传》作冷寿光,冷为冷之误,冷灵音同。)
扶风人,死于江陵胡冈家,
(守敬按:今本《神仙传》,冈作田。)
冈殡埋之。后百馀日,人有见光于此县,寄书与冈。
(朱与作於,赵同,戴改。守敬按:《神仙传》作与。)
冈发视之,
(守敬按:《神仙传》发下有棺字,此脱。)
惟有履存。氵反水又东迳鸣雁亭南。
(守敬按:《续汉志》,陈留有鸣雁亭。杜预言,在雍邱县西北。盖后度属雍邱也。《环宇记》,在雍邱县北四十里。在今杞县北。)
《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者也。杜预《释地》云:在雍丘县西北。
(守敬按:郦氏凡引《释例》,称杜预《释地》,此见《释例》郑地内。)
今俗人尚谓之为白雁亭。氵反水又东迳雍丘县故城北,
(守敬按:县详《睢水》篇。)
迳阳乐城南。
(守敬按:《方舆纪要》阳乐城,苻秦时所置。在今杞县东北四十里。)
《西征记》曰:城在氵反北一里,周五里,雍丘县界。氵反水又东,有故渠出焉,南通睢水,谓之董生决,或言,董氏作乱,引水南通睢水,故斯水受名焉。今无水。
(守敬按:《睢水注》,汉延熹六年,雍邱令董生立广野君庙碑,当即此董生。《名胜志》云,言董氏作乱无据,余疑作乱为作令之误。《初学记》八引《述征记》,汴南董生引汴水通白羊湖,即此所谓引水南通睢水也。白羊湖为睢水所积,见彼篇。董生决故渠,当在今渠县东北。)
氵反水又东,枝津出焉,俗名之为洛架口。
(朱洛作落,下同。戴同,赵改。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作洛。洛架水详《睢水》篇。)
《西征记》曰:洛架,水名也。《续述征记》曰:在董生决下二里。氵反水又迳外黄县南,
(守敬按:县详《泗水》篇黄水下。)
又东迳莠仓城北。
(会贞按:《地形志》,襄邑有牖乡、牖仓。牖、莠音同。城当在今杞县东北。)
《续述征记》曰:莠仓城去大游墓二十里。又东迳大齐城南。
(会贞按;齐,一音齐。大齐城盖与大齐陂近,陂见《泗水》篇黄水下,城当在今杞县东北。)
《陈留风俗传》曰:县有科禀亭,是则科禀亭也。
(朱科讹料,戴、赵改。)
氵反水又东,迳小齐城南。
(守敬按:城当在今考城县西。)
氵反水又南迳利望亭南。
(守敬按:亭在今考城县西。)
《风俗传》曰:故成安也。
(朱故下有曰字,《笺》曰:谢云,曰字疑衍。赵仍,戴删。)
《地理志》陈留,县史。
(朱志下有曰字,县作旧。赵仍曰改县,戴删曰改同。守敬按:汉县属陈留郡,后汉废。)
汉武帝以封韩延年为侯国。
(全云:按小司马曰,《表》在郏,《志》在陈留,盖疑未能决也。予谓延年郏人,则颍川之郏是也,以为陈留,非也。善长亦据本《志》言之耳。赵云:按《地理志》,颍川郡本有成安县,分《注》云,侯国也。而小司马以陈留之成安当之,道元则又两释之,而不知择也。守敬按:韩延年封国,道元已载於《汝水》篇。)
氵反水又东,龙门故渎出焉。
(会贞按:故渎在今考城县西南。)
渎旧通睢水,故《西征记》曰:龙门,水名也。门北有土台,高三丈馀,上方数十步。
(会贞按:《环宇记》,龙门台在考城县西南十五里。戴延之《西征记》,龙门,水名也。台南渠岸有门,与台下水相连。)
氵反水又东迳济阳考城县故城南,为?获渠。
(守敬按:《晋志》,济阳郡是济阴之误,此作济阳,则郦氏所见《晋志》已是误本。汉甾县属梁国,后汉改曰考城,属陈留郡。魏因,晋初省,寻复置,属济阴郡。后魏孝昌中,改置考阳县,属北梁,在今考城县东南五里,?获渠见《汉志》,详《获水》篇。考城本甾县,故言氵反水迳考场面故城南为?获渠也。)
考城县,周之采邑也,于《春秋》为戴国矣,
(守敬按:《说文》作C7,《春秋·隐十年》,三《经》皆作载,惟《谷梁音义》曰,工,本或作戴。段玉裁云,古载、戴同音通用耳。《汉志》甾故戴国。《左传》杜《注》,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场面。)
《左传·隐公十年》秋,宋、卫、蔡伐戴
(守敬按:《春秋经》蔡先卫,此从《左传》。)
是也。汉高帝十一年封秋彭祖为侯国。
(朱秋字讹在封字上,戴、赵同。赵云:按《索隐》曰,《汉表》彭祖姓礻必,音辔。韦昭音符蔑反,非也。今检《史记》诸本并作礻必,今见有姓礻必氏。守敬按:毛刻单行本《索隐》称秋彭祖,郦所见本当与小司马同,此秋封二字乃传钞倒错,今订。)
《陈留风俗传》曰:秦之谷县也。后遭汉兵起,邑多灾年,故改曰?县。王莽更名嘉谷。
(赵云:按道元此说非也。《汉书·靳歙传》略梁别西击邢说军?南,破之。师古曰,?,县名也。后为考城。则秦时已名?县,非自汉始。盖因王莽更为嘉谷,而造作是说。守敬按:段玉裁曰,《风俗传》无稽之言。)
章帝东巡过县,
(朱章上有汉字,全同,赵、戴删。)
诏曰:陈留?县
(朱脱留字。赵增云:《郡国志》考城县属陈留郡。戴增同。赵又云:按《左传·正义》,《地理志》云,甾县,故戴国。应劭曰,章帝改曰考场面。古者,甾、戴声近,故郑玄《诗·笺》,读ㄈ载如炽甾,是其音大同。故汉于戴国立甾县。可以补郦《注》之遗。)
其名不善。高祖鄙柏人之邑,
(守敬按:《汉书·高帝纪》,八年过赵,赵相贯高等谋欲弑上,上问知县名柏人,曰,柏人者,迫于人也。)
世宗休闻喜而显获嘉
(守敬按:俱汉武帝元鼎六年事,郦氏於《涑水》篇、《济水》篇载之。)
应亨吉之符,
(朱之作元,戴同,全校改之,赵改同。)
嘉皇灵之故,
(朱《笺》曰:宋本作顾。戴、赵改顾。会贞按:故字疑衍,下赐字当上属。)
赐越乃光烈考武王,
(朱作越有先列考武王,《笺》曰:先一作光。赵改光,又列改烈,王改皇,武皇谓开武帝。戴改同,惟仍列字。会贞按:越乃光烈考武王《周书·洛诰》文,今据订。)
其改?县曰考城。是渎盖因县以获名矣。氵反水又东迳宁陵县之沙阳亭北,
(会贞按:县详《雎水》篇。亭当本杜《注》作沙随。杜言亭在宁陵县北。《环宇记》在宁陵县西北七十里。在今县西北。)
故沙随国矣。《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秋,会于沙随,谋伐郑也。杜预《释地》曰:在梁国宁陵县北沙阳亭,
(会贞按:杜氏《释例》宋地内文,作沙随亭,是年《注》同。《续汉志》注、《环宇记》引杜说并作沙随,阳为随之误无疑。如谓郦氏时有沙阳亭之史,因变杜说作沙阳,则下明言世以为堂城,不名沙阳亭也。)
是也。世以为堂城,非也。
(守敬按:《通鉴》梁中大通元年,陈庆之自钅至城进拔荥城,遂至梁国。胡氏引《水经注》春秋沙随云云,谓荣、堂字相近,意即此地而字讹也。《方舆纪要》又谓荣城为蒙城之讹,但堂城在梁国之西北,蒙城在梁国之东北,自钅至至梁国均非途便。考古之栗县于梁国为东南,栗与荣亦形近。《通鉴》之荣城,其栗城之误乎?《名胜志》引此又作堂阳城。)
氵反水又东迳黄蒿坞北。
(守敬按:坞在今宁陵县北。)
《续述征记》曰:堂城至黄蒿二十里。氵反水又东迳斜城下。
(守敬按:城在今考城县东。)
《续述征记》曰:黄蒿到斜城五里。《陈留风俗传》曰:考城县有斜亭。氵反水又东迳周坞侧,
(朱无又字,戴、赵增。守敬按:程大是《禹贡山川地理图》,坞在宁陵县,在今考城县东。)
《续述征记》曰:斜城东三里。晋义熙中,刘公遣周超之
(朱《笺》曰:旧本作周超之,故有周坞之名。吴本作东超之,误矣。守敬按:明抄本作周。)
自彭城缘氵反故沟,斩树穿道七百馀里,以开水路,停薄于此,
(戴薄改泊。守敬按:义熙十三年,刘裕征姚泓时事。)
故兹坞流称矣。氵反水又东迳葛城北,故葛伯之国也。
(守敬按:葛伯见《商书·仲虺之诰》。《孟子》赵《注》,羸姓。《路史·国名纪》一,姬姓。《续汉志》,宁陵有葛乡,故葛伯国。《左传·桓十五年》杜《注》,葛国在宁陵县东北。《元和志》,故葛城在宁陵县北十五里。当在今县东北。)
孟子曰:葛伯不祀。汤问曰:何为不祀?称:无以供祠祭。遗葛伯。葛伯又不祀,汤又问之,
(守敬按:《孟子》何为不祀下接曰无以供牺牲句,无此四语,较合。)
曰:无以供牺牲。汤又遗之,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粢盛。汤使毫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又率民夺之,不授者则杀之。汤乃伐焉。
(守敬按:见《滕文公》篇。)
葛于六国属魏。魏襄王以封公子无咎,号信陵君,
(朱《笺》曰:《史记》,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王即位,封为信陵君。《集解》、《正义》皆不言其封地。《索隐》,《地理志》无信陵,或曰是乡邑名,面亦未实指其地。考《索隐》间引《水经注》,《正义》引《水经注》尤多,如此《注》明言信陵君封地,何以不引?而《正义》於《春申君传》云,四君并号谥。据《史记·魏豹传》豹,故魏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亦见《陈涉世家》。《索隐》引晋灼宁陵,梁国县也。即今宁陵是。此葛乡在宁陵,其为魏咎之封无疑。《通典》宁陵魏信陵君邑。《元和志》、《环宇记》并谓安?王封无忌为信陵君,邑於此,咎,魏为宁陵君亦在此。盖后世作图经者,但见魏咎封宁陵,意咎承其先人之封,故以信陵亦属宁陵。此《通典》、《元和志》、《环宇记》所由以宁陵为信陵也。然司马贞、张守节皆不得信陵之地,如所见《水经注》有之,则乡邑号谥之说陋矣。况此《注》虽经脱烂,而魏咎之名一字尚存,足知其原文当是魏某王以封公子咎,号宁陵君,并无信陵君之说,又按《信陵君传》,赵王以高阝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则是信陵实有其地,《索隐》以为乡邑名近是。《春申君传·正义》以为四君号谥,非也。)
其地葛乡,即是城也,在宁陵县东四十里。
(朱无东字,《笺》曰:四一作西。戴、赵改西。会贞按:非也。上文沙随亭在宁陵北,氵反水迳沙随亭后,东迳黄蒿坞,斜城、周坞,又东迳葛城,安得谓葛场面反在宁陵西耶?杜预言在宁陵东北,言东可以该东北,此乃四上脱东字耳。《春秋地名考略》引此正作在宁陵县东四十里。)
氵反水又东迳神?冗坞,
(会贞按:坞当在今商邱县西北。)
又东迳夏侯长坞。
(赵云:按《三国志·魏武帝纪》,袁术退保封邱,遂围之,示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太寿地无考,大约在宁陵、襄邑之间,又《夏侯?传》,领陈留、济阴太守。?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此夏侯长坞,盖以?得名。会贞按:坞在今商邱县西北。)
《续述征记》曰:夏侯坞至周坞,各相距五里。
(会贞按:依《注》文谓夏侯坞至神坑坞五里,神坑坞至葛场面五里,葛城至周坞五里。)
氵反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
(会贞按:县详《雎水》篇。)
而东历襄乡坞南。
(会贞按:坞在今商邱县东北。)
《续述征记》曰:西去夏侯坞二十里。东一里即襄乡浮图也,氵反水迳其南,汉熹平中某君所立,
(朱脱中某二字,《笺》曰:按熹平是汉灵帝年号,此云熹平君,知有脱误也。宋本亦然,其坠失久矣。全云:钱遵王本,熹平下有中某二字,从之。戴增同。守敬按:此全氏见钱遵王宋本之证,与朱氏所见宋本,非一本也。)
死因葬之,其弟刻石树碑,
(朱脱其字,全校增。赵、戴增同。)
以旌厥德。
(朱旌作进,《笺》曰:宋本作旌。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旌。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隧前有师
(戴作狮。)
子、天鹿,累?专作百达柱八年。
(朱脱累字,?专论博,达讹树。《笺》曰:博,宋本作?专,赵据《隶释》改?专改达,戴俱同。守敬按:戴与明抄本合。)
荒芜颓毁,凋落略尽矣。
东
(朱东上有又字,戴、赵同。守敬按:依例不当有又字,今删。)
至梁郡蒙县
(赵云:按《汉志》,秦砀郡,高帝五年为梁国。《续志》同。作《经》者乃改云梁郡,此与陈县汉相王君造《四县碑》,以淮阳国为淮阳郡,正相类。后《获水》、《睢水经》文亦云。守敬按:两汉并为梁国,而此书《氵反水》、《雉水》、《睢水经》文,均称梁郡,赵氏虽疑之,而未能详其故。余考《魏志》,太和六年,元城王悌改封梁王,是魏自太和以后,亦为梁国。而《庐毓传》为梁郡太守,时在魏初。又《后汉书·献帝纪》,献帝禅位,诸皇子皆降列侯。则魏受禅后,已除国为郡。《水经》作於三国时,已有定论,据此一事,则作魏初,更为确证矣。)
为获水,
(朱获讹濉,赵改睢。戴改获云:考后获水出氵反水于梁郡蒙县北,而睢水躇?郡鄢县,可证此乃为获水甚明,今改正。)
馀波南入睢阳城中。
(朱睢作淮。赵改云,汉西京梁国治睢阳,《续志》睢阳亦居梁国领县之第一,《注》云,唯睢阳城南侧有小水,南流入于睢,是也。)
氵反水又东迳贳城南,
(朱贳讹贯,赵、戴改。)
俗谓之薄城,非也。
(守敬按:薄城见下,不在此。)
阚る《十三州志》以为贯城也,
(朱贯讹贳,戴、赵改。)
在蒙县西北。
(守敬按:《春秋》杜《注》,贯,宋地,梁国蒙县西北有贯城,为阚所本,惟改贳城作贯城。然杜氏时已变称贳城,未必阚氏时仍还故名,其称贯城,盖径就《春秋》为说耳。《括地志》,故贯城今名蒙泽城,在济阴县南五十六里。在今商邱县西北。)
《春秋·僖公二十年》,齐侯、宋公、江、黄盟于贯,杜预以为贳也,云:贳贯字相似。
(守敬按:杜《注》以贳城当贯,故言以为贳也。相似句则明引《注》文。)
贯在齐,谓贯泽也,是矣。
(朱矣讹,赵同,戴作矣。守敬按:明抄本作矣。《释例》或曰,齐有贯泽。《公羊》曰,贯泽之会。《公羊》语见僖九年。)
非此也。今于此地,更无他城在蒙西北,惟是邑耳。考文准地,贳邑明矣,非毫可知。
(赵云:按毫与上薄字同音。守敬按:毫、薄通,详下。此就城实指之,以驳俗误薄城之误。)
氵反水又东迳蒙县故城北,
(朱蒙讹违,戴、赵改。守敬按:汉县属梁西,后汉、魏、晋因,后废。在今商邱县东北二十二里。)
俗谓之小蒙城也。《西征记》:城在氵反水南十五六里,
(会贞按:《元和志》,小蒙故城在宋城县北二十二里。《环宇记》,六国时,楚有蒙县,俗以为小蒙城。但谓在宋城县南十五里。《名胜志》又谓在商邱县南二十里,去故氵反水甚远,与《西征记》不合。)
即庄周之本邑也,
(会贞按:《史记·老子传》,庄子,蒙人,名周。《正义》引郭缘生《述征记》蒙县,庄周之本邑也。)
为蒙之漆国吏,
(会贞按:《史记》文。皇甫谧《高士传》同。《名胜志》,漆园在小蒙城内。又《括地志》漆园故城在冤句县北十七。?《环宇记》作五十。?里。《通典》亦云,冤句有漆园,庄周为吏之所,异。王嘉《拾遗记》,庄周隐濠上漆园。《环宇记》,废漆园在定远县东三十里,庄周为吏之处。尤异。)
郭景纯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
(会贞按:《游仙传》中诗见《文选》。)
悼惠施之没杜门于此邑矣。
(朱《笺》曰:《庄子》云,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谓从者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会贞按:《九域志》,墓在滑州。)
氵反水自县南出,今无复有水,
(会贞按:此指《经》文馀波南入睢阳城中之水。)
惟睢阳城南侧有小水,南流入于睢。
(会贞按:此小水盖即《睢水》篇之明水绝睢注涣者也。)
城南二里,有《汉太传掾桥载墓碑》。
(守敬按:《天下碑录》称《汉太尉掾桥载碑》在宋城县五里,与此作太傅异,碑今佚。)
载字元宾,梁国睢阳人也。睢阳公子,熹平五年立。
(守敬按:睢阳公无考,将谓桥玄乎?然玄未封睢阳公。岂《后汉书》本传略耶?又《传》及蔡邕《桥玄碑》只有玄子羽,官至任城相,不见载名。)
城东百步有石室,刊云:汉鸿胪桥仁祠,
(守敬按:桥仁见《前汉书·儒林·孟卿传》,字季卿,官大鸿胪。仁为桥玄七世祖,见《玄传》。此文欧、赵、洪皆不著录,盖已佚。)
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而无碑志,不知何时建也?氵反水又东迳大蒙城北,
(守敬按:《括地志》,大蒙城在宋州北五十里。《环宇记》,在宋城县北四十一里。在今商邱县东北。)
自古不闻有二蒙,疑即蒙毫也。所谓景薄
(赵改毫。守敬按:《汉书·地理志》山阳郡有薄县,薄即毫。《郊祀志》如淳曰,毫亦薄也。赵氏上文谓毫与薄同音,此又改薄为毫,何也?)
为北毫矣。
(朱北讹此,《笺》曰:宋本作北。戴、赵改。守敬按:《御览》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蒙为北毫,即景毫,汤所盟地。《环宇记》引《十三州志》亦北毫在蒙。汤会诸侯於景毫即蒙之北毫也。)
椒举云:商汤有景毫之命者也。
(守敬按:《左传·昭四年》,楚子合诸侯于井,椒举语楚子说。杜《注》或言毫即偃师。)
阚る曰:汤都也。毫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守敬按:《御览》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汤始居毫,学者咸以毫本帝喾之墟云云,与此地。惟乡下有之汤二字,是阚る本皇甫说。偃师及尸乡汤亭详《谷水》篇。)
皇甫谧以为考之事实,学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汤居毫,与葛为邻,是即毫与葛比也。汤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宁陵去偃师八百里,
(朱陵讹陂,《笺》曰:宁陂据《郡国志》当作宁陵,乃葛伯乐也。戴、赵改陵。)
不得童子馈饷而为之耕。今梁国自有二毫,南毫在谷熟,
(守敬按:南毫详《淮水》篇涣水下。谷熟,县。)
北毫在蒙,非偃师也。
(守敬按:《御览》引《帝王世纪》又云,一毫在河南偃师为西毫。)
古文《仲虺之诰》曰:葛伯仇饷,征自葛始,即孟子之言是也。
(守敬按:以上《帝王世纪》文,引见《御览》一百五十五自皇甫士安立此说,而故书雅记皆可疑。冯山公景云,按《竹书》夏桀十五年,汤自商邱迁於毫,则葛之为邻,当在偃师未迁之先。迁於西毫,必在葛征既始之后。如此解,则《书·序》、《孟子》,皆不相妨矣。)
崔る曰:汤冢在济阴薄县北。
(守敬按:《史记·殷本纪·集解》引此语合,文俱为《皇览》说,则裴る固以《皇览》为据者。以郦氏割此句为裴る说。然考《泗水注》丰水下,云,已氏县有伊尹冢,引崔る云云,又引《皇览》云云,与此叙汤冢,先引崔る后引《皇览》同,则崔る字不误。《后汉书》本传,る所著有书记等书。汉薄县属山阳郡,后汉属梁国,此称济阴薄县者,考《后汉书·梁节王畅传》,建初中,以济阴之薄县益梁国,则县尝属济阴也。在今曹县南二十五里。)
《皇览》曰: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冢四方,方各十步,
(会贞按:《书钞》九十四、《御览》五百六十引《皇览》,各作八。)
高七尺,上平也。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却长乡
(守敬按:《集解》作御史长卿,《索隐》长卿,诸本多作劫姓。按《风俗通》有御氏,为汉司空御史,其名长卿,明劫非也。洪颐煊云:大司空不得言御史,劫御声相近,此本作大司空史御长卿,传写者误乙作御史耳,因以劫娄生。《水经注》作大司空史却长卿,却即御之讹。)
按行水灾,因行汤冢,
(守敬按:以上并《集解》引《皇览》文。)
在汉属扶风,今徵之回渠亭,有汤池徵陌,是也。
(朱池讹地,《笺》曰:宋本作池。戴、赵改。全云:按《汉志》,徵属左冯翊,不属右扶风。守敬按:此与上文意不接。扶风与济阴差以千里,乃别采一说。《御览》八十三引《韩诗内传》曰,汤为天下,十三年,年百岁而崩,葬於徵。今扶风徵陌是也。是郦所据。此《注》因行汤冢下,《韩诗内传》曰汤葬於徵九字,下接在汉属扶风云云,郦盖引《韩诗》说而驳之。后又引杜预说,蒙在薄城中以驳之。自此《注》脱《韩诗》等字,而梁玉绳《人表考》、孙星衍《汤陵考》,遂疑郦氏,谓按行水灾在三辅,不思《集解》引《皇览》只以证汤冢在济阴,无异义也。徵县在今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
然不经见,难得而详。按《秦宁公本纪》云:二年伐汤,三年与毫战,毫王奔戎,遂灭汤。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作戎荡,《集解》徐广曰,荡音汤,社亦作杜。《说文》,毫,京兆杜陵亭。在今咸宁县东南。《括地志》,三原县有汤陵,又有汤台在始平县西北八里,则真国当在今三原、兴平之界。)
然则周
(朱有穆字,《笺》曰:疑衍。戴、赵删。)
桓王时自有毫王号汤,为秦所灭,乃西戎之国,葬于徵者也,非殷汤矣。
(守敬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秦宁公二年为周桓王六年,《封禅书·索隐》引皇甫谧云,周桓王时,自有毫王号汤,非殷也。《秦本纪·集解》引皇甫谧云,毫王号汤,西夷之国也。)
刘向言殷汤无葬处为疑。
(守敬按:刘向,《汉书》附《楚元王交传》,时成帝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归延陵,制度泰奢侈,向上疏谏,此其疏中语也。)
杜预曰: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
(会贞按:《释例》宋地内文,作西北有毫城。庄十二年《注》同。《续汉志》薄县《注》引杜亦同,此脱西字,衍伐字。又《续汉志》注其西有微子冢,当是。盖箕子封朝鲜,不得有冢在此也。而《环宇记》云,箕子冢在宋城县北四十一里二十步,古蒙城内。又引晋伏滔《北征记》,望毫、蒙间,成汤、伊尹、箕子之冢,皆为邱墟。则相传有箕子冢久颖。惟乐史言在蒙城内,与杜言薄城西,又异。)
今城内有故冢方坟,疑即杜元凯之所谓汤冢者也。而世
(朱作先,《笺》曰:孙云,当作世。戴、赵改。谓之王子乔冢。冢侧有碑,题云:《仙人王子乔碑》,曰:王子乔者,盖上世之真人,闻其仙不知兴何代也。博问道家,(朱问讹闻,赵据《隶释》校改。戴作问。守敬按:明抄本作问。)
或言颍川,或言产蒙,初建此城,则有斯邱,传承先民,曰王氏墓。暨于永和之元年,冬十二月,当腊之夜,墓上有哭声,
(朱之下衍时字,上上脱墓字,戴、赵同。守敬按:《御览》三十三引蔡邕《王乔录》无时字,有墓字。今订。)
其音甚哀。附居者王伯怪之,明则祭
(朱《笺》曰:当作登。赵改,戴仍。)
而察焉。时天鸿雪,下无人径,有大鸟迹在祭祀处,左右咸以为神。其后有人著大冠,张单衣,杖竹,立冢前,呼彩薪孺子伊永昌,
(守敬按:伊永昌《邕集》作尹秃,《御览》亦作尹秃。)
曰:我,王子乔也,勿得取吾坟上树也。
(守敬按:《邕集》作尔勿复取吾先人墓前树也。盖据下文实真人之祖先增先人二字。然碑题只云仙人王子乔,则先人二字非也。祖先当是始先之义。《御览》元先人二字。)
忽然不见。时令泰山万熹
(朱作喜笺》曰:当作熙。戴、赵改熹。)
稽故老人之言,感精瑞之应,乃造灵庙,以休厥神。于是好道之俦,自远方集,或纟玄琴以歌太一,或谭思
(戴谭改覃,赵仍。守敬按:谭、覃通。《诗·大雅·生民》篇实覃,或作谭。)
以历丹田,
(朱作思,《笺》曰:当作田。赵改田,戴改邱,守敬按:《笺》说是也。田与思形近,且与下先字韵,惟历字尚未惬耳。)
知至德之宅兆,实真人之祖先。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遣使者奉牺牲致礼,。祠濯之敬,
(朱《笺》曰:一作臻祀,只俱之敬。全云:《隶释》改作只惧,非是。守敬按:《邕集》作奉牺牲以致祀,只惧之敬,肃如也,与一本合,非《隶释》臆改。)
肃如也。国相东莱王璋,字伯义
(赵义改仪,云:《后汉书·党锢传》,王璋,字伯仪,东莱曲成人,少府卿。戴改同。守敬按:《邕集》亦作伯义,《隶释》同。义未必讹,依《党锢传》改作仪,亦专辄。)
以为神圣所兴,必有铭表,乃与长史边乾遂树之玄石,纪颂遗烈。
(守敬按:碑文见《蔡邕集》一,郦氏略有删节。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据郦《注》载之,盖已佚。)
观其碑文,意惟非远,既在迳见,
(朱在作有,迳作经。赵据黄本改在,仍经。戴并改。守敬按:黄本作迳见,戴改是也。详见《汝水》篇。)
不能不书存耳。
(朱作焉,赵同,戴作耳。)
推水出氵反水于梁郡蒙县北。
(朱作获,赵、戴同。孙星衍校,获改,曰:《说文》字犬声,睢阳有水。《广韵》曰,犭隹同。惟徐引孙勉五隹切。案《说文》曰犬声,则是后人误以隹为声也。守敬按:孙校最精。此书《经》、《注》原必皆作犭隹。观上篇《经》作睢,睢、犭隹形近。《济水》二《经》、《注》并作犭隹,可见。自《汉志》误犭隹为获,莫悟其非。阚る、郦氏所见,皆是误本,后人习见获,少见犭隹,又据以改此书耳。今依《济水经》注,改此《经》,《注》,俾还旧观。水本出汉甾县,因《汉志》系於蒙县,《水经》遂谓出蒙县北,实出县西北也。)
《汉书·地理志》曰:获水也。《十三州志》曰:首受甾获渠,
(赵甾作?,云按《汉志》,梁国蒙县获水首受甾获渠。氵反水《注》,氵反水又东迳济阳考城县故城南,为甾获渠。道元是《注》,盖割裂班《志》,又杂引阚说以成文,殆好博之过也。戴以也《十三州志》曰六字为衍文而删之。会贞按:《水经》作犭隹,而世本《汉志》则作获,云获水首受甾获渠阚る援据已然。郦氏好博,乃分为二截引之。称《地理志》曰获水也,又称《十三州志》曰首受甾获渠并无衍文。戴未得郦氏之意,臆删,失之。)
亦兼丹水之称也。《竹书纪年》曰:宋杀其大夫皇瑗
(朱作缓,《笺》曰:《纪年》宋本作瑗。戴、赵改。)
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
(朱讹夫,赵据《纪年》改水云,黄本元是水字。戴作水。)
丹水壅不流。
(会贞按:《竹书》此二事合为一条,古本在晋定公三十五年,今本在周敬王四十三年,均脱宋大水三字,当以此补之。)
盖氵反水之变名也。
(守敬按:此等考证,非郦氏之精识,何克臻此?《氵反水注》云,氵反兼丹水之称。)
犭隹水
(朱作获,下同。守敬按:并当作犭隹,说见上,今正。)
自蒙东出,
(朱讹山,戴、赵改出。守敬按:蒙县详上篇。)
水南有《汉故绎幕令匡碑》。
(守敬按:匡上当有鲁字。)
匡字公辅,鲁府君之少子也。碑字碎落,不可寻识,竟不知所立岁月也。
(守敬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犭隹水又东迳长乐固北,
(守敬按:《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三年,吴汉率七将军与刘永将战於广乐,大破之。《注》,广乐地阙,今宋州虞城县有长乐故城,盖避隋炀帝讳也。然则此《注》长本作广。在今虞城县西。)
已氏县南,
(守敬按:县详《泗水》篇丰水下。)
东南流迳于蒙泽。
(守敬按:《史记·宋世家·集解》贾逵曰,蒙泽,宋泽名。《续汉志》,蒙有蒙泽。《十三州志》言,蒙泽在县东,则实指其地。《环宇记》,在宋城县北三十五里。在今商邱县东北。)
《十三州志》曰:蒙泽在县东。《春秋·庄公十二年》,宋万与公争博,杀闵公于斯泽矣。
(守敬按:万与闵公博,见《公羊》,弑公于蒙泽,见《左传》,此兼采之。)
犭隹水又东,
(朱作氵反水,赵、戴氵反改获。守敬按:当作犭隹。)
迳虞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梁国,后汉、魏、晋因,后废。《地形志》,萧县治虞城。在今虞城县西南三里。)
古虞国也。
(守敬按:《左传》杜《注》,虞,舜后诸侯也。梁国有虞县。《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谯周云,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县。《陈世家·索隐》,商均封虞。)
昔夏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者也。
(守敬按:《左传·哀元年》文。)
王莽之陈定亭敢。城东有《汉司徒盛允墓碑》。
(朱脱碑字,赵据《隶释》校增,戴增同。守敬按:墓在今虞城县东三里。)
公子伯世,
(赵公改允云:盛允为司徒,在桓帝延熹三年,见范《史·桓帝纪》。何焯云,当作盛兑,见《姓氏急就篇》。然当以史为正。戴改允同。守敬按:或谓下以迄于公句,正承此公字。汉司徒,三公之官,故碑文称公。《注》碑下或当有云字,赵不考古者三公称公之例,故以公允字形相近改之。存参。)
梁国虞人也。其先?氏,至汉中页,避孝元皇帝讳,改姓曰盛。
(守敬按:《汉书·元帝纪》颜《注》引荀悦曰,讳?之字曰盛。故改姓曰盛。)
世济其美,以迄于公。察孝廉,除郎,累迁司空、司徒,延熹中立。
(守敬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据郦《注》载之,盖已佚。)
墓中有石庙,庙宇倾颓,基构可寻。犭隹水又东南迳空桐泽北。泽在虞城东南。
(守敬按:《左传》称空泽,《续汉志》,虞有空桐地,因泽在空桐,亦曰空桐泽。杜《注》,空桐地名,在虞县东南。故郦氏谓泽在虞城东南也。在今虞城县南。)
《春秋·哀公二十六年》冬,宋景公游于空泽,
(朱脱宋、景二字,戴、赵增。)
辛已,卒于连中。大尹
(朱尹下衍左师二字,戴、赵同。守敬按:《左传》事与左师无涉,今删。)
兴空泽之士,千甲,
(朱《笺》曰:千甲,《左传》杜《注》谓甲士千人也。吴本改作壬午,今复正之。会贞按:明抄本作千甲。)
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者矣。
(守敬按:以上见《左传》。)
犭隹水又东迳龙谯固,
(朱无东字,固作国。赵云:按龙谯国未详。《环宇记》毫州下云,后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太史令单?以为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后如其言。及文帝即位,黄初元年,以先人旧都,立为谯国,与长安、许是、邺、洛阳号为五都。事见《后汉书·方术传》及《三国志·魏文帝纪》。熹平之朝,谯尚为县,属沛国,占侯者即云其国,若豫知当涂受命改制之事,史氏多诬,此其验矣。戴增东字,国改固。会贞按:龙谯字疑有误。《元和志》,故谯城在下邑县北三十一里。祖逖屯淮阴,进据太丘城,遂克谯城而居之。谓此。与毫州之谯中隔睢、涣等水,毫不相涉。赵氏不知《注》有讹文,牵引彼谯龙见之事,疏矣。证以上文长乐固,戴改国为固,当是也。《方舆纪要》,或曰汉谯县初治此。在今夏邑县北。)
又东合黄水口,水上承黄陂,
(朱无水字,戴、赵增。)
下注犭隹水,
(会贞按:犭隹水之北即黄沟枝流,见《泗水》篇黄水下,此盖枝流溢而为陂,故谓之黄陂,共水南流注犭隹,亦谓之黄水也。《地理志》,下邑有黄水。水当在今单县东南。)
犭隹水又东入栎林,
(会贞按:当在今单县之东南,虞城县之东北。)
世谓之九里柞。
(朱作祚,《笺》曰:宋本作柞陆机《诗》疏云,秦人谓柞为栎,河内人谓木蓼为栎。戴、赵改柞。守敬按:明抄本作柞。)
犭隹水又东南迳下邑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梁国。后汉、魏、晋因,宋为梁郡治,后废。在今夏邑县东北。)
楚考烈王灭鲁,顷公亡,迁下邑。
(守敬按:《史记·鲁世家》文作下邑。《集解》徐广曰,下一作卞。郦氏叙顷公事於此,与徐广所见一本同。《后汉书·鲁恭传》亦作下邑,而《六国表》但见卞。《通鉴》胡《注》谓《春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即其地。则以卞为是,卞县详《泗水》篇。)
又楚、汉彭城之战,吕后兄周,军于下邑。
(朱兄讹弟。全云:按《项羽本纪》云,吕后兄,《高帝纪》亦云吕后兄,非弟也。且是周吕侯,名泽。周中其封国,非名周也。戴弟改兄,周改泽,下同。守敬按:弟字诚误。《正义》引苏林云,以姓名侯,则是谓吕姓而周名也。郦盖从苏说,未深考耳。《汉书·外戚表》,周吕令武侯泽,高祖六年封。)
高祖败,还从周军。
(守敬按:详见《项羽本纪》。)
子房肇捐地之策,收垓下之师,
(守敬按:《汉书·韩信传》,汉王兵败彭城,还至下邑。汉王曰,吾欲捐关已东,谁可与共功者?良谓捐之黥布、彭越、韩信三人,楚可破也。《高帝纪》五年,败固陵,用张良计,韩信、彭越皆引兵来,黥布随刘贾皆会,围羽垓下,斩羽。)
陆机所谓谋下邑者也。
(朱无谋字,戴同。《笺》曰:脱谋字。赵增。守敬按:《汉高祖功臣颂》文,见《文选》。王莽更名下治(朱作洽,《笺》曰:旧本作治。戴、赵作治。)
矣。犭隹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
(朱砀下有山字。赵删云:两《汉志》、《后魏志》俱作砀县,无山字。按《汉志》砀县正点云,山出文石。《续志》钞变其词曰,砀,山出文石。连作大字,非以砀山名县也。戴删同。守敬按:汉县属梁国。后汉、魏因,晋并入下邑。宋复置,属梁郡。后魏属砀郡,在今砀山县南。李兆洛《地志韵编》,以后汉为砀山县,非也。据《隋志》开皇十八年,始置砀山县於今县东。)
应劭曰:县有砀山,山有东,出文石。
(守敬按:《汉志》砀,山出文石,是应所本。颜《注》引应劭曰,山在东,乃节引之。《环宇记》山在永城县北五十里。在今砀山县东南。山互详《睢水》篇。)
秦立砀郡
(守敬按:《睢水注》秦始皇二十二年,以为砀郡。)
盖取山之名也。
(守敬按:师古曰,以有砀山,故名砀郡。)
王莽之节砀县也。山有梁孝王墓,
(会贞按:《环宇记》梁孝王墓在永城县北五十里,砀山南领上。高四丈,周回一里。宋永城即今县治。)
其冢,斩山作郭,穿石为藏。行一里到藏中,有数尺水,水有大鲤鱼,黎民谓藏有神,
(朱民讹萌,赵同,戴改。)
不敢犯之。
(戴作神。)
凡到藏皆洁齐而进,不齐者至藏,辄有兽噬其足,兽难得见,见者云似狗,
(朱无云字,赵据黄本增,戴有。会贞按:明抄本有云字。以上《续述征记》文,引见《书钞》九十四,似狗作似豹。《御览》五百五十九引《述征记》亦作似豹,则此狗为豹之误。又《类聚》八十三引《曹操别传》,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又宋马永卿《?赖真子》四入孝王墓隧道中百馀步,如五间七架屋许大,周回有石门子十许,中有大石柱四所,以悬棺,棺不复见矣。山下有居民数百家,今谓之保安镇。盖当时守冢之遗种也。可补郭《记》之类所未备。)
所未详也。山上有梁孝王祠。犭隹水又东,谷水注之。水上承砀陂,
(朱无水字,砀讹阳。赵增、改。戴失,增改同。守敬按:《环宇记》引此作砀陂。)
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诸陂散流,为零水、氵?水、清水也,
(朱为作谓,赵同,戴改。守敬按:此数水为砀陂之上源,当在今砀山县西。)
积而成潭,谓之砀水。
(守敬按:即砀陂,依《列仙传》变称砀水耳。下言陂水东注,可见。《一统志》古砀水在砀山县南,久湮。)
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宋康王舍人,
(朱康上无宋字,戴、赵同。守敬按:《列仙传》有宋字,今增。《史记·宋世家》,君偃自立为王。《索隐》、《战国策》、《吕氏春秋》皆以偃谥曰康王也。)
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馀年,后入砀水中,
(守敬按:《古钞《列仙传》作涿郡涿水,《御览》九百三十六引同。《事类赋注》二十九引作涿水,亦同。而《文选·江赋》李《注》引作砀水。《魏都赋》张《注》叙琴高事,当本《列仙传》,亦作砀水,与郦氏所见本同。则作涿,作砀,两本并传,当以砀为是。)
取龙子,与弟子期曰:
(守敬按:《御览》五十九引此叠期字,曰作日。然古钞《列仙传》作期曰。)
皆洁齐待于水旁,设屋祠,果乘赤鲤鱼出,入坐祠中。砀中有千万人观之。
(戴千作可。守敬按:明抄本作可,黄本作千。)
留月馀复入水也。
(守敬按:以上《列仙传》文。)
陂水东注,谓之谷水,东迳安山北,
(守敬按:山在今砀山山也。山有陈胜墓。(守敬按:《续汉志》注砀有胜墓。)
秦乱,
(赵秦乱上据孙潜校增。增睹字。)
首兵伐秦,弗终厥谋,死葬于砀,谥曰隐王也。
(守敬按:首兵二语,隐括《史记·陈涉世家》。葬砀,谥曰隐王。高祖时置守豕三十家,亦见《世家》。)
谷水又东北注于犭隹水。
(守敬按:水在今砀山县东北。)
犭隹水又东,历蓝田乡郭,
(守敬按:郭当在今砀山县之东北,丰县之西南。)
又东迳梁国杼秋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梁国,后汉属沛国,魏、晋因,后废,在今砀山县东六十里。)
王莽之予秋也。
(朱予讹子。赵据《汉志》改,戴改同。)
犭隹水又东历
(赵云:按下有脱文。会贞按:合下洪沟东注为一句,无脱文。)
洪沟东注,
(朱东改水注,衍之字,赵同水。戴惟删之字,全删同。会贞按:删之字,是也。下言沟首对犭隹,是南北之沟,皆自犭隹出,非洪沟水注犭隹也,赵未细绎《注》文耳。)
水南北各一沟,
(戴删水字。会贞按:二沟当在今萧县西北。)
沟首对犭隹,世谓之鸿沟非也。
(朱鸿讹洪,赵同,戴改。会贞按:上明称洪沟,何又以世谓之洪沟为非?此洪字乃涉上而误,当本作鸿沟,盖洪沟而世谓之鸿沟则认为楚、汉所分之沟,故斥其非。下复申明沟名音同,非楚、汉所分也。戴改得之。《渠水注》,今萧县西有鸿沟亭,世又因鸿沟而传会之。)
《春秋·昭公八年》,秋,?于红。杜预曰:沛国萧县西有红亭,
(会贞按:杜《注》红亭下,有远疑二字,亭在今萧县西北。)
即《地理志》之县也。
(朱无也字,作虹。戴、赵增、改。赵云:按此说亦见《晋书地道记》,而顾景范非之。《郡国志》泰山郡奉高蛴《注》,《左传·昭八年》大?于红。红亭在县西北。《汉志》沛郡县,莽曰贡。师古曰,亦音贡,音义并异。会贞按:杜《注》红,鲁地,萧县之红亭在宋境,故杜以远为疑。若县在今五河县西,在萧县东南数百里,去鲁尢远。郦氏明叙县於《淮水》篇,何至以当《春秋》之红?或是后人见《地道记》有此说,刘昭亦引之,妄加此句。奉高之红亭在今泰安县东。)
景帝三年
(朱作高后三年。《笺》曰:《王子侯表》,景帝三年,更封富为红侯。作高后误。赵云:按《楚元王传》,休侯富免,后封红侯。《索隐》红、休盖二乡名。王莽封刘歆为红休侯。一云,红即县。戴高后改景帝。)
封楚元王子富为侯国,王莽之所谓贡矣。盖沟史音同,
(朱音作是,赵同,戴改。)
非楚、汉所分也。
(全云:鸿沟,《史记·年圾》作洪渠,《汉书音义》作洪沟,《晋志》浚仪县下亦作洪沟,则鸿、洪字本通,故有指此洪沟为鸿沟者,善长特起而纠正之。)
东,过萧县南,
(朱东上有又字,戴、赵同。守敬按:依例不当有又字,今删。)
睢水北流注之。
(朱此六字讹《注》。睢讹获。戴改《注》,改睢,云:考《注》,即《经》所谓睢水也。实指此《经》之文而言,今改正。全、赵改同。守敬按:《睢水经》云,又东过相县南,屈从城北东流,当萧县南,入于获。叙睢水止於萧县。则此《经》云,又东过萧县南获水北流注之。正谓彼睢水自萧县南,北流,注获水。孙星衍校彼篇作入于犭隹是也。盖获即犭隹,以形近讹为睢,此又以睢讹为获。)
萧县南对山,
(守敬按:汉县属沛郡,后汉属沛国,魏属谯郡,晋复属沛国,宋为沛郡郡治。齐、后魏因。《地形志》,萧县有萧城,在今县西北十里。)
世谓之萧城南山也。
(朱城讹县,赵据黄本改,戴作城。守敬按:明抄本作城。)
戴延之谓之同孝山,云:取汉阳城侯刘德所居里名目山见。
(守敬按:同孝山见下,在古萧县之东。戴延之则以萧城南山当之,故郦氏引於此。《汉书·恩泽侯表》,缪侯刘德,宣帝地节四年封阳城侯。德为楚元王交曾孙,故旧里在兹。)
刘澄之云:县南有冒山,
(守敬按:冒山在今萧县西南十里,翘峙众中,山麓有石,嵌空玲珑,约略太湖石。见《县志》。)
未详孰是也。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犭隹,
(会贞按:《一统志》谓之箕保山。《地形志》萧县有谷水。指此水也。)
世谓之西流水,言水上承梧桐陂,陂水西流,因以为名也。
(会贞按:《方舆纪要》西流河在萧县南三十里,北经旧县治,南即此水注犭隹之故道,至淮於东北三里之两河口,云云,则后世改流矣。梧桐陂详《睢水》篇白沟水下。)
余尝迳萧邑城右,惟是水北注犭隹水,
(赵无水字。)
更无别水,
(朱无水字,《笺》曰:谢兆申云,当作更无别水。戴、赵增水字。)
疑即《经》所谓睢水也。
(会贞按:此郦氏以目验得之,惟但言西流水承梧桐陂注犭隹,而不言与雎水通流,殊为不备。读者当参观《睢水》篇睢盛则北流入于陂,陂溢则西北注于犭隹之文。)
城东西及南三在,临侧犭隹水,
(朱《笺》曰:克家云,当作侧临。会贞按:《注》多言临侧,此不误。《续汉志》注引《北征记》,城周十四里,南临汴水,汴水即犭隹水,但言南临,不及东西,略也。)
故沛郡治,县亦同居矣。
(会贞按:《宋志》沛郡先书萧盖自相县移治此。)
城南旧有石桥耗处,
(朱讹作处耗,《笺》曰:耗字疑衍。赵乙作耗处云:谓水痕减落之处也。戴乙同。会贞按:《魏书·祖莹传》,莹咏《悲彭城诗》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死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考《史记》,项羽从萧击汉军,东至彭城,大破汉军。此石桥在萧城南,盖即莹所指也。)
积石为梁,高二丈,今荒毁殆尽,亦不具谁所造也。县本萧叔国,宋附庸,
(守敬按:《汉志》文。《左传·庄十二年》疏,萧本宋邑,宋桓公之立,萧叔大心有功,宋别封以为附庸。)
楚灭之。《春秋·宣公十二年》,楚伐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
(拊而勉之,三军)
抚之士,皆同挟纩。
(朱三军下作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同挟纩。赵同,戴谓是后人据《左传》之文所改,作抚之云云。会贞按:戴与明抄本合。)
盖思使之然矣。萧女娉齐,
(戴娉作聘。)
为顷公之母。却克所谓萧同叔子也。
(守敬按:《左传·成二年》,晋却克等败齐于鞍,齐使宾媚人致赂。晋人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犭隹水又东历龙城,
(守敬按:东历龙城,东迳龙城也。顾祖禹云,《水经》谓之历龙城,读《注》不审。《地形志》,龙城县有龙城。《梁书·兰钦传》作龙城,误。《环宇记》龙城在萧县东三十里。在今县东。)
不知谁所创筑也。犭隹水又东迳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
(守敬按:《续汉志》注引《北征记》,彭城西二十里有山,山有楚元王墓。《地形志》,彭城有楚元王冢。《一统志》,同孝山一名楚王山,山下有楚元王墓,故名。在今铜山县西二十五里。)
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馀丈,广百许步,经十馀坟,悉结石也。
(守敬按:《名胜志》称志云,山下有古冢数十,皆依山为之,?以巨石。元王冢特大,馀者皆其子孙。《通鉴》梁天监五年,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吏宋黑趣彭城,围高冢戍。《注》魏或立戍於元王冢也。)
犭隹水又东,净净沟水注之。水上承梧桐陂
(朱承作结,《笺》曰:宋本作承。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承。)
西北流,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
(朱《笺》曰:谢云,白沟当作白渎。赵云:按《萧县志》,自沟在县西北二十里,沟字不误。会贞按:当在萧县东北。)
又北入于犭隹,俗名之曰净净沟也。
(朱《笺》曰:宋本但作名之曰净沟也。赵云:按净净沟之义,如深深渠、C8C8水、源源水、涓涓水之类。朱氏不察,必欲去此重文,亦昧矣。守敬按:赵氏每以朱所称宋本为臆造,中尉当不至此。)
又东至彭城县北,东入于泗。
犭隹水自净净沟东,迳阿育王寺北,
(守敬按:寺在今铜山县西。)
或言楚王英所造,
(守敬按:《后汉书·楚王英传》晚节,学为浮屠齐戒祭祀,故或言此寺为英所造。彭城本楚王都。)
非所详也。盖遵育王之遗法,因以名焉。
(会贞按:《魏书·释老志》:佛后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於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於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有阿育王寺,盖承其遗迹焉。郦《注》惟载彭城之寺也。)
与安陂水合,水上承安陂
(守敬按:《通鉴》宋元嘉二十八年,魏师过彭城,驱男口万馀,夕应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即此。在今铜山县西南。)
馀波,北迳阿育王寺侧,水上有梁,谓之玄注桥。水旁有石墓,宿经开发,石作工奇,殊为壮构,
(朱壮作庄,《笺》曰:宋本作壮。戴、赵改。)
而不知谁冢,疑即澄之所谓凌冢也。水北流注于犭隹。
(守敬按:水在今铜山县西。)
犭隹水又东迳弥黎城北。
(《一统志》:城在今铜山县西南,旧《志》作迷刘,误。)
刘澄之《永初记》所谓城之西南有弥黎城者也。犭隹水于彭城西南,回而北流,迳彭城。城西北旧有楚大夫龚胜宅,
(守敬按:宅在今铜山县西北,又《泗水注》载胜墓。)
即楚老
(赵有父字。)
哭胜处也。
(朱《笺》曰:《汉书》,王莽遣谒者,持安车、印绶,即拜楚国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不应徵,不食而死。时年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胜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石,表其里门。)
犭隹水又东转,迳城北而东注泗。水北三里,有石冢被开,传言楚元王之孙刘向冢,
(守敬按:《御览》五百六十引戴延之《西征记》,彭城北三里有刘向墓。《名胜志》称《志》云,在城西北二里,演武场南,有祠存。在今铜山县北。)
未详是否。城即殷大夫彭祖之国也。
(朱《笺》曰:宋本作老彭之国。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老彭,黄本作彭祖。彭祖是三代上人,老彭是殷人。《汉书·人表》列彭祖第二,老彭第三,明为二人。而高诱《吕览》注云,彭祖,殷贤臣,《论语》所谓老彭。则合为一人。郦氏於此言殷大夫彭祖,后文又据《世本》称陆终之子三曰彭祖,盖亦以老彭、彭祖为一人也。)
于春秋为宋地,
(会贞按:《春秋·成十八年》杜《注》,彭城,宋邑。)
楚伐宋,并之,以封鱼石。
(会贞按:《春秋·成十五年》,宋鱼石出奔楚,十八年,鱼石复入彭城。即《公羊·襄元年》所云,楚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也。)
崔子季圭《述初赋》
(会贞按:崔琰,字季圭,清河东武城人。《魏志》有传。闻北海有郑徵君,遂往造,作《述初赋》,引见《类聚》二十七。)
曰:想黄公于邳圯,
(会贞按:详《沂水》篇末。)
封鱼石于彭城,
(朱封讹勒。赵云:依孙潜校改勤。事在《春秋·襄公九年》。戴改同。会贞按:勤字亦不可通。《左传·襄元年》,围宋彭城,为宋讨鱼石。讨与勒形近。似讨之误,然封与勒亦形近,作封为胜。九年当作元年。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失采此二语。)
即是县也。孟康曰: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
(朱吴作陈,全、赵、戴同。守敬按:《汉书·高帝纪》颜《注》引孟说,作吴。《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引,亦作吴。对吴言,故彭城为西楚,若陈则在彭城之西南矣,陈字误无疑。今订。)
彭城为西楚。
(朱《笺》曰:按《史记·正义》淮南北、沛郡、汝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守敬按:《史记·正义》引《货殖传》文。淮下南字作以,沛下郡字作陈,汝南下垒南字,朱《笺》有脱误。)
文颖曰:
(朱颖作颍,戴、赵改。)
彭城,故东楚也,项羽都焉,
(朱无焉字,戴、赵增。)
谓之西楚。
(守敬按:《汉书·高帝纪》颜《注》引文颖称《货殖传》云云,接言羽欲都彭城,故自称西楚。郦氏钞略其辞。此《注》引孟说,兼节引文说。《渠水注》亦节引文说,《淮水注》则详载文说,盖两存之。朱《笺》於此篇引《史记·正义》,赵氏於《淮水》篇引孟说,以表异同,亦是两存。师古惟以孟说为是,未详其指,故赵氏述之,不置一辞。又《文选》三楚多秀士,《注》以楚文王都郢、昭王都郢、昭王都C9,考烈王都寿春为三楚。又《环宇记》蕲州下,楚文王徙都郢,故江陵,是为西楚。汉封元王交于彭城,是为东楚,又封厉王于广陵,是为南楚。又《晋书·伏滔传》谓,淮地在刘、项之际,号东楚,并异。)
汉祖定天下,以为楚郡,封弟交为楚王,都之。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
(朱《笺》曰:孙按《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韩信於陈,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子王戊与吴王合谋反,起兵至昌邑南,王戊自杀。景帝拜元王子礼为楚王。地节二年,中人上书告楚王谋反,王自杀,国除,入汉为彭城郡。守敬按:《汉表》,地节元年,楚王延寿谋反,诛。《汉志》,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此作地节元年,与《汉表》、《汉表》合。则《史记·世家》作二年,误也。惟此遗黄龙元年复故一节耳。)
王莽更之曰和乐郡也,徐州治。
(守敬按:《宋志》徐州,魏、晋、宋治。彭城,《地形志》亦云,魏、晋治彭城。考《魏志·武帝纪》、《臧霸传》、《曹爽传》注,魏徐州治下邳,至晋以来,始治彭城。)
城内有汉司徒袁安、魏中郎将徐庶等数碑,
(朱脱将字,戴、赵增。守敬按:《后汉书·袁安传》,章和元年为司徒,其拜楚郡太守,在永平十四年,非相也。郦氏盖浑言之。徐庶,《蜀志》附《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黄初中,仕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其为楚相无考。此数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并列植于街右,咸曾为楚相也。大城之内有金城。
(守敬按:《名胜志》,徐州外城,为楚元王交筑,此书《沔水注》、《肥水注》亦言金城。《方舆纪要》引《荆州记》,江陵城中有金城,故牙城也。晋、宋时,凡城内牙城,皆谓之金城。)
东北小城,刘公更开广之,
(守敬按:此刘公当即下文彭城刘公。)
皆垒石高四丈,列{渐土}环之。小城西又有一城,
(朱无有字,戴、赵增。)
是大司马琅邪王所修,
(守敬按:《晋书·恭帝纪》,初封琅邪王,桓振平,复为琅邪王,又领徐州刺史,拜大司马,领司徒。)
因项羽故台,
(守敬按:即戏马台。宋苏轼《上神宗书》,彭城独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互详《泗水》篇。)
经始即构,宫观门阖,
(朱阖讹阁,下同。赵据黄本改云:《说文》,阖,门旁户。《正韵》,内中小门也。周圻《名义考》曰,阁为?阁之阁。《礼·内侧》,天子之阁,汉天禄等阁,皆谓重屋也。冷阖为闺阖之阖。《文翁传》,闺阖,公孙宏东阖,皆谓门也。音义并异,非可混称,下邑阖如初之阖亦同。戴作阖同。)
惟新厥制。义熙十二年,霖雨骤澍,汴
(戴作氵反,)
水暴长,城遂崩坏。冠军将军,彭城刘公之子也,登更筑之。
(守敬按:《宋书·武帝纪》,彭城县人。《武二王传》,彭城王义康初为冠军将军。永初元年,封彭城王。此以武帝为彭城人,称彭城刘公,因刘公尝筑城,义康亦筑城,故称刘公之子更筑之。登字疑误。《名胜志》引此作乃义康以永初二年,徙监南豫州诸军事,则筑城即在元年。)
悉以?专垒,宏壮坚峻,楼橹赫奕,南北所无。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河薛安都,举城归魏,魏遣博陵公尉苟仁、城阳公孔伯恭援之,
(守敬按:见《宋书》、《魏书·薛安都传》。《宋书》尉下衍迟字,仁作人,通。尉苟仁、孔伯恭,《魏书》亦有传,云,尉元字苟仁。)
邑阖如初,观不异昔。自后毁撤,一时俱尽。
(赵云:按此处疑有脱文。《魏书·尧暄传》,初,暄使徐州,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更损落。及高祖幸彭城,闻之曰:暄犹可追斩。)
间遗工雕镂尚存,龙云逞势,奇为精妙矣。城之东北角,起层楼于其上,号曰彭祖楼。
(守敬按:《环宇记》,彭祖庙,魏神龟二年,刺史王延明移于子城东北楼下,俗呼为彭祖楼。)
《地理志》曰:彭城县,古彭祖国也。
(朱古作故,赵据《汉志》改,戴改同。)
《世本》曰:陆终之子,其三曰?,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
(朱脱者彭二字,戴、赵同。守敬按:《史记·楚世家·集解》引《世本》,彭祖者,彭场面是也。《索隐引《系本》,三曰?铿,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并有者彭二字,今增。惟《索隐》?下衍铿字,盖后人惑於《列仙传》、《神仙传》姓?名铿之谬说,妄增铿字。据《帝系》三曰?,与此同,知?是名,非姓也。)
下曰彭祖C10。
(守敬按:《?州山人稿》一百六十,《列仙传》诸书,俱言彭祖为殷王所忌,西入流沙,不知所终,而此云冢者,岂亦桥陵葬衣冠之类耶?)
彭祖长年八百,
(守敬按:彭祖之年,群书歧,或言七百岁,或言八百岁,或言八百馀。梁玉绳《汉书·人表考》二谓七百较实,俞正变则从八百馀之说,详见《癸已类稿》十五。)
绵寿永世,于此有冢,盖亦元极之化矣。其楼之侧,襟氵反带泗,
(朱脱襟字,戴、赵增。会贞按:宋苏轼《上神宗书》,彭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氵反、泗为池。《名胜志》庙记云,汴、泗二水,经彭祖楼侧。)
东北为二水之会也。
(守敬按:《名胜志》汴、泗二水,至州城东北,淮而为潭,俗传有龙居之。东坡诗,汴、泗交流处,清潭百太深。)
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王化贞
元·黄元吉
明·赵南星
无名子
唐·释道宣
清·张文治
(明)王骥德
(民国)老吏
宋·岳珂
五代·冯道
宋·杜绾
石振之
清·刘智
(清)吴伟业
(清)南北鹖冠史者编
清·熊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