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二十六-水经注疏
卷二十六
○沭水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
(守敬按:《周礼》,青州,其浸沂、沭。《汉志》,术水出琅邪郡东莞。颜《注》,术水即沭水也。《水经》称,出东莞县西北山。据《注》似西北下有大弁二字,但古无沭水出大弁之说。惟《说文》沭水出下有阙文,岂即阙大弁山等字乎?《齐乘》一,唐沈亚之《沂水杂记》讹作太平山,今人讹作大屏。《明·地理志》沂水县西北有大弁山,今沭河躇?朐县南、沂水县北之沂山。东莞县详《沂水》篇。)
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羿名也。
(守敬按:小泰山详巨洋水及《汶水》篇。)
引控众流,积以成川。东南流迳邳乡南,南去县八十许里。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故俗谓之半城。
(守敬按:《续汉志》,东莞有邳乡。《左传·隐八年》杜《注》,东莞县北有邳乡。《元和志》引伍缉之《从征记》,大岘去半城八十里。与此合观之,是邳乡在大岘之南八十里,在东莞之北八十许里,在今沂水县北。)
沭水又东南流,左合岘水,
(朱合讹作右,赵据《通鉴》注校改。戴改同。)
水北出大岘山,
(守敬按:《通鉴》,晋义熙五年,刘裕伐南燕。或谓裕曰,燕人若塞大岘之险云云,即此。《初学记》八引伍缉之《从征记》,大岘直度山二十五里,崖坂峭曲,四岳三涂,不是过也。《地形志》,盘阳有大岘山。《元和志》,大岘山在沂水县北九十里。《齐乘》,大岘在大弁东南,即穆陵关。在今临朐县东南一百五里,沂水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岘水则出山南者也。)
东南流迳邳乡东,东南流注于沭水也。
(守敬按:水东南流,至今沂水县东北入沭河。)
东南过其县东。
沭水左与箕山之水合。
(会贞按:《齐乘》一作琪山、琪水。)
水出东诸县西箕山,
(戴以出东为讹,乙作东出,全乙同。赵县改城,云:《汉书·地理志》无东诸县而诸县别有东诸城,见《潍水》篇。会贞按:皆非也。《注》本有东出、出东两例,说见《浊漳》篇,此指《潍水》篇之诸县,东诸二字文连意不属,谓东方之诸县耳。赵氏牵涉东诸城,谬甚。《隋志》,东莞有箕山。《一统志》,箕山在莒州北一百里。与《潍水》篇之箕屋山非一山也。)
刘澄之以为许由之所隐也,更为巨谬矣。
(会贞按:许由所隐之箕山见《颍水》篇,各书皆言在阳城,无言在诸县者,故郦氏斥刘说之谬。)
其水西南流注于沭水也。
(会贞按:水在今莒州北。)
又东南过莒县东。
《地理志》曰:莒子之国,盈姓也,少昊後。
(守敬按:见城阳国莒县下。盈、嬴同。《春秋世族谱》,莒国嬴姓,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後徙莒。《世本》自纪公以下为已姓。按《郑语》史伯又云曹姓。)
《列女传》
(四)
曰:齐人?巳梁殖
(人会贞按:《文选·洞箫赋》注?巳梁字,殖名。)
袭莒,战死。其妻将赴之,道逢齐庄公,
(朱作桓公,赵载《笺》曰:《列女传》作庄公,此云桓公,字之讠为也。戴改。)
公将吊之。杞梁妻曰:如殖死有罪,
(朱脱死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守敬按:《环宇记》引《列女传》有死字。)
君何辱命焉?如殖无罪,有先人之弊庐在下,
(戴改弊作敝。)
妾不敢与郊吊。公旋车吊诸室。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
(守敬按:七,《列女传》作十。《文选·洞箫赋》注引同。《後汉书·刘汉书》注、《类聚》六十三、《御览》四百八十七引与此同。)
故《琴操》云:殖死,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表,城为之堕,
(朱讹作坠。赵改隳,云:隳,许规切。本作C15,《说文解字》,败城阜曰C15。徐锴曰,俗作隳。非是,今相承通俗用之。戴改堕。守敬按:《广韵》堕,许规切。《环宇记》引《琴操》作隳,《名胜志》作堕。)
即是城也。其城三重,
(会贞按:此以下五句,《元和志》、《环宇记》同,惟三重作三里,误。《名胜志》重作面,无并悉二字,尤误。)
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
(会贞按:《齐乘》四作内城周二十里,子城周十二里,《方舆纪要》同。)
郭周四十许里。《尸子》曰:莒君好鬼巫而国亡。
(会贞按:《环宇记》引《尸子》说,章宗源辑《尸子》采此《注》至守?全国句,似误。)
无知之难,小白奔焉。
(会贞按:《左传·庄公八年》,齐连称、管至父因无知以作乱,鲍叔牙奉小白奔莒在先。)
乐毅攻齐,守?
(戴作险。)
全国。
(会贞按:《史记·田齐世家》,燕将乐毅败齐,入临淄,?王出走遇杀。子襄王保莒城。後田单破燕军,迎襄王入临淄。)
秦始皇县之,
(会贞按:汉县为城阳国治,後汉属琅邪国,魏、晋属城阳郡,後属东莞郡,宋、後魏因。今莒州治。)
汉兴以为城阳国
(会贞按:《汉志》城阳国故齐,文帝二年别为国。)
封朱虚侯章,
(会贞按:《史》、《汉·语侯王有》,文帝二年封。)
治莒。
(会贞按:见《汉志》。)
王莽之莒陵也。光武合城阳国为琅邪国
(会贞按:《续汉志》,琅邪国,建武中省城阳国,以其县属。)
以封皇子京,雅好宫室,穷极伎巧,壁带饰以金银。
(朱壁讹作壁,戴、赵改。)
明帝时,
(朱《笺》曰:《後汉书》是章帝。此云章帝,字误。守敬按:明字不误。《京传》作肃宗,肃乃显之误也。据《传》,建武十七年封琅邪王,立三十一年薨。则薨於明帝永平十五年,不及章帝时也。正当以此订《传》之误,朱氏反以此为误,疏甚。京不安莒,移治开阳矣。(朱开讹作闾,《笺》曰:《後汉书》云,移治开阳。戴、赵改开。守敬按:见《後汉书·光武十王传》。开阳见《沂水》篇。)
沐水又南,袁公水东出清山,
(守敬按:《一统志》谓之青山,称,旧《志》居民以山为利,农具、?丝、薪炭之所出。在今莒州东北八十里。)
寻坤维
(西南流,此以卦名代。)
而注沭。
(戴改寻作遵。守敬按:水西水在今莒州东北。)
沭水又南,浔水注之,水出于巨公之山,
(会贞按:莒州南六十里有马?山,《方舆纪要》好巨公山。《注》云,浔水出世在公山。《一统志》则谓浔水在莒州东南流经马?山也。)
西南流,旧?曷以溉田,
(朱溉下有渚字,赵同,戴删。会贞按:《方舆纪要》引此,无渚字。)
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
(会贞按:《一统志》称旧《志》,浔水西南流过灰子泊,盖即此。)
浔水又西南流入沭。
(会贞按:水自今莒州东南,西南流至州西南入沭河。)
沭水又南与葛陂水会。
(守敬按:《明·地理志》,莒州西南有葛沟店巡检司,葛沟即葛陂水也。)
水发三柱山,
(朱柱作注,赵从《方舆纪要》校改。戴改同。守敬按:《一统志》,三注山在日照县西南五十里,而以《沂州府志》作三柱为讹,又谓县北亦有三柱山,非葛陂水所出。窃以柱字为是。)
西南流迳辟城南,
(朱讹作辟城城南,戴改上城字作土,赵删下城字。守敬按:王念孙曰,《史表》作辟,《汉表》作辟土,盖辟亦作壁,传写析为二字也。郦从《史表》作辟城是,惟城下衍城字耳。戴依《汉表》误字,改作辟土城,大非。赵删一城字,是也。城在今莒州南。)
世谓之辟阳城。
(守敬按:赵以此辟阳为审食其之所封,见《浊漳》篇。)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曰: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节侯刘壮为侯国也。
(朱节讹作刘,戴、赵改。全云:《索隐》以为浊东海,而善长曰城阳,此从《史表》。守敬按:刘壮为城阳共王子,《史》、《汉表》同,则壮所封自应与城阳近。辟阳为葛陂水所迳,在城阳之东南,与东海地相接,故《汉表》在东海。县《史表》亦无在城阳明文,全氏何以知郦从《史表》耶?)
其水于邑,
(守敬按:于,《名胜志》,作阏。)
积以为陂,谓之辟阳湖,西南流注于沭水也。
(守敬按:《一统志》,葛陂水在莒州南一百里,今湮。页圭绶以州南之陈旺河当之。)
又南过阳都县东入于沂。
沭水自阳都县
(守敬按:县见《沂水》篇)
又南,会武阳沟水。水东出仓山,
(守敬按:《齐乘》一作苍山,云在沂州南。在今赣榆县西。)
山上有故城,世谓之监官城,非也。
(守敬按:《地形志》,义塘郡归义有盐仓。考《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一年,盐氏,徐广曰,盐一作监。盐、监形近易混,此仓山上之监官城,以《地形志》证之,监当作盐。)
即古有利城矣。
(守敬按:《汉志》东海郡有利成县,见《淮水》篇游水下,在今赣榆县西六十里。此有利即利成乡名,郦氏载於沭水,盖城在利成之西也。)
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钉为侯国也。
(全云:按本《表》曰东海,而善长以为城阳。守敬按:《史》、《汉表》同。《注》叙武阳沟水所迳,在阳都之东南,全氏岂以阳都属城阳遂谓善长以有利属城阳乎?)
其城因山为基,水导山下西北流,谓之武阳沟。又西至即丘县注于沭。
(守敬按:水在今赣榆县西北。)
沭水又南迳东海郡即丘县,
(《地形志》,即丘有即丘城,又龙沮有即丘城。盖两县地相接也。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属琅邪国,魏、晋因,宋为琅邪郡治,後魏因,在今兰山县东南五十里。)
故《春秋》之祝丘也。
(守敬按:《汉志》即丘,颜《注》引孟康曰,古祝丘。《续汉志》即丘,《春丘》曰祝丘。)
桓公五年,《经》书:齐侯、郑伯如纪,城祝丘。
(守敬按:庄四年杜《注》,祝丘,鲁地。)
《左传》
(戴增曰字。)
齐、郑朝纪,欲袭之。
(守敬按:杜《注》,齐、郑将袭纪,故城祝丘。)
汉立为县,王莽更之曰就信也。《郡国志》曰:自东海分属琅邪。
(守敬按:《续汉志》,即丘,故属东海。)
阚る曰:即、祝,鲁之音,
(朱即讹作郎,戴、赵改。守敬按:明钞本作即,谓鲁音以祝为即也。)
盖字承读变矣。
沭水又南迳东海厚丘县,
(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魏、晋因,宋省,齐复置,属北东海郡,後废。在今沭阳县北六十里。)
王莽更之曰祝其亭也。
(朱无曰字,戴、赵增。赵之上并增名字。)
分为二渎:
(会贞按:分於今沭阳县西北,合下文观之,则渎者,有水、无水之通称也。)
一渎
(朱脱此二字,赵同,戴增。会贞按:此一渎是右水。)
西南出,今无水,世谓之枯沭。
(朱沭讹作水,《笺》曰:当作枯沭。戴、赵改。会贞按:明钞本作枯沭。叙右水暂止。)
一渎
(会贞按:此一渎是左水,故下称左渎。)
南迳建陵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废,在今沭阳县西北一百五里。)
汉景帝六年封卫绾为侯国,
(朱六作八,卫作石,《笺》曰:孙云,《史记·年表》景帝六年,卫绾封建陵侯。赵云:《史》、《汉表》俱言六年,又云,《史》、《汉表》、《传》皆是卫?。全、戴改。守敬按:《史记》本传亦是六年,惟《汉书》本传略之。又《景帝纪》作赵绾,亦误。)
王莽更之曰储亭也。
沭水又南迳建陵山西。
(朱脱建字,全、赵、戴增。戴云:今考《魏书·地形志》,建陵县有建陵山。赵云:《方舆纪要》,建陵山在海州沭阳县西北百里,与山东郯城县接境。山南北长而东西狭,上多陵阜,汉因以名县。守敬按:《地形志》又云,郯县有建陵山,盖山分属建陵、郯县也。顾说实本《环宇记》。)
魏正光中,
(朱光讹作元。赵改云:正元,曹魏高贵乡公纪年,此是拓跋魏孝明帝正光年中事也。齐王即萧宝夤。《魏书·萧宝夤传》云,神龟中,出为都督徐、南兖二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徐州刺史。正光二年,徵为车骑大将军,是也。全、戴改同。)
齐王之镇徐州也,
(会贞按:州治彭城,见《犭隹水》篇。)
立大?曷,
(会贞按:明钞本、黄本并作堰。)
遏水西流,两渎之会,
(会贞按:谓左水及新渠初出之交也。)
置城防之,曰曲沭戍。
(会贞按:《梁书·武帝纪》,普通五年,北伐,破曲木。《通鉴》因之。胡《注》当作曲沭,即此戍也。在今沭阳县西北。)
自?曷流三十里,
(朱自下脱一字,赵增戍字,戴增?曷字。)
西注沭水旧渎,谓之新渠。
(会贞按:此左水改流合右水。)
旧渎自厚丘西南出,
(朱脱旧渎二字,赵同,戴增。会贞按:此再叙右水。)
左会新渠,南入淮阳宿预县,注泗水。
(会贞按:县见《泗水》篇,此就晋、宋之县言,与《汉志》至下邳注泗同,盖汉下邳之地,後为宿预地也。)
《地理志》所谓至下邳注泗者也。
(会贞按:下邳见《泗水》篇。右水自厚丘西南出,下注泗,盖自今郯城之沭河,别流行墨河之道。今墨河上流不与沭河通,西南至宿迁县西北入运河。)
《经》言于阳都入沂,非矣。沭水左渎
(会贞按:此再叙左水。)
自大堰水断,故渎东南出,桑堰水注之。
(会贞按:《齐乘》二引此作桑?区,云,?区,乌侯切,则于氏所见本异。)
水出襄贲县
(会贞按:县见《沂水》篇。)
泉流东注沭渎,
(会贞按:水当在今宿迁县北。)
又南,右合横沟水,
(朱右讹作左,戴、赵同。会贞按:沭水左渎南流,横沟水自渎右东入之,则是右合,非左合也。今订。)
水发渎右,东入沭之
(赵改水。)
帮渎。
(会贞按:水亦在今宿迁县北。)
又南暨于遏。
(朱作堰,《笺》曰:旧本作暨于渴,盖?曷字之误也。赵改?曷。戴改遏,云:考《注》内?曷亦通称遏。守敬按:明钞本作遏。)
其水西南流,迳司吾山东。
(会贞按:俗作峒?吾山,又讹作峒?吾山。《明一统志》,峒?吾山在宿迁县北七十里。宋绍兴末,首领张荣屯此山以拒金人。明宿迁即今县治。)
又迳司吾县故城西。
(会贞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属下郡国,魏属下邳郡,晋属临淮郡,後省。《通鉴》梁普通五年,魏东海太守韦敝欣以司吾城降,即此。在今宿迁县北六十里。)
《春秋左传》吴执钟吾子
(朱吴讹作楚,戴、赵同。守敬按:《左传·昭三十年》,吴执钟吾子,今订。钟吾,小国。见杜《注》二十七年。)
以为司吾县,
(守敬按:《环宇记》,汉为县。此以上当有汉字。)
王莽更之曰息吾也。又西南至宿预注泗水也。
(会贞按:左水下流,当於今宿迁县之北,自沭河西南流至宿迁县西北,入泗,已湮。)
沭水故渎,
(会贞按:此故渎在左水之左,在今沭阳县西。)
自下堰,东南迳司吾城东,又东南历?且口城中。
(会贞按:?且口城详下。)
?且水出于楚之?且地。
(会贞按:《春秋》杜《注》,?且,楚地。未实指所在,原不以此为诸侯所会之?旦。郦氏则承用杜说也。《一统志》谓峄县之峄河即古?且水。然氵加河在古逼阳之东北,与京氏言西北不合,盖水为?且水所乱,遂冒名耳,非水所出也。)
《春秋·襄公十年·经》书,公与晋及诸侯会吴于?且。京相?曰:宋地。今彭城逼阳县西北有?且水沟,去逼阳八十里,
(会贞按:《释例》楚地内,或曰,彭城逼阳县西北有?且水沟,去钟离五百馀里,非诸侯六日再会所至,非也。是京说杜已驳之。郦氏则从京说,而至今皆以为据。)
东南流迳逼阳县故城东北,
(赵云:按《汉志》,楚国傅阳县,故逼阳国。盖以傅、逼字异,故班固申明之。《续志》亦以为傅阳,而刘昭又引《左氏传》及杜预《注》以实之。今《注》直改傅阳作逼阳也。戴作傅阳。会贞按:郦氏盖承京说书之。两《汉》、《晋志》并作傅。汉县属楚国,後汉属彭城国,魏、晋因,宋废。《地形志》,吕县有逼阳城。在今峄县西南五十里。)
《地理志》曰:故逼阳国也。
(守敬按:《左氏经》、《传》作逼阳。《释文》,逼音福。《谷梁》,钱坫谓逼、傅声近通用。梁玉绳谓逼、福声同通假。《後汉书·陶谦传》,楚宣王灭宋,改逼阳曰傅阳。非也。)
《春秋左传·襄公十年》,夏四月戊午,会于?且。晋荀偃、土モ请伐逼阳而封宋向戍焉。荀?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鄹
(朱《笺》曰:克家云,《左传》作聊。守敬按:《论语》作鄹,与此同。惠栎云,聚字,古或省文作取,《说文》,聊,鲁下邑,孔子乡。)
人纥抉之以出门者。狄虎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
(守敬按:《邶风·简兮》篇文。)
主人县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坠,
(守敬按:《左传》作队,《校勘记》,《石经》作坠。按碑上字,後加。)
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带其断以徇于军三日。诸侯之师,久于逼阳,请归。智伯怒曰:七日不克,尔乎取之,以谢罪也。
(守敬按:《传》但言必尔乎取之,杜《注》言当取女以谢不克之罪,此兼采之。)
荀偃、士モ攻之,亲受矢石,遂灭之,以逼阳子归,献于武宫,谓之夷俘,逼阳,?云姓也。
(会贞按:孔《疏》依《郑语》及《世本》,皆云逼阳,?云姓,是祝融之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後。以上皆《左传》文。)
汉以为县。汉武帝地朔三年,封齐孝王子刘就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就封在博阳。《汉表》注济南,而济南无博阳县《索隐》谓《志》在汝南,又去齐远。故全祖望从道元以为傅阳,而谓博阳误。窃以孝王子封在济南为合。《方舆纪要》,泰山之卢,战国时号博阳,因在博关地也。项羽封田安济北王,都博阳,即此。泰山与济南接境。)
王莽更之曰辅阳也。
(朱无曰字,戴、赵增。)
《郡国志》曰:逼阳有?且水,
(守敬按:志作傅阳,此盖牵於京说,变作逼阳。)
?且水又东南,
(朱讹作而南,赵而改西,戴改又东。守敬按:?且水非西南流,戴改是也。)
乱于沂而注于沭,
(会贞按:《沂水》篇见前,此谓绝沂水,又绝沭水,右水、左水,而注左水东之故渎也。沭水。)
谓之?且口,城得其名矣。
(会贞按:《通鉴》梁大通二年,魏泰山太守羊侃南归至渣口。胡《注》引《水经注》云云。《方舆纪要》,渣口戍在峄县东南,渣、?且同,并音侧加反,盖即今之氵加口。依此《注》则在今沭阳县西。证以《齐书·张冲传》,冲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拔虏建陵、厚丘等城。是渣口在建陵、厚丘之南,与此合,非今氵加口也。?《地形志》,沭阳郡有渣县,当即?且口城。?)
东南至朐县入游,注海也。
(会贞按:游水见《淮水》篇,朐县亦见彼篇。?且水注沭入游,是?且、沭合流,?且水即沭水也。故彼篇谓游水历朐县与沭合。今峄县西南,至邳州西南之运河,盖?且水故道,东南至沭阳县,西南已湮。又东至海州南,盖即今沭河之道,水旧於此入游,今沭河自沂水县北,东南流经莒州,又西南经兰山县、郯城县、沭阳县,又东至海州东南入海。)
○巨洋水
巨洋水
(守敬按:《汉志》引《邶诗》,河水洋洋,卢文?召谓即《新台》之河水イイ也。《玉篇》,C16,亡尔切,亦イ字。《集韵》,イ或作C16,然则此洋字当作C16。)
出朱虚县泰山北,过其县西。
泰山即东小泰山也。
(会贞按:《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称东泰山,《地理志》朱虚下同。《说文》亦同。《续汉志》注引《郑志》有小泰山。师古引臣瓒曰,东泰山在朱虚界中,有小泰山,是则此山本名东泰山,又号小泰山,以别於泰山。此《经》及《汶水》篇则谓之泰山。?《地形志》盘阳有太山祠,太、泰同,即此山。?而郭璞《中山经》注又合东、小言之,为东小太山,郦所据也。互详《汶水》篇。)
巨洋水即《国语》所谓具水矣,
(守敬按:《楚语》,昔齐驺马?以胡公入于贝水。天圣本及朱公序本并作贝。《史记·索隐》引宋忠亦作贝。董赠?以此《注》作具水为正。《通鉴》晋义熙五年,《注》亦作具水。)
袁宏谓之巨?末,
(朱?末讹作昧,戴、赵同。守敬按:《後汉纪》,建武五年,耿?追击张步至钜昧水上。钜、巨同,作昧与此同误。《通鉴》注作?末,音莫葛翻,是也。今订。《春秋·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公羊》、《谷梁》作?末,《释文》?末音蔑,故此水又谓之巨蔑。)
王韶之以为巨C17。
(赵据《通鉴》注校改C17作蔑。戴改同。守敬按:《宋书·武帝纪》,义熙五年,讨慕容超。超使公孙五楼据巨蔑水,则蔑字是。然考《吕氏春秋》,刘令章子与韩、魏攻荆,荆使唐C17将兵应之。《荀子》作蔑、则蔑、C18一也,C17乃C18之异文,郦氏所见王韶之《晋安帝纪》,当本作C17。《通鉴》注盖依《宋书》改之,不得以为据也。)
亦或曰朐イ,皆一水也,而广其目焉。
(赵云:按朐イ之イ,亦作渳。《元史·王磐传》,李??素重磐,以礼延致之,磐亦乐青州风土,乃卖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即朐イ水也。守敬安:《通鉴》唐天复三年,又谓之米河。《环宇记》临淄下,又谓水沫水。《九域志》、《金·地理志》临朐下,又谓之洱水。今曰イ河,躇?朐县南,沂山北麓。)
其水北流迳朱虚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属东莞郡,宋属平昌郡,後魏因。《地形志》,盘阳有朱虚城。在今临朐县东南六十里。)
汉惠帝二年,封齐悼惠王子刘章为侯国。
(赵云:按《史表》,章以高後二年封。守敬按:《汉表》同。)
《地理风俗记》曰:丹山在西南,丹水所出,东入海。
(守敬按:《汉志》,朱虚凡山丹水所出,东北入海。应所本,凡、丹字异,说见下。)
丹水由朱虚丘阜矣,故言朱虚城西有长坂远峻,名为破车岘。
(守敬按:《御览》五十六引伏琛《齐地记》,朱虚城西有山岘,远而峻,今名半车岘。《元和志》,破车岘在临朐县东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丈,周回二十里,道径险恶,因名破车岘。唐临朐即今县治。)
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
(守敬按:《括地志》,丹山在临朐县界,朱虚故县西北二十里。西为东之误,在今临朐县东北三十里。)
世谓之凡山,
(会贞按:《淄水注》亦云,丹山俗谓凡山。郦氏盖从应主,以丹为正。如《庐江注》所云,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也。考《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地理志》并作凡山。《五帝本纪》作丸山,而《集解》引徐广互存之,张守节以丸山为是。梁玉绳以凡山为据。顾祖禹又言,丸山,或讹为凡山,俗名丹山。王先谦则谓此山当如应说。)
县在西南,非山也。
(守敬按:此驳应山在西南之说。)
丹凡字相类,音从字变也。
(赵云:按丹古篆作几,故与凡相似。)
丹水
(朱丹水上有山导二字,戴、赵删同。)
有二源,各导一山,世谓之东丹、西丹水也。
(会贞按:《环宇记》引伏琛《齐记》,尧山南有二水,名东、西丹水。)
西丹水自凡山
(朱脱水字,凡讹作穴。戴、赵增改。会贞按:今水曰大丹河,躇?朐县东北之丹山。)
北流迳剧县故城东,
(会贞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为北海郡治。?顾祖禹误谓後汉省,此剧入?川之剧,误,彼剧见下。?魏属琅邪国,晋属东莞郡,宋属北海郡,後魏因。在今昌乐县西十里。)
东丹水注之,水出方山,
(朱无水字,戴、赵增。会贞按:《环宇记》,方山在昌乐县东南二十五里。晏谟《齐记》云,剧城东南二十五里有方山,远望正方。《齐乘》一,丹山东连方山,今方山在昌乐县东南二十里。丹河所出也。)
山有二水,
(朱二讹作三,赵同,戴改,全改同。会贞按:改二是,谓东丹水及漪水也。)
一水即东丹水也。北迳县,合西丹水而乱流,又东北出迳氵奇薄涧北。
(会贞按:河东四有倚毫川水,《伊水注》有倚薄山水,此作氵奇异。)
氵奇水亦出方山,
(会贞按:《方舆纪要》,黑水在昌乐县东南,俗名污河,源亦出方山。盖即此水。《水道提纲》谓之大于河。)
流入平寿县,积而为渚。
(会贞按:渚当在今潍县西南。)
水盛则北注东南流,屈而东北流迳平寿县故城西,
(会贞按:县详後白狼水下。)
而北入丹水,谓之鱼合口。
(会贞按:今大于河自昌乐县东南,东北流至潍县北,入丹水。)
丹水又东北迳望海台东,
(朱脱海字。赵增云:《方舆纪要》,望海台在寿光县东北四十里,相传奏始皇所筑。下云,巨洋水又东北迳望海台西,东北流,伏琛、晏谟并以为平望亭,是也。)
东北注海,盖亦县所氏者也。
(赵云:按《汉志》,北海郡平望县,侯国。《续志》无之,盖东京省。范《史·和熹邓後纪》有平望侯刘毅。章怀《注》云,平望县,属北海郡,今青州北海县西北平望台是也。一名望海台。《注》无平望之目,而云,盖亦县所氏,可为疏卤矣。亦见此篇《注》尾。会贞按:今大、小丹河自临朐、乐昌之交,东北至寿光县东合流,又东北至潍县合于河,东北入海,与郦《注》合。《水道提纲》叙丹河至寿光县东入イ河叙于河入海,盖所据之图误也。)
又北过临朐县东。
巨洋水自朱虚北入临朐县,熏治泉水注之。水出西溪,飞泉侧濑,于穷坎之下,泉溪之上,
(守敬按:《一统志》,熏冶泉在临朐县西南二十五里海浮山下。《蚕尾续文》曰,冶泉出古朱虚县北西溪,山如初弦之月,自东北入山,有二泉瀵出西严下,东流为大溪。)
源麓之侧,有一祠,目之为冶泉祠。
(朱二祠字作祀,戴、赵改。)
按《广雅》,金神谓之清明,斯地盖古冶官所在,
(守敬按:《齐乘》四冶官祠,临朐冶原。)
故水取称焉。水色澄明,而清冷特异。渊无氵?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後人微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邃岸凌空,疏木交合。
(守敬按:《齐乘》四引《渑水燕谈》,冶原山奇水清,旁无人烟,业筠古木,气象幽绝。)
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
(会贞按:《淄水注》又云,太和中,先公除州。道元之父为青州刺史,详彼篇。)
余总角之年,侍节东州,
(朱侍讹作持,戴改。赵据《齐乘》校云:《隋书·麦铁杖传》云,陪麾问罪,亦其义也。守敬按:明钞本作侍节。考道元孝昌三年遇豁,年四十二,上距太和二十三年,计二十八年,十五岁,是生於太和九年,故以太和中为总角之年也。)
至若炎夏火流,间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
(朱作氵反。《笺》曰:当作桂?翟寻波。守敬按:明钞本作波。)
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守敬按:《渔阳诗话》今有凭襟亭。)
小东有一湖,佳饶鲜笋,匪直芳齐芍药,实亦洁并飞鳞·其水东北流入巨洋,谓之熏冶泉。
(守敬按:水自今临朐县西南,东北流,至县南入イ河。)
又迳临朐县故城东。
(守敬按:《宋书·武帝纪》,巨蔑水去临朐城四十里。页圭绶谓指上源言,是也。今水正迳城下。汉县属齐郡,後汉属齐国,魏属东莞郡,晋因,宋废,今临朐县治。)
城古伯氏骈邑也。
(守敬按:《春秋·庄元年》本《注》,并阝在东莞临朐县东南。《汉志》颜《注》引应劭曰,有伯氏骈邑。并阝、骈音同。《续汉志》,临朐有并阝亭,古并阝邑。《括地志》,并阝城在青州临朐县东南三十里。是骈在临朐境耳,非即临朐城也。郦说稍误。)
汉武帝元朔二年,
(戴以二为讹,改作元。守敬按:《史》、《汉表》俱是二年。)
封?川懿三子刘奴为侯国。
(赵云:按《索隐》曰,《表》在东海。考《汉志》,东海有朐,临朐属齐郡,东莱亦有之,然则未知东海是东莱之误,抑临朐乃朐县之讹也。)
应劭曰:临朐,山名也。
(赵云:按朐是山名,又是水名,县名临朐,以城临侧之故耳。《汉志》注引应劭曰,临朐山谓临侧朐山也,非以临朐为山之名也,善长误矣。守敬按:《元和志》,朐山在临朐县东南二里。《环宇记》,在县东七十里,异。《方舆纪要》亦云东南二里。《县志》,在イ水东岸。)
故县氏之。
(守敬按:《元和志》亦谓县东有朐山,因以为名。)
朐亦水名,
(会贞按:《九域志》、《金·地理志》并云,临朐有朐水。《方舆纪要》,朐水出朐山。)
其城侧临朐川,
(朱讹作侧川临朐,赵同,戴改。)
是以王莽用表厥称矣。
(赵云:按《汉志》临朐县,莽曰监朐。此无监朐之名,而云莽表厥称,窃所未喻。)
其城上下
(戴删其字。)
沿水,悉是刘武皇北伐广固,营垒所在矣。
(守敬按:道元於南朝之君,皆称谥号,不如魏收之妄。知其生平非刻酷者。《宋书·武帝纪》,伐南燕在义熙五年。广固见《淄水》篇浊水下。)
巨洋水
(朱无水字,戴同,赵增。)
又东北迳委粟山东,
(会贞按:《环宇记》新泰县,委粟山引伏琛《齐地志》,山孤立如聚粟。与此同。《齐乘》二,委粟山,今名粟山,《县志》亦名稷山。在今临朐县东北三里。)
孤阜秀立,
(朱秀讹作委,戴、赵改。会贞按:《齐乘》引此作秀,《方舆纪要》亦作秀。)
形若委粟。又东北,洋水注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
(守敬按:洋水出石膏山,本《汉志》,《说文》作高山。徐锴本作石膏山,与《汉志》合。《续汉志》注引《地道记》作石高山,《齐乘》二以为石沟水,?改出西北作东北,误。?盖郦氏所言,世俗之名相沿不改也。今曰石高河,出益都县西南石高山。)
东南迳逢山祠西。
(朱祠上衍下字。赵据《汉书·地理志》校删,戴删同。守敬按:《地理志》,临朐有逢山祠,盖祠古逢伯陵。《郊祀志》逢作蓬,云,宣帝祠蓬山石社石鼓於临朐。)
洋水又东南。
(朱讹作南东,戴、赵乙。)
历逢山下,
(守敬按:《地形志》,西发有逢山。《隋志》,临朐有逢山。《元和志》,在西二十二里。《齐乘》一,其山四面斗绝,惟一径可登。在今临朐县西二十五里。)
即石膏山也。
(守敬按:《一统志》,是山跨临朐、益都二县界,在临朐者名逢山,在益都者名石膏山,实一山耳。)
麓三成,
(赵据《齐乘》麓上增山字,戴增同。守敬按:《齐乘》,山即石膏山,麓三成,山字属上,赵读未审。)
壁立直上。山上有石鼓,鸣则年凶。郭缘生《续征记》曰:逢山在广固南三十里,有祠并石人、石鼓。
(朱脱石人二字,戴、赵同。守敬按:此当先言石人,下石人云方有根。《疏少》一百二十一、《御览》五百八十二、《事类赋注》十一引郭《记》此条,并有石人二字,今增。)
齐地将乱,石人辄打石鼓,闻数十里。
(赵据《方舆纪要》闻上增声字。戴增同。守敬按:《书钞》、《御览》、《事类赋注》皆无声字,与此同。顾氏乃臆增,不足为据。)
洋水历其阴而东北流,
(会贞按:阴疑阳之误。据上逢山有祠,则祠在山上,下洋水东南迳逢山祠西,又东南历逢山下,则由山之西,历山之南,此当作历其阳矣。又下建德水发逢山阜,《淄水》篇长沙水出逢山北逢山北阜,俱在洋水之北,益足证洋水历逢山之阳,非历共阴也。)
世谓之石沟。
(守敬按:石膏、石沟,音近致讹,盖言此山之水也。)
东北流出于委粟山北,而东注于巨洋,
(守敬按:今石高河自益都县西南,东流至临朐县北,入イ河。)
谓之石沟口。然是水下流,亦有时通塞,及其春夏水泛,川澜无辍,亦或谓之为龙泉水。
(守敬按:《通鉴》晋太元十九年,燕辽西王农败青州刺史辟闾浑於龙水,即此。)
《地理志》石膏山,洋水所出是也。
(朱脱所字,又是字讹在出字上。赵增、改云:《汉书·地理志》临朐县,石膏山,洋水所出。戴增、改同。)
今于此县,惟是渎当之,似符群证矣。巨洋水又东北得邳泉口,
(朱作巨洋。赵改洋水,後并同,云:盖即《齐乘》之所谓北洋矣。戴增水字。守敬按:赵说误,上已叙洋水注巨洋,安得又叙洋水?戴增水字,是也。)
泉源西出平地,东流注于巨洋。
(全、戴增水字。守敬按:《齐乘》二,邳泉在建德水源之东北,入建德非入巨洋也。与郦说异。或水道有变迁欤?在今临朐县北。)
巨洋水
(朱无水字,戴、赵增。)
又北会建德水,水西发逢山阜,而东流入巨洋水也。
(守敬按:《齐乘》,建德水出益都府南七里涧,俗名七里河,水东犹有建德村,下合南阳水入巨洋,与郦说亦异。今七里河西自益都县南,东流入イ河,又与此合。南阳水见《淄水》篇。)
又北过剧县西。
巨洋水又东北合康浪水,
(会贞按:《御览》五十九引《三齐略记》,康浪水在齐城西南十五里,康衢,侧甯戚叩牛角歌於此。《通典》、《环宇记》、《九域志》、《金·地理志》皆从之,於临淄载康浪水。?《环宇记》淄川县亦载,与临淄近。?《地形志》,东魏有苍浪沟。《瓠子河注》,德会水出昌国县黄山,世谓之沧浪沟。苍沧与康音近,盖即康浪水。魏时水偶变名,郦氏不悟即古康浪,故略甯戚事不载耳。此别一康浪,《齐乘》指为香山南之狗王河,而谓与甯歌较合也。)
水发县西南?其山,
(守敬按:即下尧水所迳之?其山。《隋志》都昌下,作箕山。《环宇记》益都下,亦作箕山。《齐乘》一,齐城山势俱带西南,东郊平原百馀里,有香山,童然孤峙,即此山也。在今益都县东五十里。)
无事树木,
(守敬按:《环宇记》引此少事字,《齐乘》、《名胜志》与此合。)
而圆峭孤峙,Лヴ分立。左思《齐都赋》曰:?其领镇其左是也。
(朱脱镇字。赵增云:下引《齐都赋》牛领镇其南。守敬按:《齐乘》一引此有镇字。)
康浪水北流,注于巨洋。巨洋水
(朱无水字,戴同,赵增。)
又东北迳剧县故城西,
(守敬按:前汉县为甾川国治,後汉废,在今寿光县东南三十里。)
古纪国也。
(守敬按:《汉志》?川国剧,颜《注》引应劭曰,故肥国,今肥亭是。据《续汉志》,剧有纪亭,古纪国,则应说两肥字皆当作纪。故郦氏本之,言古纪国。《世族谱》,纪国,姜姓,侯爵。)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不能下齐,以与弟季,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守敬按:《左传》文。)
後改曰剧,故《鲁连子》曰:朐剧之人辩者也。
(会贞按:《环宇记》昌乐县下,鲁连云,孟子,朐之辨者,语不可通,当亦是引此文而传写讹误。)
汉文帝十八年,别为?川国,後并北海。
(赵云:按《郡国志》云,北海国,建武十三年,省?川、高密、胶东三国,以其县属。但《前汉志》?川有剧,北海亦有之。此是?川之剧,非北海之剧也。守敬按:二句《汉志》文。《志》作甾、?同。《史》、《汉·诸侯王表》、《齐悼惠世家》、《汉纪》并作睛六年,是也。惟《汉志》作下八年,误。此又沿《汉志》之误。按:始封齐悼惠王子贤为王国,景帝又封悼惠王子刘志。据《汉表》,?川王永,至王葬篡位贬为公,明年废。则前汉未省并。赵我以後汉为说,不知班《志》无此例。王先谦谓後并北海四字,後人窜入。)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川懿王子刘错为侯国,王莽更之曰俞县也。
(朱脱曰字,俞讹作愈。赵增改云:愈,《汉书·地理志》作俞,更之下落曰字。全、戴增改同。又云:按《汉志》?川首剧,自是王国郡,不应以封王子。班固于此县下,但云莽曰愈,而北海之剧《注》云侯国。疑错所封在北海,善长混而一之,非矣。?川国治之剧,在寿光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剧南城。北海之剧在昌乐县西北。後汉时,此剧废省,而移北海郡治?川之剧也。会贞按:《史》、《汉表》,元朔二年封同。赵氏据《汉志》疑错封北海之剧,是也。惟谓後汉省彼剧,而移北海郡治?川之剧则未合。盖後汉省?川之剧入彼剧,以北海治故所属之剧耳。《续汉志》,剧有纪亭,故纪国,谓纪亭在後汉剧县地,不得据以为仍前汉之剧县也。)
城之北侧有故台,
(守敬按:《环宇记》,纪台在昌乐县西六十里剧城内,高九尺,纪侯所筑即此。)
城之北侧有故台,
(守敬按:《环宇记》,纪台在昌乐县西六十里剧城内,高九尺,纪侯所筑即此。)
台西有方池。
(朱讹作地,赵据《名胜志》改,戴改同。)
晏谟曰:西去齐城九十七里。耿?破张步于临淄,追至巨?末,
(朱作巨洋,全、戴同。《笺》曰:旧本作巨昧。赵改巨昧。守敬按:明钞本、黄本并作巨昧。考晏谟说全本《後汉纪》,郦氏引之,自当同前作巨?末,故云即是水也,若是巨洋,不烦解说矣。《注》两言巨?末者,前是袁宏说,此则以为晏谟说,故不觉悟其复也。至九十七里,《後汉纪》作九十七里,《後汉纪》作九十里,未知谁脱谁衍?《齐乘》谓周齐国故城,秦、汉、魏、晋之齐郡治。即今临淄县也。)
水上,僵尸相属,即是水也。巨洋水
(朱无水字,戴同。全、赵增。)
又东北迳晋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浑墓东,而东北流。
(会贞按:《晋书·安帝纪》,隆安三年,慕容德陷青州,害龙骧将军辟闾浑。《地理志》青州下,置幽州,以别驾辟闾浑为刺史,镇广固隆安四年,为慕容德所灭。《载记》,浑闻德军将至,奔魏,德追军追斩於莒城。《齐乘》五,浑墓在寿光西南三十里。《一统地》,在县南三十里。)
墓侧有一坟,甚高大,
(朱墓作浑,戴、赵改。)
时人咸谓之为马陵,
(朱马作焉,《笺》曰:谢云,一作马。戴、赵改马。守敬按:《名胜志》引此作马。《齐乘》,臧台在寿光西四十里,又西五里有马陵台,即此。)
而不知谁之丘垄也?巨洋水又东北迳益肥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属乐安国,魏废,在今寿光县西二十里。)
王莽更之曰涤荡也。
(朱无曰字,戴、赵增。赵云:案今本《汉志》作探阳,亦误也。范《史·刘盆子传》有王莽探汤侯田况。章怀《注》,王莽改北海益县曰探汤,是也。会贞按:梁氏《清白氏集·瞥记》三,汤、荡古通,阳与涤并传写之误。)
晏谟曰:西去齐城五十里,
(朱西作南,全、赵、戴同。会贞按:益县在今寿光西,齐城在益城之西,不在其南也,则南为西字之误无疑。又上剧县尚在益县东南,晏谟谓西去刘城九十七里,亦此本作西之证,今订。)
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也。
(守敬按:《魏志·少帝纪》,正始元年,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淄、昌国县界立新汶、南丰县以居之。与晏说不合。《方舆纪要》,後汉末,公孙度据辽东,置城,谓之丰场面。司马懿伐辽东,丰人南徙,其留者曰北丰,在渖阳中卫西北。在今承德县西北。)
又东北积而为潭,枝津出焉,谓之百尺沟,西北流迳北益都城也。
(戴删也字。)
汉武帝元朔二年,
(朱讹作三年。赵改云:《表》作二。全、戴改同。守敬按:《史》、《汉表》同。)
封?川懿王子刘胡为侯国。
(赵云:按《史》、《汉表》作益都侯,而《汉志》北海郡有益县。《续志》乐安国下云,益,侯国,故属北海,是也。《魏书·地形志》,齐郡有益都县。《环宇记》云,魏于寿光县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县,属齐国。宋至後魏并属齐郡也。则益都是三国魏所置,治益都城,与两汉之益县,微有分别。顾景范曰,益都侯邑,後并入益县,未知所据矣。又青州府寿光县下,钜定城在县西北八十里。汉县属齐郡,後汉省。《志》云,县西四十里有益城,汉益县也。县北二十里有益都城,汉武封淄川懿王子胡为侯邑处。是知侯邑与县治本属二城。益都始为侯邑,未立县之明证也。会贞按:前汉侯国曰益都,两汉县曰益。《续志》称益侯国故属北海,盖以益都侯邑已并入益县,为益县地,故云然。顾氏本以为说,非别有所据也。《史》、《汉表》之益都城,复因魏置益都县於寿光南,世遂以北益都城呼之,与《淇水》篇之北修城同。《注》叙北益都城而不及益都县,疑有脱文。)
又西北流而注于巨淀矣。
(朱《笺》当作注于巨洋。赵云:按《汉志》,洋水东北至广饶入钜定,谢说非是。会贞按:《汉志》以洋水为正流,云出石膏,入钜定,而於巨洋略之。《水经》因巨洋导源较远,以之立篇。郦氏以为洋水入巨洋,洋水之下流入巨定者,为巨洋枝津)
又东北过寿光县西。
巨洋水自湖
(赵湖上增巨淀二字,云:《淄水注》,巨淀县东南则巨淀湖,《注》落二字。戴增同。会贞按:增非也。据上文注巨淀者,巨洋之枝津,非巨洋水,此安得云巨洋水自巨淀东北流乎?此湖即上巨洋积而为潭之水也。上言其积,此接叙其流,与巨淀何涉?)
东北流,迳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属乐安国,魏属乐安郡,晋属乐安国,宋废。在今寿光县东北二十里。)
王莽之翼平亭也。
(守敬按:《汉书·王莽传》有翼平连率田况,是莽又置翼平郡矣。)
汉光武建武二年,封更始子鲤为侯国。
(守敬按:见《後汉书·刘玄传》。)
城之西南水东,有孔子石室,故庙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问经,既无碑志,未详所立。
(全云:按于钦曰,《水经》之言非也,乃是仓颉墓中石室。守敬按:《齐乘》五,苍颉台在寿光西北,洱水所经。《通志》云,《苍颉石室记》二十八字,在苍颉北海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至秦李斯识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叔孙通识十二字。岂孔子至齐亦尝访焉,故有问经之目耶?)
巨洋水
(朱无水字,戴同,赵增。)
又东北流,尧水注之,水出剧县南角崩山,
(朱角讹作有,赵据《名胜志》校改,戴改同。守敬按:《名胜志》讹与《注》同,此当云,依《齐乘》一改。)
即故义山也。
(守敬按:《齐乘》,益都府东角崩山,伏琛《齐记》,亦名尧山,水名尧水,地名尧沟。《地统志》,义山在临朐县东五十里,亦名尧山,尧河出此。)
俗人以其山角若崩,
(朱脱此二字,赵据《名胜志》校增。戴增同。)
因名为角崩山,亦名为角林山,皆世俗音讠为也。水即蕤水矣。《地理志》曰:剧县有义山,蕤水所出也。
(守敬按:甾川国剧下文。)
北迳?其山东,俗亦名之为青水矣。
(戴改水作山。守敬按:《齐乘》二,尧水,一名蕤,又名青,则青水字不误。如《沮水注》青溪之比。氵其山已见上康浪水下,此乃带言水迳其山,变名青水,非复释?其山也。戴不察耳。)
尧水又东北迳东、西寿光二城间。
(守敬按:《环宇记》,斟灌城,亦名东寿光。盖以寿光县在西,称西寿光,斟灌在东,称东寿光也。)
应劭曰:寿光县有灌亭。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曰:古?斗灌,禹後,今灌亭是。钱大昕谓?斗为斟之误。)
杜预曰:在县东南,斟灌国也。又言:斟亭在平寿县东南。
(守敬按:《左传·襄四年》杜《注》,斟灌、斟寻二国,夏同姓诸侯。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北海平寿县东南有斟亭。《括地志》,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齐乘》四,在东四十里。在今寿光县东北四十里。斟亭故斟寻国,详下。)
平寿故城在白狼水西,今北海郡治。
(守敬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属北海国,魏、晋因。?《晋志》属济南郡,误。《地形志》,晋属齐郡,岂晋尝度属齐欤??宋属北海郡,後魏为郡治。《地形志》,北海郡治平寿城。在今潍县西南三十里。)
水上承营陵县之下流。
(会贞按:汉县为北海郡治,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属东莞郡,宋属高密郡,後魏属平昌郡,在今昌乐县东南五十里。《淄水注》,营陵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今曰白狼河,出昌乐县南之方山南麓。)
东北迳城东,
(会贞按:指平寿城,非谓营陵城也。平寿城在白狼水西,故东北流迳城东。若营陵城在水南,则东北流迳城西,不迳城东也。)
西入别画湖,
(会贞按:湖当在今潍县东北。)
亦曰朕怀湖。湖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东北入海。
(会贞按:今白狼河自昌乐县南,东北流经潍县,又东北入海。)
斟亭在溉水东,水出桑犊亭东覆甑山,
(守敬按:汉桑犊县属北海郡,後汉废,盖废县为亭也。在今潍县东南三十里。《汉志》,溉水出覆甑山。《环宇记》,唐改为溉源山,在潍州东南六十里。《齐乘》谓水即东虞河,今曰东于河,出潍县南山。)
亭故高密郡治,世谓之故郡城,
(守敬按:页圭绶曰,汉高密为国,後汉无高密郡,晋亦国非郡。道元称故郡,则非後魏郡治,此为刘宋高密郡治无疑。《地形志》,营陵有高密城。)
山谓之塔山,
(守敬按:《环宇记》,山形如塔,故名。)
水曰鹿孟水,亦曰戾孟水,皆非也。
(地理志》,桑犊,(朱作《地理志》曰桑犊故亭。赵云:按《汉志》,北海郡桑犊县覆甑山,溉水所出。桑犊本汉县,何云故亭乎?戴删故亭二字。)
北海之属县矣。有覆甑山,溉水所出,北迳斟亭西北。
(朱此下有今曰狼水四字,赵曰下增白字,戴改今曰作合白。会贞按:戴改是也,惟下仍叙溉水又北迳寒亭西,此不得先言溉水合白狼水,四字当本在寒亭西下,传钞者误错入此也。今移下。)
按《地理志》,北海有斟县。
(守敬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废,盖省为斟亭也。在今潍县东南五十四。)
京相?曰:故斟寻国,禹後。西北去灌亭九十里。
(朱无里字,《笺》曰:九十当作九里,宋本作九十里,恐亦误耳。赵、戴增里字。守敬按:《地理通释》四,引此本九十里。《汉志》平寿,颜《注》引《应劭》曰,古?斗寻,禹後,今?斗城是也。京所本。)
溉水又北迳寒亭西,
(守敬按:《续汉志》,寒亭古寒国,浞封此。《左传》杜《注》,平寿县东有寒亭。《环宇记》,在潍州东二十三里。在今潍县东北三十里。)
合白狼水。
(戴寒亭西下,增而入别画湖五字。会贞按:戴不知有错简,故臆增。今移合白狼水四字於此,以还旧观。《汉志》,溉水东北至都昌入海,不载白狼水。郦氏因白狼水源较远,以为正流入海,而叙溉水入之。今东于河自潍县南,北流至县东北,入白浪河。)
《郡国志》曰:平寿有斟城,有寒亭。
(朱讹作平寿在斟灌东。赵灌改城,云:按《续志》,平寿有斟城,不如郦所云。戴改、增作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全改、增同。守敬按:戴改、增是也。明钞本作有斟城,赵改虽是而未尽。上言迳寒亭,当引有寒亭以证之。)
薛瓒《汉书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东郡灌是也。明帝以封周後,改曰卫。
(守敬按:此瓒释斟灌,当在《汉志》寿光下,颜《注》不载。瓒所云东郡灌,即观。颜《注》引应劭曰,世祖更中卫国,以封周後。《续汉志》亦云,光武更名。此明帝字当误。)
斟寻在河南,非平寿。又云:
(守敬按:又字承上《汲郡古文》。)
太康居斟寻,异亦居之,桀又在之。《尚书·序》曰:太康失国,兄弟五人,?于洛?。
(守敬按:今本《汉志》注作须。官刻戴本洛作河,误,孔刻不误。此《五子之歌·序》文。)
此即太康之居为近洛也。守敬按:此平寿下瓒释斟寻说,颜《注》引之。)余考瓒所据,今河南有寻地,
(朱地作也,戴、赵改。守敬按:见《洛水》篇。)
卫国有观土。
(守敬按:邮《河水》五浮水故渎下。)
《国语》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五观
(守敬按:《楚语》文。韦《注》,五观太康昆弟也。互见《淇水》篇。《国语》之五观,非古文《尚书》之五子,全氏《经史问答》,辨之审矣。)
盖其名也。所处之邑,其名曰观。皇甫谧曰:卫地。
(朱讹作也,戴、赵改。)
又云:夏相徙帝丘
(朱帝讹作南,戴、赵改。守敬按:《御览》八十二引《帝王世纪》作商丘,亦误。《竹书》,世子相出居丘,误同。《左传》,卫成公构康叔曰,相夺予享。可知夏後相尝居帝丘。)
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
(朱于下有斟灌二字,赵同,戴删。守敬按:《御览》引《帝王世纪》有此二字,《竹书》一本同。《史记·正义》引无。)
即《汲冢书》云:相居斟灌也。既依斟寻,明斟寻非一居矣。
(守敬按:当是既依斟寻,明灌、寻非一居矣。)
穷後既仗善射,篡相,韩浞亦因逢蒙弑羿,
(朱《笺》曰:古寒、韩字通用。戴改韩作寒,下同。守敬按:逄蒙杀羿见《孟子》及《楚辞》注。)
即其居以生浇,因其室而有?。
(守敬按:《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此钞变其辞。)
故《春秋·襄公四年》,魏绛曰: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于戈。守敬按:《左传》杜《注》,过、戈皆国名。东莱掖县北有过乡,戈在、郑之间。)是以伍员言于吴子曰: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是也。有夏之遗臣曰靡,事羿;羿之死也,逃于鬲氏。
(朱鬲讹作隔,下同。戴、赵改。)
今鬲县也。
(守敬按:县见《河水》五、《大河故渎》一。)
收斟灌、斟寻二国之馀烬,
(朱寻上脱斟字,戴、赵增。)
杀韩浞而立少康,灭之,有穷遂亡也。
(守敬按:自故《春秋》以下,《左传·襄四年》及杜《注》文。惟是以伍员二句,参以《传·哀元年》文。)
是盖寓其居而生其称,宅其业而表其邑,纵遗文沿褫,亭郭有传,未可以彼有灌目,谓专此为非,舍此寻名,而专彼为是。以土推传。
(朱土,近刻讹作上。戴、赵改。会贞按:明钞本作土。)
应氏之据,亦可按矣。
(全云:按吴仁佶曰,原二斟故国,盖不一处。应氏以为寿光、平寿县。按靡奔有鬲以收二国馀烬,鬲在平原,与北海近,则应说是。瓒以为在河南,与洛?近,则瓒说亦是。然则其归奈何?曰,《汲冢书》有元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太康失邦而载斟寻,斟寻本在河南,羿伐之,乃弃国而保平寿,所以有二城。不然,斟寻未灭,羿安得而居之?》相居在工郡之观而北海亦有灌亭,正类是。而後又以淳于县为故斟灌国,其非一地可知。乃必欲以畔观为斟灌,至此依违两可,复不尽非应说,亦颇困矣。守敬按:郦氏主瓒说,末句盖驳应氏,不得云应氏之据可按,亦字当是未字之误。《史记·正义》臣瓒云,斟寻在河南,盖後迁北海也。吴氏所本。而《汉志》颜《注》以瓒说为非。《齐乘》谓斟国在齐,斥皇甫谧斟灌在卫,臣瓒斟寻在河南之说,高士奇亦然。)
尧水又东北注巨洋。
(守敬按:《汉志》蕤水入海《注》言,尧水注巨洋,则在今寿光县东入イ河。今尧河自临朐县东北流,至寿光县东南,入丹河。)
仗琛、晏谟并言,尧尝顿驾于此,故受名焉。非也。《地理志》曰:蕤水自剧东北,至寿光入海。
(守敬按:今本《汉志》脱东字。)
沿其迳
(朱作逗。《笺》曰:疑作迳。戴、赵改迳。)
趣,即是水也。
又东北入于海。
巨洋水又东北迳望海台西,
(朱无又字,戴同,赵据孙潜校增。会贞按:《地形志》,南皮有望海台,即此。)
东北流。伏琛、晏谟并以为平望亭在平寿县故城西北八十里,古县,又或言秦始皇升以望海,因曰望海台,未详也。
(会贞按:汉平望县属北海郡,後汉废,盖废为平望亭也。或云,秦始皇为望海台。《御览》一百五十七引同,比此稍略。《一统志》,平望故城在寿光县东北,称旧《志》望海台在县东北四十里,是也。而又云,望海台在潍县东北,失於不照。)
按《史记》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川懿王子刘赏为侯国。
(会贞按:《史》、《汉表》,赏封望县侯。)
又东北注于海也。
(会贞按:今イ河自临朐县南,北流经益都县,又东北经寿光县。《水道提纲》,イ河东北至イ河口入海。後稍移东数十里,至黑洋口入海。旧イ河口犹存。)
○淄水
淄水出泰莱芜县原山。
(孙星衍曰:淄当为?,《周礼》幽州,浸曰?。会贞按:《禹贡》作淄,《周礼》作?。《汉书》淄、?、甾错邮,三字通用。故《汉志》莱芜下,载此水作甾,此《经》、《注》作淄。孙氏主《周礼》,未博考也。)
淄水出县西南山下,世谓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淄水所出。故《经》有原山之论矣。
(守敬按:《续汉志》,莱芜有原山,淄水出。本《汉志》。页圭绶曰,原山在博山县西二十里,又有岳阳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去原山五十馀里。淄水自原山东流,凡十八伏一,至岳阳山下,见不复伏,俗名泉河头。《齐乘》以为即原山,今俗曰淄河,出博山县西原山之阴。)
《淮南子》曰:水出自饴山。
(守敬按:《?形训》文,作自饴,此自字当误。又《博物志》,一淄出月台;月亦目之误,台乃饴之省。)
盖山别名也。东北流迳莱芜谷,
(会贞按:《御览》五十六引伏琛《齐地记》,莱芜谷有铜冶岘。又三百九十一引《南燕录》,慕容德建平四年,妖贼王始聚众於太山莱芜谷。《一统志》,长峪在青州府城西南,志名马陉,亦曰?中谷?见《左传·襄二十五年》?,亦名莱芜谷。《府志》,自临淄西南至古莱芜有长峪,界两山间,逾二百里,中通淄河。)
屈而西北流,迳其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泰山郡,後汉、魏、晋因,後废。《地形志》,牟县贝丘并有莱芜城。盖当二县之交,在今博山县东五十里,名城子庄。)
《从征记》曰:城在莱芜谷,当路阻绝,两山间道,由南北门。汉末,有范史云为莱芜令,
(会贞按:《後汉书·独行传》,范冉,字史云。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
言莱芜在齐,非鲁所得此。旧说云:齐灵公灭莱,
(守敬按:《春秋·襄六年》,齐灭莱,在灵公十五年。)
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守敬按:《环宇记》说同。)
《禹贡》所谓莱夷也。
(守敬按:莱夷作牧,青州下文。)
夹谷之会,齐侯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宣尼称夷不乱华是也。
(守敬按:《日知录》云,定十年,公会齐侯于夹谷。《传》曰,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旧说皆以为在东海祝其县,与齐、鲁之都,相去各五百里,何必若此之远?《莱芜县志》,夹谷在县南三十里。据《水经注》是夹谷当在此地,故得有莱人,非召莱千里之外也。余谓顾氏此论致确,道元则仍从旧说,而载於《淮水》篇祝其下,失考。)
余按泰无,莱柞,并山名也,
(守敬按:《左传》杜《注》,柞,二山。)
郡县取目焉,汉高祖置。
(守敬按:汉有泰郡莱芜县,上句总言,下句指县言。)
《左传》曰:与之无山及莱柞,是也。
(何氏曰:《左传·昭公七年》,辞以无山,与之莱柞。盖有无之无,非山名。全云:按以邯为无,善长殆有闻于莱邯之为莱母,而不知其非山也。戴云:按《左传》,季孙以桃邑与孟氏,易成还杞,谢息辞以无山,与之莱柞。是言成有山,今桃乃无山耳。此误引。)
应劭《十三州记》曰:太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
(守敬按:七柞,山名,非邑名。高士奇曰,盖邑有二小山也。页圭绶曰,汉莱芜县去临淄百数十里,在长城领北,乃齐地,非鲁地,应说似误。余谓上文言莱芜在齐,此复引应言鲁邑者,聊述所闻,以志差违耳。)
淄水又西北转迳城西,又东北流与一水合,水出县东南,
(守敬按:水出今博山县东南。)
俗谓之家桑谷水。《从征记》名曰圣水。
(守敬按:《环宇记》引《郡国志》,圣水一名阳水。)
《列仙传》曰:鹿皮公者,淄川人也,少为府小吏,
(赵、戴改吏作史,下同。守敬按:黄省曾本、明钞本作史,然则《列仙传》本作吏。考《周礼·大射》言小史,《史记·李斯传》、《万石君传》言小吏,则朱不误。)
才巧,举手成器,岑山上
(赵、戴乙岑山作山岑。守敬按:黄省曾本、吴?本作岑山,与朱同。《列仙传》原作岑山。)
有神泉,
(朱泉讹作象,赵同。戴改。守敬按:明钞本作泉,《列仙传》原作泉。)
人不能到。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造县阁,意思横生。数十日,梯道成,
(守敬按:《列仙传》道成下有四间二字。)
上其巅,作祠屋,留止其旁。其二间以自固,
(守敬按:《一列仙传》句首有绝字。)
食芝草,饮神泉,七十馀年。淄水来山下,呼宗族得六十馀人,命上山,半,水出,尽漂一郡,没者万计。小吏辞遣家室,令下山,著鹿皮衣,升阁而去。後百馀年下,卖药齐市也。其水西北流注淄水。
(会贞按:水自今博山县东南,西北流至县东,入淄河。)
淄水又北出山,谓之莱芜口,东北流者也。
东北过临淄县东。
(朱东上衍又字,赵同,戴删。)
淄水自山东北流迳牛山西,
(守敬按:《晏子春秋》,景公游於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地形志》,广川有牛山。《括地志》,牛山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元和志》,在县南二十五里。在今临淄县南十里。)
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
(守敬按:县详下。)
东得天齐水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天齐渊。五泉并出,南北三百步,广十步,山即牛山也。
(守敬按:《史记·封禅书》,天齐渊水居临?南郊山下。《索隐》,顾氏案,解道彪《齐记》临?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言如天之腹齐。吴振?或《天齐渊诗序》,泉在牛山麓最下,奇过趵突泉,北流注於淄,与齐故城南北正相值,则《齐乘》二,以为东南八里之龙池,误。《九域志》,临淄有南郊山。《一统志》,南郊山在县东南十里,盖与牛山,连麓而异名耳。)
左思《齐都赋》曰:牛领镇其南者也。
(守敬按:严可均辑《全晋文》,失采此语。)
水在齐八祠中,齐之一名,起于此矣。
(朱《笺》曰:《封禅书》云,秦始皇东游海上,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者,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太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琊。)
《地理风俗记》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
(守敬按:《史记·封禅书》,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应所本。)
其水北流注于淄水,又东迳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基圆坟,咸高七尺,东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
(会贞按:《地州志》,广川有四豪冢。《明一统志》,四王墓在鼎足山,乃齐威、宣、泯。襄四王墓。《亭林文集》五,考田氏之称王者五,而王建迁於共以死,知是威、宣、泯、襄也。在今临淄县东。)
淄水又东北迳荡阴里西。水东有冢,一基三坟,东西八十步,是列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之坟也。
(赵云:按晏子宫作公孙捷,《乐府解题》作田强、固野子。会贞按:《书钞》九十四引《三齐略记》,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字三壮士冢,在齐城东南三百步。《御览》五百五十九引,步下有阴、阳里中四字,此作荡阴里,本《梁父吟》。《梁父吟》称,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地形志》,临淄有公孙捷冢。盖举一冢以该之,在今临淄县东。)
晏子恶其勇而无礼,投桃以毙之,死葬阳里,即此也。
(朱《笺》曰:《晏子春秋》,晏子恶三子之无礼也,请公使人饣鬼之二桃,曰,三子计功而食。公孙接曰,接一搏而再搏乳虎,可以食桃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可以食桃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於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吾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鼋而出,可以食桃,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二子皆挈领而死,古冶子亦自挈领而死。赵云:按阳里亦作阴阳里,《环宇记》引《郡国志》云,北海郡临淄县东有阴阳里,是也。《御览》引此文仍作荡阴里。诸葛亮《梁父吟》,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乐府解题》作遥望阴阳里。《沧浪诗话》,青州有阴阳里。)
淄水又北迳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
(守敬按:《史记·周本纪·正义》引《舆地志》,秦立为县,城临淄水,故曰临淄。前汉县属齐郡,後汉、魏、晋属齐国。样、後魏属齐郡,在今临淄县北八里。)
王莽之齐陵县也。《尔雅》曰:水出其前左为营丘。
(赵云:按《尔雅》,水出其前,渻邱;水出其後,沮邱;水出其右,正邱;水出其左,营邱。善长所引疑有误,下同。守敬按:郦氏两引《尔雅》皆有前字。《史记·周本纪·集解》、《礼记·檀弓》疏、《元和志》引,并同。王念孙曰,作前左者是也。今本《尔雅》无前字,乃传钞误脱。《释名》及《诗·齐风》疏引,亦无前字。郝懿行谓据今本删。)
武王以其地封太公望,赐之以四履,都营丘为齐。
(守敬按:《史记·周本纪》,武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左传·僖四年》,管仲曰,赐我先君履,东至於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或以为都营陵。
(守敬按:此指《汉志》营陵或曰营丘之说。)
史记》,周成王封师尚父于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莱侯与之争营丘。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安,殆非就封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营丘。
(守敬按;《史记·齐世家》文。)
陵亦丘也,献公自营丘徙临淄。
(守敬按:《汉志》临淄下,颜《注》引应劭曰,齐献公自营丘徙此。又营陵下引应劭曰,师尚父封於营丘,陵亦丘也。是此二语本应劭说。下驳营陵非营丘,亦驳应劭说也。当本有应劭曰三字,今本脱之。)
余按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俗谓凡山也,东北流,
(守敬按:白狼水,详《巨洋水》篇,但言上承营陵县之下流,不叙所出。《注》於此补之。彼篇云,丹水出丹山,世谓之凡山,与白狼水同出一山也。《隋志》,都昌有白狼山,当即白狼水所出之山,盖郦氏後又变名耳。东北流见彼篇。)
由《尔雅》出前左之文,
(朱由讹作山,《笺》曰:山字疑衍,或有脱误。全校改由,戴、赵改同。)
不得以为营丘矣。营丘者,山名也。《诗》所谓子之营兮,遭我乎┡之间兮。
(守敬按:《汉志》引《齐诗》文,┡作?农,颜《注》,山名。《毛诗》营作还,作┡。《隋志》,益都有┡山。在今临淄县南十五里。)
作者多以丘陵号同,缘陵又去莱差近,
(朱无缘陵二字,戴、赵增。守敬按:当作营陵。)
咸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经》书,诸侯城缘陵。《左传》曰:迁祀也。
(守敬按:见僖公十四年。)
《毛诗》、郑《注》并无营字,瓒以为非,近之。
(赵云:按以营陵为缘陵,正是瓒说,而道元顾云,瓒以为非,近之,则瓒别有说,而今亡矣。又按《汉志》齐郡临淄县分《注》曰,师尚父所封。应劭曰,齐献公自营邱徙此。臣瓒曰,临淄即营邱也。故晏子曰,始爽鸠氏居之,逢伯陵居之,太公居之。又曰,先君太公,筑营之邱。今齐之城中有邱,即营邱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又北海郡营陵县分《注》曰,或曰营邱。应劭曰,师尚父封于营邱,陵亦邱也。臣瓒曰,营邱即临淄也。营陵,《春秋》谓之缘陵。师古曰:临淄、营陵皆旧营邱地。余谓献公徙薄姑都,治临淄,见于《史记·齐世家》,应说遂启後人之疑。且淄水又不迳营陵。臣瓒云,临淄即营邱,诚误。只缘孟坚以临淄即太公始封,师古谄附班氏,而以瓒说为是。不知瓒上句证临淄之为营邱,下句实营陵之即缘陵,言各有当。临淄、营陵皆旧营邱也一语,滑突了之。然太公始封,宜在北海。《史记》云,营邱边莱,故莱人与之争国。《环宇记》,潍州昌乐县有古营邱城,云本夏邑,商已前故国,太公前封之处。明其不在临淄也。迨献公新造斯邑,犹取故称,故临淄亦有营邱之号,而春人秋之先,?巳自雍邱,僻处东夷,鲁僖十五年,桓公城缘陵而迁之,页地间田,市恩邻国,以收救患分灾之美。霸者所为,大率类是。故营陵又有缘陵之目,遂为淳于公之都邑矣。不然,东楼之裔既非强大,焉能与泱泱表海之邦,争此逼处之土乎?且瓒所引晏子对景公之语,本在薄姑,而移之临淄,故知所传之妄。若夫晏子之对,亦见《韩诗外传》景公游牛山而泣下。晏子曰,古无死者,则太公、丁公至今犹存,吾君方将披莱豆而立畎亩,何暇念死乎?又宁可以是作太公封临淄之据哉?又《困学纪闻》云,《齐世家》,胡公始徙都薄姑,周夷王之时。献公因徙薄姑都,治临淄。《诗·正义》曰,《诗·蒸民》云,仲山甫徂齐。《传》曰,古者诸侯之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崦定其居。盖去薄姑迁于临淄,以为宣王之时,始迁临淄,与《世家》异。毛公在迁之前,其言当有据。此证尤为精确。顾祖禹曰,《吕氏春秋》太公封营邱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其後五世,胡公徙薄姑,六工,献公徙临淄,盖自东而西也。又云,顾氏曰,《班志》云,临淄名营邱,此犹晋迁于新田而仍谓之张,楚迁于若阝而仍谓之郢,盖因临淄城中有小邱,而系以旧名,非即古营邱也。《晋书·载记》,慕容德如齐,登营邱,即此地。杜氏又谓临淄後为营陵。夫《汉志》明言齐郡治临淄,北海郡治营陵,岂一城乎?此顾氏谓野王,杜氏则杜佑也。君卿此语,原非大缪,只因应劭有云,陵亦邱也,故以营邱为营陵,不知营邱之号可袭,而汉县之目不可移也。若改作临淄後称营邱则善矣。守敬按:臣瓒以营丘为临淄,以营陵为缘陵,是不以营陵为营丘审矣。此云瓒以为非,乃浑括瓒说,谓瓒以为营陵非营丘近是耳。赵氏误会郦意,乃谓瓒别有说而今亡。假如有之,岂非自相矛盾乎?又按太公所封,确在临淄,自胡公由临淄徙薄姑,献公又由薄姑还临淄,读《史记》自明。《汉志》亦以临淄为师尚父所封,而於营陵下云,或曰营丘,存此异说。应劭遂实以太公之封在营陵。自臣瓒之辨,已为定论。郦氏证明其说,尤为详尽。近儒又复纷纷,何耶?)
今临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内,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
(会贞按:《後汉书·耿?传》言临淄大城及小城。《御览》五十三引《齐地记》,营丘在临淄小城内,古以为齐室也。丘小周三百馀步,高九丈,北厢下降丈五。《括地志》、《元和志》,并言在县北百步外城中。在今临淄县西北。)
淄水出其前,迳其左,
(朱脱此三字,戴、赵同。会贞按:《地理通释》四、《诗地理考》二,引《注》文并有此三字,今增。)
故有营丘之名,与《尔雅》相符。城对天齐渊,故城有齐城之称。是以晏子言:始爽鸠氏居之,逢伯陵居之,太公居之。又曰:先君太公筑营之丘。
(赵云:按师古曰,筑营之邱,言于营邱地筑城邑。会贞按:《济水》二,引《晏子》全文,此据臣瓒说。)
季札观风,闻齐音:曰: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
(会贞按:《左传·襄二十九年》文。)
田巴入齐,过淄自镜。
(朱《笺》曰:旧误作回巴。《新序》云,田巴临淄水而观形,自知丑恶。)
郭景纯言:齐之营丘,淄水迳其南及东也。
(守敬按:《尔雅》注文,《诗·齐风》疏引孙炎同。)
非营陵明矣。献公之徙其犹晋氏深翼名绛,
(朱名讹作居,全校改。戴、赵改同。守敬按:详《涑水》篇。)
非谓自营陵而之也。
(全云:孔颖达曰,临淄、营邱是一地。谓自营邱徙临淄者,应劭之谬,当云自薄姑徙临淄。赵云:按《史记·刘世家》,哀公同母弟山,怨胡公,与其党率营邱人袭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因徙薄姑都,治临?,即臣瓒所谓博昌有薄姑城者也。《济水注》云,薄姑去齐城六十里。《汉志》又云,琅邪姑幕,或曰薄姑。阚以为成王封太公,非也。盖周公灭奄之後,以薄姑地益太公之封耳。)
其外郭即献公所徙临淄城也,世谓之虏城,言齐泯王伐燕,燕王哙死,虏其民,实诸郭,因以名之。
(朱作宝居因郭以史之。赵依朱作郭,因仍宝字云:按《春秋经·庄公六年》,齐人来归卫俘。孔氏《正义》曰,《释例》曰,齐人来归卫宝。《公羊》、《谷梁经》、《传》及《左氏传》皆同。唯《左氏·经》独言卫俘,三家《经》、《传》有六,其五皆言宝。《说文》保,从人,C22省声,古宝、保字通用,或转写作俘,此即虏其民宝之说,事见《孟子》及《战国策》。盖泯王虏燕之民、宝,以居临淄之外郭,齐民故称之曰虏城。民即旄倪,宝即重器,朱氏改宝为实,非也。全、戴从朱,惟改居作诸。守敬按:《日知录》三十二引此作实,赵说似是,究嫌迂曲,不如作实为直捷。)
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为郡,治临淄。
(朱讹作三十四年,全、赵、戴同。守敬按:《史记·始皇本纪》,灭齐在二址六年。《田齐世家》,灭齐为郡。阎若琚曰,郡治临淄,以《齐悼惠王子》及《主父偃传》知之。则汉因秦旧。)
汉高帝六年,
(朱脱帝字,戴、赵增。)
封子肥于齐,为王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
王莽更名济南也。《战国策》曰:
(赵删曰字。)
田单为齐相。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出,不能行,坐沙中。单乃解裘于斯水之上也。
(守敬按:《齐策》文。)
又东过利县东。
淄水自县东北流,迳东安平城北。
(赵云:《禹贡锥指》曰,应劭曰,博昌县西南三十里有安平亭,故县也。按淄水自利县东,又东北流,不得过博昌之西南。今临淄县东,又有安平故城,若以为是,则当先安平,後利县,岂《注》文偶尔失次耶?不在,则道元误引,利县东北当别有东安平城也。一清按:《汉志》甾川国有东安平县,非博昌也。所引应劭语,见《济水注》,安平又是平安之误。《方舆纪要》,安平城在临淄县东十九里,本齐邑,汉置东安平县。安平、平安本是二邑,皆在利县西南。东安平为淄水所迳,平安为济水所迳,不可混也。此文自县东北流,蒙上临淄而言,故以东安平次于其下。观後别出时水东北迳齐利县故城北之语,可知原无舛误,胡氏乃妄辩之。守敬按:东安平县详见後。)
又东迳巨淀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书》作饶定。汉县属齐郡,後汉废。在今乐安县东北。)
征和四年,汉巨淀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书》作钜定。汉县属齐郡,後汉废。在今乐安县东北。)
征和四年,汉巨淀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书》作钜定。汉县属齐郡,後汉废。在今乐安县东北。)
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临大海。三月,耕巨淀,
(守敬按:《汉书·武帝纪》文。)
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
(守敬按:《汉书·沟洫志》,东海引钜定穿渠溉田。颜《注》引臣瓒曰,钜定,泽史。《文选·魏都赋》张《注》,淀者,如渊而浅。《方舆纪要》,清水泊在寿光县西北五十里。即《汉志》所云钜定也。又北接乐安县之马车渎。)
盖以水受名也。淄水又东北迳广饶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齐郡,後汉废,在今乐安县东北二十里。)
汉武帝元鼎中封?
(赵作甾。)
川靖王子刘国为侯国。
(沈炳巽曰:是元狩。赵云:按《王子侯表》是元鼎元年封。守敬按:《史表》作元狩,此从《汉表》。)
淄水又东北,马车渎水注之,首受巨淀,
(朱无首字,戴同。《笺》曰:李云,当作首受巨淀。赵增。会贞按:《汉志》饶定下,马车渎水首受钜定。《齐乘》二,马车渎,今高家港也。《乐安县志》,在县东王十里,清水泊北。)
淀即浊水所注也。吕忱曰:浊水一名溷水,出广县为山,
(会贞按:《说文》,浊水出齐郡厉妫山,本《汉志》,引见下。厉乃广之误,妫乃为之误。吕忱承用《说文》,惟增一名溷水四字。据《说文》,溷,水浊儿。仍从《说文》也。广县详下,今曰北阳河,源出益都县西四十里之九回山。)
世谓之冶领山。
(朱冶讹作治,戴、赵改。会贞按:《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注》引此作治领,亦误。《明·地理志》误同。《方舆纪要》作冶领,)
东北流迳广固城西,城在广县西北四里,四周绝涧,?
(全、戴改阻。)
水深隍。晋永嘉中,东莱人曹嶷所造也。水侧山际,有五龙口。
(会贞按:《晋志》,永永嘉乱,青州沦没,东莱人曹嶷为刺史,造广固城,《环宇记》,广固城在益都县西五里。晏谟《齐地记》云,晋永嘉五年,东莱曹嶷为刺史所筑,有大涧甚广,因之为固,谓之广固城。《御览》一百六十引《齐记》末云,侧有五龙口。城在今益都县西北八里。)
义熙五年,刘武帝
(会贞按:明抄本、黄本作刘武王,与《洛水注》同。)
伐慕容趣于广固也,以藉?
(戴改险。)
难攻,兵力劳弊。河间人玄文说裕云:昔赵攻曹嶷,望气者以为绳水带城,
(戴改绳作渑,下同,後时绳之绳,亦尽改渑。守敬按:谭元春云,玄文言绳水带城,知元为绳索之绳,因水名故加水,作绳亦非缪。页圭绶谓时渑之渑亦作绳,然则两水当本作绳,凡典籍作渑者,盖後人改。《一统志》以在佃都县境者为绳水,在临淄县境者为渑水,不足据。《齐乘》二,古谚谓瘦马不渡渑,南燕李宣谓渑水不冰,皆指此也。)
非可攻拔。若塞五龙口,城当必陷。石虎从之,嶷请降。降後五日,大雨,雷电震开。後慕容恪之攻段龛十旬不拔,塞口而龛降,降後无几,又震开之。旧基犹存,
(全、戴旧上增今字。会贞按:《元和志》、《环宇记》有今字,然不必依增。)
宜试修筑。
(朱试讹作城,赵据孙潜校改。戴改同。)
裕塞之,超及城内男女皆患脚弱,
(朱患作悉,戴、赵同。会贞按:《元和志》、《环宇记》作患,是也,今据订。)
病者大半,超遂出奔,为晋所擒也。
(会贞按:《晋书·慕容超载记》略同。石季龙讨曹嶷,进兵围广固,嶷降,见《石勒载记》。段兰之子龛拥众东屯广固,慕容恪攻克之,见《慕容俊载记》。)
然城之所跨,实凭地?,
(戴改险。)
其不可固城者在此。
(赵据孙潜校改不作水。守敬按:谓脚弱之故,不字是也。)
浊水东北流迳尧山东,
(会贞按:《隋志》,益都有尧山。《环宇记》引伏琛《齐记》,此山南有东、西二丹水,误,彼别一尧山也。《齐乘》一,山去益都府城十里。在今益都县西北八里。)
《从征记》曰:广固城北三里有尧山祠,尧因巡狩登此山,後人遂以名山。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顶,旧有上祠,
(沈炳巽曰:所谓上,不知是谁?全云:当是刘裕。会贞按:非也。《类聚》三十九引《三齐略记》,尧山在广固城西七里,尧巡狩所登,遂以为名。山顶立祠,祠边有柏树,枯而复生,不知几代。《御览》五百三十七、九百五十四分引《三齐略记》同,是所指山顶之祠,尧祠也。《从征记》本《三齐略记》文而有增损,因当时尧山祠在山麓,?《地形志》,临淄有尧祠,即此。?兼叙山顶之旧祠,沈氏失考,不知上为误字,全竟以刘裕实之,令人失笑。)
今也毁废,无复遗式。盘石上尚有人马之迹,徒黄石而已,惟刀剑之踪逼真矣。至于燕锋代锷,魏铗齐铭,与今剑莫殊,以密模写,知人功所制矣。
(朱《笺》曰:《庄子》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齐铭,宋本作齐?,疑当作齐镡。以密模写,谓以蜡模榻其迹也。《树提伽经》云,庶人然脂,诣侯然蜜,天子然漆。《晋书·山涛传》有蜜章,亦谓以蜡封奏章也。戴、赵铭改?,赵密改蜜。守敬按:明抄本作?。)
西望胡公陵,
(守敬按:胡公之墓在此,则《檀弓》五世反葬於周之说未足据,故《日知录》驳之。)
孙畅之所云:青州刺史傅弘仁言得铜棺隶书处。
(守敬按:详见《谷水》篇。)
浊水又东北流,迳东阳城北,
(守敬按:城详下。)
东北流合长沙水。水出逢山北阜。
(守敬按:《齐乘》二谓之南阳水,云,出益都府城西南二十五里石膏山,即逢山之西麓也。今俗曰南阳河,出益都县西南石膏山。)
世谓之阳水也。
(守敬按:《宋书·索虏传》,虏围青州,刺史竺夔於杨水口两岸设伏。即阳水也。)
东北流迳广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齐郡,後汉因,魏属东莞郡,晋因,後废。在今益都县西南四里。)
旧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
(守敬按:《齐乘》二,汉广县故城,元魏尝置青州,遗址犹存。土人目为古青州。《考证》云,此谓西汉刺史治。东汉则《郡国志》曰,临?,刺史治矣。晋初汉临淄,沿後汉之旧。义熙中,自广固移治东阳城。《後魏书》曰,青州,司马德宗治东阳,魏因之,是也。何于民不考元魏青州治东阳,史有明文,而云以广县置青州乎?郦《注》所言故城,旧治,皆汉代遗迹,此西汉青州治也。页圭绶从之,云,或以前汉刺史无常治为疑。然前汉刺史皆有常治,惟班《志》不载,故多不可考。後汉、魏、晋、宋,青州无治广城者,则为西汉州治无疑。)
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
(朱脱一山字,赵增云:《名胜志》重一山字。戴增同。守敬按:《名胜志》亦无此山字。赵误,然增是也。)
望若门焉,
(朱脱焉字戴增,赵据吴本增。会贞按:明钞本、黄本并有焉字。)
俗谓是山为劈头山。
(朱劈作{辟石},《笺》曰:当作劈。戴仍,赵改。守敬按:《齐乘》一作劈,《名胜志》亦作劈,又云,劈裂峰高插云霄,自顶中开,如斧劈状。《明·地理志》,益都南有云门山,与劈山连。在今益都县南十里。)
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馀。
(守敬按:《说文》,匹,四丈也。)
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之音,惊川聒谷,氵崩氵奔之势,状同洪井,
(戴、赵改井作河。守敬按:《名胜志》引此作井洪,并见《赣水》篇云,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此井与之相似,故郦氏援以为证。戴、赵臆改,殆偶忘彼文耳。《齐乘》二称《水经注》,石井水出劈头山,北流注井云云,即今水瀑水涧也,《考证》,石井水东源出劈头山之阳李堡谷,西源出其西黄峪,两峪皆有石井,窟穴深透,当夏秋霖源之时,水溢出井,西北流迳故广县城东为瀑水涧,古名石井水者,目其源也。自其道元误以积石瀑布为井,于氏因之,非穴地出水之义矣。)
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
(守敬按:《巨洋水》篇,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东州。)
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後因王事,复出海岱。
(守敬按:《北史》本传,道元始为书侍御史,官至御史中尉,不知何时因王事出海岱,无可考。)
郭金紫惠
(守敬按:郭金、紫惠当是二人,而有讹文。郭金疑即下之郭钦,紫疑本作柴。)
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阳水东迳故七级寺禅房南。
(守敬按:《名胜志》,七级寺在益都城西罗汉洞。)
水北则长庑遍驾,
(朱《笺》曰:旧本作偏驾。赵云:按遍字较长。)
回阁承阿,林际
(朱际上有之字,戴、赵同。守敬按:《名胜志》引此无之字,今删。)
则绳坐疏班,锡钵间设,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禅栖者也。阳水又东迳东阳城东南。
(朱迳东讹作东迳,《笺》曰:此东字疑衍。戴、赵乙作迳东。会贞按:城在水之北,水东流不得言迳城东南,则城下东字衍。)
义熙中,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
(会贞按:《晋志》,刘裕灭慕容超,留长史羊穆之青州刺史,筑东阳城而居之。《宋志》,义熙五年,平广固。北青州刺史治东阳城。《通典》,东阳城,青州所治,益都县东城是也。今益都城北有遗址。)
以在阳水之阳,即所谓东阳城,
(朱谓下衍城之二字,戴、赵删。)
世以浊水为西阳水故也。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昔在宋世,是水绝而复流,刘晃赋《通津》焉。
(守敬按:《宋书》,刘晃附《长沙王道怜传》,道怜曾孙,不言能文辞,《通津赋》亦无此见类书者。)
魏太和中,此水复竭,辍流积年。先公除州,即任未期,
(朱《笺》曰:《北史》,郦范字世则,范阳涿鹿人。太琥时,给事东宫。太武践祚,追录先朝旧勋,赐爵永宁男,为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司马,及定三齐,范多进策,白曜皆用其谋,遂表为青州刺史,进爵为侯。)
是水复通,澄映盈川,所谓幽谷枯而更溢,穷泉辍而复流矣。海岱之士,又颂通津焉。平昌耆民
(朱《笺》曰:耆,旧本作龙。戴、赵改。守敬按:龙盖耆之脱烂。)
孙道相《颂》曰:惟彼绳
(戴作渑。)
泉,竭逾三龄,祈尽?璧,谒穷斯牲,
(朱谒讹作竭,戴改,赵据孙潜校改谒。守敬按:明钞本作谒。)
道从隆替,降由圣明。
(守敬按:严可均辑《全魏文》载孙道相《颂》辞,但据此《注》,下赵嶷颂、郭钦颂同。)
耋民河间赵嶷《颂》云:敷化未期,玄泽潜施,枯源扬澜,涸川涤陂。北海郭钦曰:先政辍津,我後通洋。但颂广文烦,难以具载。阳水又北屈,迳汉城阳景王刘章庙东,
(会贞按:庙在今益都县东北,详下齐城。)
东注于巨洋,後人?曷断,令北注浊水,
(会贞按:据《注》阳水本注巨洋,後世始注浊水。《齐乘》二,古人自故城阳王庙基东?曷断,使北注浊水。今复东流十五里,下入巨洋,是复故道矣,今南洋河自益都县西南,东北流,经县,又东入イ河与于氏时水道同。)
时人通谓浊水为阳水,故有南阳、北阳水之论。
(会贞按:阳水在南,浊水在北,原为二水。自阳水注浊,则浊水即阳水,俗因亦呼为阳,而以阳水为南阳,浊水为北阳。)
二水浑流,世谓之为长沙水也,
(会贞按:长沙为水之本名,世谓之阳水,则又有阳水之俗名,因阳水注浊,浊水亦有阳水之名,遂并有长沙之名。浊水原非长沙水,故转以为世俗之名也。)
亦或通名之为绳水。故晏谟、伏琛为《齐记》,并云:东阳城既在渑水之阳,宜为渑阳城,非也。
(会贞按:玄文言绳水带城,则惟浊水有绳水之别名。浊水迳东阳城北,是城在渑水之阴。惟阳水迳东阳城南,则城在水阳。郦氏广异名,谓阳水亦或名绳水,引晏、伏东阳城在绳水之阳宜为绳阳城作证,然阳水非绳水,故随斥其非。)
世又谓阳水为洋水,余按群书盛言洋水躇?朐县,而阳水导源广县,两县虽邻,川土不同,于事疑焉。
(会贞按:世谓阳水为洋水者,盖以阳、洋音似。《方舆纪要》,元至正二十年,察罕围益郡,遏南洋河以灌城,即此水也。《名胜志》亦谓阳水一曰洋水,然《汉志》颜《注》洋音祥,实当音氵尔。阳水非《汉志》之洋水也。郦氏亦未遑深辨,第即所出之地剖别之。赵云,于氏钦《齐乘》云,曾肇《南洋桥记》曰,俗呼洋水有二,曰南洋河,今桥所在是也:曰北洋河,距城北二里者是也。北洋,传《记》无文,今出九回山入淄水,《齐记》谓之绳水。道元则曰,群书盛言洋水躇?朐,阳水导源广县,两县虽邻,川土不同,于事疑焉。然则洋分南北,当後魏时已不能知,况後世哉?今辩之曰,群书盛言躇?朐者,此巨洋也,《汉志》失其原委耳。南阳自为长沙水,北阳自为浊水,导源广县者是也。曾氏乃因《汉志》石膏山之洋水,而以阳为洋,误矣。长沙水出其西,石沟水出其东,洋水自躇?朐沂山,《汉志》读如祥,与蜀之洋州同音,故《水经》称洋水,则有巨洋、北洋,称阳水则有南阳、北阳,四水虽以音同致疑,源流可考,惜乎曾氏之不察也!)
浊水又北迳臧氏台西,
(会贞按:《齐乘》五,臧台在寿光县西四十里,旧有宋碑,云是臧武仲之墓。按《左传·襄二十三年》,臧纥致防,奔齐,殆终不归鲁而卒葬于此乎?在今寿光县西三十里。)
又北迳益城西,
(会贞按:城详《巨洋水》篇。)
又北流注巨淀。《地理志》曰:广县为山,浊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淀。
(会贞按:今北阳河自益都县西东北流,经县,又东北经寿光县入清水泊。)
巨淀之右,又有女水注之,水出东安平县之菟头山。
(朱菟讹作蛇。戴同,赵改。守敬按:《汉志》作菟,引见下。菟与蛇形近致误。《续汉志》注引《地道记》作羌头山。《地形志》广饶下作吴头山,并误。《书钞》一百五十七引《续述征记》,菟头岘虽无峭?,然连林修坂数十里。山又名鼎足山,在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女水出焉。今谓之女织河。东安平县详下。)
《从征记》曰:水西有桓公冢,甚高大。墓方七十馀丈,高四丈,圆坟圈二十馀丈,高七丈。馀一墓方七丈。一坟,
(会贞按:《齐乘》五,俗谓二王冢。)
晏谟曰:依《陵记》非葬礼,如承世故,与其母同墓而异坟,伏琛所不详也,
(朱不作未,戴同,赵据黄本改。会贞按:明钞本作不,《齐乘》引同。《御览》五百六十引伏琛《齐地记》,但云桓公冢,齐城之东南十五里,在牛山。)
冢东山下女水原有桓公祠,侍其衡
(朱《笺》曰:三字未详。赵云:按《厄林》云,《玉海·姓氏急就篇》曰,侍其氏,汉广野君裔孙,赐氏食其,後有为武帝侍中者,合官与氏而称焉。汉有侍其元矩,魏有侍其衡。附曰,广野君在高祖初,至武帝时七十年,安得遽至裔孙,而又曰後为侍中者,何年寡而世多也?伏滔《青土人物论》称,後汉有侍其元矩,与孙宾硕、刘公山并叙,正当魏武时,又为刘人,则元矩非即衡字耶?)
奏魏武王所立,曰:近日路次齐郊,瞻望桓公坟垄,在南山之阿,请为立祀,
(全、赵作祠。)
为块然之主。
(会贞按:《书钞》九十四,魏武立齐桓祠,云,近日路次齐郊,瞻望桓公坟陇,在在南山之阿,管仲坟侧。载衡语与此互有详略。)
郭缘生《述征记》曰:齐桓公冢在齐城南二十里,
(会贞按:《御览》五百六十引《皇览》同。《括地志》在南二十一里,《元和志》南二十三里,在今临淄县东南十里。)
因山为坟。大冢东有女水。或云:齐桓公女冢在其上,
(守敬按:《环宇记》引《隋图经》同。)
故以名水也。女水导川东北流,甚有神焉,化隆则水生,政薄则津竭。工建平六年,水忽暴竭,玄明
(慕容德字。)
恶之,寝病而亡。燕太上四年,女水又竭,慕容超恶之,燕祚遂沦。
(守敬按:《御览》五十九引《述征记》,临淄牛山下有女水。齐人谚曰,世治则女水流,世乱则女水竭。慕容超时,乾涸弥载,及宋武北征,而激洪流。《事类赋注》上,引《述征记》同。此《注》所本,而不及玄时事。《晋书·载记》亦但叙超时女水竭,失书建平事。《魏书》又但叙建平水女竭,失书太上事。考《十六国春秋》两载,惟女误作汝,《通鉴》亦沿其误。)
女水东北流,迳东安平县故城南。
(朱安平作平安,赵据《汉志》改,戴改同。守敬按:汉县属甾川国,汉属北海国,魏属齐国,晋因,宋徙废。在今临淄县东十九里。)
《续述征记》曰:女水至安平城南,伏流一十五里,然後更流,注北杨水。
(戴、赵改杨作阳,戴又改作北注阳水。会贞按:《沔水》二,阳、杨错出,此与之同,不必改。至戴改作北注阳水尤非。阳水有北阳水之目,则非北杨,不误。女水正流自注巨淀,此则北派伏流入北杨水耳。《方舆纪要》,今石槽城东北出泉,俗名马台河,至乐安东北,合北阳水,盖即女水之估流者也。)
城故?阝亭也。
(守敬按:《春秋》杜《注》,?阝亭在齐国东安平县,《续汉志》,东安平有?阝亭。是?阝在安平,非安平城即?阝亭,郦《注》稍误。)
《春秋·鲁庄公三年》,纪季以?阝入齐。
(守敬按:《经》文。)
《公羊传》曰:季者何?纪侯弟也。贤其服罪请?阝以奉五祀。
(朱《笺》曰:《公羊传》曰,纪季者何?纪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後五庙以存姑姊妹。)
田成子单之故邑也,
(朱《笺》曰:《史记》齐襄王入临淄,封田单为安平君。《集解》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阝邑也。守敬按:《续汉志》,东安平,六国时曰安平。《史记·田齐世家》,田常谥成子。刘平公时,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琊,自为奉邑。又齐襄王入临淄,封田单为安平君。亦见《田单传》。《集解》云云按成子不足纪,《注》文当只作田单之故邑,成子二字,乃後人因史事加入。不思成子之邑,不止安平也。朱《笺》不及成子,似见及此。)
後以为县。
(守敬按:《史记·集解》,秦改为东安平县。)
博陵有安平,
(朱脱安字,戴、赵增。)
故此加东也。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阚る云,博陵有安平,故此加东。考阚氏称博陵,是就晋言,依《汉志》当云涿郡有安平也。)
世祖建武七年,封?川王子刘茂为侯国。
(赵云:按范《史·宗室四王传》,泗水王歙,歙之子曰?川王终。歙从父弟曰中山王茂。建武十三年,宗室诸王,降爵,茂封穰侯,是茂于?川王为从父,亦不封东安平也。而《光武纪》又云,以茂为单父侯,道元载之《泗水注》中。《纪》、《传》互异,未知所是。)
又迳东安平城东,
(朱无东字,戴、赵增。)
东北迳垄丘东,
(会贞按:丘当在今临淄县东北。)
东北入巨淀。
(朱无巨字,全、赵、戴增。《地理志》曰:菟头山,(朱菟作{艹勉},戴、赵依《汉志》改。)
女水所出,东北至临淄入巨淀。
(会贞按:东安平在临淄之东,女水出东安平,东北流不得反西过临淄,且巨淀亦不在临淄。《汉志》当有误。考浊水、洋水并至广饶入巨淀,此亦当作至广饶入巨淀。今女织河自临淄县东北流至乐安县东北,合淄河入清水泊。)
又北为马车渎,北合淄水。
(会贞按:《明·地理志》,乐安县东北高家港,即古之马车渎。)
又北,时、渑。
(朱赵、作绳。)
之水注之。时水出齐城西南二十五里,
(朱作西南北。赵删南字。云:南字衍文,《通鉴》注校。全、戴删同。会贞按:《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注》节引此《注》,时水出齐城西南,北会绳水,西南断句,此当校衍北字,不得云衍南字。《齐乘》二亦引作出齐城西南二十五里,今订。考时水即今之乌河,躇?淄县西南。)
平地出泉,
(会贞按:《方舆纪要》,其地名魏槐树,旧置邮亭於此。)
即如水也,
(朱《笺》曰:孙云,如水当作而彡水。赵云:按如水本《汉志》,别作而彡水,《瓠子水注》云:时即而彡水也,音而,即《地理志》之如水矣。彼入?而此入淄,迳流虽异,而名称是同。正不当改如作而彡也。会贞按:《汉志》,系如水於临淄,系时水於博昌,分为二,是躇?淄入?者如,出博昌入淄者时。然《周礼·职方》郑《注》,时出般阳。般阳与临淄接境,则如、时一源也。郦氏主时言,以入?者为时水枝津,有如水之名。入淄者为时水正流,无如水之名也。赵说欠分析。)
亦谓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为黑水。西北迳黄山东,
(会贞按:山见《瓠子河》篇德会水下。)
又北历愚山,山东有愚公冢。时水又屈而迳杜山北,有愚公谷。
(会贞按:《齐乘》一引《高士传》,作杜山同。《方舆纪要》亦同,而《金楼子》六、《隋志》临淄下,作社山。《元和志》,社山在临淄县西北二下五里,一名愚公山,有愚公谷,在山之阴。《环宇记》,愚公谷在县西二十五里,本社山,一名愚公山,有愚公谷。又引《郡国志》,社山之西,愚公谷之东,有愚公冢存。在今临淄县西二十里。)
齐桓公时,公隐于谷。
(朱讹作溪,赵同,全、戴改。)
邻有认其驹者,公以与之。山即社山之通阜,以其人状愚,故谓之愚公。
(朱《笺》曰:《韩非子》曰,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一犊,以子卖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傍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会贞按:今《韩非子》无此文,引见《类聚》九,《说苑》亦载此事。)
水有石梁,
(朱水上衍故山二字,赵但删故字,以山上属,戴并删。会贞按:梁当在临淄县西。)
亦谓之为石梁水。
(朱无之字,戴、赵增。)
又有澅水注之,水出时水东,去临淄城十八里,所谓澅中也。俗以澅水为宿留水,西北入于时水。
(守敬按:《齐乘》二,澅水躇?淄西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引此《注》云云,今俗谓之泥河,在金领镇东。)
孟子去齐,三宿而後出澅,
(全、赵改书。)
故世以此而变水史也。
(赵云:按《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澅清侯,朝鲜尼溪相。《索隐》曰,澅音获,水名,在齐,又音乎卦反。《後汉书·耿?传》云,进军画中。章怀《注》云,画中,邑名,画音胡麦反,故城在今西安城东,有画水,故名。或作书,则字形之似敢。盖以孟子三宿于此,後人因以宿留目之,方俗之音,随之而变。郦元游历三齐,熟其风土,故云俗以澅水为宿留水,盖宿留反语,宜为书字。《朱子集注》曰,或曰,书当作画,是也。其後悉改而从澅。王应麟《困学记闻》引《水经注》云,澅水出时水,及黄慎中刊本,俱是澅字,失古义矣。乃毛奇龄作《经问》,必欲强分书、画为一邑,云,书邑在临淄西南,为孟子所宿之处。画邑在临淄西北三十里,燕封王之地。以燕从西北至齐,当是画邑。孟子从西南至滕,当是书邑。妄生穿凿,故不若郦《注》之为当也。)
水南山西有王蜀?墓。昔乐毅伐齐,贤而封之,蜀?不受,自缢而死。
(会贞按:事见《史记·田单传》,作王?。《汉书·人表》、《说苑·立节》、《奉使》并作蜀?。墓在今临淄县西,愚公山口。)
水侧有田,引水溉迹尚存。时水又西北迳西安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齐郡,後汉、魏、晋属齐国。宋、後魏属齐郡,在今临淄县西北。)
本渠丘也。
(朱脱丘字。赵增云:《左传·昭公十五年》,楚申无宇曰,齐渠邱实杀无知。杜《注》,渠邱今西安也。齐大夫雍廪邑。落邱字。全、戴增同。守敬按:《续汉志》,西安有蘧丘里,古渠丘。)
齐大夫?禀
(朱《笺》曰:《左传》作雍廪,戴、赵改禀作廪。守敬按:《楚语上》注作?。《汉书·人表》作廪,郦盖杂采之。)
之邑矣。王莽更之曰东宁。时水又西至石洋堰,
(守敬按:明钞本引此洋作间,下同。疑洋字误。堰在今临淄县西北。)
分为二水,谓之石洋口,枝津西北至梁邹入济。
(守敬按:时水枝津详《瓠子河》篇,亦即《济水》二所谓梁邹城之东北有时水注焉者也。)
时水又北迳西安城西,又北,京水、系水注之。
(守敬按:下文不言京水,京与系形近,当是传钞衍京水二字。)
水出齐城西南,世谓之寒泉也。
(朱脱之字,戴、赵增。)
东北流直申门西,京相?、杜预并言,申门即齐城南面西第一门,为申池。
(守敬按:《左传》杜《注》,齐南城西门名申门,齐城无池,惟此门左右有池,疑是申池。)
昔齐懿公游申池,邴戎、庸职二人
(朱《笺》曰:《左传》作邴、阎职。戴以戎为讹,改作蜀?,以庸为讹,改作阎。守敬按:《左传》、《楚语》、《史记·年表》、《卫世家》并作邴蜀?,《齐世家》则作丙戎。《卫世家·索隐》,邴蜀?掌御戎车,故号邴戎。《左传》作阎职,《齐世家》则作庸职。钱大昕曰,庸与阎通。《书》,毋若火始焰焰。《汉书·梅福传》引作庸庸,戴改失考,故妄下雌黄。)
害公于竹中。
(守敬按:事在《左传·文十八年》,此从《史记·齐世家》。)
今池无复仿佛,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左思《齐郡赋》注:申池在海滨,齐薮也。
(守敬按:引见《史记·齐世家·集解》,脱在字。)
余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戊戌,伐雍门之?,
(朱作荻,全、赵、戴改。守敬按:高诱《齐策》注,雍门,齐西门名。《尔雅》箫荻,《释文》作?。《史记·建元以来侯者表》荻苴,《史记·朝鲜传》作?,《索隐》本引《传》仍是荻。《班马异同》此《史表》又作?。荻、?形近错出。毕沅《经典文字辨证书》以荻为俗。)
已亥,焚雍门,
(守敬按:当有又焚申池之竹木句,方与下暴草木之文应。《传》言刘难、士弱率诸侯之师,则是别遗大军焚之。)
壬寅,焚东北二郭,甲辰,东侵及潍,南及沂,
(朱脱潍南及三字,赵同。全、戴增。守敬按:潍水、沂水各有篇,以上见《左传》。)
而不言北掠于海。且晋献子尚不辞死以逞志,何容对仇敌而不徵,
(朱讹作徵,赵同,戴改。)
暴草木于海?乎?又炎夏火流,非远游之辰,
(守敬按:此未核。懿公游申池在五月,周之五月,夏三月。)
懿公见弑,盖是白龙鱼服,见困近郊矣。
(朱服作遁,《笺》曰: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注》引《说苑·正谏》,伍子胥曰,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豫且射中其目。此遁字当作服,戴改。守敬按:《吕氏春秋》,白龙化为鱼服,豫且中左目。)
左氏舍近举远,
(朱举讹作遗,赵同,全、戴改。)
考右非矣。
(朱讹作议,赵同,戴改矣。守敬按:驳左思《赋》注在海滨之主,据此则《赋》是左思自注。)
杜预之言,有推据耳。
(朱之讹作泛,戴、赵改。会贞按:《左传》有申池,无申门,上京相?、杜预并举,当是解申池同,此杜预乃京杜之误。《子虚赋》畋於海滨,即《尔雅》十薮之海隅。《淮南·?形训》云,齐之海隅,又云,申池在海隅。左思《齐都赋》注,正本《淮南》。郝懿行谓海隅是大名,申池是其间小地名。左氏襄公《传》,焚申池之竹木,文公《传》,齐懿公游申池,盖地饶竹木,足可娱游。郦氏乃从京、杜而驳《齐都赋》注,疏矣。)
系不新华社城北流迳阳门西,
(守敬按:《左传·襄十八年》,阳作扬。杜《注》齐西门,考《齐记》,西北有杨门。)
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当战国之时,以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
(守敬按:《史主》尚有环渊。)
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论议。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十人。
(守敬按:《史记·田齐世家》文,十作千。)
刘向《别录》以稷为齐城门名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门下,故曰稷下也。
(守敬按:《史主·集解》引刘向《别录》,至稷门下止,《索隐》引《齐地记》,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堂趾,往往存焉。盖因侧系水出,故曰稷门,古侧、稷音相近耳。郦氏言水次有故封处,为齐之稷下,而引《史记》及《别录》以实之,与《齐地记》合,《方舆纪要》,齐城南曰稷门,异。又《书钞》八十三引虞喜《志林》,齐有稷山,立馆其下,以待周游学士,因以为名,则别一说也。稷山在今临淄县西南十三里。)
《郑志》曰:
(戴删曰字。守敬按:《简明目录·五经总义类》,《郑志》三卷,补遗一卷,魏郑小同撰。)
张逸
(守敬按:《御览》四百五十一引《郑玄别传》,故尚书左丞同县张逸年十三,为县小史,君谓之曰,尔有赞道之质,能为书生以成尔志否?对曰,愿之。乃遂拔於其辈,妻以弟女。)
问《书赞》云:
(朱脱书字,赵据何焯校增,戴增同。守敬按:《困学纪闻》一引《郑志》,《赞》上亦无《书》字,故王伯厚误以为《易赞》,考《书·尧典·正义》引康成《书赞》云,我先师棘下生云云,何氏据增是也。)
我先师棘下生何时人?郑玄答云:齐田氏时,善学者所会处也。齐人号之棘下生。
(守敬按:《齐乘》四,棘、稷音相近,即稷下也。钱坫曰,《汉书·功臣表》之棘邱即《列仙传》之稷邱,引棘、稷通用之证。)
无常人也。余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齐,盟于稷门之外。汉以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守敬按:见《史记·叔孙通传》。)
《史记音义》曰:欲以继踪齐稷下之风矣。
(守敬按:《集解》引徐广说。)
然棘下又是鲁城内地名。
(朱鲁讹作齐,赵据何焯校改,戴改同。守敬按:《齐乘》四作鲁。《左传》杜《注》,棘下,城内地名。)
《左传·定公八年》,阳虎劫公,伐孟氏,入自上东门,
(守敬按:杜《注》,鲁东城之北门。)
战于南门之内,又战于棘下者也。盖亦儒者之所萃焉,故张逸疑而发问,
(守敬按:鲁之棘下,不闻儒者所萃,张逸之问,盖欲实其人,非以齐、鲁皆有棘下为疑也。)
郑玄释而辩之,虽异名互见,
(朱互讹作于,赵改两,戴改互。)
大归一也。
(赵云:按《环宇记》棘下,齐城内地名。棘、稷声相近,不得引鲁地以释齐。守敬按:《环宇记》说未见。)
城内有故台,有营丘,有故景王祠,即朱虚侯章庙矣。
(会贞按:《後汉书·耿?传》,?在小城内,升王宫坏台。《注》,临淄本齐国所都,即齐王宫中有坏台也。《东观记》作环台。《地形志》,临淄有齐台。又云,有营丘。临淄小城内有营丘,详见前。又《?传》注引伏琛《齐地记》,小城内有汉景王祠。城阳景王名章,初封朱虚侯,《汉书》附《齐悼惠王传》。《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初,城阳景王以有功於汉,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故此《注》两载章庙,俱在今临淄县北。)
《晋起居注》云:齐有大蛇,长三百步,负小蛇长百馀步,迳于市中,市人悉观,自北门所入处也。
(守敬按:《汉学堂》辑主道荟《晋起居注》载此条,但据郦《注》,《晋》、《宋书·五行志》,惠帝地康五年,临淄有大蛇,长十馀丈,负二小蛇入城北门,径从市入汉城阳景王祠中,不见。与《晋起居注》互有详略。)
北门外东北二百步,有齐相晏婴冢、宅。
(守敬按:《御览》五百六十引伏琛《齐地记》,临淄小城北门东二百馀步,有晏婴冢。而《史记·管晏传·集解》引《皇览》,晏子冢在临淄城南,桓公冢西北。《续汉志》注亦从之。《括地志》则云,晏婴冢在城北门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後人名曰清节里。以此《注》为据。《元和志》,晏婴墓在临淄县东北三里。在今临淄县北。)
《左传》:晏子之宅近市,景公欲易之而婴弗更,
(守敬按:见昭三年。)
为诫曰:吾生则近市,死岂易志。乃葬故宅,後人名之曰清节里。系水又北迳临淄城西门北,而西流迳梧宫南。昔楚使聘齐,齐王响之梧宫,
(守敬按:见《说苑·奉使》篇。)
即是宫矣。其地犹名梧台里。
(守敬按:《御览》一百五十七引伏琛《齐地记》,临淄有梧台里。)
台甚层秀,东西一百馀步,南北如灭,即古梧宫之台。
(守敬按:《类聚》八十八引《齐地记》,城北十五里有梧台,即梧宫,在今临淄县西北。)
台东即阙子所谓宋愚人得燕石处。
(朱《笺》曰: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齐七日,端冕玄服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掩口而笑曰,此持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守敬按:引见《类聚》六,误作阚子。)
台西有《石社碑》,
(朱社讹作杜,《笺》曰:一作《石柱碑》。戴改社,赵据《隶释》载此文改。会贞按:明钞本作社。)
犹存,
(朱犹上重碑字,赵同,戴删。)
汉灵帝熹平五年立,其题云梧台里。
(守敬按: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系水又西迳葵丘北。《春秋·庄公八年》,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
(守敬按:《左传》文,襄公上当有齐字。)
京相?曰:齐西五十里有葵丘地,若是,无庸戍之。
(朱无庸字。赵同,云:按下有脱字。全、戴增庸字。)
僖公九年,齐桓会诸侯于葵丘。宰孔曰:齐侯不务修德而勤远略。
(赵无修字。守敬按:亦《左传》文。)
葵丘不在齐也。
(赵据《名胜志》,葵丘上增明字。戴增同。)
引河东汾阴葵丘、
(朱河东讹作胡广,赵同,戴改。守敬按:汾阴癸阝丘见《汾水》篇。)
山阳西北葵城
(守敬按:山阳癸阝城见《沁水》篇。)
宜在此,非也。余原《左传》,连称、管至父之戍葵丘,以瓜时为往还之期。
(朱为讹作而,戴、赵改。)
请代弗许,将为齐乱,故令无宠之妹候公于宫。
(朱妹讹作姝,戴、赵改。)
因无知之绌,
(朱《笺》曰:绌当作出。赵云,按《左传》云: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绌字本《经》、《传》,不可妄改也。)
遂害襄公,若出远无代,宁得谋及妇人而为公室之乱乎?是以杜预稽《春秋》之旨,即《传》安之,《注》于临淄西。
(戴云:按此句有舛误。守敬按:杜《注》,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
不得舍近托远,苟成已异,于异可殊,即义为负。然则葵丘之戍,即此地也。
(朱《笺》曰:按《左传》,齐桓公葵丘之会,宰孔曰,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且文子使孔赐桓公以文、武之胙,知与王都近矣。故胡广有山阳西北葵城之说,而杜预说连称、管至父之戍云,在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郦疑胡广傅会,故发此论。守敬按:京氏因齐西之葵丘太近,而据桓公会诸侯之葵丘,随以汾阴葵丘、山阳葵城实之,谓连、管之戍,必居其一。郦氏则就《传》语驳之,而从杜说。朱氏似未会通全文,且不知河东与胡广形近致误,而曲为之解,尤疏。《方舆纪要》庄八年之葵丘,辨者曰:葵丘去齐都甚近,无置戍之理,是必齐之边邑,今不可考也。)
系水西
(朱系讹作时。赵改云:下云,又西北流注于时,此不得云时水也,当是系水之误。戴改同。)
左迤为潭,
(守敬按:潭在今临淄县西北。)
又西迳高阳侨郡南,魏所立也。
(守敬按:《地形志》,高阳郡故乐安地,刘义隆置,魏因之。是宋、魏高阳郡治,非两地。《注》云,魏所立,稍误。在今临淄县西北三十里。)
又西北流注于时。
(守敬按:水自今临淄县北,西北流至县西北,入乌河。)
时水又东北流,绳
(戴改渑,下同。)
水注之。水出营城东,
(会贞按:《御览》六十三引此,营下有丘字。《通鉴》晋义熙四年《注》引作营城同。《左传·昭十二年》杜《注》,渑水出齐国临淄县,北入时水。《环宇记》渑水在县城东,与此《注》言出营城东合。营城一名营丘城,营丘见前。《齐乘》二谓即临淄西门申池水,非也。)
世谓之汉溱水也。
(会贞按:明钞本溱作凑,《方舆纪要》亦作凑。)
西北流迳营城北,汉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为侯国。
(朱文讹作景,戴同。赵云:按《王子侯表》是文帝四年封。守敬按:《史》、《汉表》俱文帝四年封。又全云,《汉表》作营平,此从《史表》。按《汉表》营平侯信都,平为侯谥,属下读,与上管共侯罢军同,全不察耳。)
绳水又西迳乐安博昌县故城南。
(朱乐安下衍南字,戴赵删。守敬按:汉县属千乘郡,後汉属乐安国,魏属乐安郡,晋属乐安国,宋徙废。《地形志》,阳信有博昌城。在今博兴县东南二十里。)
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县,道远不至,取其嘉名。
(赵云:按《汉志》注引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臣瓒曰,从东莱至博昌,经历宿水,不得至也,取其嘉名耳。师古曰,瓒说是。今《注》云云,殆合二人之说为一人,而昌阳之昌水,《水经》失去东莱一郡之水,故无可考耳。守敬按:《环琮记》文登县下引《宋永初山川记》,昌阳县有昌水,本应主。文名昌阳水,《文献通考》,文登有昌阳水。《一统志》,昌水河源出文登县西南四十里,昌山下,西南流,经莱阳县东南入海。今补於此。昌阳故城在今文登县西南三十里。)
阚る曰:县处势平,故曰博昌。
(守敬按:《环宇记》下引《十三州志》,昌水,其势平博,故曰博昌。《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注〉引平下无博字,与此作县处势平异,当以此为是。)
绳水西历贝丘。京相?曰:博昌县南近渑水,有地名贝丘,在齐城西北四十里。
(朱脱城字,戴、赵增。守敬按:《左传》之贝丘,《史记·刘世家》作沛丘,《楚世家》作氵贝丘。杜《注》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与京氏同。《续汉志》,博昌有贝中聚,《注》引杜作名贝中,疑中皆丘之误。《汉志》清阳颜《注》引应劭曰:齐襄公田于贝丘,是与京、杜异。故郦氏於《河水》篇,以其事近违而驳之。《通典》,清阳、博昌下两存其说,非也。近儒多谓贝丘在今博兴县南五里,不知古博昌在博兴南二十里,如贝丘只在南五里,是在古博昌北矣,与京戾。《括地志》谓在临淄县西北二十五里,当在博兴县南接临淄界。)
《春秋·庄公八年》,齐侯田于贝丘,见公子彭生,豕立而泣。齐侯坠车伤足于是处也。绳水又西北入时水。
(守敬按:自今临淄县西北古齐城外,西北流,经乐安县至博兴县东南,入乌河。)
《从征记》又曰:水躇?淄县北,迳乐安、博昌南界,西入时水者也。自下通谓之为绳也。昔晋侯与齐侯宴,齐侯曰:有酒如渑,
(守敬按:《左传·昭十二年》文。)
指喻此水也。时水又屈而东北,迳博昌城北。
(赵云:按《汉志》千乘郡博昌,时水北至巨定入马车渎,俗本作县字,误也。守敬按:赵说费解。)
时水又东北迳齐利县故城北,
(会贞按:谓齐郡利县也。县详《济水》二。)
又东北迳巨淀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广饶县故城北,
(守敬按:俱详上。)
东北入淄水。《地理风俗记》曰:淄入濡。
(全云:先司空公曰,东州无濡水,古文濡、如通。《汉志》如溪,《水经注》作濡溪,是也。然则所云濡即而彡水,一名如,故也。然淄水支流通济,则由如以达济,非其经流也。守敬按:郦氏於上文固明言时水即如水矣,如水即濡水,郦以淄为正流,故谓时入淄。《风俗记》以时为正流,故云淄入濡。全氏牵引《汉志》淄入济之文,殊非郦旨。又班《志》但以时水之上流为如,应则以下流亦得通称,此班、应异处。)
《淮南子》曰:白公问微言曰:若以水投水,如何?孔子曰:淄
(原书作?。)
绳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
(守敬按:《道应训》文。)
谓斯水矣。
(朱《笺》曰:《淮南》所引孔子、白公语,出《列子·说符》篇及《吕氏春秋·审应览》俱作淄、渑。守敬按:《道应训》文。《环宇记》临淄县下引《郡国志》,淄水在县城南,渑水在县城东,即易牙辨二水之味於此。然就齐都言,尚非二人合处,故于寿光县下又言,淄、渑水西自千乘县办流入,至此合流,去县四十里,引《淮南子》云云。)
又东北入于海。
淄水入马车渎,乱流东北,迳琅槐故城南,
(守敬按:琅槐县详《济水》二。)
又东北迳马井城北,
(守敬按:城在今乐安县东北。)
与时渑之水,互受通称,故邑流其呈。又东北至皮丘?冗入于海。
(朱?冗讹作沈。赵改云:如马常?冗之?冗,下同。戴改同。会贞按:《书钞》一百四十六引伏琛《齐地记》,齐有皮丘坑,民煮坑水为盐似之。《广雅疏证》据《书钞》引《刘地记》仍作坑,言《水经注》作沉是误字。考《韵补》?冗与坑同。今淄河自博山县东北流,终益都县、临淄县、乐安县,至寿光县东北,合清水泊入海。)
故晏谟、伏琛并言淄渑之水合于皮丘?冗西。《地理志》曰:马车渎至琅槐入于海,
(朱有也字,赵同,戴删。)
盖举县言也。
(守敬按:谓言琅槐而不言及皮丘?冗也。赵云,《齐乘》按,《通志略》曰,杜预谓淄入汶,班固谓淄入济,桑钦谓淄入海,考其形势,当以杜为正。岂其然乎?请说惟桑氏为有据,宜其以水名家也。蒋氏廷锡《尚书地理今释》曰,禹时,淄水入海,不入济。《水经注》叙述甚明。《史记·河渠书》亦云,禹治水之後,于齐通?、济之间。是二水不通可知。蔡氏因《汉书》淄水入?一语,云,淄水东入?,非是。王氏士祯《居易录》云,郑夹氵祭闽人,于西北地理水道多不能详。即就予乡之水考之。淄水,杜云,出泰山梁父县,西入汶。班云,出莱芜原山、东至博昌入?。桑钦云,出莱芜原山,东北入海。渔仲云,考其形势,当以杜言为正。按淄水出益都县颜神镇东南岳阳山东麓,即原山也。北迳马陵,俗名长谷道,东北迳牛山,折而北渐临淄城东,又东北迳安平故城北,又东北迳乐安城东,又北至马车渎,合时水入海。今淄水流经临淄城南十里,沙石迅急,东北至乐安境,与时水同入海。与汶判若秦、越安得有西入汶之理?以此推之,《通志》之舛讹多矣。一清按,淄水入海,于氏主《水经》,最合禹迹。蔡氏主班,犹未为失。郑氏主杜则误矣。然杜元凯所言,别一淄水,原非《禹贡》之淄也。夹氵祭不知而妄主之,王氏不察而强辨之。班云入济,即应劭所云入濡也,是支流,非正派。《地理志》于太山莱芜之淄不,千乘博昌之时水,皆云幽州浸。青之北境,即幽之南境,盖本于《职方》也。合之《瓠河经》及《济水注》引伏琛《齐记》,与本篇注淄、时二水,原有相通之道,而以入海为归。《汉志》、《水经》本无异同也。)
○汶水
汶水出朱虚县泰山
(赵云:按沂山在青州府临朐县南百二十五里。《周礼·职方》,青州、其山镇曰沂山,一名东泰山。《史记·封禅书》,公玉带言,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礼官祠之,而不封禅。隋开皇十四年,诏以沂山为东镇,後代因之,载在祀典。《志》云,山西宗岱狱,东俯琅琊,背负凤皇领,东接穆陵关,其巅为百丈崖,壁立万仞,形如斧削。有飞泉下洒,曰瀑布泉。イ水出其西麓。《水经》,巨洋水出朱虚县泰山。郦《注》云,泰山即东小泰山也。沂水亦出其西。《水经》,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郦《注》云,郑玄云,出沂山,亦或云临乐山是也。沭水出其东。《水经》沭水出琅琊东莞县西北山。郦《注》云,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是也。而入潍之汶亦出其下,盖齐东境内之水,大半出于是,表青州之镇也宜哉。会瞳按:《汉志》,朱虚东泰山,汶水所出。此《经》本之,省称泰山,东泰山,亦有泰山之目也。详《巨洋》篇。朱虚县亦见彼篇。《博物志》一,沃出太山,沃乃汶之误,太、泰同。与此《经》合。)
山由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邪,巨海千有馀里,盖田氏之所造也。
(会贞按:《史记·楚世家·正义》,《太山郡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径太山千馀里,至琅琊台入海。《齐记》云,齐宣王乘山领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考《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这阴,齐也。则齐有长城久矣。《竹书》言梁惠王二十年,齐筑长城,在威王时,《史记·正义》又以为闵王筑,盖威、宣、闵诸王皆经营之耳。)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竹书》又云: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侯及我师伐齐,入长城。
(朱《笺》曰:据《竹书纪年》校正。赵改烈侯作烈子。戴改同。又改及我师作翟员。守敬按:黄本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二年,?衍文字。?王命韩景子、赵烈侯、翟员伐齐,入长城。《世本》、《纪年》则作威烈王十八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韩景子名虔,赵烈子名籍。何义门谓王命三晋为诸侯,在晋烈公十四年,十二年尚示命侯,宜称赵烈子。长垣为魏地,非齐地。《地理志》秦灭魏以为长垣县是也。以垣当城之误。但齐筑长城,在惠成王二十年,则远在此後,盖增筑也。仍当以黄省曾本为是。陈逢衡曰,盖王指威烈王。翟员,晋将,不得与韩景子、赵烈子同命也。《世本》及我师三字,庶与王命二字相连贯,是又当以《世本》为长。故朱氏改黄本从世本。戴又以黄本改《世本》,示合也。)
《史记》所谓齐戴王越赵侵我,伐长城者也。
(朱伐字讹在我字上。赵乙云:《史记·田齐世家》云,威王九年,赵人归我长城。《六国表》云,威王十一年,赵取我长城。又赵成侯七年,侵齐至长城。伐我二字当倒互。全、戴乙同。)
伏琛、晏谟并言:水出县东南?吾山,山在小泰山,东者也。
(会贞按:小泰山即《经》之泰山。详《巨洋水》篇。《经》言出泰山,《注》引伏、晏言出?吾山。山在小泰山东,盖连麓而异名也。《方舆纪要》,?吾山在安邱县西南六十里,其上宽平,约数百里,有古城遗址,即吾阝城也。中有池,伏琛以为汶水所出。此汶水别源,非浮汶达济之汶也。《水道提纲》谓之东汶河,源躇?朐县南沂山东北谷。)
北过其县东。
汶水自县东北迳吾阝城北,
(朱作?吾城。沈炳巽曰:吾阝,诸本作?吾,误。《春秋·庄公元年》,齐迁纪吾阝。杜预曰,吾阝在朱虚县东南。《说文》,吾阝,东海县,故纪侯之邑。《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有吾阝乡县,《续志》无之。盖东京废省,而刘昭《补注》朱虚下,引《左传》杜《注》皆作吾阝。无从山作?吾者,是盖因上?吾山而讠为,以为县名也。戴、赵改吾阝。守敬按:《说文》吾阝字後即?阝字,此为故纪侯之邑无疑。但以为东海县则误,据《地理风俗记》,後汉省县入朱虚。前汉朱虚属琅邪,琅邪有梧成县,即此。梧、吾阝通用。至汉东海之吾阝乡,县,即《春秋·文七年》之吾阝,为鲁邑。郦氏於《泗水》篇载之,与此无涉。段玉裁、桂馥竟混而一之,沈氏亦失考。)
《地理风俗记》曰:朱虚县东四十里有吾阝城亭,
(朱讹作?吾亭城,戴、赵改吾阝。)
故县也。又东北迳管宁冢东。故晏谟言柴阜西南,有魏独行君子管宁墓,墓前有碑。
(会贞按:《魏志·管宁传》,北海朱虚人。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存宁。文帝徵宁,诏以为大中大夫。明帝以为光徵勋。皆辞不受,卒年八十四。《御览》五百六十引伏琛《齐地记》,柴阜西南有魏独行君子管宁墓,石碑犹存。《初学记》引《齐地记》,柴阜,榛棘森然,故名。《齐乘》,柴阜在安邱县西五十里。而《环宇记》谓宁墓在县西十二里,误。《天下碑录》,碑在县西南五十里冢前。按:今佚。)
又东北迳柴阜山北,山之东有徵士邴原冢,碑志存焉。
(会贞按:《魏志·邴原传》,北海朱虚人,少以操尚称。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太祖辟为司空掾,官至五官将长史。《御览》五百六十引伏琛《齐地记》,柴阜有魏徵士邴原墓,石犹存。《环宇记》,原墓在安邱县北五十里,北为西之误。《天下碑录》,碑在县西南四十里墓前。按,今佚。)
汶水又东北迳汉青州刺史孙嵩墓西,有碑碣。
(会贞按:孙嵩《後汉书》附《赵岐传》,安兵人。岐称嵩素行笃烈,与刘表共上为青州刺史。《魏志·阎温传》注引《魏略》作豫州,异。《环宇记》,孙嵩墓在安邱县西南四十里。《宝刻业编》,碑在墓前。按:今佚。)
汶水又东迳安丘县故城北。
(孙星衍曰:与淳于近,当是北海之安丘。)
汉高帝八年,封将军张说为侯国。
(孙星衍曰:此琅邪之安丘,郦群左合为一,非也。守敬按:《史》、《汉表》,高帝八年,封张说同。汉有两安丘,一县,属北海郡,一侯国,属琅邪郡。梁丘亭为北海安丘,对牟山者为琅邪安丘,道元误混为一。详见《续山东考古录》。按北海之安丘後汉废,在今安丘县南一里。琅邪之安丘,後汉属北海国,魏属琅邪国,晋属东莞郡,後为平昌郡治,宋因,後魏属平昌郡,在今安丘县西南十五里。)
《地理志》曰:王莽之诛郅也。孟康曰:今渠丘亭是也。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孟说,《续汉志》注引《地道记》有渠丘城。《地形志》昌安有巨丘亭,巨为渠字之脱烂。朱渠丘亭下有莒渠丘城四字。赵云,乃下文讹舛在此,删城字,移下。)
伏琛、晏谟《齐记》并言莒渠丘亭在安丘城东北十里,非矣。
(朱讹作并言亭在丘城东北十里非城也。赵丘城上增渠字,删下城字,矣作也。戴又增改。守敬按:莒之渠丘,见《左传·成八年》、九年《传》叙楚自陈伐莒,先围渠丘,次围莒次入郓,盖由南而北。此安邱之渠丘,远在莒之北,先围非途便,故杜《注》以莒县之渠丘里释渠丘,《释例》直谓在县南,则此乃别一渠丘也,故郦氏斥伏晏之非。)
城对牟山,
(守敬按:《隋志》开皇中置牟山县,取此山为名。《元和志》,山在安且县西南十三里。在今县西南十五里。)
山之西南,有孙宾硕兄弟墓,碑志并在也。
(守敬按:《後汉书》嵩自称北海孙宾石,《魏志》注作宾硕,与此同《世说·德行》篇《注》亦同。考《史记·曹世家》石甫,《曹诗谱》疏引史作硕甫。《史记》,苏秦谓齐王得石交。《文选·阮地瑜〈为曹公作书〉》作硕交。三石、硕通用。此各碑欧、赵诸家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又北过淳于县西,
(守敬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因,惠帝以後属高密郡,宋因,後魏属平昌郡。《地形志》淳于有淳于城,在今安丘县东北四十里。)
又东北入于潍。
(朱讹作县,赵改潍,云:《汉书·地理志》,汶水东至安邱入维。戴改同。)
故夏後氏之斟灌国也。
(守敬按:斟灌国在寿光县,应劭、杜预说皆然。郦氏於《巨洋》篇已详言之。页圭绶疑此为斟寻之误,然应劭、杜预并云,斟寻在平寿,亦非此地。盖古书异说错出,郦氏并存之,非自相伐也。故《史记·仓公传·正义》亦有此说。)
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
(朱作六年,戴同,赵改。守敬按:孔《疏》引《世本》,州国姜姓,曹见《济水》一南济下。)
《传》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也。
(守敬按:《左传》文。)
其城东北,则两川交会也。
(会贞按:今东汶河自临朐县南,东北流至安丘县东北,入淮河。赵云,按《汉志》,琅邪郡朱虚县,东泰山,汶水所出,东至安邱入潍。师古曰,前言汶水出莱芜入济,今此又言出朱虚入潍,将桑钦所说有异,或者有二汶水乎?曾彦和曰,汶水有二,出莱芜县原山入济者,徐州之汶也。出朱虚县泰山入潍者,青州之汶也。于钦曰,按入济之汶,见《禹贡》,《论语》谓之汶上,《书·传》谓之北汶,即今大清河。入潍之汶,见《汉书》,入沂之汶见《水经》。齐有三汶,清河为大。胡渭曰,《元和志》,乾封县界有五汶,源别而流同。五汶者,曰北汶、嬴汶、柴汶、牟汶,其一则经流也。郦《注》无嬴汶。嬴汶流合牟汶,故不言五汶。又有水出莱芜县寨子村,流合牟汶者,近志指为浯汶。据《汉志》琅邪灵门县有高{石木}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潍。《说文》云,水躇?门山,世谓之浯汶,在今莒州界,与莱芜无涉。东汶出朱虚县小泰山,北流至淳于县入潍,在今临朐、安邱界。《淮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入济。高诱云,弗其,山名,在朱虚县东。是即入潍之东汶,言入济者《淮南》之误也。)
○潍水
潍水出琅邪箕县。
(赵箕县下增潍山二字云:《元和志》,潍山在密州莒县东北八十三里,潍水所出。《注》云,潍水导源潍山,箕县下落潍山二字。戴增同。守敬按:潍水之出潍山,乃郦氏就当时所名称之,古无此名。故作《水经》者,只据《汉志》立文,如氵贝水出乐浪镂方,沮水出北地直路之比。赵增潍山二字,似是而实非也。又按:《齐乘》二,引《水经》有潍山二字,考于氏注为《水经》,此盖合《经》、《注》为文,不足证《经》有此二字。赵又云,《日知录》曰,潍水出琅邪箕屋山。《尚书·禹贡》,潍、淄其道。《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师东侵,及潍是也。其字或省水作维,或省系作淮,又或从心作惟,总是一字。《汉书·地理地》琅邪郡朱虚下,箕下作维,灵门下、横下、折泉下作淮,上文引《禹贡》维甾其道又作惟,一卷之中,异文三见,古人之文,或省或借,其旁并从鸟佳之佳则一尔。後人误读为淮沂其又之淮,而呼此水为槐河,失之矣。)
琅邪,山名也,越王句践之故国也。句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邪。
(守敬按:《山海经》琅邪台在勃海间琅邪之东。郭《注》,今琅邪在海边,有山,?焦?特起,状如高台,即琅邪台也。琅邪者,越王句践入霸中国之所都。按《吴越春秋》六,句践既灭吴,霸於关东,徙琅邪直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环宇记》引《郡国县道记》驳之,谓句践本理会稽,盖因会诸侯於河,权於此观望经旬时,不应都此。但《竹书纪年》、《汉地理志》皆有是说,则郦氏徙都琅邪,不诬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山形如台,故曰琅邪台,与郭说同。《括地志》,琅邪山在密州诸城县东南百四十里。在今诸城县东南九十里。)
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以为郡。城即秦皇之所筑也。
(朱皇作王,戴、赵改。守敬按:二十六年灭齐,见《始皇本纪》。阎若琚据此《注》谓秦置琅邪郡,治琅邪县,汉因之。)
二十八年
(朱无此四字,全、赵、戴同。守敬按:《史记》登琅邪是二十八年,不得承上二十六年,今增。)
遂登琅邪,
(朱有大乐之三字,下又衍山字,戴、赵同。守敬按:文与下复,今删。)
作层台于其上,谓之琅邪台,
(朱无之字,戴、赵增。守敬按:二语,《括地志》同。)
台在城东南十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馀里,
(朱作里馀,戴、赵同。守敬按:《御览》作馀里。)
傍滨巨海。秦皇
(朱作王,戴同,全、赵改。)
大乐之,
(朱无大字,戴、赵同。守敬按:大字不可删。)
因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于琅邪山下,
(朱三作二,赵以《史记》校改,戴改同。)
复十二年。所作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馀步,广五里,
(朱广讹作高,赵改,戴改同。)
刊石立碑,纪秦功德。
(会贞按:《书钞》一百二引《齐道记》,琅邪城,始皇东游至此,立碑铭纪秦功德,云是李斯民刻。《金石录》,《秦琅邪台刻石》在今密州,其颂诗亡颖,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然亦残缺。熙宁中,苏翰林守密,今庐江文勋模拓刻石,即此碑也,吴玉?《金石存》,秦琅邪台残字,存十一行,行八字,传世者鲜。自《金石录》後五百馀年,他家未有入录者,而余始得之。李宗?校云,碑今尚存,中裂寸许,好事者勋摹本,别在超然台,相距百馀里。守敬按:《史记》始皇二十八年,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御览》一百七十七引伏琛《齐地记》[原琛误滔,又脱齐字,依《类聚》六十二引改增。]尤详。郦氏参合成文,而采《地记》为多,间钞变其辞,惟传刻有脱文、衍文、讹文,不得不订正耳。)
台上有神渊,渊至灵焉。
(朱至讹作主,赵据《天中记》引此改,戴改同。)
人汗之则竭,齐洁则通。
(会贞按:《御览》十七引《齐地记》文。)
神庙在齐八祠中。
(会贞按:始皇祠八神,八曰四时主,祠琅邪。详下《淄水》篇天齐渊下。《汉书·郊祀志》,宣帝祠四时于琅邪。《地理志》,琅邪有四时祠。在今诸城县琅邪山上。)
汉武帝亦尝登之。
(会贞按:《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至琅邪。《御览》引伏琛《齐地记》汉武帝亦登此台。)
汉高帝吕後七年,以为王国,文帝三年,更名为郡。
(全云:于文当作汉高後七年,以封营陵侯吕泽为王国,文帝元年更为郡方合。会贞按:泽以高後七年封琅邪王,文帝元年,徙燕。《史》、《汉表》同。故全谓三年当作元年也。惟泽为高祖从祖昆弟,全称吕泽,则记意偶误。)
王莽改曰填夷矣。潍水忆导源潍山,
(守敬按:《括地志》,密州莒县潍山,潍水所出,本郦《注》。《元和志》、《环宇记》并言潍山在莒县东北八十三里,潍水出此。《齐乘》一,今曰清风山,在莒州东北一百里。今俗谓之淮河出莒州西北九十时里箕屋山。)
许慎、吕忱云:潍水出箕屋山,
(守敬按:《诗·齐风谱》疏引《禹贡》郑注《地理志》云,潍水出琅邪箕屋山。孔《疏》引同,与今本《汉志》异,则许、吕承用班说,箕屋山,谓箕县之屋山也,而人多连称箕屋山,犹醴水出雉县之衡山称雉衡山而至今沿之。)
《淮南子》曰:潍水出覆舟山,
(守敬按:《?形训》文。潍作维。《惩书纪年》夏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山盖以此名。)
盖广异名也。东北迳箕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废,在今莒州北百馀晨。)
又西,析泉水注之,水出析泉县北松山,
(守敬按:析泉,《汉志》并作折泉。《王子侯表》同。折、析形近错出。《齐乘》一,松山今名分流山,在马耳山西。《一统志》谓在诸城县西南六十里。)
东南流迳析泉县东,
(朱脱迳字、戴、赵增。守敬按:前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废,在今诸城县西南七十里。)
又东南迳仲固山,东北流入于潍。
(守敬按:仲固山在今日照县西北百二十里,其东有膏泽河,自西南,东北流入淮河,盖即析泉水也。)
《地理志》曰:至箕县北入潍者也。
(赵云:按《汉志》琅邪郡析泉县,析泉水北至莫入淮。淮即潍,潍出箕县潍山,莫字是箕字之误。《环宇记》引《汉志》亦作莫,云上地理书并失其所在。盖今莒县东北分流山之北。又云,《汉志》注云,夜头水经裨,南至海。《舆地志》云,向水南至海。夜头、向水,盖异名也。地理书皆失其所在。今莒县南七十里故向城,春秋时向邑,即裨县也。裨,今本《汉书》作?卑,《说文》作稗。应劭曰,音裨。与析泉境相属。乐史所记,足补郦《注》之遗。)
潍水又东北迳诸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琅邪国,魏属琅邪郡,晋属城阳郡,後属东莞郡,宋、後魏因。在今诸城县西南三十里。)
《春秋·文公十二年》,季孙行父城诸及郓。《传》曰:城其下邑也。
(会贞按:《公羊》无说。《谷梁》言,有难也。《左传》,书时也,俱无城其下邑之文。郦氏多引《左传》,此城其下邑也五字,盖书时也三字之误。)
王莽更名诸并矣。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
(守敬按:《汉书·王子侯表》氵育侯不疑,王念孙谓当依《史表》作涓,此侯为城阳顷王子,封於涓,盖乡聚之以水得名者,指此水也。《青州府志》,涓水源躇?湫山北,经石梁空,始至马耳山。苏轼诗,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在今诸场面县西南五十里。)
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帮世取名焉。工去常山三十里,
(守敬按:常山见下。)
涓水发于其阴,北迳娄乡城东。
(守敬按:《左传·隐四年》杜《注》,城阳诸县东北有牟乡。《续汉志》,平昌有蒌乡,盖平昌与诸县接壤也。在今诸场面县西南。)
《春秋·昭公五年·经》书夏、莒牟夷以牟、娄、防、兹来奔者也。
(守敬按:杜《注》,城阳平昌县西南有防亭,姑幕县东北有兹亭。防亭在今安丘县西南,兹亭在今诸城县境。)
又分诸县之东为海曲县,故俗人谓此城为东诸城。
(守敬按:两汉琅邪有此县。班《志》作海曲,《续志》作西海。全祖望谓海曲当作海西。王先谦谓西海亦海西之误。《元和志》,汉海曲县在莒县东一在六十里。《方舆纪要》,城在日照县西十里。但在今日照西,则在古诸县南,不在其东也,疑?)
涓水又北注于潍水。
(守敬按:《齐乘》二,涓水合扶淇水入潍,今名孛齐河。盖水道有变迁矣此《注》叙涓水注潍在扶淇之前。)
东北过东琥县西。
(朱东武下衍城字,戴、赵删。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琅邪国,魏属东莞郡,晋属城阳郡,宋属平昌郡,後魏属高密郡,今诸葛亮成县治。)
县因冈为城,城周三十里。
(守敬按:《方舆纪要》称,旧经东琥因冈为城云云,本此。)
汉高帝六年,封郭蒙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
王莽更名之曰祥善矣。又北,左合扶淇之水,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
(守敬按:左当作右,盖潍水东北流,扶淇出西南,常山则在潍水右,是右合,非左也。汪士铎不知左为误字,竟图此水於潍水左,而常山央潍水西北矣。《地形志》,扶其县有扶其水、常山祠。《环宇记》引晏氏《齐记》,常山祈雨常应,故名。《一统志》,常山在诸场面县南二十里,扶淇河源即常山之雩泉也。东北流入潍。)
晏、伏并以潍水为扶淇之水,
(朱作晏谟。赵晏谟下增伏琛二字,戴改谟作含有。)
以扶淇之水为潍水,非也。按经脉志,
(赵作志。)
潍自箕县关,迳东武县西北流,合扶淇之水。晏谟、伏琛云:东武城西北二里,潍水者,即扶淇之水也。
(会贞按:上虚驳晏、伏以潍水为扶淇以扶淇为潍水之非,随言潍北迳东武县西北流,则在江武城西北二里者潍水,而晏、伏谓即扶淇之水,则是误以潍水为扶淇,必误以扶淇为潍水也。)
潍水又北,右合卢水,即久台水也。《地理志》曰:水出琅邪横县故山。
(赵释曰:一清按:《汉志》琅邪横县下云,故山,久台水的出,东南至东武入淮。师古曰,台音怡。所谓横故山者,山本名横山,县因山以受氏,亦曰横耳。道元依班《志》以立文,乃曰横县故山,可谓疏卤矣。顾景范曰,久当作台,《汉书》误本,後人承其缪。又曰,卢水源出卢山,北流入潍,一名台水。近志讹为久台水。又曰,卢山在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以秦博士卢敖隐处而名,其北即废横县也。卢水源出于此。按《周礼·职方》,兖州,其浸卢、维。班固仅志《禹贡》维水,而卢水无闻。师古以为在济北卢县,而泰山之卢又无卢水也。故老友全谢山欲以城阳卢县之卢川水当之。窃谓不如用此琅邪之台水,本出卢山,曰卢水东南至东武入潍,见于《地理志》。以此当《职方》之浸,庶为可据也。守敬按:汉琅邪之横县,後汉废,在今诸城县东南四十里。)
王莽之令丘也。
(朱令作合,赵据《汉书·地理志》校。戴、赵改同。)
山在东武县故城东南,世谓之卢山也。
(守敬按:下引《齐地记》称,东武城东南有卢水。《地形志》,扶其有卢水。《隋志》,琅邪有卢山。《元和志》、《环宇记》并云,卢水出诸城县东南卢山,皆沿世俗之称也。)
西北流,迳昌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废,在今诸城县东南。)
东北流。《齐地记》曰:东武城东南有卢水,水侧有胜火木,方俗音曰柽子,其木经野火烧死,炭不灭。故东方朔云,不灰之木者也。
(朱《笺》曰:东言朔《神异经》,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烬之木,书夜火燃不灭。会贞按:《御览》八百七十一、九百六十引《齐地记》此条,柽作梃,异。《环宇记》诸城县下引作铤,盖误。杨慎《升庵集》,予亲见之,其页如蒲草,束以为燎,谓之万年火把。)
其水又东北流迳东武县故城东,而西北入潍。
(会贞按:今卢水自诸城县东南,西北流至县东北,入淮河。)
《地理志》曰:久台水出东南至东武入潍者了。
(朱水下有出字,至作迳。赵同,戴删出字,迳改至。)
《尚书》所谓潍、淄其道矣。
(会贞按:《禹贡》文。)
又北过平昌县东。
潍水又北迳石泉县故城西,
(会贞按:汉县属高密国,後汉废,在今高密县西南七十里。)
王莽之又北迳石泉县故城西,
(会贞按:汉县属高密国,後汉废,在今高密县西南七十里。)
王莽之养信也。《地理风俗记》曰:平昌县东南四十里,有石泉亭,故县也。潍水又北迳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
(会贞按:《地形志》,姑幕有荆苔山。《一统志》引此《注》,《环宇记》引《三齐略记》,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指此水也。《地形志》,姑幕有荆苔?《一统志》作台。?山,即荆山。《方舆纪要》,荆水出安丘县西南七十里荆山。)
东北流迳平昌县故城东,
(会贞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国,晋属城阳郡,後属平昌郡,宋因,後魏属。《地形志》平昌治平昌城,又东武有平昌城故场面也。在今安丘县南六十里。)
汉文帝封齐悼惠王肥子?侯国。
(朱?作永,《笺》曰:按《史记》,齐悼惠王子刘?,封平昌侯。赵云:按永,《史》、《汉表》俱作?,是也。即後立为胶西王者也。赵又云:《索隐》曰平原,而善长以为琅邪。《地理志》平原、琅邪俱有平昌县,平原之平昌下云侯国,而琅邪之平昌则无说。《续志》北海国平昌下云,侯国,故属琅邪,然则小司马非矣。戴改?同。)
城之东南角有台,台下有井,
(会贞按:《三齐略记》台下作台上,证以《地形志》平昌县有龙台山,上有井云云,则上字是。)
与荆水通。物坠于井,则取之荆水。昔常有龙出入于其中,
(会贞按:《三齐略记》龙上有神字。《初学记》八引同。《类聚》九十六、《御览》一百九十二引《齐地记》亦同,则此脱神字。)
故世亦谓之龙台城也。
(会贞按:《环宇记》安丘县下引《三齐略记》文。)
荆水又东北流,注于潍水。
(会贞按:《青州府志》,荆水经平昌故城台下,合雹泉入於浯。与古异。)
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
(赵改?吾,下同。守敬按:《说文》惟载浯字。刑澍《金石文字辨异》谓唐《?吾台铭》,?吾是俗体。)
山,世谓之巨平山也。《地理志》曰:灵门县
(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废,在今莒州北一百二十里。)
有高山、壶山,
(朱讹作有高原山与浯一山,《笺》曰:按《汉地理志》云,灵门县有高山、壶山,浯水所出。《注》云,,古柘字。戴、赵原改,而《环宇记》也亦作高原,钱大昕、段玉裁又以{石木}为原之误。戴改一浯一山作壶山。)
浯水所出,
(守敬按:《一统志》,山即浯山,声近而讹也。又《环宇记》以高原、巨平、浯山皆壶山之异名,《齐乘》一从之,言高柘山亦名巨平山。《注》下文是山云云,则分为二是也。《肇域记》,巨平山在高柘山西四十里。在今莒州北,浯水出焉。)
东北入潍。今是山西接浯山。许慎《说文》言水躇?门山,
(赵云:按《说文》,浯水出琅邪灵门壶山。《注》云灵门山,疑脱壶字。守敬按:《说文》作灵门壶山,上文亦引《汉志》壶山,此必当增壶字,何以赵疑之而不增?戴亦仍之。)
世谓之浯汶矣。其水东北迳姑幕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琅邪国,魏属城阳郡,晋因,宋徙废,後魏永安二年复置,属东武郡,则郦氏後事。在今诸城县西北五十里。)
县有五色土,王者封建诸侯,随方受之。
(守敬按:《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太康地记》,城阳姑幕有五色土,封诸侯,锡之茅土,用为社。《韩诗外传》,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广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蔡邕《独断》曰,天子太社,封诸侯者,取其土,苞以白茅,授之,以立社其国,谓之受茅土。)
故薄姑氏之国也。阚る曰: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周公灭之,以封太公。
(守敬按:二西堂辑《十三州志》载此条。但据郦《注》。)
是以《地理志》曰:或言薄姑也。王莽曰季睦矣。应劭曰:《左传》曰:薄姑氏国,太公封焉。
(守敬按:《汉志》姑幕,颜《注》引应劭曰,薄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此钞变其辞,见昭二十年。)
薛瓒《汉书》注云:博昌有薄姑城,
(守敬按:瓒《注》,颜氏未采,说与杜预同。)
未知孰是?
(守敬按:吴卓信曰,薄姑即昭九年之蒲姑,在今博昌县东北,与诸城县南北相距五百馀里。《续志》注、《地形志》、《元和志》、《环宇记》、《齐乘》、《明统志》诸书并同,惟《通典》谓在密州莒县东北,盖由班《志》而误也。)
浯水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北,古?曷此水,以溢溉田,南注荆水。
(守敬按:《元和志》辅唐县浯水堰,《三齐记》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灌田数万顷,今尚有馀堰,而稻田畦畛存焉。《环宇记》安丘县同。《方舆纪要》称,桓公堰荆水未知何据?堰在今安丘县南。)
浯水又东北流而注于潍水也。
(守敬按:今浯水自莒州北,东北流,经诸城县,至安丘县东南,入淮河。)
又北过高密县西。
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
(守敬按:下密颜《注》引应劭曰,密水出高密,此钞变其辞。)
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
(守敬按:《隋志》,琅邪有鄣日山。苏轼称为小峨眉,在今诸城县东南三十里,密水西源出此。)
山势高峻,隔绝阳曦。
(朱鄣日山下有脱文,赵据《名胜志》引此增。戴增上八字。)
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伏琛曰:山上有鄣日,故名鄣日山也。其水东北流。东源出五弩山,
(守敬按:山见《胶水》篇。)
西北流,同泻一壑,俗谓之百尺水。
(会贞按:《环琮记》,百尺水源出诸城县东南五弩山之西麓,盖密水也。但就东源言。今诸城县东有二水,西北流,合为五龙河,盖即密水二源同泻为百尺水也。)
古人?曷以溉田数十顷,
(会贞按:《环宇记》,百尺陂在诸城县东南三十四里,中多菱莲茌蒲,水族生焉,百姓取给。)
北流迳高密县西,下注潍水,
(会贞按:今五龙河北流经高密县入百脉湖,与古异。)
自下亦兼通称焉。
(会贞按:谓潍水亦兼称百尺水也。)
乱流历县西碑产山西。
(守敬按:《齐乘》五,高密县西北五十里刘宗山,产磨石,古砺阜,《水经注》亦谓之碑产山。《一统志》据《注》,潍水西有砺阜,以为非一山,而《方舆纪要》从于说。)
又东北,水有故堰,旧凿石竖柱,断潍水,广六十许步,
(会贞按:《御览》八百三十四引《齐地记》,高密郡有古断水处,因造鱼梁,岁收意数,故号曰万疋梁,。盖即此。)
掘东岸,激通长渠,东北迳高密县故城南。
(朱脱县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为高密国治,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因,後属高密郡,宋因,後魏为高密郡治。今高密县西南四十里。)
明帝永平中,封邓震为侯国。
(朱《笺》曰:《后汉书》,邓禹封高密侯,永平元年卒。帝分禹封为三国,长子震为高密侯,袭为昌发侯,珍为夷安侯。)
县南十里,蓄以为塘,方二十馀里,古所谓高密之南都也,溉田一顷许。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
(会贞按:此即《胶水》篇所谓潍水枝津也。《环定坊》,潍水故堰在诸城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馀里,溉田万顷。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今塘堰存焉。夷安泽详《胶水》篇,谓之夷安潭。)
潍水自堰北,迳高密县故城西。汉文帝十六年,别为胶西国。宣帝本始元年,
(朱本讹作平,戴、赵改。)
更为高密国。
(守敬按:《汉志》文。文帝十六年,封齐悼惠王子?为胶西王。宣帝本始元年,封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
王莽之章牟也。
(赵云:按《汉志》,王莽改高密国之高密县为章牟,而国下无说。)
潍水又北。昔韩信与楚将龙且,夹潍水而阵于此。信夜令为万馀囊,盛沙以遏潍水,引军击且,伪退,且追北,信决水,水大至,且军半不得渡,遂斩龙且于是水。
(守敬按:《汉书·韩信传》文。《环宇记》,潍水在高密县西南,去县四十里,昔韩信斩龙且於此。又云,龙且城在县西南五十里,盖且先所筑也。)
水西有厉阜,
(朱作雁阜。赵雁改砺,云:《环宇记》引《高士传》曰,郑玄葬于剧东,後以墓坏,归葬砺阜,在高密城西北五十里,?戴改厉。守敬按:明抄本作厉,厉、砺通用。《书钞》一百五十七引《齐地记》,亦言高密县西北有厉阜,郑康成所葬。《一统志》,康成墓正当高密、安丘接界之处。其地,唐、宋时皆属高密今属安丘。阜上有郑司农卿减康成冢,石碑犹存。(守敬按:《後汉书·郑玄传》,公车徵为大司农。卒後,弟子赵商为撰碑铭,见《孝经》疏。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又北迳昌安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高密国,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因,惠帝以後,属高密郡,宋因,後魏为平昌郡治。《地形志》,昌安有昌安城。在今安丘县东南二十里。)
汉明帝永平中,封邓袭为侯国也。
(守敬按:见上高密下。)
《郡国志》曰:汉安帝延光元年复也。
(守敬按:今本《续志》但云,安帝复,脱延光元年四字。)
又北过淳于县东。
(守敬按:县详《汶水》篇。)
潍水又北,左会汶水,
(守敬按:《汶水》篇见前。)
北迳平城亭西,又东北迳密乡亭西。《郡国志》曰:淳于县有密乡。《地理志》,皆北海之属县也。应劭曰:淳于县东北六十里,有平城亭,又四十里,有密乡亭,故县也。
(守敬按:汉北海郡之平城县,後汉废为平城亭。密乡城,後汉废为密乡亭。例以各篇引《地理风俗记》文,此应氏《地理风俗记》说。平城亭在今是邑县东南四十里,密乡亭在县东南十四里。)
潍水又东北,迳下密县故城西。
(守敬按:前汉县属胶东国,後汉、魏属北海国,晋、?《晋志》属济南,误。《宋志》引《太康地记》,属北海。?宋、後魏属北海郡。在今安丘县东南二十里。)
城东有密阜。
(守敬按:阜在今昌邑县东三十里。)
《地理志》曰:有三户山祠。
(朱户讹作石。赵改云:三石山当作三户山,今本《汉志》亦误作石字。《方舆纪要》,山东平度州三固山一名三户山。《汉书·郊祀志》,宣帝信方士言,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户山于下密,即此山也。守敬按:《地形志》,即墨有三户山。在今平度州西南七十里。)
余按应劭曰:
(朱脱曰字,戴、赵增。)
密者,水名,是有下密之称。
(守敬按:此即就应劭密水出高密为说,非应氏别有密者水名之文也。)
俗以之名阜,
(赵无之字。)
非也。
又东北过都昌县东。
(朱过近刻讹作迳,戴、赵改。会贞按:《通鉴》梁大通二年,《注》引此作过。)
潍水东北迳逢萌墓。
(会贞按:黄本作逄萌,是也。此吴误从范《书》本传改逢,而朱沿之,说见《渭水》下,各书亦多误。《环宇记》,高士逢萌冢在益都。《齐乘》五在营陵古城中,皆出後人傅会。《地形志》,胶东有逢萌冢,与郦氏所叙合,在今昌邑县南。)
萌,县人也。少有大节,耻给事县亭,遂浮海至辽东,复还,在不其山隐学。明帝安车徵,萌以佯狂免。
(会贞按:范《书·逄萌传》有异同,此本他家後汉书。《传》云,之琅邪劳山,山在今即墨县东南六十里。此作不其山,《环宇记》引《三齐记》,郑玄尝教授此山。山下有草如Ε,页长尺馀,土人名曰康成书带。在今即墨县东南二十里。)
又北迳都昌县故城东。
(会贞按:汉县属北海郡,後汉、魏属北海国,晋属,?《晋志》无都昌县。据《地形志》补,惟云属齐郡,乃太康後事。?宋徙废。在今昌邑县西二里。)
汉高帝六年,封朱轸为侯国。
(会贞按:《史》、《汉表》同。)
北海相孔融为黄巾贼管亥所围于都是也,太史慈为融求救刘备,持的突围,其处也。
(会贞按:《後汉书·孔融传》,融为北海相,时黄巾来侵,乃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乃遣太史慈求救於平原相刘备。《吴志·太史慈传》,慈带?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直出,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的各一,射之,径入门,明晨复如此射的。贼或起或卧,又明晨出射,无复起者,慈乃鞭马直突围,驰诣刘备於平原,得救兵来,贼遂散走。)
又东北入于海。
(守敬按:今本《汉志》作维水北至昌都入海,误。《禹贡·正义》引作都昌,与此《经》、《注》文合。今淮河自州东北,东流经诸城县,又北,经高密县、安丘县,潍县、昌邑县入海。)
○胶水
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
《齐记》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
(守敬按:《地形志》,梁乡有五弩山,胶水出焉。与《齐记》同。《五宇记》,胶山一名五弩山,在密州东南九十里。今胶河出胶州西南境之铁C24山,亦曰胶山。)
北迳祝兹县故城东。汉武帝元鼎中,封胶东康王子延
(赵多一年字。)
为侯国。
(赵云:按《索隐》曰,按《志》,松兹在庐江,亦作祝兹,《表》在琅邪,《地理志》琅邪无祝兹县,然小司马欲以庐江之域,当胶东之封,非矣。《汉表》是元封,此云云鼎,道元误记也。守敬按:《汉志》琅邪无祝兹县,疑《注》文县字衍,否则《汉志》脱此县也。《汉表》作元封,作延年,道元从《史表》。赵增年字,而以元鼎为道元误记,盖失检《史表》。然当以作延年为是,在今胶州西南。)
又迳扶县故城西,
(赵改扶作夫阝,云:《汉书·地理志》作夫阝。戴改同。守敬按:下文之西黔陬城,郦氏疑取《地理志》之夫阝县,何得于此先出夫阝县?则此非夫阝县审矣。考《地理志》,琅邪郡有祓县。钱坫曰,武帝封城阳顷王子霸,《史表》作挟,《汉表》作挟,应即此也。然则扌交也、挟也、祓也、扶也,以形近错出,实一地也。此《注》引吕平之封为说。据《史记》吕平封幅?侯,是知郦氏所见《汉志》本作扶,改作夫阝,非也。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废,在今胶州西南七十里。)
《地理志》琅邪之属县也。汉文帝元年,封吕元为侯国。
(赵云:按《史记·高後纪》及《惠景间侯者年表》,吕平以高後元年封幅?侯,非文帝。《索隐》曰,县史,属信都,亦非琅邪夫阝县也。又平为高後姊长?句子,而亦冒姓吕氏者也。守敬按:梁玉绳从郦《注》,谓名平之封在此,而以幅?为误。)
胶水又北迳黔陬县故城西。
(朱无县字,戴同,赵增。守敬安:此即下文所云东黔陬也。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东莱郡,魏属城阳郡,晋因,惠帝以後为高密郡治,宋因。在今胶州西南。)
袁山松《郡国志》曰:县有介亭。
(守敬按:《续汉志》同。在今胶州南七十里。)
《埂志》曰:故介国也。
(守敬按:《春秋》杜《注》,介,东夷国也。)
《春秋·僖公二十九年》,
(朱脱二十二字,戴同,赵增。)
介葛卢来朝,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问之,果然。
(守敬按:《左传》文。)
晏谟、伏琛并云:县有东西二城,相去四十里有胶水。非也。
(会贞按:页圭绶曰,相去以下八字为一句。今二城相去二十里,纵古里较小,亦不至倍差其数。观下文西四十里有胶水,是东城去晏、伏所谓胶水里数,非二城相去里数也。页说良是。盖晏、伏虽称有东西二城,实专主东城言,谓东城去胶水四十里也。惟《注》相去当作西去,乃不与二城混,且为下文西字伏根,页尚未见及耳。又言二城相去二十里,亦非。《环宇记》引《郡国县道记》,黔陬,秦所置,在高密郡东北一百一十里,东陬故城是。後称县於胶水西,去故城三十里。时人谓之东西二城。其西黔城在郡东北九十五里。叙二城綦详,为近志所未细核,实与古未合。西城在胶水西,或以为胶水东之牧马城,不知牧马城在古拒艾水西,晏、伏误以拒艾水为胶水,且西去四十里,则东城远在拒艾水之东,二城相去何止三十里也?)
斯乃拒艾水也。
(戴、赵改拒作柜,下同。孔刻戴本此字作根,与《汉志》同。)
水出拒县西南拒艾山,
(朱县上有脱文,戴、赵改。守敬按:《日知录》七十二增黔陬二字,似是。然《汉志》系此不於柜县北,当是脱拒字,今增。郦氏於《汉志》之水,凡县已废者,皆仍称出其县也。《名胜志》,艾山在胶州南三十五里。东西两石对峙,名曰山耳。其旁有天泽泉,即艾水之源也。今谓之洋河。)
即《齐记》所谓黔艾山也。
(守敬按:《地形志》,黔陬有野艾山祠。野为黔之误,当以此正之。)
东北流迳拒县故城西,
(戴、赵改拒作柜。守敬按:《汉志》作柜,《续志》作拒,似当两存之。然《注》文此作拒,与《续志》同,下作推,虽讹,字从手旁,疑汉字本作拒。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北海国,後废。在今胶州东南四十五里。)
王莽之祓同也。
(朱祓同讹作秩国,《笺》曰:宋本作秩国。赵据《汉书·地理志》改祓同。戴改同。)
世谓之王城,
(会贞按:《宋书·刘怀珍传》,明帝遣青州刺史明僧?北征,僧?遣将於王城筑垒,即此,今有王昌社。)
又谓是水为洋水矣。
(朱重一洋字,赵同,戴删。赵云:顾氏祖禹曰,苏林以为根艾水,即胶州之一洋河。会贞按:苏林无此说,盖班固之误,赵以为拓,疏甚。《通鉴》宋泰始三年,青州刺史沈文秀降魏,辅国将军刘怀珍讨之,进至黔陬,军於洋水。胡《注》以巨洋水当之,误。《日知录》谓即此水也。)
又东北流,
(朱作迳,赵同。戴改。)
晏、伏所谓黔陬城西四十里有胶水者也。
(赵以四十里有胶水者也八字,为重文删之。会贞按:赵说似是,余初亦为所惑。今反覆寻绎,乃知上是虚驳晏、伏说,此乃实叙晏、伏所指之水,与《潍水注》先言晏、伏以潍水为扶淇之水,以扶淇之水为潍水非也,後言晏、伏云东武城西北二里潍水者即扶淇之水也,文法一例,非复也,不当删。)
又东入海。《地理志》曰:
(戴删曰字。)
琅邪有拒县,
(朱拒作推,《笺》曰:宋本作椎县。按《前汉·地理志》,琅邪有柜县。如淳曰,柜音巨。戴、赵改柜,今依上改拒。)
拒艾水出焉。
(赵改拒作柜。赵云:按今本《汉志》作根艾水。戴改根。守敬按:洪颐轩、汪远孙皆以根为误字。)
东入海,即斯水也。胶水北迳晏、伏所谓西黔陬城东,
(朱胶水上有今字,戴同。赵移於下句。戴北字下赠?字,移晏伏所谓四字於城东下。会贞按:赵移及戴增、移,皆非也。後魏高密郡治高密,不治黔陬,何得作今高密郡侧有黔陬县?《谷水注》,渠水东迳杜元凯所谓翟泉北,即其释例。何得凭臆增移?此方实叙西黔陬,足徵上文所云黔陬,皆东黔陬也。在今胶州西南。)
今高密郡侧有黔陬县。
(朱高密上无今字。戴同,赵自上句移此。会贞按:後魏高密郡治高密,见上,据此是後魏时西黔陬为县治也。)
《地理志》曰:胶水出夫阝县,
(朱夫阝讹作失阝,《笺》曰:今地志作夫阝,音夫,又音扶。戴、赵改夫阝。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废,在今胶州西南。)
王莽更之纯德矣,疑即是县,所未详也。
又北过夷安县东。
(守敬按:汉县属高密国,後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因,惠帝以後属高密郡,宋、後魏因。《地形志》,夷安有夷安城。今高密县治。)
县故王莽更名之原亭也。
(朱脱故字,名之下有曰字。戴、赵增、删。)
应劭曰:故莱夷维邑也。
(朱脱维字,赵据《汉志》校增。戴增同。会贞按:《史记·正义》引亦有维字。)
太史公曰:晏平仲,莱之夷维之人也。
(会贞按:《晏婴传》文,人上无之字。《正义》引晏氏《齐记》,齐城三百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
汉明帝永平中,封邓珍为侯国。
(会贞按:见《潍水》篇昌安下。)
西去潍水四十里,胶水又北迳胶阳亭东。
(朱胶阳下有脱文,戴、赵增县。会贞按:北海郡之胶阳县,後汉废,後魏无此县也。据《潍水》篇迳平城亭西,迳密乡亭西,接引应说,有平城亭,有密乡亭,故县也。与此文同,当依下增亭字为合。在今高密县北。)
晏、伏并谓之东亭。自亭结路,南通夷安。《地理风俗记》曰:淳于县东南五十里,
(会贞按:县详《汶水》篇。)
有胶阳亭,故县也。又东北流,
(朱讹作迳,戴、赵改。)
左会一水,世谓之张奴水。水发夷安县东南阜下,西北流,历胶阳县注于胶。
(会贞按:《刘乘》二,张奴水一名墨水,今曰涨鲁河。自高密县东南,东北流至胶州北,入南胶河。
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朱脱胶字,讹作水之左东北为泽水渚百许里,赵同,戴增改。会贞按:百许里字究有误。)
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
(朱潭下衍之泽二字,赵同,戴删。会贞按:《元和志》,夷安泽在高密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环宇记》,东西百馀里,灌田万顷,民尤赖之。《齐乘》二,谓之都泺。页圭绶曰,今高密县北二十里之百脉搏湖及东北二十里之都泊,皆古夷安泽。)
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
(会贞按:即《潍水》篇水有故堰云云,下注夷安泽者也。)
胶水又东北迳下密县故城东,
(孙星衍曰:下密疑当为高密。守敬按:下密见《潍水》篇,在今是邑县东。胶东今平度州治,不得先迳下密而後迳胶东,故孙氏疑下密当为高密。然高密在夷安之西南,又不得先迳夷安,而後迳高密也。惟以此句移於迳胶阳县一段後方合。)
又东北迳胶东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曰郁秩,属胶东国,後汉改为胶东,属北海国,魏因,晋、?《晋志》属济南,误。《宋志》引《太康志》属北海,而《地形志》云,晋属齐郡,岂偶度属齐欤??宋属北海郡,今闰度州治。)
汉高帝元年别为国。
(全云:按此实项王事也。盖分三齐,而以故王田市国于胶江。守敬按:《汉志》胶东国下文。《项羽传》,羽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王先谦曰,胶江王都即墨县,《水经注》不见即墨。而以汉事系後汉所置之胶东县下,又不称其国名,斯为谬矣。)
景帝封子寄为王国,
(守敬按:《史》、《汉表》中二年封。)
王莽更之郁衤失也,
(戴云:按衤失,今《汉书》作秩,戴改秩。)
今长广郡治。
(会贞按:《地形志》,长广郡,晋武帝置,治胶东城。)
伏琛、晏谟言胶水东北回达于胶东城北百里,流注于海。又北过当利县西北,入于海。
(守敬按:汉县属东莱郡,後汉、魏、晋、宋因,後魏属长广郡。《地理志》,当利有当利城。在今掖县西南三十六里。)
县故王莽更名之东莱亭也。
(朱脱名字,赵、戴增,戴之下又增为字。)
又北迳平度县,
(守敬按:汉县属东莱郡,後汉废,在今平度州西北六十里。)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川懿王子刘衍为侯国,
(赵云:按《汉表》作行,此从《史表》。)
王莽更名之曰利卢也。县有土山,
(会贞按:山在今平度州西北,与掖县接界。)
胶水北历土山,注于海。海南,土山以北,悉盐?冗
(朱《笺》曰:?冗,《玉篇》作,音亢,云盐泽也。《北史》杨义臣以辽东还兵,入豆子?亢讨贼。讠为写作,又省作?冗。会贞按:王今念孙谓坑,胡朗反,以音亢为非,详见《续汉杂志》四之四。)
相承,修煮不辍。
(会贞按:《禹贡》青州海滨广斥。金氏曰,斥卤可煮为盐,故齐有鱼盐之利。今登州千里长沙是其地。今考《汉志》东莱郡曲成、东牟、?弦县、昌阳、当利,北海郡都昌、寿光,琅邪郡海曲、计斥、长广并有盐官,则产盐处甚多,此特指其一处言之耳。)
北眺巨海,杳冥无极,天际两分,白黑分别,所谓溟海者也。
(朱谓下衍之字,戴、赵删。会贞按:《列子·汤问》,终发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作冥海。《释文》,梁简文帝云,?冥无极,故谓之冥。东方朔《十洲记》云,水黑色,谓之冥海,无风洪波百丈。)
故《地理志》曰:胶水北至平渡入海者也。
(戴删者字。守敬按:今本《汉志》作东至,误,当以此正之。平度,後汉已废,故《经》言过当利入海,郦氏仍从《汉志》叙之。今胶河自胶州西南,北流,经高密县旧合今百脉湖,又北即今北胶河,经平度州昌邑县,至掖县西入海。今自高密县东北,合都泊,会南胶河,东南入海。赵云,按《周礼·职方》,九薮具载,《水经》独缺?奚养。《汉地》琅邪郡长广县有莱山、莱王祠,奚养泽在西。秦《地图》曰,剧清池,幽州薮。《环宇记》云,莱州莱阳县,本汉昌阳县地,故长广城在县东五十里,有莱王祠,奚养泽在西。《方舆纪要》云,养泽,其地属幽州。《录异记》,莱阳县东北有芦塘,方八九顷,深不可测,今涸。地近高密,故宜附见卷中。又幽州之山镇曰医无闾。《汉志》辽东郡无虑县,应劭曰:音闾。师古曰,即所谓医无闾在今广宁城西五里也。不特此也。《汉志》东莱郡睡县之罘山祠居上山,声洋丹水所出。丹水东北入海。声洋水,《环宇记》谓之清阳水侧近与海畔之罘山对。《方舆纪要》云,清阳水即清阳河,在登州府福山县东十里,北注于海。声、清音相近。黄县有莱山松林,莱君祠。临朐县有海水祠。师古曰,齐郡已有临朐而东莱又有此县,盖各以所近为名。《环宇记》,汉故城去海三十里,去海神祠约五六里。曲成县参山、万里沙阳邱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全氏曰,曲成阳邱山之治水,保以得至沂入海?《说文》云,治水出东莱曲成阳邱山南入海,不云至沂也。此水但当于胶、潍之间入海,不应间关二千里,历注、淮二渎,至沂入海。自《续志》、《晋》、《魏史》、《志》及李氏《元和》、乐氏《太平》、王氏《元丰》诸《志》,又皆无曲在治水之目,则大可疑者,窃谓出阳邱山者,非治水也,乃沽水也。《左氏传》,姑、尤以西。杜元凯曰,姑,大沽水也,尤,小沽水也。《魏书·地形志》东莱郡长广县有沽水。《环宇记》云,沽、尤即齐界。然则《汉志》所云南至沂者,亦非沂也,乃计斤之脱误耳。汉之曲成,在今掖县,小沽水出焉。其东则黄县,大沽水出焉。迳福山而招远,而莱阳,至于平度、即墨之间,而合流三百馀里,自东而地,直趋胶州之麻湾口,明世议海运口者之道也。故其时尝有议东引沽河者,其入海之处,正汉计斤县地。东莱之水,未有大于沽河乾,亦未有古于沽河者,次之则汪阳水耳。《汉志》、《说文》皆误以为治水,而沽之名隐矣。此与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之治水,截然不同,故分疏之如此。赵又曰,按《地理志》琅邪郡黔陬,故介国也。计斤,莒子始起此,後徙莒,有盐官。师古曰,即《春秋左氏传》所谓介根也,语音有轻重。东汉废介根入黔陬,又析置葛卢。故《续志》东莱郡下云,黔陬,侯国,故属琅邪,有介亭。刘绍《补注》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伐莒,侵介根。杜预曰,县东北计基城号介国,计基即计斤也。又葛卢有尤涉亭,即姑、尤之水入海之处。全氏以《汉志》沂为计斤,凿然可据。?弦县有百支莱王祠。昌阳,应劭曰,昌水出。师古《注》引此文于千乘郡博昌县下。不夜县有成山日祠。师古曰,《齐地记》云,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是皆表表著名,卷中一不及之,似脱去东莱一郡之水而不可考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刘知几(清)浦起龙 释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
(唐)玄奘
金·李杲
(北魏)郦道元
(清)黄宗羲
清·杨景淐
(明)罗贯中 原著 (清)毛宗岗 评改
清·叶天士
吴元泰
唐·李冲昭
李穆
(宋)趙昇
清·陶承熹
清·华阳散人
(清)徐士俊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