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二十五-水经注疏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
(守敬按:《汉书·诸侯王表》颜《注》引晋灼曰,《水经》云,泗水出鲁卞县。此晋人引《水经》之始。晋灼,晋尚书郎,未知与郭璞谁为後先?)
《地理志》曰:出游是阴乘氏县,
(守敬按:县见《济水注》二菏水下。)
又云:出卞县北,
(赵云:阎氏若琚《潜邱?记》曰,泗水出乘氏,此出字乃後人所加。班固自注,原无出字,《汉书》未可轻也。一清按:《地志》卞县下,亦无出字。守敬按:今本《地理志》鲁国卞县,泗水西南至方与入?,不言出卞县北。郦氏谓泗水出卞县东南,而以《经》言北山与《地理志》出卞县北皆为非。是郦氏所见《汉志》泗水下必有出北二字。与安阳县左谷水出北及字县榆水出东,白土县圜水出西,内黄县清河水出南一例。若《汉志》本无出北之文,郦氏何得增而诬之?赵氏尚不悟也。又阎若琚谓《汉志》乘氏与卞两载泗水为非,只当载於卞县云,《禹贡》泗水出陪尾山西南,至方与,与菏合,又东南至睢阳入淮。只此已足。郦氏两引《汉志》,未遑计及此也。)
《经》言北山,皆为非矣。《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
(守敬按:《海内东经》文,上驳北字之误,《山海经》言东北,与东南不过方位小异,故存而不论。)
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迳洙、泗,
(按:道元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永平中为鲁阳太守,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後为河南尹,孝昌初,元法僧反于彭城,道元节度诸军讨之,至涡阳。其因公事沿历徐、沇,路迳洙、泗,未知在何时?)
因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
(守敬按:县详下,姚墟在今泗水县东南。)
《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
(守敬按:见《左传》,成一作成阝,成阝城见《汶水》篇淄水下。)
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
(赵云:按舜後姓姚,又赐姓妫,此桃墟当因姚墟而讹,《沔水》亦有姚墟、妫墟之称也。守敬按:杜《注》墟作虚,正字。)
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
(朱无陶字,《笺》曰:《御览》引此有陶字。戴、赵增。)
井曰舜井,皆为非矣。
(朱《笺》曰:《御览》引云,皆为此也。赵云:按道元以舜不居泗上,故以陶虚舜井之说为非矣。守敬按:舜所陶处在定陶,或在蒲坂之陶城。蒲坂历山有舜井,又历城南山下亦有舜井,见《瓠子河》、《河水》、《济水》等篇,于此地无涉。)
墟有漏泽,
(朱漏作泽,《笺》曰:《御览》作漏。戴、赵改。)
方一十五里,渌水徵氵亭,
(朱澄作微,《笺》曰:当作澄。戴改。守敬按:《太平广记》三百九十九引此作绿水泓澄。)
三丈如减。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
(守敬按:页圭绶云,今历山在费县西北百二十里。即此山也。)
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侧有三石穴。
(朱侧作则,《笺》曰:《御览》。作侧。戴、赵改。)
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
(朱脱一漏字,则字讹在中字下,《笺》曰:《御览》作漏则数夕之中。戴、赵增移。)
倾陂竭泽矣。左右居民,
(朱作民居,戴、赵同。守敬按:《御览》作居民,今乙。)
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状,
(全校改状作γ,戴、赵改。守敬按:《诗》鱼丽于?《传》,?,曲梁也,寡妇之苟也。《疏》郭璞曰,凡以薄取鱼得名为。孙炎曰,?,曲梁,其功易,故谓之寡妇之笱。然则曲薄也。此当是以木为曲薄之状,若γ字训为洄流,亦曰γ流,曲γ之义,殊不可通。)
约障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
(守敬按:《元和志》,漏泽在泗水县东七十里。此泽漏穴有五,皆方丈馀,深二丈以上。其泽每春夏积水,秋冬漏竭。将漏之时,居人知之,不过三日,漏水俱尽。先以竹木为薄篱围之,水族山积也。与此可参异同。今漏泽湖在费县西一百三二十里,接泗水县界。)
自此连冈能阜,西北四十许里,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也。《博物志》
(十)
曰:泗水出陪尾。盖斯阜者矣。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馀。
(守敬按:《禹贡》之倍尾,《汉志》作陪尾,系於字陆。而《周礼·春官·》保章氏·《疏》,引《春秋文耀钅句》,外方、熊耳以东至泗水、陪尾,则指此山,盖《博物志》所本。《禹贡锥指》从之。《括地志》,泗水源在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为名。《元和志》、《环宇记》并称四泉俱导,则此五泉为中泉之误。阎若琚曰,今泉林寺在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下,四源并发。寺之左右,大泉十数,泓氵亭澄澈,互相灌输,会而成溪,是为泗水。)
水源南侧有一庙,
(守敬按:《泗水县志》,陪尾山下有泗水神祠。)
栝柏成林,时人谓之原泉祠,
(朱人讹作则,戴改,赵据孙潜校改。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作人。)
非所究也。
泗水西迳其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鲁国,後汉因,魏、晋、宋属鲁郡,後魏省,在今泗水县东五十里。)
《春秋·襄公二十九年》,
(朱脱九字,戴据《左传》增。守敬按:明抄本有九字。)
季武子取卞曰:闻守卞者将叛,臣率徒以讨之是也。
(守敬按:《左传》文,率作师。)
南有姑蔑城。
(守敬按:杜《注》,鲁国卞县南有姑城。《释例》作姑蔑城。《括地志》,姑蔑故城在泗水县东四十五里。在今泗水县东。)
《春秋·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者也。
(守敬按:《经》文。)
水出二邑之间,西迳吾阝城北。
(守敬按:下引杜说,卞南有吾阝城,在今泗水县东南。)
《春秋·文公七年·经》书,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吾阝。
(守敬按:邾国见後漷水下,须句见《济水》二。)
杜预曰:鲁邑也,卞县南有吾阝城备邾难也。
(守敬按:杜《注》文。《释例》作吾阝乡城。《续汉志》同。因汉尝置吾阝乡县也。惠氏《後汉书补注》谓乡字衍,失之。)
泗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
(会贞按:《洙水注》,洙水于卞城西,西南入泗。二水会处,在今泗水县境。
西南过鲁县北。(朱过讹作迳,戴、赵改。)
泗水又西南流,迳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
(守敬按:迳鲁县者,方迳鲁县境也,与他篇言某水入某县同。泗水本与洙水异流,至卞城西南,合为一水,至鲁县东北,复发为二也。互详《洙水》篇。分处在今曲阜县东北。)
北为洙渎。《春秋·庄公九年·经》书,冬,浚洙。京相?、杜预
(朱京相?下有曰字,曰下全校增服虔二字,戴、赵增同,戴删曰字。守敬按:全盖因下文并言,以为不止杜预一人,故增服虔字耳。但杜後於京,京又不得引杜,则曰字之衍无疑,而京後於服,又不得先京而後服,则服虔之增尤非。余谓止删曰字,即得。郦氏往往京、杜并称也。)
并言:洙水在鲁城北,浚深之,为齐备也。
(守敬按:杜《注》文。)
南则泗水。夫子教于洙、泗之间,今于城北二水之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也。
(会贞按:《御览》六十三引此三语,作《论语比考识》,恐有误。《礼记·檀弓上》,曾子谓子夏曰,吾与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间。)
《後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
(会贞按:交当分之误。盖上叙泗水迳鲁县分为二流,此引《从征记》以证之也。交字与分义相反。)
阙里背洙面泗,
(朱脱面字,又此句之下衍墙字。赵改删云:阎若琚云,《正义》引《从征记》泗墙二字作面泗。章怀《後汉书·注》亦云。会贞按:引见《史记·孔子世家·正义》,章怀《明帝纪·注》本之,则误。《索隐》,孔子始居昌平乡之阙里。《正义》,长徙曲阜,仍号阙里。此阙里则在洙、泗间,是阙里有三。《家语》,孔子教学于阙里,阙里背洙面泗。《从征记》所据,指洙、泗间之阙里,故云背洙面泗。若章怀称阙里在故鲁城中,乃曲阜之阙里,在泗水南,而以为背洙面泗,非也。赵氏盖不觉悟其误而引之。《元和志》、《环宇记》混徙居设教之阙里为一,误与章怀同。)
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北门去洙百步馀。
(守敬按:《御览》六十三引此作百馀步。)
後汉初,阙里荆棘自辟,从讲堂至孔里。
(朱孔讹作九,戴、赵。会贞按:《东观汉记》作孔里,此九与孔形近致误。《孔子世家》,孔子葬,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鲍永为相,因修响祠,以诛鲁贼彭丰等。
(会贞按:《东观汉记》十四、《书钞》七十五引《续汉书》,言永为鲁郡太守,范《书》本传同,文亦与此小异,此本他家《後汉书》。)
郭缘生言:汪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罟弃之。
(守敬按:《鲁语》文。)
韦昭曰:泗在鲁城北。
(赵云:按《日知录》,《公羊·闵公二年·传》,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注》,鹿门,鲁南城东门也。据《左传》臧纥斩鹿门之关,出奔邾是也。争门、吏门并阙。按《说文》,净,鲁北城门池也,从水,发声,士耕切。是争门即以此水名,省文作争尔。後人以氵静字省作净,音才性切,而梵书用之。自《南》、《北史》以下,俱为才性之净,而鲁之争门不复知之。今考道元所记,鲁城北为泗水,则此地当是引泗以为濠,而失记之。)
《史记》、《冢记》、
(全增墓字,云:当作《冢墓记》。赵增同。)
王隐《地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
(会贞按:本《孔子世家》。《论衡·书虚》篇,孔子当泗水而葬之,水为之却流。《地形志》,鲁县有孔子墓。《元和志》,孔子墓在曲阜县西北三里,鲁城之北。今孔林在曲阜县北二里。)
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
(一作演孔。)
图》曰: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衔书上,
(会贞按:《类聚》九十、九十九引《春秋孔演图》,衔作集,《御览》八百四、九百二十二引同,此衔为集之误。)
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说题辞》曰: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
(会贞接:《御览》八百四引《说题辞》无卒字、所字。)
即子贡庐墓处也。
(会贞按:《孟子·滕文公》篇,子贡筑室於场,独居二年,然後归。《孔子世家》,子赣庐於冢上。《家语》无上字。)
谯周云:孔子死後,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馀家,命曰孔里。
(会贞按:《从征记》载谯周说,《御览》一百五十七引《伍缉》之,本《孔子世家》。)
《孔业》曰:
(朱《孔业》下有子字。何焯云:子字衍文,後人所妄加,黄本无子字。戴、赵删。会贞按:今本《孔业子》无此文。《提要》云,《水经注》所引与全书不类,且不似孔氏子孙语,或道元误证,抑或传写有讹,以他书误题孔业欤?然《书钞》九十四引伍缉之《从征记》,《孔业》云,夫子之墓方二里,诸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之,今盘根犹存。《类聚》四十引《从征记》同,足见《孔业》有叙夫子墓说,而与此所引互有详略。此但至泗水上止,诸孔氏封以下,乃别有依据,郦氏连言之,若与《孔业》为一条耳。)
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
(会贞按:《孔子世家·集解》引《皇览》曰,孔子冢去城一里,冢茔百亩。冢南北广十步,东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
诸孔氏封五十馀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皇览》,惟载伯鱼冢在孔子冢东,与孔子冢近。子思冢在孔子冢南。)
有铭碑三所,
(会贞按:此三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兽碣具存。《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不生棘木刺草,今则无复遗条矣。
(朱《笺》曰:《圣贤冢墓记》云,孔子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世世无能名其树者。其树皆弟子持其方树来种之,有柞、?、雒离、女贞、五味、?檀之属。会贞按:朱所引见《文选·刘先生夫人墓志·注》,与《皇览》有《圣紧冢墓记》一类。《孔子世家·集解》、《续汉志·注》等书引《皇览》,互有详略异同。又《说文》楷下云,孔子冢盖树之者,杜馥疑即《皇览》之五味也。)
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沂水出鲁城东南,尼邱山西北,
(会贞按:《左传·昭二十五年》杜《注》,鲁城南有沂水。《地形志》,鲁县有沂水。《元和志》沂水亦名雩水,源出曲阜县东南八里。今曰雩河,出曲阜县东南尼山之麓,即尼邱山也。)
山即颜母所祈而生孔子也。
(会贞按:《孔子世家》,颜氏女祷於尼丘而得孔子。《地形志》,鲁县有尼丘山。《元和志》,山在泗水县南五十里。在今曲阜县东南六十里,连泗水、邹县界。)
山东一十里有颜母庙。
(会贞按:《地形志》,鲁县有颜母祠。据郦《注》则此庙及下孔庙西北二里颜母庙,有二庙。)
山南数里,孔子父葬处,《礼》所谓防墓崩者也。
(会贞按:《孔子世家》,孔子父叔梁纥葬於防山。山在鲁东。《礼记·檀弓上》,孔子母合葬於防。又曰,防墓崩。《地形志》,鲁县有房山,即此山。《隋志》,泗水有防山。《括地志》防山在兖州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在今曲阜县东三十里,山北三里馀,即启圣王墓。)
平地发泉,流迳鲁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县属鲁国,魏、晋、宋、後魏属鲁郡。《地形志》,鲁县有鲁城。在今曲阜县东二里。)
水北东门外,即爰居所止处也。
(守敬按:《环宇记》,古鲁城东有二门,其北名上东门。《左传·定八年》,公歙处父帅成人自上东门入。《注》云,鲁东城之北门。又《国语》,臧文仲祭爰居于鲁东门外,皆此门也。)
《国语》曰:海鸟曰爰居,止于鲁城东门之外三日,
(守敬按:《国语》作二,证以《庄子》,似三字是。)
臧文仲祭之,展禽讥焉。
(守敬按:见《鲁语》上。)
故《庄子》曰:海鸟止郊,鲁侯觞之,奏以广乐,具以太牢,三日而死,此养非所养矣。
(守敬按:此事《庄子·至乐》、《达生》二篇俱载之,《注》钞变《至乐》篇文。)
门郭之外,亦戎夷死处。
(守敬按:戎夷自齐西南行至鲁,故郦氏意度以为死在东门郭外。)
《吕氏春秋》曰:昔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後门,与弟子宿于郭门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活。我国士也,为天下惜。子不肖人,不足爱。弟子曰:不肖人,恶能与国士并衣哉?
(守敬按:原书并作之。)
戎夷
(朱脱夷字,戴同,赵增。)
欢曰: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半夜而死。)守敬按:钞略《长利》篇文。)沂水北对稷门。
(守敬按:《左传》杜《注》,稷门,鲁南城门。《环宇记》、《名胜志》并云,西五门,第三曰稷门。恐有讹误。)
昔圉人牵有力,能投盖于此门。
(守敬按:见《左传·庄三十二年》。)
服虔曰:能投千钧之重过门之上也。杜预谓走接屋之桷,反覆门上也。
(守敬按:杜《注》与服各一义。刘炫《规过》又云,谓投车盖过於稷门。《正义》引而驳之,张聪咸《左传杜注辨证》则以服、杜二说皆未善,而称刘氏为是。)
《春秋·僖公二十年·经》书,春,新作南门。《左传》曰:书不时也。杜预曰: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
(戴改故作改,守敬按:戴盖从今本杜《注》,然故字是也。《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齐人陈乐女文马於鲁城南高门外,即此。)
其遗基犹在,地八丈馀矣。亦曰雩门。
(守敬按:《左传》杜《注》,雩门,鲁南城门。梁履绳《左通补释》曰,稷门乃鲁城正南门,故僖二十年称为南门,杜氏谓即高门。盖南城有三门,正南曰稷门。南城西门曰雩门,其东门曰鹿门,见《公羊·闵二年传·注》。不得以稷门为雩门矣。杜氏於稷站、雩门俱解云鲁南城门,郦氏因之致误。)
《春秋左传·庄公十年》,公子偃请击宋师,窃从雩门蒙皋比而出者也。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
(会贞按:《礼记·郊特性·疏》引《论语》郑《注》,沂水在鲁城南,雩坛在其上。《环宇记》,舞雩坛在曲阜县南六里,沂水之南。《方舆纪要》,鲁雩坛在城东南。桂馥《札璞》云,吾邑沂水之南,坛上有石刻曰舞雩坛,盖因《论语》傅会耳。《南齐书·礼志》,雩坛高广,史传无明文。按《观视》设方明之祀,为坛高四尺,雩祭玉帝,粗可依方文。馥以旧坛高大,定非雩坛,盖鲁侯郊祀之坛也。)
曾点所欲风舞处也。
(会贞按:舞下当有雩字。《论语·先进》篇曾点曰,风乎舞雩。)
高门一里馀道西,有《道儿君碑》,是鲁相陈君立。
(守敬按:宋冲以有道,司徒徵见《汾水注》,此岂有字上脱一有字乎?然细审道字,乃涉上而衍。观《隶释》引此作《道儿君碑》,则沿误久矣。《地形志》,鲁县有《儿宽碑》,即此,而《汉书·宽传》不言官鲁,略也。)
昔曾参居此,枭不入郭。
(赵作境。守敬按:此事遍考各书,未得所出。马氏《绎史》九十五,但据郦《注》辑曾子事。)
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
(会贞按:《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左传·定四年》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昊之墟。杜《注》,曲阜也。《风俗通·山泽》,今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在今曲阜县治东。)
有大庭氏之库,《春秋》竖牛之所攻也。
(会贞按:见《左传·昭五年》,今本《左传》作大库之庭。考《传》十八年作大庭氏之库,两年杜《注》,并称大庭氏,并言於其上作库,则此引昭五年事,作大庭氏之库,是,而《左传》为传写之误。《正义》先儒旧说皆云,炎帝神农氏,一曰大庭氏。《御览》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神农都於陈,又营曲阜。故《春秋》称鲁大庭氏之库。《元和志》,库在曲阜上。《环宇记》库高二丈。)
故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
(守敬按:王应麟《诗地理考》五,引《鲁都赋》此二句。)
周武土封姬旦于曲阜,曰鲁。)戴以武为讹,改作成。会贞按:《礼记·明堂位》,成王封周公於曲阜,则戴改有据。然《史记·周本纪》武王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鲁世家》以为武王封同。又云,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至成王时,伯禽乃就封。则谓武王封可,谓成王封亦可。戴必以武字为讹,岂《史记》亦讹乎?《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外城,即伯禽所筑,古鲁城也。)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薛郡,
(会贞按:《汉志》但云,鲁国故秦薛郡。此盖因始皇二十三年,击荆虏荆王,淮北之地,尽入於秦为说也。)
汉高後元年为鲁国
(全云:按是文引《汉志》,然实班氏之误。高後以城阳为鲁国,不以薛郡,其时薛郡为楚国。会贞按:《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高後元年,以鲁国王张偃。又《张耳传》,高後六年,立偃为鲁王高後崩,废。《景十三王传》,前三年,立子恭王馀。)
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
(会贞按:《地形志》,鲁县有季武子台。《环琮记》,台高三丈五尺,在曲阜县东二百五十步。在今曲阜县东北。)
台西百步有大井,广三丈,深十馀丈,
(会贞按:《环宇记》,臧武仲井,深六十尺,在曲阜县东南一百步。季桓子井,深八十八尺,在县中法集寺中。此别一井,未详何人所穿?)
以石垒之,石似磬制。
(朱似讹作以,戴改,赵据孔宏复《曲阜志》引此改。会贞按:明抄本、黄本并作似。)
《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帅费人攻鲁,
(朱脱人字。戴、赵增。)
公入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也。
(会贞按:钞略《左传》文。)
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
(会贞按:《兖州府志》,今文宪王庙在城北高阜上,世所称鲁太庙旧基者,亦即其地也。《一统志》以之当周公台。)
台南四里许则孔庙,
(会贞按:《地形志》,鲁县有孔子庙,详下。)
即夫子之故宅也。
(守敬按:《续汉书·祭祀志·注》引《汉晋春秋》,阙里者,仲尼之故宅,在鲁城中。《括地志》,曲阜县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
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後世以为庙。
(守敬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後世因庙云云。《书钞》一百三十九引冢作家,因下有为之二字,下此较合,疑今本《史记》有误。汉高祖十三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守敬按:《汉书·高帝纪》在十二年,此三为二之误。)
自秦烧《诗》、《书》,经典沦缺。
(守敬按:《史记·始皇本纪》,三十四年,李斯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
(守敬按:《史记·五宗世家》,恭王以景帝前三年,自濮阳徙王鲁。《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立二十六年,薨,当武帝元光六年。是恭王在景帝时十四年,在武帝时十二年。《灵光殿赋·序》称,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则坏孔子宅为初徙鲁事,在景帝时。《论衡·正说》篇,景帝时,坏孔子教授堂,是也。《汉书·艺文志》作武帝末,《刘歆传》、《移太堂博士书》同,未审。此亦作武帝时,未深考耳。)
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会贞按:《汉书·景十三王传》但云,恭王是古文经传,《艺文志》,得《尚书》、《礼记》、《论语》、《孝经》、《汉纪》,得《尚书》、《论语》、《孝经》、《书·序》同,不言《礼记》。《刘歆传》谓得逸《礼》,则《汉纪》、《书·序》偶略之。《说文·叙》於《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外,有《春秋》,《魏书·江式传》同。段王裁以《春秋经》《传》皆张苍所献,而桂馥驳之。郦氏此条至希有见者,与《晋书·卫恒传》合,亦有《春秋》,盖本旧《晋书》说也。)
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之,
(朱世讹作书,《笺》曰:宋本作时。全校改世,戴、赵改同。会贞按:明抄本作世。)
希有见者。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
(会贞按:《汉书》本传作闻钟磬琴瑟之声。《艺文志》同。《书·序》作金石丝竹,是郦所本。)
乃不坏。
(朱此下衍矣字,赵同,戴删。)
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
(朱间讹作门,《笺》曰:宋本作面。赵改面,戴改间。)
颜母
(朱《笺》曰:旧本作徵母。)
在中间南向。
(朱向讹作面,戴、赵同。守敬按:亦当作向,今订。)
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人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时物也。
(守敬按:夫子床前以下,《从征记》文,引见《书钞》一百四、《类聚》五十八、《初学记》二十一、《御览》六百五,朴上并有古字,当依增。)
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庙遇火,烧之。
(守敬按:亦《从征记》文,引见《後汉书·东平宪王传·注》。《传》言,藏孔子衣冠琴车书,本《孔子世家》。伍氏但言车,略也。《论语·先进》篇,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永平中,钟离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治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
(守敬按:《晋书·五行志》,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火,孔子履被灾。)
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寝堂床首,有悬瓮。意召孔?问:何等瓮,欲以悬示後贤耳。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後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勿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
(守敬按:此《钟离意别传》文,此见《後汉书》本传《注》,《搜神记》三同。)
魏黄初二年,
(赵云:《金石录·跋尾》曰,《魏志》,文帝以黄初二年正月下诏。今以碑考之,乃黄初元年,诏语亦小异,亦当以碑为正也。戴改元。)
文帝令郡国修起孔子旧庙,置百石卒吏。
(朱讹作百夫吏卒,《笺》曰:夫旧作尺,吴改作夫。?韦按:曹植撰《孔羡奉家祀碑》云,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之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座以守卫之。赵改户云:按原本作百夫吏卒,误也。曹植撰《孔羡奉家祀碑》作百户吏卒。今是碑载《隶释》。《阙里志》作百户卒史。《三国志·魏纪》,黄初二年,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与碑足相证明。《隶释》、《阙里志》所改则非也。而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曰:百石卒史者,秩百石之卒史也。《汉书·儒林传》,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倪宽传》,补廷尉文学卒史。臣瓒曰,《汉·注》,卒史秩百石,是也。然其自《注》又云,杜氏《通典》作百户吏卒,《三国志》同。盖未能审定尔。何焯曰,亭林但据桓帝永兴元年,鲁相乙瑛置孔子庙百石卒史。不知黄初自置百吏卒,未可执此例彼也。百石卒史,掌领礼器,选年四十以上,经通一艺,杂试通利,能宏先圣之礼,为宗所归者,乃是孔氏子孙为之。百户吏卒,则守卫之人耳。守敬按:《隶释》作百石吏卒,《金石存》石下二字阙,《两汉金石记》仍据亭林卒史之说,而以洪氏所释《孔羡碑》作吏卒,谓此二字之误。自魏碑已然,而《三国志》因之,是黄初置百石卒史,与汉桓帝永兴同,而义门之驳亭林,未审也。)
庙有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立侍,穆穆有询仰之容。
(会贞按:《通鉴》晋义熙十一年,韩延之复刘裕书,有每事询仰之文。)
汉、魏以来,庙列七碑,二碑无字。
(赵云:按《注》云,庙列七碑,二碑无字,则五碑有文字可知矣。并见《隶释》,一、《孔庙置守庙百石孔?碑》,威宗永兴元年;一、《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永寿二年;一、《韩敕修孔庙後碑》,永寿三年,一、《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灵帝建宁二年,一、《史晨响孔庙後碑》,俱云《水经》有,故知即是七碑中之五碑也。会贞按:郦氏明云汉、魏庙列七碑,赵所举皆汉碑,而魏修孔子庙,上文实叙其事,此不得遗碑而不数,合之共有八碑。据《两汉金石记》,《史晨响孔庙後碑》刻於《史晨奏祀孔子庙碑》之阴,郦氏殆以两碑为一,故统言七碑欤?《札朴》云:古碑皆先立而後书。李绰《尚书故实》,东晋《谢太传碑》树贞石,初无文字。《南齐书·文献王嶷传》,谢安石素族之台辅,时无丽藻,有碑无文。然则此二碑无字,殆亦未得撰文之人乎?今惟《韩敕修孔庙後碑》佚,馀五碑尚存。牛氏《金石图》云,并在曲阜县孔庙。二碑无字者不可考。)
栝柏犹茂。
(会贞按:《宋书·江夏王义恭传》,孔子旧庙有柏树二十四株,历汉、晋,其大连抱。土人崇敬莫犯。义恭悉遣人伐取。此言栝柏犹茂,或据旧籍言之。)
庙之西北二里有颜母庙,庙像犹严,有修栝五株。
(守敬按:数语,《类聚》八十九引《祀应记》同,盖本此。)
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
(守敬按:《阙里文献考》谓古阙里以双石阙得名。)
即灵光之南阙,北百馀步即灵光殿基,
(会贞按:《环宇记》,灵光殿在曲阜县西南二里鲁城内。《名胜志》称《志》云,南溪在县东南里许,乃古灵光殿址。在今曲阜县东二里。)
东西二十四丈,
(会贞按:《御览》一百七十五、《天中记》十三引此,并无四字,《後汉书·东海恭王疆传·注》亦无此四字,当衍。)
南北十二丈,高丈馀。东西廊庑别舍,中间方七百馀步。阙之东北有浴池,方四十许步。
(守敬按:页奕苞《金石录补》曰,汉鲁孝王刻石,金高德裔修孔庙,掘太子池得之。景帝子馀封於鲁,俗呼为太子屯。池在灵光殿基西南三十步,疑太子池即此池,而方位异,岂有讹文与?)
池中有钓台,
(会贞按:《鲒?亭集》三十七有《汉鲁灵光殿钓鱼池砖跋》。)
方十步,池台之基岸悉石也。
(朱作池台悉石也。赵删池字,增之基岸三字,云:池字衍文,《御览》引此《注》云,台之基岸悉石也。全、戴删增同。会贞按:增是,删非也。《御览》一百七十五有池字,《天中记》十三引同,盖谓台之基,池之岸也。)
遗基尚整,故王延寿《赋》曰:周行数里,仰不见日者也。
(会贞按:《後汉书·文苑传》,王逸子延寿,字文考,有隽才,游鲁,作《灵光殿赋》,蔡邕甚奇之。《武》载《文选》。)
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王之所造也。
(会贞按:此句《赋·序》文。《汉书·景十三王传》,程姬生鲁恭王馀,好治宫室。《後汉书·东海恭王疆传》,初,鲁恭王起灵光殿,甚壮丽。)
殿之东南,即泮宫也。
(守敬按:《诗·鲁颂·泮水》篇,既作泮宫。《毛传》,天子辟ń,诸侯泮宫。《括地志》,泮宫在曲阜县西南二里鲁城内宫之内。郑云,泮之言半也,其制半於天子之辟雍。在今曲阜县城中东南隅。)
在高门直北道西。
(守敬按:高门见上。)
宫中有台,
(守敬按:《九域志》,袭庆府有泮宫台。《一统志》泮宫台亦谓之书云台,《左传·僖公五年》,日南至,公登台以望云物,即此。)
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
(守敬按:此《毛传》所云泮宫之水。《环宇记》,泮宫二池在曲阜县南二里泮宫台南。《名胜志》引元杨奂《东游记》,台下有水,自西而南,深丈许而无源。)
台池咸结石为之,《诗》所谓思乐泮水也。
(守敬按:《泮水》篇文。又《通典》,泗水县有泮水,《环宇记》,泗水县亦载泮水。)
沂水又西迳圜
(朱作圆,赵同。戴改圜。)
丘北
(守敬按:《环宇记》,南郊圜丘在曲阜县南七里。《明一统志》,郊台在县西南十里,东西五十八步,南北四十步,即鲁君郊祀之所。在今曲阜县西南。)
丘高四丈馀。沂水又西流,昔韩雉射龙于斯水之上。《尸子》曰:韩雉见申羊于鲁,有龙饮于沂。韩雉曰:吾闻之,
(朱讹作也,戴、赵改之。)
出见虎,搏之,见龙,射之,今弗射,是不得行吾闻也。遂射之。
(守敬按:《御览》六十三引《尸子》此条,行上无得字。)
沂水又西右注泗水也。
(朱也上有者字,赵同,戴删。守敬按:今雩河自曲阜县西北流,至滋阳县东入泗。)
又西过瑕邱县东,
(守敬按:汉县属山阳郡,後汉因。《左传·哀七年》杜《注》,南平阳西北有瑕邱城。盖魏、晋间废,在今滋阳县东北五里。瑕邱城互见《洙水》篇。)
屈从县东南流,漷水从东来注之。瑕邱,鲁邑,
(守敬按:《左传》杜《注》,负瑕,鲁邑。瑕邱即负瑕,故言鲁邑。)
《春秋》之负瑕矣。哀公七年季康子伐邾,囚诸负瑕是也。
(守敬按:见《左传》。)
自学成才劭曰:瑕邱在县西南。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说同。)
昔卫大夫公叔文子升于瑕邱,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邱!死则我欲葬焉。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守敬按:《礼记·檀弓上》文。)
刺其欲害民良田也。
(守敬按:郑《注》文。)
瑕邱之名,盖因斯以表称矣。曾子吊诸负夏,
(守敬按:亦《檀弓上》文。)
郑玄、皇甫谧并言卫地,
(守敬按:郑《注》卫地。《御览》八十一引《帝王世纪》但言舜迁于负夏,略卫地之文。)
鲁、卫虽殊,土则一也。
(赵云:《厄林》曰,县邑同号,地志已多,于时鲁有瑕邱,何知卫无兹垄?周之典制,国有分土,行李所过,聚?橐是防。若瑕邱独为鲁田,寸壤皆非卫有,未闻衔命介使,凭览敌国之墟,而终没大夫,卜穸强邻之陌者也。且此处所叙,咸在邾、鲁封域,忽入卫事,于理殊乖。又负夏可为负瑕,则虞舜所迁,岂亦在是乎?一清按:卫瑕邱在今开州东南三十里,秦置濮阳郡,即卫之帝邱。成公自楚邱来迁者也。公叔之云,宜在彼地。道元误以鲁瑕邱当之,诚如方叔所讥。)
漷水出东海合乡县。
(守敬按:《说文》,漷水在鲁。《春秋·襄十九》年杜《注》,漷水出东海合乡县,郦所本。汉县属东海郡,魏、晋因,宋属兰陵郡。後魏武定七年,属兰陵郡,在郦氏後。在今滕县东三十里,今郭河出滕县东南高山,即漷水也。)
汉安帝永初七年,封马光子朗为侯国。
(朱讹作和帝永宁九年封马光子复。赵云:按此《注》皆误。据范《史》云,永初七年,复绍封光子郎为合乡侯,则复非其名,且事在安帝永初七年,非和帝永宁九年。永宁亦安帝纪年,次年之七月即改建元元年。戴俱改。守敬按:见《马援传》,光,援子。)
其水西南流入邾。
(戴云:按入邾二字有舛误。会贞按:入邾者,入邾国界也,故下引《春秋》释之,字不误。)
《春秋·哀公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是也。
(会贞按:见《经》文。)
漷水又迳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流,
(会贞按:《续汉志》,驺县有邹山,《元和志》,邹山在邹县南二十二里。在今邹县东南二十里。)
《春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
(守敬按:《左传·文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杜《注》,鲁国邹县北有绎山。《校勘记》,《水经注》引作峄山,非也。然绎、峄古字通,故《汉志》作峄山。颜《注》引应劭曰,邾文公卜迁于峄者也。《史记·夏本纪·正义》引《邹山记》,邹山,古之峄山。乃邹山即峄山之证。惟以当《禹贡》之峄,则误耳。而《地形志》、《通典》分邹山、峄山为二,失之。)
今城在邹山之阳,
(朱脱在字,戴增。赵据孙潜校增。会贞按:《续汉志·注》引《驺山记》,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通典》,城周回十四里,上冠危峰,下属严壑,穷险固之胜景。)
依严阻以墉固,故邾娄之国,曹姓也。
(守敬按:《汉志》,故邾国,曹姓。《公羊·隐元年》作邾娄,《释文》,邾人语声後曰娄,故曰邾娄。《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五曰曹姓。《集解》引《世本》曰,曹姓者,邾是也。)
叔梁纥之邑也,孔子生于此。
(全云:以聚阝为邹,则孔子乃邾娄国人耶?善长可谓大缪矣。守敬按:《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集解》,徐广曰,陬音驺。孔安国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论语》作聚阝。《左传》作,据《说文》,邹,鲁县,古邾娄国。,鲁下邑,孔子之乡。截然为二。故後儒多以郦说为误。页圭绶曰,《左传·文十三年》,邾文公卜迁於绎。杜《注》,绎,邾邑,鲁国邹县北有绎山,而邾故都究在何所,古无明文。余谓鲁聚阝邑,即邾故都。邾迁後,始入鲁。襄十年,聊人纥,杜《注》,聊邑,鲁县东南?城是也。《魏志》,邹有叔梁纥城。《环宇记》,古邾城在曲阜东南四十里。《括地志》,故邹城在泗水县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谓《环宇记》之古邾城即?城,最当。惟乐氏称邾城为邾人筑以备鲁者则误耳。得页说而後知此《注》之可凭。)
後乃县之,因邹山之名以氏县也。
(守敬按:《环宇记》,鲁穆公改邾作邹,县复以山为名。两《汉志》作驺,《晋》、《宋》、《後魏志》作邹,二字通。汉属鲁国,後汉因,魏、晋、宋、後魏属鲁郡。在今邹县东南二十五里。)
王莽之邹亭矣。京相?曰:《地理志》,峄山在邹县北,
(赵云:按《汉志》作驺。)
绎邑之所依以为名也。
(朱脱以字,赵据《通鉴·注》校增,戴增同。会贞按:晋建兴元年《注》引此文。)
山东西二十里,高秀独出,
(会贞按:《续汉志·注》,山高五里。《邹县志》,周围二十馀里,自麓至巅,计八里许。)
积石相临,殆无土壤。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郭璞曰,绎山纯石,积构连属。)
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屋处,其俗谓之峄孔。
(会贞按:《方舆纪要》称志云,峄山孔穴甚多,其大者曰妙光峒。《环宇记》,山有穴,遥与洞庭通,其孔可以逃难。)
遭乱,辄将家入峄,
(朱家讹作处,下衍人字。赵同。《笺》曰:处当作居。戴改家,删人字。会贞按:《御览》四十二作将居人入峄。《通鉴·注》引作将家入峄。)
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晋永嘉中,
(朱无晋字,戴、赵增。)
太尉郗鉴将乡曲保此山,
(朱保作逃,赵据《通鉴·注》引此改,戴改同。会贞按:毛本《晋书》本传作郗,《通鉴》别本作郄,又《世说·雅量》篇作郗,《注》引《王氏谱》作郄,《正字通》,郗与郄别。黄长睿曰,郄诜晋大夫却彀之後。郗鉴,汉御史大夫郗虑之後。姓源既异,音读亦殊,後世因俗书相混,不复分郗、郄为二矣。《传》言鉴,高平金乡人,尝归乡里,共推鉴为主,举千馀家,俱避难於鲁之峄山。鉴後官至太尉。)
胡贼攻守不能得。今山南有大峄,名曰郗公峄。
(会贞按:《环宇记》,山下有大驿,名郄公驿,《名胜志》同,误。《方舆纪要》俱作峄。)
山北有绝严,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领,
(赵作顶。会贞按:《环宇记》、《名胜志》并作领。《史记·封禅书·索隐》引《从征记》,北严有始皇所勒铭。《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集古录》,《峄山碑》者,始皇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相李斯始以刻石。《晋书·卫恒传》,斯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唐封演《闻见记》称碑为魏太武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此碑今有宋郑文宝摹本最佳,是小篆。)
名曰书门,
(朱《笺》曰:《御览》引此《注》作尽门,俱误。唯《山东通志》作书门,近是。戴、赵改书。会贞按:《环宇记》、《齐乘》、《名胜志》并作书。)
《诗》所谓保有凫峄者也。
(朱有讹作其,赵依《经》文改,戴改同。会贞按:《鲁颂·?宫》篇文。峄作绎,《释文》绎又作峄。《初学记》八引《诗》作峄。)
漷水又西南迳蕃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鲁国,後汉因,魏、晋属鲁郡,元康中,属彭城郡,宋因,後魏孝昌三年为蕃郡治,在郦氏後。《地形志》,蕃治蕃城,今滕县治。)
又西迳薛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鲁国,後汉因,魏、晋属鲁郡,元康中属彭城郡,宋、後魏因。《地形志》,薛有薛城。在今滕县西南四十里。)
《地理志》曰:夏车正奚仲之国也。
(守敬按:见《汉志》薛县下。《御览》四十二引阳晔《徐州记》,奚公山,奚仲造车之所,山上轨辙犹存。《元和志》,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六里。在今滕县东南六十里。)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
(今本《竹书》周显王二十九年。)
邳迁于薛,改名徐州。
(守敬按:今《竹书》在周显王二十九年。脱改名徐州四字。《史记·齐世家·索隐》、《孟尝君传·正义》引并有,与此同。而邳作下邳。《续汉志》,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惠栎《补注》,《战国策·齐一》篇,楚威王战胜于徐州。高诱曰,徐州或作舒州,是时属齐。《说文》,余阝,邾下邑,从邑,余声,鲁东有余阝城,读若涂。司马贞曰,徐字从人,《说文》作余阝,并音舒。《齐世家》,田常执简公于徐州,《春秋》正作舒州。何焯定作徐。)
城南山在有奚仲冢。《晋太康地记》曰:
(朱脱曰字,赵同,戴增。守敬按:郦氏引各书本有无曰字者。)
奚仲冢在城南二十五里山上,
(守敬按:《御览》五百六十引《皇览》,奚仲冢在鲁国县东二十五里,山上,因名奚仲山。《续汉志·注》引《地道记》无五字。与此参证,《御览》县上脱薛字,东当作南,《续志·注》脱五字。《齐乘》,奚公冢在滕州东南青邱村奚山下。在今滕县东南六十里。)
百姓谓之神灵也。
(守敬按:《地形志》,薛县有奚仲庙。盖以神灵而祠之。)
齐封田文于此,号孟尝君,
(守敬按:《史记·孟尝君传》,济?王三年,封田婴於薛。婴卒,子文代立於薛,是为孟尝君。《集解》,《诗》曰,居常与许,郑玄曰,常或作尝,在薛之南。孟尝君食邑於薛。)
有惠誉,
(朱作喻,戴同。《笺》曰:惠喻当作惠誉,即冯?爰焚券事也。全、赵改誉。守敬按:《名胜志》作誉,冯?爰焚券详《孟尝君传》,本《齐策》。)
今郭侧犹有文冢,
(守敬按:《续汉志·注》引《皇览》,靖郭君冢在薛城中东南陬,又孟尝君冢在城中向门东北边。郦氏今郭侧犹有文冢云云,直以目验得之,是孟尝君封於薛,即葬其地。故《地形志》,薛有孟尝君冢。《括地志》,冢在滕县南五十二里。《环宇记》,在滕县南五十里。别无异说,在今滕县东南。乃钱大昕所谓孟尝君封薛,不当在汉鲁国之薛,当在汉?川。《史》、《汉·平津侯传》皆云,?川薛人,是齐别有薛邑也。《皇览》、《水经注》诸书未可信。失之。)
结石为郭,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迳观,以为异见矣。
(守敬按:《齐乘》四,今墓已开发,内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坚不可动。)
漷水又西迳仲虺城北。
(会贞按:《齐乘》,仲虺城俗曰斗城。《一统志》称旧《志》,?城在滕县西南五十里,东去薛城三十里,盖其遗址。虺、?声近致讹。)
《晋太康地记》曰:奚仲迁于邳,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
(会贞按:《左传·定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亦见《汉志》,《太康地记》所本,奚仲所迁之邳乃下邳,见後。)
其後当周,爵称侯,後见侵削,霸者所绌为伯,任姓也。
(会贞按:《左传·隐十一年》孔《疏》,《谱》云,薛,任姓,黄帝之苗裔奚仲云云……仲虺云云……周武王复以其胄为薛侯。齐桓霸诸侯,绌为伯。)
应劭曰:邳在薛。
(会贞按:《汉志》下邳颜《注》引应说。《说文》,邳,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是仲虺居薛,乃居邳也。此邳亦曰上邳,以仲虺所居,又谓之仲虺城。故郦氏叙仲虺城而邳、上邳连叙之。)
徐广《史记音义》曰:楚元王子郢客,
(朱脱客字,戴、赵增。会贞按:《元王世家》亦脱客字。)
以吕後二年,封上邳侯也。
(朱《笺》曰:孙云,按《史记》,楚元王子刘郢客封上邳侯。会贞按:文见《史表》,非徐广说,徐广音义四字当衍,《汉表》同。)
有下故此为上矣。
(会贞按:《汉志》下邳颜《注》引臣瓒曰,有上邳,故曰下邳。此颠倒用之,下邳县见後。)
《晋书地道记》曰: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
(会贞按:《齐乘》同。)
漷水又西至湖陆县,入于泗。
(朱西下衍迳字,戴、赵删。)
故京相?曰:薛县淳水,首受蕃县,西注山阳湖陆是也。
(会贞按:蕃县与合乡接壤,京说与杜似异实同。其言西注湖陆,与杜西南至湖陆入泗亦同。郦转引京者示博耳。胡陆县见下。今郭河自滕县东,西南流入运河。)
《经》言瑕邱东,误耳。
(会贞按:漷水入泗在下南梁水之後,郦氏因《经》言瑕邱东,故详叙於此,而辨《经》之误。下只以泗水又南,漷水注之二语了之。又按页圭绶曰,今邹县白马河东有漷东村、漷东社。白马河入泗在平阳,地,正瑕邱南,高平北。沂水在其东。或白马河古有漷名,未可知也,岂《经》与《注》各指一水乎?)
又东过平阳县西。
县即山阳郡之南平阳县也。
(守敬按:《汉》、《晋志》曰,南平阳,至宋始去南字。《经》作於三国时,而称平阳,省文耳。汉县属山阳郡,後汉、魏因,晋属高平国,宋、後魏属高平郡。《地形志》,平阳有平阳城。今邹县治。)
《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显王二十七年。)
齐田ツ
(戴、赵ツ作?。)
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者也。王莽改之曰黾平矣。
泗水又南迳故城西,世谓之漆乡。
(会贞按:此故城世谓之漆乡者,非古漆郡也。下方实指古漆乡。)
应劭《十三州记》曰:漆乡,邾邑也。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孟康曰,邾庶期以漆来奔,又城漆,今漆乡是。则邾邑但名漆,因漆而有漆乡之目,应氏盖谓漆乡本邾之漆耳。)
杜预曰:平阳东北有漆乡。
(朱此下衍漷字,赵改郭,戴删。会贞按:《春秋·襄二十一年》杜《注》作南平阳东北有漆乡,《释例》同。此因乡、漷形近致衍。《续汉志》,南平阳有漆亭,《晋志》同。《地形志》,平阳有A1城,A1乃漆之讹,在今邹县东北。)
今见有故城西南方二里,所未详也。
(会贞按:即上故城,漆乡在县东北,此城俗名漆乡者,则在西南二里,方位悬殊,疑莫能定,故云未详。)
又南过高平县西,?水从西北来,
(朱西北讹作北西,戴、赵乙。)
流注之。
(会贞按:?水详《洙水》篇,云,?注洙,洙入泗,以洙水为正流也。此《经》则谓?注泗,以?水为正流也。《释例》,洙水西南入?水,下合泗同。)
泗水南迳高平山,
(会贞按:《地形志》,高平县有高平山。页圭绶云,承匡山界,今鱼台县与济宁州邹县之间。泗水自邹县南流,迳两城山之西,两城山连承匡山十馀里,其南有平山,势若列屏,高平山当在是。)
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其山最高,顶上方平,故谓之高平山,县亦取名焉。
泗水又南迳高平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曰橐,属山阳郡,後汉改高平,仍属山阳郡,魏因,晋属高平国,宋为高平郡治,後魏因。在今邹县西南。)
汉宣帝地节三年,封丞相魏相为侯国。
(全云:姜宸英曰,此二句是後人所妄加,盖善长既知高平是王莽所改,则魏相所封,非此高平明矣。岂尚引之乎?何焯曰,弱翁所封,盖临淮之高平。《地志·注》曰,侯国者也。予按《汉表》,高平属柘,柘是淮阳之属县也。一清按:今江南宿迁县,疑是弱翁封邑。)
高帝八年,
(全云:当作七年。戴改七。守敬按:《史》、《汉表》俱作八年,八字不误。)
封将军陈锴为橐侯。
(朱《笺》曰:《史记》、《汉书·功臣表》,并作橐侯陈锴,为将,从击陈?,有功。旧本《水经注》亦作藁侯,此《注》改作橐侯,未知何据,岂郦君所见《史》、《汉》别本有异乎?赵云:按非也。《世本》、《史》、《汉表》俱作?侯。师古音公老翻。而小司马则以为山阳之属县也。山阳之属县曰橐,臣瓒音之曰拓。郦在颜前,想六朝时《汉表》元作橐字,至唐始误作藁。师古不能据《地理志》以正之。朱氏乃云旧本《水经注》作藁,此《注》改作橐,而且揶揄之曰,岂郦君所见《史》、《汉》别本有异乎?一似旧本更属他人之书,而此《注》为郦君所手定。借曰异同,要是後来传写翻刻之讹,朱氏宁亦知之否乎?又《史表》是陈错,故《索隐》曰,《汉表》作锴,音楷。《三苍》云,九江人名铁曰错。今云《史》、《汉表》并作锴,岂其然乎?守敬按:卢文?召《钟山札记》,《水经注》泗水又南迳高平县故城西,至王莽改曰高平一段,文多舛误。宣帝不应在高帝之前。又魏相所封者,据《汉表》,高平下《注》一柘字,则是淮阳国柘县,又高平乡,非县也。新校本知其误,乃删去汉宣帝以下五字,然错为橐侯,亦未得是。旧本《水经注》作?字,则是真定所之?县,不应系之高平。新校本乃改为橐侯,非也。余意此两条当一并删去,於泗水又南迳高平县故城西下,径接《地理志》云云,盖此两条皆後人所附益,亦不出一手,故参差不合。卢虽不知藁为橐之误,而依删两条,则文意甚顺,当从之。)
《地理志》,县故山阳之橐县也。
(朱志下有曰字,《笺》曰:旧本橐作藁。全云:按《汉志》无是文。戴改作《地理志》山阳之属县也。守敬按:只当删曰字,朱所称作藁是误本,此郦据《汉志》立言,全说泥矣。)
王莽改曰高平。应劭曰:章帝改。按本《志》曰王莽改
(赵作更。)
名,章帝因之矣。
(守敬按:《汉志》颜《注》不载应说。《续汉志》,章帝更名。刘《注》,《前汉志》王莽改曰高平,章帝复莽此号。)
所谓?水者,洙水也,盖洙相入,互受通称矣。
(朱脱五字,戴、赵增。会贞按:洙水入泗,而《经》云?水注泗,故言所谓?水者洙水也。?、洙合流,则谓之洙可,谓之?亦可,乃互受通称之例。)
又南过方舆县东。
(朱作方舆,《笺》曰:方舆,晋灼音房豫。戴、赵改与。守敬按:汪本《汉志》亦作舆。《晋》、《宋志》并作方与。方与县详《济水》二。)
汉哀帝建平四年,县女子田无啬生子。先未生二月,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三日,人过闻啼声,母掘养之。
(会贞按:《汉书·五行志》文。)
菏水从西来注之。
(朱菏作荷,下周。《笺》曰:当作菏。戴、赵改菏。守敬按:王念孙《读书杂志》四,《说文》作菏,《汉·地理志》菏多作荷,《水经注》亦作荷。《五经文字》云,菏,古本亦作荷。今考《集韵》,菏通作荷,惟从《说文》作菏为正耳。)
菏水,即?水之所苞注以成湖泽也。
(朱?作沛,赵改,戴改济。守敬按:《禹贡》导川之至于菏,即豫州之菏泽。《汉志》,菏泽在定陶东。又云,湖陵菏水在南。《说文》,菏泽水在湖陵,以菏水为菏泽所出之水。傅寅《禹贡集解》谓在定陶者其泽,在湖陵者其流,是也。乃孔《传》释至于菏曰,菏泽之水,谓菏泽在湖陵,误矣。郦氏《济水》篇以胡陆入泗为泽水所钟,此亦云,菏水即?水所苞注以成湖泽。殆惑於孔《传》泽在湖陵之说,如胡渭所讥也。)
而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
(守敬按:此即《汉志》所谓泗水至方舆入?者也。据《经》合在方与之东,《注》谓合于湖陵之西,一也。《名胜志》,鱼台县有谷亭,即谷庭城,今为谷亭镇。《明·地理志》谓之谷亭镇。《方舆纪要》以镇为春秋时之甯母亭,失之。在今鱼台县东二十里。)
俗谓之黄水口。黄水西北通巨野泽,盖以黄水沿注于菏,故因以名焉。
(守敬按:黄水上承钜泽诸陂,东南至方与入菏。菏又东过胡陆入泗,详见《济水》篇。是黄水先入菏,菏後入泗,此乃菏水入泗之口。而俗称黄水口者,以菏水合黄水,亦名黄水,秘互受通称之例。赵云,《禹贡锥指》曰,《地记》之言水也,凡二水大小相敌,既合流,自下皆得通称,多至五六水亦然。《汉志》鲁国卞县,泗水至方舆入?。《说文》,泗受?水东入淮,其所谓有?,即菏水也。又《汉志》蕃县,南梁水西至湖陵入?渠。郦善长云,?在湖陆西而左注泗。泗?合流,《地记》或言?入泗,泗亦言入?,故有入?之文。按观鱼台下临菏水,而《公羊传》以棠为济上邑,则以菏为济,汉初已然。故班固谓泗入济,许慎谓泗受济,而不言菏,以菏即济也。《水经·济水》篇所叙,自乘氏以至湖陆,即分济之菏,自沛县以至睢陵,即入淮之泗,而皆以为济水。盖本《汉志》以立文也。然又云,济水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南为菏水,北为济渎。而《泗水》篇则自方与受菏至睢陵入淮,皆以为泗水,是又与《禹贡》合。《水经》非一时一手作,观于此而益验。窃谓济虽小水,而能专达于海,故得与四渎之列。使合泗入淮者亦济,则是因淮以达海矣,安得谓之渎?禹主名山川,不相假借,而後世《地记》,以菏、泗为济,本支不分,大戾经旨,不详辨之,何以使《禹贡》之书著明如日月哉?)
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
(赵云:《经》文陆字,疑後人所改。会贞按:《经》为三国魏人作,故作湖陆,不作湖陵,赵尚不知,故有此欤?)
涓涓水
(朱作洧涓水,《笺》,曰:宋本作涓涓水。赵、戴依改。会贞按:明抄本作涓涓。《名胜志》引此同。)
从东北来,流注之。
《地理志》故湖陵县也,
(朱志下有曰字,陵讹作陆。赵改云:前汉为湖陵,此引班《书》,不得曰胡湖陆。戴改同,戴删曰字。)
菏水在南,
(朱作荷水,戴、赵改菏。守敬按:今本《汉志》作河,是误字,见下。)
王莽更
(戴作改。)
曰湖陆。应劭曰:《尚书》一名湖陵,章帝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陆侯,更名湖陆也。
(朱两湖陆俱讹作湖陵。赵云:按此《注》全是袭用《汉志》而又误者。《汉志》山阳郡湖陵县下云,《禹贡》,浮于淮泗,通于河,水在南。莽曰湖陆。应劭曰,《尚书》一名湖,章帝封东平王仓子为湖陵侯,更名湖陵。通于河,据《说文》是达于菏,一名湖之湖,亦当是菏字。盖仲瑗引《尚书》之菏,以证《世本》、《汉书》通于河之误。传写者更讹而为湖。道元不察,又加陵字,遂有《尚书》一名湖陵之谬词。更考《郡国志》山阳郡湖陆,故湖陵,章帝更名。刘昭《补注》云,《前汉志》,王莽改曰湖陆,章帝复其号。晋以後总曰湖陆。戴删尚书二字,谓一名湖陵,宜为《地理风俗记》之文。改湖陵侯作湖陆侯,改更名湖陵作更名湖陆。过敬按:赵说是也。戴删非,改是也。《汉书·高帝纪》颜《注》引邓展曰,章帝元和元年,改湖陵为湖陆。东平王苍子封湖陆侯,范《书·苍传》不载。)
泗水又东,迳郗鉴所筑城北,
(守敬按:城在今鱼台县东南。)
又东,迳湖陵城东南。
(守敬按:湖陵,秦县,汉属山阳郡,後汉、魏曰湖陆,仍属山阳郡,晋属高平国,宋废。《地形志》,阳平有胡陆城。在今鱼台县东南六十里。)
昔桓温之北人也,
(朱无之字,戴、赵增。守敬按:《晋书·桓温传》,太和四年北伐燕。)
范忄?擒慕容忠于此。
(守敬按:《晋书·慕容?载记》,温将檀玄攻胡陆,执慕容忠。《通鉴》同。此言范忄?擒忠未知本何家旧《晋书》,今不可考。)
城东有《度尚碑》。
(赵按:《後汉书·度尚传》,尚,山阳湖陆人。《隶释》载《荆州刺史度尚碑》。洪适曰,此碑石下一段残缺,事有遗失。末题永康元年丁未,盖是记立碑之岁。碑在湖陆荒野,政和壬辰,巡检王当世始迁于官廨。後,邑令滕君欲徙于沛,舟三载三覆。继因大水,涨没,不出。乙未年,刘宗仪摄事,乃能立之使星亭。今佚。)
泗水又左会南梁水。《地理志》曰:水出蕃县。
(会贞按:《汉志》系南梁水於蕃县,此本以为说,下乃明引之。县见前漷水下。)
今县之东北,平泽出泉若轮焉,发源成川,
(会贞按:《一统志》,南梁水在滕县北十五里,源出趵突、荆沟二泉,合而为一。此《注》云云,则以趵突泉为源也。)
西南流分为二水。北水枝出西迳蕃县北,
(朱讹作北枝水西出迳蕃县北。赵改,戴改同。)
又西迳滕城北。
(朱脱又字,戴同,赵增。守敬按:《名胜志》引此有又字。)
《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公使羽父请薛侯曰: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後。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者也。汉高祖封夏侯婴为侯国,号曰滕公。
(全云:夏侯婴尝为滕令,故号滕公,非封于滕也。婴封汝阴,善长误矣。守敬按: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见《汉书》本传。其封汝阴侯,《颍水注》载之。)
邓展曰:今沛郡公丘也。
(朱展讹作晨,戴、赵同。守敬按:此《汉书·婴传》颜《注》载邓展说。《史记·集解》引作邓展同。展与晨形近致误,今订。展有《汉书·注》见《叙例》。秦滕县,汉武帝改为公丘,属沛郡,後汉属沛国,魏因,晋属鲁郡,後废。在今滕县西南十五里。)
其水又溉於公丘焉。
(朱脱公字,《笺》曰:於邱当作公邱。赵云:按邱即公邱也,单举之以见义耳。会贞按:赵说非矣。《名胜志》引此作于公邱,今据订。又字承上滕城句言,谓西迳滕城,又西溉于公丘也。故下句本杜说以释之。)
县故城在滕西北,
(会贞按:《左传·隐七年》杜《注》,滕国在沛国公丘县东南,此变言县城在滕西北也。《元和志》,古滕国在滕县西南十四里,公丘故城在县西南十五里。)
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
(朱脱此九字,赵据《名胜志》校增,戴增同。)
按《地理志》即滕也。周懿王子错叔绣文公所封也。
(朱《笺》曰:《世本》云,周文王子错叔绣封于滕,杜预《世族谱》并同。唯《汉书·地志》沛郡公丘县《注》,谓滕是周懿王子错叔绣所封,故《水经注》仍其说。赵云:按颜师古亦云,未详其义。盖古传记有之。第文公字又未知所出耳。守敬按:《春秋·隐七年·疏》引《汉志》作周文王子。《古今人表》亦作文王子,与僖二十四年文昭之言合。则今本《汉志》懿王之误无疑。又今本无文公二字。王念孙曰,景佑本有文公二字,今本无者,後人以滕文公不当与祖同谥而妄删之也。不知子孙不可同祖父名,未尝不可同谥。周公之谥曰文,固与文王同谥矣。鲁之文公,又与周公同谥。《水经注》所引,与景佑本同,是也。)
齐灭之,
(守敬按:《汉志》,滕封三十一世,为齐所灭。杜氏《世族谱》,《春秋》後六世,齐灭滕。而服虔昭四年《注》,齐景亡滕。孔颖达斥其谬。又《宋策》,宋康王来滕。《竹书纪年》,周威烈王十一年,越灭滕。并异。)
秦以为县。
(守敬按:《元和志》,夏侯婴初为滕令,此时高祖未立属县,故滕为秦县。)
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恭王子刘顺为侯国。
(守敬按:此承公丘言,《史》、《汉表》同。)
世以此水溉我良田,遂及百秭,故有两沟之名焉。
(会贞按:两字疑误,《注》不言枝出之水所归,与《河水注》三但言枝渠东出以溉田同,盖散绝无复津迳也。水在今滕县北。)
南梁水自枝渠西南,迳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
(会贞按:南梁本在漷水北,而二水俱西南迳蕃县城,则南梁又在漷水之西,故俗有西漷水之目。)
南梁水又屈迳城南,应劭曰:县,古小邾邑也。
(会贞按:今本《汉志》蕃县颜《注》引应说,作邾国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引同。王先谦据此《注》谓,邑误为国,又夺小字。不知惟脱小字,国字不误,此作邑则误耳。《环宇记》滕县下引应正作即小邾国也。《晋志》称故小邾之国,亦一证。)
《地理志》曰:其水西流注于?。
(朱?讹作沛。赵改云:《汉志》蕃县南梁水西至湖陵入沛渠,此《世本》之误。沛当作?,下沛字俱当作?。下增渠字,戴作济渠。)
?在湖陆西而左注泗,
(会贞按:上文,菏水即?水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
泗、?合流,故《地记》或言?入泗,
(会贞按:《济水·经》,东过方与县为菏水,又东过湖陆县入泗。)
泗亦言入?,
(会贞按:《汉志》说,详本篇首。)
互受通称,故有入?之文。阚る《十三州志》曰:西至湖陆入泗是也。
(会贞按:今曰荆沟河,自滕县东北,西南流入迳河。)
《经》无南梁之名,而有涓涓之称,
(朱作洧涓,《笺》曰:旧本作涓涓,下同。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涓涓。)
疑即是水也。戴延之《西征记》亦言湖陆县之东南有涓涓水,亦无记于南梁,谓是吴王所道
(赵作导。)
之渎也。
(会贞按:《环宇记》临淄县下,涓涓水,《隋图经》云,在湖陆城东,西南注泗。或云,吴王夫差掘沟商、鲁之间也。《隋图经》本延之,惟乐氏系於临淄则大误耳。据此,亦《经》称涓之确证。又《九域志》、《金·地理志》并云,鱼台有涓沟,省文耳。)
余按湖陆西南,止有是水。延之盖以《国语》云:吴王夫差起师,将北会黄池,掘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于济。
(会贞按:《吴语》文。黄池详下黄水,沂即本书出泰山盖县南入泗之水。韦《注》谓,济,宋水也。第就《济水·经》宋境者言之。)
以是言之,故谓是水为吴王所掘,
(朱脱谓字,戴、赵增。)
非也。余以水路求之,止有泗川耳。
(朱有作自,赵改是,戴改有。会贞按:《史记·高祖本纪》称,秦泗川监平、泗川守壮,郦氏好奇,故此变水作川。)
盖北达沂西,北迳于商、鲁而接于济,
(戴增矣字。)
吴所浚广耳。非谓起自东北受沂西南注济也。假之有道,非吴所趣,年载诚,人情则近,
(朱则作厕,赵同,戴改。)
以今忖古,益知延之之不通情理矣。
(朱益知讹作知一。戴、赵改。)
泗水又南,漷水注之,
(守敬按:此实指漷水注泗,应京相?西注山阳陆之文。)
又迳薛之上邳城西而南注者也。
(全云:前已言漷水自湖陆入泗矣,此又忽出漷水迳上邳南注泗之水不几复与?傥所谓西漷水近是。会贞按:此句叙泗水经流,与漷水无涉。乃全氏误以为承上句漷水言,又觉与前复,而以西漷水当之。不知上明云,南梁水俗谓之西漷水,亦何至复出。全氏观《注》不审,赵竟从其说,甚矣解人之难索也。)
又南,
(戴作又东,与钟、谭、黄晟等本同。会贞按:黄本作又南,证以水道适合,则作东者误也。)
过沛县东。
昔许由隐于沛泽,即是县也。
(会贞按:《吕氏春秋·求人》篇,昔尧朝许由於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於夫子。许由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皇甫谧《高士传》,许由隐於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云云,略同。是郦所本。《九域志》,彭城有沛泽。盖沛与彭城地相接也。又考《公羊·僖四年》,大陷于沛泽之中。何《注》,草棘曰沛,渐洳曰泽。疑由所隐之地或然,不必定为沛之泽也。秦县,汉高及萧何、曹参等皆县人,见《史》、《汉》。县互详後泡水下。)
县盖取泽为名,
(会贞按:《元和志》说同。)
宋灭属楚,
(会贞按:《汉志》宋地下,景公後五世,为齐、楚、魏所灭,参分其地,楚得其沛。)
在泗水之滨,
(朱在讹作左,戴、赵改。会贞按:《名胜志》引此作左。)
于秦为泗水郡治,
(会贞按:《睢水注》,始皇二十三年置泗水郡。汉高帝改曰沛郡,治相,盖汉徙也。相不滨泗。《元和志》,秦泗水郡理沛。)
黄水注之。黄水出小黄县黄乡黄沟。
(会贞按:《济水注》,济水又东,迳小黄县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近济,又谓之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小黄县详彼篇。此言黄水出县黄乡黄沟,盖认今陈留之东北,封邱之南,自济也也。)
《国语》:吴子会诸侯于黄池者也。
(会贞按:《释例》,黄池在封邱县南。《元和志》,在县南七里。《环宇记》,在县西南七里,东西三里,在今封邱县西南。)
黄水东流,迳外黄县故城南。
(会贞按:秦县,汉属陈留郡,後汉因,魏、晋属陈留国,後魏废。《地形志》,济阳有外黄城。在今杞县东北六十里。)
张晏曰:魏郡有内黄县,
(会贞按:县见《淇水》篇。)
故加外也。薛瓒曰:县有黄沟,故县氏焉。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张说、瓒说。《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并引)
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渠水,于《春秋》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别都矣。
(守敬按:《春秋》杜《注》,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宋地。《公羊》,曲棘,宋之邑也。)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元公卒于曲棘
(守敬按:《左传》文。《经》作宋公佐。)
是也。宋华元居于稷里。
(守敬按:《左传·昭二十一年》,败华氏于新里。杜《注》,新里,华氏所取邑。此稷里盖即新里。)
宣公十五年,楚围宋,
(朱楚下有郑字,戴、赵同。守敬按:《经·宣十四年》九月,楚围宋,十五年五月,宋及楚平。则围宋直至五月前,故郦氏系之十五年。惟与郑无涉,此郑字衍,今删。)
晋解扬违楚,
(朱讹作解杨围楚,戴杨改扬,围改违。赵改同,而乙作楚围云:入楚国以致命。楚围上仍有脱字。守敬按:明抄本作违,戴是也。赵说失之。)
致命于此。宋人惧,使华元乘?,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
(全云:乘?是《谷梁传》文,登床是《左氏传》文,善长合而成书。守敬按:《公羊》作乘堙,非《谷梁》也,全氏误记,?字亦误。)
曰:寡君使元以病告。弊
(赵作敝。)
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城下之盟,所不能也。子反退一舍,
(守敬按:《左传》作退三十里。僖二十八年杜《注》,一舍三十里。)
宋、楚乃平。
(守敬按:宣公以下,《左传》文,惟乘堙二字,参以《公羊》。)
今城东?上,犹有华元祠,祠之不辍。城北有华元冢。
(守敬按:《史记·宋世家·集解》引《皇览》,华元冢在陈留,小黄县城北。《御览》五百五十八引《越绝书》同。小黄皆外黄之误。当以此《注》正之。)
黄沟自城南,东迳葵邱下。
(守敬按:葵邱有三,一齐地,在临淄西,连称、管至父所戍;一宋地,在陈留外黄;一晋地,在河东汾阴。《春秋》杜《注》,外黄县东有葵邱。《释例》兼辨汾阴之非,以为晋乃地主,夏会,秋盟,无欲会而不及盟之理。故《续汉志》主外黄。而全谢山又谓,宰孔明言西略,以为外黄,是仍东略,宜在汾阴。阎若琚则从司马外黄之说。《元和志》,葵邱在考城县东南一百五十步。在今考城县东。)
《春秋·僖公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癸邱。宰孔曰: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北伐山戎,
(守敬按:在庄三十一年。)
南伐楚,
(守敬按:在僖四年。)
西为此会。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
(朱在讹作有,赵据《左传》改。戴改同。)
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守敬按:《左传》文。)
即此地也。黄沟又东注大泽,蒹葭莞苇生焉,
(戴改莞作萑。)
即世所谓大荠陂也。
(会贞按:《元和志》,大剂陂在考城县西南四十五里,周回八十七里,与襄邑县中分为界。剂、齐音同,即此陂也。《一统志》,大荠陂在考城县西南。《方舆纪要》,盖在今曹县境,故流已堙,)
陂水
(会贞按:陂水为黄沟正流。)
东北流迳定陶县南,
(会贞按:县详《济水注》一。)
又东迳山阳郡成武县之楚邱亭北,
(朱此十四字截上六字,讹作《经》,下八字仍属《注》文。戴改云:考之上下,皆《注》内叙黄沟所迳,不得承接经文泗水。赵改同。赵云:按此即班固误以为卫文公所迁之楚邱,而道元因之。然分《注》云,有楚邱亭,则以成武本有此名耳。乃《春秋·隐公七年》戎伐凡伯之地,详见《济水注》二。)
黄沟又东迳成武县故城南,
(朱东迳下衍郜城北三字,戴、赵删。守敬按:两《汉》、《晋志》作成,《宋》、《後魏志》作城。汉县属山阳郡,後汉属济阴郡。魏、晋因,宋属北济阴郡,今成武县治。後魏仍属北济阴郡。《地形志》,治郜城,即郜成县故城也。见下。)
王莽更之曰成安也。黄沟又东北迳郜城北。
(守敬按:《春秋·僖二十年》,郜子来朝。二十四年,富辰以郜为文之昭。此郜国城也,在今城武县东南二十里。)
《春秋·桓公二年·经》书,取郜大鼎于宋,
(守敬按:取上当依原文增四月二字,否则删下戊申二字。)
戊申,纳于太庙。《左传》曰:宋督攻孔父而取其妻,杀殇公而立公子冯,
(守敬按:《传》作庄公,杜《注》,公子冯也。)
以郜大鼎赂公。臧哀伯谏为非礼。
(朱哀讹作僖。赵云:按《传》是哀伯,此郦氏误记。戴改哀。守敬按:钞略《左传》文。)
《十三州志》曰:今成武县东南有郜城,俗谓之北郜者也。
(守敬按:《续汉志》,成武有郜城。即《十三州志》所指之城。桓二年杜《注》,成武县东南有北郜城。本俗说。《通典》,考城有北郜城。互见下。)
黄沟又东迳平乐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山阳郡,後汉废。《地形志》,离狐有平洛城,即此。在今单县东四十里。)
又东右合泡水,即丰水之上源也。
(会贞按:泡水东至丰县始名丰水,故以泡水为丰水之上源,此二句虚提暂止,後文右合泡水,下乃实叙,泡水谓之丰水,下乃实叙丰水。)
水上承大荠陂,
(会贞按:此另叙黄沟枝流,说见下。与上句文意稍隔。)
东迳贳城北,
(朱贳讹作贯,赵同,戴改。守敬按:城详《氵反水》篇。)
又东迳已氏县故城北,
(守敬按:汉县属梁国,後汉属济阴郡,魏、晋因。後魏兴和二年属沛郡,在郦氏後。在今曹县东南。)
王莽之已善也。县有伊尹冢。
(守敬按:《汉志》偃师颜《注》引臣瓒曰,今已氏有伊尹冢。《环宇记》,在楚邱县西北十四里。在今曹县东南。)
崔る曰:殷帝沃丁之时,
(朱重一时字,戴、赵删。)
伊尹卒,葬于薄。
(守敬按:崔る已见《氵反水》篇,此三语即《史记·殷本纪》文,作毫,即薄也,亦见彼篇。郦氏不引《史记》而引崔る,盖故示博。《御览》五十三引伏滔《北征记》,博望城内伊尹冢,今为丘。薄近已氏。)
《皇览》曰:伊尹冢在济阴已氏平利乡。
(守敬按:《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皇览》作平利同,《续汉志》已氏《注》引作平和,误。)
皇甫谧曰:伊尹年百馀岁而卒,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亲自临丧,以报大德焉。
(守敬按:《书·序》沃丁《疏》、《初学记》三、《御览》十五引《帝王世纪》同。《史记·殷本纪·正义》、《御览》八十三引稍略。)
又东迳孟诸泽,杜预曰:泽在梁国睢阳县东北。
(守敬按:《禹贡》作孟猪。《史记·夏本纪》作明都。《汉志·序》作盟猪,睢阳下作盟诸。《周礼·职方》作望诸。《尔雅》十薮,《左传·僖二十八年》、文十年作孟诸。段玉裁云,明、盟、孟、诸,古音皆读如芒。郦氏盖从《左传》,故接引杜说也。此杜《释例》宋地内文,本《汉志》。《元和志》,孟诸泽在虞城县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在今商邱县东北,接虞城县界。)
又东迳邛城县故城南,
(朱脱又东二字,戴、赵增。又邛讹作?,戴、赵改作郜。戴并改城作成。守敬按:明抄本作邛城。《汉志》山阳郡,郜城,侯国。宋祁曰,郜当作邛。《外戚侯表》,邛成属济阴,与山阳相距不远。《说文》,邛成,济阴县。段氏云,《玉篇》邛字下曰,山阳邛成县。此郜成当作邛成之确证。济阴、山阳,容有改属。今本《汉志》误郜成者,以王莽改告成之故。郜城本在成武,自王莽改邛城曰告城,於是谓郜城曰北郜,此曰南郜。段说甚审,则当改?为邛,戴、赵改邛为郜,非也。县後汉省,在今城武县东南。)
《地理志》
(朱有曰字,赵同,戴删。)
山阳县也,王莽更名之曰告城矣。
(朱告讹作郜,戴、赵依《汉志》改,又依改城作成。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作告。)
故世有南郜、北郜之论也。
(守敬按:《通志》单州城武县有两郜城。《春秋大事表》七,南郜在北郜城南二里。)
又东迳单父县故城南。
(朱无县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山阳郡,後汉属济阴郡,魏、晋因,宋改县曰离狐,置北济阴郡,後魏因。《地形志》,郡治单父城,在今单县南半里。)
昔宓子贱之治也,孔子使巫马期观政,入其境,见夜渔者,问曰:子得鱼辄放何也?曰:小者,吾大夫欲长育之故也。子闻之曰:诚彼形此,子贱得之,善矣。惜哉!不齐所治者小也。
(守敬按:此条至子贱得之句,本《家语·屈节解》,而钞变其辞,诚彼形此,原文作诚此刑彼,《吕氏春秋·具备》篇、《淮南·道应训》载此事稍殊,而作诚此刑彼同。末句见《家语·辩政》,与《史记·仲尼弟子传》、《说苑·政理》字有增减,然是谓其事贤之事,非谓放鱼事也。郦氏盖以意系於此。)
王莽更名斯县为利父矣。
(朱父讹作善。赵据《汉志》云:师古曰,音善甫。後人误写作利善也。戴改同。)
世祖建武十三年,封刘茂为侯国。
(守敬按:此从《後汉书·光武帝纪》,《宗室四王传》作封穰侯。)
又东迳平乐县,右合泡水。
(会贞按:页圭绶云,此水自大荠陂东流至平乐始合二泡,又东始名丰水,故以泡为丰上源。而大荠陂至平乐百许里水何名乎?大荠陂为黄沟所淮,然则平乐以西,亦黄沟枝流矣。按《济水注》二菏水左合黄沟枝流,又此黄沟枝流分出之枝流也。今顺堤河之上流,自曹县东经单县,盖此水故道。)
水上承犭隹水于下邑县界,东北注,
(句。)
一水上承犭隹水于杼秋县界北流,
(朱两犭隹水俱讹作氵惟水,《笺》曰:一作潍水。赵云:按两氵惟水俱是睢水之误。汉下邑县在今河南归德府夏邑县西南,睢水在县东南。汉杼秋县在江南徐州府丰县西七十五里,睢水在县南五十里。盖睢河自河南陈留县东北,分河水东南流,迳商邱、夏邑、永城以达于江南之丰县,而下入徐、宿二州。二泡之水,一于下邑分睢者,获水也,一于杼秋分睢者,谷水也,而统谓之睢,则以获水与睢水合流入泗,谷水亦入泗与睢水往复迳通,互摄兼称,二泡下流乃有丰水之目。可知氵惟字与睢形似致讹。全、戴并改作睢。会贞按:赵说迂曲,与水道不合,两氵惟字均当作犭隹。盖泡水在犭隹水之北,睢水在犭隹水之南,泡水果承睢水则当绝犭隹水而过。今《注》不言绝犭隹水,故知并承犭隹水也。下邑、杼秋二县,并见《犭隹水》篇。《汉志》,系泡水于平乐,平乐南与下邑接《汉志》盖以承犭隹於下邑界之水当之。杼秋在下邑东,承犭隹於县界之水,乃後世被以泡名,郦氏则因俗称二泡而两指之。)
世又谓之瓠卢沟,水积为渚。
(会贞按:渚当在今丰县西南。)
渚水东北流,二渠双引,左合沣水,
(赵改沣作丰,下并同。会贞按:《诗·大雅·文王有声》,丰东注。《书·禹贡》作沣水。郦氏好奇,盖故意错出。)
俗谓之二泡也。自下沣、泡并得通称矣。故《地理志》曰:平乐,侯国也。泡水所出。
(守敬按:《汉志》系泡水於平乐,故此以平乐为泡水所出,下乃详引之。《金·地理志》,单父有泡沟。单父即故平乐地也。)
又迳丰西泽
(朱讹作潭,戴、赵改。守敬按:《元和志》,丰西泽在丰县西一十五里。县见下,唐丰县即今县治。)
谓之丰水。《汉书》称高祖送徒丽山,
(守敬按:《史记》作郦,《汉书》作骊,《渭水注》下作丽同。)
徒多亡。到丰西泽,有大蛇当径,拔剑斩之。此即汉高祖斩蛇处也。
(守敬按:至拔剑斩之,《高帝纪》文。《续汉志》,丰西有大泽,高祖斩白蛇於此。《括地志》,斩蛇沟源出徐州丰县中平地,至县西十五里入泡水。)
又东迳大堰
(朱作偃,《笺》曰:当作堰。戴、赵改。守敬按:大堰当即《汉书·高帝纪》之大泽。《环宇记》,大泽在丰县北六里。)
水分为二,又东迳丰县故城南,
(守敬按:秦邑,见《史记·高祖纪》。汉县属沛郡,後汉、魏、晋、属沛国,宋初省,後复置,属北济阴郡,後魏因。《地形志》,丰县有丰城。即今县治。)
王莽之吾丰也。水侧城东北流,左合枝水,
(朱左讹作右,戴、赵同。会贞按:丰水东迳丰城南,枝水东北迳丰城北,则枝水在丰水之左,此当作左合无疑,今订。)
上承丰西大堰,派流东北迳丰城北,东注沣水。沣水又东合黄水,时人谓之狂水,
(会贞按:《後汉书·东夷传·注》引此作注水,误。)
盖狂、黄声相近,俗传失实也。自下黄水又兼通称矣。水上旧有梁,谓之泡桥。
(会贞按:《名胜志》,泡桥在丰县北门外。据王智深云,沛县民逆烧泡桥,则古泡桥当在丰县之东,沛县之西。)
王智深《宋史》云:宋太尉刘义恭于彭城,遣军主
(朱《笺》曰:旧本作遣军王,吴本改作军正,并误。六朝时每谓将帅为军主,如《梁书》,韦粲令军主郑逸逆击侯景,是其例也。)
稽玄敬北至城,
(会贞按:据《宋书》,城上当有留字。)
觇候魏军。魏军于清西望见率敬士众。魏南康侯杜道俊引趣泡桥,沛县民逆烧泡桥,又于林中打鼓。俊谓宋军大至,争渡泡水。水深酷寒,冻溺死者殆半。清水即泗水之别名也。
(戴、赵改泗作泡。会贞按:非也。《通鉴》陈太建十年《注》、《名胜志》引此,并作泗。考《宋书·沈攸之传》两载清泗,《刘书·李安民传》变言清泗,盖以清泗一水,故合称之,则清是泗水之别名,安得以为泡水之别名?戴、赵妄改。全云,济水入汶,谓之清水,睢水入泗,亦谓之清水。六朝所争,皆泗上之清水,而非济水也。其地有曰清西,则元嘉二十七年,魏将拓跋建自清西屯萧城;曰清东,则魏将步尼公自清东屯留城;曰清南,则天监五年梁将蓝怀恭筑城清南;曰清中,则永明三年,齐角城戍将张蒲入清中是也。宋沈攸之、魏尉元、齐周山图所争,皆在其地。以其为泗水合睢水入淮之地,故亦谓之睢清口。泰始三年宋将陈显达引兵至睢清口,是也。建元三年,齐角城将李安民,败魏师于孙溪渚,胡三省曰,渚在清水之滨。赵云,按泡水、泡桥,《通鉴》俱作苞字,盖文异耳。按苞水、苞桥,本《宋书》。)
沈约《宋书》称魏军欲渡清西,非也。
(赵云:按《宋书·索虏传》,楚王树洛真,南康侯杜道隽进军清西,至萧城。步尼公进军清东,至留城,乃清东之军,既遇嵇元敬,还趋泡桥,是自东而西。今云魏欲渡清西,似失当时形势矣。会贞按:今本《索虏传》作欲渡清河,盖浅人不知清西之称而妄改,当以此正之。《通鉴》亦作欲渡清西,可证。当时魏军本在清西,王智深说是也。沈约谓魏国欲渡清西,与情事不合,故郦氏驳之。赵不知郦氏正驳《索隐传》,乃反以《传》为据,而又言,今云魏军欲渡清西似失形势,若此为沈约别一说者,亦观书不审矣。)
泡水又东迳沛县故城南。
(会贞按:汉县属沛郡,後汉、魏、晋属沛国,宋、齐、後魏属沛郡。《地形志》,沛县有沛城。在今沛县东。)
秦末兵起,萧何、曹参迎汉祖于此城。
(会贞按:《史记·高祖纪》秦二世元年事。)
高帝十一年,封合阳侯刘仲子为侯国。
(赵云:按《史》、《汉表》、《传》,沛侯濞即高祖史刘仲之子,後封吴王,国除。)
城内有汉高祖庙。
(会贞按:《史记·将相名臣表》,孝惠五年,为高祖立庙於沛城,即此。下泗水亭又有高祖庙。《地形志》,沛县有汉高祖庙,盖统言之。)
庙前有三碑,後汉立,
(会贞按:三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庙基以青石为之,阶陛尚存。刘备之为徐州也,治此。
(会贞按:见《蜀志·先主传》。)
袁术遣纪灵攻备,备求救吕布,布救之,屯小沛,招灵,请备共饮。布谓灵曰:玄德,布弟也,布性不?
(戴改喜,下同。)
合斗,但熹解斗。乃植戟于门,布弯弓曰:观布射戟小支,
(戴改枝。)
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一发中之,遂解。
(会贞按:本《英雄记》,引见《御览》七百四十六,间参以《魏志·吕布传》。)
此即布射戟枝处也。《述征记》曰:城极大,四周{渐土}
(赵改堑。)
通丰水。丰水于城南,东注泗,即泡水也。
(会贞按:郦氏因沣、泡通称,故叙水泡、丰错出。《元和志》、《环宇记》沛县下,并言泡水即丰水也。《九域志》但言丰县、沛县有泡水,依《汉志》为说耳。水自今单县东南,东北流经丰县东入今顺堤河,合黄水故道,下入微山湖。)
《地理志》曰:泡水自平乐县东北至沛入泗也。
(赵云:按《汉志》山阳郡平乐县,淮水东北至沛入泗,道元两引班《书》,俱作泡水,淮字误。明嘉靖年刊本尚作包字,惟去水傍耳,犹可按也。全云:今本《汉志》误以泡水至沛为淮水至?,当以此正之。会贞按:《说文》,泡水出山阳平乐,亦作泡之证。《经》叙泗水过沛县,《注》接言黄水注之,则此黄水为正流也。但云,丰水注泗,即泡水,随引《汉志》泡入泗,不及黄水,似与前不相应。然上谓丰水合黄水,自下黄水又兼通,则丰、泡注泗,即黄水注泗也。水自今封邱县南,东南流经杞县、考城县,又东北经曹县、城武县,又东南经单县江南,已湮。以下今顺堤河之下流,盖其故道也。东经丰县、沛县东,入微山湖。)
泗水南迳小沛县东,
(会贞按:即沛县。《史记·高祖本纪·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索隐》按,汉改泗水为沛郡,理相城,故《注》以沛为小沛。汉《孔宙碑》阴作小沛。刘先主尝屯此。《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九年,幸小沛,是至後魏犹称小沛,故郦氏亦沿之。)
县治故城南?上。
(朱城讹作县,戴改,赵据黄本改。会贞按:明抄本作城。全、戴改同。会贞按:《名胜志》作城。)
东岸有泗水亭,汉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
(会贞按:《史记·高祖本纪》为泗水亭长,《汉书》作泗上。齐召南从《史记》,并据《郡国志》沛有泗水亭及刘《注》,谓亭名泗水,不名泗上。《读书杂志》三,谓当依《汉书》作泗上。《类聚·帝王部》、《御览·皇王部》引《史主》,并作泗上。今考《史》、《汉·夏侯婴传》、《玉海》百七十五引《汉旧仪》,并作泗上。《汉纪》、《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并作泗水。《通鉴》作泗上,胡《注》又引《史记》作泗水,则泗上、泗水终未能定。郦氏则从泗水之说也。《括地志》,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元和志》,高祖微时为亭长於此。《环宇记》,在县东南一里。在今县东。)
故亭今有高祖庙,
(朱无祖字,戴、赵增。会贞按:《续汉志·注》引戴延之《西征记》,丰县西北有汉祖庙,为亭长所处。似即指此庙,然在丰县西北,乃《一统志》所云,高祖庙一在丰县西北十二里者,非此。岂延之有误乎?)
庙前有碑,延熹十年立,
(会贞按:《续汉志·注》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见《固集》。《名胜志》以延熹十年之碑当之,不思延熹非固所及也。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庙阙崩褫,
(朱褫作褫,戴、赵改。)
略无全者。水中有故石梁处,遗石尚存,高祖之破黥布也,过之,置酒沛宫,
(会贞按:《括地志》,沛宫故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二十里一步。《元和志》,沛宫在沛县东南一里。在今沛县东南。)
酒酣歌舞,
(会贞按:《环宇记》,歌风台在沛县城东南一百八十步。古老传云,高祖过沛,于此台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因为名。)
慷慨伤怀,曰:游子思故乡也。
(会贞按:在高祖十二年,《史》、《汉》思并作悲。)
泗水又东南流,迳广戚县故城南。
(会贞按:前汉县属沛郡,後汉属彭城国,魏属沛国,晋废。《地形志》,留县有广戚城,在今沛县东。)
汉武帝元朔元年,封刘择为侯国,
(朱择讹作泽。全云:按善长此《史》、《汉表》之例,王子侯必称某王之名,则此文当云,鲁共王子择。择,《汉表》,作将,今云泽,亦误也。戴改择。会贞按:《史表·集解》,徐广曰,择一作将,似以择为误字,郦氏则本《史表》,未遑以《汉表》对勘也。)
王莽更之曰力聚也。
泗水又迳留县,
(会贞按:县详《济水注》二。)
而南迳?城东。
(会贞按:《魏书·显祖纪》,天安元年,诏尉元救彭城,军次于?宅。即此城。《元和志》,故?城在彭城县北二十六里。兖州人谓实中城曰诧。《环宇记》,在县北三十里,北面临泗水。《方舆纪要》,今谓之茶城,为运道所经。明嘉靖末,黄河北徙,城遂为漕、黄交会之冲。後河口东移,茶城乃为内险。在今铜山县北。)
城西南有崇侯虎庙,道沦遗爱,不知何因而远有此图?
(会贞按:《环宇记》彭城县下引《舆地志》,?城古嵩国,城西南有嵩侯虎庙。嵩、崇同,然则立庙者,当时国内奸党之私,而後世遂沿之。)
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冢西,山枕泗水,
(朱枕讹作抗,赵据《环宇记》引此改,戴改同。会贞按:《名胜志》亦引作枕。)
西上尽石,
(朱西上讹作上而,赵改,戴改同。)
凿而为冢,今人谓之石郭者也。郭有二重,石作工巧,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伏滔《北征记》,彭城北六里有桓?石?郭,皆青石,隐起龟、龙、麟、凤之象。《御览》五百五十二引郭缘生《述征记》,桓?石椁,在九里山东北。椁有二重,青石光净如镜。《地形志》,彭城有桓?冢。《环宇记》,在县北二十七里。今桓山在铜山县东北二十七里,以桓?葬此,因名。)
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
(会贞按:此句见《礼记·檀弓上》,作石椁。)
又东南过彭场面县东北。
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
(守敬按:法显事详所撰《佛国记》,谓持经像泛海归,而未明言持《龙华图》,於天竺石,亦略之。书旧名《法显传》,有两本,一本二卷,已亡;一本一卷,即今书也。此所叙岂在卷亡中耶?)
其所持天竺二石,
(朱竺讹作基,戴、赵改。)
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泗水又南,水入焉。
(朱讹作淮。赵云:按泗水于下邳淮阴入淮,所谓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彭城之境,未为淮水所迳,疑是睢水之误。杜元凯所谓睢水首受汴渠,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入泗者也。戴淮改获,云:获水入泗,见卷二十三《氵反水》内。全改同。守敬按:赵说误。睢水入泗不在此,戴改获,是也。获入泗,《获水》篇有明文,以为见《氵反水》内,则谬耳。今依孙星衍作水,详彼篇。)
而南迳彭城县故城东。
(守敬按:县详《水》篇。)
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
(守敬按:《竹书》文,亦见《汉书·郊祀志》。)
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
(守敬按:《史记·始皇本纪》但云,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前数语别有所据。)
所谓鼎伏也。
(守敬按:《史记·封禅书》,宋之杜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断其系。故语曰:称乐大早绝鼎系,当是孟浪之传耳。
(全云:按周鼎何以过彭城而没泗水,李复疑之旧矣。且赧王五十九年而亡,次年,秦始取九鼎,见于《周本纪》,上距显王四十二年,乃惠文王之十一年。显王又六年而崩,间以慎靓王六年。至赧王之五年,乃武王之元年。其八年,武王薨。据《甘茂传》,武王葬周,盖举鼎绝膑而死,同是时,鼎犹未入泗。又历五十五年,而九鼎始不保。以道里计之,浮河,入渭,即至秦土,岂由泗乎?又况在六十二年之前也。其妄,明矣。《史记·封禅书》又谓,宋太邱社亡,崦鼎没泗水。是周鼎早在宋也。夫周鼎何以在宋太邱之社,更不可晓矣。且使果然,则事在显王三十三年,又前乎此,亦非四十二年。又《秦始皇纪》,是祠泗水以求鼎,非鼎见也。张守节曰,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其八,入秦。是又一说也。守敬按:《封禅书》,秦灭周,九鼎入秦。或曰,宋太邱社亡,鼎没泗水,本传闻之异辞,全氏辨入泗、入秦之可疑,至为详尽。而又引张守节一入泗,八入秦者,亦疑以传疑耳。梁玉绳专主此说,而不知徐文靖已驳之。然则九鼎之亡奈何?《论衡》谓,或周亡时,秦将军掺入众盗取,铸烁以为他器。始皇求不得,因生没于泗水之语。沈钦韩则谓,鼎之亡,周自亡之,虞大国之数甘心为宗社之殃,又当困乏时,销毁为货,谬云鼎亡。王先谦以为推见至隐。)
泗水又迳龚胜墓南,墓碣尚存。
(守敬按:《汉书·龚胜传》,王莽时,不食死。胜居彭城康里,墓当与宅近。《御览》五百六十引戴延之《西征记》,泗水东三里,有汉大夫龚胜冢,石碣犹存。《地形志》,彭城有龚胜冢。《环宇记》,墓在彭城县东南三里,至今禁刍牧。在今铜山县东南。)
又迳
(朱作经,戴同,赵改。)
亚父冢东。
(守敬按:《御览》五百六十引《西征记》,彭城南有亚父范增冢,冢高四十馀丈,东北有隧道。《魏书·李孝伯传》,世祖至彭城,登亚父冢以望城内。《地形志》,彭城有亚父冢。在今铜山县南。)
《皇览》曰:亚父冢在庐江居巢县郭东。
(朱脱居巢二字,戴、赵同。守敬按:《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皇览》有此二字,《御览》五百六十经同,今增。)
居巢亭中。
(守敬按:亭中及下厅上,《史记·集解》作廷中、廷上。《续汉志》居巢《注》引,俱作庭,当是也。又据《环宇记》巢县下引《古今葬地记》,犹有亭,亭中云云,则亭字不误。)
有亚父井。吏民视事皆祭亚父于居巢厅上。朱视讹作亲,戴、赵同。守敬按:《史记·集解》、《续汉志·注》并作视,当依改作视。但俱先言吏民皆祭,後言长吏初视事皆祭,此删节其文,如作吏民,则不当有视事二字,有二字则吏民当作长吏。)後更造祠于郭东,至今祠之。按《汉书·项羽传》,历阳人范增未至彭城而发疽死,不言之居巢。
(守敬按:《羽传》始称居巢阝人范增。又称历阳侯范增,则此人为侯之误。居巢县见《沔水注》下。增本欲归彭城,虽死尚未至彭城,必葬彭城,故郦氏据以驳《皇览》居巢之说。)
今彭城南有项羽凉马台。
(朱凉讹作掠,戴、赵改。守敬按:《初学记》二十四引刘澄之《山川古今记》,彭城西南有项羽戏马台。《元和志》,戏马台在彭城东南二里,项羽所造,戏马於此。宋公九日登戏马台,即此。《环宇记》,台在彭城南三里。在今铜山县南,有台头寺见《犭隹水》篇。)
台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增不慕范蠡之举,而自绝于斯,可谓褊矣。推考书事,墓近于此也。
(朱墓字讹在事字上,戴、赵乙。)
又东南过吕县南。
(守敬按:汉县属楚国,後汉属彭城国,魏、晋因,宋、梁、後魏属彭城郡。在今铜山县东五十里。)
吕,宋邑也。《春秋·襄公元年》,晋师伐郑及陈,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
(守敬按:《左传》文。)
是也。县对泗水。汉景帝三年,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于县,白颈乌不胜,堕泗水中死者数千,京房《易传》曰:逆亲亲,厥妖白黑乌斗。时有吴、楚之反。
(守敬按:《汉书·五行志》中文。)
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吕梁也。
(守敬按:《吕氏春秋·爱类》高《注》,吕梁在彭城吕县,大石在水中,禹决而通之,号曰吕梁。《地理通释》二三,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号吕梁。《隋志》,彭城有吕梁山。《地形志》,吕县有吕梁城,盖城在山上,与县非一城也。《元和志》,吕县故城在彭城县东五十七里,高一百四十尺。在今铜山县东。)
昔宋景公以弓工之弓,弯弧东射,矢集彭城之东,饮羽于石梁,
(守敬按:《阙子》文,详见《睢水》篇。)
即斯梁也。悬涛崩氵奔,实为泗险。
(守敬按:《通释》引此,崩作氵崩。《禹贡锥指》称,《徐州志》吕梁山下,即吕梁洪也,有上下二洪,相距凡七里,巨石齿列,波涛汹涌。)
孔子所谓鱼鳖不能游,又云: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
(守敬按:此孔子观吕梁事,《注》连称孔子说,本《列子·说符》。流沫,原文作圜流。《家语·致思》同。《说苑·杂言》作环流,亦同。此流沫改从《列子·黄帝》,《庄子·达生》同。彼篇九十里作三十里则误。《庄子》作四十里,亦误。《家语》、《说苑》并作九十里,可证。)
今则不能也。
(赵云:按中梁洪之险,道元时已不能始古矣。至明嘉靖二十三的,管河主事陈洪范,恶其石破害运船,凿之使平,而禹迹荡然无存矣。)
盖惟狱之喻,未便极天,明矣。
(守敬按:《诗·大雅·崧高》篇,崧高维狱,骏极于天。此承上句,谓古人往往言过其实,如《诗》云极天,非真极天也。)
《晋太康地记》曰:水出磬石,《书》所谓泗滨浮磬者也。
(守敬按:《括地志》,泗水至吕梁,出磬石。《隋志》,下邳有磬石山。《环宇记》,磬石山在下邳县西南八十里,即《尚书》云泗滨浮磬。按泗水中无此石,其山在泗水南四十里。今取磬石,上供乐府。恐禹治水时,水至此山矣。)
泗水又东南流,丁溪水注之。
(守敬按:丁溪水盖以溪水如丁字也。杜牧《诗》,叠嶂巧分丁字水,与此同。)
溪水上承泗水于吕县,东南流,北带广隰,山高
(守敬按:山高二字当倒互,然终恐有误。)
而注于泗川。
(守敬按:水在今铜山县东南,邳州西北。)
泗水冬春浅涩,常排沙通道,是以行者多从此溪。即陆极《行思赋》所云乘丁水之捷岸,排泗川之积沙者也。
(朱脱极行思三字,赵据全氏校增,戴增同。会贞按:全盖即以本篇末称陆极《行思赋》为据。《类聚》二十七载陆极《行思赋》,略此二语。)
晋太元九年,
(朱元作原。赵改云:晋武帝建元太元,原字误,戴改同。)
左将军谢玄于吕梁,遣督护闻人?,用工九万,
(守敬按:郦书或作用功,或作用工不一。)
拥水立七埭,以利运漕者。
(朱埭作拖,《笺》曰:当作埭。《晋书》,谢玄堰吕梁水,植栅,立七埭为派,拥二岸之流,以利漕运。赵拖改埭,运漕作漕运,删者字。)
又东南过下邳县西。
泗水历县,迳葛峄山东,
(赵云:按《汉志》,东海郡下邳县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守敬按:《说文》,葛峄山在下邳,引《夏书》峄阳孤桐。《续汉志》下邳,葛峄山本峄阳山,与班同。乃《通典》谓《禹贡》峄山在邹县西。《方舆纪要》以古文为误,失之。《隋志》,下邳有峄山。《元和志》,峄阳山在县西六里。在今邳州南八十里,俗名距山。)
即奚仲所迁邳峄者也。
(守敬按:奚仲迁邳见《左传》,详前薛县下。)
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为下邳国治,魏为下邳郡治,晋为下邳国治,宋为下邳郡治,齐属北东海郡,後魏为下邳郡治,在今邳州西南。)
东南流,沂水流注焉,
(朱流下衍纳字,戴、赵删。守敬按:《沂水》篇见後。)
故东海属县也。应劭曰:奚仲自薛徙居之,故曰下邳也。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说,《史记·项羽本纪·正义》亦引之,此钞变其辞。《志》又引臣瓒曰,有上邳故曰下邳。上邳见薛县。)
汉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之,
(守敬按:《史记·淮阴侯传》,汉五年,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初学记》八引伏滔《北征记》,下邳城,韩信所都也。)
後乃县焉,
(守敬按:《元和志》以为秦县。)
王莽之闰俭矣。
(朱脱矣字,戴增,赵据孙潜校增。守敬按:典本有矣字。)
东阳郡治。文颖曰:秦嘉,东阳郡人,
(朱脱矣字,戴增,赵据《汉书·高帝纪·注》校增,全、戴增同。)
今下邳是也。晋灼曰:东阳县本属临淮郡,明帝分属下邳,後分属广陵。故张晏曰:东阳郡,今广陵郡也。汉明帝置下邳郡矣。
(赵云:按《汉书·高帝纪》云,东阳甯君、秦嘉立景驹为楚王。《注》引文颖曰,秦嘉,东阳郡人,为甯县君。晋灼曰,东阳,县也。臣瓒曰,《陈胜传》云,凌人秦嘉,然则嘉非东阳人。嘉初起于郯,号大司马,又不为甯县君。东阳甯君自一人,秦嘉又一人。《史记·项籍本纪》,裴る《集解》引《陈涉世家》云,秦嘉,广陵人。守敬按:《高帝纪》秦二年颜《注》,但引文颖之说上句,又高帝六年韩王信等奏请,以故东阳郡云云《注》引文颖曰,东阳,今下邳也。此兼采之。颜《注》引晋灼说甚略,《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全文,惟张晏说未引见他书。郦氏本文说以下邳为东阳郡治,而《淮水注》云,广陵郡楚汉之间为东阳郡,此又引张晏曰,东阳郡今广陵郡,则不专主文说矣。《续汉志》永平十五年,更临淮郡为下邳国。)
城有三重,其大城中有大司马石苞、
(朱脱大字,戴、赵增。)
镇东将军胡质、司徒王浑、监军石崇四碑。
(会贞按:《晋书·石苞传》,景帝时,尝迁徐州刺史。武帝践阼,迁大司马。子崇,附《苞传》,惠帝时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魏志·胡质传》,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此作镇东,异。《晋书·王浑传》,武帝时,尝迁徐州刺吏。太熙初,加司徒。盖以四人俱官徐州,遗爱在人,故为之立碑乎?《环宇记》,下邳大城内,有《大司马碑》,石声如磬。下邳西南有《石崇四丈碑》,而略胡质、王浑之碑。此四碑,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
南门谓之白门,魏武擒陈宫于此处矣。
(赵云:《厄林》曰,白门所禽者,乃奉先,非公台也。唐太子贤注范氏《书》引此《注》,盖未知善长之误也。守敬按:《魏志·武帝纪》,建安元年,吕布袭刘备,取下邳。三年,公征布,生擒布及陈宫,皆杀之。《布传》,布将侯成,先缚陈宫降。布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与《後汉书》同。裴氏引《献帝春秋》,布於白门楼上云云并同。则《厄林》所纠良是。乃《舆地广记》亦有此说,岂出他家史文乎?又裴氏引《英雄记》,以白门为下邳西城门,亦异。《元和志》,下邳城有三重大城,周回十二里半。中城周四里,吕布所守也。魏武擒布於白门,即大城之门也。小城累砖坚峻,周二里许。与此叙大城、中城、小城,互有详略。)
中城,吕布所守也。小城,晋中兴,北中郎将荀羡、郗昙所治也。
(荀羡,《晋书》附其父《崧传》;郗昙,《晋·传》附其父《苞传》,俱为北中郎将,镇下邳。)
昔泰山吴伯武少孤,与弟文章相失二十馀年,遇于县市。文章欲欧伯武,心神悲恸,因相寻问,乃兄弟也。
(朱《笺》曰:《风俗通》云,泰山吴文章少与兄伯武相失,二十年後会下邳市争斗,伯武殴之,文章不忍报,更相借问,乃亲兄也,文章後官陈留太守。会贞按:今本《风俗通》无之。引见《御览》五百一十六、八百二十七。殴、欧通,借问,朱作询问,黄本作寻问。)
县为沂、泗之会也。
(守敬按:《沂水》篇见後。沂水至下邳入泗,故言县为沂水之会。)
又有武原水注之。
(守敬按:《地形志》,武原有武原水。)
水出彭城武原县西北,会注陂南,迳其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楚国,後汉属彭城国,魏、晋因,宋废,後魏复置。武定时,分下邳,置武原郡,县为郡治,则郦氏时,县属下邳郡。《地表志》,武原有武原城。在今邳州西北八十里。)
王莽之和乐亭也。
(朱脱和字,赵据《汉志》校增,戴增同。)
县东有徐庙山,
(守敬按:庙字衍。)
山因徐徙,即以名之也。
(朱即以讹作以即,戴、赵乙。)
山上有石室,徐庙也。
(守敬按:《後汉书·东夷传·叙》徐偃王直彭城武原县东山下,因名其山为徐山。《注》引《博物志》,徐王妖异不常,武原县东十里,见有徐山石室祠处。《隋志》,良城有徐山。互详《济水注》二徐县下。)
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谓之氵加水。
(全云:《汉志》,太山郡南武阳县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应劭曰,武水所出,南入泗。《水经注》则以为氵加水,而不云出冠石山。至《沂水注》云,治水出南武阳之冠石山,顾不云入泗,而云入沂,其舛错如此。)
南迳刚亭城,
(守敬按:城在今邳州境。)
又南至下邳入泗,谓之武原水口也。
(守敬按:陈沣云,《水经注》武原水与武水合流为氵加水,即今西氵加河、东氵加河合流也。按西氵加河出峄县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东氵加河自费县来会,至邳州西南,旧入泗,谓之氵加口。今入运河。)
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邱县东南,至下邳入泗。
(守敬按:《汉志》容邱祠水东南至下邳入泗,即此水。盖桐、祠形近致讹。故钱坫据此,直改作桐水。此水今不可考。陈沣则以今兰山县芙蓉河、燕子河合南流至邳州,及邳州以南之运河当之。汉容邱县属东海郡,後汉废,在今邳州北。《注》叙武原水及桐水在沂水注泗之後,则二水入泗,当绝沂水,而《注》不言。《沂水注》亦不言绝武原水、桐水,疑此二条当在《经》又东南过下邳县西之前,又有二字作泗水又东南五字。)
泗水
(守敬按:当有又字。)
东南迳下相县故城东,
(朱迳讹作至,戴改,赵据黄本改。守敬按:明抄本作迳。汉县属临淮郡,後汉属下邳国,魏属下邳郡,晋复属临淮郡,宋废。後魏复置,武定时为临清郡治,在郦氏後。在今宿迁县西七十里,县互详《睢水》篇。)
王莽之从德也。城之西北,有汉太尉陈球墓,墓前有三碑,是弟子管宁、华歆等所造。
(赵云:《金石录目录》百四十九,汉太尉《陈球碑》,光和元年。百五十,汉《陈球後碑》。百五十一,汉《陈球碑》阴。《隶释》跋曰,《水经》云,下邳陈球墓前有三碑,是弟子管宁、华歆等造。此碑所见皆故吏、故民,而无管、华姓名,岂与《刘宽碑》相类,其一则弟子所立乎?又云,陈公两碑,皆在淮阳,莫识为先後。赵氏但有一碑阴,而《水经》谓墓前有三碑,似亦指碑阴为一也。一清按:洪景伯之言非也。郦《注》明云墓前有三碑,弟子管宁、华歆等所造。今《隶释》所载二碑,皆无管、华姓名,则弟子所立一碑已亡。故《金石录》仅有二碑,而乃以碑阴充数,何耶?守敬按:三碑只一碑是弟子所造,是上当有一碑二字,据《御览》五百八二九引《述征记》,下相城西北,汉太尉陈球墓,近墓一碑,记弟子卢植、郑玄、管宁、华歆等六十人。其一碑陈登立,碑文并蔡邕所作。足证此《注》是上脱一碑二字,兼知一碑系陈登所立,且知二碑俱为蔡邕文,惟馀一碑无考耳。碑,光和下阙,《後汉书》本传言光和二年下狱死,则碑当立於二年,欧、赵系於元年,非也。)
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虑、睢陵、夏邱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人无行迹,亦为暴矣!
(守敬按:《魏志·武帝纪》,初平四年,太祖征徐州牧陶谦,下十馀场面。兴平元年,以父嵩先避难琅邪,为谦所害虫,复东伐,击破谦将於郯东。《谦传》,初平四年,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荀?传·注》引《曹瞒传》,太祖至彭城,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又引军从泗地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此本《曹传》而参合《魏志》为文。取虑、睢陵二县见《睢水》篇,夏邱县见《淮水》篇。)
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
(守敬按:《睢水》篇见前,後篇谓之睢口。)
泗水又迳宿预城之西,又迳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王莽更名之曰康义矣。
(全云:《水经注》引《汉志》,有为今书所无者,或是阙文,然亦有绝非阙文而出于郦氏之妄者。西京无下邳郡。下邳,东海郡之属县耳,安得下邳郡有宿留县乎?本无此县,又何以云王莽更名之曰康义乎?赵云:按宿预故城在今邳州宿迁县东南,汉临淮郡{九厶}犹县之境也。东汉省,晋义熙中置宿预县。班《志》{九厶}犹县下云,莽曰秉义,康、秉字形相似,道元引之,盖实宿预之即{九厶}犹也,而不著{九厶}犹之名,是其疏略之过,如以为造作无端,则太甚矣。守敬按:晋安帝立宿预县,属淮阳郡,宋因,齐废,後魏武定七年复置宿豫县,为宿豫郡治,在郦氏後。《环宇记》,宿豫城在下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恐有误。故《方舆纪要》以为在宿迁县东南。《御览》一百六十引《汉书·地理志》作康义,与此同,当以作秉义为正。)
晋元皇之为安东也,督运军储而为邸阁也。
(会贞按:《晋书·元帝纪》,东海王越收兵下邳,假帝辅助国将军,寻加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俄迁安东将军。《初学记》八引《西征记》,宿预城,下邳之中路旧邸阁。)
魏太和中,南徐州治,
(会贞按:《地形志》东楚州下云,高祖初,立东徐州,异。考《隋志》,宿豫郡,後魏置南徐州。《通典》亦云後魏置南徐州。《舆地广记》後魏太和中,南徐州治宿预,皆郦说之证,则魏收误审矣。盖後魏别有东徐州,孝昌元年置,治下邳城,时地皆不同也。)
後省为戍。
(会贞按:《地形志》,世宗初,改为镇。《世宗纪》,永平元年,前宿豫戍主成安乐子景俊,杀宿豫戍主严仲贤,以城南叛。乃此《注》之证。又《孔伯恭传》,攻刘?宿豫戍将鲁僧遵,则有戍久矣。此乃省州但为戍耳。)
梁将张惠绍北入,水军所次,凭固斯城,更增修郭,
(赵郭改廓。)
{渐土}
(赵作堑。)
其四面,引水环之。今城在泗水之中也。
(会贞按:《梁书·张惠绍传》,天监四年北伐,惠绍与冠军长史胡辛生等攻宿预,执城主马成龙,使部将於水南立城为掎角。《元和志》全本此《注》为说,{渐土}其四面,作堑其罗城。)
又东南入于淮。
泗水又东迳陵
(赵作凌,下同。)
栅南,
(会贞按:《地形志》,下邳郡有栅渊县,武定八年,分宿豫置。盖即陵栅之地。《陈书·宣帝纪》,太建七年,樊毅克高栅城当即此,在今宿迁县东南五十里。)
《西征记》曰:旧陵县之治也。
(会贞按:即《汉志》泗水国之凌县。凌县见《淮水》篇凌水下。)
泗水又东南迳淮阳城北,城临泗水。
(朱《笺》曰:一本北上无城字。赵移北字于城上,戴移同。会贞按:不必移。淮阳城详见《淮水》篇,彼篇亦有北临泗水之文。)
昔?丘欣饮马斩蛟,眇目于此处也。
(朱《笺》曰:《韩诗外传》,东海有勇士?丘?过神泉,饮马,马为蛟所取。?拔剑入水,三日三夜,杀二蛟而出。雷神随而击之,眇其左目。《吴越春秋》作椒丘欣,云,沂为齐王使吴,过淮津,饮马於淮水,神取其马。?大怒,袒裼持剑入水,求神决战,连日乃出,眇其一目。会贞按:《韩诗外传》作三蛟,《书钞》一百五十二引同,朱引作二蛟。《类聚》九十六、《御览》九百三十、七百四十引同。三二错出,必有一误。刘师培《左?集》一失校此字,而?邱沂《书钞》作蕃邱沂,刘氏据之以?为讹,证以《博物志》七作蕃,似是,然《类聚》、《御览》并作?,又《续汉志》郯县《注》作万邱?,误。)
泗水又东南迳魏阳城北,城枕泗川。陆极《行思赋》曰:行魏阳之枉渚,
(会贞按:《类聚》二十七载陆极《行思赋》,略此语。)
故无魏阳,疑即泗阳县故城也。
(会贞按:汉县属泗水国,後汉废。《环宇记》,泗阳故城在宿迁县东南八里。钱坫从之,当依《一统志》作八十里为是。在今桃源县东南。)
王莽之所谓淮平亭矣。盖魏文帝幸广陵所由,或因变之,未详也。
(会贞按:《魏志·文帝纪》,幸广陵在黄初六年。《环宇记》亦云,盖因魏文幸广陵,因而改名。)
泗水又东迳角城北,
(会贞按:角城详见《淮水》篇,亦见《济水注》二。)
而东南流注于淮。考诸地说,或言泗水于睢陵入淮,亦云于下相入淮,皆非实录也。
(会贞按:《汉志》,泗水至睢陵入淮,济水经菏水入泗水,至睢陵入淮,是亦谓泗水至睢陵入淮也。《海内东经》郭《注》,泗水至下相入淮。睢陵见《睢水》篇,下相见本篇。上文郦氏因二县去泗水入淮处稍远,故并斥之。《济水注》亦驳睢陵,但角城乃晋末之县,似不得据以驳前人说。阎若琚谓当作淮阴,是也。今泗水自泗水县西流,经泗水县、曲阜县、桑平步青云同经滋阳县,邹县至济宁州,南入运河。皆故道以下旧东南经今鱼台县、沛县、铜山县,邳州、宿迁县、桃源县,至清河县西北清口入淮。及金明昌县自济宁州南至入淮之道,为黄河南派所占。元泰定时,自铜山至入淮之道,为全河所占,迨本朝咸丰时,河又改流,今谓之淤黄河。)
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
(守敬按:《史记·夏本纪·索隐》引此,艾作汶,误。《考证》依此改。《左氏释例》水名内,沂出盖县艾山,与《经》合。又《经·隐六年·注》,牟县东南有艾山。《隋志》,嬴县有艾山。《括地志》,艾山在博县南百六十里。《环宇记》,艾山一名临乐山,在新泰县东北三十里。盖俱与盖县地相接也。在今蒙阴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齐乘》,沂州西三十里之艾山,乃别一山也。)
郑玄云:出沂山,
(守敬按:见《周礼·职方·注》。《元和志》,沂山在沂水县北百二十四里。唐沂水即今县治。)
亦或云临乐山。
(守敬按:此指《汉志》泰山郡盖临乐山,洙水所出云云。又沂水南至下邳入泗,郦氏盖以又字承上言,故谓沂水亦出临乐山也。在今蒙阴县东北。)
水有二源,南源所导,世谓之柞泉,北水所发,俗谓之鱼穷泉,
(朱二源讹作三源,北水讹作屯水,泉讹作山,《笺》曰:《御览》引此作二源,作北水,作泉。戴、赵俱改。守敬按:《齐乘》,郑康成云,沂水出沂山。按今蒙阴县东北,地名南河川,小阜之下,有曰狗泉,此沂源也。东南迳马头固山,有泉,东流与之合,北望沂山五十里,殊无别源,疑沂山水源古流今竭耳。《禹贡锥指》按,沂山在今沂水县北一百十里,无沂源。又雕崖山在县西北一百七十里,沂水於发源,是谓狗泉,盖即康成所谓沂山也。临乐、艾山、雕崖,疑即沂山支阜之异名。《齐乘》所谓狗泉者,即北源之鱼穷泉,其出马头固山者,即南源之柞泉也。)
俱东南流,合成一川。
(守敬按:今谓之沂河。)
右会洛预水,水出洛预山,东北流注之。
(守敬按:水在今沂水县西北。)
沂水东南流,
(朱脱流字,戴、赵增。)
左合桑预水,水北出桑预山,东流注于沂水。
(朱无注字,《笺》曰:流一作注。戴改注,赵增注字。守敬按:水亦在今沂水县西北。)
沂水又东南,螳螂水入焉,水出鲁山,
(朱无水字,戴、赵增。)
东南流,右注沂水。
(守敬按:《环宇记》,螳螂山在沂水县北百九十二里,与大小二鲁山连接,南面有穴,直入二十里,可容方驾。按《注》不言螳螂水出螳螂山,而言出鲁山,盖古统谓之鲁山,後人以水名山,又别为螳螂山耳。《一统志》,螳螂水俗名松仙河水。亦在今沂水县西北。)
沂水又东迳盖县故城南,
(朱无沂字,赵上水字改沂,戴增沂字。守敬按:县详《洙水》篇。)
东会连绵之水,水发连绵山,南流迳盖城东,而南入沂。
(守敬按:水亦在今沂水县西北。)
沂水又东迳浮来之山,
(守敬按:《九域志》,沂水有浮来山。乃《齐乘》以为在莒州西三十里《明·地理志》言,在莒州西,同於地望不合。故《方舆纪要》斥在莒州之误,而谓在蒙阴县西北。高士奇、顾栎高等说同。《沂水县志》谓即《隋志》东安县下之松山,在今县西北八十里。)
《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
(守敬按:见隐八年。)
即公来山也,
(守敬按:《续汉志》,东莞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
在邳乡西,故号曰邳来之间也。
(守敬按:杜《注》,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邳乡详见《沭水》篇。)
浮来之水注之,其水左控三川,右会甘水,而注于沂。
(守敬按:水亦在今沂水县西北。)
沂水又南迳爆山西,
(守敬按:《名胜志》,爆山即《泰山记》所云雹山,音相类,以山出紫石英,映彻若苞,故名。《元和志》,雹山在沂水县西北二十八里。《齐乘》,雹山一作?包山,故《环宇记》引《地形志》发干县有?包山庙。今《地形志》?包作危,误。在今沂水县西北三十里。)
山有二峰,相去一里,变峦齐秀,圆峙若一。
沂水又东南迳东莞县故城西,
(朱莞讹作苑,下同。戴、赵改。会贞按:前汉县属琅邪郡,後汉属琅邪国,建安中置东莞郡,魏、晋因。(惠帝时,郡徙,县属宋,後魏因,即今沂水县治。)
与小沂水合。
(朱脱小字,赵据胡渭校增,戴增同。)
孟康曰:县故郓邑,
(朱郸讹作邺,下同。赵据《汉志·注》校改,戴改同。)
今郓亭是也。
(会贞按:孟言县故郓邑,盖为郓邑地非县城,即郓城也。故所称今郓亭,《注》下文以为今城北郓亭也。)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
(朱子讹作弟。赵改云:按《史》、《汉·表》皆作子,《注》云弟,误。下卢侯稀亦误以子为弟。戴改同。)
魏文帝黄初中,立为东莞郡,
(朱《笺》曰:《晋书·地志》云,太康元年分琅琊,置东莞郡。此云黄初中立,未详。守敬按:《魏志·臧霸传》,尹礼为东莞太守,在建安初年。此云魏初中立,未审。又文帝、明帝、少帝时,胡质、张缉,先後为太守。《晋书·司马晃传》,为东莞太守在魏末。《宋志》,东莞太守,晋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宁三年复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复立。《晋志》但就太康时为说,略也。)
《东燕录》谓之团城。
(会贞按:《十六国春秋》作《南燕录》,但云,刘裕师次东莞,不言登转城,《晋书·载记》同。《宋书》薛安都及《魏书》刘休宾、尉元等《传》,并作转城,与此合。《齐书·垣崇祖传》作城,《通鉴》沿之。胡《注》引《地形志》作城,并误。今本《地形志》作国城,尤误。《环宇记》,沂水县理城,本汉东莞县城,南燕于此置团城镇。城隍圆,因名团城。《齐乘》在沂水东北三十里,未审。即今沂水县台。)
刘武帝北伐广固,登之以望五龙。
(朱作王难,《笺》曰:当作五龙。广固有五龙口,见二十六卷。赵改五龙,戴但谓二字有舛误。守敬按:《名胜志》作五龙,赵依《笺》改,至确,戴失考耳。)
魏南青州治。
(会贞按:《地形志》,南青州治团城,显祖置,为东徐州,太和二十二年改。)
《左氏传》曰:莒、鲁争郓,为日久矣。
(会贞按:昭元年文。)
今城北郓亭是也。
(全云:按《十三州志》曰,有东西二郓,鲁昭公所居为西郓,在兖州东平郡。莒、鲁所争为东郓,此邑是也。亦即汶阳之田,所谓郓、让、龟阴之田者也。会贞按:西郓见《瓠子河》篇。)
京相?曰:琅邪姑幕县南四十里员亭,故鲁郓邑世变其字,非也。
(会贞按:《春秋·文十二年》杜《注》,城阳姑幕县南有员亭,员即郓也。与京说合,惟琅邪城阳异。盖京据汉制言,杜就魏、晋言也。姑幕见《潍水》篇浯水下。《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十五详言运、员二字通,运、郓音同,郓、员亦可通用。京氏以变郓作员为非,殆未深考也。《郡国志》,东莞有郓亭。(会贞按:莒、鲁争郓,其地当在鲁、莒间。姑幕则为齐地,故《释例》引或曰郓即员也,疑。郦氏盖亦见及此,聊引京说以存疑,而随举《续志》东莞之郓亭实之。)
今在团城东北四十里,犹谓之故东莞城矣。
(会贞按:东莞县城即团城,郓亭在团城东北,则非县城审矣。汉建安初,置东莞郡当在此。古郡国与所治县多不同城。《环宇记》东莞郡,晋惠帝自东莞移理莒城。盖谓自东莞县地移莒也。因郡已徙治,故谓之故东莞城。)
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迳其城北,西南注于沂。
(会贞按:《一统志》,黄鹄山在蒙阴县东北八十里,小沂水所出,亦名黄孤山,似误。山在今沂水县东北,其水西南流,经县北入沂。)
沂水又南与闾山水合,水出闾山,东南流,右佩二水,总归于沂。
(会贞按:闾山在今蒙阴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其水东南流,至沂水县西南入沂。)
沂水南迳东安县故城东,
(会贞按:汉县属城阳国,後汉属琅邪国,建安中,置东安郡,寻省。魏属东莞郡,晋复属琅邪国,後废。《地形志》,东安郡盖泰山郡南城俱有东安城,疑非此也。在沂水县南三十五里,今东安社。)
而南合时密水,水出时密山,
(会贞按:时密山在今沂水县西南四十里。)
春秋时莒地。
(朱脱春秋时三字,戴、赵增。会贞按:《左传》杜《注》,鲁地。)
《左传》:莒人归共仲于鲁
(朱脱《左传》二字,戴增,赵增作《左氏传》。)
及密而死,
(会贞按:闵二年文。杜《注》,琅邪费县北有密如亭。费县见下。时密水出时密山则非费县北,恐杜说未密。)
是也。密水东流。
(戴、赵密上增时字,下同。会贞按:《注》叙水名,往往省字,全书可按也。)
迳东安城南。汉封鲁孝王子强为东安侯。
(赵云:按《汉表》,疆以宣帝甘露四年封。)
密水又东南流入沂。
(会贞按:水自沂水县西南,东南流入沂。)
沂水又南,桑泉水北出五女山,
(会贞按:《一统志》五女山有二,东五女山在蒙阴县东北五十五里,西五女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则桑泉水所出也。《水道提纲》谓之东汶河。)
东南流,巨围水注之。水出巨围之山,东南注于桑泉水。
(会贞按:巨围山在今蒙阴县西南四十里,其水东南流入东汶河。)
桑泉水又东南,堂阜水入焉,其水导源堂阜,
(会贞按:《释例》齐地内,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然则古堂阜也。《齐乘》,蒙阴县西四十里,有磨石岘,长二十馀里,极险峻。岘下即堂阜俗讹作恽阜。又云,堂阜水即县东北恽阜大小二河。《一统志》谓堂阜水在蒙阴县东南,不合。水出今县西北。)
《春秋·庄公九年》,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
(会贞按:《左传》文。)
杜预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者是也。堂阜水又东南注桑泉水。
(会贞按:水自今蒙阴县西北,东南流入东汶河。)
桑泉水又东南迳蒙阴县故城北,
(会贞按:汉县属泰山郡,後汉省,魏复置,属东莞郡,晋属琅邪国,宋废,在今蒙阴县西南十五里。)
王莽之蒙恩也。又东南与{山叟}崮水合。
(会贞按:《初学记》八引此{山叟}崮二字,作小叟冈三字,误。)
水有二源双会,东导一川,俗谓之汶水也。
(赵云:按此又一汶,非入?及入潍之水。于钦以为齐有三汶,是已。会贞按:此但以{山叟}崮水为汶水。《九域志》谓沂水县有汶水。《齐乘》谓{山叟}崮水合蒙阴水,通名为汶河。盖互受通称也。今通名东汶河。)
东迳蒙阴县,注桑泉水。
(会贞按:水出今蒙阴县西南三十九里九仙河,东北流迳{山叟}崮砦,入东汶河。)
又东南,
(朱讹作南东,戴、赵乙。)
卢川水注之,
(朱卢讹作庐,戴、赵改。全云:按《汉志》太山郡有卢县,即济北王国都也。城阳国有卢县,即是《注》所云卢川水者也。卢为《周礼·职方》{六兄}州浸之一,班氏遗之。师古则曰,卢水在济北卢县。今考太山之卢县无卢水,而城阳乃有之。得毋师古偶误以城阳为济北耶?又琅邪郡横县亦有卢水入氵惟,然其源流,似逊于城阳之卢。窃谓师古所指为城阳无疑也。今本《汉书》,城阳之卢作虑字,虑有庐音,如昌虑、取虑之类。守敬按:王念孙曰,全说非,虑字虽有庐音,而古书卢字无通作虑者。按《一统志》卢川水在蒙阴县东北九十里。今名崮下水,发源县东北马头崮之老犍峪。)
水出鹿领山,东南流,左则二川臻凑,右则诸葛泉源斯奔,
(守敬按:蒙阴县东北有龙泉。《一统志》谓即诸葛泉。)
乱流迳城阳之卢县,
(守敬按:今本《汉志》作虑。王念孙曰:虑字误,此《注》作卢,是也。汉县属城阳国,後汉废,在今蒙阴县东北。)
故盖县之卢上里也。
(守敬按:县详《洙水》篇。)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刘衡为侯国。
(朱子讹作弟,《笺》曰:《汉书·王子侯表》云,城阳共王弟稀封雷侯。?韦按:卢与雷古字通用。《周礼》卢维读作雷雍,是也。赵、戴改字,戴稀改?。赵云:按《汉表》作雷侯?,此从《史表》。郑康成破《周礼》雷?为卢维,雷、卢字通用。又本《表》以为东海,而《注》以为城阳。守敬按:《史表》作子,是。东海、城阳地相接,或有改属。)
王莽更名之曰著善矣。又东南注于桑泉水,
(守敬按:水自今蒙阴县东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东汶河。)
桑泉水又东南,右合蒙阴山水。
(朱山作二。赵以二字为衍文,删之。戴删同。会贞按:二字非衍,乃山之讹耳,今依下句增。)
水出蒙阴山,
(赵改蒙阴山作蒙山之阴,戴改同。会贞按:《吴志·钟离牧传·注》引《续汉书》载承宫事,作蒙阴山。范《书》本传同。并与《东观汉记》合。郦氏本以为说,先叙水出蒙阴山,接言官避乱此山以实之,则作蒙阴山是也。《晋志》蒙阴,山在西南,以县名即山名,亦称蒙阴之证。《明·地理志》,蒙阴县南有蒙阴山。戴、赵臆改,失考。今蒙阴县南八里有仙洞山,蒙阴山水出此。)
东北流。昔琅邪承宫避乱此山,立性好仁,不与物竞。人有认其黍者,舍之而去。
(朱《笺》曰:《东观汉记》,承宫将妻子入华盖蒙阴山谷,耕种禾黍,人有认其黍者,亦不与竞,舍之而去。会贞按:惠桃称,《东观记》作华阴山,或宫从汉中之华阴也。异。)
其水又东北流,
(朱此下脱注于桑泉水又东南八字。戴、赵同,今增。)
注于桑泉水,
(会贞按:水自今蒙阴县南,东北入东汶河。)
又东南入
(戴增入字。)
沂。
(会贞按:今江汶河自蒙阴县西南,东南流,至沂水西南入沂。)
沂水又南迳阳都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属城阳国,後汉属琅邪国,魏、晋因,宋废,在今沂水县西南百二十里。)
县故阳国也。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曰,齐人迁阳,故阳国是。《汉志》东海郡都阳,颜亦引应说。汪远孙谓必有一误。郦氏则以阳都当之。高士奇曰,按《淮南子》阳国,御姓,侯爵。)
齐同盟,齐利其地而迁之者也。
(守敬按:齐人迁阳,见《春秋·闵二年》。《方舆纪要》,或曰阳国,本在益都县,齐逼迁之于此。)
汉高帝六年,封将军丁复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索隐》,地志阙,疏矣。)
沂水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
(会贞按:此水以山名,《注》谓蒙山水出山之阴,则出今蒙阴县地,蒙山北,蒙山详下。)
东流迳阳都县南,东注沂水。
(守敬按:水自今蒙阴县南,东南流,经费县至沂水县西南,入东汶河。)
沂水又左合温水,水承温泉陂,而西南入于沂水者也。
(守敬按:《齐乘》,沭水又南,温泉西来入焉。古名温水陂,鼎足三穴,沸如汤。道元谓西入沂,非也。余意此或水道迁改,未必郦氏之过。今曰汤河出兰山县东北六十里汤山,东南入沭。)
南过琅
(会贞按:《经》、《史》俱作琅,琅字出汉《刘衡碑》,俗字,此书琅、琅错出,作琅者,後人所改。)
邪临沂县东,又南过开阳县东。
沂水南迳中丘城西。
(守敬按:《释例》鲁地内,琅邪临沂县东北,有中邱亭,高士奇曰,中邱城或谓之诸葛城。在今兰山县东北五十里。)
《春秋·隐公七年》,夏,城中邱。《左传》曰:书不时也。
沂水又南迳临沂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属琅邪国,魏、晋因,宋废,後魏武定时复置,属郯郡,在郦氏後。《地形志》,即丘有临沂城。在今兰山县北五十里。)
《郡国志》曰:琅邪有临沂县,故属东海郡。
有治水注之,
(朱治讹作洛,下同。赵据《汉书·地理志》改,戴改同。)
水出泰山南武阳县之冠石山。
(守敬按:汉县属泰山郡,後汉、魏、晋因,宋去南字,仍属泰山郡,後魏属东泰山郡,在今费县西北七十里。今曰聪山,在费县西北百里,浚河发源於此,即治水也。)
《地理志》曰:冠石山,治水所出。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武水出焉。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说。)
盖水异名也。东流迳蒙山下,
(会贞按:《注》蒙山与下东蒙分载,似是二山。《通典》遂谓费县有蒙山,又有东蒙山。《元和志》,蒙山在费县西北八十里,东蒙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环宇记》同。王氏《诗地理考》六、《地理通释》五亦同。然考《禹贡》蒙羽之蒙,《鲁颂》龟蒙之蒙,《论语》谓之东蒙。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论语训解》,以为东蒙主,使主祭蒙山也。邢?《疏》,山在东鲁,故曰东蒙。《通鉴》梁天监五年胡《注》,蒙山即东蒙,则蒙山、东蒙实一山也。盖古统名蒙山,或称东蒙,後人分为二山耳。《地形志》新泰、武阳并有蒙山,在今蒙阴县南,接费县界。)
有祠。
(朱作有蒙祠。赵删蒙字,云:按《汉志》,太山郡有蒙阴县,《禹贡》之蒙山即在其西南,有祠。戴删同。)
治水又东南迳颛臾城北。
(守敬按:《左传·僖二十一年》,颛臾,风姓。《汉志》,颛臾国在蒙阴蒙山下。《续汉志》,南武阳有颛臾城。《释例》小国内,泰山南武阳县东北有颛臾城。《地形志》,武阳有颛臾城,在今费县西北八十里。)
《郡国志》曰:县有颛臾城,季氏将伐之。孔子曰: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社稷之臣也。
(戴删也字。)
何以伐
(戴有之字。)
为?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便,近于费者也,
(守敬按:《论语·季氏》篇文。)
治水又东南流,迳费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属泰山郡,魏属琅邪国,晋因,宋、後魏属琅邪郡。《地形志》,费县有费城,在今费县西北三十里。)
《地理志》东海之属县也,为鲁季孙之邑。
(守敬按:《汉志》,故鲁季氏邑。《左传·僖元年》,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
子路将堕之。公山弗扰师袭鲁,弗克。
(守敬按:见《左传·定十二年》,此师字当作帅以二字。)
後季氏为阳虎所执,弗扰以费畔,
(守敬按:《左传·定五年》,阳虎因季桓子,八年,公山不狃与阳虎谋杀桓子。《史记·孔子世家》明云,定五年,虎囚桓子,八年,虎为乱,欲杀桓子,九年,公山不狃以费畔,是事皆在堕费之前,何得云後?此叙次有误。)
即是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贺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师古曰,非季氏邑。全氏《汉志稽疑》,师古于季氏邑曰,音秘,于此曰音扶味反,但未言其所在。顾炎武谓南武成即费也。)
王莽更名之曰顺从也。许慎《说文》云:沂水出东海费县东,西入泗,从水,斤声。吕忱《字林》亦言是矣。斯水东南所注者沂水,在西,不得言东南趣也,皆为谬矣。
(会贞按:此段有脱误。沂水即治水,治水东南迳费城南,《说文》何得云沂出费县东?入泗非西,西字误。又在西句,语意不明,显有脱文。治水东南注沂,自不得反以东南趣为谬。寻绎再三,乃知此驳《说文》之说也。《御览》六十三引《说文》无西字,盖李?知其不合而删之。段玉裁谓西当作南,因知郦氏所见《说文》,东下是南字,连读作东南入泗,又在西上当本有泗字,盖谓泗在西,而《说文》言东南入泗,故斥其谬。自後人从俗本《说文》变南为西,又传钞夺泗字,遂不可通矣。当改正以还旧观,存此说以质世之治许、郦书者。後知明抄本作东南入泗,足徵余说之不谬。)
故世俗谓此水为小沂水。
(会贞按:本篇小沂水有三,此乃《说文》前说之沂水,因出盖县之沂水,杜预目为大沂水,故称小沂水。後下邳之小沂水,为沂水分出之枝流,惟上出黄孤山之小沂不则自外入沂之小水也。)
治水又东南迳礻方城南。
(会贞按:《续汉志》,费有礻方亭。《释例》郑地内,琅邪费县东南有礻方城,即今县治外城。)
《春秋·隐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使宛归泰山之礻方而易许田。
(会贞按:《左传》文。杜《注》,许田,近许之田。《括地志》,许田在许州许昌县南四十里。在今许州东南。)
杜预《释地》曰:礻方,郑祀泰山之邑,在琅邪费县东南。
(会贞按:此杜《注》文,非《释例》也。释地二字当衍。)
治水又东南流注于沂。
(会贞按:今浚河自费县西北,东南流至兰山县北入沂。赵云:按善长既引《汉志》,以治水为出南武阳之冠石山矣,顾不云入泗,而云入沂,何也?《泗水》篇有武水,云至下邳入泗,而其出不云南武阳之冠石山,乃云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谓之氵加水已耳。此《注》叙治水于临沂之下,殆因《汉志》,东莱、曲成县出阳邱山之治水,云南至沂入海之文而误也。顾宛溪为之说曰,氵加河有二,东氵加入沂,西氵加入泗,盖泗、沂交会之处,故有此谬。今按:西氵加河出峄县之君山,即在峄县界中,与东氵加河合,遂南入宿迁境,今为运道,其流甚盛。而东氵加河源出费县山中,或云出榜山,盖即今芙蓉湖,其流稍短。然则西氵加河即《汉志》冠石山之治水无疑,总与东莱曲成出阳邱山之治水无与也。会贞按:班氏所云治水入泗,乃合沂以入泗。班氏原有此例。郦云治注沂,与班似异而实同。赵氏疑所不必疑。郦并未牵涉东莱曲成之,治水,奈何诬之?又《地形志》不系冠石山於武阳,而系於南城。钱坫、陈沣亦与郦氏立异。一以出费县之涑河当治水,一以出费县之巨龙河当治水,赵氏则以西伽河当之,究莫衷一是也。)
沂水又南迳开阳县故城东,
(会贞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为琅邪郡治,魏晋因,宋废。在今兰山县北十五里。)
县故禹阝国也。
(会贞按:《汉志》,故禹阝国,《说文》,禹阝,?云姓之国。)
《春秋左传·昭公十八年》,邾人袭禹阝,尽俘以归。禹阝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是也。後更名开阳矣。
(会贞按:据《春秋·哀三年·经》,则是地後属鲁,更名启阳,至汉又名开阳也。又荀子说齐相云,楚有开阳。或谓汉因旧名,不知荀书亦後人改也。)
《春秋·哀公三年·经》书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者,是也。
(会贞按:《谷梁》作启阳,与《左氏·经》同。《公羊》作开阳,盖汉避景帝讳,改启作开。作启者则传钞未改之本也。)
县故琅邪郡治也。
(会贞按:此谓琅邪国也。後汉琅邪王京自莒移治开阳,《沭水篇》。)
又东过襄贲县东,
(守敬按: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因,魏属东海国,晋属东海郡,宋徙废,在今兰山县西南。)
屈从县南西流,
(朱南西作西南,赵同,戴乙。)
又屈南过郯县西。
《鲁连子》
(守敬按:《隋志》,《鲁连子》五卷,录一卷。)
称:陆子谓齐?王曰:鲁费之众臣,甲舍于襄贲者也。
(守敬按:荀子说齐相,亦云,楚有襄贲。)
王莽更名章信也。
郯故国也,少昊之後。
(会贞按:《汉志》,郯,故国,少昊後,盈姓。盈、蠃通。杜《注》,少?,已姓之祖,则以郯为已姓。)
《春秋·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公与之宴。昭子--叔孙?,
(赵云:按三字,《注》中《注》。守敬按:三字当是後人所加。)
问曰:少昊鸟名官,何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戴增矣字。)黄帝、炎帝以云、火纪官,太?以龙纪。少?瑞凤鸟,统历鸟官之司,议政斯在。孔子从而学焉,既而告人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者也。
(守敬按:钞略《左传》文。)
《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
(赵云:按《竹书》是晋烈公六年,当周威烈王之十二年。会贞按:雷文淇本在晋烈公三年,云,古文三四皆积画成字,故三误为二二也。)
越子朱句灭郯,以郯子鸪归。
(朱《笺》曰:今《竹书纪年》晋烈公六年,於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归。赵末改朱。守敬按:《史记·越世家·索隐》引《纪年》,在朱句三十五年。)
县故旧鲁也,东海郡治。秦始皇以为郯郡,汉高帝二年,更从今名,
(全云:按郯非秦郡,而秦已有东海郡,治郯。《史记·陈涉世家》云,围东海守庆于郯是也。此盖承应劭之误。守敬按:《汉志》东海郡颜《注》引应曰,秦郯郡。考秦东海郡,汉之际,改名郯郡,汉复故。阎若琚曰,郡治郯,以于定国、尹翁归传积压之。两汉县为东海郡治,魏为东海国治,晋为东海郡治,宋徙废。後魏复置,武定时为郯郡治,在郦氏後。在今郯城县西南三十里。)
即王莽之沂平者也。
又东过良城县西,又南过下邳县,西南入于泗。
(守敬按:《汉志》,沂水南至下邳入泗。)
《春秋左传》曰:昭公十三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吴子辞水道不可以行,晋乃还,是也,《地理志》曰良城,
(守敬按:《左传》无以行二字,或郦氏所见本有,而今脱之。杜《注》,下邳有良城县,是谓良即後之良城,与《续汉志》,良成,春秋时曰良同。故接引《地理志》证之。两《汉志》作良成,魏、晋、宋、後魏并作良城。汉县属东海郡,後汉属下邳国,宋、後魏属下邳郡,在今邳州东北六十里。)
王莽更名承翰矣。
沂水于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迳城东,屈从县南,变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圯。昔张子房遇黄石公于圯上,即此处也。
(守敬按:下邳县详《泗水》篇。《续汉志·注》引戴延之《西征记》,有沂水,自城西当作北。)
西南注泗,别下回城南,亦注泗。旧有桥处,张良与黄石公会此桥。郦本《西征记》为文,间参以他说。张良事详《汉书》本传。《汉书》作汜,张泌校改圯。《广韵》,圮,土桥名,在泗州,则从土无疑。而刘分攵、宋祁谓仍当作汜,似非。颜《注》引服虔曰:圯音颐,楚人谓桥曰圯。又文颖曰,沂水上桥也。《御览》六十三引《郡国志》,小沂水今号为长利池,上有桥,即张良为黄石公取履所,亦承用此文。)建安二年,曹操围吕布于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
(守敬按:《魏志·武帝纪》,事在建安三年,此二为三之误。今沂河自蒙阴县北,东南流,经沂水县,又西南,经兰山县、郯城县至邳州,派分为超大型,其二皆西南流,经州城南,又西入运河,其一南流,汇为骆马湖,南入运河。)
洙水出泰山盖县临乐山。
(守敬按:今本《汉志》临乐下衍于字,作西北入池。郦引无于字,以池字为误,作入泗,是也。《说文》,洙水出泰山盖临乐山,北入泗。《汉志》、《说文》言出盖县临乐山,与《水经》同,言西北及北入泗与《水经》西南入泗异。《水经》,沂水出盖县艾山,郦《注》,或云出临乐山。《环宇记》艾山一名临乐山,在新泰县东北三十里。是临乐远在泗水之东北。洙水自临乐入泗为西南行,非西北与北行审矣。此《汉志》、《说文》误,而《水经》是也。但今於新泰东北求西南入泗之水,实无其迹。而实有出新泰东北之小汶河,发源龙堂山,会诸泉南流,又西流经新泰县合平阳河诸水,又西流,洋流河自北来注,又西经故梁父城,又西南与大汶水会。据《汶水》篇,汶水左会淄水,世谓之柴汶,其经流即今之小汶河下流。而《注》但言淄水出梁父县东,又迳梁父县故城南,绝不言迳东平阳,是即以洋流河为淄水之源也。赵一清疑之,谓小汶之行甚远,其吐纳泉水亦甚夥,倘古有是水,道元无容不详记之,此必沟通之以合於柴汶。其说似矣。而余观此《注》云,洙水自临乐山西北迳盖县,又西迳东平阳县,又西南流於卞城西,西南入泗。考龙堂山在新泰东北四十里,与《环宇记》临乐山在新泰东北之说合。今之新泰,即古之东平阳。小汶西经新泰,洙水西迳东平阳,若重规叠矩。今之小汶,即古之洙水无疑。惟今小汶在古卞县之东北,已合柴汶,而不西南入泗。此洙水之变迁,後世求洙水而不得,或谓泗水县东关山有洙水,或谓洙水出曲阜县南五里平地,皆非也。)
《地理志》曰:临乐山,洙水所出,西北至盖,入泗水,或作池字,盖字误也。
(赵云:按八字《注》中《注》。守敬按:王念孙曰,至盖,当为至卞。卞县有泗水,盖县无泗水也。郦氏则但辨池之误,而未遑及此。)
洙水自山西北迳盖县,
(守敬按:不言迳县之何方,恐是因误本《汉志》而为此说以弥缝之。汉县属泰山郡,後汉因,魏属东莞郡,晋因,元康以後为东安郡治,宋、後魏因。在沂水县西北百二十里,今盖邑庄。)
汉景帝中五年,封後兄王信为侯国。
(朱中下有元字,兄下脱王字。戴、赵删、增。守敬按:《史》、《汉表》同。)
又西迳泰山东平阳县。
(守敬按:汉县属泰山郡,後汉省,魏复置曰平阳,仍属泰山郡,晋改曰新泰,属泰山如故。惠帝改属东安郡,宋因,後魏属东泰山郡,今新泰县治。)
《春秋·宣公八年》,冬,城平阳。杜预曰:今泰山平阳县,
(守敬按:杜《注》称平阳。《环宇记》,魏复立平阳。《魏志·高堂隆传》,泰山平阳人。《晋志》,新泰故曰平阳。是新泰为平阳改名,魏及晋初名平阳,不名东平阳也。)
是也,河东有平阳,故此加东矣。
(守敬按:《环宇记》同。)
晋武帝元康九年改为新泰县也。
(守敬按:元康为惠帝元号,此武当惠之误。考《环宇记》引《东安郡记》,泰始中,镇南将军羊祜,表改新泰。《元和志》同,与此异。如以泰始中改为是,则杜预卒於太康五年,在後十馀年,其书不得称今平阳,故方恺新校《晋志》,谓郦说可从。然《晋志》以太康中为定,若至元康时方改,则《志》不当作新泰,则此亦难凭。或实泰始中改,而杜生平癖於《左传》,初以平阳立文,後忘改从新制乎?至《宋·州郡志》、《魏·地形志》并云新泰魏立,则沈约讹晋为魏,而魏收沿之也。)
西南至卞县,入于泗。
(会贞按:县详《泗水》篇。)
洙水西南流,盗泉水注之,泉出卞城东北,卞山之阴。
(会贞按:《续汉志》,卞县有盗泉。《元和志》,盗泉源出泗水县东北,高陉山之阴。)
《尸子》曰: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朱脱胜母二字及过字,戴同。《笺》曰:《史记·邹阳传·注》引《尸子》曰,孔子至胜母县,暮矣而不宿。赵增胜母二字。守敬按:《文选·乐府下·注》引《尸子》全文,有过字,亦当依原书增。)
故《论语撰考谶》曰:
(朱脱语字,戴、赵增,戴改撰作比。会贞按:《後汉书·列女传·注》、《类聚》九、《御览》七十引作《撰考谶》同。《御览》六十三、《古微书》作《比考谶》,撰、比错出,不必改也。)
水名盗泉,仲尼不漱,即斯泉矣。西北流注于洙
(守敬按:《泗水县地》,县境之泉凡八十有七,惟盗泉不流。与此言流注洙异。)
水。
洙水又西南流于卞城西,西南入泗水乱流。
(朱无入字,王校本称:《笺》曰:此西南二字疑衍,或有脱误。全校改西南作而与,赵改同。戴南下增入字。会贞按:此钟、谭本说,王氏误以为朱《笺》,由未见朱氏原本也。)
西南至鲁县东北,又分为二水。水侧有故城,两水之分会也。
(会贞按:数语与《泗水》篇同,盖以二水乱流,洙水即泗水,故交互言之。)
洙水西北流迳孔里北,
(朱作此,戴、赵改。会贞按:孔里见《泗水》篇。)
是谓洙、泗之间矣。
(会贞按:洙泗之间见《泗水》篇。又《史记·鲁世家赞》,洙、泗、之间,断断如也。)
《春秋》之浚洙,非谓始导矣,盖深广之耳。
(会贞按:详见《泗水》篇。)
洙水又西南,枝津出焉。
(会贞按:枝津详後,当出于今曲阜县西北。)
又南迳瑕丘城东,而南入石门,向来结石为水门,
(朱古字讹作门又二字,赵据黄本改又作右,戴删门字,又作古。会贞按:明抄本作古,戴是也。《名胜志》引此作向来二字,《方舆纪要》同,亦非。)
跨于水上也。西南流,世谓之杜武沟。
洙水又西南,迳南平阳县之显闾亭西,
(会贞按:县详《泗水》篇。)
邾邑也。《春秋·襄公二十一年·经》书,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者也。
(朱无也字。戴、赵增。)
杜预曰:平阳北有显闾亭。
(会贞按:杜《注》作南平阳西北。《释例》同。《续汉志》南平阳《注》,引杜亦作西北,此脱南字、西字。亭在今邹县西北。)
《十三州记》曰:
(会贞按:《泗水》篇南平阳下,引应劭《十三州记》,此亦应说。张澍辑阚る《十三州志》载此条,失之。)
山阳南平阳县又有闾丘乡。
(会贞按:《续汉志》,南平阳有闾丘亭。此乡之亭也。)
《从征记》曰:杜谓显闾、闾丘也。
(朱脱一闾字,赵同,戴增。会贞按:刘昭说同。)
今按漆县在县东北,
(会贞按:本杜《注》,见《泗水》篇。)
漆乡东北十里,见有闾丘乡,显闾非也。然则显闾自是别亭,未知孰是?
(会贞按:郦意谓东北自有闾丘乡,与古之闾邱同名,当即闾丘。而西北之亭别名显闾,乃别一亭,然终不敢臆定,盖其慎也。)
又南,?水注之。吕忱曰:?水出东平,
(赵平下增阳字,云:《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有东平阳县。戴增同。守敬按:吕忱《字林》皆本《说文》,而《说文》云,?,水涌光也。不以为水名,此吕补《说文》之阙。吕所云东平者,东平国也。与《尔雅·释地·释文》引吕湃水出扶风,《江水注》引氵哉水出蜀同。?水承汶水于刚县,刚县属东平国。若东平阳县为洙水所经,去?源甚远,赵臆增,戴从之,皆失於不考。)
上承汶水于刚
(朱作冈,赵同,戴改。)
县西,阐亭东。
(会贞按:刚县、阐亭并详《汶水》篇。《晋书·荀羡》、《宋书·孟怀玉传》作光水。《九域志》,龚邱有?水。《明·地理志》,宁阳东北有?罡城堰,即汶、?分流处。《水道提纲》,?河出汶上县东北,曰龙斗泉,乃别源也。)
《尔雅》曰:汶别为阐,其由洛之有波矣。
(朱由讹作曰,《笺》曰:一作由。赵作由,戴作犹。会贞按:明抄本作由。自汶出为氵阐,洛出为波,《释水》文。据此是《尔雅》本作阐,今作氵阐,乃後人加水傍。波水即门水,详《河水注》四。)
?水西南流,迳盛乡城西。京相?曰:刚县西南有盛乡城者也。
(会贞按:马国翰辑《春秋土地名》,失采此条。考左氏《春秋经·隐五年》,卫师入成阝。《谷梁》亦作成阝,云,成阝国也。《公羊》作盛。《释文》,成阝、盛并音成。《史记》作成。成阝、盛、成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成阝为文之昭。隐五年《疏》,成阝国,伯爵。杜预《注》,刚平县西南有成阝乡。刚平即刚县所改,则京、杜说合。惟《瓠子河》篇成阝都城下又云,隐五年,成阝侵卫。京相?曰,廪邱县南三十里有成阝都故城。殆京释地有两说乎?此城在今宁阳县北,《汶水》篇之成阝、城,非此也。)
又南迳泰山宁阳县故城西。
(会贞按:汉县属泰山郡,後汉属东平国,魏因。《舆地广记》,晋省。《地形志》,东阳平郡元城有宁阳城。在今宁阳县南二十里。)
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共王子刘恬为侯国。
(赵云:按《史表》,恬作恢。《索隐》曰,表在济南。今《汉表》无济南字。《地理志》泰山郡宁阳县曰侯国,是也。会贞按:或从《索隐》,谓今本《汉表》脱济南字,而以为移属,考宁阳与济南郡,中隔桃山、刚、钜平、蛇邱等县,恐小司马说不足据。又或以《汉表》及此《注》并名恬,而谓恢为恬之误。不知郦本《汉表》为说耳。恬、恢当两存之,不得定以恢为误。全书引《史》、《汉》之一说岐出者甚多也。)
王莽改之曰宁顺也。又南,洙水枝津注之。水首受洙,
(赵增水字。)
西南流迳瑕邱城北,又西迳宁阳城南,又西南入于?水。
(会贞按:水自今曲阜县西北,西南流。经滋阳县入?河,在今宁阳漕河之南。页圭绶谓即漕河,非也。)
?水又西南,迳泰山郡,乘丘县故城东。
(守敬按:汉县属泰山郡,後汉废,在今滋阳县西南三十五里。)
赵肃侯二十年,韩将举与齐、魏战于乘丘,
(朱《笺》曰:《史记·世家》赵肃侯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汉·地志》,太山郡有{亠桀}丘,乃史误也。赵云按《史记·赵世家》,肃侯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裴る《集解》引《地理志》云,泰山有桑丘县。今《汉志》是{亠桀}丘,桑、{亠桀}字形相近致讹。又《韩世家》宣惠王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六国年表》同。韩宣惠王之八年,乃周烈王之四十四年,实赵武灵王之元年也。去肃侯之二十三年,事隔两朝,年历三周。举为赵将,前已败死,又复为韩将以与魏战,可怪也?是以徐广曰,韩将,夫韩将而何以书于《赵世家》乎?《索隐》曰,举是韩将,而《纪年》云赵将,盖举本赵将,後入韩,此亦为史迁作调人耳。考之《纪年》则又不合。当周威烈王之十六年,正晋烈公之十年。齐田?与邯郸韩举战于平邑,获韩举。然则举是赵将稍可据。其时,韩武子、赵献侯、田齐宣公耳,年数相去八十六年之久,舛错如此。《索隐》引《纪年》云,其败当韩威王八年,是不同也。而韩又无威王。守敬按:《赵世家》各本皆作桑邱,据裴る说,则所见《汉志》亦作桑邱。《正义》引《括地志》谓在易州。此时齐伐燕桑邱,三晋皆来救之云云。考此事《年表》在敬侯七年,何得合韩举之战为一役?且《竹书》云,赵与魏、齐战,保以涉燕地?是桑邱本有二,韩举所战之桑邱,此泰山郡之桑邱也。三晋救燕之桑邱,与刘将夜封国之桑邱,此易州之桑邱也。《正义》混而一之,疏矣。刘将夜之封国,《史表》作桑邱,其作乘邱者,《汉表》耳。自《汉志》误桑为乘,遂因以改《表》,後之读《水经注》者,又以误本《汉志》为据,而韩举所战之桑邱,遂亦改为乘邱,不知与故书皆不合。《春秋·庄十年》,公败宋师于乘邱。应劭谓是济阴之乘氏若所见《志》,泰山郡有乘邱,应氏何不以《春秋》之乘邱属之?至颜师古所见,已是误本,故不从应说,然不博考《史记·集解》,径改先儒旧说,荒矣。会贞按:《韩世家》及《年表》所叙,即《赵世家》事。《赵世家》系於肃王二十三年,误移前二年耳。不得疑举为赵将,已败死复为韩将。又据《纪年》赵、韩各有一韩举,齐田?分获邯郸韩举,赵之韩举也。魏败赵将韩举,韩之韩举也。徐广靖即年数历计之,谓相距九十四年,决非一人,不得议有舛错。又《索隐》引《纪年》郑昭侯薨,次威侯立,後称威王,即《史》之宣惠王,是《史》无威王,而《纪年》有之。赵说详而未核,特疏明之。)
即此县也。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将夜为侯国也。
(赵云:按《史表》作桑邱侯。《索隐》曰,表在深泽。今《汉表》作乘邱,无深泽字,盖桑、{亠桀}字相似。然中山之封,何以在鲁、宋之郊?盖善长所见之《汉书》,已脱误矣。今直隶安肃县西南有桑邱城。安肃本汉中山国北新城地。将夜之封宜在彼,而此则非也。守敬按:赵氏既以将夜之封非乘邱,独不思韩举之战亦非乘邱,而不能据《史记·集解》以订今本《水经注》,反从朱《笺》以《史》作桑邱为讹,何耶?将夜之封,不在泰山。郦氏但以《史表》作桑邱,遂一并系於此,而未觉悟中山靖王子,不得远封泰山。若据《汉表》成帝鸿嘉元年,封东平思王子顷为桑邱侯,则的在泰山矣。)
?水又东南流,注于洙水,
(会贞按:《释例》水名内,洙水西南入沇水,下合泗。考洙入泗,泗入?,?即沇,安得谓洙水先入沇而後合泗乎?据《泗水注》,洙、?互相入,此?注洙,即洙入?,则入沇乃入?之误。段茂堂、桂未谷俱未之知也。《地形志》,高平有?水记水,之委。今?河自宁阳县东北,西南流经滋阳县,至济宁州东北入府河。)
又南至主平县
(朱脱县字,戴、赵增。县详《泗水》篇。)
南入于泗水。西有茅乡城,东去高平三十里。
(守敬按:《汉书·五行志》,山阳橐茅乡社云云,後汉橐改高平,即此茅乡也。在今邹县西南。)
京相?曰:今高平县西三十里有故茅乡城者也。
(守敬按:马国翰辑《春秋土地名》,失采此条。考《左传·僖二十四年》,茅,周公之胤。杜《注》,高平昌邑县西有茅乡。哀七年,邾茅,成子以茅叛。《注》,高平西南有茅乡亭。《释例》并同。是茅截然为二,在昌邑者,周之茅国;在高平者,邾之茅邑。《续汉志》,高平有茅乡城,即杜说高平之茅乡亭。刘昭乃引昌邑之茅乡释之。《方舆纪要》、《一统志》又谓昌邑之茅国後为邾邑,成子以茅叛,即此。高士奇、顾栋高、梁履绳说同。竟混高平之茅於昌邑之茅,岂误认杜《注》高平西南为高平郡耶?然何解於《释例》明言高平县?又何解於《续汉志》系茅乡城於高平县?且何解于此《注》所称京相?高平县西三十里凿凿之言耶?按《经》洙水至卞县入泗,郦氏依而释之,言于卞城西南入泗。然《春秋》之浚河,杜《注》洙水在鲁城北。《释例》,洙水八?水,下合泗。故郦氏接叙迳鲁县、瑕邱、南平阳,至高平入泗,以补《经》之所未备。今水上流已改道西南经曲阜县者,惟有泗水,不复分出,至滋阳县东北,始分一支,穿城西流,为府城,盖即洙水故道也,西南至济宁州南入运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王士祯
清·李元度
宋·施护
(宋)周羽翀
(清)钱塘袁枚子才
唐·杜朏
清·黄淦
清·王闿运
春秋·庚桑楚
宋·徐天麟
唐·齐己
清·高积厚
(清)谈迁
宋·希麟
宋·虞汝明
明·程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