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明儒学案-(清)黄宗羲
明儒学案目录:
关于《明儒学案》
作者简介
前言
郑性序
黄千秋跋
冯全垓跋
于准序
仇兆鳌序
明儒学案序
黄梨洲先生原序
贾润序
贾朴跋
贾念祖跋
莫晋序
《明儒学案》发凡
师说
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
教谕娄一斋先生谅
谢西山先生复
郑孔明先生伉
胡凤仪先生九韶
恭简魏庄渠先生校
侍郎余訒斋先生祐
太仆夏东巖先生尚朴
广文潘玉斋先生润
文恭陈白沙先生献章
举人李大厓先生承箕
通政张东所先生诩
给事贺医闾先生钦
吏目邹立斋先生智
御史陈时周先生茂烈
长史林缉熙先生光
州同陈秉常先生庸
布衣李抱真先生孔修
谢天锡先生祐
文学何时振先生廷矩
运使史惺堂先生桂芳
文清薛敬轩先生瑄
御史阎子与先生禹锡
侍郎张自在先生鼎
郡守段容思先生坚
广文张默斋先生傑
文庄王凝斋先生鸿儒
布衣周小泉先生蕙
同知薛思菴先生敬之
郡丞李介菴先生锦
文简吕泾野先生柟
司务吕愧轩先生潜
张石谷先生节
李正立先生挺
郡守郭蒙泉
举人杨天游先生应诏
端毅王石渠先生恕
康僖王平川先生承裕
光禄马谿田先生理
恭简韩苑洛先生邦奇
忠介杨斛山先生爵
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郎中徐横山先生爱
督学蔡我斋先生宗兖
御史朱白浦先生节
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
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知府季彭山先生本
尚书黄久菴先生绾
布衣董萝石先生澐(附子穀)
主事陆原静先生澄
尚书顾箬溪先生应祥
侍郎黄致斋先生宗明
中丞张浮峰先生元冲
侍郎程松溪先生文德
太常徐鲁源先生用检
都督万鹿园先生表
侍郎王敬所先生宗沐
侍读张阳和先生元忭
教谕胡今山先生瀚
文庄邹东廓先生守益
文庄欧阳南野先生德
贞襄聂双江先生豹
文恭罗念菴先生洪先
处士刘两峰先生文敏
同知刘师泉先生邦采
御史刘三五先生阳(附刘印山、王柳川)
县令刘梅源先生晓
员外刘晴川先生魁
主事黄洛村先生弘纲
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
郎中陈明水先生九川
大常魏水洲先生良弼
解元魏师伊先生良政
处士魏药湖先生良器
太常王塘南先生时槐
文洁邓定宇先生以讚
参政陈蒙山先生嘉谟
徵君刘泸潇先生元卿
督学万思默先生廷言
宪使胡庐山先生直
忠介邹南臬先生元标
给諫罗匡湖先生大紘
中丞宋望之先生仪望
徵君邓潜谷先生元锡
徵君章本清先生潢
佥事冯慕冈先生应京
前言
孝廉黄五岳先生省曾
长史周静菴先生冲
明经朱近斋先生得之
恭节周讷谿先生怡
提学薛方山先生应旂
副使薛畏斋先生甲
襄文唐荆川先生顺之
太常唐凝菴先生鹤徵
文贞徐存斋先生阶
中丞杨幼殷先生豫孙
佥宪蒋道林先生信
孝廉冀闇斋先生元亨
文简穆玄菴先生孔晖
教谕张弘山先生后觉
尚宝孟我疆先生秋
主事尤西川先生时熙
文选孟云浦先生化鲤
侍郎杨晋菴先生东明
郡守南瑞泉先生大吉
前言
行人薛中离先生侃
县令周谦斋先生坦
中丞李见罗先生材
敬学录 吴兴陆典以典著
前言
处士王心斋先生艮
处士王东崖先生襞(附樵夫朱恕 陶匠韩乐吾 田夫夏叟)
布政徐波石先生樾
教谕王一菴先生栋
文选林东城先生春
文肃赵大洲先生贞吉
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
侍郎杨复所先生起元
恭简耿天台先生定向
处士耿楚倥先生定理
文端焦澹园先生竑
尚宝潘雪松先生士藻
明经方本菴先生学渐
郎中何克斋先生祥
给事祝无功先生世禄
尚宝周海门先生汝登
文简陶石篑先生望龄
太学刘冲倩先生塙
文简湛甘泉先生若水
太仆吕巾石先生怀
侍郎何吉阳先生迁
郡守洪觉山先生垣
主政唐一菴先生枢
侍郎蔡白石先生汝楠
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文选唐曙台先生伯元
端洁杨止菴先生时乔
文定王顺渠先生道
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
琼山赵考古先生谦
学正曹月川先生端
督学黄南山先生润玉
文毅罗一峰先生伦
文懿章枫山先生懋
郎中庄定山先生昶
侍郎张东白先生元祯
布政陈克菴先生选
布衣陈剩夫先生真晟
布政张古城先生吉
方伯周翠渠先生瑛
司成蔡虚斋先生清
太常潘南山先生府
参政罗东川先生侨
文庄罗整菴先生钦顺
文庄汪石潭先生俊
文敏崔后渠先生铣
文定何柏斋先生瑭
肃敏王浚川先生廷相
文裕黄泰泉先生佐
文定张甬川先生邦奇
襄惠张净峰先生岳
庄裕徐养斋先生问
诸生李大经先生经纶
中丞李谷平先生中
文敏霍渭厓先生韬
考功薛西原先生蕙
文节舒梓溪先生芬
徵君来瞿塘先生知德
卢冠巖先生宁忠
侍郎吕心吾先生坤
忠节鹿乾岳先生善继
总宪曹贞予先生于汴
忠节吕豫石先生维祺
给事中郝楚望先生敬
谏议吴朗公先生执御
忠烈黄石斋先生道周
忠节金伯玉先生铉
中丞金正希先生声
辅臣朱震青先生天麟
徵君孙锺元先生奇逢
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
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
御史钱启新先生一本
文介孙淇澳先生慎行
主事顾泾凡先生允成
太常史玉池先生孟鳞
职方刘静之先生永澄
学正薛玄台先生敷教
侍郎叶园适先生茂才
孝廉许静余先生世卿
耿庭怀先生橘
光禄刘本孺先生元珍
忠端黄白安先生尊素
忠端刘念台先生宗周
尚宝司丞应天彝先生典
周德纯先生莹
卢德卿先生可久
杜子光先生惟熙
副使颜冲宇先生鲸
关于《明儒学案》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1610—1695年)撰。黄宗羲是清代浙东学派的创始人,对清代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章学诚赞誉“梨洲黄氏,出蕺山刘氏之门,而开万氏弟兄经史之学”。并指出黄宗羲在学术上上承明代学者王守仁、刘宗周,下启清初史家万斯大、万斯同,为清代浙东史学开山。
《明儒学案》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该书62卷,首列《师
...更多
作者简介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今属浙江)人。父黄尊素,东林党中重要人物,因揭露魏忠贤罪恶,为阉党诬陷,冤死狱中。黄宗羲深受家庭影响,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磨砺风节,疾恶如仇;反对宦官和权贵,成为东林子弟的著名领袖。清兵南下,黄宗羲组织同志,起兵抗击,不利,走入四明山,结寨自固,又依鲁王于海上。抗清斗争失败后,从事著述。他坚决反对明末空洞浮泛的学风,倡言治史,开浙东研史之风,为清代史家之开山祖。史学之外,对经学、天文、历算、数学、音律诸学都有很深造诣。清廷多次企图罗致他
...更多
前言
黄宗羲字太沖,号梨洲,公元一六一○年(明万历三十八年)生,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名士,天启年间,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而被杀害。崇祯初,宦官集团暂时失势,其中作恶多端的人将受到制裁。黄宗羲当时十九岁,得到这个消息后,毅然进京,为父讼冤,并且在对簿公堂时,手锥陷害他父亲的仇人。清军南下,黄宗羲回到浙江,召募义兵,组织抗清武装斗争。但不久兵败,被悬赏缉捕,只得隐伏山林。直到清政权基本稳定,放松了对沿海知名抗清人士的禁令后,才回到家乡,著书讲学。康熙十七年,清政府诏徵博学鸿儒,未几,又开设明史馆,以此网罗知识分子,黄宗羲屡次被推荐,
...更多
郑性序
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三教既兴,孰能存其一,去其二。并为儒而不相容,隘矣。孔子大中,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是以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然尝欲“无言”,且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大贤而下,概莫之及。后儒质有纯驳,学有浅深,异同错出。宋惟周子浑融,罕露圭角;朱、陆门人,各持师说,入主出奴。明儒沿袭,而其间各有发挥开闢,精确处不可掩没,梨洲黄子胪为《学案》而并录之。后之观者,毋师己意,毋主先入,虚心体察,孰纯孰驳,孰浅孰深,自呈自露,惟以有裨於为己之学,而合乎天地之所以为大,其於道也,斯得之矣。<
...更多
黄千秋跋
先王父所著《明儒学案》一书,甬上万管村先生宰五河时捐俸刻之,未及半而去官,遂辍。其稿本归勾章郑义门。吾姚胡泮英言,广抚杨公文乾令子某欲刻之,属千秋力求之郑氏。书往而泮英殁,千秋与义门不胜叹惋,以为必浮沉於蛮溪瘴岭间,不可得还矣。越数年而泮英之甥景鸣鹿赉原本至,谓泮英殁时属鸣鹿曰:“黄子《明儒学案》一书未刻,并未取还,此我所死不瞑目者也。汝能为我周旋,则九原感且不朽矣。”鸣鹿不负所託,远索之归,复还郑氏。义门鼓掌狂喜,庆完璧之复归於赵也。於是慨然捐赀续刻,始於雍正乙卯,至乾隆己未而竣。是书不终於泯没矣。
第
...更多
冯全垓跋
姚江黄梨洲先生以迈世之天姿,成等身之着作,自经术文章以至一能一技,靡不悉心体究,而尤自任以道之重。所著《明儒学案》,穷源竟委,博採兼收,将使后之学者各随其质之所近,浸淫滋溉以至於道,及其成功,万派同归矣。
夫有明讲学之家,其辨析较宋儒为更精,而流弊亦较宋儒为更甚。垓谓学术必原心术,但使存心克正,兢兢以慎独为念,从此存养省察,虽议论或有偏驳,亦不愧为圣人之徒。倘功利之见未忘,借先正之名目以自树其门户,则矫诬虚伪,势必色厉内荏,背道而驰。先生是书,殆欲以正心术者正学术欤!
板为郑氏所
...更多
于准序
粤自有明三百年间,理学名儒,英贤辈出,程、朱道统,直接心传,可谓彬彬盛矣,然而宗格物者极诋良知,护良知者复讥格物。要诸姚江、白沙辈,岂好为是说以惊世骇俗哉,夫亦各就人之资禀,以为造诣焉耳,譬若登山然,虽径有纡直险易之不同,而造极登峰,其揆一也,又何必纷纷聚讼为哉!
吾晋自薛文清以复性之学倡於河东,宗其旨者,代不乏人。独先清端,读书敦行,居恆每以孝弟为先,及出而历官四方,廉隅首饬,一以忠君爱民为念,初未见其侈谈理学也,而天子明圣,於考试词臣之顷,特蒙圣谕:“理学无取空言,若于成龙不言理学,而服官至廉,斯即理
...更多
仇兆鳌序
孔、孟之学,至宋儒而大显。明初得宋儒之传者,南有方正学先生首倡浙东,北有薛敬轩先生奋起山右,一则接踵金华,一则嗣响月川,其学皆原本程、朱者也。独天台经靖难之余,渊源遂绝。自康斋振铎於崇仁,阳明筑坛於舜水,其斯道绝而复续之机乎!当时从学康斋者有陈公白沙,而甘泉之随处体认天理,足以救新会之偏。其缵绪姚江者,有龙溪、近溪,而东廓从戒惧觅性,念菴从无私识仁,亦足以纠二溪之谬。就两家而论,白沙之静养端倪,非即周子主静之说乎?阳明之致其良知,非即孟子良知之说乎?然而意主单提,说归偏向,遂起后来纷纭异同之议耳。虽然,白沙之学在於收敛近里,一时宗
...更多
明儒学案序
盈天地间[1]皆心也,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故穷天地万物之理,即在吾心之中。后之学者,错会前贤之意,以为此理悬空於天地万物之间,吾从而穷之,不几於义外乎?此处一差,则万殊不能归一。夫茍工夫着到,不离此心,则万殊总为一致。学术之不同,正以见道体之无尽[2]也。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於一途,勦其成说,以衡量古今,稍有异同,即诋之为离经畔道,时风众势,不免为黄芽白苇[3]之归耳。夫道犹海也,江、淮、河、汉以至泾、渭蹄涔,莫不昼夜曲折以趋之,其各自为水者,至於海而为一水矣。使为海若者,汱然自喜,曰:“咨尔诸水,导源而来,不有缓急平险、清浊远近
...更多
黄梨洲先生原序
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心无本体,工夫[7]所至,即其本体,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8]。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於一途,使美厥灵根者,化为焦芽绝港。夫先儒之语录,人人不同,只是印我之心体,变动不居[9],若执定成局,终是受用不得。此无他,修德而后可讲学。今讲学而不修德,又何怪其举一而废百乎?时风愈下,兔园称儒,实老生之变相;坊人诡计,借名母以行书。谁立庙庭之中正?九品参差,大类释氏之源流;五宗水火,遂使杏坛块土为一鬨之市,可哀也夫!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徐芳烈
清·俞蛟
(唐)崔令钦撰
刘宋·僧伽跋摩
清·段玉裁
宋·赵升
汉·伶元
清·杨岳斌
元·李冶
邵廷采
元·陈致虚
祝允明
清·陈弘谋
明·屠羲时
(唐)蘇廙
杨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