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六-大明会典
大明会典卷之九十六
丧礼一 丧葬之礼、通乎上下。各有差等、无敢僣踰。 歷朝大丧、首 遗詔、次部议、而仪注事例附马。 宗藩及品官卹典嘉靖隆庆以来、数更条例。今著其见行者、以便遵守 大丧礼 洪武三十一年 高皇帝丧礼 遗詔。一天下臣民令到出三日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 ○一毋发民哭临官殿中。当临者、皆以旦晡各十五举哀礼毕非旦晡临、毋得擅哭 ○一当给丧事及哭临者皆毋跣。絰带毋过三寸。无布车兵器 ○一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管军戍守官员、毋得擅离信地、许遣人至京 ○一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官民军士、今后一听 朝廷节制。护卫官军、王自处分 ○一诸王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部议。一在京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员、闻丧次日各易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赴 内府听宣 遣詔毕、于本衙门斋宿、素服、朝晡诣 几筵哭。仍各置孝服、至第四日成服、朝晡哭临、至葬毕而止。仍自成服日為始、服孝服二十七日而除。其命妇、亦于第四日各具孝服、由 西华门入哭临、不许带金银首饰 ○一 诸王、世子、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内使宫人等、俱服斩衰三年、自闻丧第四日成服為始、二十七月而除。凡临朝视事、素服乌妙帽黑角带、退朝服衰服 ○一官员、麻布大袖圆领衫、不缉边麻布帽、就用所带帽、以布裹之、仍垂带。麻腰絰。麻鞋 ○一命妇、麻布大袖圆领长衫、麻布盖头 ○一冥器、行移工部及 内府司设监等衙门成造、照依生存所用卤簿器物名件 ○一作神主、用栗木為之、制度依家礼 ○一差行人齎捧 遗詔、前去各布政司、并直?府州衙门开读 ○一在外大小衙门文武官员人等、 詔书到日、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行四拜礼、跪听宣讫、举哀、再行四拜礼毕。各置孝服、至第四日成服為始、每旦率合属官僚人等、于本衙门朝 闕设香案、哭临三日而除 ○一在外大小衙门、各令官一员赴京致祭、所用香烛祭物、礼部备办 永乐二十二年 文皇帝丧礼 遗詔、丧服礼仪、一遵洪武旧制 部议。一宫中自 皇太子以下、成服日為始、服斩衰二十七月而除。 亲王、世子、郡王、及王妃、世子妃、郡王妃、公主、郡主以下、闻丧皆哭尽哀、行五拜三叩头礼。第四日成服、斩衰二十七月而除。凡 王视事、素服乌纱帽黑角带。退服衰服。服内并停音乐嫁娶。其祭祀、止停百日 ○一在京文武官初闻丧、素服乌纱帽黑角带。明日清晨、诣 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退、置斩衰服、于本衙门宿歇、不饮酒食肉。第四日成服、具衰服诣 思善门外、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 【洪熙后朝临七日】 各十五举声。成服日為始、服衰服二十七日。兄入朝、及衙门视事、用布裹纱帽、垂带、素服腰絰麻鞋。退服衰服。二十七日之外、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二十七月而除。听选办事等官服衰服、监生吏典僧道人等素服、以成服日為始、皆赴顺天府朝 闕设香案、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 【洪熙后朝临七日】 各十五举声。仍各素服二十七日而除。文武官命妇闻丧第四日、各服麻布大袖圆领长衫、麻布盖头、清晨由 西华门入、哭临三日。仍各去金银首饰、素服二十七日。凡音乐祭祀、官员军民人等、并停百日。男女婚嫁、官员停百日、军民人等、停一月。军民素服、妇人素服不妆饰、俱二十七日 ○一在外俱以闻丧日為始、令到之日、文武官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行四拜礼、跪听宣读讫、举哀、再行四拜礼毕。各置斩衰服、于本衙门宿歇、不饮酒食肉。第四日成服、每旦率合属官僚人等、服衰服就本衙门朝 闕设香案、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 【洪熙以后并无朝临】 各十五举声。作服日為始、衰服二十七日。衙门视事、用布裹纱帽垂带素服腰絰麻鞋。退服衰服。二十七日后、素服鸟纱帽黑角带二十七月而除。文武官命妇闻丧、素服举哀三日、各十五举声。去金银首饰、素服二十七日而除、军民男女、皆素服一十三日。凡音乐祭祀官员军民人等、并停百日。男女嫁娶、官员停百日、军民停一月 ○一在京文武官孝服、每员官给麻布一疋自製。四夷使臣、工部造与孝服。 诸王公主遣官、及内外文武官员人等、诣 几筵祭祀者、光禄寺备祭物、翰林院撰祭文、引赴 思善门外行礼。各处进香官辞归者、 诸王公主所遣、临期司礼监请 旨给赐。其方面官、与路费钞二十锭。餘十锭 ○一京城闻丧日為始、寺观各声鐘三万杵、禁屠宰四十九日 ○一上 尊謚 【仪具后】 ○一二十七日以后、 皇帝素冠麻衣麻絰临朝、退仍衰服 ○一发引 【仪具后】 ○一大祥、奉安 神主神座仪物于 太庙前一日、遣官祭告 太庙。至日、 上祭告 几筵殿。 皇太后、 皇后以下、各祭一坛。 王府遣官、共祭一坛。在京文武官员、共祭一坛 ○一禫祭、遣 亲王诣 陵行礼 洪熙元年 昭皇帝丧礼 遗詔。山陵制度、务从俭约。丧制用日易月、皆以二十七日释服。毋禁嫁娶音乐。在外亲王、藩屏為重、不可輒离本国。各处总兵镇守备御重臣、及文武大小官员、亦毋擅离职守。闻丧之日、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悉免赴 闕行礼 部议。自闻丧日為始、不鸣鐘鼓。在京禁屠宰十三日。 诸王、世子、郡王、及王妃、郡主以下、并遵 遗詔、丧服二十七日而除。上 尊謚次日、百官各具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于 承天门、俟开读 尊謚詔 嘉靖四十五年 肃皇帝丧礼 遗詔。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宗室亲郡王、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宫、各於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并土官、并免进香。 郊社等礼及祔葬祔享、各稽 祖宗旧典、斟酌改正 部议。一发丧。 殿下括髮、诣 大行皇帝宫内举哀。哀止。小殮、括髮设奠、 【不用文】 举哀归丧次。 皇贵妃等妃、 殿下妃、 皇孙、 涇简王妃等妃、 景恭王妃、 寧安公主、举哀礼同。哀毕、各归丧次 ○是日、颁 遗詔 ○一大殮。 殿下素服束髮、诣 太行皇帝前举哀设奠。 【不用文】 大殮、奉安 梓宫。设 几筵、安 神帛、立 铭旌、哭尽哀。 皇贵妃、 殿下妃、 皇孙、及 各王妃、 公主、哭临礼皆同 ○一成服。 殿下服衰服、诣 梓宫前举哀、行奠祭礼。 皇贵妃、 殿下妃、 皇孙、及 各王妃、 公主、皆成服。各设祭一坛。六尚及宫人各随祭。礼毕、各归丧次 ○是日、内官内使祭一坛 【以上各俱用文】 ○次日、公侯駙马伯五府六部等衙门、共一坛。文武三品以上命妇、共一坛 ○一每七及百日、 殿下一坛、 皇贵妃等妃共一坛、 殿下妃一坛、 皇孙一坛、 涇简王妃等妃共一坛、 景恭王妃一坛、 寧安公主一坛 ○一内外官员军民人等、及各 王府夷使、礼并与洪武永乐同 永乐二十二年上 尊謚仪 【隆庆初稍有更定者、附註于下】 前期三日、斋戒。前一日、遣官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如常仪。 【俱太常寺先期奏请。各祭告、用祝文香帛果酒脯醢】 是日、 【后用前一日】 内侍官置册宝舆于 奉天门、 【即皇极门。仍有香亭。又几筵前左右、先设册宝案】 捧册宝各置舆中。 皇帝具衰服诣奉天门。 【隆庆初、先祭告几筵陈祭品如常仪。祭毕、御皇极门、百官暂免朝参】 内侍官举册宝舆。导引官导 皇帝后随、降阶陞輅。 【导引官退】 百官序立金水桥南、北向。 【皆素冠服腰絰】 俟册宝舆将至、皆跪、册宝舆过毕、兴、皆随至 思善门外序立、北向。 皇帝降輅。 【隆庆初、内官导引至乾清门外降輅】 册宝舆由中门入、至 几筵殿丹陛上。导引官导 皇帝由左门入。内赞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导引官导 皇帝就丹陛上拜位。捧册宝官捧册宝由左门入、 【隆庆初、由殿中门入】 至 几筵前、分左右立、北向。导引官奏四拜。 【后内赞奏】 皇太孙、 亲王、皇孙陪拜丹陛上。百官陪拜 思善门外。内赞及鸿臚寺官、同时传赞四拜毕。导引官导 皇帝由殿左门入、诣 几筵前。奏跪。内赞及鸿臚寺官、传赞 皇太孙以下、及百官跪。奏进册。捧册官跪进册于 皇帝左、 皇帝受册献毕、授捧册官置于案。奏进宝。捧宝官跪进如前仪。奏宣册。宣册官跪宣册于 皇帝左毕。奏宣宝如宣册、毕。奏俯伏、兴、平身、四拜。 【传赞百官同】 奏復位。导引官导 皇帝由殿左门出就拜位。奏四拜。 【传赞同】 礼毕。行祭礼。导引官导 皇帝诣 几筵前就拜位。奏四拜。 【隆庆初、接行祭礼、省就位四拜】 奏初献礼。奏跪献酒。 【隆庆初、初献有献帛】 赞读祝。读祝官读毕。亚献终献礼拜传赞并同。 【隆庆初、终献后、有奏俯伏、兴、平身、奏復位、导引出殿左门就拜位、奏四拜】 导引官导 皇帝由殿左门入、诣 神位前、捧册宝授内侍官捧入、导引官导 皇帝入内奉安讫。奏叩头毕。导引官导 皇帝由左门出、至丹陛上。奏礼毕。 【传赞同】 导引官导 皇帝还宫 隆庆元年进呈 尊謚议文仪 先是 敕諭文武群臣议上 尊謚。至期前一日、鸿臚寺官于 宣治门设 謚议文案。是日早、 上具衰服 【隆庆六年、上具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絰】 御宣治门。捧謚议官立于阶之东。文武百官、各具素冠服、 【隆庆六年、百官乌纱帽黑角带皂靴】 诣丹墀赞行四拜礼兴。礼部官出前跪奏进 尊謚议文。奏毕、復位。序班二员、引班首官稍进前。捧謚议官以文授班首官、班首官受 謚议文、由中道进。将至 御前、序班赞进 尊謚议文。 上起、至 謚议文案之北。班首官进 謚议文置於案。赞跪。百官皆跪。 上览毕、召翰林院官趋至前、跪。 上以 謚议文授翰林院官、 命撰 謚册文、翰林院官受讫、捧从中道出。 上復坐。赞俯伏、兴。班首官与百官俯伏、兴。班首官復位。赞行四拜礼毕。序班彻案。 上还 隆庆元年 尊謚颁詔仪 先期、鸿臚寺设 詔案于 皇极殿内东、锦衣卫设伞盖于 皇极殿前。至日早、百官各具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于 承天门外伺候。 上御中极殿、具黑翼善冠、白素袍、黑犀带。执事官先行五拜三叩头礼。鸿臚寺官奏请陞殿。导驾官导 上御皇极殿。鸣鞭讫。序班举 詔案于殿中。翰林院官捧 詔立于左。鸣赞唱颁 詔。翰林院官以 詔授礼部官、礼部官受 詔置于案。序班举案由殿左门出。锦衣卫用伞盖、迎至 承天门上。百官入班。鸣赞唱四拜。称有 制。唱跪。开读讫。再唱行四拜礼。鸿臚寺官传奏礼毕。百官退。 詔书迎至礼部、授使者颁行天下 永乐二十二年发引仪 发引前三日、行奏告礼。百官预斋戒三日。 【隆庆初、太常寺先六日奏斋戒、京城内外禁屠宰音乐。敕命大臣一员护丧行礼。敕把总内官。敕入皇堂内官内使】 遣官以葬期告 天地、 宗庙、 社稷。 【祭品行礼如常仪】 皇帝衰服告 几筵。 【礼如啟奠】 皇太子 亲王以下、皆衰服随班行礼。是日后、百官衰服朝一临、至发引日止。京师内外禁乐、至祔祭日止。禁屠宰至葬毕日止。发引前一日、遣官祭金水桥、 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德胜门、并桥、清河桥、沙河、京都应祀神祇、并经过去处应祀神祠。 【隆庆初、增祭乾清宫门、隆宗门、思善门、并桥、归极门、御桥、玉河桥、沙河安济桥、朝宗桥、其应祀神祇、关王庙、天将庙、灵济宫、城隍庙、东岳庙、真武庙、内门桥、俱内官行礼、一河桥以下、俱太常寺官行礼、祭用酒果殽饌香烛祝文】 是夕、设辞奠。 【隆庆初、改辞灵礼如啟奠】 皇帝、 后妃、 皇太子、 亲王以下、皆衰服、以序致祭。司礼监、礼部、锦衣卫官、提督执事者、设 大昇舆于午门外。依图式陈葬仪于 午门外、并 大明门外、发引日、设啟奠、内侍陈设醴饌拜位如常仪。内导引官导 皇帝衰服诣拜位、 皇太子、 亲王以下、各就拜位。赞礼赞四拜、奠帛、献酒、读祝、四拜、举哀、兴、哀止、望瘞、礼毕。 【隆庆初、改望瘞為焚币帛祝文、以后祖奠遣奠至陵安神迁奠享礼礼俱同】 内导引官导 皇帝诣【初无】 虞祭、内侍陈醴饌拜位于 几筵前、如常祭仪。内导引官导 皇帝衰服诣拜位。 皇太子、 亲王以下、衰服各就拜位。行四拜礼。初献、奠帛、献酒、读祝。亚献。终献、赞四拜。举哀、兴、哀止、望瘞、礼毕。卒哭、用虞祭后刚日、礼同虞祭。自是罢朝夕奠。至卒哭之明日、奉 神主祔享于 太庙。 【仪具升祔下】 祭毕、太常卿于 神主前跪奏请 太宗文皇帝神主还几筵。奏讫、导引官导 皇帝捧 神主、由 庙左门出、至门外、安奉于 御輦。仪卫繖扇导从如来仪。 皇帝陞輅、后随、至午门外。仪卫止。 皇帝至思善门、降輅、释祭服、易衰服、随 御輦至几筵殿前。内侍于輦前跪奏、请 神主降輦升座。内侍奉 铭旌、由中门出。执事官陞捧 梓宫。内执事持翣左右蔽 梓宫降殿。内侍官于 梓宫前跪奏、请 梓宫陞龙輴。执事官奉登龙輴、讫。以綵帷饰 梓宫。执翣仍列左右。内侍擎繖扇侍卫如仪。列旧所御仪仗于前。 謚册宝舆、 神帛舆、 真亭、 铭旌、以次而行。内导引官导 皇帝由殿左门出、 后妃、 皇太子、 亲王、及宫眷后随、 【后妃宫眷哭於幃中】 至 午门内、设遣奠如祖奠仪。内侍于 梓宫前跪奏、请 灵驾进发。司礼监官率仪卫 謚册宝舆等前行。 皇帝、 后妃、 皇太子、 亲王以下、皆哭尽哀。内侍于 皇帝前跪奏、请还宫。内侍导引 皇帝还宫。 后妃以下俱还宫。 【隆庆初皇子同还】 执事官舁 梓宫由中门出、至午门外。礼官跪奏请 梓宫陞大昇舆。执事官奉 梓宫陞舆、讫。 【隆庆初、即午门内内侍官跪奏、请梓宫陞大昇舆、安置讫、始行遣奠礼】 礼官跪奏、请 灵驾进发。司礼监、礼部、锦衣卫整视葬仪、以次前行。 皇太子、 亲王以下、哭送 【天顺八年、弘治十八年、俱亲王护丧行礼。隆庆初、遣駙马都尉。沿途至陵往返、俱遣官行礼】 灵驾出、至端门外、行辞 祖礼。 【后改為朝祖】 执事官预设褥位于 太庙中香案前。 【太常寺设香烛】 梓宫至端门外、礼官跪奏、请辞 祖。导引官导 皇太子易常服、诣 神帛舆前跪。礼官奉 神帛授 皇太子、 皇太子捧 神帛由 庙街左门入、 【隆庆初、梓宫至端门外少驻。导引官导遣官易浅淡色服、请神帛舆前跪、太常寺官跪于遣官之左、奏请世宗肃皇帝朝祖。太常寺官兴。遣官俯伏、兴、诣舆、捧神帛、由庙街左门入】 至 太庙褥位、跪置 神帛于褥、兴。 皇太子正立于 神帛后。赞礼赞跪。 皇太子跪。礼官跪于 皇太子之左、奏 太宗文皇帝謁辞。礼官兴。赞礼赞俯伏、兴。 皇太子俯伏、兴。赞五拜三叩头礼毕。 皇太子跪捧 神帛兴、仍由 庙左门出、至舆前、以 神帛授礼官、礼官跪受 神帛、安奉舆中、讫。 【隆庆初、遣官自奉安讫、太常寺官跪奏、请灵驾进发】 跪奏请 灵驾进发。 皇太子仍丧服、 【遣官易衰服】 及 亲王以下随行。 梓宫由承天门大明中门出。 皇太子、 亲王以下、俱由左门出、步送至德胜门外、骑送至 陵。 【隆庆初、遣官及各衙门分定送葬官、俱步送至德胜门外、骑送至天寿山红门外、仍步送至陵。是日俱免辞、还仍朝见】 在途并至 陵、俱朝夕奠哭临 诸王皇亲駙马公侯伯、及文武百官、军民耆老、四品以上命妇、以序沿途设次致祭。 【皇亲命妇、及文武官三品以上命妇、共祭一坛于顺天府前。公侯伯、及文武官员耆老人等、共祭一坛于土城外。禪师僧道、共祭一坛于清河。皇亲及駙马、共祭一坛于沙河】 祭毕、文武官不係 山陵执事及分送者、并命妇耆老、悉还。 大昇舆行、沿途每程预设校尉舁送、选委内官同锦衣卫官、专一提督、务在起止有节、行步安徐。沿途宿顿之处、预先搭盖席殿、仍量搭席房以贮仪仗等物。至 陵、执事官先陈龙輴于 献殿门外、候 大昇舆至、礼官诣 大昇舆前、跪奏、请 灵驾降舆升龙輴、诣献殿。执事官奉 梓宫陞龙輴、由中门入、 皇太子、 亲王、俱由左门入、 【遣官亦由左门入】 诣 献殿安奉讫。 謚册宝等舆、仍陈于前。行安神礼。执事官陈醴饌如常仪。设 皇太子拜位于 梓宫前。内侍导 皇太子诣拜位。赞四拜、兴。赞跪、奠酒、读祝、俯伏、兴。赞四拜。举哀、兴。哀止。赞礼毕。 亲王以下、陪拜如常仪。 【百官俱于献殿前。鸿臚官传赞同】 遣官祀 后土、并 天寿山。 【各陈设酒饌。赞再拜、兴、酹酒、读祝、再拜、兴、礼毕。洪熙以后、俱同日别遣官祭各陵、仪同前。但前后各四拜】 俟掩 玄宫时至、设迁奠。执事官陈醴饌如常仪。设 皇太子拜位于 梓宫前。内侍导 皇太子诣拜位。赞四拜、兴。赞跪、奠帛、奠酒、读祝、讫。俯伏、兴。赞四拜、举哀、兴。哀止、望瘞。 亲王以下、陪拜如常仪。 【百官俱于献殿前。鸿臚官传赞同】 退。将掩 玄宫。内侍导 皇太子、 亲王以下、诣 梓宫前跪。内侍跪奏请 灵驾赴玄宫。俯伏、兴。执事官陞奉迁 梓宫入皇堂安奉讫。内侍捧 謚册宝置于前、陈列冥器等毕。行赠礼。 【内侍官仍设灵座于献殿上、候安神主】 执事官陈醴饌于 皇堂门外。奉玉帛安置于香案前。设 皇太子拜位于前。内侍导 皇太子诣拜位。赞四拜、兴。赞跪。赞奠酒。赞进赠。执事官捧玉帛跪进于 皇太子之右、 皇太子受玉帛献毕、以授内执事、捧入 皇堂安置讫。赞俯伏、兴。 皇太子俯伏、兴。赞四拜、举哀、兴。哀止。赞赠事毕。内侍出、遂掩 玄宫。掩毕、行享礼于 玄宫前、如迁奠仪。遣官祀 后土、及祭 天寿山。 【后称告谢】 掩 玄宫将毕、内侍设香案于 玄宫门外、陈醴饌如仪。设题主案于香案前、西向。设 皇太子拜位于前、北向。内侍盥手出 主于案上。题主官盥手西向题 主毕。内侍奉 主置于神座。藏 神帛于箱中、置其后。内侍跪奏、请 太宗文皇帝神灵上神主。 【隆庆初全具尊号】 奏讫。赞四拜、兴。赞跪、献酒、读祝、俯伏、兴。赞四拜。举哀、兴、哀止。 【焚祝文】 内侍啟櫝受 主讫。跪奏请 神主降座陞舆、奉 神主陞灵舆、至献殿上。内侍跪奏请 神主降舆陞座、奉 神主即座讫 【隆庆初神主即座讫、先行安神礼如前仪。将回京、别遣官以葬毕告各陵】 行初虞礼。执事官陈醴饌于 神主前。设 皇太子拜位于香案前。内侍引 皇太子就拜位。赞四拜、兴。赞行初献礼。赞跪。 皇太子跪、奠帛、奠酒、读祝毕。俯伏兴亚献。终献。赞四拜。举哀、兴、哀止、望瘞、礼毕。内侍捧 神帛箱埋于殿前屏处洁地。焚凶器于野。葬日初虞、柔日再虞、刚日三虞、后间日一虞、至九虞止。在途、 皇太子行礼。还京、 皇帝亲行礼。 【隆庆初、自初虞至七虞在途、八虞在城外、俱护丧官行礼。九虞还京、上亲行礼】 神主啟行将还、内侍于 神主前跪、奏请 神主降座升舆还京、奏讫、俯伏、兴。于 灵座上奉 神主升灵舆进行、仪仗侍卫如仪。 皇太子后随。在途、仍朝夕奠。 神主还京、先於城外置幄次。锦衣卫备仪卫。教坊司备鼓吹不作。百官衰服奉候城外。 神主至、入幄次。百官序列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候 神主进行、百官后从至 午门外、仪卫等退。导引官导 皇帝衰服奉迎于午门内。 神主至、举哀、步导 【隆庆初。世庙妃皇后皇子王妃公主及宫眷等、俱迎神主于宫门内、举哀、以次后随】 神主陞几筵殿内。 皇帝立于殿上稍东、西向。内侍于 灵舆前跪奏请 神主降舆陞座。奏讫、捧 神主安奉于灵座讫。 【隆庆初上亲捧】 行安神礼。执事官陈设如常仪。内导引官导 皇帝诣拜位。奏四拜兴。奏跪、奠酒、读祝、俯伏兴。奏四拜、举哀、兴、哀止。 【焚祝文】 奏礼毕。 皇太子、 亲王以下、陪拜如常仪。百官于 思善门外随班行礼、传唱如仪。 【隆庆初安神毕、世庙妃皇后皇子以下、以次如拜位举哀、各行謁见四拜礼】 明日、百官行奉慰礼。 【隆庆】 几筵殿内稍东、西向立。 皇太子、 亲王以下 丹陛上稍东西向立。执事者陞彻帷幕等物、拂拭 梓宫毕。内侍彻啟奠。内执事官进龙輴于 几筵殿下。设 真亭 神帛舆 謚册宝舆于丹陛上。设祖奠如啟奠仪。毕。内导引官导 皇帝诣 梓宫前稍东西向立。导 皇太子由殿左门入、立于 皇帝之南稍东、西向。 亲王以下、俱于 丹陛上稍东、西向立。内侍于 梓宫前跪奏、请 灵驾进发内侍捧 鎰册宝、次捧 帛、由殿中门出、各置舆内。次捧 神主升座讫。内导引官导 皇帝由殿左门入、行安神礼如前仪。礼毕、 皇帝释服还宫。明日、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行奉慰礼 凡 大丧内朝贺祭祀等礼、洪熙元年、 仁宗既祔 庙、 上仍素服御西角门视朝。遇行时享等礼、太常寺奏祭祀、其日早朝鸣鐘鼓、服黄袍、 御奉天门视朝。祭毕、仍如前。至禫祭后、始释素服 ○成化二十三年、 宪宗丧服既除、 上仍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絰视朝。不鸣鐘鼓。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朝参。至百日后、始变服如常。是年冬至节、 詔免行贺 ○弘治元年正旦、以 宪宗服制未及小祥、 上服黄袍御奉天殿、鸣鐘鼓、鸣鞭、作堂下乐、文武官具公服行五拜三叩头礼。次日至十五日、具黑翼善冠浅淡袍服犀带、 御奉天门。文武官具常服朝参。至禫祭、免朝一日。遣官诣 陵致祭 ○正德十六年、 肃皇帝万寿圣节、以 武宗山陵未毕、令天下齎进表文、并公侯駙马伯仪宾进贺綵?、俱免宣读陈设、逕送司礼监承运库交收 ○嘉靖四十五年岁暮 大祫、隆庆元年孟春时享 太庙、以 世宗丧礼、尚在二十七日之内、礼部题准照弘治十八年例、暂遣官行礼。乐设而不作。免陞殿奏祭祀。斋戒之日、 上于丧次致斋。陪祀官俱暂免 ○隆庆元年正旦后、 世宗丧礼成服毕、 上始服衰服御宣治门视事。百官素冠服腰絰、行奉慰礼。以后朝参并同。至二十七日满 上易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絰、御宣治门视事。俱不鸣鐘鼓。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朝参办事。二月祭 先师孔子、及 朝日坛、 歷代帝王、以 梓宫在殯、议准照弘治十八年例、免请陞殿、及传 制、令太常寺具本奏知、仍各遣官行礼。乐设而不作。致斋之日、照天顺八年例、 上具黄素袍翼善冠。百官具浅淡色服朝参。陪祀执事官、至期、仍各祭服行礼。本月祭 太社、 太稷、议准仍请 上亲祭。餘并同前例。三月、 世宗祔 庙毕、次日免朝。百官乌纱帽黑角带青圆领办事。又次日、 上具黑翼善冠黑犀带浅淡袍服、御皇极门。百官仍乌纱帽黑角带浅淡色服、行奉慰礼。以后俱 皇极门视事、鸣鞭、鸣鐘鼓、如 累朝例。是年孟夏时享 太庙、以 世宗神主尚在几筵、照正德元年例、先一日、 上具常服祭告 几筵、祗请诣 庙享祀。以后遇 太庙时享祫祭、大祥内皆如之。其鸿臚寺奏请陞殿、太常寺奏致斋、及祭毕 圣驾回宫、俱乐设而不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赖文俊
(东晋)僧肇
明·许三阶
明·王锡爵
(东汉)刘珍等,吴树平 校注
宋·契嵩
(清)吳德功
清·沈雄
(清)孫星衍 等輯
清·蒋埴
(清)文祥
战国·荀况
宋·彭百川
清·傅金铨
歐陽競無
守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