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唐會要卷二十-唐會要
唐會要卷二十
陵議
貞觀九年。高祖崩。詔定山陵制度。令依漢長陵故事。務在崇厚。時限既促。功役勞敝。祕書監虞世南上封事曰。臣聞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顯。珍寶具物。以厚其親。然審而言之。高墳厚壟。珍物必備。此適所以為親之累。非曰孝也。是以深思遠慮。安于菲薄。以為長久萬世之計。割其常情。以定之耳。昔漢成帝造延昌二陵。制度甚厚。功費甚多。諫議大夫劉向上書曰。孝文帝居霸陵。悽愴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用紵絮斮陳漆其間。豈可動哉。張釋之進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夫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釋之所言。為無窮計也。孝文寤焉。遂以薄葬。又漢氏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貢賦。以一分入山陵。武帝歷年長久。比葬。陵中不復容物。霍光暗于大體。奢侈過度。其後至更始之敗。赤眉入長安。破茂陵取物。猶不能盡。無故聚斂百姓。為盜之用。甚無謂也。魏文帝于首陽東為壽陵。作終制。其略云。昔堯葬壽陵。因山為體。無樹無封。無立寢殿園邑。為棺槨足以藏骨。為衣衾足以朽肉。吾營此不食之地。欲使易世之後。不知其處。無藏金玉銅鐵。一以瓦器。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是無不掘之墓。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燒取玉柙金鏤。骸骨並盡。豈不重痛哉。若違詔妄有變改。是為戮屍于地下。死而重死。不忠不孝。使魂而有知。將不福汝。以為永制。藏之宗廟。魏文此制。可謂達于事矣。向使陛下德止于秦漢之君。臣則緘口而已。不敢有言。伏見聖德高遠。堯舜猶所不逮。而俯與秦漢之君。同為奢泰。捨堯舜殷周之節儉。此臣所以戚戚也。今為邱壟如此。其內雖不藏珍寶。亦無益也。萬世之後。人但見高墳大塚。豈謂無金玉也。臣之愚計。以為漢文霸陵。既因山勢。雖不起墳。自然高敞。今之所卜。地勢既平。不可不起。宜依白虎通所陳周制。為三仞之墳。其方中制度。事事減少。事竟之日。刻石于陵側。書明邱封大小高下之式。明器所須。皆以瓦木。合于禮文。一不得用金銀銅鐵。使後世子孫。並皆遵奉。一通藏之宗廟。豈不美乎。且臣下除服。用三十六日。已依霸陵。今為墳壟。又以長陵為法。恐非所宜。伏願深覽古今。為久長之慮。書奏不報。世南又上疏曰。漢家即位之初。便營陵墳。近者十餘歲。遠者五十年。方始成就。今已數月之間。而造數十年之事。其於人力。亦已勞矣。又漢家大郡五十萬戶。即日人眾。未及往時。而功役與之一等。此臣所以致疑也。又公卿上奏。請遵遺詔。務從節儉。太宗乃謂中書侍郎岑文本曰。朕欲一如遺詔。但臣子之心。不忍頓為儉素。如欲稱朕崇厚之志。復恐百世之後。不免有廢毀之憂。朕為此不能自決。卿等平章。必令得所。勿置朕於不孝之地。因出虞世南封事。付所司詳議以聞。司空房元齡等議曰。謹按高祖長陵。高九丈。光武陵高六丈。漢文魏文。並不封不樹。因山為陵。竊以長陵制度。過為宏侈。二丈立規。又傷矯俗。光武中興明主。多依典故。遵為成式。實謂攸宜。伏願仰遵顧命。俯順禮經。詔曰。朕既為子。卿等為臣。愛敬罔極。義猶一體。無容固陳節儉。陷朕于不義也。今便敬依來議。於是山陵制度。頗有減省。
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昔漢家皆先造山陵。既達始終。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營。不煩費人功。我深以此為是。古者因山為墳。此誠便事。我看九嵕山孤聳迴繞。因而傍鑿。可置山陵處。朕實有終焉之理。乃詔曰。禮記云。君即位而為椑。莊周云。息我以死。豈非聖人遠鑒深識。著之典誥。恐身後之日。子子孫孫。尚習流俗。猶循常禮。功四重之櫬。伐百祀之木。勞擾百姓。崇厚墳陵。今先為此制。務從儉約。于九嵕之上。足容一棺而已。木馬塗車。土桴葦籥。事合古典。不為世用。又佐命功臣。義深舟楫。追念在昔。何日忘之。漢氏將相陪陵。又給東園祕器。篤終之義。恩意深厚。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宜賜塋地一所。以及祕器。使窀穸之時。喪事無闕。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山陵畢。
陵在醴泉縣。因九嵕層峰。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為元宮。緣山傍巖。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仞。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頂上亦起遊殿。文德皇后即元宮後。有五重石門。其門外于雙棧道上起舍。宮人供養。如平常。及太宗山陵畢。宮人欲依故事留棧道。惟舊山陵使閻立德奏曰。元宮棧道。本留擬有今日。今既始終永畢。與前事不同。謹按故事。惟有寢宮安供養奉之法。而無陵上侍衛之儀。望除棧道。固同山岳。上嗚咽不許。長孫無忌等援引禮經。重有表請。乃依奏。
上欲闡揚先帝徽烈。乃令匠人琢石。寫諸蕃君長。貞觀中擒伏歸化者形狀。而刻其官名。
突厥頡利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出苾。突厥頡利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什缽苾。突厥乙彌泥孰候利苾可汗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李思摩。突厥都布可汗右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薛延陀真珠毘伽可汗。吐番贊普。新羅樂浪郡王金貞德。吐谷渾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諾曷缽。龜茲王訶黎布失畢。于闐王伏誾信焉耆王龍突騎支。高昌王左武衛將軍麴智盛。林邑王范頭黎。帝那伏帝國王阿羅那順等十四人。列于陵司馬北門內。九嵕山之陰。以旌武功。乃又刻石為常所乘破敵馬六匹于闕下也。
神龍元年十二月。將合葬則天皇后于乾陵。給事中嚴善思上表曰。臣謹按天元房錄葬法云。尊者先葬。卑者不合於後開入。臣伏聞則天大聖皇后。欲開乾陵合葬。然以則天皇后卑于天皇大帝。欲開陵合葬。即是以卑動尊。事既不經。恐非安穩。臣又聞乾陵元宮。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今若開陵。其門必須鐫鑿。然以神明之道。體尚幽元。今乃動眾加功。誠恐多所驚黷。又若別開門道。以入元宮。即往者葬時。神位先定。今更改作。為害益深。又以修築乾陵之後。國頻有難。遂至則天皇后總萬幾二十餘年。其難始定。今乃更加營作。伏恐還有難生。但合葬非古。著在古昔。在禮經緣情為用。無足依准。況今事有不安。豈可復循斯制。伏見漢時諸陵。皇后多不合葬。魏晉之後。祚皆不長。雖受命應期。有因天假。然循機享德。亦在天時。但陵墓所安。必資勝地。後之〈胤,去“乚“〉嗣。用託靈根。或有不安。後嗣固難長享。伏望依漢朝之故事。改魏晉之頹綱。于乾陵之傍。更擇吉地。取生墓之法。別起一陵。既得從葬之儀。又成固本之業。伏以合葬者。緣人私情。不合葬者。前修故事。若以神道有知。幽塗自得通會。若以死者無知。合之復有何益。然以山川精氣。上為星象。若葬得其所。則神安後昌。若葬失其宜。則神危後損。所以先哲垂範。具立葬經。欲使生人之道必安。死者之神永奉。伏望少迴天眷。俯覽臣言。行古昔之明規。割私情之愛欲。使社稷長享。天下永安。疏奏。百官詳議。尋有敕令。准遺詔以葬之。
開元十七年。元宗因拜橋陵至金粟山。觀岡巒有龍盤鳳翔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于此地。後遂追先旨葬焉。
天寶十三載二月制。獻昭乾定橋五署。改為臺令。各升一階。自後諸陵。例皆稱臺。又至德元年八月六日。前興定陵署焦士炎上表。請永康興寧二陵為署。敕令中書門下。召禮官定其可否。太常禮院奏曰。禮記。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上文言追王王季。下文言上祀先公。足明追者全用天子之禮。先公惟祀事得用。故鄭玄注言追王王季者。以近起焉。又言追王者。改葬之矣。葬且猶改。則其餘可知。伏以景皇帝並是追尊。皆用天子之禮。陵臺之號。不合有殊。從之。
建中元年。德宗即位。將厚奉元陵。刑部員外郎令狐峘上疏諫曰。臣聞傳曰。近臣盡規。禮記曰。事君有犯而無隱。臣讀漢書劉向傳。見論王者山陵之誡。良史稱歎。萬古芬芳。何者。聖賢之心。勤儉是務。必求諸道。不作無益。故舜葬蒼梧。不變其肆。禹葬會稽。不改其列。周武葬于畢陌。無邱壟之處。漢文葬于霸陵。因山谷之勢。禹非不忠也。啟非不順也。周公非不悌也。景帝非不孝也。其奉君親。皆從微薄。昔宋公始為厚葬。用蜃灰。益車馬。其臣華元樂舉。春秋書為不臣。秦始皇葬驪山。魚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珍寶之藏。不可勝計。千載非之。宋桓魋為石槨。夫子曰。不如速朽。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無。張釋之對孝文曰。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槨。亦何戚焉。漢文帝霸陵。皆用瓦器。不以金銀為飾。由是觀之。有禮者葬愈薄。無德者葬愈厚。昭然可睹矣。陛下自臨御天下。聖政日新。進忠去邪。減膳節用。不珍雲物之瑞。不近鷹犬之娛。有司給物。悉依元祐。利於人也。遠方底貢。惟供祀事。薄於己也。故澤州奏慶雲。詔曰。以時和為嘉祥。邕州奏金坑。詔曰。以不貪為寶。恭惟聖慮。無非至理。而獨六月一日制節文云。緣應山陵制度。務從優厚。常竭帑藏。以供費用者。此誠仁孝之德。切于聖衷。伏以尊親之義。貴于合禮。陛下每下明詔。發德音。追蹤唐虞。超邁周漢。豈取悅凡常之口。有違賢哲之心。與失德之君。競于奢侈者也。臣又伏讀遺詔曰。其喪儀制度。務從儉約。陛下恭順先志。動無違者。若制度優厚。豈顧命之意也。疏奏。優詔從之。
貞元十四年四月詔曰。昭陵舊寢。宮在山上。置來多年。曾經野火燒爇。摧毀略盡。其宮尋移在瑤臺寺側。今屬通年。欲議修理。緣供水稍遠。百姓勞敝。今欲于見住行宮處修造。以冀久遠便安。又為改移舊制。恐在所未周。宜令中書門下百官。同商量可否聞奏。于是吏部員外郎楊於陵議曰。伏以陵園宮寢。非三代之制。自秦漢以來有之。但相沿于陵旁制寢。未聞去陵有遠近步數之節。在漢宣元之後。諸儒韋元成匡衡等。迭建陵寢之議。或興或廢。亦無明徵。陛下嚴恭禋祀。至誠至慎。俯擇群議。上參天心。則葺修之理。可得指事而言也。竊以陵寢經界。在柏城之內。非遠于陵也。若諸陵寢宮。皆因高有定制。去陵有定限。則縱非太宗之寢。雖遠井泉。皆宜循舊。不可移也。如但止于柏城之內。去陵遠近不一。則昭陵舊寢。焚爇既盡。行宮所卜。展敬多年。今便于側近循造。不出柏城之內。則與諸陵寢廟。復何異也。議者或以太宗創業垂統。功德巍巍。寢宮舊規。不合變易。復山上已毀之地。則為展孝。就山下載安之所。則為遠陵。甚不然也。何者。因陵建寢。當時之事也。乘變改作。順時之宜也。夫園塋本于安靜。繕建彰于動作。燎火之恐。當不安矣。版築之勞。斯為勤矣。將欲崇閟宇于荒廢。興大役于密邇。慮非聖靈之所憑依。區區財力之費。曾何足計。是則曩時之創立。以近為便。今日之改制。以便為宜。奚必于柏城封域之中。生近陵之嫌也。伏惟陛下虔奉祖宗。盡心園寢。上以追孝敬。下以庇烝黎。臣識陋學淺。莫探往制。罄竭所見。謂宜改修。太常博士韋彤奏議曰。歷代禮書。及國朝故事。未見有不可改移之禮。先王建都立邑。以安民也。有不便則為之遷。況其有故乎。伏以文皇寢園。頃遇焚爇。遂奉仙駕。久移舊宮。事則因災。非無故也。歲月傳敘。神御已安。就其修建。可謂至順。且陵旁置寢。是秦漢之法。擇其高爽。務取清嚴。去陵遠近。本無著定。是以今之制置。里數不同。各于柏城。隨其便地。又非皆在山下也。臣訪聞昭陵舊寢。經火之後。人行遂少。林莽隱蔽。逕路欹危。伏以元宮尚幽。所奉宜靜。今若必須仍舊。土木興功。不惟負載至難。亦恐喧囂太逼。大道以變通則久。聖人以適時為禮。今陛下孝思所切。營建惟新。是則通于神明。豈伊常情所及。聖旨所示。謂于瑤臺寺左側。是必于昭陵柏城之內。不在瑤臺寺明矣。既不越封兆。而力役易從。俯近井泉。則膳羞愈潔。規模一定。垂之無窮。酌其便宜。誠為允當。初。正月中。令有司修葺陵寢。以昭陵舊宮。先因火焚毀。故詔百官詳議。議者多云。舊宮既被焚爇。請移就山下。或有議請修舊宮者。上意亦不欲遷移。由是復以山下為定。于是遣右諫議大夫平章事崔損充修八陵使。及所司計料。獻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間。橋陵一百四十間。元陵三十間。惟建陵不復創造。但修葺而已。所緣寢陵中帷幄床褥一事以上。並令制置。上親閱焉。
寶歷二年二月。太常奏。追尊孝敬皇帝以下四陵。宜停朝拜事。
孝敬皇帝恭陵。讓皇帝惠陵。奉天皇帝齊陵。承天皇帝順陵。
前件四陵。昔年追尊大號。皆是恩制。緣情而行。當時已不合經典。今乃二時朝拜。上擬祖宗。竊以情禮之差。過猶不及。謹按禮記及歷代禮文。并國朝故事。皇帝旁親無服。又云。五代而親屬盡。伏以四陵親非祖宗。事無功德。緣情權制。禮合變更。有司因循。尚為常典。況今宗廟之上。遷世已遠。尊卑降殺。朝謁須停。敕旨依奏。
親謁陵
自開元十七年後。無親謁陵事。
貞觀十三年正月一日。太宗朝于獻陵。先是日。宿衛設黃麾仗。周衛陵寢。至是質明。七廟子孫。及諸侯百寮。蕃夷君長。皆陪列于司馬門內。太宗至小次。降輿納履。哭于闕門。西面再拜。慟絕不能興。禮畢。改服入于寢宮。親執饌。閱視高祖及先后服御之物。匍匐床前悲慟。左右侍御者。莫不欷歔。
初。甲辰之夜。大雨雪。及太宗入陵。悲號嗚咽。百辟哀慟。有頃。雲出于邱陵之上。俄而彌布。天地晦冥。禮畢。太宗出自寢宮。步過司馬門。泥行二百餘步。于是風靜雪止。天色開霽。咸以為孝感之所致焉。
永徽六年正月一日。親謁昭陵。文武百官。宗室子孫並陪位。上降輦易服。行哭就位。再拜擗踊。禮畢。又改服。奉謁寢宮。
其崇聖宮妃嬪。大長公主以下。及越趙紀三國太妃等。先于神座左右侍列。如平生。
上入寢。哭踊。絕于地。進至東階。西面再拜。號慟久之。乃進太牢之饌。加珍羞具品。引太尉無忌。司空勣。越王貞。趙王福。曹王明。及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並入執爵進俎。上至神座前。拜哭奠饌。閱先帝先后衣服。拜辭訖。行哭出寢北門。乃御小輦還宮。
開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上朝于橋陵。
陵在奉先縣。
至壖垣西闕。下馬悲泣。步至神午門。號擗再拜。悲感左右。禮畢還。下詔曰。黃長軒臺。漢尊陵邑。名教之地。因心為則。宜進奉先縣職望班員。一同赤縣。所管萬三百戶。以供陵寢。即為永例。十二日。朝于定陵。如橋陵之禮。
陵在富平縣。
時每發行宮。將謁。天尚未曉。給事中劉彤上疏諫曰。將事發軫。路猶曛黑。紅塵四合。白刃交馳。往來不相知。左右不相識。假令有敗車逸馬。枯木朽株。則變在不慮。患生所忽。不可輕也。伏願慮及細微。以安宗社。拜陵之日。必假朝光。凡百歡心。普天幸甚。制曰。朕夙敬之志。惟在昧爽。卿重慎之誠。欲及辨色。國體宜爾。用納良言。然要須早朝。稍盡夜漏耳。十三日。朝于獻陵。十六日。朝于昭陵。
陵在醴泉縣。掌事者仿像遙觀。太宗立神遊殿前。及上入寢宮。聞室中謦欬之音。上又令寢宮門外設奠。以祭陪陵功臣將相。蕭瑀房元齡等數十人。如聞其抃蹈之聲。
十九日。朝于乾陵。
陵在奉先縣。
諸陵各取側近六鄉百姓。以供養寢陵之役。
公卿巡陵
顯慶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上以每年二月。太常卿少卿分行二陵。事重人輕。文又不備。鹵簿威儀有闕。乃詔三公行事。太常卿少卿為副。太常造鹵簿事畢。則納于本司。仍著于令。
景龍二年三月。左臺御史唐紹。以舊制元無諸陵起居之禮。惟貞觀式文。但以春秋仲月。命使巡陵。太后遂行每年四季之月。及忌日降誕日。遣使往諸陵起居。准諸故事。元無此禮。遂上表曰。臣伏以既安宅兆。禮不祭墓。所謂送形而往。山陵為幽靜之宮。迎精而返。宗廟為享薦之室。但以春秋仲月。命使巡陵。鹵簿衣冠。禮容必備。自天授以後。時有起居。因循至今。乃為常事。起者以起動為稱。居者以居止為名。參候動止。蓋非陵寢之法。豈可以事生之道。行之於時。望停四季及忌日降誕日并節日起居陵使。但准二時巡陵。庶得義合禮經。陵寢安謐。手敕答曰。乾陵每歲正旦冬至寒食遣外使。去二忌日遣內使去。其諸陵並依來表。
開元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敕每年春秋二時。公卿巡陵。初發准式。其儀仗出城。欲至陵所十里內。還具儀仗。所須馬。以當界府驛馬充。其路次供遞車兩。來載儀仗。推輅三十人。餘差遣並停。所司別供。須依常式。
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敕。古者分命公卿。巡謁陵寢。率皆乘輅。以備其儀。雖禮則是常。不可廢闕。而事有適要。亦在變通。宜令太僕寺司。每陵各支輅兩乘。并儀仗等。送至陵所貯掌。既免勞煩。無虧肅敬。其公卿出城日如常儀。至陵所准此。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制。伏以八代祖宣皇帝。七代祖光皇帝。六代祖景皇帝。五代祖元皇帝。自昔追尊號諡。稽古有則。而陵寢所奉。須廣彝章。其建初啟運二陵。仍准興寧陵例。置署官及陵戶。自今已後。每歲至春秋仲月。宜分命公卿。准諸陵例。分往巡謁。仍命所司。准數造輅。于陵署收掌。以充備禮之用。其建初啟運興寧永康等四陵。年別四時及八節。委所由州縣。數與陵署相知。造食進獻。
天寶六載八月一日敕。每年春秋二時。巡謁諸陵。差公卿各一人。奉禮郎一人。右校署令一人。其奉禮郎右校署令。自今以後。宜停。至陵所差縣官及陵官攝行事。其巡陵儀式。宜令太常寺修撰一本。送令管陵縣收掌。長行需用。仍令博士助教習讀。臨時讚相。永為常式。
貞元四年二月。國子祭酒包佶奏。每年二月八日。差公卿等朝拜諸陵。伏見陵臺所由引公卿至陵前。其禮簡略。因循已久。恐非盡敬。謹按開元禮。有公卿拜陵舊儀。望宣傳所司。詳定儀注。稍令備禮。以為永式。敕旨。宜令所司酌禮量宜。取其簡敬。于是太常約用開元禮制。及敕文舊例修撰。五月。敕旨施行。所司先擇吉日。公卿待輅車鹵簿。就太常寺發至陵。所司先于陵南北步道東。設次西向北上。公卿等到次。奉禮設公卿位于北門外之左。西向。陵官在公卿位東南。執事官又于其南。西向北上。設奉禮位于陵官西面。贊者二人在南。少退。謁者引公卿出次就位。贊引諸官就位立。奉禮曰。再拜。贊者承傳。在位者俱再拜。謁者引公卿。贊引引諸官。出次。以奉行畢。退復位。奉禮曰。再拜。贊者承傳。在位者皆拜。謁者引公卿。贊引引諸官。各就次以還。若須洒埽及芟薙修理。即隨事處分。其奉禮郎典謁等。應須權攝。請准天寶六載八月敕。所管縣及陵官博士助教等充。又准開元皇帝行諸陵。即設太牢之饌。其公卿朝拜。備奉巡檢之禮。並無牲牢。元和元年正月。禮儀使杜黃裳奏。二月公卿拜諸陵。准禮太上皇昇遐。惟祭天地社稷。其拜陵及諸享祀。並令權停。制曰。可。
長慶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吏部奏。公卿拜陵。通取尚書省及四品以上清望官。中書省及諸司五品以上清望官。及京兆少尹充。從之。三年正月。御史臺奏。應差定拜陵公卿。伏請除准式假外。如吏部差定奏下後。稱疾患事故者。望同臨祭出齋例論罰俸。應拜陵公卿。正衙辭後。並合當日出城。近來因循。轉不遵守。動經累日。止宿于家。受命不恭。莫甚于此。臣請申明舊制。因事酌宜。計其道程。前後辭發。奏可。
議曰。按開元禮。春秋二仲月。司徒司空巡陵。春則埽除枯朽。秋則芟薙繁蕪。埽除者。當發生之時。欲使茂盛也。芟薙者。當秋殺之時。除去擁蔽。且慮火災也。今巡陵公卿。皆持斧擊樹三發。謂之告神。其為不經。一何甚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郭允蹈
清·巢鸣盛
东晋·觉贤
清·吴恭亨
明·袁宏道
费只园
汉·卜式
金·李通玄
圣水艾衲居士
清·华琳
(明)祝允明
清·赵翼
五代宋·刘若拙
(晋)孙绰著
明·李春芳
(东晋)僧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