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
庄子集释目录:
庄子集释
前言并序
庄子集释卷一上
庄子集释卷一下
庄子集释卷二上
庄子集释卷二中
庄子集释卷二下
庄子集释卷三上
庄子集释卷三下
庄子集释卷四上
庄子集释卷四中
庄子集释卷四下
庄子集释卷五上
庄子集释卷五中
庄子集释卷五下
庄子集释卷六上
庄子集释卷六下
庄子集释卷七上
庄子集释卷七下
庄子集释卷八上
庄子集释卷八中
庄子集释卷八下
庄子集释卷九上
庄子集释卷九下
庄子集释卷十上
庄子集释卷十下
点校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庄子集释卷四中
外篇马蹄第九【一】 【一】【释文】举事以名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一】。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二】。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三】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四】。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五】。”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六】。”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七】?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
...更多
庄子集释卷四下
外篇在宥第十一【一】 【一】【释文】以义名篇。◎庆藩案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注引司马云:在,察也。宥,宽也。释文阙。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一】。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二】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四】。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五】
【一】【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人之生也直,莫之荡,则性命不过,欲恶不爽。在上
...更多
庄子集释卷五上
外篇天地第十二【一】 【一】【释文】以事名篇。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一】;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二】;人卒虽众,其主君也【三】。君原于德而成于天【四】,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一)矣【五】。
【一】【注】均于不为而自化也。 【疏】夫二仪生育,覆载无穷,形质之中,最为广大;而新新变化,其状不殊,念念迁谢,实惟均等,所谓亭之也。故云天地与我并生。
【释文】《天地》释名云:天,显也,高显在上也;又坦也,坦然高远也;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礼
...更多
庄子集释卷五中
外篇天道第十三【一】
【一】【释文】以义名篇。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一】;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二】;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三】。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一)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四】。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五】;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六】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七】。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八】。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二)【九】,故帝王圣人休焉【一0】。休则虚,虚则实
...更多
庄子集释卷五下
外篇天运第十四【一】
【一】【释文】以义名篇。天运,司马作天员。
“天其运乎【一】?地其处乎【二】?日月其争于所乎【三】?孰主张是【四】?孰维纲是【五】?孰居无事推而行是【六】?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七】?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八】?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九】?孰隆施(一)是【一0】?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一一】?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二)上仿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一二】?敢问何故【一三】?” 【一】【注】不运而自行也。
【疏】言天禀阳气
...更多
庄子集释卷六上
外篇刻意第十五【一】
【一】【释文】以义名篇。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一】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二】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四】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一)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更多
庄子集释卷六下
外篇秋水第十七【一】
【一】【释文】借物名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一】。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二】。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四】。”
【一】【注】言其广也。
【疏】河,孟津也。泾,通也。涘,
...更多
庄子集释卷七上
外篇达生第十九【一】
【一】【释文】以义名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一】;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一)之所无柰何【二】。养形必先之以(二)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三】;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四】。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五】。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六】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七】,则世奚足为哉【八】!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九】。 【一】【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
【释文】《达生》达,畅也,通也。广雅云:
...更多
庄子集释卷七下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一】
【一】【释文】以人名篇。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溪工【一】。 【一】【疏】姓田,名无择,字子方,魏之贤人也,文侯师也。文侯是毕万七世孙,武侯之父也。姓溪,名工,亦魏之贤人。
【释文】《田子方》李云;魏文侯师也,名无择。◎庆藩案释文引李云,田子方,名无择。无择当作无?。斁择皆从睪声,古通用字。诗大雅思齐古之人无斁,郑笺作无择。说文:斁,厌也,一曰终也。无厌则有常,故字曰子方。(礼檀弓郑注云:方,常也。)《数称》双角反,又所主反。
...更多
庄子集释卷八上
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一】
【一】【释文】以人名篇。本或作庚桑楚。◎卢文弨曰:今书有楚字。
老聃之役有康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一】,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二】;拥肿之与居【三】,鞅掌之为使【四】。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五】。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六】。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七】 【一】【疏】姓庚桑,名楚,老君之弟子,盖隐者也。役,门人之称;古人事师,供其驱使,不惮艰危,
...更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王重阳
弥坚堂主人
明·熊三拔
袁郊
清·蒋埴
清·刘仕廉
(东晋)僧肇
清·笠翁先生
(南朝宋)郭季产撰
都门贪梦道人
老子
清·驷溪云间子
明·焦竤
宋·吕本中
清·艸衣
(清)徐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