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周易注-魏·王弼
周易注目录:
周易注
上经乾传卷一 乾
上经乾传卷一 坤
上经乾传卷一 屯
上经乾传卷一 蒙
上经需传卷二 需
上经需传卷二 讼
上经需传卷二 师
上经需传卷二 比
上经需传卷二 小畜
上经需传卷二 履
上经需传卷二 泰
上经需传卷二 否
上经需传卷二 同人
上经需传卷二 大有
上经需传卷二 谦
上经需传卷二 豫
上经随传卷三 随
上经随传卷三 蛊
上经随传卷三 临
上经随传卷三 观
上经随传卷三 噬嗑
上经随传卷三 贲
上经随传卷三 剥
上经随传卷三 复
上经随传卷三 无妄
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上经随传卷三 颐
上经随传卷三 大过
上经随传卷三 坎
上经随传卷三 离
下经咸传卷四 咸
下经咸传卷四 恒
下经咸传卷四 遯
下经咸传卷四 大壮
下经咸传卷四 晋
下经咸传卷四 明夷
下经咸传卷四 家人
下经咸传卷四 睽
下经咸传卷四 蹇
下经咸传卷四 解
下经咸传卷四 损
下经咸传卷四 益
下经夬传卷五 夬
下经夬传卷五 姤
下经夬传卷五 萃
下经夬传卷五 升
下经夬传卷五 困
下经夬传卷五 井
下经夬传卷五 革
下经夬传卷五 鼎
下经夬传卷五 震
下经夬传卷五 艮
下经夬传卷五 渐
下经夬传卷五 归妹
下经丰传卷六 丰
下经丰传卷六 旅
下经丰传卷六 巽
下经丰传卷六 兑
下经丰传卷六 涣
下经丰传卷六 节
下经丰传卷六 中孚
下经丰传卷六 小过
下经丰传卷六 既济
下经丰传卷六 未济
系辞上卷七 周易系辞上第七
系辞下卷八 周易系辞下第八
说卦卷九 说卦第九
说卦卷九 《周易·序卦》第十
说卦卷九 周易·杂卦》第十一
附录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
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
附录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附录 王弼的性理《易》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至迟自南朝宋代,至宋明之间,王弼《周易注》一直立于学官,这一权威注释,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易》学的发展和演变,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漫长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因而关于王弼《易》学与程朱《易》学之关系的研究,可说是《易》学史研究的关键。过去,有些学者也承认朱熹源于程颐,程颐源于王弼,而一旦具体讨论时,王、程之间便掺入了儒道之争,程朱之间便掺入了象数义理之争,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由于这样的缘故,学界对三家《易》学之差异性的讨论较多和较为具体,而对三家《易》学之共同点的陈述尚较少。余敦康先生曾指出,王、程《易》学相异的内容是价值取
...更多
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检讨王弼以老解易,以《易》解易两种观点,认为王弼的老学与易学共同构成王弼的玄学。只有把二者联系起来,才能揭示王弼玄学的实质。
关键词:老学 易学 玄学
从王弼注释了儒家与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周易》与《老子》后,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就始终是学术史上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一个普遍性的看法是王弼以老解易。何晏、王弼的玄学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时人管辂在评论何晏的易学时说:"夫入神者,当步天元,推阴阳,探玄虚,极幽明,然后览道无穷,未暇细言。若欲差次老庄,而参爻、象,爱微辩而兴
...更多
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
摘要: 本文探讨王弼在注易及注老之作中所显现的方法论观点,文中指出,王弼注老发挥了对于老子哲学中的抽象思辨的认识进路,将本体论哲学问题中的本体与事务间关系的抽象特征予以推进,极有贡献于中国哲学史的义理进程,但是对于价值哲学的本体论根据的探讨,却仍不能有效地从其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王弼以万物宗主的概念称说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取代了道与玄等概念,又以崇本息末的观念称说老子哲学的功夫主旨,扩充了无为哲学的观念义涵,但是两者的结合有着方法论上的鸿沟,王弼并未注意,此亦为中国哲学史中被持续探究之主题,后由心性说取代。王弼注
...更多
附录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王弼对象数的重新定位及其对治《易》路数的新体认
一、引言
自两汉时代起,研究和阐发《周易》经传成为一种专门之学,即易学。而易学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派别,即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此外尚有一兼综象数与义理的中间派别)。如何对待象数与义理,如何在《易》的基本学说架构下给象数与义理分别进行定位,历来被视为判明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分际的主要依据。然而,一旦触及到易学发展史的实际,此一问题即远要复杂得多了。正因为其复杂,所以才衍生出了一系列对人们颇富影响力的错误识见。“象数对于
...更多
上一页
4
5
6
7
8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乐钧
金·王处一
(明)不著撰人
东晋·觉贤
明·沈璟
唐·苏瑰
清·罗泽南
西周生
(唐)樊绰
清·黄之骥
(晋)嵇含
宋·朱淑真
萧廉泉
清·严可均
五代·刘昫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