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四書章句集注-(南宋)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目录:
大學章句序
經一章大學之道
傳十章
中庸章句序
論語序說
讀論語孟子法
卷一學而第一
卷一為政第二
卷二八佾第三
卷二里仁第四
卷三公冶長第五
卷三雍也第六
卷四述而第七
卷四泰伯第八
卷五子罕第九
卷五鄉黨第十
卷六先進第十一
卷六顏淵第十二
卷七子路第十三
卷七憲問第十四
卷八衛靈公第十五
卷八季氏第十六
卷九陽貨第十七
卷九微子第十八
卷十子張第十九
卷十堯曰第二十
孟子序說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公孫丑章句上
卷四公孫丑章句下
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離婁章句上
卷八離婁章句下
卷九萬章章句上
卷十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盡心章句下
大學章句序
大學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集注
論語序說
讀論語孟子法
論語集注卷一
論語集注卷二
論語集注卷三
論語集注卷四
論語集注卷五
論語集注卷六
論語集注卷七
論語集注卷八
論語集注卷九
論語集注卷十
孟子序說
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二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集注卷三公孫丑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四公孫丑章句下
孟子集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集注卷七離婁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八離婁章句下
孟子集注卷九萬章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十萬章章句下
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十二告子章句下
孟子集注卷十三盡心章句上
孟子集注卷十四盡心章句下
附錄
孟子集注卷十三盡心章句上
凡四十六章。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性則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從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體,然不窮理,則有所蔽而無以盡乎此心之量。故能極其心之全體而無不盡者,必其能窮夫理而無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則其所從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學之序言之,知性則物格之謂,盡心則知至之謂也。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存,謂操而不舍;養,謂順而不害。事,則奉承而不違也。
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更多
孟子集注卷十四盡心章句下
凡三十八章。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所謂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也。
公孫丑曰:「何謂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梁惠王以下,孟子答辭也。糜爛其民,使之戰鬥,糜爛其血肉也。復之,復戰也。子弟,謂太子申也。以土地之故及其民,以民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此承前篇之末三章之意,言仁人之恩,自內及
...更多
附錄
四書章句附考序
朱子之注四書也,畢生心力於斯,臨沒前數日,猶有改筆。但其本行世早,而世之得其定本者鮮,此注本所以有異也。又有因傳寫而異者,亦未免焉。定本如大學「欲其必自慊」,後為「欲其一於善」而定也;論語「行道而有得於心」,後為「得於心而不失」而定也;此類是也。傳寫而異,如論語「衛大夫公孫拔」,誤為公孫枝;孟子「自武丁至紂凡九世」,誤為「七世」之類耳。傳寫之誤,固注疏家之常事,若夫注是書而畢生心力於斯,沒前有改筆,則朱子之注四書也,其用心良苦,其用力獨瘁矣。
夫朱子之意,必欲精之
...更多
上一页
4
5
6
7
8
可能你会感兴趣
吕渭老
明·袁宏道
明·林缉熙
宋·普济
(南朝宋)范烨 编
宋·沧洲樵叟
明·朱星祚
明·郑心材
清·顾春
宋·叶清臣
黄南丁
元·曾世荣
朱一玄 编
清·沈金鰲
明·吴迁
(晋)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