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三種-近思錄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三種
其一:朱熹《近思錄》十四卷提要
(直隸總督采進本)
宋朱子與呂祖謙同撰。案年譜,是書成於淳熙二年,朱子年四十六矣。書前有朱子題詞曰,淳熙乙未之夏,東萊呂伯恭來自東陽,過餘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與讀周子、程子、張子之書,歎其廣大宏博,若無津涯,而懼夫初學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關於大體,而切於日用者,以爲此編云云。是其書與呂祖謙同定,朱子固自著之,且並載祖謙題詞。又《晦庵集》中有乙未八月與祖謙一書,又有丙申與祖謙一書,戊戌與祖謙一書,皆商榷改定《近思錄》,灼然可證。《宋史·藝文志》尚並題朱熹呂祖謙編,後來講學家力爭門戶,務黜說而定一尊,遂沒祖謙之名,但稱朱子《近思錄》,非其實也。
書凡六百六十二條,分十四門。實爲後來性理諸書之祖。然朱子之學,大旨主於格物窮理,由博反約。根株六經,而參觀百氏,原未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故題詞有曰,窮鄉晚進,有志於學,誠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門而入矣。然後求諸四君子之全書,以致其博而反諸約焉,庶乎其有以盡得之。若憚煩勞,安簡便,以爲取足於此而止,則非纂集此書之意。然則四子之言且不以此十四卷爲限,亦豈教人株守是編,而一切聖經賢傅束之高閣哉。又呂祖謙題詞,論首列陰陽性命之故曰,後出晚進,于義理之本原雖未容驟語,苟茫然不識其梗概,則亦何所底。列之篇端,特使知其名義,有所向往而已。至於餘卷所載講學之方,日用躬行之實,自有科級。循是而進,自卑升高,自近及遠,庶不失纂集之旨。若乃厭卑近而騖高遠,躐等淩節,流於空虛,迄無所依據,則豈所謂近思者耶。其言著明深切,尤足藥連篇累牘,動談未有天地以前者矣。
其集解則朱子歿後葉采所補作。淳祐十二年,采官朝奉郎,監登聞鼓院,兼景獻府教授時,嘗齋進於朝。前有進表及自序。采字仲圭,號平嚴,建安人。其序謂悉本朱子舊注,參以《升堂紀聞》及諸儒辨論。有略闕者,乃出臆說。又舉其大旨,著於各卷之下,凡閱三十年而後成雲。
其二:江永《近思錄集注》十四卷提要
(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江永撰。永有《周禮疑義舉要》,已著錄。《近思錄》雖成於淳熙二年,其後又數經刪補,故傳本頗有異同,至各卷之中,惟以所引之書爲先後,而未及標立篇名,則諸本不殊。至淳祐間,葉采纂爲集解,尚無所竄亂於其間。明代有周公恕者,始妄加分析,各立細目,移置篇章。或漏落正文,或淆混注語,謬誤幾不可讀。永以其貽誤後學,因仍原本次第,爲之集注。凡朱子《文集》、《或問》、《語類》中,其言有相發明者,悉行采入分注。或朱子說有未備,始取葉采及他家之說以補之。間亦附以己意,引據頗爲詳治。蓋永邃于經學,究心古義,穿穴於典籍者深,雖以餘力而爲此書,亦具有體例,與空談尊朱子者異也。
其三:茅星來《近思錄集注》十四卷提要
(編修徐天柱家藏本)
國朝茅星來撰。星來字豈宿,烏程人,康熙間諸生。按,朱子《近思錄》,宋以來注者數家,惟葉採集解至今盛行。星來病其粗率膚淺,解所不必解,而稍費擬議者則闕。又多彼此錯亂,字句訛舛。因取周張二程全書及宋元《近思錄》刊本,參校同異。凡近刻舛錯者,悉從朱子考正錯簡之例,各注本條之下。又薈萃衆說,參以己見,爲之支分節解。于名物訓詁,考證尤詳。更以《伊洛淵源錄》所載四子事迹,具爲箋釋,冠于簡端,謂之附說。
書成于康熙辛醜,有星來自序,又有後序一篇,作於乾隆丙辰,去書成十五年,蓋殫一生之精力爲之也。其後序有曰:"自《宋史》分道學、儒林爲二,而言程朱之學者,但求之身心性命之間,不復以通經學古爲事。蓋嘗竊論之,馬鄭賈孔之說經,譬則百貨之所聚也;程朱諸先生之說經,譬則操權度以平百貨之輕重長短者也。微權度,則貨之輕重長短不見;而非百貨所聚,則雖有權度亦無所用之。故欲求程朱之學者,其必自馬鄭諸傳疏始。愚於是編,備註漢唐諸家之說,以見程朱諸先生學之有本。俾彼空疏寡學者無得以藉口云云。"其持論光明洞達,無黨同伐異,爭名求勝之私,可謂能正其心術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周济
元·陈少微
宋·周密
(清)许重熙
(清)黄以周 等辑
宋·王日休
清·顾祖禹
刘伶
明·杨致和
明·沈德符
宋·法云
清·吴衡照
冯班
汉·蔡邕
吴则虞
(明)屠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