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法言義疏二十-法言義疏
法言義疏二十
漢德其可謂允懷矣。
〔注〕允,信;懷,至。
黃支之南,大夏之西,東鞮、北女,來貢其珍。漢德其可謂允懷矣,世鮮焉。
〔注〕明此奕世之所致,而莽一旦行詐以取之。〔疏〕「黃支之南」者,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應劭云:「黃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師三萬里。」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厓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一),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燿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黃支之南有己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二)。」「大夏之西」者,史記大宛列傳云:「大宛之跡,見自張騫。騫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傳聞其旁大國五六,具為天子言之,曰:『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無大王長,往往城邑置小長。其兵弱,畏戰。善賈市。及大月氏西徙攻敗之,皆臣畜大夏。大夏居民多可百餘萬,其都曰藍市城,有市,販賈諸物。其東南有身毒國。』天子乃令騫發間使四道並出。其後,騫所遣使通大夏之屬者皆頗與其人俱來,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東鞮、北女」者,音義:「東鞮,都奚切。」按: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孟康云:「音題。」晉灼云:「音鞮。」東鞮即東鯷也。北女未聞。司馬云:「女,女國也。」按:後漢書東夷傳:「又說海中有女國,無男人。或傳其國有神井,窺之輒生子云。」此東夷之女國也。文獻通考四裔:「東女亦曰蘇伐剌拏瞿咀羅,羌別種也,東與吐蕃、党項、茂州接,西屬三波訶,北距于闐,南屬雅州、羅女蠻、白狼夷。又西女國在蔥嶺之西,其俗與東女略同。」此西羌之東、西女國也。三者並不得謂之「北女」。惟山海經海外西經:「女子國在巫咸北。」又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女子之國。」其地域不可考。或以在西北陬,而有北女之稱。然事涉荒誕,不足置信。法言此文,皆據當時史事為言,信而可徵,非若瀛談稗說,浮夸無實。今以事實方輿度之,於北當言匈奴。王莽傳:「元始五年,莽奏云『太后秉統數年,恩澤洋溢,和氣四塞,絕域殊俗,靡不慕義。越裳氏重譯獻白雉,黃支自三萬里貢生犀,東夷王度大海奉國珍,匈奴單于順制作,去二名,今西域良願等復舉地為臣妾』云云。」於北惟舉匈奴,是其明證。吳胡部郎玉縉云:「北女者,北匈奴也,省稱曰北奴。『奴』字斷爛,脫右旁,遂為『女』耳。匈奴在光武時分南、北二庭。東觀漢記有匈奴南單于列傳,范曄後漢書仍之,為南匈奴列傳。南對北立文。今楊子稱北奴者,疑匈奴此時已分南、北,後南單于始求內附耳。楊子單舉北匈奴,所以明其遠也。然匈奴之分南、北,自奧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南單于始,事在建武二十四年冬,見後漢書光武帝紀及南匈奴傳。前此雖有五單于爭立之亂,固無南、北匈奴分立之事。則以『北女』乃『北奴』之誤,而為北匈奴之省稱者,亦與史未合。」榮按:下文「訩訩北夷,被我純繢,帶我金犀」云云,稱匈奴為北夷,疑此文「北女」或即「北夷」之誤。「夷」字漫漶,傳寫因改為「女」歟?來貢其珍,珍與西為韻。古音西讀如「先」,與「●」聲相近。尚書大傳:「西方者,鮮方也。」白虎通五行:「西方,遷方也。」此漢時讀西如先之證。匡謬正俗:「今俗呼東西之『西』音為『先』。」按:王延壽靈光殿賦云:「朱柱黝儵于南北,蘭芝婀娜于東西。祥風翕習以颯灑,激芳香而常芬。神靈扶其棟宇,歷千載而彌堅。」晉灼漢書音義反西為洗,是知西有先音也。則此音至唐時猶存矣。再言「漢德其可謂允懷矣」者,與下文「鳥夷、獸夷,郡勞王師。漢家不為也」及「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矣乎」云云意同,皆於王莽篡國以後盛稱漢德,以明人心之攸在。舊君故國之思,有不覺長言之不足者也。「世鮮焉」者,音義:「世鮮,息淺切。」 注「允,信;懷,至」。按:並爾雅釋詁文。偽伊訓:「惟我商王,布昭聖武,代虐以寬,兆民允懷。」傳云:「兆民以此皆信懷我商王之德。」則訓懷為思。弘範解此允、懷字絕不據彼為說,此亦偽書晚出之一證矣。
(一)「口多」下原本有偏書小字「句」,蓋作者以示句讀,今刪。
(二)「還」字原本作「遠」,據漢書地理志改。
芒芒聖德,遠人咸慕,上也;
〔注〕芒芒,大也。
武義璜璜,兵征四方,次也;宗夷猾夏,蠢迪王人,屈國喪師,無次也。
〔注〕宗夷者,四方群夷也。〔疏〕「芒芒聖德」,秦氏影宋本作「荒荒」,注同。按:音義:「芒芒,謨郎切。下同。」是音義所據本此與下文「芒芒天道」字同。司馬云:「李本『芒芒』作『荒荒』,今從宋、吳本。」則溫公所見李本與音義本不同。錢本亦作「荒荒」,蓋當時所傳李注別本如此。今檢治平原本,此正文及注均作「芒芒」,正與音義合。秦本作「荒荒」者,蓋據集注語改之耳。「武義璜璜」者,音義:「璜璜,音黃。」吳云:「璜璜,猶言煌煌也。」王云:「爾雅曰:『洸洸,武也。』釋文:『洸,舍人本作「潢」。』詩谷風篇:『有洸有潰。』江漢篇:『武夫洸洸。』毛傳並與爾雅同。鹽鐵論繇役篇引詩作『武夫潢潢』。洸、潢、潢、璜古同聲通用。」陳氏喬樅魯詩遺說考云:「考古文苑班固車騎將軍竇憲北征頌『光光神武』,注引詩『武夫潢潢』;又舞陽侯樊噲贊『●●將軍』,注亦引詩『武夫潢潢』,是三家詩『洸洸』皆作『潢潢』。桓寬鹽鐵論繇役篇引詩『武夫潢潢』,段氏玉裁云:『蓋潢潢之誤。法言孝至篇:武義璜璜,兵征四方。喬樅謹按:此作『璜璜』,疑即『潢潢』轉寫之誤。」榮按:重言形況,以聲為義,本無正字。潢、潢、璜並一聲,子雲說詩皆用魯義,此作「璜璜」,蓋亦魯詩異文。「宗夷猾夏」者,堯典:「蠻夷猾夷。」此云「宗夷」者,湘鄉曾編修廣鈞云:「魏英義夫人碑書『蠻』作『●』,與『宗』形相近。此文本作『京夷』,傳寫誤作『宗』耳。」吳王吏部仁俊云:「宗讀為賨。說文:『賨,南蠻賦也。』因以為南蠻人之稱。晉書音義:『巴人呼賦為賨,因謂之賨人。』是也。故左太沖蜀都賦『奮之則賨旅』,注引風俗通云:『巴有賨人慓勇。』然則賨夷即蠻夷也。」按:堯典「於變時雍」,孔宙碑作「於●時廱」。書蠻為「●」,猶書變為「●」,皆俗書之省也。五帝本紀集解引鄭云:「猾夏,侵亂中國也。」「蠢迪王人」者,迪讀為妯。爾雅釋詁:「蠢、妯,動也。」左傳昭公篇:「今王室蠢蠢焉。」杜注云:「蠢蠢,動擾貌。」方言:「妯,擾也,人不靜曰妯。」是蠢、妯皆動擾之義。妯本有迪音,方言郭音云:「妯音迪。」爾雅釋文云:「妯郭,盧篤反,又徒歷反。」徒歷即迪字之音也。「屈國喪師」者,屈猶竭也,詳重黎「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疏。「無次」者,司馬云:「言最下也。」按:此文亦為王莽而發。漢書匈奴傳:「莽大分匈奴為十五單于,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齎珍寶,至雲中塞下,招誘呼韓邪單于諸子,欲以次拜之。單于聞之,怒曰:『先單于受漢宣帝恩,不可負也。今天子非宣帝子孫,何以得立?』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盧訾及左賢王樂將兵入雲中益壽塞,大殺吏民。是歲,建國三年也。是後,單于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大輩萬餘,中輩數千,少者數百,殺雁門、朔方太守、都尉,略吏民畜產不可勝數,緣邊虛耗。莽新即位,怙府庫之富欲立威,迺拜十二部將率,發郡國勇士,武庫精兵,各有所屯守,轉委輸於邊。議滿三十萬眾,齎三百日糧,同時十道並出,窮追匈奴,內之于丁零,因分其地,立呼韓邪十五子。莽將嚴尤諫曰:『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當周宣王時,獫允內侵,至於涇陽,命將征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民〈虫虫〉}蝱之螫,敺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為中策。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乂,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此文即本嚴尤語而約言之,所謂無次,即無策之說。匈奴傳又云:「初北邊自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及莽撓亂匈奴,與之搆難,邊民死亡係獲。又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罷弊。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暴骨矣。」此真所謂動擾王人,竭國喪師者也。 注「芒芒,大也」。按:詩長發:「洪水芒芒。」又玄鳥:「宅殷土芒芒。」毛傳並云:「芒芒,大貌。」 注「宗夷,四方群夷也」。按:陶氏鴻慶讀法言札記云:「廣雅釋詁:『宗,眾也。』李注正得其義。」
麟之儀儀,鳳之師師,其至矣乎!螭虎桓桓,
〔注〕仁少威多。
鷹隼●●,
〔注〕攫撮急疾。
未至也。
〔注〕未合至德。〔疏〕「麟之儀儀,鳳之師師」者,廣雅釋訓:「儀儀,容也。師師,眾也。」司馬云:「儀儀、師師皆和整尚德之貌,以喻德服四夷。」按:即芒芒聖德之喻。胡云:「皋陶謨偽傳、漢書敘傳鄧展注、東京賦薛綜注,皆訓師師為相師法。然則鳳之師師,謂鳳飛,群鳥隨以萬數,如相師法也。」「螭虎桓桓」者,音義:「螭,丑知切。」按:此用今文書牧誓語也。偽孔本作「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周本紀作「如虎、如羆,如豺、如離。」集解引徐廣云:「此訓與螭同。」字亦作「螭」。班孟堅西都賦李注引歐陽書說云:「螭,猛獸也。」說文作「●」,云:「山神獸也。」引歐陽喬說:「●,猛獸也。」段氏撰異云:「歐陽尚書,唐初已不存,李蓋於各家注記得之,與說文引歐陽喬說正合,正牧誓說也。『●』正字,離、螭皆假借字。」陳氏今文經說考云:「說文所引歐陽喬說,即歐陽章句也。歐陽尚書今文作『●』,說文所稱,其正字也;文選注引歐陽說作『螭』,其假借字也。螭為龍之無角者,與龍同類;●為獸之淺毛者,與虎同類也。」按:●者,古文;螭者,今文。許引歐陽說作「●」者,以歐陽書之「螭」即古文書之「●」也。此作「螭虎桓桓」,正與選注引歐陽書說合,此子雲用歐陽尚書之明證也。「鷹隼●●」者,易解集解引九家易云:「隼,騺鳥也。」今捕食雀者,其性疾害。音義:「●,財千切,又側板切。」廣雅釋訓:「桓桓、●●,武也。」司馬云:「以喻用兵,威服遠方。」按:即「武義璜璜」之喻。桓、●亦韻語。 注「攫撮急疾」。按:淮南子說山高注云:「攫,撮也。」是攫、撮同詁。李斯列傳索隱云:「凡鳥翼擊物曰摶,足取曰攫。」
或曰:「訩訩北夷,被我純繢,
〔注〕純,繒;繢,畫。
帶我金犀,
〔注〕金,金印;犀,劍飾。
珍膳寧餬,
〔注〕寧餬,餬其口也。
不亦享乎?」
〔注〕嫌禮胡如此,太盛也。
曰:「昔在高、文、武,實為兵主,今稽首來臣,稱為北蕃,是為宗廟之神,社稷之靈也,可不享?」
〔注〕言如此不可不以盛禮待之也。〔疏〕「訩訩北夷」者,音義:「訩訩,許容切,又翔拱切。」按:說文:「訩,訟也。」(據六書故引唐本,今本作「說」。)●●,重言形況,喧譁之意。字亦作「●」,荀子解蔽:「聽漠漠而以為晴●●。」楊注云:「●●,喧聲也。」亦以「匈」為之,荀子天論:「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輟行。」注云:「匈匈。喧譁之聲。」漢書高帝紀:「天下匈匈。」顏注云:「喧擾之意。」「被我純繢,帶我金犀」者,匈奴傳:「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願朝。三年(按:宣帝甘露三年。)正月(一),漢遣車騎都尉韓昌迎(二)。單于正月朝天子於甘泉宮,漢寵以殊禮,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一張,矢四發,棨戟十,安車一乘,鞍勒一具,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襲,錦、繡、綺、縠、雜帛八千匹,絮六千斤。又明年,(按:黃龍元年。)呼韓邪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百一十襲,錦帛九千匹,絮八千斤。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皆倍於黃龍時。呼韓邪死,復株絫若鞮單于(呼韓邪子。)立,上書願朝,河平四年正月,遂入朝。加賜錦繡、繒帛二萬匹,絮二萬斤,它如竟寧時。烏珠留單于(復株絫弟。)立,元壽二年,單于來朝,加賜衣三百七十襲,錦繡、繒帛三萬疋,絮三萬斤,它如河平時。」「珍膳寧餬」,御覽八百四十九引作「曼餬」。按:「寧餬」於義難通,當依御覽作「曼」。楚辭招魂王注云:「曼,澤也。」後漢書杜篤傳章懷太子注云:「曼,美也。」世德堂本「餬」誤作「餬」,注文同。按:爾雅釋言:「餬,饘也。」莊子人間世釋文引李云:「餬,食也。」然則曼餬謂精米之食,與珍膳對文,曼、寧形近而誤。宣帝紀:「甘露三年,置酒建章宮,饗賜單于。」是也。「不亦享乎」者,俞云:「享字無義,乃『厚』字之誤。隸書『厚』字或作『●』,婁壽碑『高位●祿』是也。亦或作『●』,度尚碑『惠以●下』是也。●、●二形均與隸書享字作『●』者相似,因誤為『享』耳。此言單于來臣,禮之太厚也。」按:俞說是也,御覽八百四十九引正作「厚」。「昔在高、文、武,實為兵主」者,謂三朝以來,匈奴常為兵禍之主,承「訩訩北夷」為答,故省「匈奴」字也。匈奴傳載子雲諫哀帝勿許單于朝書云:「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漢初興,以高祖之威靈,三十萬眾困於平城,士或七日不食。時奇譎之士,石畫之臣甚眾,卒其所以脫者,世莫得而言也。及孝文帝時,匈奴侵暴北邊,候騎至雍甘泉,京師大駭,發三將軍屯細柳、棘門、霸上以備之,數月迺罷。孝武即位,設馬邑之權,欲誘匈奴。使韓安國將三十萬眾,徼於便墬,匈奴覺之而去,徒費財勞師,一虜不可得見,況單于之面乎?其後深惟社稷之計,規恢萬載之策,迺大興師數十萬,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於是浮西河,絕大幕,破寘顏,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以臨翰海,虜名王、貴人以百數。自是之後,匈奴震怖,益求和親,然而未肯稱臣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迺發五將之師十五萬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還。時鮮有所獲,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此高、文、武三朝,匈奴常為兵主之事也。「今稽首來臣,稱為北蕃」云云者,匈奴傳載竟寧元年郎中令侯應對云:「今聖德廣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來臣。」宣帝紀:「甘露二年,詔曰:『今匈奴單于稱北藩臣,朝正月。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禮待之。」又匈奴傳載光祿大夫谷永等議云:「今單于詘體稱臣,列為北藩。」蕃即藩也。說文:「藩,屏也。」經典通以「蕃」為之。子雲諫哀帝書又云:「逮至元康、神爵之間,大化神明,鴻恩博洽,而匈奴內亂,五單于爭立,日逐呼韓邪攜國歸死,扶伏稱臣。自此之後,欲朝者不距,不欲者不強。今單于歸義,懷款誠之心,欲離其庭,陳見於前,此迺上世之遺策,神靈之所想望,國家雖費,不得已者也。」即此文之義。「可不享」世德堂本作「可不享乎」,御覽八百四十九引作「不可不厚也」。司馬云:「高帝得天下之後,文帝、武帝承平之時,兵所以不得息者,正以匈奴之故也。今幸而得其臣服,豈可不厚撫之,使之離叛,愛小費而就大患乎?」按:此章亦追論漢事,以見莽之輕開邊隙,為馭夷失道之至也。 注「純,繒;繢,畫」。按:說文:「純,絲也;繒,帛也。」故訓純為繒,謂雜帛也。說文:「繢,織餘也;繪,五采繡也。」經典多以繢為繪,此訓繢為畫,亦讀為繪也。繪謂錦繡也。 注「金,金印;犀,劍飾」。按:上文「金朱煌煌」,金謂金印,朱謂朱綬,故此亦解金、犀為二事。匈奴傳:「賜黃金璽、玉具劍。」金即謂璽,則犀當是以犀角為劍飾也。然玉具劍摽、首、鐔、衛盡用玉為之,(彼傳孟康注。)不得以角為飾。弘範此注,亦想當然語。榮謂犀者,犀毗之略。孝文前六年,遺單于服物有黃金犀毗一,見匈奴傳。彼顏注云:「犀毗,胡帶之鉤也。亦曰鮮卑,亦謂師比,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史記匈奴列傳作「胥紕」,索隱云「胥、犀聲相近」,引班固與竇憲箋云「賜犀比金頭帶」是也。然則金犀即黃金犀毗,謂帶鉤,故云「帶我金犀」也。 注「寧餬,餬其口也」。按:注未及「寧」字之義,當作「餬,餬其口也」,「寧」字乃後人妄增。御覽引正文作「曼餬」,當是舊本如此,則李本不必作「寧」也。
(一)「正月」下原本有偏書小字「句」,蓋作者以示句讀,今刪。
(二)「迎」下原本有偏書小字「句」,蓋作者以示句讀,今刪。
龍堆以西,
〔注〕白龍堆也。
大漠以北,鳥夷、獸夷,
〔注〕鳥夷、獸夷者,衣鳥獸皮毛。
郡勞王師,漢家不為也。
〔注〕皆在荒忽之外,不為郡屬者也。若使勞王師而郡縣之,漢家不為此也。〔疏〕「龍堆以西」者,漢書西域傳贊云:「且通西域,近有龍堆,遠則葱嶺。」匈奴傳孟康注云:「龍堆形如土龍,身無頭尾(一),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餘,皆東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按:亦作「隴堆」,王逸九思:「踰隴堆兮渡漠。」注:「隴堆,山名。」徐氏松西域傳補注云:「即今順沙磧千餘里,無水草。」「大漠以北」者,說文:「漠,北方流沙也。」古書亦以「幕」為之。史記匈奴列傳云:「信教單于益北絕幕。」漢書武帝紀:「衛青復將六將軍絕幕。」應劭云:「幕,沙幕,匈奴之南界也。」臣瓚云:「沙土曰幕。」子雲諫哀帝書云:「浮西河,絕大幕。」「鳥夷、獸夷,郡勞王師,漢家不為也」者,王云:「郡,仍也。仍,重也,數也。言數勞王師於荒服之外,漢家不為也。」爾雅云:「郡、仍,乃也。」乃與仍同。小雅正月篇:「又窘陰雨。」鄭箋云:「窘,仍也。」窘與郡同。按:此與上數章義同。莽傳云:「始建國元年,五威將奉符命,齎印綬,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蠻夷,皆即授新室印綬。其東出者至玄菟、樂浪、高句驪、夫餘。南出者踰徼外,歷益州,貶句町王為侯。西出者至西域,盡改其王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單于欲求故印,陳饒椎破之,單于大怒。而句町、西域後卒以此皆畔。」此莽搆怨四裔,重勞師旅之事。云:「漢家不為」,則子雲之痛心於新室者。深矣。 注「白龍堆也」。按:西域傳:「樓蘭國最在東垂,近漢,當白龍堆,乏水草。」是龍堆乃白龍堆之略言也。 注「鳥夷、獸夷者,衣鳥獸皮毛」。按:錢本作「衣鳥獸皮也」。禹貢:「{鳥山}夷皮服。」夏本紀、地理志引皆作「鳥夷」。夏本紀集解引鄭注云:「鳥夷,東北之民,賦食鳥獸者(一)。」地理志顏注云:「此東北之夷,搏取鳥獸,食其肉而衣其皮也。」並與弘範義同。王制:「西方曰戎,被髮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孔疏云:「以無絲麻,惟食禽獸,故衣皮。東北方多鳥,故衣羽。正北多羊,故衣毛。」 注「皆在」至「此也」。按:「荒忽」世德堂本作「荒服」,又「不為」下無「此」字。周語:「戎、狄荒服。」韋注云:「荒忽無常之言也。」匈奴傳贊引蕭望之云:「戎、狄荒服,言其來服,荒忽無常,時至時去。」是荒忽即荒服之謂。但解郡為郡縣屬之,於義似未安。
(一)漢書匈奴傳「身無頭尾」作「身無頭有尾」。
朱崖之絕,捐之之力也。
〔注〕朱崖,南海水中郡。元帝時背叛不臣,議者欲往征之。賈捐之以為無異禽獸也,棄之不足惜,不擊不損威。元帝聽之。事在漢書。
否則介鱗易我衣裳。
〔注〕否,不也。言不然,則介鱗之類易我衣裳之民也。〔疏〕「朱崖之絕,捐之之力也」者,朱崖,漢書作「珠厓」。武帝紀顏注引應劭云:「崖岸之邊出真珠,故曰珠厓。」又引張晏云:「珠崖,言珠若崖矣。」按:前漢紀武帝紀亦作「朱崖」,與此同。音義:「捐之,與專切。」地理志:「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為儋耳、珠厓郡。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男子耕農,種禾稻、紵麻,女子桑蠶、織績。亡馬與虎,民有五畜,山多麈、麖。兵則矛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為鏃。自初為郡縣,吏卒中國人多侵陵之,故率數歲壹反。元帝時遂罷棄之。」賈捐之傳云:「賈捐之,字君房,賈誼之曾孫也。元帝初即位,上疏言得失,待詔金馬門。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厓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廣袤可千里,合十六縣,戶二萬三千餘。其民暴惡,自以阻絕,數犯吏禁,吏亦酷之,率數年壹反,殺吏,漢輒發兵擊定之。自初為郡,至昭帝始元元年,二十餘年間,凡六反叛。至其五年,罷儋耳郡,并屬珠厓。至宣帝神爵三年,珠厓三縣復反。反後七年,甘露元年,九縣反,輒發兵擊定之。元帝初元元年,珠厓又反,發兵擊之,諸縣更叛,連年不定。上與有司議大發軍,捐之建議以為不當擊。上使侍中駙馬都尉樂昌侯王商詰問捐之曰:『珠厓內屬為郡久矣,今背畔逆節,而云不當擊,長蠻夷之亂,虧先帝功德,經義何以處之?』捐之對云云。對奏,上以問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陳萬年以為當擊。丞相于定國以為前日興兵,擊之連年,護軍、都尉、校尉及丞凡十一人,還者二人,卒士及轉輸死者萬人以上,費用三萬萬餘,尚未能盡降,今關東困乏,民難搖動,捐之議是。上迺從之。遂下詔罷珠厓郡,民有慕義欲內屬,便處之;不欲,勿彊。珠厓由是罷。」「否則介鱗易我衣裳」者,言病中國以事{鳥山}夷,是棄冠帶之族,以求魚鱉之民,所得不償所失也。捐之對云:「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驅士眾擠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校助饑饉,保全元元也。駱越之人,顓顓獨居一海之中,其民譬猶魚鱉,何足貪也?臣愚以為非冠帶之國,禹貢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無以為。」即此文之義。後漢書楊終傳載終上書云:「孝元棄珠崖之郡,光武絕西域之國,不以介鱗易我衣裳。」語本此文。彼章懷太子注引此,「朱崖」作「珠崖」,「介鱗」作「鱗介」。 注「朱崖,南海水中郡」。按:今廣東瓊州府地。朱崖故郡治,在今府治瓊山縣東南三十里。 注「賈捐之以為無異禽獸也,棄之不足惜,不擊不損威」。按:皆捐之對語。
(一)史記夏本紀集解引鄭玄曰「賦」作「搏」。
君人者,務在殷民阜財,
〔注〕殷,富;阜,盛。
明道信義,致帝者之用,成天地之化,使粒食之民粲也,晏也。
〔注〕粲,文采;晏,和柔。
享于鬼神,不亦饗乎?
〔注〕實受其福。〔疏〕明道信義,「信」讀為「伸」。本書五百:「詘身,將以信道也。如詘道而信身,雖天下不為也。」又重黎:「親屈帝尊,信亞夫之軍。」並以信為伸,此亦同伸義,謂伸大義於天下也。「使粒食之民粲也,晏也」者,司馬云:「粒食謂中國之民。」按:王制云:「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有不粒食者矣。」鄭注云:「不粒食,地氣寒,少五穀。」大戴禮少閒云:「粒食之民,昭然明視。」吳云:「粲然明盛,晏然安和。」按:廣雅釋詁:「粲,明也。」說文:「●,安也。」經傳多以「宴」或「晏」為之。粲也、晏也,謂能明上之教化而各安其業也。粲、晏亦韻語。「享於鬼神,不亦饗乎」者,說文:「享,獻也。」爾雅釋詁:「享,孝也。」廣雅釋言:「享,祀也。」左傳哀公篇:「其使終饗之。」杜注云:「饗,受也。」此承上文而言,謂王者能使其民既明且安,如是而後孝祀鬼神,則鬼神受之也。享、饗字古亦互通。孟子云:「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吳云:「民,神之主也。民之豐阜,則神饗其祀也。」按:此亦刺莽不能務民之義,而妄言符命之事。 注「殷,富;阜,盛」。按:說文:「殷,作樂之盛稱殷。」引伸為凡盛之稱。殷、阜同詁。詩:「大叔于田,火烈具阜。」毛傳云:「阜,盛也。」張平子西京賦云:「百物殷阜。」 注「粲,文采;晏,和柔」。按:廣雅:「粲,文也。」文、明義同。爾雅釋訓:「晏晏,柔也。」故注以晏為和柔。 注「實受其福」。按:禮器云:「我戰則克,祭則受福。」
天道勞功。或問「勞功」。曰:「日一曰勞,考載曰功。」
〔注〕日一,猶日日也。考,成也;載,歲也。周而復始,以成其歲,故曰功。
或曰:「君逸臣勞,何天之勞?」
〔注〕言於人事則君逸臣勞。天為君,四時行,百物生,以喻無勞也。
曰:「於事則逸,於道則勞。」
〔注〕於事則逸,無功可名;於道則勞,運轉機衡。〔疏〕「日一曰勞」,各本皆誤作「日一日勞」。按:此承上文「天道勞功」而分釋其義。日一曰勞,是釋勞義也;考載曰功,是釋功義也。二句相偶為文。各本作「日一日勞」,義不可通,此形誤之顯然者,今訂正。「日一曰勞」者,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虞云:「天一日一夜過周一度,故自彊不息。」李氏道平篹疏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晝一夜,不及天一度,故曰天一日一夜過周一度也。」「考載曰功」者,堯典云:「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白虎通巡狩云:「天道時有所生,歲有所成。三歲一閏,天道小備;五歲再閏,天道大備。」「於事則逸,於道則勞」者,司馬云:「天則無為自然,而萬物生成;君則垂衣端拱,而百姓乂安,是其事逸也。天則陰陽往來,生生日新;君則求賢訪道,一日萬機,是其道勞也。」 注「日一,猶日日也」。按:「日一」各本皆作「日一日」,此因正文既誤,遂併改注文以應之也。天一日過周一度,日日各過周一度,故云「日一,猶日日」。若正文本作「日一日」,則日一日之為日日,又何煩解釋耶? 注「考,成也;載,歲也」。按:穀梁傳隱公篇云:「考仲子之宮。考者,成之也。」白虎通四時云:「或言歲,或言載,或言年,何?言歲者以紀氣物,帝王共之。載之言成也,載成萬物,終始言之也。二帝為載,三王為年。」是考載即成歲也。司馬云:「載,事也。天運行不息,是其勞也;成造化之事,是其功也。」訓載為事,義固可通,然李義為優矣。 注「周而」至「曰功」。按:世德堂本割裂正文,自「或問勞功」至「考載」為一段,以「曰功」二字為一段,因割裂此注「日一」至「歲也」,次正文「考載」之下,而以「周而」至「曰功」次正文「曰功」字下。此因正文既有誤字,乃至失其句讀,強析注文,分隸之也。 注「四時行,百物生,以喻無勞也」。按:世德堂本「無勞」作「其勞」。論語:「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無言即不勞之義,故云喻無勞也。作「其勞」,誤。 注「於事」至「機衡」。按:名、衡韻語。
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也,勤勞則過於阿衡。
〔注〕漢公,王莽也。或以此為媚莽之言,或以為言遜之謂也,吾乃以為箴規之深切者也。稱其漢公,以前之美耳,然則居攝之後,不貶而惡可知,楊子所以玄妙也。發至言於當時,垂忠教於後世,言蔽天地而無慚,教關百代而不恥,何遜媚之有乎?〔疏〕「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者,王莽傳:「元始元年,群臣盛稱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載同符。聖王之法,臣有大功,則生有美號,故周公及身在而記號於周,莽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上應古制,下準行事,以順天心。太后乃下詔以莽為太傅,幹四輔之事,號曰安漢公,以故蕭相國甲第為安漢公第,定著於令(一),傳之無窮。莽受太傅、安漢公號,讓還益封疇爵邑事。」是漢公者,安漢公之略言也。「勤勞則過於阿衡」者,詩長發:「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鄭箋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湯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為官名也。」莽傳:「元始四年,有司請采伊尹、周公稱號,加公為宰衡,位上公。」音義引柳宗元云:「伊尹之事,不可過也,過則反矣。」宋云:「成王幼,太甲昏,勢亦殆矣。然周公居叔父之尊,伊尹當阿衡之重,二公可取而不取,卒以忠勤復辟而正之。夫舉其可取不取之因,明其不可取而取之事,則子雲之罪莽亦大矣。」吳云:「班固曰:『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子雲因其假也,故以伊、周為言。」司馬云:「法言之成,蓋當平帝之世,莽專漢政,日比伊、周,欲興禮樂,致太平,上以惑太后,下以欺臣民。附己者進,異己者誅,何武、鮑宣以名高及禍,故楊子不得不遜辭以避害也。亦猶薛方云:『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也。』當是之時,莽猶未篡,人臣之盛者,無若伊、周,故楊子勸以伊、周之美,欲其終於北面者也。或曰:『楊子為漢臣,漢亡不能死,何也?』曰:『國之大臣,任社稷之重者,社稷亡而死之,義也。向使楊子據將相之任,處平、勃之地,莽篡國而不死,良可責也。今位不過郎官,朝廷之事,無所與聞,柰何責之以必死乎?夫死者,士之所難。凡責人者,當先恕己,則可以知其難矣。』或曰:『楊子不死,可也。何為仕莽而不去?』曰:『知莽將篡而去者,龔勝是也。莽聘以為太子師友,卒不食而死。楊子名已重於世,苟去而隱處,如揭日月潛於蒿萊,庸得免乎?』或曰:『楊子不去則已,何必譽莽以求媚,豈厭貧賤,思富貴乎?』曰:『昔晉袁宏作東征賦,不序桓彝、陶侃,猶為桓溫、陶胡奴所劫,僅以敏捷自免。況楊子作法言,品藻漢興以來將相名臣,而獨不及莽,莽能無恥且忿乎?此杜預所謂吾但恐為害,不求益也。且楊子自謂『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始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並。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中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此豈非言行相副之明驗乎?古今之人能安恬如此者幾希!而子乃疑其求媚而思富貴,不亦過乎?使楊子果好富貴,則必為莽佐命,不在劉、甄之下矣。」俞云:「王莽居攝三年,劉歆與博士諸儒議莽母功顯君服,稱『殷成湯既沒,而太子蚤夭,其子太甲幼少不明,伊尹放諸桐宮而居攝,以興殷道。周武王既沒,周道未成,成王幼少,周公屏成王而居攝,以成周道。是以殷有翼翼之化,周有刑錯之功。』然則伊尹、周公者,莽居攝以前所以自比者也。至始建國元年,莽曰:『王氏,虞帝之後也,出自帝嚳。劉氏,堯之後也,出自顓頊。』則不自以伊尹、周公,而以為虞舜矣。楊子此言,與阮嗣宗為鄭沖勸晉王箋同意。箋曰:『昔伊尹,有莘之媵臣耳,一佐成湯,遂荷阿衡之號。周公藉已成之勢,據既安之業,光宅曲阜,奄有龜、蒙。』是亦以伊、周比之也。末曰:『今大魏之德,光於唐、虞,明公盛勳,超於桓、文,然後臨滄洲而謝支伯,登箕山以揖許由,豈不盛乎?』是亦不許其為虞舜也。此皆古人之微辭,後人鮮或能喻矣。或疑楊子既不諂莽,何必為此言。溫公釋之曰『晉袁宏作東征賦』云云,溫公之論,亦屬膚淺。楊子特著此文,蓋有微意矣。法言一書,終以孝至,是篇論唐、虞、成周,而終之以漢。上文曰:『或問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又曰:『漢德其可謂允懷矣。』下文曰:『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矣乎?』終之曰:『唐矣夫!』蓋以漢德上媲唐堯也。中間特著此文,以見漢祚中絕之由。且上言允懷,見民心之思漢也;下言中天,見漢祚之方半也。若無此文,則前後文之微意皆不見矣。故依楊子之文觀之,自唐、虞、成周而漢,漢絕於新,新復為莽,歷歷可數。至誠前知,楊子之謂矣。」榮按:法言此文,最為後儒詬病。困學紀聞云:「法言末篇稱漢公,斯言之玷,過於美新矣。司馬公雖曲為之辯,然不能滌莽大夫之羞也。」其為子雲解脫者,或以此為出於後人之附益,張氏澍蜀典云:「太平御覽揚子恬淡寡營,以賣文自瞻。文不虛美,人多惡之。及卒,怨家取法言援筆益之曰『自周公以來』云云,繕寫多行於世,至今無有白其心跡者。按抱朴子云:『王莽之世,賣餅小人皆得等級;斗筲之徒,兼金累紫。』揚子雲確然忠貞之節形矣。亦可見莽大夫之誣題目也。」凡此皆未達古人立言之旨,而謬為之說。竊謂欲明此文之義,有不可不最先明辯者,即法言之成,果以何時是也。溫公謂此書之成當在平帝之世,而弘範發揮本書微旨,多云病篡之辭,則以此書為成於莽世。愚考子雲自序歷述生平著書,至譔法言而止,且此後更無它文,則法言必為子雲晚年之作。其成書之年,去卒年當無幾。以本書各篇明文證之,如本篇稱「漢興二百一十載」,明用始建國元年,莽策命孺子嬰「昔皇天右乃太祖,歷世十二,享國二百一十載」之語。又稱「復其井、刑,免人役」,莽制井田及禁民買賣奴婢,均始建國元年事。而重黎篇稱「羲近重,和近黎」,莽之分置羲仲、和仲、羲叔、和叔,在天鳳元年,詳見重黎疏。則法言之成,乃在天鳳改元以後,辭事明白,無可疑者。是時莽盜竊已久,普天率土,同蜷伏於新皇帝威虐之下,而此乃用其居攝以前稱,稱莽為公,繫之於漢,其立言之不苟為何如?孟子言:「無伊尹之志,則篡也。」今謂過於阿衡,即不啻直斥其篡逆之惡。故使此言而發於孝平之世,則不免於遜媚之譏;若發於莽稱新皇帝以後,則正名之義,謂之嚴於斧鉞,可也。注「言蔽天地而無慚,教關百代而不恥」。按:此用本書五百語。
(一)「令」字原本訛作「今」,據漢書王莽傳改。
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矣乎!
〔注〕言人民眾多富盛也。
辟廱以本之,校學以教之,禮樂以容之,輿服以表之,服其井、刑,勉人役,唐矣夫!
〔注〕言若盡此諸美以儕勉人者,無羡唐、虞之世也。〔疏〕「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矣乎」者,音義引柳云:「楊子極陰陽之數,此言知漢祚之方半耳。」按:前漢起高帝己未,至平帝乙丑,凡二百十二年。後漢書張衡傳云:「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常好玄經,謂崔瑗曰:『吾觀太玄,方知子雲妙極道數,乃與五經相擬,非徒傳記之屬,使人難論陰陽之事,漢家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復二百歲,殆將終乎?」此即子厚說所本,然實未當。宋云:「子雲雖學極陰陽,然亦不當逆知漢祚方半也。夫中天者,猶中興也。蓋子雲睹莽之強篡而立,復暴桀如是,天下思漢德未已,知赤氏之運未去,必有中興而王者,言庶幾乎近也。」吳云:「子雲上稱漢德之允懷,中言王莽之不正,下言漢載之中天,是睹民思漢德,莽為不道,必有中興之義,且明德之不可已也如是。孔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以禮明之也。子雲曰:『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以德明之也。是知子雲其聖人之徒歟?」二說雖與子厚小異,然其以此文為子雲逆知漢道之當復興則同,但不言數而言理耳。榮謂中天猶云極盡。子雲不與莽之篡漢,故雖玉步已更,猶視為天命未改。下文辟廱、校學云云,皆聖人治致太平之事,非極盛之世不能有此,而漢興二百一十載始見其盛,故云中天也。司馬云:「庶者,庶幾於治也。」「辟廱以本之」者,說文:「廱,天子饗飲辟廱。」王制云:「天子曰辟廱。」鄭注云:「辟,明也;廱,和也。」古亦通作「雍」。白虎通辟雍云:「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俞云:「後漢書:『世祖建武五年,初起太學。中元元年,起辟廱。』楊子之言,至是驗矣。」按,俞說非也。平帝紀:「元始四年,安漢公奏立明堂、辟廱。」莽傳:「莽奏起明堂、辟雍、靈臺。群臣奏言:『昔周公奉繼體之嗣,據上公之尊,然猶七年制度乃定。夫明堂、辟雍,墮廢千載莫能興。今安漢公起於第家,輔翼陛下,四年於茲,功德爛然。』」劇秦美新云:「明堂、雍臺,壯觀也。」「學以教之」者,平帝紀:「元始三年,立官稷及學官,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禮樂以容之」者,莽傳:「元始四年,莽奏立樂經。五年正月,祫祭明堂。於是莽上書曰:『臣以外屬,越次備位,未能奉稱。伏念聖德純茂,承天當古,制禮以治民,作樂以移風,四海奔走,百蠻並轃。願使臣莽得盡力畢制禮作樂事,事成以傳天下,與海內平之。』」廣雅釋詁:「容,飾也。」「輿服以表之」者,平帝紀:「元始三年,安漢公奏車服制度。」美新云:「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復其井、刑者」,井謂井田,刑謂肉刑。先知云:「井田之田,田也;肉刑之刑,刑也。」即井、刑之說。莽傳:「始建國元年,莽曰:『古者設廬,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奉,罷民力以極欲。壞聖制,廢井田,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時則有嘉禾之祥,遭反虜逆賊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丼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此莽復井田之事。美新云「經井田」,是也。莽復肉刑,未聞。按:先知云:「夏后肉辟三千,不膠者,卓矣。」又云:「肉刑之刑,刑也。」是子雲以肉刑為刑法之正。孝文罷肉刑,其後議者,以為名輕而實重刑法志云(一):「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蓋當時儒者之說皆如此。莽喜言古制,必嘗有復肉刑之事。美新云:「方甫刑。」甫刑乃今文尚書呂刑之稱,為經典言肉刑之最詳者,美新言「方甫刑」,即莽復肉刑之證,但史傳無文以實之。美新李注引漢書云:「莽分移律、令、儀法。」此誤讀莽傳文耳。彼文云:「始建國三年,莽曰:『百官改更(二),職事分移(三),律、令、儀法,未及悉定,且因漢律、令、儀法以從事。」言官識更移,而法令未定,姑用漢法為之。「更」「移」字不屬下讀。崇賢割裂文句,以當「方甫刑」之說,誤甚矣。「勉人役」者,宋云:「『勉』當為『免』字之誤也。」按:勉、免古字通。人役謂奴婢也。孟子云:「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是人役乃古語。莽傳:「始建國元年(四)莽曰:『秦為無道,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制於臣民,顓斷其命。姦虐之人,因緣為利,至略賣人妻子。逆天心,誖人倫,繆於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書曰:予則奴戮女。唯不用命者,然後被此罪矣。今更名天下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美新云:「免人役。」字正作「免」。「唐矣夫」者,說文:「唐,大言也。」引伸為凡大之稱。太玄玄衝云:「唐,公而無欲。」玄錯云:「唐,蕩蕩。」皆其義。班孟堅典引:「唐哉皇哉!皇哉唐哉!」唐、皇疊韻,皆美大之辭,與此文同意。此章之旨,宋注以為為後之中興者而言。今以美新及漢書紀、傳諸文考之,「辟雍」以下皆謂莽制,辭事甚明。然子雲象論語為法言,而於終篇盛稱詐偽之政,義似可疑。不知章首明言「漢興二百一十載」,見漢祚之未絕,則此辟廱、校學諸事,凡莽之所為,皆歸之於漢,使若漢之所為。蓋出之於莽,則為飾六藝以文姦;出之於漢,則固王者治定功成之所宜有事也。是時莽既即真,世已無漢,而此於國亡之後,猶著「漢興」之文,位號可移,而忠臣孝子之心終不可變,子雲著書之意,於是見矣。 注「言人民眾多富盛也」。按:「其庶矣乎」,用繫辭「其庶幾乎」,非用論語「庶矣哉」,注失之。 注「言若」至「世也」。按:弘範讀勉如字,而解為「濟勉人」,則「役」字無義。又以唐為唐、虞之世,則因唐為託名〈虫虫〉幟字所專,而本義久廢,故亦不得其說。宋云:「以是道而化天下,則唐堯如矣。」吳云:「孔子刪書,始於唐堯,而子雲法言以是終之,蓋百王之表則也。」司馬云:「用唐堯故事。」俞云:「蓋以漢德上媲唐堯也。」其誤皆與弘範同。
(一)「志」字原本作「制」,音近而訛,今據漢書改。
(二)原本「更」下有小書「句」字,以示句讀,今刪。
(三)原本「移」下有小書「句」字,以示句讀,今刪。
(四)「元」字原本訛作「三」,據漢書王莽傳改。
法言序
〔注〕子雲歷自序其篇中之大略耳。〔疏〕世德堂本法言序分冠各篇之首。按:古書序錄皆綴篇末,或自為一卷,如史記、漢書、潛夫論、說文之屬並是,淮南要略亦即其類。子雲此序總列孝至之後,其例正同。以之分冠各篇者,乃宋咸所移,而溫公從之,非其舊。四庫全書總目云:「法言十卷,司馬光集注。時惟李軌、柳宗元、宋咸、吳秘之注尚存,故光裒合四家,增以己意,各以其姓別之。舊本十三篇之序列於書後,蓋自書序、詩序以來,體例如是。宋咸不知書序為偽孔所移,詩序為毛公所移,乃謂子雲親旨反列卷末,甚非聖賢之法,今升之章首,取合經義。其說殊謬。」按:治平本序在書後,卷數為十三,皆舊本相承如此,今一仍之。
天降生民,倥侗顓蒙,
〔注〕倥侗,無知也;顓蒙,愚頑也。
恣乎情性,
〔注〕觸意而行。
聰明不開,
〔注〕闇塞之謂。
訓諸理,
〔注〕訓,導。
譔學行。
〔疏〕漢書楊雄傳:「法言文多不著,獨著其目。」以下全載此序,文字與今法言各本頗有異同,每篇目下皆有「第若干」字,蓋孟堅所見舊本如此。「倥侗顓蒙」,音義:「侗,音通。說文:『大貌。詩:神罔時侗。』」一曰侗,未成器之人。漢書顏注云:「倥音空,侗音同,顓與專同。」按:倥、侗疊韻,顓、蒙疊義,皆連語,不可析言。音義引詩,非此文之義。「恣乎情性」,漢書「乎」作「于」。「訓諸理」,顏云:「訓,告也。」「譔學行」,顏云:「譔與撰同。」(見「譔以為十三卷」下。)說文無「撰」,古止以「譔」為之。祭統:「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勳勞、慶賞、聲名。」釋文:「譔音撰。」按:子雲論性,皆兼性情而言,故云:「學者,所以修性也。」又云:「人之性也,善惡混。」恣乎情性,即不知修性之謂。不知修性,則視、聽、言、貌、思五事皆失其正,而日趨於下愚,故曰:「聰明不開。」舉視、聽以該五事耳。「學以修性」一章,為學行一篇之要旨,故其序云爾。凡序言各篇之作意,皆舉其尤要者言之。 注「倥侗,無知也;顓蒙,頑愚也」。按:漢書注引鄭氏云:「倥侗顓蒙,童蒙無所知也。」與弘範義同。 注「觸意而行」。按:學行云:「鳥獸觸其情者也。」觸意即觸情,猶云恣意。 注「訓,導」。按:詩抑:「四方其訓之。」毛傳:「訓,道也。」道、導古今字。
降周迄孔,成于王道,
〔注〕禮樂備也。
終後誕章
〔注〕諸子應時而作詭世之言。
乖離,諸子圖徽,
〔注〕貴此聖人坦蕩之夷路,賤彼百家穢雜之邪路。
譔吾子。
〔疏〕「降周迄孔,成于王道」,音義:「迄孔,許訖切。」司馬云:「宋本『迄』作『訖』。」顏云:「言自周公以降,至于孔子設教垂法,皆帝王之道。」「終後誕章乖離,諸子圖徽」,各本「終後」並作「然後」。司馬云:「漢書及李本『然』作『終』。」是溫公所見監本法言作「終後」,與漢書同。今治平本作「然」,蓋亦修板據通行本改之,今訂正。李注於「誕章」絕句,以「乖離」字屬下讀。宋云:「然後誕章乖離,當為一句。言自仲尼之後,詭誕之章作,而乖離於道。」按:宋讀甚是,而以「誕章」為詭誕之章,則非。劉敞云:「誕,大也;章,法也。言王道息而諸子起也。」為得其義。漢書敘傳云:「國之誕章,博載其路。」顏注云:「誕,大也,謂憲章之大者。」班語正用此。終後大章乖離,謂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也。說文:「幑,幟也。」經傳通以「徽」為之。禮記大傳:「殊徽號。」鄭注:「徽號,旌旗之名也。」諸子圖徽,謂諸子各圖畫徽幟,自張一軍,以與周、孔之道為敵也。漢書作「圖微」,「微」即「幑」之誤,蓋孟堅承用舊本法言作「幑」,傳寫者少見「幑」,遂改為「微」也。 注「諸子應時而作詭世之言」。按:弘範訓誕為詭,故云「詭世之言」。顏云:「言其後澆末,虛誕益章。」亦以「誕章」絕句,與李讀同。 注「賤彼百家雜穢之邪徑」。按:弘範讀「乖離諸子圖徽」六字為句,而釋之如此。蓋解乖離為違,為去;讀「圖」為「●」,而以為鄙陋;讀「徽」為「微」,而以為幽隱也。韓敕修孔廟後碑以「●」為「圖」,是漢時隸俗二字互通,然於義已紆。顏同李讀,而解為「乖於七十弟子所謀微妙之言」,尤為支離。法言用「諸子」字,從無作七十弟子解者,何得此序獨有異義耶?
事有本真,陳施於意,動不克咸,
〔注〕克,能;咸,皆。
本諸身,
〔注〕自求之義。
譔修身。
〔疏〕「事有本真」者,吳云:「凡事有本有真。真,正道也。」按:古詩十九首:「識曲聽其真。」李注云:「真猶正也。」「陳施於意」,漢書作「陳施于億」,李奇云:「布陳於億萬事也。」俞云:「溫公不言諸本有異同,是其所據本皆作『意』。然祕曰:『言陳施之動成萬法。』則吳司封本固作『億』也。」按:作「億」,是也。「事有本真,陳施於億」,言事得其本正,則能推行於億萬事而無不通也。「動不克咸,本諸身」者,司馬云:「咸,感也。動而不能感人者,蓋由外逐浮偽,內無本真,不能正己以正物,故當先本諸身也。」按:溫公義是也。「咸,感」,易咸彖文。本諸身謂反求諸身。動而不能有所感,則當求其本於身也。 注「克,能;咸,皆」。按:漢書李奇注云:「不能皆善也。」義同弘範。然與上下文意不能融洽,恐非。 注「自求之義」。按:中庸云:「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芒芒天道,
〔注〕洪荒混芒之初。
昔在聖考,
〔注〕聖人作而萬物睹,謂宓羲肇畫八卦,六位成章。
過則失中,不及則不至,
〔注〕二五得中,然後利見。
不可姦罔,譔問道。
〔疏〕「芒芒天道」,世德堂本「天道」作「大道」,此承集注依宋、吳本改。漢書亦作「天道」。「昔在聖考」,漢書作「在昔聖考」,李奇云:「聖人能成天道。」則訓考為成。胡云:「說文:『考,老也。』獨斷:『老謂久也,舊也。』聖考猶言古聖。」按:綏之說是也。古聖謂伏羲、堯、舜、文王。問道云:「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非堯、舜、文王者為它道。」又云:「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堯。匪伏匪堯,禮義哨哨,聖人不取也。」考與道為韻。「過則失中,不及則不至」者,吳云:「河出圖也,大易明二五之中;洛出書也,洪範貴皇極之義。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不可姦罔」者,蘇林云:「罔,誣也。言不可作姦,誣於聖道。」司馬云:「姦謂侵壞,罔謂誣罔。言聖人大中之道,莫能易也。」按:姦謂若申、韓,問道云「由其小者作姦道」是也;罔謂若莊、鄒,問道又云「周罔君臣之義,衍無知於天地之間」是也。 注「洪荒混芒之初」。按:孝至:「芒芒聖德。」彼注云:「芒芒,大也。」此以為洪荒混芒者,劇秦美新云:「爰初生民,帝王始存,在乎混混茫茫之時,舋聞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混芒即混茫也。 注「聖人」至「成章」。按:宓羲,世德堂本作伏犧,又上脫「謂」字。言天道者莫備乎易,易始伏羲,故注以宓羲為說,舉最初作易之聖人,以該後聖耳。宋以此注獨指伏羲畫卦為謬,未達其旨。 注「二五得中,然後利見」。按:此仍據易義為言。先知云:「龍之潛亢,不獲其中矣。是以過中則惕,不及中則躍。」即此注所本。宋亦訾為非類,可謂不善讀書。
神心忽恍,經緯萬方,事繫諸道、德、仁、義、禮,譔問神。
〔疏〕「神心忽恍」,世德堂本作「惚怳」。漢書作「曶怳」。按:忽恍雙聲連語,忽、曶同聲,恍、怳同字。說文無「恍」。顏云:「曶讀與忽同。」蕭該漢書音義:「怳,韋昭:『熙放反。』今音『況』,為是。」司馬云:「忽恍無形。」按:老子云:「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忽恍。」又云:「道之為物,惟怳惟忽。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忽恍字用此。「經緯萬方」者,司馬云:「方,道也。」按:即問神云「潛天而天,潛地而地,天神天明,照知四方」之義,不必以方為道也。恍、方為韻。「事繫諸道、德、仁、義、禮」,漢書「義」作「誼」。問道云:「道、德、仁、義、禮,譬諸身乎。」彼注云:「不可無之於一。」按:儒與道之異同在此。神經萬方,儒、道之所同也;事繫諸道、德、仁、義、禮,儒之所以異於道也。說詳問道疏。子雲言神言心而必繫之於此五者,是其學之所以為醇乎醇,而異於黃、老者也。朱子語類云:「揚雄全是黃、老。」又云:「楊雄真是一腐儒,他到急處,只是投黃、老。」又云:「雄之學似出於老子,如太玄曰:『潛心于淵,美厥靈根。測曰:潛心于淵,神不時也。』乃老子說話。」可謂一言以為不智者也。
明哲煌煌,旁燭無疆,遜于不虞,以保天命,譔問明。
〔疏〕「明哲煌煌,旁燭無疆」者,顏云:「煌煌,盛貌也。燭,照也。無疆猶無極也。」宋云:「明哲之人,逆見微隱,故施照無窮。」按:煌、疆亦韻語。「遜于不虞,以保天命」者,李奇云:「常行遜順備不虞。」司馬云:「雖有明智,旁照無極,不能思不虞之患而預防之,使墜失上天福祿之命,猶未足以為明也。」按:明燭無疆,處常之事也;遜于不虞,應變之道也。明足以處常,又足以應變,則能全其性,而順受其正也。程子遺書云:「『明哲煌煌,旁燭無疆』,悔其蹈亂,無先知之明也。其曰『遜于不虞,以保天命』,欲以苟容,為全身之道也。使彼知聖賢見幾而作,其及是乎?」此於昔賢立言之意無所體會,而妄以輕薄施其謗訕,乃晚宋陋習,不足為訓。
徦言周于天地,
〔注〕徦,遠;周,遍。
贊于神明,幽弘橫廣,絕于邇言,譔寡見。
〔疏〕「徦言」,治平本作「遐」;漢書作「假」,溫公集注從之,世德堂本因承作「假」。按:寡見:「吾寡見人之好徦者也。」又「徦則偭焉。」治平本作「徦」。音義:「好徦,音遐,下同。」漢書此序作「假」,疑本亦作「徦」,傳寫改「假」耳,今改與寡見一律。「周於天地,贊于神明」者,繫辭云:「夫易廣大配天地。」又云:「幽贊於神明而生蓍。」荀爽云:「贊,見也。」干寶云:「贊,求也。」幽弘橫廣,治平本「橫」作「撗」,世德堂本承集注「廣」作「度」,漢書作「橫廣」。俞云:「宋、吳及溫公本均作『橫度』,當從之。廣即度字之誤耳。『橫』與『光』同,書堯典:『光被四表。』後漢書馮異傳作『橫被四表』是也。『度』與『宅』同,『五流有宅』,史記五帝紀作『五流有度』;禹貢『三●既宅』,夏本紀作『三●既度』,是也。然則橫度即光宅也。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此即楊子所本。」榮按:橫、廣與幽、弘對文,幽、弘皆深也。修身云:「其為中也弘深。」幽弘即弘深之謂,弘讀為宏,說詳彼疏。橫亦廣也,皆疊義連語。幽弘承「贊于神明」而言,橫廣承「周于天地」而言。若依俞說,則「幽弘光宅」,義不可通矣。「絕于邇言」者,李奇云:「理過近世人之言也。」司馬云:「絕於近言,言去之遼邈也。」 注「徦,遠」。按:對邇為文,故訓為遠。漢書作「假」,其義亦同。彼顏注云:「假,至也。」似併寡見篇首數語未見矣。 注「周,遍。」按:治平本「遍」作「遍」,今依世德堂本。
聖人聰明淵懿,繼天測靈,冠乎群倫,經諸範,
〔注〕範,模。
譔五百。
〔疏〕「經諸範」漢書作「經諸范」,顏云:「經,常也;范,法也。」按:範者,「笵」之假。漢書作「范」,疑本作「笵」,傳寫改「范」耳。司馬云:「聖人以聰明深美之德,繼成上天之功,測知神靈之理,首出群類,立之法度,以為萬世之常道。」 注「範,模」。按:詳學行疏。
立政鼓眾,動化天下,莫尚於中和。中和之發,在於哲民情,
〔注〕哲,知。
譔先知。
〔疏〕「立政鼓眾,動化天下」者,鄧展云:「鼓亦動也。」司馬云:「鼓謂鼓舞。」按:先知云:「何以治國?曰:『立政。』」又云:「鼓舞萬民者,號令乎?」又云:「化其可以已矣哉!」又云:「聖人樂陶成天下之化。」此即摘取彼語,隱括為文者也。「莫尚於中和」,漢書「尚」作「上」,古字通。先知篇自「甄陶天下」以下,皆論中和之德,義見各本文。「中和之發,在於哲民情」者,民情即思斁之事,所謂為政有幾也。然則知幾其神者,無他道焉,知民情而已。 注「哲,知」。按:「知」各本皆作「智」,誤也。本書多以哲為知聞之「知」。問明:「允喆堯儃舜之重。」注語:「喆,知也。」喆、哲同字,孝至:「知哲聖人之謂俊。」注云:「深識聖意。」識亦知也。此文顏注云:「哲,知也。」即用李義。各本作「智」,乃校者妄改,今訂正。司馬云:「『哲』當作『晳』。晳,明也。言將發中和之政,在先明民情也。」此因不知哲有知聞之訓,故以為「晳」之形誤耳。
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
〔注〕患世論之不實,褒貶之失中。
一概諸聖,
〔注〕一以聖人之道概平之。
譔重黎、淵騫。
〔疏〕「參差不齊」,顏云:「言志業不同也。參音初林反。」「一概諸聖」,漢書「一」作「壹」,顏云:「概音工代反。」「譔重黎」下,各本皆別有淵騫序云:「仲尼之後,訖于漢道,德行顏、閔,股肱蕭、曹,爰及名將,尊卑之條,稱述品藻,譔淵騫。」此乃校法言者據漢書增補,絕非其舊。音義引柳宗元云:「按:漢書淵騫自有序,文語俗近不類,蓋後人增之,或班固所作。」宋祁校漢書,於淵騫序下云:「李軌注法言本無此序,云與重黎共序。」又引張慈云:「慈疑弘範不見漢書中序,故云共序。」是則李本別無淵騫序,較然甚明。蓋重黎、淵騫皆論春秋以後國君、將相、卿士、名臣之事,本為一篇,以文字繁多,故中析為二。於是淵騫雖亦為一篇,然非別有作意,故不為之序。漢書此文,乃淺人見此篇有目無序,疑為缺失,遂妄撰此二十八字竄入,不獨文語俗近如子厚所云,又且意義與重黎序複重,了無所取,固非子雲舊文,亦併不得以為班固所作也。自漢書竄入此序,後校法言者因悉據漢書增補,並以顏注定其差品及文質也。八字厠入,而柳注、宋校所謂「淵騫無序,與重黎共序」之語不可解矣。然則子京校漢書何以於「訖于漢道」句下,又云李軌注法言本「訖」作「迄」耶?蓋當時通行法言均已補入此序,其云李本無此序者,據舊本言之;云李本「訖」作「迄」者,據通行本言之也。集注於此亦云:「宋、吳本『迄』作『訖』,今從李本。」是溫公所據,正即子京所見之通行本。今治平本作「訖」,則又修板據漢書改之,非宋初之舊矣。 注「一以聖人之道概平之」。按:顏云:「以聖人大道概平。」即用李義。韓非子外儲說:「概者,平量者也。」俞云:「舊讀皆於『齊』字絕句,非也。詩載馳篇毛傳曰:『進取一概之義。』正義曰:『一概者,一端。』然則此云一概諸聖,不可通也。疑當於一『字』絕句。淮南子修務篇:『故立天子以齊一之。』是『齊一』連文之證。惟其參差不齊一,故必概諸聖也。學行篇序曰:『訓諸理。』五百篇序曰:『經諸範。』此云:『概諸聖。』句法正同。」榮按:孟子:「禹、稷當平世。」章指云:「上賢之士得聖一概。」又:「魯欲使樂正子為政。」章指云:「好善從人,聖人一概。」似皆一端之義,足為曲園說之證。然弘範解「一概」固不用此義。古書中文字相同,而解釋各異者甚多,未可執一求之也。
君子純終領聞,
〔注〕純,善也;領,令也;聞,名也。言善於終而有令名也。
蠢迪檢柙,
〔注〕蠢,動也;迪,道也;檢柙,猶隱括也。言君子舉動則當蹈規矩。
旁開聖則,
〔注〕開,通也;則,法也。
譔君子。
〔疏〕「純終領聞」者,國語周語:「純明則終。」韋注云:「終,成也。」「蠢迪檢柙」者,爾雅釋詁:「蠢、迪,作也。作,為也。」此與孝至「蠢迪王人」異義。彼文謂動、擾,即釋詁之「蠢,妯」;此文謂作為,則釋詁之「蠢,迪」也。「檢」治平本作「撿」,今依漢書改。「柙」各本及漢書皆作「押」,今正。司馬云:「『檢押』當作『檢柙』。檢柙猶云法式,荀子儒效:『禮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 注「純,善也;領,令也」。按:純、善古音相近,方言:「純,美也。」美、善義同。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非德不純。」索隱云:「純,善也。」領、令亦同聲通用。李奇云:「領,理所聞也。」讀領為理,於義未安。 注「言善於終而有令名」。按:顏云:「言君子之道能善於終,而不失令名。」全同李義。司馬云:「君子既樂善以終,又有令名聞於後世者,以立言不朽故也。」亦與李義相似。此皆未得「終」字之義。純終領聞,謂善成其令名,非善終與令名為二事也。 注「蠢,動也;迪,道也」。按:此析蠢、迪為二義,似亦未得。 注「檢柙,猶隱括也」。按:「隱括」說文作「檃栝」,矯曲木之器。引伸之亦為法式,說詳修身疏。故此以釋檢柙之義,顏注同。
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寧神莫大於四表之歡心,
〔注〕言尊祖考,安神靈,故四方驩心。
譔考至。
〔疏〕「寧親莫大於寧神」者,司馬云:「神者,祖考之神,大孝宜若周公然。」按:孝經:「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即其義。「寧神莫大於四表之歡心」,漢書「歡」作「驩」。按:孝經:「故得萬國之懽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即其義。「寧神莫大於四表之歡心」,漢書「歡」作「驩」。按:孝經:「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歡」正字,驩、懽皆同聲通用。 注「言尊」至「驩心」。按:顏云:「安,寧也。言大孝在於尊嚴祖考,安其神靈。所以得然者,以得四方之外驩心。」即本李語而敷衍之。
附錄
附錄一 劉師培楊子法言校補
學行卷第一吾子卷第二修身卷第三問道卷第四問神卷第五問明卷第六寡見卷第七五百卷第八先知卷第九重黎卷第十淵騫卷第十一君子卷第十二孝至卷第十三序法言逸文楊子法言校補校勘記
附錄二 劉師培法言補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赵希鹄
唐·玄奘
春秋·孔伋
后汉·支娄迦谶
明·杨一清
宋·彭百川
宋·江少虞
清·严则庵
范甯、杨士勋
清·黄汉
清·汪景祺
清·诵清堂主人
(清)许重熙
清·甘韩
唐·白行简
清·徐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