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2. 姓。 | ◎ 〔~林〕德国的首都。 | ◎ 同“檗”。
【殿】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 2.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3. 在最后:~后。~军。 典
【赓飏】扬”。谓飞扬轻举连续而歌。《平山冷燕》第二回:“但天子至尊,九重穆穆,即《国风》居三百之首,然絶不敢入于《雅》《颂》者,賡扬固自有体也。”《清史稿·乐志四》:“险闢蚕丛归指掌,决胜庙謨长。凯声竞奏,《喜起》賡颺。”姚华《论文后编·源流》:“《书》本史也,而载賡颺之词,其流为《诗》。”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洽】1. 跟人联系,商量:面~。接~。 2. 谐和:融~。 3. 广博,周遍:博识~闻。 4. 沾湿,浸润:内~五脏。 典
【汉臣】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周史,乘槎有汉臣。”唐杜牧《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汉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