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昭醲化愈淳淳释义


【布】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5. 流传,散播:~道。~施。  6. 做出安排:~置。~景。~局。  7. 姓。

【昭】1. 光明:~明。~~(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  2.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醲】1. 味浓烈的酒:“肥~甘脆,非不美也。”  2. 古同“浓”:“雾~而蚁不能遊也。”  3. 酝酿:“谁是升平~酿久,已将寰海变蓬瀛。”  4. 薰陶:“尧~舜薰。”  5. 古通“脓”,肥肉,脂肪:“勿多食肥~。”

【化】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  4. 习俗,风气:有伤风~。  5. 特指“化学”:~工。~纤。~肥。 | ◎ 同“花”。

【愈】1. 更,越:~甚。~加。~发。~益。~演~烈。  2. 较好,胜过:孰~(哪个好)?彼~于此。  3. 病好了:痊~。病~。

【淳淳】敦厚貌。《老子》:“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一本作“醇醇”。唐张绍《冲佑观》诗:“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不务淳淳而处,每思察察而往,则彼蒙也丧乎其真。”2.流行貌。《庄子·则阳》:“祸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郭象注:“流行反覆。”成玄英疏:“湻湻,流行貌。”唐白居易《酒功赞》:“纳诸喉舌之内,淳淳泄泄;醍醐沆瀣,沃诸心胸之中。”3.光耀貌。《隋书·天文志中》:“老子,明大,色白,淳淳然。”典

布昭醲化愈淳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