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解】1. 剖开,分开:~剖。分~。瓦~。~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开。~甲归田。~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 4. 溶化:溶~。~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释。~析。~说。劝~。~嘲。 6. 懂,明白:理~。见~。 7. 调和,处理:~决。和~。调(tiáo )~。排~。 8. 高兴,开心:~颜而笑。 9. 排泄:~手。 10. 代数
【多情】qíng[emotional;sensitive;befullofaffectionforsb.oftheoppositesex]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先】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典
【寄】1. 托付:~托。~存。~情。~怀。~意。 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4. 认的亲属:~父。~母。~子。
【诗】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云端漫步77777
“先寄诗”的“先”字,自有一种暗含,着重体现出一种疏远之情,一方面王之涣的诗表达了一种笑而不语的态度,另一方面它也表达了这种态度的局限性。
独行侠
“先寄诗”的诗句承载了诗人张扬多情,表达情感的愿望。这句话句得体,意境深刻,使不少读者为之动容。该句诗的表现力十足,曲尽其妙,让人深切体味并对这种情感产生共鸣。
追逐梦想的蚂蚁
这句诗中的“不解多情”很好地体现出了唐代爱情诗的特征,是对那个时代情感生活的一个缩影。诗人笔下的情感充满了不易表达之感,曲折含蓄。
抄书公行云
此句中的“不解”两字,意味着心中无法解释的多种情感。王之涣借鉴古文化中泛爱情特征,形象张扬多情之感,既然无法渲染直接,便只好借用诗歌表达。
江山如画
不解多情先寄诗,这句诗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是他诗集《登科后》中的一首诗。此诗以不解之情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多情而难以言述的感受。这句诗的韵味古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了名句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