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鬓】亦作“蝉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晋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絶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日夕在侧,琼树乃製蝉鬢。縹眇如蝉翼,故曰蝉鬢。”南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鬢,笑罢敛蛾眉。”唐温庭筠《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髩觉春来。”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緑倾蝉鬢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蛾眉】eacute;méi[prettyeyebrows]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唐·李朝威《柳毅传》
【明】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 睿智:英~。贤~。~君。 7. 视觉,眼力:失~。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
【井】1.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临渴掘~。 2. 形状像井的:天~。油~。 3. 整齐,有秩序:~然。~~有条。 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5. 姓。 典
【底】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a.下面;b.以后)。海~。~肥。 2. 末了:年~。月~。到~。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 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 ◎ 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