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 3. 姓。 汉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识见】见解;见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郗尚书与谢居士善。常称:‘谢庆绪识见虽不絶人,可以累心处都尽。’”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吴组缃《山洪》十七:“自己为什么也和他们一样没识见呢?”
【偏】1. 歪,不在中间:~斜。~离。~旁。~僻。~远。~锋(a.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b.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不~不倚。 2. 不全面,不正确:~爱。~见。~激。~狭。~执。~废。~颇。~听~信。 3. 与愿望、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巧。 4. 谦辞,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我~过了,您请吃吧。 典
【容喙】参与议论。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故以政治论,使一政党独握国权,而他政党不许容喙,苟容喙者加以戮逐,则国政未有能进者也。”廖仲恺《革命继续的工夫》:“民权这两个字的解释,在政治上说,就是人民有参预立法、容喙政治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