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 3. 生机:大地回~。 4. 姓。
【发】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
【三条路】道。亦泛指都城通衢。《后汉书·班固传》:“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李贤注:“《周礼》:‘国方九里,旁三门。’每门有大路,故曰三条。”唐张九龄《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诗:“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唐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忆昔三条路,居隣数仞墙。”亦省作“三条”。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三条不远,五达非难。”唐刘禹锡《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诗:“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明杨慎《垂柳篇》:“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