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势远何由知释义


【扶摇】摇fúyáo[cyclone]暴风由下向上升腾;喻仕途得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玄英疏:“扶摇,旋风也。”典

【势】1.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  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远】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何由】亦作“何繇”。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晋张华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华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鲁迅《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扶摇势远何由知的用户点评


夏之痕

2024-10-16 19:27:26

诗中意境独具匠心,凭借简单的六个字,揭示了世事的无定与渺小。这种巧妙地传达唤起了读者的共鸣,让人深深沉思。

笑到最后888

2024-07-16 07:04:13

“扶摇势远何由知”的启示无穷,扶摇之美已彰显。引项向天,不拘形迹;直取九万里,不少转移。更由笼罩在其中的天地之灵,蕴含一切荣耀。如是圣人,究竟在何处取得灵光,心性何时可达到天人合一的程度,皆值得我们深思。

岁月无声

2024-07-14 11:57:25

“扶摇势远何由知”,明暗相间、深沉精炼。扶摇持续向上的态势已然注定,但却无人知晓与预知其前方的困难与挑战,更无法得悉它所背后的真正含义。此情此景仰然高望,令人屏息凝神。

非常时刻

2024-07-13 18:36:51

在《庄子》之中,有曰:“后羿之射九日而解,大旱三年,是天下之大饥也。舜明乎?圣人也。”直观的解读,扶摇之感,一如后羿之射,背后蕴藏关于天地规则的奥妙,与舜所掌控的圣明性有着极具相似之处。

SilverMoon

2024-07-11 21:33:57

此诗一语道破“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势恢宏,但不仅如此,扶摇势远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扶摇,乃天地之间的奇妙气息也。故云“扶摇而上者何人也?夫挟天地之正,以造化之灵,鼓形而舒影,扬光而振芒”。九万里而不止,势力之强烈可见。

有鸟二十章(庚寅)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