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干磨文石释义


【古】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干】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兮”。  7. 个数:若~。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9. 枯竭,尽净:~尽。~杯。  10. 徒然,白白地:~着急。  11. 指没有血

【磨】1. 摩擦:~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  2. 阻碍,困难:~难(nàn)。好事多~。  3. 消耗,消灭:~损。~耗。~灭。  4. 拖延,耗时间:~缠。~功夫。 | 1.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电~。~盘。~坊(亦作“磨房”)。推~。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面。~米。~豆腐。  3.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不过车来。

【文石】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后汉书·宦者传·张让》:“让忠等説帝令敛天下田亩税十钱,以修宫室。发太原、河东、狄道诸郡材木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师。”明陶宗仪《辍耕录·宫阙制度》:“正殿四面,朱悬琐窗,文石甃地。”郭沫若《南京印象》四:“正中一个小圆桌,陈着一盆雨花台的文石。”2.文石陛的省称。唐权德舆《奉和李给事省中书因呈许陈二阁老》:“分曹列侍登文石,促膝闲謡接羽觴。”宋范成大《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诗:“如公未可违文石,稽古何妨欠碧油。”参见“文石陛

古干磨文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