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熨翠绡释义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枝】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 )。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 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  3. 古同“支”,支持,分支。 | ◎ 古同“歧”,岔。

【熨】1. 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  2. 用烙铁、熨斗烫平:~衣服。 | ◎ 〔~帖〕a.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b.心情安宁、舒畅;c.方言,事情完全办妥。均亦作“熨贴”。

【翠绡】绿色的薄绢。唐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弄水亭前溪,颭灩翠綃舞。”宋秦观《八六子》词:“素弦声断,翠綃香减。”宋陈亮《水龙吟·春恨》词:“罗綬分香,翠綃封泪,几多幽怨!”

寒枝熨翠绡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