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诗
> 和魏教授见赠
上一卷
下一卷
长
读
时
古
看
游
无
清
吕
和
惧
书
无
有
水
山
才
世
公
魏
诸
每
颜
孟
伊
太
惟
文
著
教
公
到
子
轲
川
室
幸
章
授
问
天
易
难
又
更
乐
日
见
极
根
为
语
洛
少
丰
月
赠
前
处
贤
觉
川
室
年
悬
吕公著
和魏教授见赠
和魏教授见赠原文
清世文章日月悬,无才惟幸乐丰年。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古有孟轲难语觉,时无颜子易为贤。读书每到天根处,长惧诸公问极前。
和魏教授见赠评点
《和魏教授见赠》一诗,吕公著以雅正之文才,凭此佳作令人深思。诗中言“清世文章日月悬”,引人共鸣。在纷繁世事中,文学之光犹若阳月常悬,其纯静真正揭示人性的光辉不夺。诗人自谦“无才惟幸乐丰年”,以平淡之辞道出“才”者之身份犹如凡庸,但此却有幸享受丰收之年景。他游山访访,又到太室少室、伊川洛川游玩,品味古今山水之秀丽。以孟轲之智慧称难以言表,以颜子之贤德论易览可致,显示对伟人智慧的敬仰。转述自汉儿童令,诗人言“读书每到天根处,长惧诸公问极前”,古人读书之志愿强烈而敬畏,“天根处”的含义,恐为此指读书之始,寓意于人类智慧的源头。吕公著多才多艺,故他恐怕诸公之询问深深追求,亟冀超越前辈之智慧。此诗韵意高妙,字里行间充满原创之思想。以囿于《梦溪笔谈》风格,其文风古拙而优雅,触动人心之余,进一步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渴求之情。此外,以繁体字嵌入其中,更彰显了古旧之风韵。细细品读此篇,唤起吾人对过去伟人的怀念,赋予读者对自身智慧追求的思索之义。吕公著之文,当为世人之佳作,确实可被称许为“能令心人之所忘忧,之乎者也兮!”
吕公著
简介
简介暂无
吕公著
的其它诗歌
杨郎中新居和尧夫先生韵
杨郎中新居和尧夫先生韵
延福坊李太博乞园池诗
王安之同赴王宣徽洛社秋会
天津晚步
龙门石楼看伊川
留题龙门二首
留题龙门二首
寄吴传正寺丞
和魏教授见赠
和王常侍登郡楼望山
和王安之六老诗
和王安之六老诗
和王安之六老诗
恭和
归洛寄祖择之龙图
分题得瘿林壶
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和魏教授见赠诗句
清世文章日月悬
无才惟幸乐丰年
游山太室更少室
看水伊川又洛川
古有孟轲难语觉
时无颜子易为贤
读书每到天根处
长惧诸公问极前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
最近文章
十五年前陈结之——白居易
难与簟相亲出自哪里
揭秘《在家出家》中蕴含的名句“从今家事不相仍”
恋巢寒燕未能归中的心境和寓意
此语吾闻于老君是什么诗?
剖析诗句“从头便是断肠声”在《听歌六绝句。何满子》中的意义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中蕴含的名句“林野为家云是身”
白居易的“幽芳静绿绝纤埃”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
十五年来看几回出自哪里
世间何事不悠悠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