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 2. 夜晚:~明。风雨如~。 3. 昏暗不明:~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气。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当】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
【并驰】齐头并进。《楚辞·离骚》:“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軑而并驰。”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於时正始餘风,篇体轻澹,而嵇、阮、应、繆,并驰文路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