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蛮】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 2. 愣,强悍:一味~干。 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 4. 方言,相当于“很”:~好。
【夷】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 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 4. 弄平:~为平地。 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 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 7. 古代的锄类工具。 8. 古同“怡”,喜悦。 9. 古同“痍”,创伤。 10. 姓。
【尚】1. 还(hái ),仍然:~小。~未。~不可知。 2. 尊崇,注重:~武。~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时~。 4. 矜夸,自负:自~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典
【侵轶】佚”。1.侵犯袭击。《左传·隐公九年》:“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軼我也。’”杜预注:“軼,突也。”《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清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虽有北韃南倭之侵軼,兵不致亡也。”吴晗《灯下集·阵图和宋辽战争》:“若捍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2.谓越权行事。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农劝事时,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軼。”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如此则部臣疆吏於其权限内应行之事,无所用其推諉;於其权限外侵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