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与山峦。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宋曾巩《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元赵孟頫《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林之夏《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林逋、苏軾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相】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4. 姓。 | 1. 容貌,样子:~貌。照~。凶~。可怜~。 2. 物体的外观:月~。金~。 3. 察看,判断:~面。~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
【引】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 退却:~退。~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到】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 往:~群众中去。 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 成功:得~。办~。 5. 姓。
【房】1. 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屋。~产。~舍。~租。库~。楼~。书~。 2. 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莲~。心~。 3. 量词:两~儿媳。 4. 家族的一支:大~。长(zhǎng )~。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6. 姓。 典
【前】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 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3. 顺序在先的:~五名。 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