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双】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 偶,与“单”相对:~数。~号。 3. 加倍的:~料。~份。 4. 姓。
【童】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 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 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 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 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 6. 古同“瞳”,瞳孔。 7. 姓。
【傍】1. 靠:依山~水。 2. 临近:~晚。~黑。~亮。
【酒船】“酒舩”。1.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唐羊士谔《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金赵沨《西域观水》诗:“安得酒舩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清张笃庆《忆旧》诗:“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2.即酒杯。宋王谠《唐语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参见“酒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