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帻】头巾。汉代宿卫之士著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絳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天雨花》第十五回:“须臾滴尽莲花漏,絳幘鷄人报晓鸣。”典
【欠】1. 人在疲倦时张口出气:打哈~。 2. 身体稍稍向上移动:~身。 3. 短少,不够:~缺。~安。 4. 借别人的财物没有还或应当给人的事物还没有给:拖~。~账。 典
【缨緌】亦作“缨绥”。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珮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唐李益《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诗:“明质鶩高景,飘颻服缨绥。”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两堦腾肆乐之懽,四海庆寝兵之候,缨緌毕集,玉帛交陈。”清唐孙华《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邑中恶子任猖狂,往往缨緌被蹂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