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1. 进:~级。~升。~谒(进见)。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 4. 中国朝代名:西~。东~。 典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求】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 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 3. 需要:需~。供过于~。
【富】1. 财产、财物多:~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 2. 充裕,充足:~余。~态。~丽堂皇。 3. 姓。
【是】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
【虚辞】浮夸不实之言。《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三国魏曹植《九愁赋》:“恨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辞;扬天威以临下,忽放臣而不疑。”唐白居易《青石》诗:“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乾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实録鐫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