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意怀来亦可乎释义


【绝意】断绝某种意念。汉王充《论衡·刺孟》:“在鲁则归之於天,絶意无冀,在齐则归之於王,庶几有望。”唐韩愈《杂诗》之三:“停车卧轮下,絶意於神仙。”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故臣愿陛下远览前世兴亡之迹,深察天心向背之理,絶意兵革之事。”清梅曾亮《陈拜乡诗序》:“秋士以名公子而絶意科举。”

【怀来】1.亦作“怀徠”。招来。汉陆贾《新语·道基》:“附远寧近,怀来万邦。”《后汉书·独行传·李善》:“以爱惠为政,怀来异俗。”明孙柚《琴心记·持节锦行》:“虏贵怀来,岂可无谋作祸胎。”《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德二年》:“遣人分赐诸蛮,传朝廷怀徠之意,降附日众。”2.思念未来。明陈束《伏日樠溪上疏乞休》诗:“感往情弥吝,怀来节易摧。”

【亦】1.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 姓。

【可】1. 允许:许~。认~。宁~。  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 适合:~身。~口。~体。  5. 尽,满:~劲儿干。  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  11. 姓。 | ◎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

【乎】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5. 古同“呼”,呜呼。

绝意怀来亦可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