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取】1.看。取,作助词,无义。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清纳兰性德《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2.犹且看。宋晏殊《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宋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3.看待;对待。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沙汀《困兽记》一
【神仙】◎神仙shénxiān(1)[supernaturalbeing]∶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2)[immortal]∶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簿】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 | ◎ 古同“箔”,养蚕席。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名】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不可~状。 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7. 占有: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