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老子Lǎozǐ[Laozi]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回
【麤】◎ 同“粗”。 典
【全节】1.保全气节。《汉书·昭帝纪》:“栘中监苏武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赐钱百万。”《北齐书·傅伏传》:“齐军晋州败后,兵将罕有全节者。”明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幸而恒处於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於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清顾炎武《刈禾长白山下》诗:“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2.谓妇女保全贞操。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赵五娘千里寻夫,隻身无伴,未审果能全节与否。”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古列女传》:“春秋时,妇人以全节著者,《诗》惟共姜,《春秋》惟纪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