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被】1.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 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 遭遇,遭受:~灾。~难(nàn)。 4.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5.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 ◎ 古同“披”,覆盖。
【宸奎】犹御笔。帝王的文章、墨迹。古人认为奎宿主文章,故称。宋周必大《益公题跋·御书白居易诗跋》:“臣叨陪近侍,获此宸奎,敬题卷末,以示来裔。”宋岳珂《桯史·牧牛亭》:“檜(秦檜)墓前队碑,宸奎在焉,有其额而无其辞。”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炳炳宸奎,釐为四学,戔戔束帛,例及诸生。”
【擢】1. 拔:~发(fà)难(nán)数(shǔ)(喻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不清)。 2. 提拔,提升:~升。~用。~第。
【史官】hǐguān[historiographer]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