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整】1. 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 2. 治理:~治。~改。~编。~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装待发。 3. 修理,修饰:~形。~旧如新。 4. 完全无缺,没有零头:~体。完~。 5. 使人吃苦头:~人。 6. 搞,弄:咋~的?
【冠】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 3. 姓。
早起的鸟儿
李下不整冠,饱含了日常生活的哲理。有时候,在遇到重要人物或有人在前方的时候,我们打心底会变得十分拘谨。但这样的装束可能只会让人感觉到虚伪。穿衣打扮应是透露内在修养,而非虚张声势。
梦之旅行
李下不整冠,提醒我们必须保持气定神闲。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冷静思考,并遵循正道,方能获得成功。实际上,不整冠也不会对李广的表现造成任何影响,这只是一种装饰。真正重要的是他在兵事上的功绩。
暮夜微凉
“李下不整冠”,与个人的形象息息相关。穿着整齐、打扮得体、谈吐文雅,可以让人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虽然这些小题目不是关键,但也关系到人对我们的认可程度。因此,无论身处任何情境,我们都应该把握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看起来更有自信、更有博学多才、更像一个成功人士。
忘却年华
《李下不整冠》这句诗源于汉代李广的故事,自古就被传诵。以下是我的五条点评: 李下不整冠,一如八股文之讲究字句。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都要体贴入微,方能使文章典雅深邃。对应到这句诗上来,不整冠的形象,道破了一个人的内心修养的深度。
林间杉月
这句诗尽显其表现方式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句子以五字句方式出现,显得简约、朴素,但里面的深意却是内容丰富,意味着复杂的思想和感受。这句诗最核心的形象是“李下不整冠”,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便是艺术的魔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