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岂能】éng[howcan]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可岂但岂惟岂巨岂乐岂渠岂有是理岂非岂若岂其岂顾岂独岂奈岂徒岂况岂有此理岂得岂不太阳能脩能国能艺能选贤与能不付能强能良知良能逞强称能那能得能良能简贤任能特异功能只能负能昏聩无能位能
【智】◎ 聪明,见识:~力。~慧。~商。~育。~能。~谋。才~。机~。理~。明~(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足~多谋。利令~昏。
【犀】1.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角。~甲。~照。灵~。 2. 坚固:~舟(坚固的船)。~利(锐利;锋利)。
【禳】◎ 祈祷消除灾殃:~解。~灾。
【菑】1. 初耕的田地。 2. 开荒:“厥父~,厥子乃弗肯播。” 3. 姓。 | 1. 插入:树立:“察其~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 3.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 矮墙。 5. 剖析。 | ◎ 古同“灾”:“不逢天~,不遇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