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衣】衣”。1.内装丝绵的衣服。宋无名氏《释常谈·挟纩》:“著緜衣,谓之挟纊。”2.指装棉絮的衣服。绵,通“棉”。《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一阵西风,正从门圈子里刮来,身上又无绵衣,肚中又饿,刮起一身鷄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颤。”
【似】1. 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 ◎ 〔~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热】1. 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水。~带。灼~。~度。水深火~(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2. 身体发烧:~症。 3. 使温度升高:~敷。 4. 情意深:~心。~情。~忱。~切。~血。~爱。 5. 旺、盛:~闹。~潮。~火朝天。 6. 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中。 7. 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销。~门儿。 8. 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能。~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 9. 放射性强:~核武器。
【夹衣】有面的双层衣服。宋陆游《示客》诗:“暉暉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试夹衣。”侯金镜《漫游小五台·远眺》:“当天气由燥热变得微寒的时候,我披上一件夹衣到大门洞外面去看天色。”裌衣:有面有里,中间不衬垫絮类的衣服。宋苏轼《初秋寄子由》诗:“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宋吕祖谦《卧游录》:“今日忽凄风微雨,遂御裌衣。”典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