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覩见。”《宋书·武帝纪下》:“后生大惧于墙面,故老窃叹于子衿。”《旧唐书·阎立本传》:“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儕流。”宋司马光《辞免馆伴札子》:“两朝事体,正如墙面;虏中情伪,分毫不知。”清黄宗羲《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盖作者之精神,尽在於表,使推者易於为力;今既不可尽载,而徒列推法,是则终於墙面而已。”2.墙壁的
【岂能】éng[howcan]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可岂但岂惟岂巨岂乐岂渠岂有是理岂非岂若岂其岂顾岂独岂奈岂徒岂况岂有此理岂得岂不太阳能脩能国能艺能选贤与能不付能强能良知良能逞强称能那能得能良能简贤任能特异功能只能负能昏聩无能位能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奥】1. 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妙。~秘。~旨。 2.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经堂入~。 3. 姓。 | 1. 浊。 2. 古同“燠”,暧。
【义】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 情谊:~气。恩~。~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 指认为亲属的:~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