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泉源quányuán(1)[springhead]∶泉水的源头(2)[fountainhead]∶河流上游处的水源(3)[wellspring]∶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我们的学院是…人文学和科学的取之不尽的泉源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本】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5. 原来:~来。~领。 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渊渊】1.深广;深邃。《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终则復始也。”唐柳宗元《天爵论》:“纯粹之气,注於人也为明。得之者,爽达而先觉,鉴照而无隐,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元揭傒斯《得程翰林扬州消息》诗:“渊渊贤达心,悢悢情内伤。”清秦道然《弢光静坐》诗:“先圣言渊渊,瞿曇説如如。”梁启超《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然若康南海,若谭瀏阳,皆有得于佛学之人也。两先生之哲学固未尝不戞戞独造,渊渊入微。”2.鼓声。亦泛用作象声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衡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
【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