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宿】1.谓栖息于水。晋左思《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南朝梁简文帝《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唐杜甫《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吕延济注:“水宿,宿於舟中也。”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唐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明高明《琵琶记·路途劳顿》:“奴家为欲赴京寻夫,於路风餐水宿,履险登高,受了多少狼狈。”3.白菖蒲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早】1. 太阳出来的时候:~晨。~晚。 2. 时间靠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退。~恋。~慧(幼时聪明)。~衰。~逝(早死)。 3. 时间在先的,从前:~期。~春。~已。